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大学生网络交往异化现状及对策范文

大学生网络交往异化现状及对策范文

时间:2022-10-26 11:27:19

大学生网络交往异化现状及对策

摘要:互联网技术的迅猛发展,极大地改变了大学生传统的交往方式。各种网络工具的出现为当代大学生的交往提供了便利。然而,当下这种新型网络交往方式也给大学生交往行为带来了异化现状,值得引起我们的关注。探究大学生网络交往中所存在的异化现状,究其原因并指出相应的对策,以科学的方式引导大学生利用网络开展人际交往,减少其所带来的负面影响,能有效促进大学生身心和谐发展与健康交往。

关键词:大学生;网络交往;异化;现状;对策

1大学生网络交往异化的现状

1.1大学生主体自我关系方面发生的异化

(1)人格异化。大学时期学生的人格不断发展完善,对事物有了一定的自我抵制能力,但其自我意识的发展受到父母、学校、社会等各方面的影响与干预,导致部分大学生产生严重“逆反心理”,大学生在现实中得不到理解与支持,转而在网络交往中舒缓压力。并且,网络所具有的虚拟性、隐蔽性等特点使学生在网络交往中的独立意识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如果长此以往,大学生失去了抵御能力,将会产生人格异化。

(2)能力异化。伴随着互联网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大学生对其依赖性也越来越高。当日常学习与生活中遇到难题时,上网查询就能够轻易解决,过分依赖网络导致大学生的动手能力、思维能力、实践能力等都逐渐弱化,对自身综合素质的发展产生不利影响,最终将会出现能力异化的现象。

1.2大学生与他人关系方面发生的异化

(1)人际交往异化。现如今,大学开放自由的环境为大学生提供了广阔的交友天地,面对身边出色的朋友,难免就产生比较,从而造成心理失落感与压抑的情绪的产生,逐渐逃避现实的交往、脱离集体生活,将目光转向了虚拟的网络世界,以寻求心灵的慰藉。长时间与现实人际交往脱节,常会出现人际交往异化的现象。

(2)信任感异化。由于网络交往主要以间接交往方式为主,彼此不了解对方的真实信息,而随着交往的深入,对彼此身份的疑惑也就越来越强烈,交往中的信任危机也伴随着出现。回归现实生活之中,大学生与朋友交往中也难以避免随意交往或是说谎的行为。如此一来,将网络中的信任危机进一步延伸至现实生活中,信任感异化的现象也随之而来。

1.3大学生与社会关系方面发生的异化

(1)社会责任感异化。由于网络信息监管不力,缺乏相应的约束机制,致使很多大学生在网络交往中报以随意、盲目的心态与他人交往。并且大学生法律意识淡薄,误认为在网络虚拟世界中不用承担社会责任,因而其行为更加不受约束,常导致社会责任感异化。

(2)社会价值观异化。网络世界的价值观取向具有多元化的特点,由于大学生正处在价值观不断发展完善的重要阶段,他们的鉴别能力与自控能力尚且不足,容易受到多样政治文化以及道德观念等的影响,不利于大学生正确价值观的确立,从而产生社会价值观异化的现象。

2大学生网络交往异化的原因

2.1大学生自身存在的问题

一方面,学生对网络缺乏理性的认识,在网络交往中其行为不受约束。由于网络虚拟性显著,大学生误认为在网络交往中可以随心所欲,不受道德的约束,肆意的行为破坏了网络交往的正常秩序。另一方面,大学生未能正确处理现实与虚拟的关系。如果大学生在现实中面临各方的压力,但长期得不到父母的支持、社会的认可、同伴的理解,内心世界就会产生空虚、焦躁之感,在无法改变的情况下将目光转向网络世界以寻求支持与理解。一旦他们在网络世界得到支持获得满足的同时,就沉浸在虚拟世界中难以自拔,无法辨清现实与虚拟世界。

2.2学校教育存在漏洞

学校是继家庭之后学生活动与学习的重要场所。高校虽然都开设了思想政治教育,但具体思政教育工作中存在诸多问题。例如:教育手段单一、内容陈旧乏味且实效性不足等。长此以往,思政教育难以吸引大学生的兴趣,极易引起大学生的抵触情绪。另外,高校网络道德规范教育缺失,大学生在网络交往中异化的现象越来越显著。但高校教育工作者缺乏深入认识,并没有采取明确的网络道德规范教育,大学生在网络交往中的随意行为也就更为严重。

2.3社会网络建设不到位

一方面,网络法律法规建设相对滞。即便是我国已相继出台了系列有关网络交往的法律规范,然而其作用是有限的,并不能适应新时代网络管理的要求,一些网络失范行为仍得不到法律有效约束。另一方面,缺乏完善的网络监管体制。由于网络监管体系的不健全,且网络所具有的匿名性与虚拟性特点为不法分子散布虚假信息等提供了可乘之机,给社会带来了严重的负面影响,而我国在这方面的建设还有待进一步提高。

3消除大学生网络交往异化的对策

大学生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储备人才,社会、学校、家庭等应当重视大学生网络交往,解决大学生网络交往异化现象这一难题,引导他们合理使用网络平台,开展网络良性交往,树立乐观积极向上的态度。

3.1提高大学生网络交往中的道德自律性首先,大学生应树立正确网络交往观。将网络交往中正确的道德规范化为自己内心规范,通过内在力量,严于律己。合理利用网络工具,以道德自律规范自身网络交往中的行为。其次,大学生要树立坚定的理想信念与远大目标,明确未来规划,从而合理控制网络交往中所花费的时间。并不断挖掘自身潜能,保持自觉律己的道德素养。此外,大学生要能保持独善其身的信念。不被网络所役使,要有合理自控性,做利用网络的主体者,而不是受网络驱使。

3.2加强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

一方面,高校教育工作者应积极在大学生当中开展网络思政教育,不必拘泥于课堂形式,也可以开展相应的选修课堂或公共课堂,创设自由、开放的教学氛围,提高学生的参与度,进而发挥网络思政课堂教育功用,促使学生建立良好网络交往行为习惯。另一方面,不断提高高校思政教师的综合素质。教师对学生的学习生活具有重要的示范、引导作用,因此,应当不断提高教师综合素质,及时了解学生在网络交往中的思想动态,发现问题,并能有效应对问题。

3.3建立健全网络立法,规范网络交往环境

现实社会有适用的法律法规,虚拟的网络世界也同样需要法律的约束。因此,政府应当建立健全网络法律规范,摒除内容陈旧的法规,规范网络人际交往的行为,通过多种形式扩大网络法律规范的影响力,这对网站经营者也是一种有效约束,也有利于保证大学生网络交往的有序性。

3.4优化社会环境,营造正能量氛围

营造健康正能量的社会环境是消除大学生网络交往异化现象的重要举措。一方面,应发挥社会媒体的导向作用,办好各类报纸、网站等。牢牢把握舆论导向,营造健康和谐的网络环境。另一方面,完善网络监管体制,加强网络监管力度,尽可能提倡大学生在网络平台交往中实现实名制,能有效规范网络交往行为。另外,网络平台也要加强自身监管,抵制不良信息的传播,主动向大学生推送并传播积极向上的正能量内容,引导大学生在网络平台行开展良性人际交往。

4结语

互联网的发展产生了网络交往的新型交往方式,越来越多的大学生群体通过网络交友联系、沟通等,对大学生的交往生活带来了积极影响。但同样的,它也给大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带来了一系列问题。高校、家长、社会等各方要正视这些问题,并予以妥善解决,引导大学生建立良好和谐网络人际关系,促进大学生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张文雅.大学生网络交往异化现状与对策研究[D].桂林:广西师范大学,2011.

[2]吴丹.大学生网络交往异化问题及对策研究[D].西安:西安科技大学,2016.

[3]姜秀梅,刘英秀.大学生网络交往异化现象及引导策略探索[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4,13(1):144-145.

作者:李馨 单位:齐鲁师范学院

被举报文档标题:大学生网络交往异化现状及对策

举报类型:

非法(文档涉及政治、宗教、色情或其他违反国家法律法规的内容)

侵权

其他

验证码:

点击换图

举报理由:
   (必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