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职业能力培养的案例教学探讨范文

职业能力培养的案例教学探讨范文

时间:2022-11-29 09:13:01

职业能力培养的案例教学探讨

《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杂志》2014年第十期

1职业能力导向型案例教学创新

1.1基于职业能力视角,培养应用人才职业能力是指从事某种职业的劳动者必须具备的、在其职业活动与职业发展中表现出来的多种能力的综合。行业属性和工作岗位不同,任职者所需的职业能力也不同。职业能力伴随着劳动和职业的产生而生成,是个体从事职业的必要条件,对个体的生存、生活和职业发展起着决定性作用[2]。职业能力包括交往能力、概念能力和技术能力,是人才立足社会的能力因素,是人才自我发展的能力条件,是人才服务社会的能力手段[3]。国内人才供求失衡背景下,欲使学生在就业竞争和职业发展占得先机,独立学院须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职业能力为视角,培养能够适应地方经济与社会发展要求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1.2注重案例教学,培养学生能力案例教学是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重要途径和方法。案例教学法的首创者美国哈佛大学法学院院长柯里斯托弗•格伦姆布斯•朗德尔(Chris-topherColumbusLangdell)教授认为,若你阅读了大量案例,特别是判决正确的案例,真理就出现在你的面前[4]。在国外,案例教学法被广泛应用于法律、工商管理、设计、工程专业等课程教学中[5]。独立学院学生鲜明的特点要求所有课程能够穿插大量生动活泼的案例或故事,围绕社会热点问题,结合所学理论知识展开讨论[6]。案例教学通过将理论讲授创新性地寓于实际环境中,训练学生“学以致用”。根据教学目标,结合所讲理论,挑选经典案例,设置情景,设计问题,组织学生开展调查,研读文献,分析问题,提出方案,论证方案,使学生理解管理原理与理论,掌握管理技术与方法,提高职业能力。

2管理学案例教学的现状及问题

2.1管理学案例教学的现状管理学是兼具实践性和艺术性的基础课,其课程性质与特点要求引入案例教学法。“灌输式”教学法影响根深蒂固,学生知识面狭窄、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欠佳,所选案例质量不高、过于陈旧、缺乏代表性,激励机制不健全,基础设施薄弱等,使独立学院管理学案例教学的效果不理想。在我院,管理学是12个经管类专业的必修课,总学分为3,总课时为48。为提升教学效果,管理学课程组与督导组专家及管理系教授展开多次讨论,以“基于能力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为总纲,以“够用”为原则,以“能用”为目的,设计了“职业能力导向型案例教学法”,并于2009级管理学教学中加以实践。现实而生动的案例,丰富了教学内容,活跃了课堂气氛,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通过“以案说理”,实现了理论与实际的结合,使学生对抽象的管理理论、管理原理、管理技术和管理方法等有了深入了解,巩固了理论知识,开拓了思路视野,在一定程度上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分析能力、判断能力及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2管理学案例教学的问题我院管理学案例教学效果虽然明显,但不可避免存在着问题和亟需优化之处。课程组以2009级经管类学生为调查对象,围绕“职业能力导向型案例教学实践”,设计了调查问卷,抽取学号尾号为“3、6、9”的学生为样本,发放问卷510份,收回有效问卷509份。调查发现“职业能力导向型案例教学法”在实践中存在如下问题:对案例教学不够重视,课前准备不够充分,计划性不强,设计欠妥当,积极性不高;部分案例稍显陈旧,与现实脱节,针对性不强,吸引力不足;角色转变不够彻底,仍有个别教师“独霸”课堂之现象;组织、协调与控制不当;教学效果评价环节相对滞后,评价体系尚不合理。上述问题若不尽快解决,势必影响教学效果和人才培养。

3管理学案例教学实践

我院“职业能力导向型案例教学”的全过程包括“课前准备环节”、“课中实施环节”和“课后评价环节”。针对案例教学中的问题,结合案例教学相关理论,课程组认为,在后期案例教学实践中,应该始终围绕“学以致用”的目的,坚持“职业能力导向”的原则,体现“应用特色”,重视“以案说理”,不断探索和研究,继续优化和改进,以提高案例教学质量,实现人才培养目标。

3.1课前准备环节的优化

3.1.1做足思想准备教师要充分认识到案例教学的重要性,认真学习案例教学的先进理念和方法;要真正意识到案例教学的独特性,扬弃传统教学的经验和做法;要尽快适应“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新要求;要尽快完成角色转换,从“解惑者、讲演者、裁判者”变为“组织者、协调者、控制者”;要事先宣讲案例教学的必要性、重要性、实施过程和注意事项等,让学生重视案例教学,做好思想准备,从“被动接受者”变为“自主学习者”。

3.1.2精心安排设计授课过程中穿插小例子并非真正意义上的案例教学,而是调味品。真正的案例教学要求在“课堂实施环节”之前围绕“在哪些章节安排什么案例”、“抽多少课时用于案例教学”、“实施过程中每个环节用时多久”、“实施过程中如何组织、协调、指挥和控制”和“如何评价教学效果”等进行精心安排和合理设计,以确保教学效果。后期实践中,可针对“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五大职能分别设置1个案例,再安排2~3个综合案例,以涵盖课程所有内容,锻炼学生综合技能;从48个总学时中抽出8个学时用于案例教学;组内讨论、代表发言、分组对抗、总结点评等环节的时长,可根据案例的长短和难易程度、问题的多少和难易程度、小组的多少以及讨论进展情况等进行权变;实施过程中可委任班组长负责组织、协调和控制;事先构建科学合理的评价指标体系等。

3.1.3选编经典案例精挑细选经典案例是案例教学成败的关键。独立学院管理学案例教学中应遵守以下原则:教学目的突出,案例内容典型,中外案例合璧,篇幅信息适中,师生角色分工,学时分配合理。这为挑选案例明确了具体要求。后期实践中,应坚持“巩固理论、着重实践、强调能力”的原则,选择经典、热点、恰当、合适的案例,提高案例质量。课程组还应尽快编写《管理学案例集锦》,以供案例教学使用。

3.1.4准备相关资料首先,教师要寻找机会,参与实践,掌握一手资料,充实和更新案例内容。其次,教师可采用实时案例更新法,找到大多数学生的兴趣点,提高学生课下准备的积极性,经过大量的资料收集,精心准备后的见解可达到较为理想的状态[9]。最后,教师将准备好的相关资料群发给学生,并要求其仔细研读,以节约有限的课堂时间。

3.1.5完善基础设施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为保障案例教学,我院投资建成有案例讨论室和开放式案例讨论区。管理员须事先安装调试好讨论室电脑的软硬件,教师须于课前将所有资料拷到电脑上,以备学生使用电脑查阅和研读资料;保洁员须确保讨论区的长条桌椅干净整洁,以供学生分组讨论之用。

3.2课中实施环节的优化

3.2.1提出问题,明确要求基于案例及所讲理论知识,提出思考与讨论的问题。对分组讨论、代表发言、辩论对抗及组间互评等环节做出明确要求,并希望学生严格遵守。此环节须控制在5分钟内。

3.2.2合理分组,恰当分工根据班级规模进行分组,每组以7~10人为宜。组内分工时,既可以“毛遂自荐”形式产生组长、发言人、记录员、资料搜集员和PPT制作员等,亦可由教师指派组长,并授权组长根据任务轻重和组员特点等恰当地分工。此环节须控制在5分钟内。

3.2.3组内讨论,准备充分我院管理学是大班授课,每个大班由3个小班组成,分组讨论案例时,组织、协调和控制的难度较大。教师要做好指导者、监督者、协调者,并仔细记录各组讨论情况,以便综合打分。组长务必想方设法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协调关系,控制异常。每个组员务必当好主角,围绕案例及问题充分讨论。此环节须控制在30~35分钟内。

3.2.4代表发言,组间交流基于小组讨论,展开大班交流,是案例教学的必要环节。每个小组由所选代表上台分享本组讨论的结果,其发言须有PPT辅助;其余各组务必认真聆听,若有不同观点或疑问,可以各抒己见,交流看法。亦可通过“分组对抗辩论”,由甲方陈述观点,乙方提出问题,要求予以解答,从而使看法更全面,讨论更深入,效果更理想。辩论过程须由教师实时掌控,维持秩序,以确保效果。此环节控制在15钟内。

3.2.5概括总结,成绩评定教师须对分组讨论、代表发言和对抗辩论等进行概括总结。管理无定论,难免有分歧。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教师无需给出正确答案,只需对学生态度是否认真、参与是否积极、准备是否充分、思路是否清晰、逻辑是否合理、表述是否准确、礼仪是否得当、团队是否协作等进行点评,肯定成绩,指出不足。关于成绩评定的依据,教师可事先设计评价指标体系,根据详细记录,分别打分。笔者曾经从3个行政班中分别随机抽取一男生和一女生组成6人评委团,详细解说评分指标和打分依据后,由评委团对代表发言及对抗辩论情况进行打分,最后进行汇总,给出每组得分,效果令人满意。另外,基于公平原则,组长、发言人及PPT制作人等所得分数应适当高于普通成员。

3.3课后评价环节的优化

课后“师生理性互评”是案例教学中的必要环节。英国学者麦尔肯•弗雷泽(Malcolm•Fraze)认为:“高等教育的质量首先是指学生发展质量,即学生在整个学习过程中所‘学’的东西,包括所知、所能做的及其态度。”案例教学的质量自然要看学生在整个案例讨论过程中究竟有哪些收获。因此,教师务必重视和加强在每次案例讨论后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综合评价。同时,教师理应当欢迎并重视来自学生的评价,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肯定成绩,再接再厉。为此,管理学课程组参考已有研究成果,结合教学实际情况,讨论并构建“职业能力导向型管理学案例教学多主体多维度评价体系”,以强化和优化案例教学效果评价环节。其中,“多主体”包含了督导组、课程组、讨论组及学生个人等多个评价主体;“多维度”涵盖了理论知识掌握情况(包括掌握是否牢固和能否灵活运用)、相关问题参透情况(如问题原因探析和对策建议提出)以及能否触类旁通等三个评价模块。通过初步试评发现,该评价体系具有较高的合理性和可行性,但扔有待于后期教学实践中不断优化和完善,以便收到课后评价环节应有的效果。课程组认为,在后期教学实践中,基于“职业能力导向型管理学案例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只要持续对“课前准备环节”“课中实施环节”和“课后评价环节”进行过程优化,势必会提高案例教学效果,实现人才培养目标。

作者:刘红升解茹玉单位:西安交通大学城市学院

被举报文档标题:职业能力培养的案例教学探讨

举报类型:

非法(文档涉及政治、宗教、色情或其他违反国家法律法规的内容)

侵权

其他

验证码:

点击换图

举报理由:
   (必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