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商业步行街铺装设计研究范文

商业步行街铺装设计研究范文

时间:2022-09-25 10:24:35

商业步行街铺装设计研究

《中国建筑装饰装修杂志》2014年第八期

1折衷主义思想对设计的影响

折衷主义思想不但活跃在哲学领域也影响了艺术风格的革新。例如将对立面或者各种不同系统的元素组合起来的手法形成的拼贴艺术。这是一种物质表现的组合,它将不同元素进行提取、简化与整合。毕加索在完成第一幅粘贴画《带藤背椅的静物》时,他通过提取静物的特性,利用印有藤椅图案的蜡纸运用粗绳进行粘贴作品,模糊了现实与印象,奠定了20世纪艺术粘贴的原则。这种随性的折衷设计手法最后形成了波普艺术。而后者是将生活日用品中的素材进行有灵魂地结合和创作,突破前期的表现主义倾向而具有象征意义。正如迪昂•瓦霍尔(1930-1987)解释说“想要不带任何提示地让事物自己说话”[3]。20世纪初由于受到西学东渐的影响,中国的建筑师们迅速地接收了折衷主义思想,将不同时期的西方古典建筑元素与中式装饰格局相结合,产生了一批不错的折衷主义建筑实践,例如上海的花园洋房,武汉的里分住宅等。综上所述,作者总结出折衷主义在设计中的表现方法:有选择性的提取与拼贴、融合,赋予设计一定的精神内涵。不论是有意还是无意,折衷主义的设计手法在我国当今经济快速发展背景下都非常盛行。因为它将不同时期不同地域的设计元素进行整合和再创作,满足了不同人群的审美需求。

2.我国商业步行街铺装设计的现状

商业步行街(Pedestrianmall)原型是传统的沿街集市贸易和露天市场,小贩在街道两旁铺设店铺进行售卖物品,顾客在街道中挑选货物。现代城市商业步行街一般位于城市中心商业区,通过人车分流的形式以休闲购物为主要导向,集商业、社交、娱乐于一体的综合步行系统。以上特点决定了步行街铺装设计不仅需要满足基本物质功能的承载性,更需要具有艺术审美的美学价值。然在价值观多元化的背景下,我国的商业步行街在铺装设计上也出现了很多问题。

2.1拿来的图案我国的商业街铺装图案可谓包罗万象、丰富多彩。大量的曲线拼花,涡卷纹样,尽显装饰主义的艺术与美感。但这些外表精美的图案大多来源于西式“拿来主义”,仅是单一的抄袭与搬运,缺少与地域文化的融合。

2.2硬质的铺装为了营造豪华气派的效果,商业步行街往往采用大面积的硬质铺砌,例如大块大理石的运用比比皆是。这样的铺装不但造价高昂,而且阻止了雨水的下渗,阻碍了土壤生态系统的竖向循环,原始的自然有机生境遭到了割裂;甚至有些步行街为了制造奢华的视觉效果采用了大量的镜面材质,这样不但容易产生眩光,给购物者带来心理上的不适,更会在雨天产生湿滑,存在安全隐患。

2.3混杂的肌理清代“肌理说”中翁氏认为“肌理亦即神韵”,丰富的肌理能提升审美者对本体的兴趣,丰富空间形态与视觉效果。但是一味地追求所谓的艺术肌理效果,进行过多的层次细分反而使得购物人群在商业步道中迷失自我,失去了明确的商业引导性。

2.4滥用的生态随着生态思想的日益普及,城市建设中大量的水泥、柏油、石材、压印艺术地坪等硬质铺装正逐渐被生态铺装取代。然而由于商业步行街是个综合性的室外空间,设计者没有考虑到购物群体的特点及行为习惯,生硬地滥用生态砖和不合理的细节设计反而影响了步行街的舒适度。

3.折衷主义思想在楚河汉街铺装设计中的应用

楚河汉街商业街项目位于历史悠久的楚文化之都——武汉,项目规划面积1.8平方公里,总建筑面积340万平方米,全长1500米,是目前中国最长,也是世界最长的城市商业步行街。楚河汉街不仅是商业街区更是武汉城市历史文化和生态景观工程的范例。由于武汉在中国近代历史上的重要地位,留下了很多中西文化交流的印迹,因此楚河汉街的建筑设计采用了折衷主义风格,将西方古典元素与中式建筑材料相结合。这种掺杂着多种设计语言的风格与商业空间以及地域肌理的关系是非常复杂的,而作为两方的媒介——街道,它该如何衔接建筑与地域肌理是设计者需要思考的问题。

3.1色彩的折衷汉街的主体建筑采用红灰相间的色调韵律排列,且与楚汉路有胭霞桥、歌笛桥、云中桥、放鹰桥,四座色彩绚丽的桥体相连。这些丰富的色彩虽然活跃了城市商业气氛,调动了购物者的激情,但是跳跃的颜色及夸张的广告反而给购物者带来心理干扰。研究表明当人长时间处于强烈色彩对比与差异的空间中,心理会感到极度的烦躁和不安。而处于简单的色彩对比中则会变得安静与放松。为此汉街的铺装整体采用治愈性的灰色系与主体建筑进行调和(图1),街道充当了画面中底的概念,而建筑则充当图。同时为了达到统一又细腻的艺术效果,铺装采用芝麻灰、山东灰麻、福建青、青石板四种灰色调,衔接周边环境、烘托主体、平衡人的心理。

3.2边界的折衷汉街全长1500米,被沙湖大道、中北路两条繁忙的城市主干道分割为三大地块。它不仅满足商业购物的需求,还是城市社区休闲的场所。如何在进深55米的狭窄空间内将商业气氛和观景环境进行衔接是个棘手的问题。在“环境知觉与环境认知”中提到了“寻路”的行为,空间导向系统就是在用人的方式引导“寻路”的过程[5]。因此设计者进行边界的折衷,整体步行系统采用“两带五点”(图2)的格局进行设计。一带:在主导流线上,采用张弛变化的线性轴向、略小尺度的铺装营造欢快的动态方向感,引导购物人群;二带:在楚河的滨河南岸设计观景步道,采用玻璃地景材质增加临水观景雅致之情,引导休闲旅游;五点:作为二者的衔接矩形空间形成名人广场,采用了略大尺度的围合铺装来营造循环性的静态轴向,引导人群的聚散与停留。

3.3图案的折衷鲁道夫指出“视觉是选择性的”。在《记忆的艺术》中弗朗西斯•耶茨将哥特式大教堂作为记忆设施,作为无知的人和有文化的人的圣经和百科全书[6]。因而视觉的选择性决定了人可以从符号中获得明确而有效的信息。汉街的铺装设计结合了楚文化区深厚的文化底蕴,在浩瀚历史中挑选出代表性的人物——屈原、钟子期、伯牙像、王昭君、张三丰、李时珍六位名人,并将各自的事迹整合为一篇完整的画卷,将这些历史碎片承载于现代铜版浮雕中,拼贴于汉街地面(图3、图4),以此彰显楚汉的历史文化,传承武汉城市的地域文脉。

3.4肌理的折衷武汉属北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雨量充沛,因而在铺装设计中注意到季节因素的体现在主导步行系统两侧铺设菠萝面饰的花岗岩,一旦雨季来临由于凹陷的面饰聚集雨水,形成斑驳的艺术美感,造就了“疏-密-疏”的丰富肌理效果。武汉下水道系统又极其脆弱,因而汉街在肌理设计上兼顾排水性,将主导步行系统分为三级肌理层次。第一级,中间主路采用900mmX400mm的透水青石板砖;第二级,商业周边小道因行人较少,故采用240mmX60mm的陶土砖进行铺装,其空隙为2mm,有利于雨水的下渗和细小植物的生长;第三级,路旁水槽采用线性排水方式延伸至整条汉街,排水的同时也进行雨水收集,有利于垂直生态系统的循环,保护地域生境的连续性。

4.结语

楚河汉街的铺装设计不但体现了武汉特殊的折衷主义历史背景,还解决了现实问题,是值得借鉴的经验。然折衷主义手法如被滥用也可以导致形式主义、即兴主义、风格杂乱等问题。作为设计师而非“拼贴匠”在适当运用折衷主义作为设计的指导思想时,更需要结合地域肌理传承地域文脉,结合地域环境进行提炼与创作。

作者:王贞林玉琴单位:华中科技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设计学系副教授华中科技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在读研究生

被举报文档标题:商业步行街铺装设计研究

举报类型:

非法(文档涉及政治、宗教、色情或其他违反国家法律法规的内容)

侵权

其他

验证码:

点击换图

举报理由:
   (必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