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论新课程标准小学科学教学的优化范文

论新课程标准小学科学教学的优化范文

时间:2022-12-03 10:37:55

论新课程标准小学科学教学的优化

摘要:小学科学是一门以培养小学生科学素养为目的,具有活动性、实践性的基础学科。小学科学旨在通过教学使学生对必要的科学知识以及科学方法有一定的了解和认识,并具备相应的科学素养。本文通过分析小学科学课堂教学的现状,提出小学科学教学的优化措施。

关键词:新课程标准;小学科学;优化措施

引言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与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学校越来越注重小学生科学素养的培养。小学科学课程作为一门新兴的综合性学科,涵括了物理、化学、生物、地理等基础知识,对于小学生了解科学、认识科学具有重要意义。而新课程标准下,学校和教师应该采取优化措施改进科学课堂学习。

一、小学科学教育的重要性

新课标要求学校重视对小学生科学素养的培养,在科学课堂教学中注重提高小学生的实践能力,提高学生学习科学课程的积极性。随着现代社会的快速发展,科学技术的作用也越来越重要,而科学素养的培养需要从小学就开始。

(一)学生探索科学的起点小学生作为一个刚进入学校学习、生活的群体,对所有的事物都充满了好奇心。科学课程涵括了许多基础知识,并且课本知识与小学生的生活紧密相关。他们很容易被科学书本中的科学小知识所吸引,并且他们有着强烈的动手实验欲望,希望可以通过自己的实验来验证书本上的结论。小学科学书本本身的趣味性以及包含的科学原理对于小学生认识科学、接触科学具有强烈的吸引力,是小学生热爱科学、探索科学的起点。

(二)拓宽学生的科学视野小学科学作为小学生认识科学的基础课程,包括生活中基本的科学小原理、自然界科学现象、生命世界、地球与宇宙、物质世界等与日常生活紧密相关的科学小知识。小学生通过对自然、天文、地理、物理以及化学知识的了解,打开科学世界的大门,对生命、物质、地球、宇宙等形成基本的认识。小学科学不仅仅带给小学生最基本的科学知识,也在很大程度上拓宽了他们的科学视野。

(三)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科学素养指的是通过了解一些必要的科学知识,认识基本的科学原理以及科学方法,理解简单的科学研究过程,对科学技术对人类的影响有所认识,使自身具备利用科学知识以及科学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其对人类生活产生了不可忽视的重要影响,因此,科学素养的培养至关重要。小学科学教育的开展,将有利于通过课堂学习以及教师引导等培养学生科学素养,引导其树立正确的科学价值观。

二、小学科学课堂教学的现状分析

新课程标准中强调,小学科学课堂学习要以小学生为主体,教师应该在课堂教学中,有意识、有目的性地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科学的积极性。但在目前的小学科学课堂教学中,传统的教学模式仍占主体地位,学生大多处于被动接受的状态。

(一)对小学科学课堂重要性的认识不足当前,小学生的教育处在传统的应试教育与现代素质教育的过渡期。在应试教育模式下,大量的教师资源与课堂学习时间被主科占据,学生真正学习科学知识的时间比较少。一个原因是学校不重视科学教育,对科学教育的投入少;另一个原因是传统教育观念认为,科学教育只是简单的课外知识学习,不列入学生与教师成绩的考核。对小学科学课堂重要性的认识不足,导致了一些学校对小学科学教育的忽略。

(二)传统的课堂教育模式小学科学对课堂教学的要求是,学生应为科学知识学习的主体参与者。而教师应作为指导者,在课堂中指导学生动手实践。但是,当前大部分的科学课堂上,仍保留着传统的课堂教育模式。教师在课堂上按照书本知识点直接讲述,让学生记笔记或者死记硬背,缺乏有效的引导。在这种教学模式下,教师太过于关注书本知识点的灌输,使学生缺少动手实践、主动探索的机会。长期如此,学生被动接受知识,机械作业练习,容易对科学学习产生厌倦感。

三、基于新课程标准的小学科学课堂教学的优化措施

新课程标准中,倡导教师有目的性地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学习,通过动手实践获取知识、解决问题。在当前改革背景下,教师应该采用多种方式,优化课堂教学,引导学生主动学习[1]。

(一)转变教学模式,以学生为主体首先,应当转变教学理念,重视小学科学这一学科的教育。传统教育理念中,以应试教育为主,通常都是机械化训练学生对知识点的记忆。但小学科学是一门综合性的以实践、体验为基础的学科,需要学生自主探究和学习,因此,教师需要转变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指导者。教师可以在课堂前根据书本内容设计一些科学小实验,在课堂上以学生为主体开展教学活动,鼓励学生自主探索实验结果,并记录相关的科学实验数据以及实验过程。教师则可以引导学生运用不同的科学实验方法,并在课堂上时刻观察学生的动态。同时,教师还可以让学生扮演主导者的角色,以小组为单位或者鼓励个人在课堂上与同学们分享科学知识。

(二)设计科学性与常识性相结合的教学内容小学生作为刚进入学校接受知识的群体,原有的书本知识储量不多,更多的是他们日常生活中接触到的事物。他们对科学知识的感知大多数是来自生活,对事物的认识和了解来源于日常活动。因此,在课堂内容设计时,教师可以着重关注生活中的科学事例。在课堂上,以生活中常见的科学小问题导入教学内容,可以快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新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科学知识学习要与生活紧密联系,从实际生活中发现科学、学习科学,并将科学原理与科学方法运用到生活中,解决实际问题。教师可以根据课程内容,把生活中常见的现象与科学知识相结合,引导学生思考。例如,自然界中的蒲公英是怎样传播种子的,为什么雨后会有彩虹等,从生活中这些实实在在看得见的、接触得到的现象,去设计科学课堂的教学内容。这样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能够激发他们发现生活、发现科学的主动性[2]。

(三)引导学生参与,注重科学实践性小学科学教学的目的应该是通过学生的科学实践,发现科学、认识科学。在实际的教学活动中,教师要鼓励学生主动参与科学实验,尽可能地把课本要求与学生的知识接受能力相结合,合理设计课堂科学小实验。教师在课堂上可以先抛出一个与生活相关的科学小疑问,引起学生注意,鼓励学生思考,然后再有目的地给学生介绍本次科学实验的步骤以及注意事项;在学生参与实验的过程中,教师可以适当给予指导意见;在实验结束后,教师可以邀请学生分享科学实验结果及感受。学生通过自身参与这个发现和探究结果的过程科学地学习,有利于学生加深对科学知识的理解,激发学生对科学实验的兴趣,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以及科学素养。

结语

在新课程标准下,学校与教师要加强对小学科学的重视,要转变传统教学理念,优化课堂教学模式,结合实际生活与科学知识,采用多种教学方式,鼓励学生主动探究科学。

[参考文献]

[1]邓志祥.浅议新课程下小学数学课堂的优化[J].现代交际,2016(07):217.

[2]秦丽娜.刍议小学科学课堂教学[C].2017年2月全国教育科学学术交流论文汇编,2017.

作者:缪六梅 单位:江苏省南通市如东县袁庄镇袁庄小学

被举报文档标题:论新课程标准小学科学教学的优化

举报类型:

非法(文档涉及政治、宗教、色情或其他违反国家法律法规的内容)

侵权

其他

验证码:

点击换图

举报理由:
   (必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