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艺术教育信息化体系的构建范文

艺术教育信息化体系的构建范文

时间:2022-09-11 11:45:36

艺术教育信息化体系的构建

今日的艺术教育恰逢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信息时代带动了现代艺术的普及,同时也为传统艺术带来了新的驱动力。这既是一个新的机遇,同时也带来了新的挑战。时至今日,多数人都认可信息技术的双刃剑意义,其中一面就是:文化贫瘠和自由丧失。在这种状态下,如何把握人的和谐发展,即注重潜能的开发、人性的丰满、人格的完善与人生意义的充盈,是至关重要的。因此在这个时代,我们提倡艺术教育不是“玩物丧志”,也不为“锦上添花”;艺术教育促使人成为全面发展的人,同时推动我们实现“美丽中国”的愿景。而信息技术的另一面则制造了更多的社会财富,成为促进社会进步的重要推动力。美国未来学家尼葛洛庞帝甚至提出:“计算不再只是与计算机有关,它决定我们的生存。”[3]教育不可能置身于时展的洪流之外,艺术教育同样如此。因此,引入信息素养概念,推动艺术教育的信息化途径已经成为当下艺术教育发展的“金光大道”。

长期以来,我们对艺术教育的特殊性没有形成足够的重视,事实上,“艺术学”作为独立的学科门类直到2011年才得到国家认可①。同时我们也意识到,艺术学科的复杂性也是其迟迟不得认可的主要原因。艺术既是感性的也是理性的,艺术既是独立的也是综合的。艺术教育本身,也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它具有非线性、自组织性、开放性等特征。[4]因此,在艺术教育中应设定多维度的教育目标,重视学习者的艺术体验,激发学习者的艺术悟性,构建自组织的教学体系。在这里,非线性和开放性指艺术教学活动的要素是开放性的、生成性的、关联性的,其中的机制是复杂的双向甚至多向构建方式,是非线性、开放性的。自组织性则强调在艺术教育过程中,施教者的教学目的是否符合学习者需要和能力,都必须通过媒介表现出来。艺术教学的规律是师生多个作用者都必须发挥主动性,以此推动创作。而艺术教育的这种自有特点,和信息技术强调实践和创造的本质有着极强的融合性。基于这种融合的可能性,我们得以构建适合当下社会发展的艺术教育信息化体系。

一、以“人本”教育理念为核心

在当下社会,人本主义心理学者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已经得到极大认可。该理论认为:教育的本质是发展人的潜能;教育要在满足人最基本的需要的基础上,强调自我实现需要的发展。人本主义强调教学的核心目标就是挖掘学生的潜能,促进每一个人内在潜能的发展。教学并不是仅仅教会学生一定的知识、技能,而是为学生提供一种促使他们自己去学习的情境。但在通行的教学体系中,学生的行为和认知水平往往是教学质量评估的主要依据。人本主义者认为流行的行为主义心理学及认知主义教学论的最大不足就在于把人的情感体验完全排除在人的学习活动之外,人本主义心理学家罗杰斯甚至认为这是现代教育的悲剧之一。所以,人本主义教学观在批判行为主义与认知心理学的基础上提出教学不仅要重视学习者的认知发展,而且更要注意培养学生人性化学习的能力。对艺术教育而言,人本主义理念尤其重要。艺术创作强调以“人”为核心,遵循和满足人的心理需求和精神追求。在《全国学校艺术教育工作经验交流会纪要》中,教育部明确指出:美育和德育、智育、体育有机融合,课堂教学、课外活动和校园文化三位一体,是推进艺术教育的有效机制;坚持面向全体学生,育人为本,是实施学校艺术教育的根本宗旨。可见,在艺术教育中坚持人本主义理念是得到一致认可的,人本化指向也正是我国艺术教育改革的关键。事实上这一理念不仅仅指向艺术教育,信息化浪潮遵循的也是“以人为本”的人性理念。北京大学移动政务实验室主任宋刚认为,在工业社会中,用户是产品的接受方,无法涉足生产过程。而在信息社会中,生产过程也是创新过程,用户也可以影响产品的生产过程。[5]这一思维,也正是艺术创作中制作者、作品和接受者共同成长的一贯思维。利用现代信息技术,艺术教育可以呈现出“以人为本的创新2.0模式”,使得教育过程中艺术思考与艺术作品得以同步展现。

以浙江传媒学院的影视制作课教学为例,该课程的教学团队针对低阶制作课程的特殊性对教学方式进行了若干改革。传统的教学形态一般定位于教师在理论课上传授知识点,在实验课教学中验证知识点。在这个过程中教师通过管理学生的出勤率、课堂表现和作业批改等手段来确保教学效果。在现行的教育评估体系下,这种教学方式并没有太大的问题。但对于成长于信息化时代的当代大学生而言,这种教学体系的重点在于“教”而不是“学”,学生的主体意识没有得到足够的尊重,因此学习的主动积极性显得相对较弱。为了修正这一缺失,在教学改革中教学团队对理论和实验教学模式都进行了一定程度的改良,提出:1、针对该课程与视听语言类课程的密切衔接关系,适度放手部分理论课时,要求学生以团队形式围绕知识点进行项目化学习,并利用课堂时间进行团队学习效果的电子文档汇报,并利用校内网共享所有团队的学习成果,以此激励学生在自学过程中发现问题、探索新知。2、为了充分利用实验课的实践特点,将实验主题以验证性为主部分改良为验否性为主。具体操作从传统模式下对知识点的验证也即通过实验去证明规则一二三是可行的,修正为通过实验去证明为什么不遵循规则一二三是不可行的,以此来引导学生思考规则的形成条件和作用效果。所有的思考成果同样要求学生以电子文档的形式与教师及其他学生共享,形成良性互动。类似的教学改革基于对学生学习潜能的认可和对其学习能力的尊重之上,教师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对这一过程实施有效引导和合理监控。在这种教学氛围下,教师和学生都能更充分发挥其主体性价值。从技术角度来说,我们早已进入信息社会,数字化信息时代深深地影响着当代社会人的生存和思想;极大地改变了传统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学习方式;并深入到人们的行为模式中。毋庸置疑,信息技术也深深地影响了当代艺术的生产和消费方式,影响了作品的创作方式、呈现方式和作用方式。进入21世纪,伴随网络社会的崛起、移动技术的融合发展以及创新的民主化进程,工业时代以生产为中心的创新1.0模式进化到知识时代以用户为主的创新2.0模式是一个必然趋势。在艺术教育领域,我们必须抓住信息技术提供的新契机,将这种“以人为本”的创新模式真正应用于课堂,将信息化成果予以艺术化的展现。

二、以“智能化”教育技术为支点

教育技术是人类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所应用的一切物质工具、方法技能和知识经验的综合体。信息技术的发展给教学提供了可以利用的多种媒体,如广播、电视、网络等,媒体技术也越来越多地介入艺术教育的教学过程。但是,和其他学科的教学模式相比,目前的高校艺术教学并没有体现出对信息技术更为强大的掌控能力。在教学工具层面,表面上多媒体教学代替了板书教学、电脑代替了影碟机、机房实现了全方位网络化。从教学工具到教学媒体均实现了时代性的飞跃,但是否这些就是信息化教学的全部呢?从技术的本质来看,教育技术本身就不应该是一种简单的物化工具。教育技术所代表的是学生的学习活动,是学生以不同于传统学习的精神状态和行为方式所开展的主体活动。新式教育技术较传统教育技术的创新处,其本质特征不是使用某种新型传播技术,而是在应用了这种技术之后所带来的教育转变,这种转变包括师生关系的变革、教学活动结构的变化等等。现代教育技术的开发、更新与应用,势必打破以单一传授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模式,从单一的信息教学方式转化为复合型的媒介及信息教育模式。这一重要转化既体现于教育内涵以及理念的更新,也外化在教育技术及教育模式的变迁之上。伴随着苹果产品的奇迹,以移动技术为代表的普适计算①、泛在网络②正在掀起信息技术的第三次浪潮。移动泛在社会、知识社会的到来催生了创新2.0模式,也推动了教育形态从以教师为中心向以学生为中心的转变。教育创新正在经历一个民主化的进程———以学生为中心、以人为本的创新教育形态正在展现,为艺术教育的新生提供了契机。

以浙江传媒学院的影视制作教学团队的教学改革为例,该教学团队针对当前大学生大多随身携带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的特点,在高阶课程中引进多种智能设备,对课堂教学方式进行了若干改革。如《影视特技合成》课程主讲周老师利用IPAD摄像头现场拍摄学生的脸部特写,在课堂上使用AE软件进行五官的重组,将A同学的鼻子、B同学的眼睛、C同学的嘴巴等重新组合为一个新的面孔并将其命名为班级人。周老师在课堂上初步完成班级人的特效合成之后,后续工作要求学生参与并跟进,此举大大调动了学生对软件学习的兴趣,不仅活跃了课堂氛围而且也将学生的积极性延续至课后。《广播节目制作》课程主讲骆老师在课堂上利用IPAD声音软件,与学生共同创作了一个虚拟声音空间:近景处小溪潺潺,远景处百鸟争鸣,空气中回荡着微风,细听还有山谷的回音。实际上整个声音创作过程就是一个声音空间多重轨道概念建立的过程,骆老师生动的讲解在IPAD的配合下显得非常形象,使得相对空幻的声音概念得到具象展现。学生在好奇之余纷纷展开类似的即兴创作,在课堂上形成了创作、讨论、分享的良好氛围。就像引入多媒体教学本身并不是为了展示高科技,引入智能化技术也不是为了展现时兴的智能设备,所有的教学改革目的都为了促使学生的学习主体性能得到强化和提升。只有尊重学生的学习兴趣,才能诱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从而鼓励他们更好地实施学习行为。在今天,个人便携设备如以iphone为代表的智能手机、以ipad为代表的平板电脑等凭借其强大而丰富的功能已经成为社会公众生活、学习、工作的重要工具之一。作为教育者,我们不得不面对这股智能化风潮已经进入高校的事实,因此如何引导学生有效使用兼具娱乐性和实用性的个人便携设备已经成为当下教育界面临的重要课题。同时,社会的变革、媒介的更新通常以极其迅猛的速度反应在艺术活动中。因此,如何正确面对若干智能设备对现代社会环境的重大改变,如何引导学生提升信息素养水准、善用智能设备并将其投入到艺术作品的创作、传播之中,将是衡量艺术教育界能否与时俱进的重要指标。

三、以“双主体”教育模式为成果

对于历史上曾经存在过的教学模式,有学者提出可以总结为四个阶段、四种模式[6]。第一个模式存在于人类的早期教学。当时不存在媒体,主要是利用人自身的器官作为教学工具,并且只存在两个教学要素,也即教师和学生。第二种模式在教师与学生之间出现了新的因素也即教学媒体。第三个模式的出现和生产力水平的发展密切联系。由于媒体的作用越来越大,使得它与教师的作用齐平。学生既可以与媒体交互,也可以与教师交互;既可以向媒体学习,也可以向教师学习。在社会发展带动媒介取得日新月异的变化之后,施教一方甚至可以由人变成媒体,由媒体与学生共同组成为一个全新的教学模式。这就是第四种模式,从三个要素重新回归到两个要素。这种人机交流模式尽管体现了科技的高度进步,然而也带来了新的问题,同时也是媒介素养教育开始普及的时候一度为人诟病的地方:当受教育者习惯于接受、理解并对话于媒介之时,是否也意味着人类情感的缺席,并预示工具理性的胜利?为了适度修正媒介力量过分膨胀导致的结构性失衡,我们重提“信息素养”概念,强调信息系统是由硬件、软件与人三个要素组成的一个整体,三个要素之间必须协调呼应,才能充分发挥信息系统的效能并达到预期目标。于此,我们尝试提出人类教学的第五种模式,即一种尽可能弥补第三种、第四种模式缺陷的全新教学模式,它由三个教学要素构成:作为教学主体的教师、作为教学主体的学生以及作为工具存在的教学媒体。但此三者的关系并非线性排列,三者之间存在一种相对复杂的双向循环关系。在这个模式中,教师作为教学行为的主体成员,必须具备较强的信息素养,善用教学媒体与学生交流,同时充分利用教学媒体的及时互动性取得教学回馈并予以反馈。学生在这一模式中,既要接受教师的引导,同时也要善用教学媒体的力量展示自我,和教师充分沟通并在适当时机充分利用媒体进行艺术作品的传播、接受社会的围观与批评。充当第三因素的媒体,不仅可以作为教师的教具,而且能成为学生的学具,以及师生交流的通讯工具。它的功能不限于资料搜集和作品演示,在一定程度上它可以辅助艺术作品的创作及推动艺术观念的讨论、艺术作品的传播。这个新型教育模式的提出,最主要的变化在于它肯定教师和学生在面对新型教育媒体时的主动性并企图利用这种主动性去促使学生主体性得到充分发挥,使得学生和教师既作为精神活动的主体存在,又成为实践学习活动的主体存在,从而使学习本身真正成为主动的精神状态和行为方式所开展的主体活动。

以浙江传媒学院的影视制作教学团队的教学改革为例,该教学团队针对当前大学生热衷随身携带智能手机的特点,利用智能手机的多样化扩展功能布置基于手机拍摄、剪辑、共享的作业。如《影视剪辑》类课程团队,教师要求学生利用手机进行叙事段落、表意段落的拍摄和剪辑,并通过网络上传到教师的网络空间,形成作业之间的共享和交流。智能化手机的普及程度使得学生对手机的使用频率超过所有其他的设备,同时智能手机在安装必要的软件后完全可以成为一台小型电脑处理简单的视音频剪辑工作。当学生遇到手机无法完成的复杂作业时,再切换到电脑平台继续完成作业。在作业的完成过程中,智能手机成为一种教学媒体,教师和学生的网络互动可以通过手机界面在线完成。同时,教师和学生的零时差互动也使得双方真正得到“教学相长”的良性互动,并通过网络接受社会公众的围观和批评。

当前,世界各国都在研究如何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提高教学质量的问题。享受现代技术进步的成果,探索信息技术在艺术教育中的应用途径和方法,进而构建有时代特色的艺术教育信息化体系,是信息化时代对高校艺术教育提出的要求。在以移动泛在网络为核心的信息技术第三次浪潮中,我们必须抓住这个机会让教育借由信息化产出时代的硕果,真正实现理想化的艺术教育。

作者:朱怡陈斌单位:浙江传媒学院电视艺术学院

被举报文档标题:艺术教育信息化体系的构建

举报类型:

非法(文档涉及政治、宗教、色情或其他违反国家法律法规的内容)

侵权

其他

验证码:

点击换图

举报理由:
   (必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