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日常生活视野下马克思主义思考范文

日常生活视野下马克思主义思考范文

时间:2022-09-23 09:43:47

日常生活视野下马克思主义思考

《高教论坛杂志》2014年第七期

一、回归日常生活世界是高校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必然选择

(一)回归日常生活世界能够激发广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产生积极情感情感是态度这一整体中的一部分,是人们在追求科学真理时心理认知的一种内在动力。马克思说:“激情、热情是人强烈地追求自己对象的本质力量。[2]”情感有积极和消极之分,积极的情感能引起人愉快、高兴、热爱、亢奋等,使人充满活力,积极投身于自己感兴趣的各种活动。消极的情感会使人感到痛苦、烦躁、厌恶、憎恨等,不愿或无力从事正常的活动。列宁也说过:“没有‘人的感情’,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人对于真理的追求[3]。”可见,在马克思主义教育过程中,积极情感的触动与激发显得尤为重要,它能够成为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一股巨大的精神力量。日常生活世界是一个人情感的最重要来源,日常需要、利益、诉求等决定了他的情感取向和心理倾向。只有当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既有理论上的认识和思想上的认同,又有情感上的体验和心理上的触动,即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时,马克思主义理论才能被接受掌握,才能被内化并自觉实践。事实上,本真的马克思主义包含着丰富的生活情感内涵,而不像有些人所说的“不食人间烟火”,它集中体现在马克思主义的人文关怀和现实关怀上。因此,在高校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进程中,要从大学生的日常生活世界出发,从他们的利益与诉求出发,关心他们的生活,了解他们的学习,掌握他们的真实思想,满足他们的合理需要,增强马克思主义理论与大学生利益和诉求的契合度,找到最佳结合点,从而最大限度地激发广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产生积极情感,减少甚至避免消极情感的出现。

(二)回归日常生活世界能够充分发挥马克思主义隐性教育的优势隐性教育是指在宏观主导下通过隐目的、无计划、间接、内隐的社会活动使受教育者不知不觉地受到影响的教育过程。隐性教育是以日常生活世界为平台的教育,它在日常生活世界中实现教育目的,在休闲逸致间渗透教育内容,以“潜移默化”“润物无声”的方式对受教育者的思想、观念、价值、道德、态度、情感等产生影响,从而达到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高校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本质上就是对广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因此必须遵循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规律。思想政治教育要遵循人的思想受综合因素形成与渐进发展的规律,把思想政治教育渗透到经济工作、业务工作中去,与各项具体工作有机结合起来,融合各种教育因素及中介,通过潜移默化的形式循序进行[5]。在高校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过程中,发挥隐性教育的优势,克服显性教育的计划性、公开性、直接性与单一性等特点,防止受众产生逆反心理与排斥心理,其教育效果会好于显性教育。让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立足生活、植根生活、融入生活,在学生日常生活世界里无意识中进行,在他们无意识的心理状态下接受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教育,有利于整合思想政治教育的资源,不断提高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实效性。

二、在日常生活世界实现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路径

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教育只有回到与学生紧密联系的日常生活世界中去,才能充分调动广大学生学习马克思主义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变消极为积极,变被动为主动,同时又增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教育的吸引力和感染力。

(一)深入大学生的日常生活世界,与他们在同一个语境下交流马克思主义是人民群众实践经验的科学总结和概括,而不是书斋中的学问,她来自于人民大众,又服务于人民大众。深入大学生的日常生活世界意味着在保持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教育“形而上”学科性质的同时,通过对日常生活世界的积极关注,使其兼备“形而下”的内涵和意蕴。脱离了生活世界的根基是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教育实效性不强的原因之一。消除马克思主义理论与大学生日常生活的距离感,将其和当代大学生鲜活的现实生活联系起来,真正成为当代大学生日常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当今世界已进入了一个开放的时代,大学生的价值诉求和日常生活呈现出多样性的特征,这就要求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教育要与时俱进,积极走进学生的日常生活世界,融入学生的日常生活,为大学生提供了解和思考社会生活与人生课题的钥匙。马克思主义理论中蕴涵着丰富的哲学思想和人生道理,只有将其延深至学生的日常生活世界,指向学生的人生意义,与学生形成情感上的共鸣和心灵上的沟通,才易被学生接受和认同。而不是把脱离实际的说教和不相干的、实际上毫无用处的信息强加给青年学生。

(二)丰富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教育的生活语言表达任何理论要为人民群众所掌握,都必须通俗化、大众化。列宁指出:“最高限度的马克思主义=最高限度的通俗和简单明了,最高限度的马克思主义=最高限度的通俗化。”面对新时期的大学生和平等的表达空间,要改变那种概念化、公式化、抽象化、粗糙化、说教式的语言表达,转变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教育者角色话语的文化形象和叙述方式,远离晦涩难懂和高深莫测,实现从精英式讲述向大众化语态转变。要根据当代大学生的理论素养、思想水平和接受习惯,运用深入浅出的语言和生动鲜活的事例,声情并茂、抑扬顿挫地进行讲述,这样才容易为大学生所理解、接受和喜欢。这一点要善于学人物的话语方式,如同志论述过的“本本主义”“枪杆子里面出政权”“三座大山”“三大法宝”“糖衣炮弹”“纸老虎”“放下包袱”等话语,邓小平同志论述过的“摸着石头过河”“发展才是硬道理”“不管白猫黑猫,逮住老鼠就是好猫”等,都是从日常生活中信手拈来,通俗易懂,生动形象,栩栩如生,易于理解和传播。一个交往性的、成功的言语行为除了语言学表达可领会以外,还要求交往过程的参与者准备达到理解,要求他们高扬真实性、真诚性和正确性等有效性要求,并且相互地予以满足。通俗化的马克思主义本质并不是通俗,而是以通俗的形式体现高贵的内容,正所谓大俗即大雅,蕴涵着高贵的通俗。在保持角色话语时,善于运用人际关系话语,多一些贴近学生的平民风格语言,摈弃那种居高临下的说教口吻、生硬呆板的叙述方式和聱牙诘屈的词语表达,做到从政治性的文件语言向日常性的大众语言转换,从抽象向具体转化,从而切实增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教育话语的吸引力、亲和力、影响力和感染力,使主流价值观与人生观深入教育对象的心中,实现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目标。

(三)增强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教育解读生活的能力马克思主义理论来源于实践,又必须回到实践,还原于人类生活本身。因此,马克思主义内在地蕴含了解读生活的能力,只有能够回到日常生活中去的马克思主义,才是真正的马克思主义。高校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路径要融入学生生活,贴近学生实际,回答学生生活中遇到的问题,解决学生成长中遇到的困难,真正做到了解学生的需要,想学生之所想,急学生之所急,解决学生之所求,让理论掌握群众,并自觉地转化为现实的力量。特别是在当前,我国进入了发展的关键期和改革的攻坚期,也是各种矛盾的凸显期,其反映在高校领域主要是大学生思想上的困惑增多、信仰迷茫、理想模糊、价值扭曲、功利性增大等。必须充分发挥马克思主义解决社会实际问题的威力,营造和谐的社会心理氛围,增强马克思主义理论与学生利益和诉求的契合度,塑造共同的正向社会情感。唯有如此,才能充分调动广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认知、接受、认同的积极性,也才能做到真学和真信马克思主义,并以之作为个体行动的精神支撑和行动导向。也只有提高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教育解读现实生活的能力,才能保持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教育鲜活的生命力和勃勃生机。遗忘生活的理论迟早要被生活所遗忘,只有走进日常生活和面对现实世界的理论,才能真正进入大众的视野,击中大众的心灵。高校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对日常生活世界的回归,既是马克思主义自身获得持续发展的需要,也是马克思主义在高校大众化过程中适应大学生生活与满足大学生需要,进而规范、引领他们健康成长需要。

作者:杨宗兴单位:广西外国语学院艺术学院

被举报文档标题:日常生活视野下马克思主义思考

被举报文档地址:

https://www.meizhang.comhttps://www.meizhang.com/jiaoyuqikan/gjltzz/654583.html
我确定以上信息无误

举报类型:

非法(文档涉及政治、宗教、色情或其他违反国家法律法规的内容)

侵权

其他

验证码:

点击换图

举报理由:
   (必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