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劳动力视域下高等教育的展望范文

劳动力视域下高等教育的展望范文

时间:2022-12-04 08:24:41

劳动力视域下高等教育的展望

2012年,在抽样城市中,应届高校毕业生的求职人数为533261人,占全部求职总人数的比重为46.4%,是第一大就业市场供给源。从用人市场对于求职者文化程度要求来看,88%的用人单位对求职者文化程度有要求。其中,要求高中文化程度的用人需求量占全部需求量的比重为42.4%;对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的需求比重为23.5%;对大专以上文化程度求职者的需求比重为22.4%;从技术等级或职称角度看,用人单位对技术等级有明确要求的约占总需求人数的60.7%,较2011年增长近6个百分点,主要集中在初级工、中级工和技术员、工程师,其所占比重合计为52.4%;从求职人员的技术等级构成来看,半数以上的求职者都具有某种技术等级的职业资格,主要集中在初级工、中级工和技术员、工程师,其所占比重合计约50%。求职人员的技术等级构成基本与用人单位对求职者技术等级的要求相匹配。不难看出,当前我国劳动力供需市场总体表现为供需基本平衡的特点,但在具体行业中仍然存在供不应求和供过于求的结构性矛盾问题,一方面急于招人招不到人,另一方面急于就业却无法就业,供需矛盾凸显,值得深思。

一、当前我国高等教育机构及毕业规模现状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的最新教育统计数据显示,我国现有各类研究生培养机构797个,普通高校2358所,高等专科学校1246所,科研机构316个,成人高等学校365所,民办高等教育机构836个。这些院校、机构数量笼统叠加在一起,总数是7196个,这就是目前我国高等教育的机构规模现状,可以说也很庞大。据教育部最新统计,当前我国研究生毕业人数为383600人,普通本专科毕业人数为5754245人,成人本专科毕业人数为1972873人,网络本专科毕业人数1105529,剔除成人本专科毕业和网络本专科毕业人数外,2012年当年各类毕业生人数还有680万之多。同时,我们也从的数据了解到,各类层次在校学生基本为当年毕业生人数3-4倍有余,也就是说,随着我国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2011-2013年当年毕业生的规模在短期内将会与2010年持平或略有增长,基本不会低于690万。

二、关于高等教育发展的思考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我国高等教育发展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但是,随着经济发展方式的逐步转变以及经济结构的不断优化调整,我国对高校人才用人结构和方向均已发生了显著变化,结构性矛盾突出,要求我国高等教育也必须通过尽快转变发展方式来适应错综复杂的新形势,结合我国实际,认真进行深入思考和改革。

(一)加强资源倾斜力度,合理设置高校专业。由于经济和历史原因,我国高等教育资源多分布在东部沿海一带,而在中西部地区则相对资源配置匮乏。《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已明确提出,国家要实施中西部高等教育振兴计划,新增招生计划向中西部高等教育资源短缺地区倾斜,扩大东部高校在中西部地区招生规模,加大东部高校对西部高校对口支援力度。这样的政策需要在范围上不断放大,在力度上不断增强,在内容上不断丰富,在形式上不断完善。只有这样,中西部落后地区的高等教育才能有追赶的时间,才不致出现高等教育发展间的“两级分化”,才能保证西部大开发战略急需的各类人才需求。打开门类相似大学的网站主页可以看出,我们的大学在专业设置上竟然莫名的相似,专业设置基本是“大会堂”,“大而全”的情况比比皆是。更让人费解的是,一个普通的财经院校,居然还有模特专业、有焊接专业!请问,专业的“专”字体现在哪里?难道只为赢得“综合性”大学这一美名而全然不顾了吗?事实上,我认为这是一种盲目的行为!是一种追风的行为!是一种李毅驱动之嫌的不负责任的行为!对学生不负责,因为你没那么“专”,对社会不负责,因为你培养的人不够“专”;对自己不负责,长此以往就会取短补长,不利于自身的长久发展。从全国用人需求的结构性矛盾中给我们带来的启示是,当前要在充分了解国家发展和市场需求的基础上合理开发,专业培养,易精而不求于多,易专而不求于广。管理部门要切实认真对待专业设置问题,把好方向关。

(二)坚持以市场为导向,注重调查科学引导。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告诉人们,商品具有价值和使用价值两种属性。实践告诉我们,没有使用价值的价值是没有任何意义的。它给我们的启示是:只有高等院校及时、科学地培养出符合当前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急需人才时,高校所凝结的“无差别人类劳动”才具有现实意义,但“大学生”是否真正实现了自身的价值还要看是否充分就业,否则就谈不上“使用价值”这一属性。如何才能做到这一点呢?就是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培养市场紧缺人才并且在培养后真正实现充分就业。简单地讲,就是国家需要什么,市场需要什么,我们就来培养什么。比如,当前国家在大力提倡生态文明建设,那么,我们有多少高校在开设与之相关的专业呢?又有多少高校培养出了当下急需紧缺的人才呢?唯有以市场为导向,才能有效解决供求之间的结构性矛盾问题。当前,我国经济正步入快车道跨越式发展阶段,国际国内不确定因素也在增多,给高校工作也带来了新的考验。因此,作为国家需要通盘考虑,作为各高校本身更需要学会未雨绸缪,在调查分析的基础上,科学预测未来人才需求方向和规模,合理规划专业设置,科学培养有用人才。只有这样,我国高等教育的综合竞争力才会不断增强,才会真正完成党和国家赋予高等教育的光荣使命。但是,部分高校存在“自娱自乐”的嫌疑,脱离劳动力市场需求实际,招生计划只是盲目地、一味儿地增,只是简单扩大招生规模,而在与市场需求结合上相脱节或滞后,根本原因在于缺乏调查研究。

(三)突出高校主体地位逐步完善配套政策。目前,我国很多高校都是在政府的高度集中管理下开展工作,高校自身缺乏工作的主动性和灵活性,难以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在某种程度上表现为“计划经济”色彩偏多。个人认为,政府要逐步放开高校的自主权,逐步把它推向市场,比如急需要扩大高校的用人自主权,充分发挥其市场主体地位,引入竞争机制,让各类教育资源实现市场化运作,实现优质资源的合理流动,最终达到优化配置资源的效果。当然,政府干预是必要的,但应从宏观角度把握,而不是“包办”。西部地区自然环境相对较差,要想吸纳人才单靠大学生的理想抱负和国家号召还是不够的,还需要系统的、完善的配套政策来加以引导激励。比如,东部高校教师到西部高校扎根工作有哪些实质性政策、东部学生在西部就业有哪些便利的政策、城市籍学生到乡村就业有哪些优惠的政策等等,这些都是政府和高校应该认真考虑的问题。没有好的机制,就难实现好的愿望,就难成就“中国梦”。高等教育的任务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发展科学技术文化,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围绕这一任务,我国的高等教育工作既要立足国情,又要勇于创新,既要强化理论教学,又要注重实践检验,学会在改革中发展,在发展中完善,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与生产劳动相结合,使受教育者成为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作者:刘景胜单位:甘肃有色冶金职业技术学院党委办公室

被举报文档标题:劳动力视域下高等教育的展望

被举报文档地址:

https://www.meizhang.comhttps://www.meizhang.com/jiaoyuqikan/gdjyyjxb/633171.html
我确定以上信息无误

举报类型:

非法(文档涉及政治、宗教、色情或其他违反国家法律法规的内容)

侵权

其他

验证码:

点击换图

举报理由:
   (必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