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新晨范文网 >> 政法杂志 >> 司法杂志 >> 河南司法警官职业学院学报

河南司法警官职业学院学报

  • 主管单位:河南省教育厅
  • 主办单位:河南司法警官职业学院
  • 国际ISSN:1672-2663
  • 国内刊号:41-1358/Z
  • 创刊时间:2003年
  • 出刊周期:季刊
  • 期刊开本:大16开
  • 复合影响因子:0.315
  • 综合影响因子:0.096
  • 编辑部电话:0371-63739789

杂志简介 荣誉收录 栏目设置 文章摘录

河南司法警官职业学院学报简介

本站主要从事期刊订阅及增值电信业务中的信息服务业务(互联网信息服务),并非《河南司法警官职业学院学报》官方网站。办理业务请联系杂志社。

《河南司法警官职业学院学报》(季刊)创刊于2003年,是由河南司法警官职业学院主办的学术刊物。本刊是一份立足司法行政行业,面向社会的综合性学术期刊。旨在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坚持“双百”方针,大力促进司法界、学术界的新思想、新学说、新观点的产生和传播,探索高等职业教育规律,交流前沿信息,构筑具有开拓性、前瞻性的科研平台,推动改革,提高教学科研水平,为培养高素质人才、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河南司法警官职业学院学报》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和“双百方针”,理论联系实际,开展教育科学研究和学科基础理论研究,交流科技成果,促进学院教学、科研工作的发展,为教育改革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做出贡献。

说明:该杂志未出现在最新新闻出版总署目录内,本站仅做历史信息展示,不提供任何服务。

    河南司法警官职业学院学报影响力/获得荣誉

  •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 维普期刊收录期刊收录
  • 中国知网收录期刊收录
  • 万方数据收录期刊收录
  • 龙源期刊收录期刊收录

河南司法警官职业学院学报栏目设置

教授视野、社科专论、法学论坛、司法行政研究、监狱理论与实践、警坛论丛、高职探索、学术争鸣

注意事项(不代表本站观点)

1、文稿应具有创造性、科学性、实用性,论点明确,资料可靠,文字精炼,层次清楚,数据准确,书写工整规范,必要时应做统计学处理。
2、文题力求简明、醒目,反映出文章的主题。
3、文中尽量少用缩略语。必须使用时于首次出现处先叙述其全称,然后括号注出中文缩略语或英文全称及其缩略语,后两者间用“,”分开(如该缩略语已共知,也可不注出其英文全称)。缩略语不得移行。
4、电子稿件必须采用Word格式随邮件的附件发送,题目下须注明作者姓名、单位、邮政编码。文章中要带摘要、关键词和作者简介。作者简介格式:姓名、出生年、性别、单位、民族(汉族可略)、籍贯、学历、职称、研究方向,所投杂志、联系方式、详细邮寄地址、邮编、邮箱。
5、论文中如有计量单位,须一律用国际标准书写。
6、文中如有参考文献,应依照引用的先后顺序用阿拉伯数字加方括号在右上角标出,并在文中按照引用的先后顺序标注出引用参考文献的作者名、引用文题名、出版单位以及出版日期。
7、来稿确保不涉及保密、署名无争议等,文责自负。
8、更多注意事项详询客服
9、禁止一稿多投
10、注意:以上信息不代表我站观点,本站不是任何杂志社官网,直件请联系杂志社。

荐稿流程

1

提出发表需求 与期刊采编中心的顾问老师沟通,结合自身发表需求,提出发表的意向性要求,

2

确定发表期刊 根据您的需求,综合期刊级别、刊物选择、见刊时间等要素,为您量身推荐切合您实际要求的期刊

3

支付定金 待您提出发表要求并确定需要发表的期刊后,支付定金。

4

审稿改稿发表 期刊采编中心按照您的要求,经过我们的专家审稿、改稿后,会立即安排寄送到杂志社发表,确保准时见刊。

5

付款并寄样刊 发表成功并收到用稿通知书后,您需付给余下款项,我们将排刊并按用稿通知书约定时间发表。并寄送样刊。

河南司法警官职业学院学报文章摘录

短线交易归入权行使探究

《河南司法警官职业学院学报》2014年第一期一、短线交易归入权的性质界定短线交易归入权是指上市公司的董事、持有法定比例以上股份的股东以及其他高级管理人员等内部人(以下简称内部人),在法定期间内对该公司上市交易的股票进行相匹配的反向交易(先买入后卖出或先卖出后买入),对由此所得的收益该上市公司依法享有请求将该收益归入公司的权利。其中,内部人进行的股票买卖行为称为短线交易,所获收益称为短线收益;而公司...

作者:王格 点击次:147
犯罪主体的认知差异

《河南司法警官职业学院学报》2014年第一期一、认知差异的实证研究(一)研究变量本项研究有两个因变量。(1)严重性认识:调查者提供犯罪情境,要求受调查者对不同犯罪行为的严重性进行评价,评价的标准是李克特量表法,分值为1—11。1表示一点都不严重,11表示非常严重,6表示中间值。(2)惩罚认识:调查者提供犯罪情境,要求受调查者为每一种犯罪行为都选择一种惩罚方式,从“终生监禁”(分值为61,最大值)、...

作者:徐大慰 点击次:97
刑事政策对可罚性判断的意义

《河南司法警官职业学院学报》2014年第一期一、可罚的违法性的判断标准既然可罚的违法性以违法相对性为其理论基础之一,那么要区分一般违法与刑事犯罪,就必须回答什么是值得科处刑罚的违法性,这就涉及可罚的违法性的判断标准问题。目前日本学界对于可罚的违法性的判断标准基本上采取一种综合的判断方式,主要从以下两个方面加以考察:(1)法益侵害性(结果无价值:结果层面的违法)。如果行为对于法益所造成的侵害或者危险...

作者:刘博涵 点击次:72
慈善事业的资本化分析

《河南司法警官职业学院学报》2014年第一期一、社会效益债券的产品结构社会效益债券发行后由投资者认购,募集的资金投入到由非盈利组织开展的特定社会服务项目中,若债券期限届满,慈善项目收益达到甚至超出政府预期指标,政府从因此节省下来的社会公共支出中拿出部分偿还给投资人本金,并根据效益大小相应给付红利。若未达到指标,则投资人无法收回本金,更无财务回报。确定了社会效益债券的标的,即投资项目后,有七方主体参...

作者:李润 点击次:66
刑事诉讼中审前羁押程序

《河南司法警官职业学院学报》2014年第一期一、我国审前羁押程序的法律缺憾刑事拘留和逮捕是我国刑事诉讼法规定的两种最严格的对犯罪嫌疑人和被告人予以剥夺人身自由的强制措施。在刑事追诉活动中审前羁押被视为这两种刑事强制措施的当然状态或者必然结果,但法律没有明确规定其应具有的法定强制措施属性。在完善的司法控制系统的语境下,审前羁押应当体现出独立性和封闭性,而我国审前羁押制度欠缺这一明显的特征。1.审前羁...

作者:杨世昌 点击次:82
教育促稳机制建设思考

《河南司法警官职业学院学报》2014年第一期一、教育促稳机制的概念、特征机制原指机器的构造和工作原理。现已广泛运用于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是指其内部组织和运行变化的规律。在任何一个系统中,机制都起着基础性、根本性的作用。在研究教育促稳机制的时候,我们试图对其下一个定义,作一个界定,以便于我们深入到机制内部去探究机制的含义、组成要素及其框架、构造。所谓教育促稳机制,就是以持续促进罪犯心理稳定为目标,以...

作者:戴荣法 点击次:39
必要共犯争议问题思考

《河南司法警官职业学院学报》2014年第一期一、必要共犯是否有存在的意义多数学者赞同共同犯罪可分为任意共犯和必要共犯来研究,但也有学者认为“必要共犯”概念并无存在的意义。如台湾学者黄荣坚教授认为:“所谓必要共犯,既然是刑法分则所规定犯罪类型之中以数人共同犯罪为构成要件,那么关于行为人是否构成此一犯罪,以及其刑事责任范围如何,完全属于刑法分则个别条文解释问题。……与刑法总则规定的共犯概念无关。因此,...

作者:李岚林 点击次:66
创新驱动发展的问题

《河南司法警官职业学院学报》2014年第一期一、当前我省创新驱动发展面临的问题(一)科研工作脱离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实际需要科研人员过于注重理论研究,忙着写论文,不注重对市场技术需求的调研,不愿意走向生产第一线,科研与地方经济建设成两张皮。“一些具有先进性、尖端性和前沿性技术成果缺乏经济性和实用性,成本太高,没有工业生产价值。”科研项目立项搞闭门作业,对市场需求研究不够,以至于一些科技成果没有市场,即...

作者:李春青 点击次:289
探索司法的法律推理

在法学史上,以普赫塔等为代表的概念法学派,以麦考密克、伯顿为代表的制度法学派以及哈特为代表的新分析法学派等主张,法律推理就是普通的逻辑三段论在法律适用中的机械运用,坚持“法律的逻辑自主性”,鼓吹“法典万能主义”。但是,司法实践很快就证明法典万能论和司法的逻辑自主性不过是一种司法幻想,学者们也很快看到了单纯的形式法律推理的不足,由此也产生了为实质法律推理提供理论支撑的目的法学、利益法学派、自由法学等...

作者:杨颖 点击次:490
醉驾司法出罪的途径分析

一、醉驾司法一律入罪的学理批判(一)降低刑法的效益任何资源都是有限的,在社会活动中,追求收益与成本比值的最大化,即讲求效益,是人们的自然选择。从经济分析法学的角度来看,刑法的司法适用耗费的资源巨大,同样要提高效益。刑法效益作为刑法收益与刑法成本的比值,虽难以实际计算出具体结果,但从理论上是可以展开分析的:其与收益成正比例关系,与成本呈反比例关系。因此,刑法效益的提高,无非增加收益和降低成本两条路径...

作者:逯星 点击次:726
司法的民意困境及应对

一、司法遭遇的民意困境1.困境之一:民意影响司法自治性法治社会的真正理性在于司法的意思自治。司法自治要求司法者只对法律负责,严格实行规则治理,并能够坚持自己的判断,它强调司法机关的意思表达必须是完全自由自主的,而不是外力干涉或者压力的产物。在四川泸州继承案中,立遗嘱人黄永彬生前以合法有效的形式指定遗产归其情人而不归其发妻。当情人据此遗嘱向发妻索要财产和骨灰而发生诉讼时,民众基于朴素的道德情感,几乎...

作者:龙婧婧 点击次:917
专家在司法鉴定中的价值

1当事人主义诉讼模式下专家的角色定位———当事人的证据方法当事人主义诉讼模式下,举证和证明责任由双方当事人承担,陪审团和法官处于消极中立地位,正所谓“争斗的当事人,沉默的法官”。当事人要证明自己的诉讼主张,必须提供充分和可靠的证据,并达到“排除合理怀疑”或“优势证据”的证明标准。为了履行证明责任,法律赋予当事人聘请专家提供意见证据的权利。可见,在当事人主义诉讼模式下,专家被视为当事人的证据方法。基...

作者:胡卫平 点击次:656
谈建设传媒和司法的良性关系

一.新媒体时代下传媒、司法二元关系的解构(一)信息传播方式裂变导致话语权的重构新媒体时代的信息传播方式可以用信息传播的“裂变”来形容。在网络平台上,信息以原创或转载的形式后,其传播形态就如同原子裂变一样呈现几何增长。在报纸、杂志、广播、电视等传统的大众传播媒介中,新闻信息可以被描述成“one-N”的以点到面的传播,媒体与受众的互动也有着时间的滞后性和沟通渠道的诸多不便。信息一旦进入网络,就可以被无...

作者:张子凡 点击次:567
小议舆论影响司法现象

一、舆论影响司法的现象(一)由对司法裁决畸轻不满发端到司法与舆论最终各行其是河间民警张东岳掐死歌厅女余某案在当地引起广泛关注,2007年9月,肃宁县人民法院以过失杀人罪一审判处张东岳有期徒刑6年,死者家属附带民事诉讼请求也被驳回。随后,死者家属向沧州市中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经过漫长的等待,最近,沧州市中级人民法院做出驳回上诉、维持原判的裁定。沧州市浮阳律师事务所主任韩甫政认为,根据此案所查明的事实...

作者:杨在平 点击次:936
司法吸纳民意趋利避害的办法

司法到底应该如何对待民意呢?民意是指民众的意见,往往表现为舆论、情绪、呼声等社会主观形态,属于涂尔干所讲的主观社会事实。从法律视阈中的民意来看,主要具有非官方性、多样性、开放性等特点。首先从民意的主体来看,民意是普罗大众的声音,来自民间而非官方,受着民意主体的地位身份、价值观念等个人因素以及民意主体之间相互互动状况的制约;作为民意,应是人多势众的,才能足以产生舆论效应而对法律产生这样或那样、或大或...

作者:郭景萍 点击次:405
1
免责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