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教师话语输入对外语学习动机的影响范文

教师话语输入对外语学习动机的影响范文

时间:2022-11-16 10:10:31

教师话语输入对外语学习动机的影响

摘要:多模态的教师话语输入需要建立在信息的有效传递和文化知识的意义建构之上,才能有效调动学生的外语学习动机。任课教师亟需开展自然状态下的多模态教师话语实证研究,不断反思教师话语的语言模态、行为模态、视觉模态和情感传递模态等对学生动机的影响,及时调整多模态教学方式,才能激发学习动机,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和外语人才培养质量。

关键词:多模态;外语学习;学习动机;教师话语

引言

随着多模态话语越来越频繁地参与到人们的日常交际中,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认识到多模态的外语输入能加深学习者对语言形式的印象,降低学习过程的疲倦感,增强学习兴趣,进而减缓动机退化[1-3]。通过多模态外语学习隐性和显性方式无所不在的普及,多模态话语概念也逐渐深入人心。越来越多的外语教师和外语学习者尝试通过听觉、视觉、感觉、触觉等多种模态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和学习资源来提高外语学习效果。PPT、翻转课堂、远程网络课堂、语言实训室、模拟谈判室、课堂录播等多种模态手段并用,语言、图像、声音、动作相结合声情并茂。但是外语学习成效如何呢?当课本内容被直接转换成五光十色的PPT后,老师如果不能通过源源不断的意义传递打动人心,引起积极良性的师生互动的时候,PPT课件便会演变成学生口中的“骗骗他”。经过一个学期对某校16门外语课程的课堂观察发现,学生在上课过程中均存在不同程度的学习动机退化表现,相当多的外语课堂低头率超过了抬头率。相反,有些传统的课堂模式仅靠老师精彩的讲授、一支粉笔或者简单的PPT设计反倒吸引了满座的学生,激发了学生自主学习的热情,很多学生课下仍然能够坚持学习外语,保持了外语学习的动机,抵制了外语磨蚀。语言磨蚀与语言习得相伴相生,是语言研究不可分割的两方面,因此在目前多模态学习资源丰富、多模态教学方法盛行的大背景下探讨如何在传统的外语学习模式基础之上优化多模态学习手段,防止学生学习动机退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和研究价值。

一、外语学习动机和多模态教师话语输入的相关研究

发现国内外学者对学习动机研究的兴趣最初主要与二语习得、语言教学项目和政策、外语教学方法的探索有很大关系。人们希望外语教学方法能更持久有效,这样语言教师、语言学习政策制定者和语言学习者的努力就会更有意义。外语学习动机研究也有助于更好地制定语言计划和课程教学大纲,能带来更有效的语言教学方法,有助于理解人类记忆和控制语言的机制,更好地探讨语言理解和语言处理过程,认识语言知识的本质和组织结构。在自然语言习得中,说话者说出的话语动机源自为了传递信息的真实需要和愿望,而在英语作为外语的课堂上学生经常处在非真实的英语环境中,他们必须练习典型的虚拟交际场景,学习者的交际意愿源自教学大纲的统一任务型要求,但是在多模态的外语教学环境下学习者动机容易受到个体差异的影响,课堂上统一的教学要求是否能够完全统一学习者的学习动机是需要进一步研究的课题。我国学者有关外语学习动机的研究基本上都是在经典及扩展模式的框架下探索动机对学习成绩的促进作用,以及动机与其他影响成绩的学习者因素之间的关系[4-5],有关动机的认知因素与课堂教学的关系进一步得到确认。虽然已有的理论框架解释了动机的组成成分,也对一些动机变量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对象基本上都是非英语专业学生。关于英语专业学生的案例研究也基本上集中在动机对成功的英语学习者自我认同建构变化方面,多关注学习动机与学习策略、学习成绩和学生课堂参与度等少数静态指标间的相关性,没有从动态的视角考察动机的产生、发展、退化和增强与外语学习者未来自我导向之间的关系。很少有学者对于学习者个体动机的形成、发展和退化进行深入动态的诊断式反向研究。从多模态话语视角下针对英语专业学生学习动机退化的案例研究更是少见。多模态思想最早起源于公元前四世纪的古典修辞学,当时主要研究声音、手势和话语表达三种模态如何相互融合才能让公共演讲更具感染力。20世纪90年代以后多模态理论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得以普及。模态是指人类通过视觉、听觉等感官跟外部环境之间的互动方式[2]。有教师和学生参与的课堂交际中最普遍的语言输入和输出方式就是视觉、听觉、感觉等多模态融合的互动,因此张德禄认为多模态教师话语可以定义为教师运用听觉、视觉、触觉等多种模态,通过语言、图像、声音、动作等多种手段和符号资源和学生进行交际的现象[6-7]。要恰当地处理好多媒体资源与多模态的语言输入与产出之间的关系需要教师话语这个关键环节的协调。

教师话语是教师行为的主要体现。多模态视域下的教师话语主要是指教师在多模态理论指导下,将语言、图像、声音、动作等意义构建的多模态系统协同成为最有效的意义表达和交流方式。Kress研究了视觉图像、报纸版面和媒介在表达意义方面的作用。O’Halloran提出了多模态的理论建构,Royce研究了不同符号在多模态话语中的互补性以及在二语课堂教学中的协同性等[6]。顾曰国提出利用多媒体课件进行的多模态互动学习从输入到产出之间的模态搭配与学习动机之间的关系是一项亟需深入研究的重大基础课题,但他同时认为多模态学习有点像双刃剑,处理好可以把学习者的注意力真正集中在知识点上,提高学习效果;处理不好,则会分散学习者的注意力,发生对知识点的记忆力的干扰,导致瞬间“热闹”而事后“空空”之感[8]。张德禄等研究发现多模态话语交际的合适选择可以为师生互动提供多通道话语意义的表达方式,增强学习动机[6-7],但是对于教师话语以什么模态和多媒体设计结合才能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的动机,特别是通过外部动机来激发内部动机需要进一步研究。如果动机可以理解为学习者认知和情感激发的一种使得学习者为了达到既定目标而决定付出持续的智力和体力上努力的状态和行为的话,动机退化也可以反向理解为由于学习者受环境抑制、自尊受挫、生活迷茫和认知局限等因素影响而激发的一种相对消极的情感状态,由此而导致一段时期内目标缺失、文化疏离、自我监控懈怠和努力程度的减弱[9]。由于人的心理、生理和社会属性等多种变量的影响,仅仅采用单一维度或正向视角难以全面解释复杂的动机退化现象。从ATH的角度看,动机也是影响语言磨蚀的重要因素,因为它可能影响激活阈值水平。对一门语言的情感态度可以提高或降低激活水平。阈值假设认为学习者语言水平达到关键阈值后,所学知识将不太容易遗忘[10-11]。但是外语学习者在语言水平达到阈值标准的过程中经常会出现学习动机退化的情况,直接影响习得和磨蚀的交错循环。如何通过多模态话语的学习手段调动学习者积极性,防止学习动机退化减缓语言磨蚀开始成为研究的焦点问题。

二、现存问题及其深入研究

研究发现在课堂教学中通过多模态教师话语输入让学生高频度地参与融入接受稍微超出现有水平一点的“i+1”语言输入比单纯地强调低水平重复性的产出性技能训练更加有利于语言习得,更加耐磨蚀,更有效地防止学习动机退化[9]。相关磨蚀研究提出的回归假说认为磨蚀顺序与习得顺序相反,最先习得的语言已嵌入语言知识框架,所以保持得最久,而最后获得的语言在还没有融入到学习者已有的心理词典和知识框架中时很容易被磨蚀[11],因此多模态话语输入要根据课程类型和学习目标,结合学习者目前的外语水平,设计形式多样逐层推进的教学大纲和PPT课件,提供尽可能多的记忆线索和逻辑顺序,以便于学习者遇到相似语言场景时能快速从大脑心理词典中提取已经学习过的语言知识和相关信息。多次成功提取大脑中储备的知识将有利于增强学习者自信,降低动机退化和语言磨蚀程度。外语学习动机退化不是简单的线性过程。来自语言系统内部和外部的多种变量,包括学习者的性格和喜好等特征都会在不同的交际层面和建构意义等层面上相互作用,这种动态系统理论架构可以有效解释不断发展、不断反复的语言系统构成。在这种不断向目的语接近的学习过程中出现的动机退化和语言磨蚀现象因此就成为了与习得相伴而生的产物,教师和学习者不必为此恐慌不安,只要正确认识它并在动态学习过程中注意调节学习情绪和学习策略就可以了。每个语言运用者都有一个独立的动态语言系统,多个语言学习者的动态语言系统构成一个更大的动态语言系统,不同语言运用者的语言系统相互作用与影响使得个体语言经常处于不断的动态变化之中[13]。在这种不断变化的动态系统中,多模态的语言输入信息如果得到学习者足够的注意就能进入短时记忆,而短时记忆中的信息经过反复的语言输出练习就能进入学习者的长时记忆,这些信息相对特别抗磨蚀。外语初级学习者刚接触Student,Teacher,School等词汇时大概也会感觉到有些困难,但是经过反复的多模态语言输入和自身角色的不断体验,这些词汇会进入到学习者自身的心理词典,终生难忘。但是如果进一步深入用英语交谈,长期不接触英语的人士都会表示很难听懂,同时也很难用英语表达自我的思想,大量的词汇和句式表达都在长期的疏离中被时间磨蚀掉了,因此要维持系统语言能力的稳定需要持续花费时间和努力,这说明防止外语动机退化和外语磨蚀的充分必要条件仍然是不间断地学习和运用外语。即便是语言水平在停止系统的课堂学习之前达到了关键阈值,仍然需要保持学习动机,花费时间和精力进行语言交际和语言接触,刺激并激活语言子系统,才能有效保持语言交际能力。在目前外语学习资源丰富,综合各种形式呈现在学习者面前。

多模态的外语输入模式是否能够更有效地激发学习动机减缓语言磨蚀?是否能够让外语学习者更持久地保持自己所习得的外语水平,在需要的场合中进行得体流畅的交际呢?尽管国内外的相关理论和实证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到目前为止的研究发现还不能全面科学合理地解答这一问题。通过文献梳理我们发现要解答这一问题有三个方面需要进一步研究。第一需要对教师的课堂用语、说话的音高、声调、语调、重音、语速、手势、身势、面部表情、动作、移动等多模态组合形式对学习动机的影响进行课堂观察和行动研究。第二需要对教师的PPT课件设计、教学内容、教材信息、录音、图像、动画、音响设备、网络、教室周围的环境因素等多模态的切合度进行课堂观察和课堂实录,分析教师课堂的哪些模态组合会影响到学生的外语学习动机。第三需要建立自然状态下的课堂观察实录语料库,研究多模态话语视角下教师语言输入、学生学习动机变化、学生语言输出质量、语言磨蚀度等因素如何相互作用共同影响外语习得的过程。然后根据多方数据观察发现的问题及时调整行动研究方案,鼓励教师运用多模态话语对课堂教学进行设计,充分调动学生感官潜能,为学习者提供多模态交互学习环境,促进学习者对学习内容的多模态理解和多模态意义建构。在当前我国英语改革从应试型到应用型的转变过程中,如何从教师课堂话语的语言模态、视觉模态、听觉模态、身势模态和空间模态的组合类型出发,通过问卷调查、课堂实录、同行评价、结构性访谈等研究工具对教师课堂的多媒体设计、教学互动过程和课堂意义传递模式进行研究,尝试发现哪些教师话语、声音、图像、动画、语言、表情、动作模态类型组合最能调动和激发学习动机的强度、注意力、理想二语自我和学习持续力是下一步亟需研究的课题。目前从听力、阅读、写作、词汇等单一技能方面进行的单模态话语测试很难保证测试数据的可靠性和准确性,因为现实的语言交际和应用基本上同时使用两种或者两种以上的多模态话语。各种手机APP外语学习应用软件都同时调用了听、说、读、写、测等多模态话语输入和输出训练,教师上课的话语输入因此也需要多模态的意义构建才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到课率和抬头率。下一步研究将通过对英语专业基础课程大样本的课堂实录、结构性访谈等建立英语学习者多模态课堂语料库,分析多模态教师话语输入、多模态教材编写、多模态语言输出训练、多模态课件、多模态自主学习平台等要素之间如何相互作用才能有效防止学习动机退化,使学习者在需要语言表达和语言交际的场合能够高效准确地从心理词典中提取匹配出来得体的语言词汇和语言结构,实现语言的表意、传情、施为、交际等多种功能。

三、结语

很多学生在大学期间都可能存在不同程度的动机加强、动机退化等反复循环问题,因此教师应从多模态教师课堂话语对学习动机的影响因素分析开始,不断调整多模态教学方式,反思教学的语言模态、行为模态、视觉模态和情感呈现模态对学习者的动机影响,及时调整认知策略、元认知策略和情感干预策略,才能有针对性地防止学生学习动机退化,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和外语人才质量。多模态教师话语输入、外语学习动机和语言习得三者具有同样的多维性、复杂性和多变性,三者中的任一要素发生变化时,外语学习过程、学习质量和语言运用水平相继会发生一系列的反应。课堂教学的教师多模态语言输入必须建立在信息的有效传递、情感的相互交流和文化知识的意义建构之上才能启动有效的多模态语言输出练习,才能进一步激发学习者通过自主的语言接触来抵抗语言磨蚀的发生,保持语言习得的持久有效。

作者:杨楠 单位:济宁学院

被举报文档标题:教师话语输入对外语学习动机的影响

被举报文档地址:

https://www.meizhang.comhttps://www.meizhang.com/jiaoyuqikan/ddwyyjzz/723716.html
我确定以上信息无误

举报类型:

非法(文档涉及政治、宗教、色情或其他违反国家法律法规的内容)

侵权

其他

验证码:

点击换图

举报理由:
   (必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