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高校中外合作办学发展分析范文

高校中外合作办学发展分析范文

时间:2022-05-22 04:50:46

高校中外合作办学发展分析

摘要:黑龙江省高校中外合作办学从1995年起步至今,伴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教育国际化的持续加强,实现了跨越式的发展。但是,在快速发展的同时,不可避免地出现了各种各样的问题,本文从实际出发,对黑龙江省高校中外合作办学的发展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进而对黑龙江省高校中外合作办学的发展进行研究,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黑龙江省;高等学校;中外合作办学;发展研究

0引言

自从改革开放以来,中外合作办学已发展30余年,其作为一种新的办学教育模式,逐渐在我国原有的教育体系内起步发展,成为继民办教育、公办教育之后的第三大教育形式。黑龙江省高校中外合作办学在全国各大省份来说,算是起步较早的省份,1995年哈尔滨恒星外国语学院与英国南岸大学合作成立独立设置的办学机构,1996年东北农业大学与俄罗斯哈巴罗夫斯克国立工业大学联合培养本科学生项目作为黑龙江省高校中外合作办学迈出的第一步,拉开了黑龙江省高校中外合作办学的序幕。目前,根据中国教育部官方公布数据,黑龙江省共计批准独立设置的中外合作办学机构176个,与18个国家开展了涵盖专科、本科、专升本、本硕连读等多种形式的合作办学和联合培养学生项目。黑龙江省由于其地理位置较为特殊,处于中国的东北角,与之相毗邻的国家有俄罗斯、韩国、日本等,所以很多黑龙江省高校利用这个优势,与上述几个国家率先开展了合作办学项目,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发展和专业内容的持续扩展,不少高校也陆续与欧美、澳大利亚等国家开展了合作办学项目,合作办学的专业已经达到了80多个,涵盖了文、理、工、经、管、教育、史、法、医等学科门类。

随着高校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地不断开展,开展语言培训、技能培训的周边教育形式也如雨后春笋陆续开展,一定程度上丰富了社会教育形式。近几年,黑龙江省不断加大高校中外合作办学的力度,举办中国国际教育展并召开中外院校交流与合作研讨会,拿出高层次的诚意,推广高校中外合作办学模式,在原有的“2+2”、“3+1”等双校园模式上,创新性地提出“4+0”合作办学模式,也就是将国外的师资、教材、教学模式完全引进来,让学生在国内完成留学过程,毕业后颁发国外的毕业证书和学位证书,着力推进中外合作办学的本土化,此举主要目的在于实现国外优质教学资源的原原本本引进,实现国际教育的本土化落地,为当地教育改革和发展提供宝贵的经验和参考。中外合作办学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丰富了我国的教育形式,改变了我国原有的教育格局和形态,特别是和高等教育学校结合之后,改变了中国对于教育的理念想法。目前,人们已经普遍接受了高校中外合作办学已经成为普遍的办学方式,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中外合作办学并非都得到大家的称赞,社会上良莠不齐的办学机构比比皆是,关于高校中外合作办学的负面新闻时常听闻。事物的发展都会经历盛极而衰的规律,所以,我们应该审慎地看待黑龙江省高校中外合作办学的发展,分析其存在的问题,找出问题的症结所在,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让高校中外合作办学走出危机四伏的格局,破除障碍,重新前行。

1黑龙江高校中外合作办学存在的问题

黑龙江省高校中外合作办学从起步到现在,由于没有可借鉴的成熟经验,一直处于摸索前行的阶段。再加上黑龙江省开展高校中外合作办学的几个学校和学院相互之间办学背景,专业设置,学科优势等方面各不相同,学校对于中外合作办学的具体定位也不一样,所以,一直以来,黑龙江省的各大高校都是各自为战,没有综合性统一的规划,有些高校就陷入了困境之中,难以实现突破,中外合作办学成为弃之可惜,食之无味的鸡肋。其实,中外合作办学对于我们来说,是将西方教育的资源、教学方法手段等进行中国本土化的过程,中外合作办学虽然有着中式的外衣,但是实质上仍旧是西式的。这是两种教育制度的碰撞和融合,在这个过程中,激发出各种各样的矛盾和问题,都是正常的,我们要做的不是逃避,而是勇敢面对,这样才能真正实现中外合作办学的突破式发展。

1.1中外合作办学生源基础弱,合作办学质量不高

建国之后,我国的教育形式主要以公立教育为主,国家主导教育建设已经成为人们心中的定式,在原有的观念中,到国外留学往往代表着学生综合素质高,成绩优秀等内容,所以,当高校中外合作办学开始兴起的时候,生源还是十分充足,人们大多对这项教育形式表示认可。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一方面生源的充足保障了高校中外合作办学的不断发展,另一方面生源的知识基础性较弱,导致了高校中外合作办学的发展逐渐失去了方向。大多数参加高校中外合作办学的学生都是因为高考成绩不够优秀,不能选择自己心目中理想的高校,才退而求其次选择高校的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满足学生入门知名高校的心愿。可是,往往该类学生的学习基础薄弱,即使是高校中外合作办学项目降低了准入门槛,但是进入项目后,中外合作办学对学生的学业要求并没有降低,尤其是对语言的要求更是比普通高校的学生还要高。这就产生了高校中外合作办学要求高和学生基础水平差的矛盾,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高校中外合作办学的发展。

1.2黑龙江省高校中外合作办学缺乏统一性,制度不健全

中外合作办学这一教育模式刚开始兴起的时候,各大高校和地方就是本着边干边学的想法起步的,有些高校一些基本的培养方案,培养计划还没准备好就开始招生,把学生招到学校之后,再进行下一步工作,有的在学生出国之前,没有进行过针对性的培训,到国外之后,难以适应当地的生活和学习;有的学校专业设置混乱,自身的优势专业没有发挥出来,先将容易出成绩,投入成本低的专业设置成中外合作办学方式,就更别提在一开始就有一个整体规划和完善的管理制度了,也没有一个专门的机构和部门去统一管理这一办学教育模式,所以,高校中外合作办学的发展是比较零散的。

1.3部分中外合作办学项目片面追求经济利益,缺乏服务学生的意识

我国的教育具有很强的公益性,以服务社会、服务大众为主要目的,不以追求经济利益为目的。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虽然我国也在不断地放开教育创办,民办教育也逐渐成为我国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办教育的大前提还是以服务于国家和社会为主要内容。与我国情况不一样的是,在西方国家,教育大多作为一项产业来发展,遵循商业管理的模式,具有商业属性。很多与黑龙江省开展高校合作办学的高等院校是以追求经济利益为目的的。在这种模式下,办学者与学生之间,就像是客户与公司之间的关系,服务和被服务的关系。但是,黑龙江省的高校大多为公办性质,学校与学生之间是教育者和被教育者之间的关系,即使在中外合作办学项目中也是这样,不能按照西方学校的体系模式,为学生服务,定位不够准确,片面追求经济利益,有时让学生有“拿钱买学分”的感慨,学校不能合理地去解决高校中外合作办学过程中的各种矛盾和问题,这显然不利于中外联合办学的发展。

1.4合作渠道不够宽,形式单一

从国家教育部中外合作办学监管平台的数据上可以看到,目前黑龙江省高校合作办学的国家大多集中在俄罗斯、英国、澳大利亚、加拿大等少数几个国家,开展合作的范围渠道不够宽,除了这几个国家之外,还有很多国家的高校具有专业特色和优势,应放眼世界,充分调研,拓宽合作渠道;另外,在专业设置上,重复建设,偏科建设现象比较明显。大多数高校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均覆盖了计算机、经济管理、金融学等专业,但是对于工程技术、农业科学、生命科学等学科的数量较少,这些专业的人才是黑龙江省较为缺乏的;选择合作对象不够谨慎,对合作对象没有做充分的了解和调查,有时一个学校同时与多个同类型、同层次的外方高校进行合作,签订协议合同等不够规范和统一,外方的合作院校层次较低,纵观整个黑龙江省高校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几乎没有全球知名高校。

2黑龙江省高校中外合作办学发展对策建议

如何突破现在黑龙江省高校中外合作办学发展的瓶颈,实现进一步的发展,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2.1加强内涵建设,提高高校中外合作办学的水平

每一种教育都是国家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外合作办学更应该是我国教育改革的排头兵和先遣队,针对目前高校中外合作办学无法得到社会和家长认可的情况,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应该痛定思痛,加强内涵建设,提高办学水平,让社会看到实际效果,提高中外合作办学在社会上的口碑和地位。目前高校中外合作办学在生源上处于劣势,部分家庭条件优越,但是学习基础薄弱的学生进入到中外合作办学中来,学校应该加强自身管理,提高教学质量,完善管理服务,树立自己的学校口碑。针对学习基础薄弱的学生,可以设定基础夯实班,通过半年或者一年的学习,筑牢学生学习的基础,尤其是语言基础,增强外语听说读写能力,灌输学校宽进严出的办学思路,让学生做好准备,明确自己在校期间的学习目标。多种途径、多种措施提高学生的学习水平和综合素质。高水平的教师队伍是保障高校中外合作办学教学质量水平的基础之一,黑龙江省高校要开放思路,邀请国外高水平的教师到国内进行讲课,开设学术讲座和学术交流,保证学生在国内期间能够提前感受到国外教学的气氛和条件,吸收前沿专业知识,中方教师可全程参与外教授课过程,适时搭建学术交流合作平台,增加学术交流机会,进而真正达到中外合作办学,联合培养优秀学生的目标,改善中外合作办学在社会上的地位。

2.2强化政策监督,做好中外合作办学统一规划,完善相关的管理制度

高校中外合作办学的蓬勃发展表明这种办学模式适应社会的发展,有其存在的合理和价值。由于中外合作办学吸收了国外先进的教育资源,教学方法,教育模式,这就难免与国内传统的高等教育存在一定的冲突。例如:中外合作办学往往采取的是宽进严出的政策,这和我国传统高校中,统一制定学生培养计划,统一进行培养,相同的毕业条件有较大的不同,但是中外合作办学的管理依托传统高校的管理,在管理制度上,会受到一定的影响。所以,应该对中外合作办学实行独立的管理制度,发挥其特色优势,在遵守我国法律法规,坚持我国既定的教育方针,符合我国教育必须服务于社会和国家的需要的同时,体现出中外合作办学的自主权和独立性,中外合作办学让国外优秀教育资源、先进教学方法手段原原本本落地。另外,要在政策上,完善相应的管理规章制度,加强监督,高校中外合作办学也要实现优胜劣汰,充分支持优质的办学项目继续可持续的发展,对于损害学生利益,破坏中外合作办学发展进步的,给予坚决取缔,从而形成良性的办学氛围。还要结合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强化对国外学历学位的认证体系建设,严格认证各类合作办学文凭,把学生在高校中外合作办学中取得的毕业证、学位证纳入高等学历电子注册体系,为参加中外合作办学项目的学生与普通高校毕业生具有公平、公正、透明的竞争环境。

2.3拓宽合作渠道,提高办学层次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经济社会发展的持续加快,中国在国际舞台上扮演的角色越来越重要,其他国家对于中国的认可度越来越高,更多的外国学生开始向往中国文化,学习汉语。黑龙江省地处中国的边缘,与多个国家接壤,要充分发挥地域优势,吸引更多的国家参与到高校中外合作办学项目中来,积极拓宽合作渠道,寻求广泛的国际联系,增加与黑龙江省高校合作的国外知名高校的比例。在现有的基础上,不断完善专科、专升本、本科合作办学模式,同时探索性发展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合作办学形式。

3结束语

高校中外合作办学依托经济全球化和教育国际化的基础发展起来的,随着其发展的不断加快,不可避免地会存在这样或者那样的问题,黑龙江省高校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发展起步早,发展迅速,也同样遇到了生源基础差,办学质量不高,办学层次不高的各种问题,如何解决这些问题,突破发展瓶颈,提高办学内在质量,强化政策支持,拓宽合作渠道,从而使黑龙江省的高校中外合作办学沿着健康有序的轨道继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张立新.解读中外合作办学:教育平等与效率的视角[J].高教管理,2007(4):39-41.

[2]赵素波.我国高等学校中外合作办学研究综述[J].贵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28(2):154-156.

[3]罗志雄.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探索与实践:以福建农林大学海外学院中加项目为例[J].福建农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12(6):89-93.

[4]李毅.中外合作办学项目管理过程中纠纷的防范与处理[J].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5(2):90-93.

[5]张星谕.论高等学校中外合作办学的现状及发展对策[J].科技与管理,2005,7(4).

[6]李凤堂,王秀梅.天津市中外合作办学的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J].天津市教科院学报,2005(5).

[7]王乃静,等.关于中外合作办学若干问题的思考[J].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2000(6).

[8]王文斌.对中外合作办学项目的几点思考[J].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1(1).

[9]孔宪祖.从中国入世看上海中外合作办学[J].教育发展研究,2001(3).

作者:王骏飞 单位:黑龙江科技大学

被举报文档标题:高校中外合作办学发展分析

被举报文档地址:

https://www.meizhang.comhttps://www.meizhang.com/jiaoyuqikan/hlbexyxb/704459.html
我确定以上信息无误

举报类型:

非法(文档涉及政治、宗教、色情或其他违反国家法律法规的内容)

侵权

其他

验证码:

点击换图

举报理由:
   (必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