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教师教育教学创新的思考范文

教师教育教学创新的思考范文

时间:2022-10-17 10:05:19

教师教育教学创新的思考

一、教师教育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

1.微格教学存在的问题

微格教学是以现代教育理论为基础,利用先进的媒体信息技术,依据反馈原理和教学评价理论,分阶段系统地培训师范生课堂教学技能的活动。然而,我国高师院校的微格教学存在以下问题。(1)理论指导问题。微格教学的兴起深受行为主义学习理论的影响。因此,许多微格教学技能训练被打上了行为主义的烙印,在微格教学实施过程中过分强调了指导教师的作用,忽视了受训者的认知主体作用,教学技能的训练主要局限于经验模仿的范畴,造成在复杂的教学情景中,学生课堂教学技能的迁移水平受到限制,极大地影响了微格教学的训练效果。(2)课程设置问题。微格教学课程在教学计划中的设置随意性较大,有的微格教学技能训练未能纳入教学计划严格执行,再加上师资缺乏、无教材、缺设备、教学难度大等原因,一些学校的课堂教学技能训练课无法正常开设。(3)考核与评价问题。微格教学训练和成绩考核是一件费时费力的事情。有些高等师范学校的规章制度中,尚无明确的课堂教学技能训练成绩条款;部分学校虽然把课堂教学技能训练成绩列为学生毕业的必要条件,但也因教学训练未正常开展、考核标准难掌握等原因而未严格执行。

2.教育实习存在的问题

作为教师教育专业实践教学的主体内容,教育实习是新教师培养系统中一个必不可少的环节。当前,不少师范院校的教育实习都存在以下的问题,直接影响到人才培养的质量。(1)实习管理松散。师范生人数多,且经费和教育实习基地不足,原来统一组织、集中实施的传统教育实习模式逐渐变得松散,有的院校甚至采取了“放羊式”的管理,让学生自己寻找实习学校,自行解决实习问题。加之高师院校的实习指导老师的巡查指导往往流于形式,因此很难保证教育实习的有效性。(2)实习时间不足。目前我国教师教育专业的教育实习时间偏短,一般只有10周左右。另外,由于教育实习时间安排不合理,不少学生因为忙于毕业论文和找工作而对实习重视不够。这样直接造成师范生课堂经验缺乏,教学能力不高。有学者指出:“偏少的教育实习时间不利于师范生了解中小学的教育教学规律;不利于熟悉教学工作的基本环节;不利于正确把握教学原则和科学地选择教学方法;不利于独立地、创造性地开展班主任工作;不利于高师院校综合考查实习生的从师素质,全面地检验教育教学质量;不利于高师院校借实习的契机进一步强化学生的教师职业技能训练。”(3)实习与中小学教师在职培训不对接。目前的教育实习将着眼点放在锻炼师范生的教学能力上,对如何通过教育实习服务一线基础教育,为广大中小学教师提供在职培训缺乏关注。将教师职前培养和职后培训割裂开来,不利于在实习中调动和协调各方力量,不利于促进教师教育职前职后一体化建设。

二、教师教育实践教学模式的改革路径

为了顺应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对教师培养提出的更高要求,高等师范院校必须针对目前存在的问题,探索教师教育实践教学的新模式。这种将师范生培养与中小学在职师资培训融为一体的教师教育实践教学体系改革,主要有以下几种路径。

1.构建校内外一体化的教师教育网络平台,实现微格教学模拟课堂与中小学真实课堂的贯通对接

不少高等师范院校通过建立教师教育数字化实训平台,不仅进一步规范和完善了微格实训教学,还能借助网络,实现微格教学模拟课堂与中小学真实课堂两类课堂之间的有机衔接,使处于教师职业准备阶段的学生从模拟教学实践环境成功迈入真实的教学实践环境。基于网络的教师教育实训中心的建立,使数字化的实训平台具备课堂实时观察、课例点评、教学示范、校本教研、校本培训和网络会议等功能,最终实现师范生的中小学课堂见习常态化和中小学教师的校本教研、培训远程化。同时,中小学教师也可以借助网络,参与师范生在学校开展的微格教学技能训练的教学和评价。可见,教师教育网络平台不仅是以微格教学为主要手段的教学技能实训中心,也能在教育见习、教育实习和校本培训等方面发挥作用。通过信息技术建立的教师共同体,将有力地促进师范生课堂教学技能训练效率的提高。

2.通过以“顶岗实习支教、置换教师培训”为行动模式的教育实习改革,推进教师教育职前职后一体化体系建设

目前,不少高等师范院校正通过顶岗实习支教,强化师范生实践教学,提高师范生的专业素质,改善教师培养质量。顶岗支教实习使得实习生的有效实习时间和教学实践机会大大增加,实习生能够全面地参与中小学的教育教学工作,既能积累更多的教育教学经验,还能锻炼自己的协调能力和独立生活能力。在农村和较落后的地区开展教学工作,学生较容易取得成就感,自我价值的实现感也较在发达地区更强烈,更有利于他们加深对教师职业角色和职业价值的认知,增强社会责任感。其次,通过“顶岗实习支教、置换教师培训”,可以密切高师院校与中小学的联系,形成一种大学与中小学校互相促进、共同发展的教师教育职前职后一体化发展的新机制。高师院校通过满足当前中小学学校教师的培训需求,不但有利于高师院校与地方教育部门和中小学校建立起一种互利双赢的新型关系,而且还有利于建立长期稳定的实习基地。以“顶岗实习支教、置换教师培训”为行动模式的教育见习实习改革,是新形势下实现教师教育职前职后一体化的一种新的尝试和探索,为解决农村基层教师难以脱岗培训和师范学生缺少实践机会的问题找出了一条新路。

3.政府、大学与中小学密切合作,构建以教师专业发展学校为基础的教师教育实践教学新模式

有学者指出,教师教育一体化的实施大体有三种模式:一是以大学为本位的模式,在我国主要体现为高师本位模式,因为高等师范院校是我国培养教师的主要基地;二是以中小学教师任职学校为本位的模式,简称“校本”模式;三是以大学和中小学相结合为本位的模式,主要是指“教师专业发展学校”模式。目前,一些高等师范院校正在积极建设各种形式的“教师教育创新实验区”,积极改进并完善对师范生的培养教育。这些教师教育创新实验区的核心内容,是通过实施“师范大学—地方政府—中小学校”合作培养教师的模式,由实验区的教师专业发展学校为师范生教育实习提供场所、学科教学指导、班主任工作指导和学校活动指导。师范生的实习通常采取多学科混合编队、顶岗实习的方式,让他们全面了解基础教育一线的实际情况,为正式走上教师岗位打好基础。实习期间,师范院校派出具有实习指导经验的教师,同实习基地学校高水平学科教师共同指导师范生的教育实习。同时,高等师范院校将采取集中面授、送教上门或远程教育等方式,免费为部分在职教师提供离岗培训,帮助其提高学科素养与执教能力。通过这些改革,实现人才培养与为基础教育服务有效结合,使原来由大学独立完成的人才培养过程,转变为由大学、政府、基础教育一线学校共同完成。这种教师教育一体化的模式,不仅有利于师范生培养,也利于中小学教师培训的深入开展,是一种合作共赢、共同发展的新路径。

三、小结

我国高等师范院校教师教育实践教学模式的改革,是提高师范生人才培养质量的必然要求。从前面的讨论中我们可以看到,教师教育职前职后一体化的尝试和探索,为提高师范学生的教师职业技能和从教能力开辟了新的路径。但这些新的尝试还缺乏足够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高师院校要成功实现教师教育从理论取向到实践取向的转变,还面临许多现实困难和挑战。高等师范院校必须要努力创新,完善我国教师教育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和教学计划,改革现有的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全面提高师范生的综合素质和教学技能,最终实现教师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根本改变。

作者:谭伟民单位:广东省外语艺术职业学院

被举报文档标题:教师教育教学创新的思考

举报类型:

非法(文档涉及政治、宗教、色情或其他违反国家法律法规的内容)

侵权

其他

验证码:

点击换图

举报理由:
   (必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