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高职数学课程类别化探究范文

高职数学课程类别化探究范文

时间:2022-08-30 11:47:46

高职数学课程类别化探究

摘要:高职数学教学难度高,课程是否具有应用价值,是决定高职数学是否能够成为一项实用性工具的关键。基于此,本文简要对模块化与类别化课程的特点,进行了区分,并阐述了高职数学课程类别化的步骤。重点从教学目标、教学模式、教学方法以及教学评价四方面,总结了高职数学课程类别化的实践方案。通过对实践效果的评价,证实了高职数学课程类别化的可行性。

关键词:高职数学;类别化;模块化

近年来,我国高职教学经历了自“压缩型”至“模块化”的转变。上述转变的出现,使得社会以及教育领域,对数学“应用性”的重视程度不断提升。考虑到高职学校的特殊性,数学应能够为专业服务,方可使其更加具有教育意义。在上述背景下,“模块化”课程存在的缺陷,开始逐渐暴露。构建“类别化”课程,已成为了高职数学教学的主要发展方向。

一、高职数学课程类别化与模块化的区分

(一)模块化

模块化课程,为当前高职数学课程的主要模式。指按照知识的类型,将其分为不同模块,分别进行教学的一种模式。与其他学科不同,数学这一学科的逻辑相对更加严密,且知识框架更加紧凑。采用模块化方式进行教学,将不同的知识,分为不同的模块,虽可有效提高知识的清晰度,但却容易导致知识之间相互脱节。例如:高职数学中,常微分方程与拉氏变换,常被当做两个相互独立的模块,各自进行教学。但深入分析可发现,两者之间的联系较为紧密。在电气专业的电路分析过程中,应用拉氏变换知识解决问题时,学生必须首先将常微分方程,转换为频域代数方程[1]。如采用模块化方式教学,两部分知识之间的联系,将会被割裂。学生也将难以同时利用两种知识,对专业问题进行解决。可见,模块化课程存在一定的缺陷。

(二)类别化

类别化课程,为新型的高职数学课程模式。要求以体现数学的“工具性”为目的,对数学知识进行分类。从而使各专业学生所学习的数学知识,能够为我所用[2]。可见,与模块化课程相比,类别化课程,更加强调数学的专业类别,及不同专业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应用需求。与高职数学中的定积分知识为例:在电气以及经济类专业中,定积分属于基础模块的内容。如采用模块化方式教学,定积分与电容、电压、电感等电气专业概念,以及消费者剩余、净投资等经济专业的概念,将无法建立起联系。可见,从实践的角度分析,模块化课程将会对数学工具性思想的贯彻,造成一定的阻碍。如采用类别化方式教学,教师则需根据经济以及电气专业的特点,将定积分与专业知识相结合展开教学。与模块化教学方法相比,优势显著。

二、高职数学课程类别化的步骤

(一)了解专业需求

高职数学课程类别化教学的基础,在于了解不同专业学生,对数学知识的不同需求。以计算机专业为例:在信息化技术水平不断提高,以及信息化设备逐渐普及的今天。计算机专业,俨然成为了高职学校的重点专业。与其他专业的学生相比,计算机专业学生对离散数学,以及各类算法的需求较高。需在计算机专业学生的数学课程中,适当增加上述课程所占的比例,方可有效满足学生的需求。微积分同样属于高职数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对计算机专业学生的就业,及其专业水平的提升而言,并无过大的帮助[3]。可见,该专业学生对微积分的需求较低。与计算机专业相比,电气专业学生对数学的学习需求恰恰相反。需适当增加微积分知识,方有助于提高学生的专业水平。

(二)构建类别化课程

当明确不同专业学生的不同数学学习需求后,教师需积极构建类别化课程,以满足学生的需求,体现类别化课程的价值。类别化课程的构建,需满足“连续性”、“顺序性”、“整合性”三大条件。所谓连续性,既确保课程所讲述的知识,能够连接成为一个体系,而非各自独立存在。所谓顺序性,既确保数学课程所讲述的知识,能够具有“由浅到深”、“由简单到复杂”的特点。而整合性,则指课程中所讲授的数学知识,能够在同一专业中,与其他专业知识相互整合。确保知识与知识之间,能够产生横向的联系。采用上述方式构建类别化课程,将可有效满足各专业学生的学习需求。使类别化的优势,能够得到体现。

三、高职数学课程类别化的实践及效果

(一)高职数学课程类别化的实践

1.转变教学目标转变教学目标,是确保高职数学课程类别化改革得以实现的主要途径。以计算机专业为例,应采用以下方法,对教学目标进行改革:(1)知识目标:计算机专业数学类别化教学的知识目标,应为“提高学生对计算机专业数学知识的掌握水平”。如:教师需将教学目标,定义为要求学生掌握进制的运算、各类算法的应用、集合与关系等知识。而非要求学生掌握微积分等,与计算机专业无过多关联的知识。(2)能力目标:计算机专业数学类别化教学的能力模板,应为“提高学生在实践中应用数学知识解决计算机专业问题的能力”。如:教师需将能力目标,定义为要求学生能够利用进制的运算知识,解出不同数据的不同进制。从而使学生的数学能力与计算机专业能力,均能够得到进一步的提升。

2.优化教学模式优化教学模式,对高职数学课程类别化改革的实现,同样能够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同样以计算机专业为例,应将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应用到教学过程中,确保教学内容,能够充分满足学生的需求例如:当学习有关算法的知识,数学教师应与计算机专业的教师相互联系,了解学生的学习进度。课堂开始时,教师可首先询问学生目前对专业知识的掌握情况。如学生表示,对各类算法运算过程的学习,存在较大的困难。数学教师则可将教学重点,设置为对各类算法运算过程的教学。除此之外,为体现学生的主体性。教学时,教师同样需通过不断提问的方式,反复确认学生是否已掌握了相应知识。如学生对数学知识以及专业知识的疑问已同时被解决,则表明类别化课程教学,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3.改革教学方法类别化课程改革的主要目的,在于提高数学的“应用性”。因此,为确保不同类别的数学知识,均能够被应用各专业之中。将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方法,应用到教学过程中较为必要。以电气专业为例:当《电路数学》时,教师需突破高等数学的框架,将常微分方程、傅里叶级数、行列式、矩阵、向量等知识,作为主要知识进行教学。上述数学知识中,向量知识能够被应用到电路分析过程中。因此当数学教师讲解向量知识时,可利用多媒体,为学生提供不同的电路图。当有关向量的理论知识讲解完毕后,教师可要求学生利用向量知识,对电路图进行分析。从而使数学课程,能够与电气专业学生的学习需求相符合。使类别化课程的价值,能够得到体现。

4.优化评价方式为进一步体现类别化课程的价值,使高职数学课程,能够真正作为解决学科问题的工具而存在。数学教师应在改革教学方法与教学模式的同时,对教学评价方式进行改革。例如:模块化课程模式下,高职数学课程的教学评价方式,以单独评估学生的数学成绩为主。类别化课程改革后,教师应在单独评估数学成绩的基础上,采用“综合评价”的方式,使教学评价的合理性得以提升。以电气专业为例,教师可在每个学期期末,单独通过笔试的方式,评估学生的数学得分。但在每节课教学后,教师同样需对学生“将数学与专业知识结合”的能力进行评价。如学生能够得心应手的利用数学知识解决专业问题,教师则应在期末原有数学成绩的基础上,适当增加分数,以示对学生的鼓励,提高课程类别化的价值。

(二)类别化实践的效果

为体现高职数学的应用价值,本校于2016年,进行了课程类别化改革。至今为止,改革的效果如下:(1)学生成绩:改革前,学生数学的平均成绩为62.39分(百分制)。改革后,学生数学的平均成绩为82.91分(百分制)。上述结果表明,数学课程类别化改革的实施,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数学成绩。(2)就业率:改革前,计算机专业学生的就业率为90.13%、电气专业学生的就业率为89.79%。改革后,计算机专业学生的就业率,已上升至98.75%。电气专业学生的就业率,已上升至95.60%。上述结果表明,数学课程类别化改革的实施,对各专业学生就业率的提升,可起到极大的促进作用。表明数学课程类别化改革的实施,具有一定的可行性。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本校于计算机专业以及电气专业,开展了数学课程类别化改革。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成绩,同时也使其就业率,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提升。本校的经验表明,高职数学课程类别化改革,具有一定的可行性。建议各高职学校,根据本校各专业的特点,及学生对数学的学习需求,对数学课程进行类别化改革。从而使高职学生能够学有所用,使数学的应用价值得以体现。

参考文献:

[1]袁美英.“问题导向式”教学法在高职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齐齐哈尔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8,09(03):115-116.

[2]崔周进,张晓蓉.现代化教学设备在高职数学类课程教学中的应用[J].传播力研究,2018,26(14):201-202.

[3]史彦龙,杨淑心,华卫令,贾孝霞.基于SPOC的高职数学混合式教学模式研究与实践——以高等数学课程为例[J].大学教育,2018,25(05):47-49.

作者:常红 单位:陕西工商职业学院工程与建筑学院

被举报文档标题:高职数学课程类别化探究

举报类型:

非法(文档涉及政治、宗教、色情或其他违反国家法律法规的内容)

侵权

其他

验证码:

点击换图

举报理由:
   (必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