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高校开展社区老年心理教育的价值定位范文

高校开展社区老年心理教育的价值定位范文

时间:2022-09-05 09:53:42

高校开展社区老年心理教育的价值定位

【摘要】社区老年心理教育要以实施心理赋权为前提,坚持公平普惠的价值追求,以推动心理促能为目标,突显发展性教育的功能定位。高校具有开展社区老年心理教育的资源优势,要基于人群类型需求分析,建立社区心理教育的目标体系;要基于年龄结构需求分析,确定社区心理教育的内容与形式;要基于协同共建理念,构建社区心理教育的联动机制。

【关键词】高校;社区教育;老年心理教育

老年群体具有特殊的心理特点和现实心理诉求,“心理健康问题是人口老龄化过程中的突出问题”。[1]加强老年群体的心理建设,关注其心理健康,使老年人不仅在物质层面老有所养、老有所医,更在精神层面老有所学、老有所乐、老有所为,这是培育积极老年观、落实积极老龄化的重要途径,也是加强社会心理建设、促进社会和谐发展的迫切要求。高校具有服务社会的重要职能,拥有开展心理教育的专业优势、资源优势,拥有在社区内开展老年心理教育的地缘优势,理应承担起积极老龄化心理建设的社会担当。

一、社区老年心理教育的价值定位

价值定位决定工作思路与方法。从当前我国社区老年心理教育的主体来看,主要以老干部退休教育和城区老年心理教育等精英式教育为主,缺乏对广大农村、经济弱势等老年群体的普惠性关注,造成老年心理教育的主体覆盖面较低。从现有的老年心理教育的目标和形式看,主要以老年人的活动参与、兴趣满足和心理体验为主,忽视了促进其心理功能助长、精神养老等深层次内涵,我国社区老年心理教育的价值追求与功能定位尚未充分体现。

(一)以实施心理赋权为前提,坚持公平普惠的价值追求

我国老年人受教育权的落实与保障问题在《老年人权益保障法》《教育法》等法规中均有明确规定。心理教育是老年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落实公民终身学习权、提升心理发展能量的过程,尊重每一位老年人的学习权利是和谐社会的共同价值观。但现实生活中,影响社区老年心理教育有效开展的一个重要因素却是老年人对教育活动的无权感和无力感。为保证老年人对心理教育权利本身的知情权,并进一步满足其对心理教育的旺盛需求,必须对老年人实施心理赋权。心理赋权是社区心理学中的核心概念,“是指社区居民以公民参与为目标的人格定向、自我激励和主动调控的过程”。[2]权利意识和主体意识是社区老年心理赋权的重要方面,是推动老年人积极参与、选择和决策社区心理教育活动的重要前提和基本保证。其中,权利意识是社区老年人将接受心理教育视为个人应当享有的一项基本公民权利在心理层面的认可与追求;主体意识是社区老年人在接受心理教育过程中的自主、自助的观念与自我选择和决策的意识。心理赋权体现了积极老龄化视角下的老年心理教育的价值追求,是保证人人参与和享有社区心理教育的前提条件。因此,要坚持社区老年心理教育由精英型向普惠型转变,以真正落实教育权利共享。

(二)以推动心理促能为目标,突显发展性教育的功能定位

社区老年心理教育的目标在于提升老年群体的心理健康水平,其功能定位是发展性教育,而非生存性教育。“发展”首先意味着在关注议题上更偏重老年人积极心态的培育和心理能力的提升,而不是传统意识上的心理问题教育和心理疾病诊治。其次,在教育客体上,“发展”式教育的目标是让更多老年人受益,而不是针对少数有心理问题老年人的心理辅导和心理治疗。简言之,社区老年心理教育以实现老年群体的心理促能为目标,以满足大多数老年人的心理状态优化、心理素质提升等“发展性”需求为宗旨,以期实现老年群体生存需要和发展需要的辩证统一,使老年心理教育真正成为一项民生普惠工程。

二、高校开展社区老年心理教育的实践策略

近年来,老年人的学习需求呈旺盛发展态势,构成了需求侧的强大张力。基于供给侧改革视角,思考社区老年教育发展的路径,实现老年心理教育的有效供给、精准供给,成为老年教育领域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的重要内容。

(一)基于人群类型需求分析,建立社区老年心理教育目标体系

由于社会层次、生活经历和价值观等差异,形成了老年人教育需求的多样化特点。高校开展社区老年心理教育应根据不同类型老年群体的心理需求,建立分层次的教育目标体系。

1突出“老有所学”的内涵,提高老年群体的心理认知水平社区中学历层次较高或具有较高社会经济地位的老年人不满足于已有的知识结构,他们要拓宽知识面,对诸如自我情绪调节、压力管理等心理保健知识较感兴趣,欲通过学习一些心理专业知识来提升生命品质。也有部分老年人有照顾或教育第三代子孙的现实需求,可又对隔代教育心存焦虑,故对儿童心理学、发展心理学等知识有较强烈的渴求,等等。高校开展社区老年心理教育的首要任务就是要在认知层面为老年人提供心理“营养大餐”,使老年人通过老有所学来开阔眼界,丰富知识,增强老年生活的厚度。

2彰显“老有所乐”的品味,增强老年群体的积极情绪体验生活满意度、幸福感等主观心理感受是老年人生活质量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老年人生理功能的逐渐衰退和社会资源的逐渐丧失,老年人的抑郁、焦虑、孤独等情绪问题成为社会关注热点。“老有所乐”成为高校开展社区老年心理教育目标中最具人文色彩与和谐魅力的内容,也是更能满足老年人个体诉求和时代特色的目标选择。高校要满足老年人以学求乐的心理诉求,通过创造轻松、和谐的心理教育氛围,营造尊老、敬老、爱老的教育环境,使得老年人能够“乐由境生”,体验被尊重、被接纳之快乐。要通过多种有效教育手段提高老年人感知幸福的能力,提升心理觉察与创造快乐的能力,使得老年人能够“乐由心生”,增强积极情绪体验的频率与强度,通过老有所乐来愉悦身心,化解心病,增加老年生活的宽度。

3实现“老有所为”的价值,满足老年群体发挥余热的社会渴求社区中有相当一部分老年人具有较强的学习能力和丰富的人生智慧、教育经验,他们“壮心未与年俱老”,还愿意在力所能及的前提下继续服务社会,为精神文明建设做出新的贡献。因此,满足这部分老年群体“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的成就需要,实现其“莫道桑榆晚,微霞尚满天”的自我价值提升,成为高校开展社区老年心理教育目标体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方面。“老有所为”是发达国家解决人口老龄化问题的成熟经验,更是我国落实“积极养老”理念和建设学习型社会的应有之义。推动老年人在接受心理教育后学而有为,更好地发挥特长与技能,实现心理辅导、助人自助的价值,通过老有所为来参与社会,发挥余热,有利于提高老年人的生命质量,拓展老年生命的深度。上述教育目标契合了人的“知—情—意—行”心理过程规律,“老有所学”对应认知层面,“老有所乐”对接情感、意志层面,“老有所为”则坚持了社会参与的行动导向,对应行为层面。分层次的教育目标体系对接了老年人多元化的教育需求,构建了社区心理教育目标的立体框架。

(二)基于年龄结构需求分析,确定社区老年心理教育的内容与形式

1合理设定差异性的心理教育内容,实现教育的精准供给美国心理学家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八阶段理论”明确了人生不同年龄阶段的主要心理冲突与人格发展任务,也为不同年龄段的教育提供了理论依据。按照这一理论,约60岁以上的人群处于人生发展的最后一个阶段,即成年晚期。这一时期由于衰老过程带来的生理、心理变化,使得老年人必须做出相应的心理调整与社会适应,所以这一阶段的主要心理冲突表现为自我调整与绝望感的冲突。高校开展社区老年心理教育要在此理论前提下,结合不同年龄阶段老人的身心特点和教育需求来确定教育内容。初老群体(60—69岁)的老年人刚从单位退休回归家庭,进入了一个新的人生转折阶段。这一时期要帮助老年人做好自我心理调整,正确认识和处理因角色转变、社会资源等逐渐丧失带来的心理落差。同时,应帮助老年人合理进行生涯规划,树立积极的生命价值观,悦纳自我;中老群体(70—79岁)的老年人行动开始迟缓,身体功能开始衰退,一些老年人甚至会疾病多发,难免会产生自我否定、疾病恐慌,甚至出现抑郁、死亡焦虑等消极情绪问题或心理障碍。高校对这部分老年群体的心理教育应主要以“心理关怀”、积极情绪调整、心理危机预防与干预为主,在保证教育专业性的前提下,增强教育的趣味性和针对性,使老年人能够知足常乐、自得其乐,注重老年人心理功能的助长和人格智慧的完善;暮老群体(80岁以后)的老年人大多都进入了“事多、忧多”和“年龄高、发病率高”的状态,疾病和死亡成为他们主要的心理负担,绝望感强烈,对社区服务、自我照料等方面也会有特殊诉求。对这部分老年群体的心理教育应主要以安全感教育、正确的死亡观教育和“临终关怀”辅导为主,“全面提升老年精神照护的质量”,[3]让老年人接受自我、承认现实,澄清对死亡的困惑与误解,重构强大的心理世界,怀着充实的感情与世告别,而不是怀着绝望走向死亡。这种使老年人的自我调整大于绝望感,形成智慧的品质,心理学家埃里克森将其定义为“以超然的态度对待生活和死亡”。[4]

2积极创设不同的心理教育载体,实现教育的有效供给高校要对接不同年龄阶段对象群体的心理需求和行为特点,丰富社区老年教育的载体。初老和中老阶段,由于老年人身体功能尚好,接受教育的需求相对丰富,高校可采取多种心理教育形式,如课堂教学、团体辅导、心理沙龙,包括选择性的团体心理训练形式均可。同时,要注重将传统的社区老年教育向网络教育、移动式学习、互动式教学转型,以激发老年群体的学习活力,提高参与社区教育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参与学习活动本身也对人的心理状态有疗愈功能。而到了暮老阶段,基于老年人的感觉、知觉、思维、记忆、情感等方面特点,开展老年教育应主要以“听”“说”为主,教育规模不宜过大,以更好地关注到每一个个体,故传统的班课不适宜此阶段老年人的社区教育。实践中应注重与老年人“面对面”沟通和心理疏导,必要时通过“结对子”个案面询、入户辅导等方式,帮助老年人以超然的生命态度应对丧失,活在当下,提高生命质量。

(三)基于协同共建理念,构建社区老年心理教育联动机制

高校开展社区教育的成效,不仅取决于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合作,更不能缺少社区的牵线搭桥。高校开展社区老年心理教育要构建联动机制,即老年人个体的积极主动、所在社区的给力推动以及高校的有力行动。实践中,老年人的心理需求与其求知、求助的行为相脱节,参与社区心理教育的主动性不足,参与度不高,持久性不强。随着当前生活节奏的加快和家庭结构的变化,子女较少有时间和精力对老年人的心理需求给予充分关注,精神赡养更是难以满足,这决定了老年人(尤其是一些“空巢”老人)更应该在心理养老中发挥主体作用,实施自我心理关怀,活到老学到老。社区要大力宣传心理教育与咨询服务的必要性、重要性,提高老年居民对心理教育、精神养老的主观认同,消除对心理咨询服务、危机预防与干预等工作的误解。要坚持属地原则,主动与辖区所在高校畅诉所需,利用高校开展社会服务的职能与专业优势,推动建立社区老年心理教育的长久性合作和常态化服务机制。高校要通过组建专业队伍、制订专属的政策保障,对参与社区教育的教师给予相应的政策支持,以形成良性激励导向。参与教师要以老年人需求为导向,以教育为重点,以服务为中心,遵循积极心理学的社区老年教育价值取向,坚持专业性与大众化并举、针对性与普及性相结合,在我国全面落实积极老龄化的实践行动中创新出彩。

【参考文献】

[1]王大华,肖红蕊,祝赫.老年人心理健康服务模式探析:社区层面的实践与解析[J].老龄科学研究,2014(12):59—64.

[2]陈晓娟,陈永胜.社区背景下的心理赋权研究:回顾与展望[J].社会心理科学,2011(10):71—77.

[3]尤吾兵.关怀伦理与老年人口精神赡养动力机制构建[J].中州学刊,2017(4):93—99.

[4][美]戴安娜•帕帕拉,等.发展心理学[M].李西营,等译.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13:237.

作者:郑春雨 单位:大连职业技术学院

被举报文档标题:高校开展社区老年心理教育的价值定位

被举报文档地址:

https://www.meizhang.comhttps://www.meizhang.com/jiaoyuqikan/bjcsxyxb/719454.html
我确定以上信息无误

举报类型:

非法(文档涉及政治、宗教、色情或其他违反国家法律法规的内容)

侵权

其他

验证码:

点击换图

举报理由:
   (必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