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合同管理范例范文

合同管理范例范文

合同管理范例

合同管理范例范文第1篇

甲方(委托方):_____业主管理委员会

乙方(受委托方):_____物业管理公司

为加强_____小区(大厦)的物业管理,保障房屋和公用设施的正常使用,为业主创造优美、整洁、安全、方便、舒适、文明的居住环境,根据_____市物业管理方面的法规和政策,经双方友好协商,达成如下协议,以便共同遵守。

第一条物业管理内容

1.甲方将位于_____区_____路的_____范围内的物业委托给乙方实行统一管理,综合服务。

2.管理事项包括:

(1)房屋的使用、维修、养护;

(2)物业范围的公用设施、设备及场所(地)(消防、电梯、机电设备、路灯、走廊、自行车、房、棚、园林绿化地、沟、渠、池、井、道路、停车场等)的使用、维修、养护和管理;

(3)清洁卫生(不含垃圾运到中转站后的工作);

(4)公共生活秩序;

(5)文娱活动场所;

(6)便民服务网点及物业范围内所有营业场所;

(7)车辆行使及停泊;

(8)物业档案管理;

(9)授权由物业管理公司管理的其他事项。

第二条委托物业管理形式

承包经营、自负盈亏。

第三条物业管理期限

委托管理期限为_____年,自___年___月___日起到___年___月___日止。

第四条双方权利、义务

1.甲方权利、义务:

(1)根据本合同规定甲方将住宅区委托乙方实行物业管理;

(2)监督乙方对公用设施专用基金的合理使用,并按公用设施专用基金管理办法拨付给乙方。

(3)按市政府规定的比例提供商业用房(总建设面积的_____%)_____平方米给乙方,按月租金_____元租用,并负责办理使用手续;

(4)给乙方提供管理用房_____平方米(其中办公用房_____平方米,员工宿舍_____平方米),按月租金_____元租用;

(5)负责向乙方提供本住宅区工程建设竣工资料一套并在乙方管理期满时予以收回;

(6)不得干涉乙方依法或依本合同规定内容所进行的管理和经营活动;

(7)对乙方的管理实施监督检查,每半年一次考核评定,如因乙方完不成第六条规定的目标和指标或管理不善造成重大经济损失,有权终止合同;

(8)负责确定本住宅区管理服务费收费标准;

(9)委托乙方对违反物业管理法规和规章制度以及业主公约的行为进行处理:包括予以罚款、责令停工、责令赔偿经济损失,以停水、停电等措施对无故不缴有关费用或拒不改正违章行业责任人进行催交、催改;

(10)协助乙方做好宣传教育、文化活动,协调乙方与行政管理部门、业主间的关系;

(11)政策规定由甲方承担的其他责任。

2.乙方责任、权利、义务:

(1)根据有关法律、法规,结合实际情况,制订本住宅区物业管理的各项规章制度;

(2)遵守各项管理法规和合同规定的责任要求,根据甲方授权,对本住宅区物业实施综合管理,确保实现管理目标、经济指标,并承担相应责任,自觉接受甲方检查监督;

(3)根据住宅区内大、中修的需要制订维修方案,报甲方审议通过后,从公用设施专用基金中领取所需的维修经费;

(4)接受甲方对经营管理过程中财务帐目的监督并报告工作,每月向甲方和住宅区管理部门报送一次财务报表,每三个月向全体业主张榜公布一次管理费收支帐目;

(5)对住宅区的公用设施不得擅自占用和改变其使用功能,乙方如在住宅区内改扩建完善配套项目,须报甲方和有关部门批准后方可实施;

(6)乙方须本着高效、精干的原则在本住宅区设置管理机构和人员;

(7)建立本住宅区物业管理档案并负责及时记载有关变更情况;

(8)负责测算住宅区管理服务费收费标准并向甲方提供测算标准与依据,严格按照甲方审议通过的收费标准收取,不得擅自加价;

(9)有权依照甲方委托和业主公约的规定对物业主公约和物业管理规章制度进行处理;

(10)在管理期满时向甲方移交全部专用房屋及有关财产、全部物业管理档案及有关资料;

(11)开展卓有成效的社区文化活动和便民服务工作;

(12)有权选聘专营公司承担住宅区物业管理的专项业务并支付费用,但不得将住宅区物业管理的整体责任及利益转让给其他人或

第五条物业管理目标和经济指标

1.各项管理指标执行物业行政主管部门规定的各项标准,要求住宅区在乙方接管后_____年内达到_____标准。

2.确保年完成各项收费指标_____万元,合理支出_____万元,乙

方可提成所收取管理费的_____%作为经营收入。

第六条风险抵押

1.乙方在合同签订之日起三日内向甲方一次性支付人民币_____元,作为风险抵押金。

2.乙方完成合同规定的管理目标和经济指标,甲方在合同期满后三日内退还全部抵押金及银行活期存款利息。

3.如由于甲方过错致使本合同不能履行,由甲方双倍返还抵押金并赔偿乙方经济损失。

4.如由于乙方过错致使本合同不能履行,乙方无权要求返还抵押金,并应赔偿甲方经济损失。

第七条奖罚措施

1.在各项管理目标、经济指标全面完成的前提下,管理费如有节余,甲方按节余额_____%奖励乙方。

2.如该住宅区被评为全国、省、市文明住宅小区,甲方分别奖励乙方人民币_____元(全国)、_____元(省)、_____元(市);获得上级部门单项奖或有关荣誉的奖金另订;如在乙方管理期间,由乙方获得的文明小区称号被上级部门取消,则乙方应全部返还上述奖金及银行活期存款利息。

3.如果甲方不完成应负的合同责任,由此而影响乙方的承包管理目标和经济指标,或给乙方造成直接经济损失,甲方应当给予补偿或承担相应责任。

4.如果乙方没有完成合同责任或管理目标和经济指标,甲方应当责成乙方限期改正,情节严重的处以人民币_____至_____元的罚款,直至终止合同,经济损失由乙方承担。

5.由乙方管理不善或重大失误,造成住户经济损失或生活严重不便的,应当赔偿甲方或业主及使用人的经济损失。

第八条合同更改、补充与终止1.经双方协商一致,可对本合同条款进行修订更改或补充,以书面合同为准。

2.合同规定的管理期满,本合同自然终止,各方如欲续订合同,须于期满前三个月向对方提出书面意见。

3.合同终止后,乙方可参加甲方的管理招标并在同等条件下优先承包管理。

第九条其他事项

1.本合同执行期间,如遇不可抗拒的自然灾害(台风、洪水、地震等),造成经济损失的,双方应相互体谅,共同协商,合理分摊。

2.本合同自签订之日起生效;附件1、2、3、4、_____、_____为合同的有效组成部分。

3.本合同正式一式三份,甲、乙双方和物业管理部门各执一份,具有同等法律约束力。

4.双方如对合同发生争议,协商不成的,可提请物业管理部门调解,或诉至人民法院。

5.________。

6.________。

甲方(盖章):_____乙方(盖章):_____

合同管理范例范文第2篇

合同管理是企业经营管理的重要环节。合同的订立、履行、变更、解除、转让、终止蕴含着诸多法律风险,常见风险主要有:一是忽略对方的资信审查;二是合同内容约定方面的缺陷;三是合同担保审查方面的疏漏;四是合同履行过程中的监管不力;五是内部合同管理机制不健全。防范合同风险应做到:一是积极做好合同签订前期的资信调查;二是签约合同必须坚持原则;三是依法加强对合同担保问题的审查;四是加强对合同履行监控;五是建立健全合同管理制度。

[关键词]

合同管理;法律风险;防范措施

企业合同管理是指企业对以自身为当事人的合同依法进行订立、履行、变更、解除、转让、终止以及审查、监督、控制等一系列行为。企业能否实施有效的合同管理,是决定其经营管理成败的一个重要因素。因此,企业为适应内、外部不断变化的环境,应当充分发挥合同管理的法律风险防控功能和作用。

一、企业合同管理中的常见风险分析

合同订立、履行、变更、解除、转让、终止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法律风险蕴含其间,企业合同管理部门必须不间断地予以识别和监控。就实践而言,常见的法律风险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忽略对方的资信审查。有些企业在签订合同前,不注意合同对方的资信审查,不了解对方企业经营范围、信誉等基本信息,导致企业遭受经济损失。在现实经济活动中,有不少企业或者个人为了取得合同的签订资格,欺骗甚至隐瞒对方自己的主体资格、履约能力以及商业信誉,致使合同签订之后,自身无法按照约定履行义务,给企业带来经济损失和人员浪费,更有甚者骗取合同进行违反犯罪活动。还有一些企业与未经授权的营业部、销售中心、车间等内部部门签订了合同,其合同实际是无效的。

二是合同内容约定方面的缺陷。企业在合同签订过程中,常常因合同条款、内容缺乏完整性和明确性导致的合同纠纷风险。造成一旦发生违约,在合同中找不到违约处理的条款。此外,有的合同存在用词含糊、模棱两可,容易引发引发争议,造成时候扯皮的现象。还有的企业在对合同变更时为了省事,不另立文字变更协议,以口头协定来代替书面协议。口头协议最大缺点是发生纠纷时取证困难,责任难划分。

三是合同担保审查方面的疏漏。合同担保的功能在于保障合同的顺利履行和债权的最终实现。但是,许多企业对合同担保所产生的权利义务不甚重视,通常采取企业之间相互担保的方式。加之事前缺乏调查,情况不明,出现有的保证企业自身负债累累,面临破产。当一方违约后,担保单位无力履行责任。还有企业委托国家明文规定不具担保资格的行政、事业单位担保,本身就是无效担保,因此难以产生预设的法律后果。

四是合同履行过程中的监管不力。合同的法律风险还存于履行的过程。当事人在签订合同时,对合同内容条款约定难以做到事无巨细,穷尽每一个细节。在合同履行的过程中,尤其是一些标的重大、条款复杂、履行时间较长的合同,会遇到一些情势变化。合同审查只是合同管理工作中的一部分,但是,许多企业将合同管理仅局限于合同审查,缺乏对合同履行的全过程监督管理,导致在合同履行的过程中,企业管理部门并不能够依据合同对具体实施部门进行管理以及控制。有时合同履行行为已经实质变更了合同内容,而合同管理部门却不知晓,此类现象在建筑企业较为普遍。

五是内部合同管理机制不健全。许多中小企业合同管理不细致,合同管理人员不专业。内部合同管理机制不健全会引发许多法律风险。我国合同法规定,合同上只要加盖企业印章或其法定代表人的签名,便产生法律效力。有些企业对企业印章和其法定代表人印章管理不甚严格,导致滥用印章的情况频出不穷。

二、防范企业合同管理法律风险的对策建议

合同管理已成为企业运作法治化的标志,因此,企业应当通过加强合同管理、强化企业内部控制,从而防范企业经营风险,最大限度地减少经济纠纷,确保企业在市场运营中掌握竞争主动权。

一是积极做好合同签订前期的资信调查。合同风险的识别和防范需要企业提前进行大量相关信息的收集和准备,其中最重要的是针对合同相对方进行资信调查。调查内容涉及企业精英的方方面面,例如企业概况、注册资本、经营范围、企业财务状况、经营现状、销售渠道等。要做到对发生业务的企业了如指掌,才可以确定签约对象是否具有法律意义上的签约、履约主体资格,才能保证安全履行合同。

二是合同内容约定必须坚持全面原则和具体原则。企业应当对即将签订的合同内容进行仔细斟酌和审查,审查要坚持两大原则:第一,全面原则。保证合同条款的全面性,企业法务部门可以会同业务部门,根据本企业的业务规律和特点,制定适合于自身需要的格式合同文本。格式合同文本要兼顾双方的权利义务。第二,具体原则。合同应当避免使用一些模糊不清、空洞无物或者歧义性的文字,做到内容表述清晰确定。

三是依法加强对合同担保问题的审查。我国《担保法》规定的合同担保方式有四种:保证、抵押、质押、定金。企业必须严格依照相关法律规定对合同担任问题进行审查。主要是做好保证的审查,即对保证法人的审查,确保在违约时能够履行保证的法律责任;抵押审查,抵押人必须对抵押物享有所有权,或依法享有处分权;质押的审查和定金的审查。

四是加强对合同履行的过程监控和管理。企业在履行合同过程中,会面临合同变更、解除、对方履行能力变化、对方或本方违约等诸多情形。因此,企业合同管理部门必须重视对合同履行的全过程进行有效的监控管理。首先,合同履行应坚持“四统一”原则,是指在合同履行过程中的交货收货凭证、付款收款凭证、税务购销凭证上记载的主体应当与合同文书上记载的主体,四者必须严格一致,否则,将扰乱合同主体与履行主体之间的法律关系,给双方带来很大麻烦。其次,企业合同管理部门必须积极适时应对合同履行过程中的各种情势变化,一旦发现情势变化对合同履行构成实质性影响,应当及时行使“同时履行抗辩权、先履行抗辩权、不安抗辩权”等抗辩权利,在法定情况下对抗对方的请求权,使企业的拒绝履行不构成违约,从而更好地维护企业的利益。如果遇到对方违约,应当及时收集对方违约的证据,通知对方并给对方一个合理的时间予以补救,以便在今后的纠纷解决中占据主动地位。

合同管理范例范文第3篇

关键词:建筑工程;合同管理;风险防范

1建筑工程合同管理的重要性

1.1符合市场经济发展要求在市场经济的大环境下,建筑企业为了适应其流动大、变化快的特性,一定要加强工程合同管理,提高自身竞争力,逐步走向正规化、规模化,推动企业发展。借助清晰完善的工程合同,政府也更方便行使其监管职能,从而保证市场发展的规范化、高效化,加快行业发展。

1.2工程管理和施工行为的关键部分建筑工程规模大、时间长、风险高,工程合同对建筑施工中的质量、工序、效率都做出了明确的说明与规定。加强对建筑工程合同的管理,可以帮助建筑单位控制施工风险,提高工程的效率,有效的保证工程的质量。

1.3纠纷解决的基础依据合同是对签订双方权力和责任的约束,具有强而有力的法律效用。在我国,市场情况复杂多样,容易出现单方面毁约、不正当竞争等恶性市场行为。健全完善的法律合同,对纠纷的产生有很强的预防和保护作用,是保证企业利益的有效途径[1]。

2控制建筑工程合同管理风险的措施

2.1制度建设控制工程合同管理的风险,首先从建立制度开始。确认符合国家法律法规,并保证规范、严谨、合理的制度是控制风险的前提条件。在实际操作中,合同管理的过程十分复杂,需要一系列的制度来控制风险。常用到的包括以下方面:①合同交底制度。合同签订后,合同管理人员要把合同具体内容详细的讲解给施工操作人员,达到合同项目的落实;②责任分解制度。明确责任人,把不同的管理项目制定大专职的责任人或责任小组上,各司其职,细化明确每一个板块,控制风险;③工作日报制度。建立信息网络,责任人每天上报工作进程并进行总结;④进款审查批准。施工中款项的进出频繁,设置审查和批准环节可减少人为的失误和漏报,从而控制风险。

2.2动态流程规范工程实际操作过程中,经常出现合同变更。为预防这种现象对工程进度造成影响,并控制因变更导致的风险,经常通过以下方法进行动态流程规范:1)建立索赔制度。施工索赔是建筑企业用法律保护自我、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体现,解决了在施工过程中各类因素给施工带来的风险问题,是建筑企业得以生存和发展的有效保障。施工索赔是建筑企业通过协商来解决纠纷,避免合同纠纷的最好途径,其索赔标准应该以签署的合同为准。2)现场签证。在现场签证时,要严格按照相关内容进行签证,注意签证时间和签证数量。对变更合同内容后的签证要更加谨慎,需按照相关条款内容对变更项目进行签证,未变更的部分不许要签证。3)文件档案的及时收录。施工现场的文件档案本身就数量多、内容杂,对变更后的文件档案,一定要认真记录,细致地审核分析。对于附带索赔的,一定要经过双方确认后,同索赔一起进行。

2.3加强责任人素质合同管理责任人的技术素养,是决定合同质量的重要原因,要从选拔、培训、考核激励三点入手,提升合同人员综合职业素养。第一,在选择合同管理人员时,挑选对国家合同管理法律法规十分了解、合同管理专业水平高、信息化技术水平高、道德品质高尚的优秀人才,以充分发挥人才优势,保证合同管理过程有序、高效[2];第二,建立合同管理人员培训体系。通过定期培训,加强相关管理人员的专业技能水平,充分发挥岗位优势,从专业的角度完善合同文本内容。通过定期培训,优化管理人员的合同拟定能力,要做到能严谨、详细地描述合同内容,保证合同质量。同时,通过定期培训,提升管理人员现场应急事件的处理能力,从而更好地平衡施工中出现的问题,保证进度有序进行;第三,建立有效的考核激励机制。在考核中检验合同管理人员的任职能力,保证在位者充分发挥作用。同时设置相应的激励措施,加强管理人员的责任感。

2.4信息、信用体系建设工程合同管理中,合同内容、数量都很庞大,要通过计算机设备建立信息化档案,并做到专人负责,实时更新记录。工程合同管理的风险大多是由于信用问题造成的,记录并分析各单位的信用,划分不同的信用等级,从经营情况、财务情况多角度分析信用度,可以更好地帮助合作单位进行选择,从而降低建筑工程合同的风险[3]。

3结束语

行之有效的工程合同管理制度,是降低市场风险、提高工程效率和质量的基础措施,也是建筑主体单位在市场竞争中的立足之本。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化,做好工程合同管理,也是发挥政府行政职能的主要依据。

参考文献:

[1]马艳凤.建筑工程合同管理及其风险防范策略[J].建材与装饰,2016,(6):164-165.

[2]李丽萍.建筑工程合同管理及风险防范控制研究[J].陕西建筑,2016,12(34):229-230.

合同管理范例范文第4篇

[关键词]合同;税务风险;涉税管理

1企业合同涉税管理与风险防范的必要性

企业经济合同是市场经济活动中的重要角色。它是保障企业经营活动中合法权益的有力武器,但是同时,经济合同签订不合理将使企业面临严重的法律风险、财务风险以及税务风险。市场上的大部分企业重点关注合同中的法律风险和财务风险,对合同中涉税条款的风险防范却是众多企业的短板。经济合同中有关税务缴纳的条款是除了国家纳税法规以外,影响企业税负的另一个重要因素。在接受税务机关检查时,一旦企业合同中涉税条款被判定为不合理,企业的相关权益将无法继续通过合同获得保障,企业将面临巨大的税务风险。在合同签订时,预先做好充分的风险防范准备,有利于企业规避财务风险、降低税负,有利于企业减少损失、提高利润空间。

2企业合同中的涉税风险分析

2.1企业投资时的涉税风险企业在进行各种投资活动时,签订的经济合同中必然包含相关的税款缴纳内容。投资合同中的涉税条款只有与国家政策法规相吻合,才能保证投资活动顺利进行。以企业通过无形资产或不动产签署的投资合同为例,投资活动中的涉税风险主要分为三类。首先,是增值税风险,营改增使企业在进行无形资产或不动产投资时是否缴纳增值税的规定有所变化。其次,作为无形资产和不动产主体的土地、房屋等,用以投资入股时,土地增值税风险必须引起企业重视,尤其是在2015年相关政策发生大幅调整之后。最后,在无形资产和不动产投资时企业常忽视企业所得税风险,由于投资活动涉及的资产所有权变更,企业必须依法缴纳企业所得税。

2.2企业发票涉税风险发票风险是企业普遍需要重点应对的一个风险。我国一直以来都是采用“以票控税”方式进行税务管制,发票历来是企业与税务机关之间税务活动的重要凭证。企业经济合同中如果不能明确有关发票凭证的规定,合同双方一旦发生发票开具不规范、不及时等问题,极容易引起双方经济纠纷,不仅使企业面临财务损失,还严重伤害了双方的合作情谊,不利于企业在行业中良好口碑的树立,进而影响企业的长远发展。

2.3企业劳动报酬合同涉税风险近些年来,企业与工人之间的劳务纠纷事件时有发生,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之一就是劳动报酬合同中的相关条款不够详尽,对可能发生的情况考虑不周到。企业劳动报酬合同中关于对工人报酬的支付方式直接影响企业的税收支付额度,详尽、恰当的涉税条款不仅能帮助企业节省大量税款,减轻企业税负,还有利于企业与工人达成良好合作关系,构建良好的雇主品牌形象。

2.4企业购销合同涉税风险企业购销合同的涉税风险一般集中在两个方面。首先,企业采购活动未取得发票的风险。我国“以票控税”的税收征管模式决定了发票取得成为企业购销活动中不可或缺的一环。发票虽然不是企业采购业务唯一的有效凭证,但如果缺失这一凭证,企业购销活动的税务成本将大大增加。其次,购销合同中采购价格是否为税后价格的风险。采购人员签订购销合同时,常常会因为缺乏专业的税法知识忽视合同中采购价格中是否含税的问题,导致企业采购成本大幅提高,增加不必要支出。

2.5企业租赁合同涉税风险企业在签订固定资产的租赁协议时同样容易产生税务风险,这一风险大多是由于租赁合同中对于租赁方式的界定不清晰造成的。企业对于固定资产的租赁,一般分为两种形式:一种是经营租赁,一种是融资租赁。而我国税法中,关于这两种不同的租赁方式产生的租赁费用,其税收扣除方式以及税率都有不同规定。企业如果在不清楚这种差异的情况下签订租赁合同,往往会导致企业缴纳税收额度的增加,甚至造成更严重的财务损失,因此,企业有必要在签订租赁合同时做好相关的涉税风险防范工作。

3企业合同的涉税风险防范策略分析

3.1投资合同涉税风险防范企业订立投资合同时,尤其是进行无形资产或不动产投资时,涉税风险防范的难点主要在于国家税收政策的复杂多变性。我国的税收法规一直以市场经济活动的变化为依据实时修改,这种做法虽然使得税法更加符合我国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却也给企业经济合同的签订带来了额外的风险。企业规避投资合同涉税风险的有效措施是密切关注国家相关政策的变化,知道哪些规定被废除、哪些规定新增,及时发现是否发生了与自身经济活动相关的优惠政策变化,保证投资合同中涉税条款的合法合理性。

3.2规范合同发票条款,防范发票风险企业之间签订经济合同时,为预防后期可能出现的发票争端问题,有必要在合同中就发票问题作出详细、明确的规定。容易引发发票风险的问题主要有四类,合同中可以有针对性地规范相关条款。第一,合同中必须直接向合作单位提出开具发票的要求,或者企业在选定合作单位之前就优先考虑能够提供发票的公司。第二,合同中必须规定合作单位提供发票的具体程序以及时间,对不同种类的业务活动也应该作出不同规定,防范由于发票时间有误导致的企业损失。第三,合同中有必要规定不同业务活动开具的具体发票种类。第四,合作双方应该就某一方未能严格遵守发票条款后的赔偿行为达成共识,明确责任主体。

3.3劳动报酬合同涉税风险防范企业在与工人签订劳动报酬合同时,应该从两方面开展涉税风险防范工作。一方面,企业可以通过具体条款的规定降低企业的个人劳务报酬应纳税所得额。比如,企业劳务合同中应该就工人工作中产生的食宿费用、交通费用等作出规定由企业承担,并且将这些费用单独陈列出来;或者企业可以与工人达成分次支付劳动报酬的协议,在劳动报酬合同中明示,这一做法有利于企业减少应缴税额、节省企业开支。另一方面,企业通过对工人报酬的支付形式的界定防范涉税风险。比如,是以工资薪金的方式向工人支付报酬,抑或以劳务报酬的方式,我国税法中关于两者的税率存在差异。

3.4购销合同涉税风险防范企业关于购销合同的涉税风险防范,可以从三个方面着手。首先,合同中应作出明确规定,供应商开具发票时必须根据企业实际支付的货款开具,避免出现全部费用支付完毕后再开具发票的情况发生。其次,采购合同签订时必须明确采购价格的合理性,合同中就采购价格是否含税、支付方式、支付时间等都应该明确表述。最后,合同中还应该就双方违约行为作出规定,企业在向供应商支付违约金时,违约金与采购商品的销售情况不挂钩,从而达到降低企业应缴增值税额的目的。

3.5租赁合同涉税风险防范在租赁合同中明确所租赁资产的性质以及租赁方式,是企业防范租赁合同涉税风险的有效手段。关于企业所租赁资产的性质,租赁合同中应该重点标示该资产是动产还是不动产。而企业的租赁方式,合同中应该明示是融资性租赁还是经营性租赁。所租赁资产的性质以及企业租赁方式的不同,将直接影响企业需要缴纳增值税的税率。因此,通过明确所租赁资产的性质和租赁方式,有助于企业合理搭配组合,找到最大化减少税收开支的租赁方式,同时最小化由于租赁合同规定不清导致的企业财务损失。

4结论

合同管理范例范文第5篇

一、法律风险管理的必要性

如今,建筑市场竞争发展逐渐趋于恶性,建筑施工企业不但最终获得利润极少,反而出现较多问题,如拖欠项目工程款,造成项目无法正常施工,工程期限一再延长,不但影响建筑施工企业正常运转,还可能导致企业声誉受损。此外,大多数建筑施工企业缺少专业的项目管理人员,且不注重自身项目管理工作,对施工过程中的签证资料等管理较松散,造成施工周期延长、工程质量没有保障等影响,而合同管理是建筑工程项目管理中最核心环节,其能够确保项目工程质量、协调多方利益、控制投资等多项内容正常运营。为避免此类问题出现,建筑施工企业应将合同风险管理工作放置首位,认真做好建筑工程项目合同管理。在合同管理过程中,依照项目施工特点规划处科学、有效的合同管理过程,梳理好思路,确保项目合同管理中双方的权利与责任,从合同签约及管理方面着手,认真学习有关建筑工程项目合同管理中的法律及管理知识,确保能够从容应对合同管理中出现的法律风险,保证建筑施工企业能够正常运转,推动整个建筑行业健康发展。

二、合同管理法律风险种类

(一)合同交底风险

建筑施工企业在项目施工前,需对合同签订内容了解清楚,将项目施工进行交底。与其他类合同不同的为,建筑施工中的每一名建筑施工人员都是施工合同履行过程中的一个主体,并能直接影响建筑施工合同的约束性,与建筑施工企业关系紧密,甚至能影响企业正常运行。参加合同交底工作的人员来自各个方面,确保项目施工能够依照施工标准进行,并能遵照合同规定时间完成项目施工进度,保质保量完工。但是,在现实生活中,假如合同交底工作流程不规范,造成建筑施工企业未能清楚的了解合同内容,仅凭借以往经验进行施工,忽视合同中有关内容,导致出现违约现象,甚至出现高额的工程赔偿。

(二)分包风险

工程项目在建设施工过程中需要用到很多专业技术,须多个专业互相配合才能顺利完成。所以,有些工程项目在施工过程中由承包人把项目分包给专业分包人,由分包人完成部分项目施工。随着工程项目参与主体的增多,导致工程项目风险也随之增多。由于第三方分包商资质各不相同,施工水平参差不齐,工程项目施工周期延长的情况比比皆是。这种情况下,承包方也需就第三方分包商的违约情形对业主或发包方承担连带责任,就比如。项目质量不过关或项目施工周期延长发生时,承包方就需要对分包商的这些违约事项向业主或发包人承担连带赔偿责任。

(三)工程进度和质量风险

就建筑施工企业而言,建筑工程项目合同管理存在的法律风险远远高于项目工程施工过程本身可能产生的问题,因为工程进度与工程质量与合同不符时会造成合同风险提高。在项目施工过程中,会受到各种因素的干扰与制约,诸如项目施工方等,这些因素都会造成工程周期延长。如果建筑工程项目施工模式是总承包方式,那么在处理工程周期延长的问题上,会最大限度的使利益倾向于业主方。有些项目合同条款利益导向性较明显,例如,合同中规定无论何种情况下都不允许发生工程周期延长的情况,同时对违约责任作出明确规定。所以,这种情况对项目施工方而言,在项目工程进度出现问题时,很难确保自身利益。

三、合同管理法律风险的防范策略

(一)签订前的风险防范

建筑施工企业在签订工程合同前,应先分析出其可能存在的法律风险,并针对风险点制定相应的防范策略。承包人在工程合同签订前,应详细审查验证发包人关于工程项目的所有资料,确保合同具有法律效力,同时应审查其是否具有项目施工、规划许可证等。同时,还应当对发包人的履行能力进行深入调查,因为合同签订双方的履行能力关乎合同能否顺利,因此,在工程合同签订前,一定要审查验证全部工程相关资料,最大限度的降低工程合同签订前的风险。工程合同签订完成后,所有相关资料均可能成为日后纠纷解决的重要凭证。签订前的风险防范策略包含以下几点:(1)审查验证发包人施工或规划许可证等;(2)发包人的履约能力及资信情况;(3)详细了解工程项目招标内容;(4)整个招投标程序合法化。

(二)签订时的风险把控

建筑施工企业在签订工程合同时,应对合同中每一条内容仔细查看、详加斟酌,务必做到全面性与具体性。确保工程合同中的每一项内容完整,根据项目特点及规律制定合同格式,合同清楚明确的划分出双方责任与义务。工程合同中文字描述要清晰、准确,不允许文字描述含糊、夸大。建筑施工企业进行项目施工时,会与多方发生经济往来,会出现有关工程的衍生合同,例如施工原材料采买合同,应当采用规范的文本模板签订合同,这样可降低因合同不标准造成的法律风险。正因如此,建筑施工企业要根据不同的需求制定出相关的衍生合同,包含项目施工物资买卖合同、专业分包合同等,在进行相关业务活动时,一定要签订规范的合同,降低合同签订时的法律风险。在大型项目时,建议使用住建部提供的建设工程施工合同范本(2017)。

(三)侵权的索赔管理

就建筑施工企业而言,项目能够中标大多是以低价收入囊中,所以对项目合同管理中的法律风险防范应加入工程索赔管理。但是,在实际环境中不难发现,工程索赔管理十分艰难,不但要在施工过程中搜集关于工程索赔的相关资料,而且还要靠平时积累的经验将资料进行整理。如果搜集与整理的资料不全面,那么索赔的难度就会变大,有的施工合同还常有索赔期限,如未在索赔期限内提出索赔,甚至根本不能进入索赔程序。应设有专业人员全程跟踪、办理该项业务,能够进驻施工现场实时搜集相关资料并整理,确保资料真实完整后将之备份留用,并按照合同约定的程序,在索赔期限内通过正常途径进行索赔。为确保资料使用方便,可根据项目特点进行区分。工程的索赔管理应当有理有据,如此才有底气申请索赔,并且大大提升了其成功率。

(四)风险管理体系

随着建筑施工企业合同管理过程中产生的法律风险,与工程项目实施阶段的履行情况是密不可分。因此,应依照风险来源进行风险类别划分是一种较为妥当的方式。创建一套科学、合理、有效的风险管理体系,并根据该体系中的内容作出风险防范。本研究中的法律风险一般是指有关法律、法规、合同纠纷等内容。站在工程项目角度上看,其包含的风险因素有项目进度、工程质量等,所以,应对其加强风险防范。把合同管理中的法律风险和工程内部管理联系起来,建设好风险管理体系,制定相应的防范策略并认真执行,能够有效的降低法律风险。

四、结束语

当前我国建筑施工市场现状极度不规范,就建筑施工企业而言,项目合同管理中的法律风险防范,要对合同签订前、签订时、签订后履行合同的每一过程都应做好风险辨别、分析、防范,加强对合同管理可有效的降低法律风险。合同管理过程中最重要的部分就是合同签订后开始履行时的管理部分,此时应从项目施工管理、工程内部管理等环节着手,科学、合理的使用防范策略。

参考文献:

[1]刘勇,范世钰.FIDIC合同条件在境外项目合同管理实践中运用举例[J].中国港湾建设,2018,38(09):78-81.

[2]戴若林.大型建设工程项目合同界面风险管理研究[J].建筑经济,2017,38(12):51-53.

[3]包桂丽,刘蕊.法律风险管控视角下科研合同管理信息化的必要性分析——以上海市某三甲医院为例[J].中华医学科研管理杂志,2018,31(5):380-382.

[4]王远胜,周中举.论政府实施部门PPP项目合同风险管理——基于不完全契约理论的分析[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7(38):105.

[5]魏峰.推行合同项目化管理夯实法律风险防范基石[J].现代国企研究,2017(08):158.

[6]李玉璧,王兰."一带一路"建设中的法律风险识别及应对策略[J].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17(2):77-81.

合同管理范例范文第6篇

摘要:在我国市场经济快速发展的背景下,企业面对的环境复杂性大大增强。要想实现更好地发展,企业要积极应对发展中遇到的法律风险,并制定完善的处理措施,从而最大程度降低法律风险的产生给企业带来的不利影响。为此,企业要积极构建和优化风险管理模式,做好合同管理工作,从而有效约束企业各项经营活动,提升合同管理工作给企业带来的经济效益。

关键词:企业;合同管理;法律风险;防范措施

识别、控制和管理法律风险是一项长期的工作,这项工作不仅是企业法务人员的主要工作任务,更是企业全体员工的工作任务。在当前市场经济环境发展背景下,合同在企业经济活动开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伴随着合同管理法律的不断健全和完善,企业面临的合同管理压力不断增大,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企业的法律风险。在这种情况下,企业要结合不同类型的法律风险制定完善的风险防范措施,以满足企业发展需求。

一、企业合同管理工作概述

企业合同管理主要是指合同的主体企业以自身需求为出发点,与其他法律主体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签订、履行、终止、处理合同纠纷等综合管理工作。在企业现代化发展中,合同管理发挥着重要作用。首先,在市场经济发展中,企业的合同管理是不可或缺的因素。伴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我国经济主体从原有的计划经济转变为市场经济。在当今经济社会舞台上,民营企业、国有企业、外资企业等共同存在[1]。各类企业通过签订合同来实现业务合作,市场经济体制下的企业合同为企业的经济利益提供了重要保证。为此,企业高度重视合同管理工作与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相符。其次,合同管理工作对企业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一方面,良好的合同管理工作是企业在市场经济环境生存的必然选择。另一方面,合同管理工作有效保障了企业的经济利益,通过利用法律的约束力来促进合同的有效实施,从而保证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最后,企业合同管理是不断完善我国法律的必然趋势。随着我国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国际贸易日益频繁。企业的国际化发展要求企业实行规范的合同管理,同时标准化的企业合同管理工作已经成为我国法律课题研究的重要方向。

二、企业合同管理风险识别

合同管理在履行双方之间的合同协议以及根据法律规定解决合同纠纷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2]。但是,受合同管理中各种因素的影响,仍然有很多问题需要解决,深入分析这些问题对企业更好地开展合同管理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一)合同签订过程中存在的风险

合同签订前的潜在风险主要为在签订合同前,合同双方未详细分析和调查另一方的资格,而是与没有履行合同能力的公司签订了合同,最终导致合同无法顺利履行。或者企业与不具备合法权限的当事人签订合同,导致合同缺乏有效性,最终严重损害企业的经济利益。除此之外,在具体签订合同中,部分合同管理人员的工作经验不足、法律意识薄弱,不能全面掌握专业化知识,这会导致企业合同文本缺乏合理性和规范性,合同内容不清晰、条款不清楚,在严重的情况下,合同的内容违反法律和法规。这些合同在具体签字时违背了合同的严肃性,不能按照合同项目促进双方更好地运作。签订不正规合同和不科学的合同管理可能会引起合同纠纷,使企业的项目投资工作失控,不利于企业树立良好的形象,给企业带来无法弥补的损失。

(二)合同履行过程中存在的风险

合同履行中的风险主要表现为:在合同履行过程中,合同的一方当事人未按照规定履行合同或受到不可抗力的影响,导致企业受到严重的经济损失。合同履行过程中的风险产生的主要原因有两点:第一,企业合同管理者处理合同违约行为缓慢,制定的决策缺乏合理性和及时性,因此会给企业带来经济、物力损失。第二,企业对合同履行管理力度不足,没有全面的追踪和调查合同相对方,也没有及时、准确地发现问题,最终导致合同纠纷的出现,给企业带来严重的经济损失。一旦发生合同纠纷后,如果企业不能及时制定正确的纠纷处理措施将会导致其在后续的仲裁和诉讼环节处于不利地位。而企业合同管理人员法律意识淡薄或管理质量低会大大增加风险发生的概率。

三、企业合同风险发生的主要原因

(一)企业合同管理法律意识薄弱

现阶段,我国企业合同法律法规建设水平较低,处于低层次阶段,各种相关的法律法规还不够完善[3]。如果签订合同的双方法律意识淡薄,将会对合同签订、合同履行和合同验收等工作缺乏足够的重视,从而导致双方不按照合同规定履行合同条款,这会大大增加合同风险发生的概率。

(二)彼此间缺乏了解,没有设置专门的负责部门

合同签订双方没有进行深度沟通和交流,也没有针对某一个项目达成共识,这导致合同签订工作仅仅流于形式。同时合同双方企业没有建立完善的合同管理体系,也没有设置专业的部门负责合同全程的跟踪和沟通工作。

(三)企业缺乏诚信意识,也没有形成长远发展的眼光

企业对合同的履行情况直接影响着他们的诚信形象。而部分企业中的领导人员诚信意识低,没有形成长远的发展眼光,这导致企业经常出现违约的现象。这不仅影响合同在企业中的重要地位,而且不利于企业树立良好的社会形象,对企业日后的稳定发展十分不利。

四、企业合同管理风险的防范措施

伴随着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提升,企业合同管理水平有所提高。针对企业合同管理中的风险,不仅要做好分析工作,而且要及时制定完善的防范措施,从而有效保障合同的执行力,满足企业发展需要。

(一)合同签订过程中的风险防范措施

首先,企业要做好合作方的资格审查工作,严格按照相关法律法规签订合同。同时,有必要详细调查合作伙伴的商业信誉和实际表现,并通过现场检查等形式调查合作伙伴注册资本的真实性[4]。其次,要做好合同条款的审查工作,其主要包括质量条款、技术条款等。在合同中详细标注出每一位细节将要取得的成效,防止出现模糊的描述。最后,要认真审查合同的格式条款。在具体签订合同中,要仔细研究每项条款的适用性,防止在后期合同执行中出现法律纠纷,从而有效规避风险的发生。

(二)合同履行中的风险防范措施

在履行合同过程中,首先企业要积极收集和保存资料,从而保证合同管理者了解合同具体的履行进程。其次,在变更合同中,要及时签订变更协议。最后,在履行合同过程中,合同管理人员要全面掌握和了解各种合同条款,合理使用合同来保护自身的合法权益[5]。为了保证合同履行的科学性,要重点提升合同管理人员的综合素养。为了满足市场发展的需求,企业要积极培养更多具备较强专业能力的合同管理人员,从而提升企业合同履行中的风险防范能力。

(三)合同发生纠纷时的防范措施

首先,针对合同管理中出现的纠纷,企业要及时制定完善的结局措施。预先使用友好的协商方式,如果不能协商则要走法律程序,通过法律的调节保证合同双方的合法权益。其次,在使用法律手段解决合同纠纷时,要以收集证据为主,求助相关机构进行诉讼和仲裁[6]。最后,当完成合同执行工作后,企业要科学评价项目合同的执行情况。同时要有效总结合同管理经验,对合同管理中存在的不足吸取经验,丰富合同管理经验,从而为下一份合同的制定提供有价值的资料,从根本上提升企业合同管理质量。

五、结语

在现代企业发展中,企业开展合同管理工作是必然选择。在具体合同管理中,企业要正确识别合同签订、履行和发生纠纷中存在的风险,制定完善的风险防范措施,从而有效规避合同风险,为企业带来较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参考文献

[1]韩瑞.企业合同管理法律风险识别与防范途径探讨[J].法制博览,2020(7):133-134.

[2]付金娴.企业合同管理法律风险识别与防范途径[J].纳税,2019(18):301.

[3]杨冠宇.油田企业合同管理法律风险识别与防范探讨[J].赤子,2019(22):218.

[4]高美静.企业合同管理法律风险的识别与控制[J].商情,2020(3):136.

[5]江丽华.企业集团财务公司合同管理法律风险防控研究——以江铜财务公司为视角[D].南昌:江西财经大学,2019.

[6]颜瑞琪.事业单位劳务派遣用工管理的法律风险及防范的研究[D].广州:广东财经大学,2020.

作者:郝魁 单位:中铁十五局集团物资有限公司

第二篇:国有企业经济合同管理问题与对策

【摘要】经济全球化时代已经来临,随着我国经济的迅猛发展,国有企业与私营企业或海外企业的经济贸易联系日益加深。而经济合同作为双方的经济目标以及利益效果的保证,其中的条款条约都密切与双方的利益挂钩,所以对于经济合同问题,各大企业需要高度重视,采取规范有力的措施手段制定及调整经济合同,使经济合同的管理更规范、更严谨、更科学,并使其有效服务于国有企业的利益效果。论文就国有企业经济合同的管理问题与对策展开研讨。

【关键词】国有企业;经济合同管理;问题与对策

1国有企业经济合同管理现状

企业的经济合同管理是企业基于自身发展情况再根据所设计的法律规定制定经济合同,同时需要注明合作双方对于经济合同所拥有的法律权力与责任,例如条款条件的履行或更改、解释权以及终止权。国有企业是我国的经济主导支柱,为我国总体GDP贡献了巨大的力量。我国国有企业在经济合同管理中存在着工作漏洞,导致了利益损失、监管不力、甚至法律纠纷等问题。无论出现以上任何一个问题对于企业来说都是一个致命的打击,使企业遭遇经济压力危机、法务缠身,最坏结果可能会濒临破产边缘。在依法治国的环境条件下,企业经济合同成为双方合作的安全保护伞,正确的管理可以关乎到整个企业发展前景的兴衰成败。试想一下,如果企业只是因为疏于对经济合同里一个小点的监管,这就已经有可能会导致企业陷入到违约纠纷的困局中,所以企业要严抓经济合同管理工作,采取有效的惩处方法警示相关工作人员认真细心执行各个流程,实现经济合同科学化管理和规范化以最大限度减少经济合同纠纷,建立企业双方良好的合作关系,共同推动企业更上一层楼。从多桩合同纠纷案件来看,我国国有企业对经济合同的重视度不高。经济合同具有法律效力,合同作为双方产生经济纠纷时能够有效保护企业双方的利益,从而降低国有企业的运行风险,所以国有企业一定要意识到落实合同管理的必要性,签订合同前一定要经过法务部门对合同的条款条件进行检查和审核,保证合同的合法性与效益关系。另外,经济合同不仅能够保护企业的合法权益,还能活跃企业的工作氛围,提高工作效率。因此,国有企业在制定或执行经济合同管理时,要注意与企业的基本情况相匹配,与企业发展的方向相一致,以推动企业蓬勃发展。

2国有企业经济合同管理存在的问题

2.1法律责任风险意识薄弱

法律大于权力,法律效力是经济合同最有力的保障。在发生经济纠纷时,原合同中的每条条款都预示着对各自双方的责任,法律的作用就是把这些责任强制加于企业而实行利益维护的,所以制定经济合同时一定要明确每条条款所带有的法律规定。但是,我国国有企业负责经济合同的管理人员法律意识普遍比较薄弱,因为合同管理人员并不是由公司的法务部门专业人士执行,自身并不具备高风险法律意识,所以他们对相关法律知识并没有深入地研究过,自然而然对于条款后的影响也没有认真的学习过,只是一味地认为检查合同是法务部门的工作,以至于对于合同的安全性、合同内容的模凌两可会带来怎样的法律风险,并没有足够的认识以及基本的判断,这大大增加了企业陷入困境的机率。近年来,虽然国家出面对于经济合同的法律问题进行了整改,但由于我国国有企业独特的性质和存在形式,导致了合同法律责任管理工作的实施依然存在问题。例如,某关键性条款的忽视或未规定,使合同无法发挥其应有的作用,那么国有企业将面临巨大的债务危机和名誉损失;或在法律维权方式不够明确,导致在合作过程中发生争议需要通过法律途径维权时,但在诉讼和仲裁方式中,只能选择一种进行权益保护,降低了成功维权的概率。若是不幸地碰上了某个工程项目的经济合同设计的金额巨大,但在合同中所拟定的工作内容以及目标表达不够清晰、详细,某些条款未能给国有企业带来最优化的利益输送,甚至有的条款已经失去了法律效力,以上种种不够明确的规定导致了日后合同任务履行时出现的祸根。所以,国有企业在新的合同管理工作安排中,要重点抓好对该类问题的审核检查,避免给企业管理造成困扰,或造成不必要的经济风险;在合同管理人员上要优先选择具有高度法律认识的高质量人才,并定期进行法律新规的培训,为经济合同管理工作注入强心针。

2.2条款约定的违约责任不突出

从前我国由于政治、经济和科技等方面发展落后,导致我国企业在条款约定对方违约责任不占优势。如今我国已经成为了世界的第二大经济体,中国是一个不可被丢失的巨大市场,但是我国国有企业在经济合同条款对对方违约责任约定仍然存在不够明显或规定的责任过轻问题,使国有企业无法在对双方同等法律责任情况下制约对方的违约行为,给国有企业履行合同时埋下了法律隐患。另外,很多国有企业至今都没有配备一套完整、完善的经济合同监督系统去审核签订合同的全过程,合同管理人员的专业素养不高,其中被忽略掉的细节往往都是给国有企业带来经营风险的根源。

3加强国有企业经济合同管理的措施

3.1增强经济合同管理人员的法律风险意识

国有企业应该明确到法律法规在经济合同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那么国有企业要对主要负责经济合同管理的工作人员提出法律意识学习的硬性要求,对中国和外国的法律有清楚的认识,能够熟悉掌握各地区、各国法律法规的差异,并能正确处理合同条款里所涵盖的法律责任,对国有企业合同管理中可能出现的风险有高准确率的判断能力,并能及时地为国有企业提出相应的防御和解决措施。目前,我国为推动企业进步发展,近年来出台了许多专门针对合同管理的法律,其明确了各项合作条款所涉及到的法律责任,完整系统化地整合了履行合同协议双方工作执行中可能发生的利益纠纷,为经济合同拟定的有关问题提供了法律知识帮助,并且给出了相应的协商解决措施以及提出了法律维权途径。同理地,国有企业应该要好好把握国家和社会给国有企业经济合同管理所提供非常利于其自身权益的外部环境条件,定期对合同管理工作人员进行进修培训,更新法律法规知识,增强他们的法律风险管理意识,以为国有企业赚取利益最大化的合同条款。

3.2紧盯合同里的每一个细节

国有企业要明确好经济合同管理是国有企业开展其他各部门工作内容任务的关键环节,因为每个工作部门都是在践行合同里的内容,一旦由于合同不够规范而触犯了合约精神,那么企业上下的努力都将付之东流。所以国有企业要加强国有各个工作部门资讯交流以及实现信息共享,让制定合同的工作人员更了解公司发展的真实情况,使合同拟定更加契合企业的权益。同时要求合同管理工作人员要着重检查与复核工作,例如经济合同中所拟定有关权益的条款是否已经保障好、合同内容利益关系是否一致、所应用的法律法规是否最合适等问题。保证经济合同条款的准确性才能够有效避免和减少国有企业因合同问题所带来的负面影响与损失。另外,国有企业要落实好合同签订后的监管工作。双方签订合同只是代表经济合同开始生效,绝对不意味着合同的完结。同样地,合同管理人员的监督管理任务正式开始,既要时刻对自身公司工作进度进行监督,确保公司能够在合同约定时间里完成目标;也要监管工作过程中合同双方是否存在着意见分歧或违约行为,一经发现合同管理人员要立即上报公司,让各部门及时启动应急方案处理,避免因为拖延时间被公布于社会而给企业的名声带来毁灭性的影响。可知,合同里的每一个细节都可以给国有企业带来严重的伤害,进而使企业陷入深不可见的泥潭之中。所以,国有企业要好好把握经济全球化和我国有利法律形势给经济合同带来的机遇与挑战,落实好经济合同里的每一个细节,保障自身利益。

4结语

我国的治国方针与经济形势给国有企业经济合同管理带来了很好的发展环境。合同管理是当前国有企业管理工作中的重难点,所以国有企业要切实结合自身企业的实际发展情况,准确找出问题根源,制定好管理工作对策,加强法务部门的追查力度,严格地一一执行应对措施,并在实践中不断摸索更合适的管理方法,使经济合同管理工作更规范、更有力地助力国有企业勇创佳绩。

【参考文献】

【1】马古贝.浅析国有企业经济合同管理问题与对策[J].经贸实践,2016(17):109.

【2】何荣.加强合同管理是国有企业依法治厂的关键[J].企业科技与发展,2013(11):140-142.

作者:缑琳洁 单位:陕西秦源工程项目管理有限公司

第三篇:国有企业合同管理法律风险防范策略

[摘要]随着科技的进步与社会的发展,我国国有企业也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为了保证国有企业健康平稳的发展,就必须要防范合同管理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法律风险。这种法律风险既包括合同自身的法律风险,也包括外部因素所产生的法律风险。所以在合同管理的过程中,必须要加强国有企业的组织建设、制度建设。同时还要提高员工的法律意识和法律业务水平,并且要合理地运用市场和法律的手段来化解合同风险。文章对合同管理法中法律风险的具体表现进行了简要的阐述,并且就如何防范合同管理法中法律风险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希望对相关工作者有所帮助。

[关键词]国有企业;合同管理;法律风险;防范策略

国有企业是国有的经济主体,它控制着我国经济的命脉,并且对我国经济发展有主导作用。为了提高国有企业的管理水平,首先,要推行合同制度并加强合同管理。要把加强合同管理与加强企业内部的计划、生产等各项管理有机结合。其次,要盘活企业经济,通过管理合同的法律形式与其他市场主体建立经济联系,并且开展生产经营活动。最后,要与国际市场接轨,通过加强合同管理来扩大对外开放,从而提高国内外两种资源的利用率,保证我国对外经济合作和技术交流。但是在合同管理过程中会出现法律风险。根据相关统计调查,我国国有企业实际投入法律风险防范的支出仅有0.02%,这充分地表现出我国企业对法律风险的防范意识薄弱。所以必须要加强国有企业在合同管理过程中的法律风险防范。

1国有企业合同管理中的法律风险防范现状概述

近年来,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迅速发展,各个企业的法律意识也在不断增强,其中合同管理成为企业管理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企业的法律风险是指因行为人做出违法行为导致产生不良后果的可能性,企业内部的法律风险可以通过企业内部的管理进行规避。但是,合同管理中的合同法律风险具有客观性、可知性的特点,一旦涉及法律问题便很难以解决。国有企业管理的最大法律风险都来源企业的合同管理,这主要是由于许多企业在合同管理和法律风险防范方面缺乏防范意识,缺少制度贯彻以及相应的法律人才。根据合同法律的不同阶段的风险,把风险分为三个阶段,即合同准备阶段的风险、合同履行阶段的法律风险与合同纠纷阶段的法律风险。现阶段我国国有企业合同管理现状如下三点。

1.1合同法律意识明显提高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以下简称《合同法》)颁布后,国有企业基本采用了合同法大普及的宣传方法,对国有企业工作人员进行法律知识普及,提高他们的合同法律意识。

1.2依法签订和履行合同的自觉心显著提高

在《合同法》颁布后,许多企业都以严肃的态度对待每一份合同的签订和履行。首先,在合同的签订过程中,基本做到了层层把关、面面落实。在保证合同合法性的同时,也做到了合法签订。其次,严格审查的程序,对于合同中的每一项条款都进行认真的推敲。在合同签订前都会考虑到签订双方的诸多因素,保证合同签订后能够按照合同各项条款履行责任和职能。最后,按照实际情况保证合同的可行性。在合同签订后具体履行时,会按照合同的要求合法生产和销售,把合同履行看作企业信誉。

1.3合同管理工作效果明显提高

首先,大部分国有企业为提高合同管理的合理性和避开合同管理中的法律风险,都建立健全了合同管理机构,并且优化了合同管理机构工作人员的素质,形成了全面管理和高效管理的工作模式。其次,各个国有企业根据企业的实际经济活动,一切从实际出发建立了合同签订、合同审批、合同项目执行、合同项目监督等一系列专用章管理。最后,加强生产、经营、销售、财务等部门计划和合同的衔接度,把合同作为生产经营的核心,将合同的每一项分项管理落实到位。虽然做到了以上三点,但是仍然会出现合同意识不强、对合同执行力不高、不注重企业信誉形象等问题。这些问题会大大影响国有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在影响企业活力的同时也减缓了现代企业制度的建设进程。主要还是表现在观念、行为和管理三个方面。首先,观念不合理。表现在部分企业的领导把合同管理作为摆设,不注重合同管理,仍然在应付有关部门的检查,没有认识到合同管理在市场竞争中的重要性。其次,行为不合理。在许多企业的经济交易中,往往采用口头协定的方式来进行生产活动,不重视合同签订,或者在合同签订时随意,不严肃、不严谨,导致在履行合同的后期出现违规行为,不但影响了企业经济的发展,还影响了企业的信誉、名声。最后,管理不合理。大部分的国有企业没有把合同和生产经营进行有机的结合,许多企业在合同管理上安于现状,不求上进,不引进先进的合同管理办法和高素质的合同管理人才,采用传统的合同管理办法导致在与国际市场接轨的生产经营活动中出现亏损,不仅影响企业职工收入,而且影响国家经济发展。

2国有企业合同管理中的法律风险防范出现的问题

合同管理是一个动态的过程,要经历合同制订、合同履行和合同监督三个阶段。

2.1合同评审机制不完善,对合同审查不够

许多国有企业在签订合同时,由于合同评审机制不完善,导致合同管理中法律风险增强。合同订立阶段如不妥善处理,其产生的风险必然严重影响后续管理环节。合同订立环节风险防范是最有效、最根本的风险防范。在制定合同条款时应充分考虑相关法律风险来源及分布情况,才能避免发生合同纠纷。一些企业盲目追求利益最大化,不外聘法律顾问,企业内部未设置相应的法律事务岗位。企业管理的法律意识淡薄,当风险转化为法律纠纷时便无所适从,导致企业面临生存危机。一些企业在合同管理中只注重合同的准备订立签署阶段,忽视了监管合同管理中的履行归档环节,最终导致合同失效。很多企业的合同管理制度不够健全,执行落实不到位,法律部门无法有效对合同执行情况进行监控,导致合同风险防控出现漏洞。合同主体资质审查是合同订立前首要完成的工作,供应商选择不当会直接影响企业的生产运营效益。企业在签订合同前应认真审核供应商主体资格,不过度依赖现有供应商名录信息。约定合同条款对实现合同缔约双方权利与义务具有关键的作用。

2.2员工对合同管理中的法律风险防范意识薄弱

许多国有企业员工没有树立正确的合同法律意识,大部分的员工对合同中的法律风险防范意识薄弱,导致在合同签订中会出现因为合同主体不符合法律规定导致无效的问题、合同签订不符合法定程序而导致无效的问题、合同履行中因相对方履约能力降低而带来的法律风险问题等。尽管在《合同法》颁布后,大部分国有企业都对工作人员进行了法律知识的普及,但是只做到了表面工作,没有让员工进行《合同法》的深入学习。许多国企员工没有从内心中重视合同管理以及树立合同风险防范意识。不仅在合同签订过程中多次犯错,而且在合同履行和合同监督中由于违反合同约定而引起法律风险。

2.3企业内部缺乏合理的合同管理相应制度

尽管大部分企业都建立了合同管理机构,并且优化了合同管理机构工作人员的素质,但是仍然没有建立科学合理的合同管理制度。合同管理机构只是从一个点来进行合同管理,而科学合理的合同管理制度是从一个面来规避合同管理的法律风险。在现阶段的企业合同管理体制中,不注重法律人员的地位,业务人员的待遇普遍高于法律人员待遇。这就导致国有企业合同管理中不仅工作创新能力不足,而且在合同管理中法律风险的规避效果差。

3国有企业合同管理中的法律风险防范策略

3.1建立严格的合同评审机制,落实合同会签制度

建立严格的合同评审机制,落实好合同会签制度是防范合同管理中法律风险的制度保障。企业的相关业务作为责任主体,合同签订前,必须由业务部门的负责人进行意见签署。各个部门从实际出发,对合同内容进行评判审核。企业应当投入更大的资金用于合同评审机制的建立,来达到抛砖引玉的效果,避免因小的过错和失误引来企业的大亏损。

3.2定期对员工进行合同合规等法律培训,提高员工防范合同法律风险的意识

提高合同管理中的法律风险预防要从各级层面的企业员工做起,提高他们的法律意识和合同履行意识。合同签订的成功,不仅是签订好合同,更是履行好合同。让各级企业员工在工作时,时刻牢记合同内容,把合同指标贯彻到生产、销售中去。例如,生产工人和质检部门坚决不把不合格的产品流向市场,否则不仅会影响企业经营,而且会让企业信誉受损,还会承担一定的法律风险。销售部门一定要做到诚信销售、实事求是,在将企业利益最大化的同时,遵守合同契约。

3.3合理运用合同担保制度,从侧面防范合同法律风险

合理运用合同担保制度,对保障交易安全以及维护合同权益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在具体的经营过程中,一定要严格遵守《合同法》《担保法》的规定,运用好合同担保制度,从而降低合同法律风险。如果企业要做其他企业的担保人,需要及时了解企业信息和合同,依法审慎设定,让企业安全经营,减少合同法律风险。

4结语

在我国国有企业合同管理中会出现法律风险的问题,这主要是由于合同评审技术不完善,对合同审查不够,企业员工对合同管理中的法律风险防范意识薄弱以及企业内部缺乏合理合同管理的相应制度造成的。在具体的国有企业合同管理的法律风险防范中:首先要做到建立严格的合同评审机制,落实合同会签制度;其次要对其人工进行合同合规的法律培训,提高员工防范合同法律风险的意识;最后要合理运用合同担保制度,从侧面防范合同法律风险,保障企业安全经营。只有做到合理规避法律风险才能提高企业在国内市场和国际市场的竞争力,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做出突出贡献。

参考文献:

[1]冷易木.国有企业合同管理中的法律风险防范探讨[J].现代经济信息,2018(7):358.

[2]史玉雷.企业合同管理中的法律风险及其识别与防范[J].企业改革与管理,2019(1):38,47.

[3]吴枫.国有建筑施工企业合同管理法律风险防范措施[J].法制与社会,2019(22):156-157.

[4]曾一舟.浅析国有企业合同管理法律风险的防范对策[J].投资与创业,2018(8):120,126.

合同管理范例范文第7篇

关键词:合同管理;风险防范;履行;规范

一、企业经济合同管理原则

企业经济合同首先必须要严格遵循国家相关法律法规要求,必须要依照现行法律规定签订经济合同,同时在管理过程中得到法律的支撑与保护,降低合同风险。其次,企业经济合同管理必须要讲究实事求是的原则,经济合同管理必须要认真、严肃对待可能发生和即将面对的问题,并制定具体的应对策略和方法,保证经济合同管理质量。此外,经济合同管理以风险防控作为根本目标和任务,经济合同的签订势必带来不同程度的经济纠纷风险,这就要求企业经济合同管理必须要预留足够的空间,同时加强对合同的深入分析和评估,降低经济合同的风险,进而为企业赢取更大的经营效益。

二、企业经济合同管理主要风险

(一)合同落实问题

当前一些企业并不重视书面经济合同,认为书面经济合同非常啰嗦和繁杂,加上合作双方往来比较密切,双方信任度较高,书面经济合同也就变为了口头协议、清单或者是字条等,这些形式的合同,显然增加了企业经济合同管理的相关风险。

(二)合同认识问题

虽然一些企业在一定程度上认识到了合同的重要性,但对于合同内容、要求、格式以及规范方面的认识都非常不到位。这就造成,很多企业签订了一些经济合同,但由于合同内容的不全面、约束的不明确以及责任划分的不清晰,导致利益双方产生较大矛盾和纠纷,最终使企业蒙受巨大损失。

(三)合同履行问题

合同双方可能都没有如实按照合同中的相关规定开展经营活动,合同的形式化同样会加剧合同双方的经济风险。而与此同时,在合同的履行方面,企业也并没有开展和履行具体的监管工作,没有建立专门的组织和人员负责合同履行跟踪和监管,企业的经济利益自然无法得到保障。

三、企业经济合同管理风险防范策略

(一)完善企业制度,落实规范管理

针对企业经济合同管理,企业首先要深化合同管理,保证经济合同管理上的规范性。在业务等部门制度中,必须要强调经济合同的重要性,并坚持各项交易活动应以合同作为根本依据。企业内部必须要杜绝简易协议、口头协定,并且经济合同必须要做到形式上的合法、内容上的全面,以避免合同纠纷的发生。其次,企业要组建专门的经济合同管理部门,配置对应的专业人员,保证经济合同管理的规范性。经济合同管理人员要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同时拥有丰富的法律知识,并且能够与各部门进行密切协调,切实规范经济合同管理,降低企业经营风险。

(二)提升企业的认识和重视程度

针对企业的各项经济活动,企业管理层、业务部门和经济合同管理部门,要加强对企业经济合同的认识和重视程度,并落实到日常工作中。一方面,相关人员必须要认真学习和研究国家《合同法》以及政府各部门所制定的经济合同管理制度,明确企业各部门人员的职权。第二,强化合同用章管理,做到专章专用,防止合同用章滥用所造成的纠纷问题。

(三)加强合同审核,强化合同监管

在合同签订之前,必须要做好经济合同的审核工作,保证经济合同内容的规范,保证合同内同和条款上的完备,特别是能够明确划分合同双方的权利和职责。对此,企业在日常经营过程中必须要形成一整套完善的经济合同规范格式,并由内部或者第三方法务机构进行鉴定,以充分保证合同的合法性和有效性。除了保证格式上的规范之外,更重要的是必须要保证合同的顺利落实,否则经济合同的签订和管理也无法发挥其实际作用。在经济合同履行监管方面,一方面企业内部必须要加强对经济合同的重视,并严格按照合同内容履行各项义务。另一方面,企业应建立专门的合同履行监管岗位,由监管人员定期进行合同履行实际情况的调查取证工作,做好合同的跟踪检查,及时发现经济合同履行问题,并尽可能减少和降低企业经济损失。

四、结束语

经济合同管理是企业权益的重要保障,在实际的经营活动中企业必须要加强经济合同管理的重视程度,不断加强经济合同监管工作,帮助企业降低经营风险,实现自身的健康、良性发展。

参考文献:

[1]金晓宇.企业经济合同管理的重要性及强化方法探究[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5(23)

合同管理范例范文第8篇

关键词:风险防范;合同管理;工程管理

0引言

随着经济的发展,生活水平的提高,建筑工程作为人们日常生产生活的一部分,其施工质量受到人们的普遍关注。由于建筑工程具有规模大、施工周期长、施工难度大等特点,导致外部环境因素影响施工质量。对于建筑工程来说,在受到外部环境因素影响时,将会导致合同执行时间被迫延长,甚至在合同约定的时间内无法完工,进而在一定程度上给承包方、发包方带来严重的经济损失。基于此,需要采取措施加强合同管理,准确评估合同的管理风险,同时对合同管理的风险进行严格管控,并制定完善的合同管理风险防范方案,最大限度降低建筑工程合同管理风险。

1建筑工程合同管理的意义

在市场经济环境下,一切行为都以经济利益为中心,所以,对建筑工程实施合同管理具有重要的意义,主要表现为:

1.1满足我国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

在市场经济环境下,组织开展合同管理工作,借助合同条款可以有效引导市场发展方向,进一步对市场进行法律方面的约束和管理,便于政府机关行使自己的政府职能。在建筑市场中,通过实施合同管理,一方面可以对市场进行调节,另一方面可以规范管理建筑市场。

1.2建筑工程管理的关键

在组织开展建筑工程管理工作,通过实施合同管理,可以有效提高工程管理的效率和管理质量。对于任何一项建筑工程项目来说,需要承包方与发包方签订书面合同,同时按照合同条款严格执行每一项施工要求,在这一过程中,如果合同管理工作不到位,那么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将会难以保证,同时也就无法控制建筑工程的施工成本,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施工风险。在这种情况下,需要把握合同管理的关键,进一步对整个建筑工程项目的实际情况进行管控,确保建筑工程项目按期保质完成。

1.3对施工过程中的各种行为进行规范

从合同条款的角度来说,工程项目合同对发包方、承包方的权利、义务进行了明确。从法律效力的角度来说,工程项目合同具有法律效应,可以对发包方、承包方的权利、义务进行有效保护,同时,工程项目合同可以为工程纠纷提供法律依据。在组织开展工程项目施工时,如果发包方不遵守合同条款,在规定的时间内没有支付给承包方工程款,或者承包方没有履行合同约束,没有在规定期限内完成工程项目,在这种情况下,可以借助合同条款的规定,通过法律途径维护自身的合法权利,对于拒绝履行合同义务的一方来说,将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在组织开展建筑工程合同管理工作时,通过对建筑工程合同加强管理,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有效约束承包方、发包方,确保双方严格履行合同约定,进而有利于净化建筑市场环境。

1.4有利于提高建筑施工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国外的建筑施工企业纷纷进入我国,进而出现国际竞争国内化,国内竞争国际化的现象,进一步加剧了建筑施工企业之间的竞争。对于我国的建筑企业来说,要想在世界舞台上实现自身的生存和发展,需要不断适应国际市场。通过加强合同管理,不断提升自身的市场竞争力,强化自身与国外大型企业竞争的能力,进而实现自身的发展。

2建筑工程合同管理的风险分析

在组织开展建筑工程合同管理工作时,面临的风险主要表现为:

2.1内部风险

通常情况下,内部风险主要包括合同管理制度不完善、管理流程缺乏标准化,监管不到位、合同管理人员素质偏低四种风险因素。在合同管理中,受上述四种风险因素的影响,在一定程度上会引发合同签订、合同履行、合同变更、合同转移、合同解除等各个方面的风险,这些风险容易对企业制定的重大决策产生误导,进而带来严重的经济损失。

2.2外部风险

通常情况下,外部风险因素主要包括信誉低、同行恶性竞争、项目经费不足等,受以上风险因素的影响,造成合同一方做出欺诈行为,以及合同违约等,进一步引发合同风险。

3加强建筑工程合同管理与风险控制的措施

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为了提高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需要采取措施加强建筑工程合同管理与风险控制。

3.1建立健全建筑工程合同管理制度

在建筑工程合同中,如果存在合同条款不严谨、不合理等现象,或者合同条款存在明显的漏洞,甚至合同条款违反相应的法律法规,在这种情况下,就会引发合同管理风险。通过建立健全建筑工程合同管理制度、明确合同条款,可以对合同管理风险进行有效控制,首先,综合分析国家现行的法律法规,严格核实合同条款中是否存在违法现象,这是制定建筑工程合同的关键;其次,修改并完善合同条款中潜在的漏洞、歧义等,最大限度确保合同条款指向的明确性,避免合同条款中的漏洞被非法使用;最后,结合工程项目的实际情况,综合分析合同条款的科学性、合理性,确保合同管理与工程预算、投标报价等内容保持一致,充分挖掘合同管理的作用。另外,合同管理人员需要对合同条款的内容进行认真分心,对于缺乏合理性、合法性,以及存在潜在风险的合同条款坚决不予以签字盖章,进而在一定程度上对合同管理风险进行严格管控,从根本上确保建筑工程施工质量。

3.2建立完善的信用评价体系

从当前已经发生的合同风险来看,许多风险都是由于缺乏信誉而产生的,基于此,通过建立完善的信用评价体系可以有效提高合同双方的信誉度,进而密切合同双方的合作关系,从根本上确保合同签约顺利进行,同时有利于有效执行合同条款的规定。因此,合同双方要建立相应的信用等级制度,通过全面评价合同双方的经营、经济、组织结构等信息,并将评价结果存档保存,为后期的合同管理提供参考。

3.3建立风险预警机制

在建筑工程合同管理中,通过建立风险预警机制可以有效降低合同管理风险,在风险预警机制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几点:首先,建立健全合同风险评估体系,注重合同对象的信誉等级,然后在签订合同、履行合同等阶段对合同风险进行评估,以便发现潜在的风险,同时结合风险等级的实际情况给予不同程度的预警,并采取相应的风险管控举措,最大限度降低风险;其次,设立专门的风险管控部门,其职责就是针对合同管理过程中出现的风险给予专业评估,在评估过程中,如果发现风险因素,需要及时制定相应的解决方案,对风险因素进行控制。在实际工作中,风险管控部门综合评估合同条款的严谨性、科学性,尤其是经济效益较低的建筑工程项目,需要认真分析影响经济效益的的原因,同时提出针对性的解决方案,以便有效降低风险;第三,跟踪风险,风险管控部门在评估风险的过程中,如果意识到潜在的风险隐患,需要及时预警,并采取相应的措施,同时对风险进行跟踪,全面掌握风险因素的变化情况,尽量对风险进行有效管控。

3.4建立完善的信息化管理体系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通过建立完善的信息化管理体系可以对建筑工程合同管理风险进行有效管控,同时可以管控合同管理成本,提升合同管理效率。通常情况下,信息化管理体系主要涉及业主的基本信息管理、承包方和发包方的合同管理、工程预算成本管理等方面,借助计算机、网络等整理有关建筑工程的所有资料,确保数据信息的及时性、有效性。在信息化时代,借助信息化管理体系对资源进行有效整合,从根本上减少了人为因素的影响,进而大大提高建筑工程合同管理的时效性,同时可以动态掌握合同管理过程。

3.5建立完善的流程管理体系

建立完善的流程管理体系可以有效管控建筑工程合同管理风险,通过在不同的环节对合同管理风险进行实时监控,防止合同管理风险进入下一环节,最大限度地确保合同风险管理的有效性。通常情况下,合同管理的流程主要涉及前期的市场调研、合同策划、合同条款的协商、拟定合同文本、审核合同条款,以及合同的签订、执行、变更、转让、解除、存档等环节,通过在不同的环节安排专门的责任人,将风险管控落实到具体的环节、具体的人,确保每个环节严格遵守合同条款规定。另外,设立专门的监督部门,其职责就是监督管理整个合同管理流程,评估合同条款的落实情况,及时弥补合同履行过程中出现的不足,在一定程度上确保合同管理流程的规范化。

3.6提升合同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

在建筑工程合同管理中,提升合同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也是提升合同管理质量的重要举措。对此,在提升合同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方面,做好以下工作:首先,合同管理人员选择方面,确保选拔的公正性,同时从合同管理法律法规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水平、信息化技术水平、道德品质等方面对合同管理人员进行综合考量,充分挖掘合同管理人员的优势;其次,对合同管理人员进行教育和培训,借助教育和培训,帮助合同管理人员提升合同管理专业技能,使其更好地胜任合同管理工作;第三,建立健全考核机制,对合同管理人员实施不定期的考核,考核重点主要集中在合同管理人员的专业知识、专业技能、责任意识、风险管控能力等,从根本上提升建筑工程合同管理质量。

4结论

综上所述,在市场经济环境下,受经济利益的驱使,合同管理风险对建筑工程经济效益的影响越加明显,在这种情况下,加强建筑工程合同管理与风险防范异常关键。对此,需要做好建筑工程合同管理与风险防范工作,通过建立健全建筑工程合同风险防范机制,对合同管理风险进行有效管控,进而在一定程度上全面提高建筑工程施工质量。

参考文献:

[1]王丽卓.合同管理及其风险防范控制研究———以建筑工程为例[J].价值工程,2016-12-18.

[2]张洁.关于建筑工程合同管理及其风险防范对策的分析[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2017-08-25.

[3]胡海龙.基于新形势下工程合同管理的风险防范及控制措施分析[J].建材与装饰,2016-05-06.

[4]郑凌.从承包方角度谈施工合同风险控制———新版建筑工程合同范本框架下的合同管理[J].福建建设科技,2015-0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