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语文课堂有效提问的特性范文

语文课堂有效提问的特性范文

时间:2022-06-20 03:41:06

语文课堂有效提问的特性

《福建基础教育研究杂志》2014年第四期

一、有效提问的针对性

每一篇课文学习之前,教师必须认真吃透教材,研究学情,确定恰当的教学目标,围绕课文重点、难点设置针对性的问题,不仅要让学生知道文本写了什么,还要让学生知道怎么写,为什么这样写。设置问题必须注意前后关联,将问题从对现象的直接描述转化为与原有知识发生关联的问题,从而引导学生由表及里、由浅入深进入文章情境。例如,教学《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一课,课文描写百草园的部分,重点内容是课文第二自然段。依据本课的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学习的重点之一就是学习如何进行景物描写。学生初读只能局限于从形象思维方面去理解,懂得课文描述的景物之美和用语之美。一位教师在教学本段时,就抓住重点,有针对性地提出问题:百草园里有哪些美好的景物?这个问题比较容易,学生搜寻课文就能找出答案;然后再提问:它们各有什么特征?学生热情高涨,进一步深入学习课文,做出回答:菜畦是碧绿的,石井栏是光滑的,皂荚树是高大的,桑椹是紫红的……教师再因势利导,提出有一定难度的问题:这些景物是从哪些角度来描写的?作者写这些景物的目的是什么?学生因为有了前面问题的铺垫,就有了整合分析信息的基础,从而比较顺利地找出问题的答案。教师设计了这样一组紧扣段落教学重点的针对性的提问,使学生对所学内容产生了顿悟,并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可以更好地把握课文的重点,突破难点,从而掌握景物描写的技巧和方法。针对性提问不仅要紧扣课文重难点设置问题,还要依据教学过程具体情形设计问题。例如,教学《奇妙的克隆》一文时,我们就可以这样导入:“同学们,《西游记》中,孙悟空在遇到险难的时候,经常从头上拔一把毫毛,这些毫毛变成一群猴子,一同与妖魔鬼怪作战。今天,‘毫毛变猴子’神话已变成了现实,那就是神奇的———克隆。那么,‘克隆’究竟是怎么回事呢?请大家阅读课文《奇妙的克隆》,寻找答案。”采用这种创设情境的针对性提问,能有效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增强学习兴趣,从而为高效课堂创设一个良好的开局。

在授课过程中,我们始终都应有预设的明确度,以较好地实现教学目标。特别是学生产生疑问的时候,教师还应针对课堂突发“事件”,不断优化教学预设,讲究提问艺术,从而不断缩短预设与生成的距离,释解学生的疑问,彰显提问在教学生成中的价值。例如,在上七年级上册《荷叶母亲》一课时,有一位学生突然发问:“老师,这篇文章的选材有点牵强附会,表现母爱的题材在生活中比比皆是,比如老牛舐犊、母鸡护小鸡、鸟妈妈为小鸟捕食等,为什么偏偏写普普通通的荷叶为荷花遮挡风雨?作者是不是故作矫情?”我说:“同学们,大家将‘老牛舐犊’与‘荷叶护荷花’两个题材、两种写法对比一下,有何不同?”有学生说:“前者直接表现主题,后者运用借物抒情的手法。”我又说:“怎样做到借物抒情呢?”又有学生回答:“必须展开我们丰富的联想和想象。”于是我就说:“是啊,作者是生活的有心人,心思细腻,善于发现生活点滴,又有超乎常人的联想和想象,将自然中不起眼的现象进行提炼,以花喻人,托物寄情,深切赞颂母亲之爱、母女之情。请大家也仿造这种写法写一段话,表现对父母的爱。”学生兴趣盎然,跃跃欲试,写出好多优秀的作品。

二、有效提问的层次性

提问作为一种教学手段,应最大限度地为凸显教学效果服务。有效提问应着眼于课堂全局,层次鲜明地预设主问题,逐层深入地落实教学内容,以绽放课堂教学的精彩光芒。例如,教学《变色龙》一文,可设置以下一组系统化的提问。一问:小说主人公奥楚蔑洛夫的性格怎样?二问:他性格中最突出的特点是善变,而他善变的特点又包括哪些方面呢?三问:他如此善变,但有一点不变的是什么呢?四问:是什么原因让他变来变去?五问:我们通过分析这个人物形象,看到了当时怎样的社会现实?这里的主问题设置环环相扣,层层深入,像剥笋一样,不断激活学生的思维,逐层解决教学问题,完成教学内容,达到教学目标,避免了随意提问造成的课堂低效现象。课堂提问的层次性,既指问题预设的纵向层次,也指面向不同学生的因材施“问”。教学过程应面向全体学生,考虑为不同层次的学生设计问题,问题的设置应疏密相间,难易交替进行,问题设计要张弛有度。对每一位学生个体采用“跳一跳,摘得到”的原则,实现从最近发展区向可能发展区的延伸,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具体操作可按照“提出问题—学生思考—教师指名回答—师生互动评价”的顺序进行。学生通过积极的思维取得成功,就能增强学习信心,保持对学习知识的兴趣。对优等生应适当“拔高”———设计以突破教学难点为主的问题;对中等生应逐步“升级”———设计以训练提高其基本技能的问题为主;对学困生可适当降低难度———设计以掌握基础知识为主的问题,从而让不同层次学生在课堂上都得到不同层次的发展。

三、提问要有延时性

有的语文教师认为,教师提出的问题学生能立即回答出来,这样的提问就是好的,课堂教学就是有效的;有的教师采用轮流快问快答的形式进行;还有的教师在学生思考时,不断巡视课堂,嘴里念念有词,似乎在提醒在引导。其实,这是一种“集权式”的课堂———教师霸占着课堂的话语权,剥夺了学生的主动性,侵犯了学生的“沉默权”,往往是华而不实,学生的情感享受和师生间情感真诚交流严重缺失,课堂的高效自然就无从说起。孔子说:“学而不思则罔。”学习的过程是不断思考的过程。教师提出的问题要有延时性,要留给学生思考的空间。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室里静悄悄,学生集中思维,要珍惜这一重要时刻。”学生在反复琢磨探究过程中,才能求得问题的答案,从而打造课堂的精彩。比如《社戏》结尾段:“真的,一直到现在,我实在再没有吃到那夜似的好豆,———也不再看到那夜似的好戏了。”其实,那夜的戏并不好看,那夜的豆也是平常的罗汉豆,作者为何要这样说?这个疑惑如果叫学生一下子明白过来,应该有一定的难度,须留给学生思考的空间,让学生联系课文,从“那夜的人、那夜的景、那夜的事”等方面入手,进行多方信息组合,共同探寻,仔细思索,方能将疑问弄得水落石出。总之,作为语文教师要善于挖掘教材深层内涵,充分把握学生学习动态,加强“有效预设”意识,把握好提问的有效落点,不断优化课堂提问艺术。

作者:林雪明单位:福建省闽清天儒中学

被举报文档标题:语文课堂有效提问的特性

举报类型:

非法(文档涉及政治、宗教、色情或其他违反国家法律法规的内容)

侵权

其他

验证码:

点击换图

举报理由:
   (必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