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环境治理论文范文

环境治理论文范文

环境治理论文

环境治理论文范文第1篇

1.1存留水分的试剂SAP特有的试剂,也即土壤必备的保水剂,能变更植物根土原初的界面环境,供应可用的生长水分,被看成化学特性的节水试剂。土壤保水剂凸显出超高层级的吸水特性、存留水分的特性,是高分子态势的聚合物。这样的试剂,能吸纳重量偏大的纯水,在偏短时段内,还能反复去吸纳水分。吸收过来的这些水分,可渐渐去释放,供应接续的作物浇灌。如上的方式,凸显出便捷的特性;耗费掉的投入不多,且便利接纳推广。环保认知的层级提升,保水剂独有的低毒素、成效最优的特性、成本偏低的特性,都会被快速接纳,是农业治污依托的重点选择。

1.2叶片抵挡蒸腾农作物叶片固有的表层,要抵挡平日以内的蒸腾。抗蒸腾剂能限缩植被蒸腾出来的水分量,缩减耗费掉的水分损失。作物在惯常的光合作用以下,仅仅存留偏少的水体。超出九成这样的水分,都经由蒸腾而耗费掉。由此可见,缩减蒸腾时段耗费掉的水分,是抗旱及关涉的节水重点。经由多年提炼及筛选,抗蒸腾特性的试剂,超出了几百类。在这之中,高岭土及特有的黄腐酸、聚氨基葡萄糖特有的原料,是制备这一试剂的根本原料。抗蒸腾剂细分出来的类别,包含:薄膜特性的试剂、代谢特性的这种试剂;然而,反射型这样的试剂,还没能被慎重调研。

1.3重金属特有的治污地段内的重金属,污染了这一范畴的土体,应被审慎治理。最近几年,土壤修复关涉的新技术,正在快速延展着。理化特性的治污办法、化学改良依托的办法、微生物态势下的抗菌剂,都被划归成新颖的技术。在这之中,调研比值偏大的,包含了化学特性的固化修复。固化修复依托的本源原理,是向地段内土体添加某规格下的固化剂,也即钝化剂,更替了原初的理化属性,也更替了重金属惯常的作用路径。经由沉淀及吸附,限缩了重金属原有的迁移能力,缩减了生物有效特性。重金属固化依托的原料,正渐渐被注重。带有稳定固化特性的修复原料,包含黏土特性的多样矿物、沸石及某规格下的磷酸盐、无机及对应着的有机堆肥、地段内的微生物。有机特性的矿物原料,能稳固土体以内的重金属。调研数值表征着:有机质促动了硫化物惯常的沉淀流程,把毒性偏高的物质,经由还原得来毒性偏低的新物质。粉煤灰制备出来的钝化污泥,若被添加在培植着鸡冠花的地段之内,则会限缩土体原初的铜元素、关联的锌及铅。黏土特性的矿物,能稳固培植着的菌根,凸显出污染修复这样的特有成效。磷灰石及沸石、含铁特性的矿物、地段内的磷酸盐,都凸显出价低及高效、来源偏广的属性。选出来的这些原料,能管控并修复偏重的土体污染,限缩土体以内的矿物量。例如:沸石存留的孔道构架,包含可交换特性的阳离子,它们能吸纳重金属范畴内铅及关联的镉元素。若把制备好的这种原料,添加在森林特有的土层之内,则重金属原初的数目,就会凸显明晰的缩减倾向。

2变更盐碱地

2.1盐碱化伤害土体土体表层固有的易溶特性的盐分,若超出了1.8%,土体就被划归成盐土。盐碱化态势下的土体,会伤害培植着的作物。这样的土体限缩了浓度偏高的盐分,阻碍了植被去吸纳水分。或者植被吸纳了浓度偏高的、累积着的离子,很难再去吸纳地段内的其他离子。这样一来,植被体内累积着的过多盐分,会伤害这样的植被本身。除此以外,受到堆积着的盐分威胁,植被惯常的代谢,就凸显出失调的倾向。例如:植被平日以内的光合作用,遭到这样的抑制;低盐浓度促动了惯常的呼吸,而偏高态势的盐度,反而抑制住了植被呼吸。受到盐分强迫,蛋白质原有的合成速率被减慢,造成培植着的植被衰亡。

2.2材料改良的特性环境材料细分出来的石膏,能改良地段以内的土体。石膏特有的主体成分,包含了偏多的硫酸钙。这种物质存留着的钙离子,能替换掉胶体吸附着的钠离子,让钠离子偏多的土体,替换成钙质特性的新土壤。游离态势下的碳酸氢钠,经由惯常的代谢流程,形成累积着的硫酸钠;它会随同累积着的灌溉水,被慢慢冲掉。这样一来,土壤存留着的盐碱物质,就缩减了固有的毒害特性。除此以外,腐殖酸特有的环境材料,也能更替盐碱地固有的土体属性。腐殖酸被划归成有机特性的胶体物质,包含惯常提到的大分子。在这之中,阳离子固有的交换量偏大,凸显出缓冲能力,能调和区段的酸碱性。

3结语

环境治理论文范文第2篇

环境的公共物品属性使得环境污染跨域治理具有典型的外部性,这是由于政府间收益与其付出的成本不一致造成的。信息不对称、博弈结果的不确定性以及行政决策权过于模糊,使得环境污染跨域治理越来越复杂。现实中,跨行政区环境污染治理涉及政府间的利益博弈。长期以来,我国实行财政分权体制,中央与地方政府环境保护管理实行垂直领导,中央统一制定环境标准、设定环境管理目标,地方各级政府负责本辖区内的环境污染治理。由于二者目标函数不一致,会导致地方政府更加注重地方经济快速发展,忽略环境治理。在地方政府间,自利动机会使地方政府采取搭便车的投机行为,选择自身利益最大化不合作状态,从而导致“公地悲剧”,陷入“囚徒困境”,使得地方政府间合作成为难以实现的理想状态。

(一)权力分化:博弈关系的前提条件

在我国,从中央-地方政府关系看,国家结构形式决定了中央政府的主导地位,与地方政府形成“领导支配-服从执行”关系。一方面中央与地方间权力不对等,中央承担着指导和协调解决各地方、各部门以及跨区域、跨流域重大环境问题的职责,地方所承担的职责以辅助性为主;另一方面中央在环境跨域管理过程中调控乏力,在政策规划、实施以及协调相关机构过程中,难以充分发挥地方政府的自主性,导致地方积极性不高。

(二)主体分化:博弈关系形成

中央政府作为环境的宏观管理者,目标取向是经济、社会、环境的整体发展与相互协调,考虑的是整个社会的全局利益和长远利益。地方政府对辖区内环境污染进行治理,并接受中央政府的监督和制约。地方政府作为“经济人”决策时,为避免己方的效用损失,会采取机会主义的行为,以实现自身效用最大化,从而导致边界环境纠纷频繁以及跨域环境公共事务治理失灵。我国长期存在的区域封锁、地方保护主义以及区域壁垒都可以看作是地方政府在政治博弈中做出最优反应的必然后果[2]。这种行为主体分化形成的利益博弈包含两组关系:一是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之间的博弈竞争,是不平等主体间的博弈,称为纵向竞争;一是参与人是平等主体的政府间的竞争博弈,称为横向竞争。(三)利益分化:地方政府自利动机在财政分权体制和以GDP为主要考核指标的政绩考核机制下,这种自利性带来的影响与结果是地方政府更加注重本地区经济发展的短期利益,获得更多的财政收入与政治晋升机会是地方官员的目标函数。地方政府为保护环境,需关闭重污染企业,要求企业采用新技术新工艺以减少污染,政府还需增加公共性投资以达到既定的减排标准,这无疑将增加企业生产成本,降低收益,进而减少地方生产总值。地方政府作为理性人,会根据成本与收益原则追求自身效用或利益最大化,选择对自己有利的最优策略,对环境污染治理等涉及全局或其他地区利益的事则漠不关心[3]。

二、环境污染治理中央-地方利益博弈模型

(一)模型设定及说明

在环境跨域治理中,中央-地方各自的多个竞争策略构成策略集。地方政府的占优策略是无论中央政府采取何种策略都属于地方政府最佳选择的竞争策略,但是这种最佳选择常常导致不理想的结果。基于自身效用最大化的理性选择,地方政府的占优策略是选择不治理,由此将导致区域生态环境的恶化以及经济发展的不可持续。本文仅就中央-地方、地方-地方间如何利用所掌握的信息进行决策、这种决策的均衡问题以及主体间的博弈机理进行探讨。根据博弈理论确定博弈的几个要素[4]:1.对弈者。这是一个博弈中的决策主体。本文将对弈者设定为中央政府A、地方政府B1和地方政府B2。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间博弈竞争,中央-地方政府间博弈表示为N={A,B1};地方政府间博弈竞争表示为N={B1,B2},N为虚拟参与人。2.战略。对弈者在给定信息集情况下的行动规则,一般用si表示第i个对弈人的一个特定战略,Si={si}表示第i个对弈人所有可选择的战略集合[3]。政府间环境治理博弈中,中央政府的战略选择为Si={检查,不检查},地方政府的战略选择为Si={治理,不治理}。战略规定对弈者何时选择何种行动。3.支付。特定的战略组合下对弈者得到的效用水平。支付不但取决于自己的战略选择,还取决于其他对弈人的战略选择,我们用Ui表示第i个对弈者的支付,u={u1,…ui…un}为n个对弈人的支付组合。所有参与人战略选择的函数为Ui=Ui{s1…si…sn}[3]。

(二)中央-地方政府竞争的博弈分析

在对待环境的问题上,地方政府和中央政府目标函数不一致。对中央政府来说,任何地区环境质量的恶化都意味着国家整体环境质量的下降。而地方政府为片面追求GDP,在面临发展经济和环境保护的两难选择时往往会忽视民生与和谐,牺牲环境。在中央-地方政府博弈过程中,地方政府拥有私人信息,称为“人”,而中央政府不拥有私人信息,称为“委托人”。在我国当前分权的治理体制下,中央政府将任务层层分解,通过行政逐级发包的方式,将经济管理权限和行政管理权限下放到地方,构成典型的委托-关系[5]。委托-理论试图解决在信息不对称的条件下,如何使地方政府能够按照中央政府的利益来行动,或者中央政府怎样根据观测和收集到的有关信息对地方政府进行奖惩,以激励地方政府选择对中央政府有利的行动。以下建立一个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间的博弈模型,并做如下假设:(1)中央政府对地方政府环境污染治理的检查成本为Ca;(2)地方政府环境治理成本为Cb,Cb=f(Q,G,P2),此为增函数,Q表示污染物治理量,G表示污染治理投资,P2表示第二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3)地方政府不按照中央政府的利益行动,选择不治理时将受到的处罚D;(4)地方政府治理时收益为π;地方政府不治理、中央政府不检查时的收益为ω,π<Cb<ω;(5)地方政府选择治理,中央政府收益为Σ。第一种情况:在θ给定的的情况下,假定θ为地方政府治理的概率,α为中央政府检查的概率,中央政府检查(α=1)和不检查(α=0)的期望收益分别为:μa(1,θ)=(σ-Ca)θ+(D-Ca)(1-θ)=D-Ca+(σ-D)θ;μa(0,θ)=σθ+0(1-θ)。解μa(1,θ)=μa(0,θ)得纳什均衡解θ′=(D-Ca)/D,θ′表示如果地方政府治理的概率等于(D-Ca)/D,检查和不检查的效果是一致的;如果地方政府治理的概率大于(D-Ca)/D,中央政府的最优选择是不检查;如果地方政府治理的概率小于(D-Ca)/D,中央政府的最优选择是检查。第二种情况:在ɑ给定的情况下,地方政府选择治理(θ=1)和不治理(θ=0)的期望收益分别为:μb(α,1)=(π-Cb)α+(π-Cb)(1-α)=π-Cb;μb(α,0)=-Dα+ω(1-α)=-(ω+d)α+ω。解μb(α,1)=μb(α,0)得纳什均衡解α′=(ω+Cb-π)/(ω+D)。α′表示如果中央政府检查的概率等于(ω+Cb-π)/(ω+D),地方政府随机选择治理或不治理;如果中央政府检查的概率小于(ω+Cb-π)/(ω+D),地方政府的最优选择是不治理;如果中央政府检查的概率大于(ω+Cb-π)/(ω+D),地方政府的最优选择是治理。因此,此时的混合战略纳什均衡是α′=(ω+Cb-π)/(ω+D),θ′=(D-Ca)/D。表明地方政府以(D-Ca)/D的概率治理,中央以(ω+Cb-π)/(ω+D)的概率检查。从均衡结果可知,地方政府治理的概率与中央政府的监管成本成反比的关系,与中央政府对地方政府的处罚成正比,双方的博弈均衡解为(不检查,不治理)。拥有占优策略的地方政府拥有明显的优势,处于竞争中的主动地位。中央政府监管成本越高,地方政府越可能采取不治理策略;处罚越大,地方政府治理的概率就越大。表明在不完全信息的条件下,环境污染治理在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间是一个典型的“囚徒困境”。

(三)地方政府间竞争的博弈分析

地方政府作为“经济人”“理性人”博弈过程中都遵循占优策略,即不论政府B1(B2)采取什么样的策略,政府B1(B2)所选择的都是唯一最佳的策略。地方政府B1和地方政府B2是两个同质政府,各自都是理性行为主体,将总投资预算用于公共性投资将使环境污染得以改善,用于生产性投资则增加污染物排放,产生环境污染。假定B1进行生产性投资排放污染物,会使政府B1受益,B2受损;政府B1进行公共性投资能让双方受益。用F表示公共性投资行为,代表具有正外部性的公共产品;P表示生产性投资,代表具有负外部性的生产行为。1.假设政府B1和政府B2的投资的收益函数分别取如下柯布-道格拉斯形式:Ub1=(FB1+γFB2)α(PB1-φPB2)β(1)Ub2=(FB1+γFB2)α(PB2-φPB1)β(2)其中0<α,β,γ,φ<1;α+β<1,假设政府B1和政府B2的投资总预算为H。B1(B2)进行公共性投资给B2(B1)带来的正外部性参数用γ表示,B1(B2)用于生产性投资给B2(B1)带来的负外部性参数用φ表示。2.政府B1与政府B2之间不合作。地方政府作为理性主体最大化自身利益,则政府B1的决策可以表示为:MaxUb1=(FB1+γFB2)α(PB1-φPB2)β3.政府B1和政府B2合作。中央政府作为决策机构,激励政府B1和政府B2合作,追求各地区总收益的最大化目标,即为:MaxUB1,B2=UB1+UB2以上两种情况的讨论可以看出:同质地方政府B1和B2在不合作的情况下进行平等博弈,纳什均衡条件下(式7、8)的均衡结果是(生产性投资,生产性投资),基于个体理性地方政府B1与B2按照自身利益最大化作出的决策将导致公共性投资不足而生产性投资过度。不合作情况下用于公共性投资比例会少于合作决策时的最佳投资比例,只有在整体理性支配下,资源配置才可以达到帕累托最优,使社会福利最大。这也进一步说明,地方政府间竞争与博弈的后果常常会导致边界环境纠纷频繁以及环境跨域治理失灵的结果。

三、跨域环境治理的制度设计

地方政府在发展经济时,出于自身需要,为实现本区域居民福利最大化、促进本地经济充分发展,往往会制定更符合本地利益的政策。由此形成的地方政府之间的竞争,既有正面的意义,同时也带来了负面影响,比如前述地方政府环境治理中投资不积极问题等。因此,有必要重新审视和合理干预地方政府的竞争行为,通过有效的制度设计,建立起科学合理的激励约束机制,引导地方政府在环境治理中协调一致,形成合力,以实现地方和整体利益整合的最大化[6]。

(一)寻找利益重合空间

环境跨域治理博弈中,寻找利益重合空间是激励制度设计的基本出发点。激励的关键是要使中央-地方以及地方政府间能够同时从博弈中获益,这就要求二者的利益空间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重合。本文认为,只有建立一系列政府间公共品的产权及交易制度,才能使激励机制发挥其应有的效果。在环境保护领域排污权交易制度就是科斯理论的一个具体运用。激励和利益补偿机制是政府间合作共识的达成和顺利执行的重要保障[6]。在目前行政分割的现实和保护地方利益的背景下,在区域磋商时应使各方利益平衡,分配方式应综合考虑当前社会发展阶段、生产力水平、企业的实际承受能力、环保意识、政府行政管理和服务水平以及市场发育程度等。政府干预并不一定是解决“市场失灵”的惟一办法。政府可以发挥市场基础性作用,以定价出售的方式合理地将权利分配给各个主体,也可采用公开拍卖以及特定条件下无偿分配等多种方式相结合的办法,这样做既不损害现有主体利益,又能保护未来进入交易市场的主体的利益。

(二)形成科学合理的地方政府绩效评估考核机制

为减少地方政府无序竞争引致的环境治理投入不足等问题,从中央政府层面,应构建一套以绿色GDP为指向的,纳入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一些重要指标的,科学、规范、可量化的地方政府绩效考核体系。这些考核内容,其指向不仅仅限于某一行政区域,还要包括周围相邻行政区域的资源环境质量。要完善和强化绩效考核的激励机制,严格奖罚措施,严格结果兑现。要完善和强化绩效考核的监督体系,将考核的全过程都置于社会监督之下,保证客观公正。通过这一措施,引导和约束地方政府增强区域环境治理合作意识,减少垄断割据和地方保护主义等不良行为[7]。从地方政府层面看,在科学合理的绩效评估考核机制下,要发挥环境保护利益主体意识,将自身的努力更加平等地分配到经济增长和公共服务两个方面,避免对区域环境投资方面采取单方面竞争策略,以有效整合地方政府间利益,克服因环境治理外部性导致的地方政府在环境治理中的搭便车行为。

(三)构建地方政府合作平台

由前述分析可知,地方政府合作时的环保收益比不合作时多。因此,为促进地方政府间的自愿主动协调合作,在地方政府之间发展共生关系,应创建地方政府合作平台,协调地方在环境治理中的利益矛盾,从而走出“公用地灾难”和“囚徒困境”,促进整个区域收益最大化。这个平台应包括:签订区域环保合作协议、制定区域环保规划、实施区域或流域生态补偿机制、实施区域环保联防联控协调机制、区域环境执法联动机制等。但是这些合作的持续性都较差,以短期为主,在资金保障、人员配备等方面都缺乏制度化的保障。因此,地方政府之间还应该建立一种在环境治理中主动自愿协调合作的长期机制,实现地方政府间的长期良性互动。针对目前环境跨域治理中存在的问题,这种机制既应该包括直接与环境跨域治理有关的环境信息共享机制、环境保护联合执法机制、区域生态补偿机制、环境基础设施共建共享机制,也应包括区域产业合作机制、监督约束机制等保障支持性机制[8]。

(四)强化地方政府参与环境规划机制

环境治理论文范文第3篇

1.1资金困境

1.1.1历史遗留环境问题无资金保障

长期的计划经济体制,没有建立起相应的保护和恢复治理制度,政府没有收取专用资金,采矿企业也没有在成本提留治理的费用,使矿山特别是老矿山遗留下沉重的地质环境包袱。矿山地质环境问题历史欠账太多,而恢复治理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投入的经费巨大,治理压力巨大。

1.1.2采矿企业没有专项治理资金

我国恢复治理保证金制度刚刚起步,而且标准低,远远没有达到恢复治理费用的标准,对采矿企业基本没有约束力。另外,由于没有专门用于保护与恢复治理矿山地质环境的资金,这也导致矿山地质环境被破坏后,矿山企业没有或缺少资金进行治理。

1.1.3政府财政资金渠道不畅

由于受地方财政的限制,地方政府基本没有关闭和废弃矿山治理资金预算,除非出现威胁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特大灾害,政府不得已才被动投入资金进行治理。另外,地方政府没有专项治理费用预算,保证金额外的定期利息不属于市、县政府支配,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项目为公益性项目投入产出不成比例,地勘资金主要掌握在国家和省,且申请困难,这些都影响到地方政府地质环境治理的积极性。

1.1.4社会资金投入渠道不畅

2009年,国土资源部出台《矿山地质环境保护规定》,其中第六条规定:国家鼓励企业、社会团体或者个人投资,对已关闭或者废弃矿山的地质环境进行恢复治理。由于没有出台细化可操作的配套政策,且投入风险大,收益不高,因此社会资金参与关闭露采矿山治理极少。

1.2技术困境

开发利用技术落后是造成矿山地质环境问题的主因。另外,我国缺少矿山环境恢复治理的专业队伍和人才也是环境整治进度缓慢和效果不好的原因之一。

1.2.1开发利用技术落后

在计划经济时代,地方政府为所谓的经济指标,许可了众多乡镇及个体矿山企业,这些小企业经济实力差、生产规模比较小、设备陈旧、技术落后,再加上盲目开采,矿产资源利用率过低,很难对矿产资源进行综合利用,造成了资源的破坏和浪费。另外,我国大型矿山企业也没有采用分层台阶式开采、山体内部式、充填式开采、房柱式开采等先进工艺生产,也造成矿区生态环境的大规模破坏。

1.2.2矿山环境监测落后

煤、铁、石膏等地下开采矿山采矿活动对地质环境的影响和破坏极大,主要体现在地面沉降诱发地质灾害和严重的地质环境问题,此类问题专业性较强。由于监管单位和矿山企业本身都没有专业设备和人才,矿山环境监测预警系统和评价体系建设往往流于形式,更不可能准确预测地下采空区和特大型坑矿可能出现的重大地质灾害。有时,即使委托地质勘探专业队伍开展了矿山地质环境监理工作,但是大都没有达到预期效果,实施矿区地质环境监测工作依然任重道远。

1.2.3矿山环境恢复治理技术落后

矿山环境治理需要进行大量的科学技术研究,如借助现代技术手段,改进矿山环境破坏的治理技术,研究矿山开采造成的生态退化机理与修复技术,与地上景观相关的物种选择、配置和种植等方面的技术等。目前,我国的环境科学技术的研究起步较晚,虽然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建立研究机构,目前已有200多个研究单位、近两万人从事这项工作,但仍不能满足环保工作的需要,地方更是缺乏相关技术人才。地方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一般采取土地复垦、消除地灾隐患和削坡覆绿等办法,而不采取土地复垦、矿山资质灾害、地下水污染、矿区含水层和矿区地貌景观综合治理方法。有些地方急功近利,在采矿企业还有资源开采,没有闭坑、甚至没有稳沉的情况下就实施土地复垦,出现复垦又塌陷破坏的情况。有些治理项目不对污染地下水进行物理、化学处理,不对含水层顶底板进行防渗处理,就简单复垦和治理,致使原有的环境问题没有得到彻底解决,新的环境问题又不断涌现。

1.3制度困境

法律制度是矿山地质环境保护的关键。法律制度不完善,就会造成监管困难、资金保障不到位等系列问题。

1.3.1法律分散不具体

矿山地质环境保护涉及土地管理法、矿产资源法、水土保持法、环境保护法、水污染防治法、大气污染防治法、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等部门法,涉及土地复垦条例、地质灾害防治条例等部门条例,但是这些法律过于分散不具体,没有针对性。

1.3.2权责不统一

当前我国的矿山治理处于不成熟的阶段,有关矿山环境治理的部门之间出现职能交叉现象,这就导致了各部门都把责任推向其他部门,出现了“职能互推”的严重后果。矿产资源开发和矿山环境执法管理涉及到多个执法部门,相互责任不清,在具体执行和管理上存在推诿扯皮、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不究的现象。

1.3.3法律约束力不强

我国法律没有赋予国土部门强制执行权,由于缺少强力司法机构支持和其他职能部门配合,在采矿企业不履行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义务时,国土资源主管部门无力采取有效措施促使采矿权人及时治理,造成矿山闭坑时土地复垦、生态修复工程不了了之。

1.3.4《矿山地质环境保护规定》法律效力不高

《矿山地质环境保护规定》是部门规定,没有上升为国家法律和法规,权威性不足。另外,有些规定不够全面和细致,如没有明确政府专项资金的来源;对采矿权人不申请办理闭坑手续,不履行恢复治理义务或恢复治理仍达不到要求的,处罚力度就偏小;对采矿权人不定期报告矿山地质环境情况,不如实提交监测资料的,就没有处罚条款。

1.3.5责任主体不明确

我国法律规定的原则是“谁破坏、谁治理”,那么这些责任主体———排放污染、环境破坏的企业,就应该是环境问题的主要责任人。但是,大部分企业目前已没了踪影。按照公司法,已经倒闭、破产的公司已经在法律上消灭了责任主体,没有承担民事责任的能力“,谁破坏、谁治理”的原则只会成为一纸空文,这些企业遗留下来的环境责任并没有得到相应的承担。究竟谁来为矿山地质环境问题买单?是中央政府,还是地方政府,急需明确。

1.3.6保证金制度不合理

2009年5月1日,国土资源部颁布实施的《矿山地质环境保护规定》中规定:采矿权人应当在办理采矿许可证时缴存保证金,保证金的缴存数额不得低于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恢复所需费用。至此,保证金制度建设才全面到位。由于保证金制度刚刚起步,为了顺利推进,各地在调研的基础上,确定了能让企业承担得起的最低水平,恢复保证金远远没有达到恢复治理费用的标准。由于恢复治理保证金制度出台晚、标准低、收缴困难,不足以制约采矿企业,就导致采矿企业恢复治理缺乏主动性,拒不进行恢复治理的现象普遍存在。

1.3.7分类分级管理

目前,所有煤矿、铁矿、盐矿、石膏矿、矿泉水及大型采石企业采矿许可证均由部省发放。按照这种监管制度,部省发证矿山环境恢复治理保证金由省国土资源厅负责认定收缴,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方案审查备案在发证机关。因此,地方在对上述企业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情况进行监管时,缺乏必要的法律依据和行之有效的约束手段。

2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的对策

要摆脱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工作面临的困境,就要学习借鉴国外先进经验和国内成熟的案例,把好的理念、好的做法充分吸收,并付诸实践、对症下药,这样才能彻底把我国矿山地质环境保护和恢复治理工作做好。

2.1拓展投融资渠道,建立长效的多元化投入机制

2.1.1要建立分级投入机制

对于计划经济体制和恢复治理保证金收取前的老矿山环境恢复治理,要建立国家、省、市、县分级投入机制,国家和省要拿大头。同时,国家要对资源枯竭城市提供更多资金支持。

2.1.2要开辟稳定的资金渠道

进行矿山治理恢复,解决“老账”问题,就得拓展资金渠道。一是建立矿山恢复治理基金,从矿产资源采矿权价款和补偿费中拿出一定比例,集中农发资金、农重金,地方财政从矿山土地出让金中预留一定比例;二是征收矿业可持续发展金,标准不低于采矿权价款的5%,此项资金计入企业成本;三是提高恢复治理保证金标准,由地方政府征收,利息也由地方政府支配。

2.1.3要创新投融资体制

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的资金在加大政府投入的基础上,很有必要引入市场机制,创新投融资体制。按照“谁投资、谁受益”的原则,出台相应的配套政策,明确投资主体条件、实施单位、监管流程、验收标准、收益分配和优惠政策等,如在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前提下,给予投资者一定年期内拥有被恢复治理土地的利用权;如可以实施修复式开采整治,以开采余量资源的收入作为矿山环境综合整治的资金,并可免交矿产资源补偿费用。

2.2鼓励新技术应用,做好技术支撑和服务

2.2.1严格准入条件

实行矿山开发“六个禁止,三个限制”的准入条件。将地质环境资源消耗费用、地质灾害损失费用、污染损失费用与矿山生产经济效益、社会效益进行综合评价,并作为是否颁发采矿许可证的重要指标。新建矿产资源开采项目必须进行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和矿山环境影响评价,采取生态环境保护及预防和治理地质灾害的措施,避免或减少环境的影响和破坏。坚持“谁开发,谁保护;谁污染,谁治理;谁破坏,谁恢复”的原则,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必须包括水土保持方案、土地复垦实施方案、矿山地质灾害防治方案和环境影响评估报告,并按照规定程序报经有关部门审批。

2.2.2加大新技术推广应用

鼓励采矿企业矿山加大对开采技术的研究投入,鼓励企业采取国内外已取得明显效果的露采矿山台阶式开采、灰岩内部开采技术,地下矿山充填式开采、房柱式开采等新技术的应用。对因采用新技术增加的成本,建议由市、县财政予以补贴,切实保护地质环境。

2.2.3组建专业治理公司

国家组建矿区环境治理和生态修复专业公司,一方面,替代矿山企业进行矿山地质恢复治理,资金从采矿企业缴纳的恢复治理保证金、政府征收的可持续发展金中支付,不足部分从矿山恢复治理基金和恢复治理保证金利息中拨付;另一方面,加强矿山环境保护和生态恢复治理的科学研究,加强矿山环境保护新技术、新工艺的开发与推广,促进资源综合利用和环境保护。

2.2.4编制技术规程

国家和省组织高校、科研单位技术力量和国外专家,编制《矿山环境监测指南》和《矿山环境恢复治理技术规程》,以指导环境监测和恢复治理工作。

2.2.5培养专业人才

重点培训地质勘探专业队伍和矿山企业的技术人员,以便使矿山企业和地质勘探专业队伍能正常开展矿山地质环境监测工作,及时发现矿山开采形成的地质环境问题。

2.3完善制度设计,提高法律约束力

2.3.1制定出台《矿区生态环境保护法》

借鉴发达国家矿山环境治理的经验,需强化立法形式管理矿山环境治理的思路,主要包括:尽快出台完善的矿山环境治理规程标准和在法规中体现对矿山环境治理科技创新的鼓励。应在现有法律法规的基础上,整合《矿产资源法》《环境保护法》《水土保持法》《土地复垦条例》《地质灾害防治条例》《矿山地质环境保护规定》的相关内容,制定《矿区生态环境保护法》,将“谁开发谁保护、谁破坏谁治理、谁投资谁收益”上升为法律原则。建立矿山环境审查评价制度、矿山环境许可证、环境恢复治理保证金制度和矿业可持续发展金制度。要落实各项制度,制定矿山地质环境质量等级标准,部省要定期开展等级评定,并向社会评定结果;恢复治理保证金由矿山所在地地方政府征收,利息可由地方政府支配;矿业可持续发展金按比例由地方政府留存;建立矿山地质环境恢复补偿机制,制定矿山环境保护的优惠政策,充分调动矿山企业对矿山环境保护与治理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有立法权的省市也可以出台《地质环境保护条例》,进一步细化以上规定和标准。

2.3.2明确责任主体

首先,中央政府应承担环境遗留问题的主体责任。因为,资源低价是中央控制的,财政税收最终收归中央,区域发展不均衡是中央政府的宏观布局所导致的,另外,也只有国家财政能承担得起。具体建议是:中央政府应承担更多的财政支持;应从宏观上提供更多的政策支持;应提供更多的环境治理的技术支持;应完善与资源相关立法,重点进行矿产资源税费体制的改革,为矿业乃至整个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应建立生态区域补偿制度,重点扶持资源枯竭城市。其次,地方政府也要承担起相应的环境治理责任。虽然资源型城市的地方政府已步入财政困境,无力承担所有环境恢复治理的资金,但是,为避免引发更多深层次的社会矛盾,加快城市产业转型,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必须要进行环境治理。具体建议是:要制定和实施矿山地质环境保护规划,多方筹集资金,分期分批解决现有的环境问题;要建立完善的应急机制,排查隐患点、危险点,并落实防控措施;要对资源开发和利用过程中的环境影响评价和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实施动态监测。另外,对于虽有责任人,但因经济困难无力承担治理费用的的原国有矿山企业,要积极协调上级配套资金,协助企业共同治理。第三,现有矿山企业要履行环境保护和治理责任。对于生产矿山和新建矿山,要遵照“谁开发、谁保护“”谁破坏、谁治理”的原则,实行边开采、边治理,确保新出现的地质环境问题得到及时治理。

2.3.3创新监管模式

环境治理论文范文第4篇

(一)模型构建面板数据模型可以分为混合回归模型、固定效应模型和随机效应模型。混合回归模型也称为不变系数模型,对于所有对象截距和自变量系数都是一样的,通过F检验确认是不是混合模型,然后检验是固定效应还是随机效应,也就是说是变系数还是变截距。变系数模型指的是截距和自变量系数都变的模型。面板数据模型的优点是可以利用面板数据进行更全面的经济分析,利用面板数据能够改进估计结果的有效性。本文主要研究不同省(自治区、直辖市)2007—2012年环境保护财政支出与工业污染物排放之间的关系,因此,涉及不同的横截面和时间序列,每个省的省情和政策执行力度的差异需要得到考虑。固定效应模型和随机效应模型的关键区别是,未观测到的个体效应是否包含与模型中解释变量相关的元素,而不在于这些效应是否随机。在模型中,表示省(自治区、直辖市)在年度的环境污染排放指标向量,由于工业企业是主要的环境污染源,因此,分别选取工业固体废物排放量、工业废水排放量、工业二氧化硫排放量①作为被解释变量,衡量各地区环境污染的强度②。是省(自治区、直辖市)在年度时与工业生产行为密切相关的环境保护财政支出。是随着省(自治区、直辖市)个体变化而未被观察到的因素对解释变量的影响,为解释变量的系数,control表示与环境污染排放相关的控制变量;为误差项,其均值为零且与不相关。

(二)变量选择和数据来源1.变量选择被解释变量。被解释变量是用环境污染排放量的减少程度来反映环境治理的效应。环境作为一个整体,环境治理效应要用多种要素反映。由于环境污染主要来自工业污染,因此选择工业废水排放量()、工业二氧化硫排放量()和工业固体废物()的排放量作为被解释变量,主要检验这些污染物排放量的减少是否与环境保护财政支出有关,以及多大程度上有关。解释变量。鉴于2007年中国才开始把环境保护纳入财政支出,并单列一“类”,以及考虑数据的可得性和选取指标的意义,选取2007—2012年中国大陆地区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不包含西藏)的环境保护财政支出(hbzc)作为解释变量。假设环境保护财政支出将会降低环境污染物的排放,环境保护财政支出解释变量的系数符号为负。控制变量。除了环境保护财政支出对环境治理效应的影响外,还存在其他影响环境治理效应的因素,一并归入控制变量。主要选取经济发展水平、人口规模、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三个指标作为控制变量。经济发展水平用人均GDP(rjgdp)表示,一般的,经济发展水平越高,环境污染越严重。因此,预计经济发展水平的系数符号为正。人口规模(rkgm)用年末地区人口数表示,一般人口规模越大,环境污染越严重,预计人口规模的系数符号为正。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gdzc)采用各地区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金额表示,一般一个地区的固定资产投资金额越大,表明生产规模扩大,污染增加,预计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系数符号为正。2.数据来源本文对除西藏外的中国大陆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2007—2012年数据进行研究,数据均来自相关年度《中国环境统计年鉴》《中国统计年鉴》和中经网数据库。为了避免不同变量的绝对值对模型估计可能造成偏差,对模型中所有变量均进行取对数处理。各变量的描述性统计见表1①。

二、实证结果分析

本文使用Stata11.0软件进行回归。重点考察环境保护财政支出与环境污染治理之间的关系。首先用F检验验证是选择混合回归模型还是固定效应,然后Hausman检验是采用固定效应模型还是采用随机效应模型进行回归。对三个方程分别进行F检验和Hausman检验,确定工业废水采用随机效应模型,工业二氧化硫选择固定效应模型,工业固体废物选择固定效应模型(见表2)。由表2可见,环境保护财政支出与环境污染排放量呈负相关关系,与预先假设一样,并且系数均通过显著性检验。其中,工业废水(模型1)和工业二氧化硫(模型4)的模型中环境保护财政支出的系数均在0.01水平显著,工业固体废物模型(模型6)中环境保护财政支出的系数也在0.05水平上显著。工业废水排放量、工业二氧化硫排放量、工业固体废物排放量在hausman检验下的最优模型(模型1、模型4)中,环保支出系数绝对值比次优模型(模型2、模型3)更大。当环境保护支出增加1%,工业废水排放量减少0.185%,工业二氧化硫排放量减少0.186%,对于工业固体废物的减排效应最明显,工业固体废物排放量减少0.199%。说明中国采取加大中央对地方财政转移支付、政府绿色采购、污染治理投资等环境保护财政支出,能够有效降低环境污染,环境治理效应明显。人口规模的符号为正,说明人口越多的地区,环境污染排放量越大,这与预先的假设一样。当人口规模增加1%时,工业废水排放量增加0.956%,工业二氧化硫增加1.228%,说明人口规模对于工业二氧化硫的排放影响更大,因为人口越大,居民拥有的机动车数量也会加大,和工业污染一样,会加剧二氧化硫的排放。人口规模对于固体废物的排放不显著。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与工业废水和工业固体废物呈正相关关系,与预先假设一样,并且均分别通过0.05和0.01水平的显著性检验;人均GDP对工业固体废物的影响通过0.1水平的显著性检验,但是影响程度不明显;人均GDP对工业废水和工业二氧化硫的影响未通过显著性检验。

三、结论与对策

环境治理论文范文第5篇

“先行试点”措施的推行及产生的效应。在改革开放和“三农“建设的政策指导下,农村的发展要求也由原来只强调经济而转向经济、社会、生态等全面发展,人们开始关注生态环境的问题,并做出了一系列举措来改善生态环境,因此而产生一些积极的效应。治理农村生态环境是一项庞大的工程。在科学发展观和可持续发展观的指导下,我国各级政府因地制宜进行不同程度的环境治理工程,并采取“先行试点”的措施。进行试点的范围涉及全国各个省市乡镇,试点项目也包罗万象,包括水环境整治试点、生态修复试点、地质环境保障工程试点等。试点后,各级组织试点地区。促进了一批高起点,高标准的形成,农村建设质量组织的高水平,更好地发挥辐射示范作用。实践证明,解决问题得抓住重点,国家两点论与重点论环境整治理论指导下,抓住重点地区进行整治能使得农村生态环境得到很好的改善。此外,近些年来,我国在总结经验和教训之后,提出了这样的对生态环境治理的思路,那就是“预防为主、保护优先”。也使得环境保护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2进一步加强农村环境保护的举措

针对农村生态环境的问题,我国各级政府和组织采取了一系列的办法和措施,通过这些农村环保措施,一定程度上缓和了农村环境问题。

2.1加大政府对农村环保投资力度,推进环保产业形成我国针对农村生态环境的问题,除了对受体进行广泛的宣传教育,使人们充分认识到环保工作的重要性外,国家近年来还专门出台了一些针对农村的投资项目,主要表现在各级环保部门,农业部门推出了具体的植树造林项目和防护林工程;同时,各地陆续开展了小流域综合治理工程;另外,政府部门在农村进行了改路工程,有效避免农村因路况问题引起的扬尘,机动车排放的大量烟尘有所减少,较为直接的改善了农村环境;国家通过三农资金扶持农村的能源优化,推行沼气等新型能源项目,减少传统的薪柴的植被破环和燃烧后的气体灰尘排放。所有的这些政府措施,积极推进了环保产业的形成。

2.2制定环保法律法规及建立监督机制要进一步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必须制定和健全环保法律法规和建立长效的监督机制。1989年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2008年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循环经济促进法》,此外,我国还颁布部级的环境保护相关法律6部,与环境有关的资源法9部,环境保护行政法规29项,制定环境标准364项。加上地方颁布的各类法律法规基本,我国基本形成了一个较为完善的法律法规体系。在农村环保问题上已有一些监管制度,可以促进农村环保的发展。

环境治理论文范文第6篇

(一)努力超越政治利益的分歧。

波罗的海是一个国际海域,要治理好波罗的海的环境问题也只能通过国际合作的方式来进行,单一国家的努力难以取得显著效果。对于这一点,波罗的海周边各国具有较为明确的认识。由于必须依赖于各国间的全力合作,因此,波罗的海的环境问题治理受国际政治环境的影响就十分明显了。历史地看,以1974年赫尔辛基大会的召开为标志,波罗的海周边各国第一次坐在一起共同商议治理波罗的海的环境问题,从此波罗的海的环境问题被正式纳入国际治理的范畴,这是波罗的海环境问题治理的第一阶段。第二阶段则开始于后,波罗的海地区的国际政治环境空前缓和,周边国家在环境领域开展合作的政治障碍消失,波罗的海环境问题的国际治理开始取得重大进展。第三阶段以2004年波罗的海三国(爱沙尼亚、拉脱维亚和立陶宛)加入欧盟为标志,波罗的海的国际治理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在这一阶段因为欧盟作为一个角色介入到波罗的海的环境问题治理中,使其开始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其中,在第二和第三阶段,波罗的海周边国家能够顺应和利用国际政治环境的有利变化,抓住机遇,积极开展环境治理的国际合作,取得了大量的成果。但是,值得注意的是,这些成果的取得仍然是以冷战时期周边各国打下的良好合作关系为基础的。虽然冷战造成了波罗的海周边各国政治上的对立和不信任,但在环境问题上的合作却依然取得了像签署《赫尔辛基公约》、建立赫尔辛基委员会这样重要的突破,而赫尔辛基委员会自成立至今也一直是波罗的海环境问题治理的最主要协调机构。这说明周边国家能够清醒地认识到环境问题的特殊性质,并能够努力超越国际政治因素的制约,在环境问题的治理上开展有效的对话和合作。

(二)建立并不断完善相关组织机构。

苏联解体和东欧剧变导致的地缘政治格局的变动对波罗的海的环境治理结构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并引发了新的跨国管理机构的发展。大量的新的国家间政府组织和非政府组织,比如波罗的海委员会(CBSS)和清洁波罗的海联盟(CCB),以及跨国的地方政府间组织,比如波罗的海城市联盟(UCB)等纷纷涌现。尽管这些组织追求的目标各异,但它们都有相应的环境政策,并在不同的领域为治理波罗的海的环境问题发挥着作用。除了新的组织建立之外,原有的组织结构也积极调整自身以适应新的形势。1992年,新的赫尔辛基公约签署,增加了四个缔约方,包括波罗的海三国和欧共体。而赫尔辛基委员会也开始主动调整自身组织结构,以适应变化了的形势的需要。原有组织机构的积极调整和新的组织机构的纷纷建立为波罗的海环境问题的国际治理注入了新的动力。

(三)重视发挥波罗的海地区之外的力量的作用。

冷战结束后波罗的海地区环境治理结构的发展不仅是这一地区政治局势缓和的重要结果,同时也还与国际社会对环境问题重视程度的增加有关。1992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里约热内卢召开了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这次会议的成功举办,极大地推动了波罗的海地区国家和组织环境政策的制定和对可持续发展的重视。会议通过的《21世纪议程》不仅在波罗的海地区尤其是北欧国家和德国内引发了广泛的讨论,还直接导致了1996年波罗的海21世纪议程的创立。除此之外,作为地区最大国际组织的欧盟也在波罗的海环境问题上发挥了重要的影响力。2004年,欧盟实现了历史上最大规模的扩大,波罗的海三国等10个国家加入欧盟。欧盟的加入重新塑造了波罗的海地区环境问题的治理结构,其组织机构需要在多个层面上同波罗的海地区的实际需要进行协调。而在环境政策领域,国家和地方当局可能通过人员和组织机构同管理和帮助制定环境政策的欧盟理事会发生联系。同样,欧盟是1992年赫尔辛基公约的正式缔约方,这使得欧盟委员会在赫尔辛基委员会中具有投票权。此外,欧盟坚持将与其环境政策协调一致作为成为其成员国的条件之一,也对波罗的海国家的环境政策议程产生了重要影响。

二、对南海环境问题治理的启示

南海又称“南中国海”,是西太平洋最大的边缘海之一。南海周边人口密集,工农业和经济发展较为迅速,而一些世界上最繁忙的国际航线也经过南海。每年世界商船和超级油轮一半以上的货运都经过南中国海。经过马六甲海峡进入南中国海的油轮运输量是苏伊士运河运输量的三倍多,是巴拿马运河运输量的五倍多。此外,由于东南亚对能源的需求越来越高,大部分增加的进口都经过南中国海、马六甲海峡和龙目海峡,导致污染的风险也越来越高。同波罗的海的环境问题相类似,南海海域的环境问题也主要集中在富营养化、有毒物质富集和海上污染等三个方面。目前,南海的环境状况呈现总体良好,但持续恶化的趋势,部分海域污染情况较为严重。其中,富营养化是南海面临的最主要环境问题。以我国南海沿海海域为例,根据中国海洋局公布的统计数据,2012年南海海域入海排污口邻近海域环境质量状况总体依然较差,与2011年相比未见明显改善。86.7%的排污口邻近海域水体呈富营养化状态,40.0%的排污口邻近海域呈重度富营养化。南海海域未达到第一类海水水质标准的海域面积为24840平方公里,其中劣于第四类水质海域面积为4300平方公里。除此之外,南海海域来往船只密集,增加了发生海上事故的风险,而南海地区丰富的石油和天然气储量也吸引了周边国家竞相开采,大大增加发生海上漏油事故的风险。基于地缘关系,中国与东盟的生态系统是一个整体,构成整个地球生态系统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由于许多环境问题是跨国界的,一个国家单独解决这些跨国界的环境与生态问题将是徒劳的,这就需要相邻国家、位于一个生态区的不同国家进行紧密合作,采取共同的行动,这也就是实现可持续发展所要求的全球的共同发展,它由地球的整体性和相互依存性所决定的。南海和波罗的海同为国际性海域,且面临着类似的环境问题,基于这些相似性,波罗的海环境问题的国际治理经验可以为我所用,成为我国和周边各国治理南海环境问题的重要借鉴。

(一)南海周边各国应努力超越政治分歧。

波罗的海环境问题之所以能够得到有效治理,是与这一地区各国间的积极合作紧密相关的。上世纪九十年代以前,由于冷战的原因,波罗的海周边各国分属两大阵营,政治斗争和军事斗争十分激烈。但即使如此,周边各国还是在1974年齐聚一堂,召开了赫尔辛基大会,并成立了赫尔辛基委员会,为波罗的海环境问题的治理奠定了坚实的组织基础。进入九十年代后,随着国际政治环境的改变,波罗的海的环境污染问题被提到了更加显眼的位置,各国合作的空间被大大释放出来,极大地促进了各类合作组织的建立,推动了波罗的海环境状况的改善进程。对于南海来说,目前这一地区仍然存在着较为复杂的海洋权益争端,但是,这些争端的存在不应当成为各国合作治理南海环境污染问题的障碍性因素。周边各国应该本着对自然环境负责的精神和对子孙后代负责的态度,努力超越政治利益分歧,在南海环境问题的治理上采取更加积极和合作的态度,并在谈判的基础上,有序合理地开发南海自然资源,切实保证南海的生态和环境健康。

(二)要建立全面有效的合作机制。

波罗的海环境治理的一个很重要的成功经验就是具有多种多样、不同层次和不同工作重点的国际组织的存在。建立有效的合作协调机制,可以使得各个国家的投入和环境治理资源能够得到协调使用,从而使环境问题治理的效果最大化。比如赫尔辛基委员会,这一委员会成立近四十年来,在波罗的海环境问题的治理上一直发挥中枢的作用,综合协调各国的活动,并及时环境监测数据。目前,南海地区国家之间还没有类似的组织架构。南海作为一片国际海域,要想治理好环境问题,建立有效的组织协调机构是必不可少的。目前在南海周边各国间建立类似于赫尔辛基委员会的组织仍然具有较大的阻力,而较为现实可行的办法是从各国间开展环境保护的合作项目开始,逐步深化理解和合作。2013年6月,为了促进南海及其周边海洋国家在海洋领域的务实合作,由中国国家海洋局的《南海及其周边海洋国际合作框架计划(2011—2015)》开始实施。该计划的重点是推动当前南海及其周边国家共同关心的区域海洋可持续发展方面的合作,合作区域范围主要包括南海及与其相连的印度洋和太平洋,合作伙伴主要包括在此区域内的有关国家以及政府间或者非政府间的国际组织。这一计划的实施将会有助于进一步发挥我国在治理南海环境问题上的积极作用,推动南海各国和相关组织在海洋环境问题上的合作。

(三)要积极发挥地区国际组织和地区外力量的作用。

环境治理论文范文第7篇

安徽省紧临江浙沪等沿海发达省区,区位优势明显;作为传统农业大省,农业资源富集;作为农村改革的发源地,影响颇为深远。在30余年改革探索的实践中,乡村经济发展积累了丰富经验,潜在优势初现端倪,农业发展方式迅速转变,农民收入构成呈多元化发展态势,适应高科技发展的现代农业初具规模,从而为安徽顺利推进美好乡村建设奠定了坚实基础。但是,基于传统因素,安徽村舍空间布局、乡村人口结构及区域经济发展等方面都明显失衡。村庄的密度和规模由西北向东南总体上呈减量态势,而乡村环境和经济发展却呈增量态势:皖北和皖西北以平原为主,村庄密度高、规模大,但经济发展却相对滞后,降雨量少、气候干燥,农业发展的盲目性、无序性对乡村环境的破坏相当严重;皖中及沿江地区以丘陵为主,村庄密度较高、规模较大,经济发展水平较高,地势低平、河流布网,由于工业“三废”处理的随意性、趋利性,对土质、水体等的污染面积较大;皖南地区以山地为主,村庄密度偏低、规模较小,村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高于全省平均水平,植被覆盖率较高,降雨量多、气候温润,工农业发展对乡村环境的破坏程度低,适宜人居。总体上看,安徽乡村发展分区差异明显、村庄村舍规划不成体系、基础设施配套尚待完善,这些都是乡村建设中不尽人意之处,离乡村“三美”的总体目标还有相当的差距。亦如20世纪30年代初中国乡村建设运动的推崇者梁漱溟先生所言,中国社会的基本特征是“以乡村为基础,并以乡村为主体的,故乡村状况的好坏,是解决中国一切问题的关键和从事其他建设的根本前提”。安徽美好乡村建设不是纯粹迎合时展的乡村重建运动,更不是“返景入深林”的复古造势运动,而是在保护乡村生态环境资源的前提下,充分利用山林水体、民俗文化等乡土优势资源,推进乡村产业和经济快速发展,提高村居生活的品位和档次;做到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凸显乡村山水风貌和人文地域特色,完善中心村道路、电力、供排水、信息网络等基础设施,有效处理产业“三废”和农村生活垃圾,不断优化人居生态环境,营造一道“绿水蓝天、文化和谐”的乡村美丽风景线。

二、美好乡村建设需要政府提供保护环境的公共物品

公共物品是指在一般情况下,不能或难以有效通过市场机制由个人或企业提供而主要由政府提供以满足社会成员共同享用的物品或服务。从供给方面看,公共物品具有共享性即“非排他性”的特征;从消费方面看,公共物品具有“非竞争性”的特征。依据满足公共物品属性的程度,可以将其分为纯公共物品和准公共物品。环境作为公共物品,相较于其他公共物品而言,有其自身的特殊性。环境公共物品既是人类赖以生存发展的基本条件,亦是从事生产经济活动的重要基础。从供给渠道来看,环境公共物品可以分为两大类:或基于“上天恩赐”而形成的自然物,如江河湖泊、高山深谷、海洋空气、动植物群等,是每个人都可以享用的;或基于特定需要,必须由行为主体(譬如政府)来提供的公共环境设施(譬如防洪工程、污水处理器材等“硬件”设施),环境“软件”(譬如环境制度、环境信息、环境文化、环境政策,等等)。从消费角度而言,有些环境物品可以看作纯公共物品,具有共享性和非竞争性的特征,即一个人消费无法阻止其他人或集体的消费,譬如正常情况下人们对空气的利用;有些环境物品是准公共物品或拥挤物品,消费中不排除集体行为,但超过其承载量就会产生负效应,譬如过度放牧会造成草场资源破坏,过度抽取地下水会导致水源枯竭,等等。然而,在市场机制尚不完善的初期阶段,由于趋利避害的人性使然,环境资源的配置往往是低效率的。这种低效率主要表现为外部不经济性,“当生产或消费的所有副作用没有被包括在市场内时,外部经济效果就发生了”,这就是所谓的环境资源成本的外溢现象。环境资源成本的外溢扭曲了环境公共物品的真实价值,也使环境公共物品变成了一种稀缺资源。就我国而言,市场失灵诱使环境公共物品成为稀缺资源最早产生于经济发达省区或资源富集省区。而经济发达相对滞后的省区则是在模仿和承接发达省区产业转移的进程中,出现了环境资源稀缺等诸类问题。安徽省紧临东部沿海的发达省区,在中部崛起的战略架构中,始终面临着跨越发展的强大压力。为了赶超东部发达省区,切实提高民众的生活水平,环境资源的透支消费演化为一种时尚,经济快速增长很大程度上是以牺牲资源、环境为代价的。在此背景下,乡村环境资源保护也被极大地忽略了,片面追求产业的发展,对环境稀缺资源消费远远超过了其承载的最大阈值,乃至酿成了诸多环境问题。无可争辩的是,乡村环境治理作为推进美好乡村建设进程中的复杂工程,解决之尚需要政府提供保护环境的公共物品。

(一)政府需要为环境公共物品生产提供制度保障诸如环境公共物品这种“对每个人都有益的事情,只能通过集体行动来完成”,政府拥有庞大的行政资源,无疑是集体行动中最强力的组织单位,如果积极作为是能够满足社会民众对环境公共物品需求的。站在这个角度来说,政府无疑是环境公共物品的最佳提供者。安徽乡村环境治理的实践证明,当前政府最迫切需要做的就是为环境公共物品的生产提供制度保障。任何一种游戏,要能持续进行下去,离不开相应的游戏规则,生产环境公共物品犹如一场游戏,又何尝不需要规则呢?诚如奥尔森所言,在提供公共物品的集体行动中,正式约束或外在的制度往往是解决集体行动困难的重要保证。笼统地说,环境制度体系包括环境法律法规、政府行政命令、环境政策规章和环境质量标准等一系列带有强制性、约束力的制度规则,在维护环境公共物品正常生产方面发挥着相当重要的作用。美好乡村建设涉及道路硬化、村旁绿化、景观设计、垃圾处理等多项举措,均与乡村环境治理有着直接的联系,需要大量的环境公共物品。而这些环境公共物品牵涉面太大,社会自助、他人自觉又带有较大的盲目性、趋利性,于环境问题的解决显然有些无济于事。但是,带有强制力的法律法规、政策规章不仅可以引导环境公共物品生产,而且还可以为环境公共物品的生产提供制度性保障,从而使其提供变得更加快捷、高效。

(二)纯环境公共物品只能由政府来提供或生产纯环境公共物品具有完全的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的特征,因其内容复杂性、生态系统性和利益普适性,是不能排除消费上搭便车行为的。况且,有些纯环境公共物品(譬如环境保护政策、环境信息等)是个人或社会很难提供的,而有些纯公共物品(譬如平衡生态系统、净化空气等)虽然可以由个人或社会生产提供,但却难以从生产中获取利润,甚至连收回成本都存在很大的困难,个人或社会也自然而然没了生产、提供环境公共物品的动力。因此,此类环境公共物品一般是由政府生产或提供的。安徽省在推进美好乡村建设进程中,纯环境公共物品的生产、提供,就政府层面而言,需要做到:其一,加大环境基础设施建设的资金投入。就全省范围言,除合肥、芜湖、马鞍山等城郊和东南部经济条件较好的乡村以外,绝大部分乡村没有实力雄厚的经济实体,也难以为乡村基层组织提供比较稳定的税收,因此乡村基层组织的经济自助能力是极为有限的。在这种情况下,乡村基层组织将大量资金用于纯环境公共物品的生产、提供是不现实的。其二,产、学、研相结合,加大对纯环境纯公共物品的科研投入。提供纯环境公共物品是利国利民的大好事,也有助于美好乡村建设的顺利推进。但是纯环境公共物品是关系到能否合理利用资源和科学保护环境等可持续发展的问题,涉及到生态学、环境学、心理学、社会学等多学科技术知识。因此,生产或提供适合美好乡村建设的纯环境公共物品,需要将产、学、研结合起来,充分发挥其优势,避免单向度作业。其三,制定适宜美好乡村建设的环境监测标准和环境政策。与城市相比,乡村环境承载量大、自我恢复能力强,将适合城市的环境监测标准、环境政策和环境治理模式原样套用于乡村环境的治理,无疑是不适合的。如果这样,只能导致乡村更大的资源破坏和环境污染。

(三)生产或提供准环境公共物品也离不开政府协作准环境公共物品具有有限的非竞争性和局部的排他性的特征,只有达到了某个临界点,才会出现拥挤的现象。也只有在此情况下,继续消费才会导致低效率。换句话来说,准环境公共物品如果利用得当就有利润空间,也自然能够激励个人或企业生产或提供。当然,这需要政府借助法律法规等制度体系给予适当的安排,才能调动社会力量生产或提供准环境公共物品的主动性、积极性。退一步说,政府部门作为利益阶层中“相对独立的一元,产生了独立的利益诉求。这就导致了政府及政府官员可能在理性经济人的支配下,进行权力设租、寻租现象,使公共产品的供给违背初始目标”,继而在提供准环境公共物品上出现“政府失灵”。因此,就准环境公共物品生产或提供而言,适当引入市场竞争机制,让社会力量积极参与其中也是十分必要的。而政府与社会力量协作即是其间最有效的运行方式:政府可以通过契约形式,对准环境公共物品(譬如美好乡村建设中的村庄规划、排灌河渠维护、村旁绿化和垃圾处理等)的数量和质量作出明确要求,同时将其生产权让渡给企业或非营利性组织,由其在规定时间内保质保量完成;政府也可以通过财税补贴的形式,对利润空间较小的项目给予适当减免或优惠。尚需要提及的是,合资共建也是值得探讨的协作方式。在此方面,浙江临安市美好乡村建设中合资共建项目的一些成功做法,其经验有借鉴价值。

三、美好乡村环境治理,“有所作为”是政府义不容辞的责任

当前,乡村环境不容乐观已经成为社会各界的一致共识。乡村环境治理的难度不亚于城市环境治理,此即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况且,基于乡村环境法规不完善、民间环保组织严重缺失、民众环保意识整体性不高以及乡村环境治理的强外部性特征等复杂因素“决定了政府在环境治理中的主导地位,农村环境的地域性特征进一步要求地方政府尤其是县及乡镇政府应该成为农村环境治理的重要作用”。美好乡村环境治理作为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各级政府尤其是县乡两级政府需要切实履行职能,准确定位并扮演好自己的角色,做到有所作为、善于作为。

(一)进一步明确并适度强化基层政府的环境治理职能理论上言,中央和地方环境管理权限的合理划分,既利于环保主管部门的集中统一管理,又助于各级环保部门结合自身地方实际,充分实现优势资源互补。但由于县乡等基层环境管理权限散落于多个行政部门中,权、责、利等权限的划分也较为笼统,多地环保部门形同虚设,实际职权却被发改委、水利局、林业局、住建局、农资委等肢解了。一旦出现较为严重环境问题,必然导致部门间相互推诿、扯皮的现象。因此,实现乡村环境有效治理,明确各行政部门职能并适度强化环保部门职能就显得尤为重要。而且,明确政府环境管理职能,有助于发挥政府的征税权、禁止权、处罚权和节省交易费用等优势。政府在作出决策时才能将资源环境保护与经济社会发展综合起来考虑,尽量做到统筹兼顾、适当安排;反之,如果行政部门充当地方经济利益的代表和执行人,作出的决策就可能是以牺牲资源环境为代价的,即便结果带动了地方经济的快速发展,对乡村环境治理也是丝毫无益的。具体而言,在推进美好乡村建设的进程中,县乡等基层行政部门在决策系统中应当增加环境权重,通过制定严格的环境标准加强环境监管,重视产业结构调整,着力引进“三低一高”(即低投入、低能耗、低污染、高效益)新型产业发展,逐步引导乡村经济社会发展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二)坚持规划引领、示范带动,稳步推进乡村环境改善长期以来,由于乡村建设缺少权威性的指导文件,也没有村庄建设的整体规划,随心所欲地盲目建设弄得乡村千疮百孔、满目疮痍,极大地改变了乡村的原貌。20世纪70年代末至90年代初,修建的灌溉渠、预留的可耕地、承载生物多样性的湿地或沼泽地等资源在注重效率、“增产增收”的运动中,一批批地变成了良田;21世纪伊始,随着经济条件的改善,一栋栋高楼在良田中拔地而起。随着时间流逝,美丽的田园风光正在消逝,也警示着人们:乡村环境治理需要权威性的规划引领,需要树立示范村、“样板村”,发挥其示范带动效应。《安徽省美好乡村建设规划(2012—2020)》的应时而生,为美好乡村建设提供了指导性文件。丘陵平原各领千秋,山寨村郭各具特色。中国乡村,“政府机构在环境污染的控制与整治方面起到了主导性的作用”。为此,乡村环境治理中要果断地摒弃奇思妙想,而应当充分发挥政府“强制性地规定人们必须做什么、不得做什么”,以《规划》为引领,规划建设中仿效云南丽江古城、湖南湘西凤凰古城,充分借助山势水体走向,在保持乡村田园风光的前提下,体现浓郁的乡土气息。村口环境治理重在绿荫成行、植物造景;河道整治旨在疏通水系、改善水质;庭院环境设计讲究特色、营造和谐。具体实施当中也要坚持试点先行、量力为之,在试点取得显著成效以后才能逐步推广,切忌脱离实际、盲目蛮干。

(三)完善基层政府的乡村环境考核激励机制2005年11月23日,国务院通过了《关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环境保护的决定》,指出“建立科学评价发展与环境保护成果机制,将环境保护纳入地方政府和领导干部考核的重要内容,定期公布考核结果,严格责任追究制”。尽管国家层面明文规定将环境保护纳入地方政府和领导干部的考核内容,但是基于乡村环境治理初始化投资量大、盈利空间较小,短期内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相对有限,地方政府在考核具体操作中,GDP的权重仍然有些偏高,环境保护、能源消耗等作为考核体系中的软性指标,基本上没有落到实处。如此以来,乡村环境治理反倒成了基层政府唱起的“高调”进行曲,滥用环境资源的丑恶现象却是屡禁不止。因此,乡村环境治理需要省市行政部门通过有效制度安排,设计出一套关于环境考核的激励机制,才能使县乡基层政府、环保局等部门有足够的动力去加强保护环境、履行环境监察等职能。

(四)加大环保宣传力度,着力提升民众的生态环保意识美国学者托夫勒在《第三次浪潮》中写道:“沉重的决策担子,最后将不得不通过广泛的民主参政来分担解决,否则政治制度无法维持。”乡村环境治理又何尝不是如此呢?乡村环境治理若没有民众的主动参与、积极行动,其效果是可想而知的。为此,政府要有效推动乡村环境治理,提高民众环保意识就显得尤为重要了。纵向比较,民众的环保意识的确有明显的提高。但是,由于传统观念根深蒂固,彻底改变尚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加之民众普遍缺乏环保知识,客观上也需要县乡基层政府做好环保知识的普及工作。为此,需要基层政府结合地域特色,精心策划,拟定出操作性强的宣传方案。譬如,开展以环保宣传标语上墙、环保观念入脑为内容的“环保知识下乡”活动,举办环保知识培训或环保知识竞赛,指导“绿村化林”创建活动,播放警示环境影片或展示“震撼性”的环境宣传画,等等。为了便于宣传活动的开展,凸显环保宣传的效果,可以采取“传、帮、带”,或“传接力棒式”等多种方式进行。“传”即由资深环保专员将环保知识以通俗易懂的形式传授给觉悟相对较高的乡村干部,然后由乡村干部带着环保知识去做广大村民的工作;“帮”即由接受能力较强的村民或充分发挥中小学的教育职能帮助环保意识较差的所谓“后进者”;“带”即充分发挥环境治理成效显著乡村的示范带动作用,逐步形成保护环境的良好氛围,继而以点连线、以线筑面,有序地带动更多的民众参与其中,在亲历生态环境变化的实践中提升其生态环保意识。

环境治理论文范文第8篇

(一)政策工具服务的单位数量指标层面的实证研究

企业环境信息披露指数是衡量政策工具服务的单位数量状况的一个典型指标,为此,选取沪、深两市连续5年(2008—2012年)披露环境信息的180家上市公司为样本,根据设定的环境信息披露条目指标进行统计,然后以环境信息披露指数为综合指标来对政策工具服务的单位数量进行取值。样本公司绝大部分来自于重污染行业,小部分来自于低污染行业。样本数据来源于巨潮资讯网、上海证券交易所网站、深圳证券交易所网站上的样本公司的年度报告、社会责任报告、可持续发展报告。笔者通过合并约10项细化指标将样本公司环境信息披露条目定为:环境保护方针政策、环境认证;环保投资、环保费用;政府环保补助;排污情况、废物处置与回收利用。在合并后的4项指标中,每项指标的评分标准是0、0.5、1,指标信息不披露评分为0,指标信息披露但不充分评分为0.5,指标信息充分披露评分为1[2]。按照年度,将每个样本公司的4项指标的得分加在一起,得到各样本公司环境信息披露的实际得分,再将各样本公司环境信息披露的实际得分除以4(各样本公司环境信息披露的最大可能得分均为4),进而得到各样本公司的环境信息披露指数EDI,用公式表示就是:EDI=∑EDI/∑MEDI;各样本公司的环境信息披露指数EDI的总和除以180即为样本公司环境信息披露指数EDI的年均值。最后将样本公司5年度环境信息披露指数EDI年均值的总和除以5,得到样本公司环境信息披露指数EDI的总均值。通过统计运算,2008—2012年样本公司环境信息披露指数EDI的年均值分别为0.43、0.50、0.52、0.55、0.58,样本公司环境信息披露指数EDI的总均值为0.516,见表1。①据此,按企业环境信息披露指数对政策工具服务的单位数量取51.6分。环境信息依申请公开答复率或受理率是衡量政策工具服务的单位数量状况的另一典型指标,为此,选取连续3年(2010—2012年)进行环境信息依申请公开的60个地级市以上环境保护局为样本,以环境信息依申请公开答复率或受理率为核心指标来对政策工具服务的单位数量进行取值。样本从4个直辖市和286个地级市环境保护局中选出。样本数据来源于地级市以上环境保护局网站上的2010—2012年环境信息公开年度报告。通过统计运算,样本环境保护局在2010、2011、2012年环境信息依申请公开的平均答复率或受理率分别为34.1%、52.9%、59.9%,其环境信息依申请公开的总均答复率或受理率为49.0%,见表2。②据此,按政府环境信息依申请公开答复率或受理率对政策工具服务的单位数量取49.0分。根据以上对实证对象的统计运算,按企业环境信息披露指数对政策工具服务的单位数量取51.6分;按政府环境信息依申请公开答复率或受理率对政策工具服务的单位数量取49.0分。总括起来,对于政策工具服务的单位数量,按企业环境信息披露指数和政府环境信息依申请公开答复率或受理率取50.3分。即在政策工具服务的单位数量指标层面上,中国城市环境治理信息型政策工具效果评估的得分为50.3分。

(二)政策工具的质量指标层面的实证研究

公众环保满意度是评估环境政策工具质量的核心指标。通过网络调查发现,中国环境文化促进会网站上的《中国公众环保民生指数(2006)》、《中国公众环保民生指数(2007)》、《中国公众环保民生指数(2008)》和其他网站上的《中国公众环保民生指数(2010)》包含反映公众环保满意度的数据。这些数据是政策工具的质量指标层面上中国城市环境治理信息型政策工具效果评估的具体指标。《中国公众环保民生指数(2006)》显示,公众环保满意度得分为60.2分。《中国公众环保民生指数(2007)》显示,公众环保满意度得分为44.7分。《中国公众环保民生指数(2008)》显示,公众环保满意度为45.1分。考虑到市民环保满意度与公众环保满意度相差无几,根据三项数据对政策工具的质量大致取50.0分。公众环保参与度、公众环保认可度可以反映公众环保满意度。《中国公众环保民生指数(2006)》显示,对破坏环境的行为予以制止和劝阻,23%的被访者会向有关部门投诉。《中国公众环保民生指数(2008)》显示,47%的公众在日常生活中不会向有关部门举报环保违法行为。《中国公众环保民生指数(2010)》显示,54.6%的公众对政府工作表示认可。据此,对政策工具的质量大致取43.5分。总括起来,对政策工具的质量取46.8分。即在政策工具的质量指标层面上,中国城市环境治理信息型政策工具效果评估的得分为46.8分。

(三)环境信息公开指数指标层面的实证研究

城市污染源监管信息公开指数(PITI)、城市空气质量信息公开指数(AQTI)评价中被评城市的平均分是对环境信息公开指数进行取值的依据。2008—2012年度城市污染源监管信息公开指数评价中被评城市的平均分数据可以通过网络调查获得,2010、2012年度城市空气质量信息公开指数评价中被评城市的平均分数据可以通过网络调查获得。这些平均分数据是环境信息公开指数指标层面上中国城市环境治理信息型政策工具效果评估的具体指标。2008年度PITI评价结果显示,113个城市的平均得分为31.06分。在2009—2010年度PITI评价中,113个城市的平均分达到36.14分。2011年度PITI评价结果显示,113个城市的平均分达到40.14分。在2012年度PITI评价中,113个城市的平均分达到42.73分。根据四次PITI评价,被评城市的平均分为37.5分。2010年度AQTI评价结果显示,20个被评国内城市的平均得分为22.65分。2012年AQTI评价结果显示,113个城市的平均得分为21.5分。根据两次AQTI评价,被评城市的平均分为22.1分。总括起来,对环境信息公开指数取29.8分。即在环境信息公开指数指标层面上,中国城市环境治理信息型政策工具效果评估的得分为29.8分。如上所述,对于政策工具服务的单位数量,按企业环境信息披露指数和政府环境信息依申请公开答复率或受理率取50.3分。对于政策工具的质量,按公众环保满意度取46.8分。对于环境信息公开指数,按城市污染源监管信息公开指数(PITI)、城市空气质量信息公开指数(AQTI)评价中被评城市的平均分取29.8分。以上3项指标所得分之和除以3得42.3分,中国城市环境治理信息型政策工具的大体效果由此得到反映。

二、研究结论

(一)中国城市环境治理信息型政策工具的总体效果欠佳

中国城市环境治理信息型政策工具的总体效果和大体效果有所不同。根据实证研究,在政策工具服务的单位数量指标层面上,中国城市环境治理信息型政策工具效果评估的得分为50.3分;在政策工具的质量指标层面上,中国城市环境治理信息型政策工具效果评估的得分为46.8分;在环境信息公开指数指标层面上,中国城市环境治理信息型政策工具效果评估的得分为29.8分。通过整合这些数据,中国城市环境治理信息型政策工具效果评估的最终得分为42.3分。该分数既是中国城市环境治理信息型政策工具的大体效果,也是中国城市环境治理信息型政策工具的总体效果。一如前述,中国城市环境治理信息型政策工具效果的评估采用百分制的形式。按照百分制原理,中国城市环境治理信息型政策工具效果评估所得的42.3分并不高,因为42.3分离60分的及格分数尚有一定差距。基于此可以推导出中国城市环境治理信息型政策工具的总体效果欠佳。

(二)中国城市环境治理信息型政策工具的年度效果呈上升趋势

中国城市环境治理信息型政策工具的年度(2008—2012年度)效果可以根据实证研究计算出来。为了使年度效果具有可比性,需要统一计算标准。从实证研究来看,只有环境信息披露指数EDI和城市污染源监管信息公开指数(PITI)等两项指标具有5年度的完整数据。于是,将环境信息披露指数和城市污染源监管信息公开指数作为衡量中国城市环境治理信息型政策工具年度(2008—2012年度)效果的指标。2008年度,按企业环境信息披露指数取43.0分;按城市污染源监管信息公开指数评价中被评城市的平均分取31.06分。综括起来,2008年度中国城市环境治理信息型政策工具效果的评估得37.0分。2009年度,按企业环境信息披露指数取50.0分;按城市污染源监管信息公开指数评价中被评城市的平均分取36.14分。综括起来,2009年度中国城市环境治理信息型政策工具效果的评估得43.1分。2010年度,按企业环境信息披露指数取52.0分;按城市污染源监管信息公开指数评价中被评城市的平均分取36.14分。综括起来,2010年度中国城市环境治理信息型政策工具效果的评估得44.1分。2011年度,按企业环境信息披露指数取55.0分;按城市污染源监管信息公开指数评价中被评城市的平均分取40.14分。综括起来,2011年度中国城市环境治理信息型政策工具效果的评估得47.6分。2012年度,按企业环境信息披露指数取58.0分;按城市污染源监管信息公开指数评价中被评城市的平均分取42.73分。综括起来,2012年度中国城市环境治理信息型政策工具效果的评估得50.4分。从以上数据变化来看,中国城市环境治理信息型政策工具的年度效果呈上升趋势,见图1。

(三)中国城市企业环境信息披露获得进展但尚待加强

根据实证研究,样本公司2008—2012年度环境信息披露指数逐步提高,说明中国城市企业环境信息披露整体上获得一定的进展。就部分而言,中国城市企业环境信息披露也获得一定的进展。许多上市公司,如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中国神华能源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玻纤股份有限公司、宝钢集团有限公司、浙江巨化股份有限公司、安徽海螺水泥股份有限公司、湖南海利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焦作万方铝业股份有限公司、内蒙古包钢稀土(集团)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较好地披露了环境信息。它们除了在巨潮资讯网、上海证券交易所网站或深圳证券交易所网站上了年度报告之外,还专门了社会责任报告或可持续发展报告。有些上市公司除了专门了一些年度的社会责任报告或可持续发展报告之外,还将另一些年度的社会责任报告或可持续发展报告纳入其年度报告中。中国城市企业环境信息披露虽然获得一定的进展,但尚待加强。根据实证研究,中国城市企业环境信息披露的总体水平不高。通过网络调查发现,完整地社会责任报告或可持续发展报告的上市公司寥寥无几,环境信息披露上表现较差的上市公司基本上没有专门社会责任报告或可持续发展报告。重污染行业中的一些上市公司,如深圳市纺织(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深圳中冠纺织印染股份有限公司、海南海药股份有限公司、中钨高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湖南发展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宁波热电股份有限公司等在环境信息披露上表现差或较差。有些上市公司的环境信息披露处于不稳定状态,其下一年度的环境信息披露指数低于上一年度的。有些上市公司的环境信息披露不规范,它们的一些年度报告声明其社会责任报告或可持续发展报告参见巨潮资讯网、上海证券交易所网站或深圳证券交易所网站,但有的社会责任报告或可持续发展报告在网上查阅不到。比如,北京燕京啤酒股份有限公司2008、2009年年度报告声明其在巨潮资讯网上了2008、2009年度社会责任报告,但通过查寻未找到这两年度的社会责任报告;天津一汽夏利汽车股份有限公司、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湖南辰州矿业股份有限公司各自的2012年年度报告声明其在巨潮资讯网上了2012年度社会责任报告,但通过查寻未找到它们的2012年度社会责任报告。

(四)中国城市政府环境信息公开获得进展但尚待加强

根据实证研究,样本环境保护局2010—2012年度环境信息依申请公开的平均答复率或受理率逐步提升,说明中国城市政府环境信息公开整体上获得一定的进展。就部分而言,中国城市政府环境信息公开也获得一定的进展。60个样本环境保护局中有17个环境保护局各年度环境信息依申请公开的平均答复率或受理率均为100%。城市污染源监管信息公开指数、城市空气质量信息公开指数也可以反映中国城市政府环境信息公开的状况。从城市污染源监管信息公开指数评价来看,113个城市各年度的平均分不断提高,表明中国城市政府环境信息公开不断进步。从城市空气质量信息公开指数评价来看,被评城市都一定程度地公开了空气质量信息。中国城市政府环境信息公开虽然获得一定的进展,但尚待加强。根据实证研究,样本环境保护局2010—2012年度环境信息依申请公开的平均答复率或受理率和5年度的总均答复率或受理率都不高。60个样本环境保护局中有19个环境保护局各年度环境信息依申请公开的平均答复率或受理率均为0%。城市污染源监管信息公开指数评价结果显示,多数城市的污染源监管信息公开不及格,中国城市污染源监管信息公开水平较低。城市空气质量信息公开指数评价结果显示,被评城市的平均分只有20多分,多数城市的空气质量信息公开非常有限。中国城市空气质量信息公开仍然处于初级水平,与发达国家(地区)的城市空气质量信息水平相比存在明显的差距。此外,中国城市环境信访获得一定的进展,但有待加强。通过实证调查发现,对于环境破坏行为和环保违法行为,一部分公众通过一定的渠道向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投诉、举报。但是,实践中向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投诉、举报的公众在数量上偏少,前文的实证资料印证了这一点。因此,需要采取相应的举措加强中国城市环境信访制度建设,推动公众积极参与到环境保护中来。

三、对策建议

正确使用工具取决于对它们功能和局限性的了解[3]。只有了解工具的局限性,才能有的放矢地去优化它,进而才能正确地使用它。通过前文的实证研究,我们了解了中国城市环境治理信息型政策工具的局限性。中国城市环境治理信息型政策工具的总体效果不佳,需要从中国国情出发,并借鉴国外经验,采取相应对策对其进行优化。

(一)提高城市企业环境信息披露水平

根据实证研究,中国城市企业环境信息披露的总体水平不高。为此,需要提高城市企业环境信息披露水平。要建立与健全企业社会责任报告或可持续发展报告的制度,规定企业要么专门社会责任报告或可持续发展报告,要么在其年度报告中详细社会责任报告或可持续发展报告;规定企业要规范地披露环境信息,使其年度报告对社会责任报告或可持续发展报告所作出的声明与实际相符。要加大监管力度,通过构建问责制度使环境信息披露表现差或较差的企业,特别是重污染企业充分地、至少较为充分地披露环境信息,使环境信息披露处于不稳定状态的企业稳定地披露环境信息。

(二)强化城市污染源监管信息公开

其一,推进污染源日常监管记录公开。对于许多城市来说,要增加污染源日常监管记录公开的数量。各城市在公布污染企业名单时,既要公布企业的名称,又要公布具体的违法事实、违法时间、所违反法规标准和处罚措施等。其二,完善依申请公开制度。创设依申请公开制度是一个很大的进步,但这一制度还不够完善。需要通过完善相关法规将这一制度真正建立在“公开是原则、不公开是例外”的基础上。其三,确立企业污染物排放公开制度。20世纪80年代末期,美国在世界上率先确立了TRI制度(有毒物质释放清单制度),要求企业必须定期地公布有毒有害化学物质。鉴于该制度对推动企业主动减排具有良好效果,欧盟于2000年建立了更为全面的PRTR制度(污染物排放与转移登记制度),随后日本、韩国等国家也相继确立了类似制度[4]。国外的这些有益经验值得中国借鉴。中国是全球污染物排放量最大的国家,解决污染物排放问题义不容辞。要真正激发自主减排的潜力,需要在信息公开中融入一种更为有力的信息手段[5],即企业污染物排放公开制度。

(三)提高城市空气质量信息水平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