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体育赛事组织管理模式的研究范文

体育赛事组织管理模式的研究范文

时间:2022-11-13 04:32:42

体育赛事组织管理模式的研究

[摘要]运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逻辑推理法等方法,基于政府与市场关系视角,对我国承举办大型体育赛事组织管理模式进行研究,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多重行政审批仍制约赛事发展、体育场馆管理体系和保障不足、办赛目的定位模糊、赛事商品价值认可程度不高等。通过借鉴国外经验,建议提高赛事市场化和专业化,以提高我国大型体育赛事组织管理水平。

[关键词]大型体育赛事;组织管理;市场

大型体育赛事作为城市营销、促进经济增长、推动城市建设、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重要手段,备受国内外政企高度关注。我国自1961年成功举办第26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以来,开启了承举办世界赛事先河,之后成功举办了多项世界顶级体育赛事,尤其是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成功举办,将我国承举办大型体育赛事推向了新的顶峰。近年随着经济发展,国际知名体育赛事纷沓而至,承举办体育赛事不管数量还是质量,都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为此厘清现阶段我国办赛组织管理模式发展历程,查找现阶段我国举办赛事存在的不足,对比欧美发达国家,探求符合我国国情的体育办赛管理模式,是当前体育赛事发展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

一、我国大型体育赛事组织管理模式的历史沿革

大型体育赛事组织管理模式受政治体制、社会环境和经济体制的影响[1-3],我国大型体育赛事组织管理模式随着我国社会制度变迁和经济体育发展,不断发生转变。建国初期,主要采用“举国体制”下的行政办赛组织管理模式,改革开放之前以及改革开放初期,由于受计划经济体制和行政管理的影响,体育赛事承举办采用计划经济管理模式和行政指令相结合模式完成———政府包办型办赛模式。以国家体育运动委员会(国家体育总局)和承办地人民政府联合主办,当地体育运动委员会(体育局)承办,运动单项协会和场地等单位协办,相关政府职能部门作为赛事组委会组成部分,运用行政手段,完成赛事筹备和举办。我国经济组织模式具有计划必然性、行政指令性的特征[4-5];大型体育赛事组织管理模式采用政府组织管理模式,以行政层级管理和指令管理为基本手段,政府作为管理主体和办赛主体,完成赛事承举办。如以1961年第26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为例[6],赛事受国家领导人高度重视,、邓小平、、李富春、陆定一、罗瑞卿、、沈钧儒、郭沫若、李维汉、陈叔通等中国领导人出席开幕式,元帅统筹管理,运用行政手段,完成赛事筹举办,这也开启了中国政府包办赛事先河。1990年的北京亚运会[7],举全国之力,运用行政手段,充分调动各类资源,确保万无一失,完成重大赛事,展示国家形象。同时大型体育赛事作为公共体育产品,政府承担赛事无限责任风险。随着改革发展深入,我国由计划经济开始向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变,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初期,中国采取了地方政府主导型的市场经济发展模式,地方政府既是准市场主体和竞争主体,又是内公外私的产权组织[8];政府按照市场经济原则进行资源调配,以达到短期何长期增长的目标[9]。随着社会经济体制转变,大型体育赛事组织管理模式随着发生转变,由政府包办型办赛模式向政府主导型办赛模式转变,改革开放初期至北京奥运会举办,我国主要采取政府主导办赛模式。如2004年F1大奖赛,北京网球大师赛、2004年中巴足球对抗赛等一系列国际赛事,是政府根据市场需要,申办并获取体育赛事资源,并再次进行二次分配,政府通过资源、资金以及政策支持,实现体育赛事蓬勃发展,并进一步推动体育经营法人实体化(企业法人、事业法人等),促进体育事业可持续发展。政府主导型办赛模式相较于政府包办型办赛模式具有了市场化的特点,并在这一阶段推动了体育单行协会实体化[10-11],单项协会实体化成为该阶段主要的特征,同时各级各类单项协会也成长为办赛的专业力量和市场推动动力。政府申办体育赛事,作为申办主体承担着赛事承举办风险,财务风险等则逐步推向社会[11]。随着社会经济改革破冰不断深入,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并获得世界认同,形成了市场为基础调节,政府调控为辅、合理利益分配和全方位开放的经济体系[12]。社会经济改革推动大型体育赛事组织管理模式改革和转变,办赛模式由政府主导型管理模式转变为市场主导型办赛模式,北京奥运会之后,大型体育赛事组织管理模式开始逐步向市场主导型办赛模式转型。如2015年国际冠军杯由乐视体育引进中国并主办,2015年国际房车赛由星际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引进并主办,企业为办赛主体,企业根据市场,向政府提出办赛申请,政府审批,企业向赛事所有方申请获取赛事举办权。市场主导型赛事组织管理模式突出市场作用和地位,政府承担管理和监督责任,市场企业成为办赛主体,承担赛事财务、法律、竞赛等一系列风险。

二、我国大型体育赛事组织管理模式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行政权利仍是赛事承举办的“绊脚石”

2014年4月,政协委员姚明在全国政协座谈会上提出取消赛事行政审批,旨在让市场主体自由投资赛事,激活体育市场,带动体育产业和全民健身的发展,扭转国民体质下滑的趋势[13]。2014年10月,《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的若干意见》(国发〔2014〕46号)提出激发活力,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作用,取消商业性和群众性赛事审批。2014年10月,《国家体育总局关于推进体育赛事审批制度改革的若干意见》(体政字〔2014〕124号)(以下简称《意见》)取消商业性和群众性赛事审批,鼓励社会力量参与体育事业,充分调动社会力量组织和承办体育赛事的积极性。2015年赛事承举办并未出现“井喷”。卢元镇认为,取消赛事审批是伪命题,指出《意见》将赛事分为四类,并《赛事名录》,《赛事名录》之外的商业赛事、群众赛事以及公益赛事取消审批,体育系统内赛事资源并未涉及,造成赛事资源不对等,难以驱动市场积极性[14]。仅取消体育行政单位的赛事审批,办赛行政审批难度仍然很大。大型体育赛事涉及体育部门、公安部门等数十个政府行政主管单位,仅取消体育行政审批显然不够。意大利超级杯主办方认为,取消行政审批赛事成本仍居高不下,公安审批周期延长,赛事落地的不确定性增加,障碍犹存。唐禹体育[15]直指《意见》出台后,办赛难度增加;《意见》出台后,赛事属于市场行为,难以获取赛事关联行政管理单位的许可,比赛器材、媒体器材、甚至运动员都无法进入中国。”由此可见,《意见》出台后,办赛难度有增无减。

(二)体育场馆管理体系和保障不足

体育赛事举办离不开体育场馆,体育场馆硬件设施,服务管理对体育赛事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根据《公共文化体育设施条例》,体育场馆作为一种公共资源,提供公共服务。通过调研发现,我国绝大多数体育场馆采用事业单位管理模式,受体制机制的束缚较多:首先,经营行政化,事业单位仍属于计划性运作,市场对资源调配起到作用不强;其次,收支独立财务管理模式,场馆经营管理者积极性不高;再次,事业编制制约了人才的流动和竞争;最后,服务管理水平整体不高等制约了体育场馆管理服务水平的提高。体育场馆对赛事承举办制约还体现在硬件整体水平不高,以承举办大型体育赛事为场馆建设契机,是我国场馆修建主要特征,如奥运会的北京鸟巢、全国六运会的广州天河体育中心,全国九运会的广州奥体中心等等,以满足单项体育赛事需求为导向的体育场馆建设,难以满足赛事市场多样化运作的需要。体育场馆基础建设仍采用行政运作制度,更是难以满足赛事全方位的需求,如2016年7月,斯坦科维奇洲际篮球杯赛在北京奥体中心体育馆举行,由于赛事需要网络高清直播,场馆无法提供满足赛事直播需求的网络服务,等等。市场主导型办赛模式需要体育场馆的保障,制度对接显得尤为重要,而体育场馆事业单位管理模式不利于赛事市场运作。

(三)办赛目的定位模糊办赛目标

直接决定了赛事选择、筹办、举办以及传播等,为此明晰赛事办赛目标至关重要。企业主体通过市场运作举办赛事,亘古不变的目标就是通过承举办赛事逐利,市场主导型办赛模式明确了赛事经济效益和市场效应。相对市场而言,政府主体则以提供公共资源,满足人民体育消费需求,塑造城市名片等为主要目标。企业主体与政府主体在办赛目的上的分歧,如何实现企业办赛目的与政府办赛目的一致,是赛事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我国长期实行计划经济,行政办赛和政府主导办赛历史悠久,造成了企业主体等、靠、要办赛习惯,期待通过政府资金、资源扶持,实现企业商业价值和经济效益,形成企业依赖政府办赛模式。企业主体无限放大赛事公共产品的属性和塑造城市品牌的能力,政府办赛目的作为企业主体的目的,换取政府资金和资源,造成赛事企业主体过分依赖政府,自身造血能力不强,市场运作能力没有全面释放,严重制约了赛事市场经营。

(四)赛事作为商品的价值认可程度不高

赛事作为一种特殊商品,产销同时,转播权作为赛事价值实现一部分,可直接获取效益;还可以通过传播,增加其影响力,扩大赞助权益,获取赞助资源。我国电视台属于事业单位,掌握着电视播出资源,控制终端。企业主体举办赛事,为获取传播效益,免费将自身的赛事版权资源输送给电视播出主体,甚至需要付费给电视播出主体,尤其以中央电视台为代表,掌握着我国最大的电视播出资源,赛事通过中央电视台播出往往需要支付昂贵的费用;同样纸媒也存在类似的情况,这成为我国赛事市场化最大的绊脚石。而在欧美等较为发达的体育产业市场,赛事版权是赛事收入的主要来源。我国电视台属于事业单位,应该履行社会公益目的,为人民提供优质的节目,企业主体举办体育赛事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赛事观赏需求,电视台需要购买赛事版权,提供给人民群众。现阶段电视台以掌握播出终端为条件,要求赛事版权拥有方支付播出费用,实际是用公权力和公共资源做交换条件,获取经济效益,阻碍了体育赛事发展。赛事作为商品价值认可程度不高,还体现在“招待票”等无价值证券诉求,赛事主管单位通常要求组委会提供一定数量的无价值证券,满足观赛的需求。基于赛事商品价值,这部分赛事门票没有实现自身商品价值,影响有价门票的销售,扰乱门票市场,使赛事价值更难实现。

三、国外大型体育赛事组织管理模式分析

分析国际同类大型体育赛事组织管理模式,如洛杉矶、巴塞罗那、东京、新加坡、悉尼等城市,了解其赛事组织管理模式和经验,借鉴和学习,有助于进一步提高我国管理能力和办赛水平。

(一)美国———以洛杉矶为代表

洛杉矶是美国文化娱乐中心,金融业和商业迅速发展,是美国仅次于纽约的金融中心。洛杉矶体育赛事高度商业化,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开启了奥运商业盈利模式,利用商业巨头竞争,增加广告收入,挖掘注意力关注点,高额转让电视转播权,开启了奥运会市场化运作的历史先河,也奠定了洛杉矶大型体育赛事组织管理的基础。洛杉矶大型体育赛事纷呈,拥有多项国际性体育赛事、全美职业联赛等,赛事的规模大、影响广、级别高,吸引了大批国内外游客,促进了地方经济的发展。洛杉矶大型体育赛事办赛具体做法如下。一是办赛市场化、社会化程度高。洛杉矶采用授权给非政府组织的企业和组织运管管理赛事,财务收支和公益性是选择赛事核心影响因素。洛杉矶体育赛事管理相对松散,不仅洛杉矶体育理事会申办和承举办各类赛事,当地组织(包括非体育的政府部门、场馆、体育协会、俱乐部、私人公司会自发地)也申办和运作赛事。募集私人资金成立的非盈利性组织,如体育理事会、洛杉矶市体育与娱乐委员会是促进体育和体育赛事发展的主要力量。二是办赛目的明确。洛杉矶以推动当地旅游业发展为办赛最终目标。洛杉矶通过地方体育理事会和地方组织自行决定赛事申报,以赛事评估结果为依据,包括赛前评估和赛后评估,对于决定申办的赛事,会对其潜在效益和成本进行严格的评估,内容主要包括赛事对公众的吸引力、赛事的历史和表现、赛事的声望、赛事的经济效益、当地主办者举办赛事的成本、赛事与大型组织和赛事的联系,无论是洛杉矶体育理事会,还是洛杉矶市体育与娱乐委员会,对所申办的赛事都会进行赛后评估,并邀请第三方评估组织完成评估。洛杉矶充分考虑和兼顾大加利福尼亚地区赛事举办,规避同类竞争。

(二)西班牙———巴塞罗那

巴塞罗那是西班牙第二大城市,是一个极具体育历史的世界名城。借助1992年举办第25届奥运会,巴塞罗那转型为崇尚体育文化的海滨旅游城市。现今,巴塞罗那每年都会举办众多知名的体育赛事,如F1赛事、世界摩托锦标赛、巴塞罗那网球公开赛,足球职业联赛等,巴塞罗那体育赛事组织管理具体做法如下[16]。一是举办大量体育赛事,争取西班牙政府募集资金支持。巴塞罗那通过举办赛事争取西班牙募集资金历史由来已久,1992年巴塞罗那奥运会从西班牙中央政府募集3.5亿美元改造和兴建了37个比赛场馆。巴塞罗那还投入了大量资金用于建设街边和社区的小型公共体育场地,促进巴塞罗那体育社会日益完善[17-18]。二是促进各类体育资源整合。1993年的职业体育危机,迫使巴塞罗那成立体育发展基金会。基金会拓展渠道,提供体育赛事消费服务,筹集资金,发展体育事业,促进青少年体育发展,普及群众体育,为体育赛事举办打下良好的群众基础。三是注重赛事传承,节约办赛。巴塞罗那注重赛事传承,2013年的游泳世锦赛,继续传承1992年奥运会游泳比赛、2003年游泳世锦赛,低调而不忘重点,务实却不张扬,寄创新于传承中的办赛模式典范。传承办赛模式造就了节约的办赛模式,2013年游泳世锦赛中,政府鼓励“不影响比赛,细节允许粗糙”办赛理念,极大节约了办赛支出。四是赛后综合利用开发完整。1992年奥运结束后,综合利用奥运遗产,成立了诺坎普运动主体公园,公园设置多功能服务区、城市体育文化区、街道、娱乐区等,综合利用奥运场地、奥运文化等遗产,完善赛后遗产综合利用,延长赛事影响力。

(三)东京

东京,日本首都,日本政治、经济、文化、教育中心,与美国纽约、英国伦敦并列称之为三大世界级城市。1964年东京奥运会开启了东京大型体育赛事宣传之门,现今每年举办大量的体育赛事,如东京马拉松、2011年体操世锦赛、WTA,更有2020年奥运会。通过赛事举办,提升市民素质、美化国土、普及群众体育、发展竞技体育、树立民族自信,最终帮助东京成为亚洲体育中心城市,世界体育知名城市。东京体育赛事组织管理具体做法如下。一是政府协同管理。日本文省部专门设立体育局,管理地方和全国的体育事务;并与日本体育协会、日本奥委会相互协助,组织管理体育赛事。1964年东京奥运会由日本文省部体育局、日本体育协会和日本奥委会合力申办、办赛。二是办赛功利化趋势明显。日本选择赛事功利化特征明显,如1964年奥运会借助奥运会走出二战阴影,走向国际舞台,激励民族自信心,改善民族形象,提高日本国际影响力。2013年日本东京申办2020年奥运会,旨在回击外界对福岛核危机担忧,摆脱国内经济困扰,重拾企业信心。三是发挥社会志愿力量,提高赛事服务水平,借赛事重塑市民文明素质。1964年东京奥运会期间,发起了“东京都奥林匹克国民运动”,获得了东京200多个社会团体的支持和政府部门的协调合作,该活动旨在提高市民对奥林匹克精神的理解,培养尊重奥林匹克的自觉性和提高正确观看体育比赛的文明素质;提高市民的亲切力和公德心,改善社会环境,美化国土等活动。

(四)墨尔本

墨尔本(Melbourne)是澳大利亚维多利亚州的首府,澳洲文化、工业中心。墨尔本是南半球第一个主办过夏季奥运会(1956年)的城市,现每年举办澳大利亚网球公开赛、F1赛车澳大利亚分站、墨尔本杯赛马等国际著名赛事,2009年、2010年连续两年被评为全球最佳体育城市。墨尔本举办办赛的具体做法如下。一是成立高效的办赛体系。墨尔本基于大型体育赛事组织管理的复杂性和艰巨性,确保高效地推进办赛工作,为赛事提供优质高效的服务,构建高效的办赛体系,实现各级各类资源与优势的整合。如2001年,墨尔本联合所属的维多利亚州成立大型活动内阁委员会,协调组织各级各类大型体育赛事,确保各级政府作用在其合理、高效率的工作范围和目标领域内运行,确保政府为赛事组织运行提供服务和实现赛事的公共价值目标。二是提前规划并选择合理赛事。墨尔本联合所属维多利亚州制定大型活动战略方案,并向大型体育赛事提供经费支持,同时授权大型活动内阁委员会“经费支持”权。大型活动内阁委员会根据战略方案、资助标准,决定申报赛事类别和级别,获得经费支持体育赛事,大型活动内阁委员会通过合同,将赛事申报、举办以及支持经费交由专业机构进行管理和运作。三是赛事申办日趋专业化。墨尔本为更好选择适合城市发展体育赛事,联合维多利亚州成立专门赛事申办公司(非盈利性)———维多利亚大型活动管理公司;该公司研究大型体育赛事以及申办流程,掌握墨尔本当地体育场馆、体育组织、政府、赞助商、体育观众和媒体情况,了解当地旅游、商业等管理政策和方针,根据墨尔本实际情况组织相关资源申报大型体育赛事,使墨尔本赛事申办走向专业化。四是着力培育城市体育赛事品牌。墨尔本举办过多次大型国际赛事,包括奥运会(1956)、英联邦运动会(2006年)、澳大利亚网球公开赛(1972年至今)、一级方程式赛事(2001年至今)、世界游泳竞标赛(2007年)、澳大利亚澳式足球联盟总决赛(1996年至今)、第16届亚洲杯足球赛。一系列具有影响力大型体育赛事的举办提升了城市知名度,也带动了城市经济的发展。

(五)大型体育赛事组织管理模式发展趋势

通过对世界知名大型体育赛事管理模式的分析可知,大型体育赛事组织管理模式趋向于市场主导、政府服务型办赛组织模式。以市场为导向,尊重市场规律,让市场决定资源配置。逐步较少政府行政管理干预,鼓励组织(包括非盈利性体育组织、场馆、体育协会、俱乐部、企业组织)申办和运作赛事,选择什么项目的赛事,能办好什么赛事,群众基础如何,市场坏境如何等等,由市场决定。赛事运作坚持市场和专业为导向,获取举办权之后,按照市场和专业化的原则,采用市场手段,整合市场专业力量,通过市场开发,获取市场资源,完成赛事筹备举办工作。以顺利完成赛事举办为前提,以确保赛事市场主体为基础,推动赛事申办、承举办市场化和专业化,扩大市场大赛事申办和承举办的话语权。大型体育赛事离不开政府公共服务,体育赛事作为大型群众性活动,需要安保、交通、环保、电信等各级各类部门的配合和支持,构建完善的赛事联动机制,行政审批服务的快速化和专业化,确保赛事行政审批,尽快确保赛事筹办,为赛事市场化运作提供更多时间和空间,确保体育赛事顺利举办,杜绝“沈阳足球抛众”[19]事件再次发生。

四、对我国大型体育赛事组织管理的建议

根据我国目前大型体育赛事发展存在问题,结合国外大型体育赛事组织管理经验,以及大型体育赛事组织管理模式发展趋势,对我国大型体育赛事组织管理提出一些针对性建议。第一,简化行政审批,实现政府服务联动。削减、下方赛事审批,简化行政审批程序,降低体育经营和赛事组织门槛,对推动赛事申办、承举办具有积极的作用。削减、下放赛事审批过程中,需要政府服务联动。构建完善的赛事联动机制,确保赛事行政审批,尽快确保赛事筹办,为赛事市场化运作提供更多时间和空间,确保体育赛事顺利举办,杜绝因政府公共服务部门的不足为造成赛事承举办的障碍。第二,完善体育场馆保障体系。加快场馆标准化综合改造,确保满足各类别赛,杜绝“鸟巢曼市德比取消”发生。根据综合场馆要求,制定标准,通过财政和市场募集资金,改造场馆,确保场馆硬件设施的标准化,为赛事顺利的举办提供优质的场馆服务。第三,明确办赛目标,培育品牌赛事。结合城市特征,提前规划,明确办赛目标,加强赛事评估,通过政府引导,确定赛事申报、承举办的目标。确保承办项目,全面打造品牌赛事,提升赛事品牌影响力,扩大城市国际知名度,带动城市经济发展。第四,打造赛事平台,尊重赛事价值。构建赛事资源交流平台,畅通赛事申办渠道,加强赛事申办组织承办能力评估,协助组织筹办赛事。依托第三方机构评估赛源,为赛事申报组织提供专业化的建议,提高组织申办赛事的效率,确保赛事市场运作的成功。杜绝政府免费票,更要鼓励电视台购买赛事版权,构建赛事资源具有实现自身价值的渠道。第五,培养专业人才,提升办赛专业化程度。培养专业赛事人才,“专业的事要交给专业的人做,用擅长于这一领域的人做这一领域的事”,成为组织管理的基本要求。筹办和举办体育赛事,赛事组织管理需要专业人才进行管理,大型体育赛事筹办,组织管理需要符合国际通识标准,尤其项目专业的技术组织管理。通过学习、交流培养一批专业赛事组织人员,确保赛事组织管理人才需求;制定赛事组织管理标准,确保赛事组织管理专业化;通过市场培育专业赛事组织管理企业,实现赛事专业化运作。

作者:史悦红1蒲毕文2 单位:1.中山大学南方学院,2.广东金融学院

被举报文档标题:体育赛事组织管理模式的研究

被举报文档地址:

https://www.meizhang.comhttps://www.meizhang.com/jiaoyuqikan/jstyxb/723580.html
我确定以上信息无误

举报类型:

非法(文档涉及政治、宗教、色情或其他违反国家法律法规的内容)

侵权

其他

验证码:

点击换图

举报理由:
   (必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