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统计学教学改革范文

统计学教学改革范文

时间:2022-09-05 04:14:56

统计学教学改革

《北京城市学院学报》2016年第3期

摘要:

提升学生素质能力是当今教育的趋势。在统计学教学改革中,以提升学生实践能力、创新能力为目标,合理设置统计学理论教学与实验教学环节,采用项目教学法,以项目为主线,运用统计学思维,分小组完成任务,达到良好的统计学教学效果。

关键词:

统计学改革;实践能力;创新能力

引言

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是素质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学生实践能力及对社会经济现象的观察力、敏锐度,是大学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主要途径之一,也是培养创新能力的必由之路。“统计学”课程是一门以数据收集、数据整理及数据分析为主要内容的课程,是财会类专业学生的专业基础课。“统计学”的教学,不仅在于培养学生具有统计思维能力,掌握统计的基本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应用统计理论和方法,分析实际问题的能力。本文主要对统计学理论教学环节,实验教学环节进行研究,通过合理的设置,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

一、文献综述

随着经济发展、大数据时代的到来,我们每天都要和数据打交道,而统计学就是一门以数据收集、整理与分析为主要内容的课程,因此,统计学教学改革显得尤为重要。通过查阅大量统计学教学改革的相关文献后,发现目前统计学教学中还存在一些问题,赵先仓[1]认为,统计学教学内容陈旧,与专业的融合性不强,难以让非统计学专业学生体会到统计学课程的重要性及在本专业中的应用价值,学生的学习兴趣得不到激发。赵艳霞[2]认为,统计学的教学方式单一、教学手段落后,主要以黑板、粉笔、教师讲解,学生死记公式为主,与培养“复合型”人才不符。郭精军[3]认为,统计学课程学时安排不合理,由于一些院校对统计学的先导课程《概率论和数理统计》安排课时较少,因此,在进行统计学课程教学时,大部分学生的基础知识较薄弱,教师课堂上偏重基础理论知识讲解,而忽视了学生动手能力、操作软件及分析数据能力的培养,这样很难适应现代化“复合型”人才的培养。综上所述,第一,很多文献中提到了统计学教学内容比较陈旧,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高,那么,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如何引导学生,将要我学,转变成我要学;将学生被动学习转变成自主学习,需要我们对统计学理论教学环节进行合理的设置,更突出专业性。第二,绝大部分文献谈到的统计学教学的课时问题,既包括理论教学又包括实验教学,即包括了统计调查、统计整理、统计分析的全过程。然而,对于非统计学专业的学生来说,统计学教学一般只有一学期,一般为72课时,如何将统计调查工作、问卷设计、发放回收工作、数据整理工作及数据分析工作在这个72课时中顺利展开,也是研究重点。

二、提升学生素质能力的统计学课程改革

(一)理论教学环节的设置

在统计学理论教学环节中引入项目教学法,项目教学法思想最早起源于18世纪的欧洲工读教育和19世纪的美国合作教育,经过发展,到20世纪中后期才日渐完善。在统计学理论教学环节中,将统计学教学内容分为四个环节(见表1),在教师的指导下,由学生自己选择感兴趣的社会现象,独立处理四个环节,统计调查、统计整理、统计分析及统计报告,均由学生自己独立完成,形成以项目为主线、教师为引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这样既能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又能帮助学生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提升学生的实践性与创新能力。为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每个项目讲解时,根据学生所学专业,选取学生感兴趣的典型案例,案例要具有针对性,要明确案例要解决的问题,要能激发学生思考的积极性。典型案例需要能够充分运用已学的统计学理论和方法解决实际问题,启发学生明确案例统计研究对象,熟悉统计研究步骤,了解不同统计方法的应用。如讲解数据收集及统计问卷的设计时,可以利用在校大学生消费结构的案例;讲解统计资料搜集与整理方法,可以利用麦当劳选址的案例;讲解统计数据相关和回归分析方法时,可以结合学生学习时间与学习成绩的案例,同时穿插多种生动的小型教学视频,使学生在轻松的环境中学习统计学,提高学生的学生兴趣。

(二)实验教学体系设计

传统的统计学实验教学存在一些问题:统计学实验设计中,以演示型、验证型实验为主,学生自主设计较少,不利于培养学生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因此,统计学实验教学改革,目的是培养学生具有扎实基础知识、较强创新能力、较高综合素质的创新型人才,提升学生的素质能力[4]。在实验教学中,要求学生能够运用统计方法、统计软件完成理论教学中的四个项目。具体操作如下:

1.根据学生自身的兴趣,组建小组,4~5人为一组,每组学生选取一个自己感兴趣的主题、社会的热点问题或者专业相关的问题,作为自己的调查项目。如有的学生选择大学生消费情况调查,有的学生选择网络购物情况调查,有的学生做大学生逃课情况调查等。

2.各小组根据自己的选题,结合理论教学中的知识,完成统计调查方案,包括确定统计调查目的,确定调查对象、调查单位及填报单位,制定调查项目,确定调查时间及时限,制定调查的组织实施计划等。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能够群策群力,一般能很好完成。

3.各小组独立完成统计调查问卷的设计,并进行问卷调查。搜集调查问卷的工作在课外完成,然后,在课堂上对各组的问卷进行相互评价、交流。

4.各小组借助于EXCEL或SPSS统计软件,对搜集的调查问卷信息进行整理、绘制统计图和统计表、构建统计模型、完成数据的统计分析并给出结论。因为各组的主题不同,因此,也可以保证每组可以独立完成。

5.最后,各小组形成一份统计报告,对上述工作步骤进行说明,并对结论进行阐述,分享实验的经验。不同的小组可以相互交流,分析完成好的部分,指出分析过程中的不足之处,教师根据报告的质量、学生的相互评价进行综合打分。综合步骤见图1。

三、教学模式设计案例———“相关与回归”项目

根据上面的研究,下面以统计分析项目中的“相关与回归”项目为例,设计一份统计学教学方案。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①相关分析的概念、种类;②相关系数的含义;③简单线性回归的特点;④简单直线回归方程与模型。

2.技能目标①利用SPSS软件绘制相关图表;②利用SPSS软件建立简单线性回归模型。

3.素质目标①良好的统计思维能力;②良好的文字表达能力;③良好的分析相关现象的能力。

(二)教学任务

以4~5人为一小组,根据每个小组所选的主题,选择自变量与因变量,建立自变量与自变量之间的相关方程,建立回归模型,分析相关现象[5]。

四、统计学教学改革效果

为了更好地考察统计学改革的效果,因此对统计学考试成绩的构成进行说明。统计学成绩由以下几个部分构成:第一部分是平时作业,这部分主要考核学生运用统计学基本知识的能力,采取根据每组学生所设定的主题,结合理论教学的知识点布置作业的形式,占20%。第二部分是期末考试,采用闭卷考试的形式,这部分主要考察学生对统计学课程中一些公式、方法等基础知识的理解,也是为学生以后进行统计师考试打牢基础,占30%。第三部分是课程结束后提交的统计报告,这部分主要考察学生对社会现象的观察能力、分析社会想象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运用统计软件的综合能力,采取每小组的综合成绩×小组成员参与的积极性权重来综合计算,占50%。下面选取两个班级的统计学总评成绩,一个进行教学改革的班级,一个未进行教学改革的班级,除这一因素不同之外,其他考核因素都相同,成绩构成也相同。通过对学生的考核,对成绩进行分类统计,实验结果如表2—表4。通过检验,两个班级的成绩有显著的差异性,进行项目教学的班级,每组同学以项目为中心,有明确的任务,将任务贯穿于每一个环节、每个章节的学习,并且以小组为单位,每个成员有集体荣誉感,因此,进行改革的班级成绩比未实施项目教学班级的成绩好,且优良高于对照组。

五、结语

通过对统计学教学模式的改革和实践,学生们加强了对统计学学习的积极性,课堂教学效果有了明显提高。学生们能够利用统计学课程中学习到的各种方法、统计软件,对身边感兴趣的统计现象,进行量化分析,并进行深入探讨,形成统计分析报告,解决了一些实际问题。新的实验教学模式,可以帮助学生灵活掌握、并运用统计理论和软件解决实际问题,极大地优化了学生的学习效果,提高了学生的实践能力以及创新能力,从而完善了统计学教学、社会实践一体化的教学体系。

参考文献:

[1]赵先仓.非统计专业统计学课程教学改革与创新.科技信息[J],2010(17):670.

[2]赵艳霞,李宇鹏,王晓巍.改革统计学教学模式、培养学生实践创新能力[J].中国成人教育,2010(4):157-158.

[3]郭精军.《统计学》教学模式探究.甘肃联合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J],2013,27(4):101-104.

[4]王辉.基于创新能力培养的统计学实验教学改革与实践.中国电力教育[J],2014(11):179-180.

[5]曹慧.基于行动导向教学法的《统计学》课程教学模式探索.北京城市学院学报[J],2014(2):6-11.

作者:陈裕 单位:南通理工学院经济管理学院

被举报文档标题:统计学教学改革

被举报文档地址:

https://www.meizhang.comhttps://www.meizhang.com/jiaoyuqikan/bjcsxyxb/697786.html
我确定以上信息无误

举报类型:

非法(文档涉及政治、宗教、色情或其他违反国家法律法规的内容)

侵权

其他

验证码:

点击换图

举报理由:
   (必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