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网络流行语对大学生价值观的影响范文

网络流行语对大学生价值观的影响范文

时间:2022-10-26 10:22:08

网络流行语对大学生价值观的影响

摘要:作为网络语言的内容构成部分,网络流行语影响着大学生的观念和思想。在研究其影响的过程中,首先应明确网络流行语加速了大学生群体政治价值观活跃化、社群价值观圈层化、道德价值观解构化、消费价值观物质化。为强化合理影响、消解消极影响,教育者应从引领舆论方向、融入社群讨论、重塑道德话语、再构消费理性四个方面着手,利用网络流行语的影响力提升教育实效性,帮助大学生树立主流价值观。

关键词:网络流行语;大学生;价值观

广泛传播于网络的网络流行语以其活泼、有趣的特征得到了众多大学生的喜爱。但是,曼纽尔•卡斯特曾表示:“在因特网上展现社会运动和有目的的集体行动,其目标是改变社会的价值观和制度。”研究网络流行语如何对大学生价值观产生影响,并寻求“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的路径是网络社会环境中大学生价值观培育的重要方向。

一、网络流行语的内涵及特征

网络流行语是网络语言特定的内容表达,是快速传播、有影响力的网络语言。如同“爆款”之于商品,“网络流行语”也是网民在网络交往中话语的爆款。因此,其既有网络语言的某些共性特征,又具有独特之处。

(一)简洁凝练,生动活泼由于网络社会的交往实践场合往往具有碎片化、去中心化等特点,太过于复杂、冗长的话语不仅容易让人阅读时产生抵触感,也不方便理解,所以能够表达出来明确含义的、精炼的话语更容易得到关注。此外,网络流行语借助俏皮的话语吸引眼球、用生动的图片加深印象,符合当前网民快速碎片化阅读的需要。如“我已经用了洪荒之力了”,表达了个人付出的巨大努力,“蒜泥狠”用百姓无奈的口吻清楚地道出了蒜连连涨价的热点新闻。

(二)圈层明显,贴近生活网络流行语是先由网络社会的某些圈层接受并转载,此后才在其转发量指数型增长的前提下,成为整个网络社会流行语的。因此,追根溯源,网络流行语是某一圈层内部的话语,代表着其圈层的情感取舍。

(三)情感宣泄,草根狂欢网络流行语往往是创作者情感的宣泄式表达。大学生正处于心理波动明显的阶段,倾诉情感的欲望很强烈。因此大学生倾向于使用简单、夸张的流行语释放情绪,如“世界这么大,我想去看看”,表达了大学生、白领等对社会压力过大的一种宣泄和抵抗。

二、网络流行语对大学生价值观的影响维度及意蕴

网络流行语代表了说话主体的思想和价值取向,其以轻松、有趣的形式影响着受众的价值观。但是,当前的网络流行语本身内容良莠不齐,其影响也必然要“花开两朵,各表一枝”。

(一)政治价值观活跃化现代语言学理论的奠基者索绪尔曾说过:“无论何时,语言表达都不能离开社会实践而独立存在,毕竟作为一种符号现象,它的社会性就是内在特征之一。”因此,网络流行语作为网络语言中的活跃成分,也必然依托于社会实践,并浓缩了某种社会心态或现象,如“”这个称呼表达了大学生群体对的喜爱。此外,在浓缩社会现象的同时,网络流行语也会对社会实践产生影响。大学生此前在网络上获取信息时,会选择性地忽视严肃认真的政治内容。但是随着“让故事来讲理,让事实来说话”的说话风格为人们所熟知,网民也将“位居高台之上”的政治话语转化成了“与百姓享鱼水之情”的网络流行语。如“厉害了我的国”利用轻松幽默的话语引导大学生了解国家飞速发展中的喜人变化,深化爱国情感,又如“照镜、正冠、洗澡、治病”,清晰、明确地表达了中国共产党治理各种“政治灰尘”和“微生物”侵蚀我们党的肌体的决心。网络流行语不仅帮助当代大学生进一步坚定了坚持党的领导不动摇的信念,更进一步吸引了更多的大学生关注政治,参与政治。但是,政治参与积极性的提高,也会出现新的问题,如网络意识形态安全等。

(二)社群价值观圈层化个人扩大自身社会关系的重要方式之一是参与某一圈层的集体活动。在网络交往中,语言是判断双方是否为同一圈层的最有效的价值符号,如《人民的名义》在网络上走红了之后,李达康书记的粉丝内部间称自己的偶像为Darkcom,而“兰新党”是《名侦探柯南》粉丝群体的标识。据此发现,大学生在网络社会交往中可通过标志性的圈层流行语来确认交往对象与自身是否处于同一个社群。因此,网络流行语在开始之初具有一定的排他性,非同一圈层内的人员往往难以了解到具有身份标志的圈内网络流行语,在交往过程中便会处于边缘化状态。

(三)道德价值观解构化哈贝马斯认为,语言在道德论证中发挥了基础作用,而当前大学生道德价值观确实受到了网络流行语的不规范语言形式和不良语言内容的影响。大学生在网络上对各种社会现象是否具有道德价值进行评判时,经常使用着不规范的表达形式,如“赶脚”“喜大普奔”等。此类不遵守基本语言规范的网络流行语,会冲击严谨、规范的正统生活中的评判语言,并弱化道德价值的构建。此外,网络流行语中带有消极思想的内容也会影响大学生道德价值观的构建,如“一言不合就开车”“吃瓜群众”等。

(四)消费价值观物质化“宁在宝马车上哭,不在自行车后面笑”“买买买”等流行语导致大学生的消费价值观正在物质化,推动了消费主义思潮的蔓延。如网络流行语中的“白富美”“高富帅”是优秀的标签,这种“以富论优秀”的网络流行语,引发了大学生盲目追求炫耀型的符号消费。又如,“土豪,我们做朋友吧!”在潜移默化中会让大学生以金钱的多寡作为结交朋友的标准之一,为物质化消费的价值观披上广交朋友的合理外衣。“贫穷限制了我的想象”“向有钱势力低头”和“吃土也要剁手”等流行语暗含着提前消费、过度消费的思想。

三、网络流行语对大学生价值观消极影响的消解路径

(一)引领舆论方向网络流行语中存在相当一部分符合我国主流价值取向的内容,对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价值观有着积极引导作用。因此,各高校以及网络平台应当挖掘、转发此类网络流行语。在引领具体方式上可从以下两方面着手:第一,自上而下地发挥平台信息矩阵的作用。首先,各大平台应当就某种典型的网络流行语在微信、微博平台上进行分条、分块的信息构建。以“厉害了我的国”为例,可以搭建一大批爱国题材的文字、图片和视频团块,并且分别以微信、微博平台做依托,用不同的角度进行解读并互相推送。其次,各大校园账号之间可以相互推送,以此实现信息矩阵引领大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第二,自下而上地发挥意见领袖的作用。在大学生群体这个以熟人舆论场为主要社交场所的场域,意见领袖往往能对身边同学产生明显影响。因此,引领意见领袖便会扩大对于熟人舆论场的控制力度。由意见领袖传达一些能够引领和体现全社会共同目标的网络流行语,便可以对校园舆论的导向有整体把握。

(二)融入社群讨论哈贝马斯认为:“所谓交往就是人与人之间通过言语对话达到主体间相互理解和一致活动的过程。”[1]35根据其观点,网络流行语在大学生群体中的教育作用的发挥就是通过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语言交流达成价值共识的。这一过程中,教育者为实现交往的最佳效果,应主动进入受教育者的语言系统,用一致性、平等性的语言引导受教育者在话语交流中逐渐认同主流价值。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传道者首先要自己明道、信道。高校教师要坚持教育者先受教育,努力成为先进思想文化的传播者,成为中国共产党执政的坚定支持者。”[2]这就要求教育者首先要坚定理想信念不动摇,学懂、学会、学精主流价值观的内涵。此外,曾在《把心贴近人民》一文中指出,要把自己看作是人民中的一员,把心贴近人民[3]288-289。教育者要把自己看作是学生中的一员,把心贴近学生,深入学生圈层,了解学生圈层所用的有身份特征信息的标志性语言,以学生喜闻乐见的语言和方式与其进行交流和沟通。以“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为例,教育者可以借用电竞圈的流行语来谈:“发展是一步一步来的,党建设、改革的经验告诉我们,在发展中,一定要稳住!”通过身份标示性的话语,可以拉近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之间的距离,使受教育者对教育者所引导的价值观实现由“认知”到“认同”的转化。

(三)重塑道德话语言语本身是具有道德属性的,语言素质是衡量一个社会、一个国家整体素质的标准之一,因此我们重塑道德话语的第一步便是要对语言本身进行规范。古人曾说过:“一言以为知,一言以为不知。”言语行为的质量能够反映一个人的整体素质。因此,在网络社会交往中,对那些不符合语言道德规范的流行语应当被抵制或在保持其生动活泼的情况下,修改其成为符合语言规范的内容。此外,教育者应当监管、把控大学生群体中的不道德话语,把制度作为约束不道德言论的手段,并积极引导不道德言论向道德言论合理转化。

(四)再构消费理性中华文化博大精深,蕴藏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为中华民族久经不衰、昂扬奋进提供了丰富滋养。消费主义不仅仅是享乐至上、消费至上的肤浅价值观念,也是以物质需求满足精神需求的一种陋习。中国传统文化一向提倡节约,《左传》曾有云:“俭,德之共也;侈,恶之大也。”因此,向传统文化寻求出路是再构消费理性的关键。网络语言“高富帅”中的“高”可以理解为《南史•谢灵运传》中的“才高八斗,”“富”为《庄子•天下》中的“学富五车”,“帅”为《剧秦美新》中的五威将帅。引导学生以精神享受代替物质享受,以合理性消费代替符号性消费。此外,大学生消费理性的再构脱离不了校园文化,要塑造健康的文化内容,选择性地对大学生炫耀性消费进行甄别和辨析,引导其理性消费,不断鼓励大学生自觉深入基层,向群众学习,学习一份淳朴;向生活学习,学习一份奉献;向传统学习,学习勤俭节约的朴素情怀。消费理性的再构在这样的学习过程中定会实现。

参考文献:

[1]包苏红,石丽荣.修德与创新: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与实践[M].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2015.

[2].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N].人民日报,2016-12-09(1).

[3]中共中央宣传部.系列重要讲话读本[M].北京:学习出版社,2016.

作者:赵泽华 单位:郑州大学

被举报文档标题:网络流行语对大学生价值观的影响

被举报文档地址:

https://www.meizhang.comhttps://www.meizhang.com/jiaoyuqikan/gzdxxb/722317.html
我确定以上信息无误

举报类型:

非法(文档涉及政治、宗教、色情或其他违反国家法律法规的内容)

侵权

其他

验证码:

点击换图

举报理由:
   (必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