美章网 资料文库 探求音乐教育对人心灵的净化范文

探求音乐教育对人心灵的净化范文

时间:2022-02-08 10:01:39

探求音乐教育对人心灵的净化

一、音乐对人心灵的教化作用

1.音乐对心灵的滋养音乐自古以来就是一种教化手段,在古代儒家要求学生所必须掌握的六艺之中,“乐”居于第二位。儒家所说的“乐”,涉及到对学生音乐知识的培养,要求学生要掌握一定的乐理程度,同时也更看重学生对于音乐里所表现的思想的认知。儒家学者在对音乐的研究中,认识到音乐独特的教化作用,并将之总结为“至善至美之乐”,孔子在闻问韶乐时,曾产生了“三月不知肉味”的感慨,充分地体现出音乐对心灵滋养。美国著名的音乐心理研究机构发现:“节奏缓慢,旋律悲伤低沉的音乐,可以使人的情感收到触动,不愿意接触更多的人,而且容易使人的心理产生悲伤并且对别人不太友好的情绪;而节奏比较欢快,并且旋律鲜明短促的音乐旋律,可以让人产生很美好的愉悦心情,而更加愿意与人接触”。这说明音乐频率的变化在进行着声波的变化的同时,还可以产生对人的听觉的影响,进而产生对人的心理和生理的影响。同时,具有一定规律运动的声波就是一种能量形式,可以通过改变音乐的节奏和变化引发人的组织细胞,使两者之间产生共鸣,对于人体的神经系统和心血管系统以及分泌系统、消化系统等等都可以产生一定作用。

音乐对于人体的影响作用,尤其是古典音乐特别明显,古典音乐的旋律和节奏对于人脑的发育,特别是右脑的发育影响比较大,可以很好的锻炼和发育右脑,激发人的潜能,对于人的未来发展影响意义深远。同时,音乐对于人的情绪影响作用也非常明显,良好的音乐可以使人兴奋,使人乐观,对生活持肯定与积极的态度。音乐还可以改善人的性格,消除心理障碍和阴影,缓解周边事物造成的压力和焦虑,使人更好地融入到人群之中,和谐周边关系。因此孔子对于音乐陶冶人的情操的功能给予了极大的赞誉,《论语•述而》云:“子与人歌而善,必使反之,而后和之。”孔子曾云:“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孔子并不是把音乐的欣赏仅仅看成是一种纯艺术的活动,在音乐欣赏与创作的过程中,包含着孔子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崇高目标以及用音乐教化民众的目的。因此音乐的功能和其所带来的一些附加审美价值,对于人的心理治疗以及性格培养的作用是巨大的,所以慎重地用音乐去教化人的心灵,尤其是在学校进行一定量的音乐教育是意义重大的。

2.音乐能够培养学生音乐素养和审美能力在本人的“孔子的音乐美学观在《论语》中的体现”中曾云:“以乐修身”是孔子一贯的主张,孔子深知音乐有深刻的触动人类心灵的力量,更能对人的思想情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音乐因情而发,是人类内心感受的是一种美丽的外化形式,因此音乐可以超越国界、民族和时间的隔膜,蕴含着无法言喻的道德精神力量和审美内质。”学校的音乐教育可以很好的使学生得到音乐的熏陶,对于学生良好的音乐素养和审美能力的培养意义深远。良好的音乐素养和美感的培养需要一定感情体验,需要将自身的情感投入到音乐中去,需要和老师在音乐教学中产生共鸣。音乐教育作为一种重要情感培育课,不能使音乐很好的走入到学生的心灵中区,这是需要广大老师值得思考的一个问题。

3.音乐能够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音乐教育是全面提升学生综合素质能力的一个重要途径,对于提升和培养学生的开拓创新思维和改善学生学习状态都获益良好。所以必须要充分发挥音乐教育的心灵感化功能,积极的去运用音乐教育的特殊功能,培养具有高尚道德情操和爱国情怀的优秀学生。学校音乐教育的内涵主要有广义和狭义两种层次,广义的学校音乐教育主要泛指学校通过规定的音乐课程,通过现有硬件设施向学生传授一定的音乐知识技巧,通过老师的影响和教育作用,提升和改善学生的审美意识,进而陶冶情操,达到提升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目的。狭义的意思主要是通过在制定的教育大纲下,进行有计划的有组织的音乐培育计划,教师和学生通过在音乐活动中共同学习,提升学生的审美内涵,达到改善和教化学生心灵的作用。

学校的音乐教育的心灵教化功能主要是通过音乐的独特渲染力表现形式来完成和实现的,例如通过演唱歌曲、古典音乐作品欣赏、乐器演奏等等形式。音乐的教育感化表现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它可以通过这些丰富多彩的表现形式,通过感受音乐的独特魅力,让音乐中所包含的真善美以及优雅的旋律浸入每个人的心灵,振奋每个人的精神,提升和改善每个人的审美意识,从而形成振奋民族的精神,鼓舞和引导人的前进的巨大动力。同时音乐的教化心灵作用是一种情感的艺术,鲜明的音乐给人以多种善变的情绪转变,悄悄的转变着人的思绪。所以音乐教育培训需要音乐教师扎实的基本功,同时还要具有正确引导学生进入音乐世界的能力,引导学生正确的去领略和感受音乐世界的美丽,进而对自身的道德修养进行熏陶,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完成心灵的教化。

二、如何更好地运用音乐去引导和教化人的心灵

1.构筑良好的音乐教育教学环境《礼记•乐记》有云:“诗言其志也,歌咏其言也,舞动其容也。三者本于心,然后乐器从之。”正是在这种优雅的音乐声中,人类找到了天人合一的音乐表达,也找到了心灵与自然沟通的渠道。因此,良好的音乐教育教学环境是提升和培养学生的心理健康的有效途径,通过音乐可以纠正情感的缺陷,完成情感艺术的高效提升。作为情感教育的艺术之一,音乐教学的过程中必须重点掌握情感教育这个基石,学生感受情感教育的魅力后,就更加愿意去主动亲近音乐,学习音乐。在当今厌学非常严重的教学氛围里,在进行音乐教育课程安排的时候,就必须在课程设计和教室布置上下一番苦心,必须要根据学生的特点进行设计教学内容,以迎合学生的心理发展趋势。同时还要通过教室内部的硬件设施,以及周边的招贴画和图片展示,营造出一种适合学习音乐,享受音乐的教学环境。通过这些音乐教学环境的布置,使学生能从自己的周边氛围中获得音乐的元素,让学生去发现学习音乐是一种乐趣,在这种耳濡目染的熏陶下,相信音乐一定能够发挥它应有的作用。

2.倾听音乐的旋律,去追逐阳光的心态孔子一直把音乐看成最重要的精神生活,孔子认为人类只有在音乐精神的引领下,才能进入至美景地。倾听音乐是音乐教育的一种必须的手段,一场精心设计的音乐课程,在教师的精心指导下,让优美的旋律自然流畅地进入学生的心灵,就如同让一道阳光照亮心灵,音乐能让学生长时间的保持积极健康的阳光心态。所以要定期的进行一些小型的音乐活动,能够促使学生在身心愉悦的健康平台陶冶身心,对学生心灵的成长是很有益处的。通过这些有益的活动,可以让青春励志的歌曲走入校园生活中来,并且激发学生的学习斗志和激情,也很好的丰富了学生的业余生活,同时可以很大范围的去影响一部分愿意去音乐界发展的学生,为学生的未来增添一些新的途径。

3.在音乐教育中,注重情感的共鸣音乐能够让你在欣赏的过程中,引发情感的触动,进而产生共鸣,触动内心最深处的感动。这是音乐情感共鸣的一个重要特征,也是一种音乐艺术的重要现象。作为学校的教育的主题,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的培养常常会被忽略和漠视,学生在学校中无法很好的接受自身修养提高的教育,这是目前我们学校教育比较失败的一个地方。在进行升旗仪式的活动中,那散漫无力的歌声和麻木不仁的态度,常常会使教育者感到无奈。所以在音乐教育的过程中,必须要重视学生的高尚情感培养和爱国情怀的树立,使音乐教育在不知不觉中完成一系列的情感渗透。这就需要在音乐教育过程中重视学生情感与音乐内涵的共鸣,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之下去感受音乐那种艺术情感的高贵。因此每一堂音乐课都要抓住音乐的脉络,让学生充分地感受到音乐之美,从而净化自身的心灵。

4.积极发挥和引导音乐的审美作用音乐作为一门艺术的存在,给人以美的享受,通过这门特殊的听觉艺术形式,运用其优美的旋律和词汇,将音乐的美呈现给观众,陶冶人的情操和净化人的心灵,让大家去探寻和发现艺术的美、生活的美、世界的美。在学校的音乐教育中,要着重重视学生对于自身欣赏美的能力培养,要让学生在音乐课堂上去学习如何发现美,认识到美的存在和价值,这才是音乐教育的终极目的。通过去欣赏前人的美质,在感受古今中外的音乐作品的过程中,学生的整体审美能力不断地提高,并学会用美的目光和心灵去观察去感受生活,从而完成人与环境的和谐。对于目前的学生来说,必须要重点重视和学习我国传统音乐欣赏,让学生去感受和热爱我们民族的传统音乐艺术,继承我国优秀的音乐艺术,同时要将我国的传统美德一并传承下来。目前的学生普遍对于流行音乐抱有很高的兴趣,在流行歌曲中不乏一些具有传统曲风的优秀歌曲,这些和民族音乐相互结合的流行歌曲,很好的将传统和现代因素结合起来,是一种很好的继承和保护。通过学习音乐,感受音乐的魅力,并在学习过程中,培养良好学习习惯,提升自我的创新思维能力,让音乐更加广泛的去传播,让学生对于艺术的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阶段,是非常有意义的。

三、结语

综上所述,音乐的独特魅力对于学生的教育熏陶作用是独一无二的,它作为一种独特的美质存在,无时无刻不在宽慰人的心灵。因此在学校的音乐教育中,必须要在音乐实践中不断的去探寻学习音乐的正确方法和途径,采用先进教学方法进行教学摸索和发展,不断的提升对音乐理解,更好地将音乐的艺术渲染力和感召力传授给学生,完成孔子所期待的“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音乐教化过程,顺畅地到达人生修养的最高阶段。

作者:张艳伟单位:河南大学艺术学院

被举报文档标题:探求音乐教育对人心灵的净化

被举报文档地址:

https://www.meizhang.comhttps://www.meizhang.com/jiaoyuqikan/yytszz/638083.html
我确定以上信息无误

举报类型:

非法(文档涉及政治、宗教、色情或其他违反国家法律法规的内容)

侵权

其他

验证码:

点击换图

举报理由:
   (必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