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初级汉语水平留学生的声调研究范文

初级汉语水平留学生的声调研究范文

时间:2022-10-13 09:40:35

初级汉语水平留学生的声调研究

《民族教育研究杂志》2014年第四期

一、实验结果

实验者首先请两位中国学生听辨被实验者发音的音频资料。评判者都是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本科生,普通话水平测试等级分别是一级乙等和二级甲等。他们在没听过实验朗读材料的情况下,对每位被实验者发出的每个声调进行听辨,标上调号,然后笔者结合实验语料,对有争议的声调进行复查。当然,在听辨分析的过程中,我们仍然不可避免地存在一定的主观性。

1.塔吉克斯坦初级汉语水平留学生易出错的调型搭配统计显示,塔吉克斯坦初级汉语水平留学生最易出错的调型搭配是上声+阳平,而去声+阳平是出错最少的调型搭配。偏误类型如表3所示。笔者发现,大部分发音人在读上声+阳平时,上声(214)发音正确,但在上声末音升上去后,后面的阳平(35)不知该怎么再上升,因此读成了阴平(55),当然12名发音人都是汉语初级水平,因此学习汉语的内容还不涉及音变现象。同样由于发音人学习的汉语内容不涉及音变现象,发音人在读上声+上声时,没有一个发音人能读出音变后的正确读音,因此,能读出214+214的调值搭配也算正确。而发音人在读去声+阳平时,去声的降调读的大部分都正确,升调下降后有一个比较大的空间接着上升调,因此去声+阳平是发音人偏误率最低的调型搭配。除此之外,表3显示出,阴平和阳平相混淆的现象非常严重。

2.塔吉克斯坦初级汉语水平留学生在各调型中最易发生的偏误类型由实验语料可知,在768个音节中,各调型均有192个音节。经过统计,得出塔吉克斯坦初级汉语水平留学生各调型发生的偏误类型,如表4所示。表4显示,阴平最易发生的偏误调型是阳平和去声;阳平最易发生的偏误调型是阴平和上声;上声最易发生的偏误调型是阳平;去声最易发生的偏误调型是阴平。笔者发现,塔吉克斯坦初级汉语水平留学生一声和二声相混淆比较严重;三声和二声相混淆;四声和一声相混淆。由此可看出,调值相似的音容易被混淆。比如,阴平(55)和阳平(35)这两个音的末音相同,因此最容易混淆;又如,上声(214)和阳平(35),上声虽然有个“拐弯”但末音是呈上升趋势,和阳平的上升调相似,因此这两个音比较容易混淆;还有去声(51)和阴平(55),这两个音起音的音高是相同的,所以发音人对音高的趋势掌握不住,容易混淆。相反,调值截然不同的音是发音人产生偏误较低的音。比如,上声(214)和去声(51),上声起音的音高低,并且末音是上升调,而去声起音音高高,降调特征明显,因此这两个音的偏误率低;又如,阳平(35)和去声(51)这两个声调调值截然不同,阳平上升,而去声下降,因此这两个音也不易发生混淆。除此之外,笔者还做了一个统计,即关于各个调型在两字调中前后不同位置上的偏误情况,如表5-表8所示。在这4个表中的“在总偏误中所占比率”均是由偏误频次除以各调型的总偏误个数得出的。表5中显示出阴平在词语中前位的,容易跟去声相混,而在词语中后位的容易和阳平相混。此时在两字调中阴平出现偏误的情况就很分明了,一声、三声相混淆和一声、四声相混淆的情况也分清楚了。同时,也进一步明确了表4中的结论。表6中显示出阳平在词语中前位的,容易跟阴平和上声相混淆,在词语中后位的容易和阴平相混淆。且从该表中明确显示出阳平和去声相混淆与阳平在词语中位置有很大关系,当阳平在词语中处于前位时明显与去声易发生混淆。表7中显示出上声在词语中不论前位还是后位的,都容易跟阳平相混淆,且后位的更容易出现相混淆现象。且上声跟去声相混淆与去声在词语中的位置有很大关系,当上声在词语中前位时明显易与去声发生混淆。表8中显示出去声在词语中位置不论前后,都容易和阴平发生混淆,且在词语中后位的更容易和阴平相混。表5—表8中显示出,阴平、阳平、上声均是在词语中前位时容易发生偏误,去声在词语中后位时容易发生偏误。

3.塔吉克斯坦初级汉语水平留学生各调型偏误率经过统计,笔者得出了塔吉克斯坦初级汉语水平留学生四种调型的偏误率,如表9所示。由实验语料可知,每个调型均有192个音节,因此各调型的偏误率由偏误频次除以192得出。表9显示,四个声调对于塔吉克斯坦初级汉语水平留学生的难度顺序为:一声>二声>四声>三声。和其他大部分母语为非声调语言的留学生汉语声调学习难度顺序相比,塔吉克斯坦初级汉语水平留学生声调学习难度顺序呈现出了许多不同之处。首先大部分母语为非声调语言的留学生汉语声调学习难度顺序都呈现出同样的现象,即三声是难点,而对于塔吉克斯坦汉语初级水平留学生来说,三声是最容易学习的声调,一声是最难的声调。出现此结果的原因,笔者认为是塔吉克斯坦所使用的官方语言是塔吉克语,属于伊朗语族;族际交流语为俄语,属于斯拉夫语族。而在中亚五国(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土库曼斯坦)中,俄语在塔吉克斯坦受到“去俄罗斯化”的威胁,面临很大挑战,因此塔吉克斯坦是受俄语影响最小的国家。经过笔者的访谈和听辨后,证实在塔吉克语中有许多语调中都有类似汉语中的上声“拐弯”的特征,因此塔吉克斯坦的学生对汉语语音中的上声掌握相对较好。但发音人所发的上声,也存在一些问题,大部分是发音时起音较高。

二、结果分析

笔者认为,造成塔吉克斯坦初级汉语水平的留学生声调的偏误,有客观原因,也有主观原因。

1.母语的负迁移影响塔吉克斯坦留学生主要交际语言是俄语和塔吉克语,这使他们在汉语学习过程中,经常采用母语和所熟悉的语言的思维方式来学习,常常表现在发音方式中,俄语及塔吉克语和汉语的差异性,会影响学习者的汉语发音,这就是在语言学习中通常遇到的“母语迁移”现象。由于俄语和塔吉克斯坦国家的本地语言都是非声调语言,只有表示语气的语调、没有声调概念的语音思维使塔吉克斯坦初级汉语水平留学生虽已在中国学习一段时间,但对声调的把握依旧存在困难。以上的实验也体现了这种语际间负迁移现象。比如,学生在读阴平时起点不够高,而读阳平时又有短暂的持平阶段,读上声时起点较低等等。

2.教学方法的影响目前,在汉语声调教学中,很多教师都采用图示法把汉语四声的特征及调值表现出来,并用手势示范朗读特征的方法来辅助教学、纠正声调。此教学方法主要来自于规范中国学生的发音,但针对没有声调概念的塔吉克斯坦留学生来说,就有些困难了,因为仅从理论上理解五度标调不太难,但针对没有感知基础的对象进行实际操作,就很有难度了。在实际中,笔者常看到,学生的手势跟老师打的一样是214—35的调型,但读的却是214—55的调型,而自己却认为与老师读的没什么区别。笔者很少看到教师采用留学生熟悉的语调,用对比分析的方法来讲解不同声调的区别。比如,用表示没听清楚、没弄明白、希望对方再重复一遍的语调“что?”或询问对方对否的语气“да?”让学生感受、把握阳平的调型等等。

3.教学考核及评价手段的影响在汉语学习初期学校对留学生的语言考核,除了对标注声调进行过考查外,几乎没有其他针对声调的考查。这让留学生感到,声调学习在汉语中后期的学习中已不再重要了。比如,学生参加HSK等级考试,必须在笔试成绩达到一定等级后才有资格参加口语考试。因此,在学习了一段时间汉语后,留学生为了检验自身汉语水平,都会倾向于参加HSK等级考试,而HSK等级考试中笔试部分对声调的考查极少,声调的重要性也因此被忽视了。

三、教学建议

1.建立对汉语声调的感知基础针对本文中被实验者两字调声调偏误现象,在其汉语声调教学中应充分利用学习者已初步建立的感性基础,用其母语及熟悉的语言与四种调型相似的语调做示范,引导学习者对声调调型及四声之间的区别特征进行辨析;也可以借鉴蒋以亮先生用音乐进行汉语声调教学的方法来培养塔吉克斯坦留学生的汉语声调感知基础。在感知理解的基础上练习汉字的声调发音,会有好的教学效果。

2.加强汉语语音感的训练语音感是对语音的直觉和敏感,培养留学生汉语语音感包括听和说两方面,听是基础,说是运用,听得准确,才能准确模仿。培养听觉语音感,首先应强化听辨训练。在声调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多模仿教师或录音中的汉语声调,反复巩固练习,并通过一些听力材料来巩固和训练声调辨析的教学内容。声调的学习、训练要长期坚持,教师在此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可以坚持每天用半小时时间做此类练习,纠正并重视易出现偏误的声调。

3.就易错声调、调型组合展开专项训练教师在声调的教学中,应该注重对易错的声调及调型组合进行对比练习。比如,对同一个音节的不同调型进行反复朗读,并让学生通过重复练习加强对不同调型的掌握。教师可以设计两字调的听辨练习,要求学生经常朗读三声+二声、一声+三声等这些调型组合的词语,教师注意纠正。[5]教师可以采用将后调标出、前调空出的练习,由学生先听,后标调来集中留学生对前调的注意力,同时解决偏误较多的各种问题。

作者:范晓玲剧朝阳单位:新疆财经大学中国语言学院

被举报文档标题:初级汉语水平留学生的声调研究

举报类型:

非法(文档涉及政治、宗教、色情或其他违反国家法律法规的内容)

侵权

其他

验证码:

点击换图

举报理由:
   (必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