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广播小说的特点与编辑范文

广播小说的特点与编辑范文

时间:2022-08-30 09:25:11

广播小说的特点与编辑

一、广播小说的特点

广播小说从广义上来讲,归属于“说书”的范畴,“说书”范畴甚广,如曲艺艺术里的弹词、快书、大鼓、评书等都归属“说书”。而广播小说与“说书”形式里最为接近的当属评书了。因为狭义的“说书”里,有只说不唱之说,评书就是一种只说不唱的曲艺艺术,广播小说虽不属于曲艺范畴,但也是一种只说不唱的广义“说书”。那么极为接近的评书与广播小说,它们在表现同一内容的作品中有什么特点,各有什么不同呢?

(一)使用的普通话的要求不同评书作为有声语言艺术具有方言特点。其方言特点一是表现在词汇上,二是表现在吐字音调上。比如南派、北派的评书演员就有或多或少的差异。如果将南北评话对调,在当地电台播出,当地人就会觉得不太适应,有生疏感和乏亲切感。因此在有声语言的表达上,评书有其局限性。而广播小说必须使用标准的普通话,当然,除特定方言播讲和特定情节下插入少量方言外,都概莫能外。再则,广播影视媒体有推广普通话的责任和义务,师范标准普通话是媒体的职责。能标准讲普通话的人不多,但能听懂普通话的则是普遍的,所以说广播小说在受众感念上具有不可辩的优势。

(二)评书和广播小说在作品的编辑和改编上有质的不同评书演员有句常话:“有话则长,无话则短。”有话是指有故事,无话是指无故事。故事性强的作品,故事情节的描述多于作者观点、思想的表述。故事性强易于背记,适合于评书的表演形式。没有见哪个评书表演者是看着书表演的。评书表演者都是将作品中的故事情节,人物关系烂熟于心。古代小说是评书表演常用体裁,如《杨家将》《三国》《水浒》等,因为故事性强,古代小说在改编中可不完全依据作品文字,只是据人、据事、据情节、据传说,多以白话的形式演绎就是了。至于故事及情节里作者要表达的思想,多由听者去悟思了。而评书演员在面文丨贾 伟对现代小说便有些为难了,因为现代小说,作者将自己的态度、观点及要启迪读者的思想都穿插于作品中,如果照文演讲,以评书的表演形式,显得不适应也不协调。所以要将现代小说改编成评书的播讲形式,颇费神思且需要相当的时间。而广播小说的改编就简单多了,原则上尊重原著,照本宣科,改编的只是需要和不需要,亦就是删除和保留,有些文字上的改编也只是技术性的改编,以适合广播语言的需求。

(三)评书、广播小说虽都是说书,但播讲程式不同评书在描绘人物,场景时有自己固定的套路,什么身高八尺,膀阔三亭;什么尖嘴猴腮,獐头鼠目,把好人和坏人分开。描述场景时也有一套辞令。这些套路是评书特有的艺术形式,运用得体,能产生强烈的艺术感染力。另则评书表演有道具相助,醒木扇子是必备之物。手中的道具为评书的表演添彩增色。而广播小说则无程式可言,亦无道具可凭,有的只是一支话筒一本原著,无法以肢体传情,更无道具助兴。就渲染性而言,广播小说较评书更难。对于作品中的人物,情景认识,听者完全凭的是想象。数千位听众就有数千种想象。这也是广播小说独有的特点和魅力。

二、广播小说的风格

广播小说这门艺术历史虽然不长,作为有声艺术它与评书极为的接近,有明显的继承性。用历史的眼光看,这门艺术既有年轻的标志也有古老的印记。评书作为一门曲艺艺术,有其渊源的历史,其表演风格已成定式,而广播小说的风格应该是怎样的呢,有其定式吗,是不是也要借鉴评书的“口吻”去播讲呢?由于广播小说是对文字体裁的小说作品通过有声语言照本宣科的再创造艺术,本着尊重原著的原则,不可能像评书一样据人、据事、据情节而演绎,广播媒体又担负着推广标准普通话的责任,所以也不能随心所欲方言频出。广播小说的风格是既要有播音员规范的播音功力,又要有演员表演的基本素养。播音规范,没有表演才华不行,表演素质高,没有专业播音功力也不成。只有将两者有机结合,相互融合,才能显现广播小说的特有魅力。这也是广播小说的基本风格。就广播小说而言,业内有各种流派之说,什么讲说派、朗诵派、诵讲派等,虽各有其特点,但多少有偏执之嫌,多强调了情感,表演的播讲成分,而忽略了播音规范这一广播媒体必须要求的重要因素。当然,众口难调,听众偏爱哪一派,喜欢哪种风格也属正常,但是广播小说不能脱离对播音要求规范这一基本要素。在此基础上借鉴各流派之精华,形成自己特有的播讲风格,这既是艺术的个性所在,广播小说的特有魅力也在其中了。

三、广播小说的编辑

首先是选书。小说题材繁多,精心选择一部好的作品,不但可以使受众认识一部好的作品,使之受到启迪和教育,产生强烈的听觉反响,并且对提高小说节目的声誉,提升听众对播讲者的认可度有积极的影响。第一,作品内容一定要健康。这里不是在唱高调。电台作为党的喉舌,大众媒体,必须坚持“大方向”,坚持“主旋律”,主题思想必须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保持高度同步。以健康积极向上的作品教育人,鼓舞人。坚决抵制和杜绝猎奇、凶杀、色情、迷信,污蔑诋毁党的形象的不良作品传播。这是必须恪守的职责。第二,尽量选择成就高的作者作品。因为这些作品思想性深刻,人物刻画细腻丰满,文笔流畅严谨,播者上口,听者感动。第三,尽量选择故事性强的作品。每天讲三十分钟,是广播小说播出的特点,故事性强,就会促发听众每天的收听兴趣,反之,情节进度缓慢,原地踏步,听众就会感到索然无味,失去收听的雅兴。第四,选择时代感强的作品。广播小说有其编辑快捷,尊重原著照本宣科的创作特点,出品紧跟时代的广播小说作品具有无可比拟的优势。时代感强的作品最易触发听众的神经,最易使听众通过作品与时代气息产生共鸣。鸡人民广播电台创作的《风口浪尖》《农民帝国》等反腐作品,一经播出,便引起强烈反响。其次是阅书。其一,阅读全书是作品播讲前一项重要的案头工作。拿起书就进播音室播讲是小说创作的大忌。小说不是通俗的那种理解:有故事,有人物,有情节,有头有尾。小说是作者内心思想的表达,是情感心绪的抒发。作者通过人物、故事、情节的刻画和描述,或阐述一种态度和观点,或揭示一个哲理和思想,以启迪受众,有其鲜明的主题性。通读全书,明白作品的内在涵义。有助于把握作品的格调,把握人物的个性特点,以利于确立什么样的播讲风格。其二,熟悉作品中的人物,个体人物的性别、年龄、角色、性格特征,各人物之间的关系。通过熟悉并加以分析,才能生动地塑造人物,刻画人物。其三,了解作品的基调。是激烈的、悬疑的,还是悲伤的、甜蜜的等,这些基调笼罩全篇。这对于把握播讲节奏,确定播讲状态具有很好的帮助。其四,通过阅读全书,一些方言、民俗、专业术语等,通过走访了解或深入生活,在播讲中明了地诠释给听众。避免播讲中以其昏昏使人昭昭,糊里糊涂地解释,闹出笑话来。

再次是改编。广播小说虽然是照本宣科的说书形式,但不意味着字字不漏,段段不缺地照本宣科。第一,改编中首先要做的是有机的删除。一部小说,特别是长篇小说在其主线中会出现很多枝节。有些枝节是为主线作铺垫的,有些枝节是作者为了表达其某种观点而设置的。个别枝节只适合阅读而不适合耳闻,有些枝节还会破坏播讲中的连贯性,对这些枝节作适当的删除是必要的。还有的作者有凑够字数之嫌,一个很小的,缺乏意义的事情却要用大幅文字去描述,语言啰里啰嗦,婆婆妈妈,一没有思想性,二没有趣味性。还有一些作者的观点和评论偏激,语言低级粗俗,这些段落必须删除。第二,对原著要进行挪移的改编。有些作品,作者常使用插叙的手法和倒叙的手法来表现人物关系和故事情节,这对于阅读者没有什么障碍,而对于听书者就很不适应了。正常的节奏中莫名地插进一段,听了半天不知其云。阅读者可以反复翻看文字理解其意,而听众就不知如何了。对段落的挪移,适宜地变倒叙为顺序,以适应听众的收听习惯,也就是说要保持作品主线播讲的连贯性,增强听众的收听兴趣。连贯性对每讲留下悬念和“扣子”也很有意义。第三,要对文字进行改编。变阅读文字为播讲语言。播讲语言就是跟听众讲小说,生僻的文字不看只听根本不知其意、同样生僻的词汇和成语也会使听众在听的一瞬失去了“懂”的含义。所以要把这些生僻的字、词、语变为通俗的语言交代给听众,使听众知其意明其理。广播小说的母体是小说作品,小说作品的多样化,使得广播小说的特点也呈多样性,有很多新的认识和编辑手法需要不断地探索挖掘。

作者:贾伟

被举报文档标题:广播小说的特点与编辑

举报类型:

非法(文档涉及政治、宗教、色情或其他违反国家法律法规的内容)

侵权

其他

验证码:

点击换图

举报理由:
   (必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