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环境污染论文范文

环境污染论文范文

环境污染论文

环境污染论文范文第1篇

1.1土壤被酸化被污染土壤酸化的主要原因有:1)在肥料配比上,我国氮、磷、钾比例约为100∶45∶17,这种化肥配比结构不合理,呈现氮肥用量偏高,钾肥用量偏低。加上无机化肥过多,有机肥太少,不合理的肥料配比结构容易使得土壤的化肥营养元素发生偏向性富集与流失,积累性过程造成土壤酸化,地力下降。2)挥发性农用化学产品等可经由一定的路径,先进入大气,形成第一次大气污染;随后引起酸雨,形成二次污染,间接造成土壤酸化及农业设备腐蚀等危害。土壤酸度增大,许多对植物生长有益的微生物(如固氧根瘤菌)的硝化作用都会受到抑制,当pH<4.0时,硝化作用完全停止,土壤中有机质的分解会显著减慢。2013年《中国环境状况公报》中指出:“耕地质量问题凸显,区域性退化问题较为严重,农村环境形势依然严峻”。

1.2农用地膜产生多重污染农用地膜属高分子有机化学聚合物,在土壤中非但不易降解,而且降解之后又产生有害物质,逐年积累下来,从4个方面影响土地生产力:1)残膜造成土壤的通气性能降低,透水性能减弱,养分分布不均,影响土壤微生物活动和正常土壤结构形成,最终降低土壤的肥力水平;2)由于土壤残膜碎片改变土壤结构,影响正常土壤渗透现象,消弱了耕地的抗旱能力,甚至引起土壤次生盐碱化严重的后果;3)由于残膜影响和破坏土壤理化性状,必然造成农作物根系发育困难,影响作物正常吸收水分和养分,致使产量下降,据农业专家介绍:每亩地的土壤中残膜达到3.9kg时,玉米减产11%~23%,小麦减产9%~16%,蔬菜减产14.6%~59.2%[6];4)农膜含有的增塑剂等不利化学物资,它们可能在土壤中挥发,对农作物特别是蔬菜作物产生毒性,破坏农作物叶绿素的合成,致使作物生长缓慢或黄化死亡。

1.3水质恶化农业环境污染对于水体的污染是极其严重的。农用化学物的施用对水质的影响主要有4条路径。

1.3.1转换化肥等农用化学物极其容易转换成氮氧化物,各种氮氧化物进入地下水就影响饮用水的品质。

1.3.2水体营养化作用据测定,农业施用的化肥等农用化学物高达65%不能被有效利用,流入水体,造成水体营养化。

1.3.3气态循环部分农用化学物具有高挥发性,使用气态形式进入大气,通过降水进入水体,导致地下水中氮磷物质含量增高、江河湖泊富营养化。

1.3.4渗透在农田中,农用化学物所含的氮损失性外漏,导致地下水的硝酸盐富集,影响地下水质。

1.4产生大气污染在农业生产过程中,农业环境污染对大气的污染方式至少有4种。2.5.1操作方式在一般施用时,一些挥发性强的化肥和农药会随风飘扬,污染大气。

1.4.2转换方式水稻灌溉期间犹如沼气池,在适度的气候等条件下,氧氮化合物、甲烷等气体会冒出来,产生大量CH4、CO2等温室气体,不但形成室温效应,而且还能够引起臭氧层的破坏。

1.4.3反硝化作用方式在土壤反硝化微生物作用下,农用化学物的增加,会使难溶态、吸附态和水溶态的氮化合物还原成亚硝酸盐,转化生成氮和氮氧化物进入大气。

1.4.4焚烧方式我国每年产生各类农作物秸秆约6亿t,其中大约50%未被有效利用[7],秸秆随处堆放或就地焚烧,严重污染了大气环境;在进行农业作业时,田边茅草的焚烧加重了这种污染,导致大气污染加重。

1.5对人类的危害农用化学物对人类的危害主要有直接与间接方式。虽然,人体自身具有分解或排泄有毒物质的本能,但当污染物长期持续侵入而超过人体本身的解毒能力时,污染物质便在人体体内逐渐累积,引发内分泌紊乱,造成人体正常激素失常,表现在发育、生殖、精神、情绪等多个方面。严重的会造成人体器官机能病变,甚至死亡。

2农业环境污染的治理对策

农业环境污染危害极大,必须治理,建议采取下列对策。

2.1应明确现阶段农业环境污染的责任主体要进行农业环境污染治理,必须明确中央政府是农业环境污染的责任主体。首先,农民不是农村环境污染治理的主体。主要理由:1)农村土地等资源产权关系不明晰,在我国,个体农民不是法定土地产权业主,作为集体土地的承包人,以社会现行可以接受的方式进行正常农业生产,法律是许可的,无法要求个体农民承担农村环境污染责任;2)保证粮食安全。在传统的农业生产方式主导下,化肥、农药用量也急速增加,到2013年,我国化肥使用总量已经超过7000万t,农药超过170万t(见表1),而真正被利用的不超过35%。农民无法成为大量面源性污染的责任主体。其次,把地方政府列为农村环境污染的主体也不是很适当的。主要理由有:1)资金来源问题。各地农村地方政府比较穷,拿不出多少钱来搞农业环境治理;2)投入与受益问题。事实是,当地确实出现了环境污染,但是往往倒霉的是下游区域。如果缺乏良好的区域间补偿与惩罚制度顶层设计与执行,建立起利益科学分享体系,再好的政策组合也无法完全奏效;3)地方政府责任问题,由于自然流域的延伸与政府系统的保护,无法界定地方政府的责任。再者,农村面源环境污染治理具有一定公共产品性质,按照奥斯特罗姆的多中心治理理论,在众多的责任群中,作为全国农村社会管理者的中央政府,应当推为是全国农村环境污染治理的总负责者。中央政府应当勇敢地承担起责任,统帅地方政府,投入资金,集聚各种治理资源,动员全体农民参与,合理确定各类参与者的责任、权力与义务,形成全国一盘棋式规划,并严格行动之。

2.2政府要有所作为由于国家管理体制的方式决定,农业污染治理还需进行顶层设计。政府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找到突破口。

2.2.1完善农业与环境政策我国的《我国21世纪议程》和《国务院关于环境保护若干问题的决定》均强调了“农业与环境政策一体化原则”。我国不能再以环境破坏为代价的,考虑保障粮食安全这一唯一目标,还必须同时兼顾农业与整个社会和谐的可持续发展问题。

2.2.2建立环境友好的农业技术与推广高效体系要全面监测农田环境容量和耕地质量;建设高效的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提高农业技术使用效率;积极推广成熟的化学品使用技术。

2.2.3实行对流域的综合规划与管理应在国家规划下,以流域/河网区域为治理单元,进行综合治理,基于节氮、控磷、控药,建设农田生态拦截系统,原位减低对农田污染排放。

2.2.4完善农业环境保护立法我国可以有针对性地从国际环境公约、法律、条例、法规等4个方面入手,系统梳理,建立起完善的农业环境保护法律体系。

2.3要完善有机产品市场建设我国已经属于市场经济,应尽可能将农业环境污染的治理引入市场诱导规则。在环境物权逐渐明晰的状况下,尽可能利用市场规则进行调节。在农业领域内,与化学促成农产品相对应的是有机农产品。来自国家认监委的相关数据显示,目前全国有机产品生产、加工企业达5000多家,有机生产面积已经达到200万hm2之多,全国共有23家认证机构开展有机产品认证活动[8]。有机农产品市场已经初步建成。但是,也出现了随意打有机产品的招牌等现象,扰乱了有机农产品市场,间接破坏了治理农业环境污染的努力,有机农产品市场的完善建设显得十分紧迫。

3.4控制农用化学物资使用农用化学物特性各异,控制方法也必须科学、有针对性。农药对生态环境的危害首先表现在它对土壤、水和大气环境的污染。研究农药污染的途径有利于污染的治理(见表3)。因此,要打出“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制定最严格的农药安全性评价和安全使用标准、合理使用农药、调有效防治措施、加强重点控制等”组合拳,有效遏制农药污染。科学施用化肥是主要的土壤培肥措施之一。施用的化肥主要以4种方式转化与被吸收(见表4)。应引入农业环境评价体系和循环经济的概念和方法,实施流域综合管理,结合监测和普查,完善农业环境安全的评估体系;加强农民专业技术组织的建设,推动面源污染控制成熟技术的推广应用和研究示范。农膜技术的推广在实现农作物大幅度高产稳产的同时,也产生了大量不溶解、不腐烂的废旧、残留农膜。必须采取有效措施,遏制残留农膜的白色污染。环境激素污染问题已成为国际环境科学的热点问题之一。实现农村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必须重视环境激素防控。“控制源头、约束品质、科技领先、意识先进”,控制“源头”,提高公众的环境意识,保持食物多样性,才能有效减少环境激素的危害。

2.5构筑现代生态农业产业链依据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及“整体、协调、循环、再生”的原则,生态农业运用系统工程方法,合理组织农业生产,通过优化农业生产结构、功能与配套技术,实现农业生产与资源保护和资源增殖相结合,使农业综合效益最佳的一种可持续农业(见图1)。从图1中可以看出,以粮食加工企业和饲料、肥料厂为纽带联系了农业种植业、畜禽养殖业和渔业三大系统集成,以形成良性循环。

3结束语

环境污染论文范文第2篇

(1)应急监测能力建设。环境污染事故大多具有突发性、不确定性、严重性以及事故处理的及时性要求,因此应急监测分析方法既要有在现场能给出定性、半定量结果的现场快速方法,又要有能准确定量的分析方法。先进的应急监测装备体系的建设是完善现代应急预警体系的必要条件。为保证应急监测的快速反应能力,在仪器设备的选择上必须选择携带方便、使用简单、反应快速、直读方式的现场监测仪器及监测方法,以适应应急监测的突发、快速的特点。突发性环境污染事件应急监测仪器和设备应遵循的基本原则:①便携快速,实现准确监测数据的获取;②操作简单易掌握;③实用性、可操作性强,仪器本身无特别使用限制性;④结合我国现状与水平,力争做到在国内应用的普适性;⑤投入最小化,方法具有较好的性能价格比;⑥满足便携式或车载的要求。

(2)建立危险源档案。在突发性应急污染事故中,因化学品泄漏等造成的环境破环占很大的比重,而且对其环境影响进行监测也是应急监测的重点和难点。为增强应急监测能力,充分发挥环境监测在污染事故处置中应有的作用,应对本辖区内的企业进行全面调查,分析可能发生较大污染事故的行业和单位,建立辖区内危险源管理档案。监测预案内容应包括:企业名称、地理位置、产生的危险化学品名称、理化性质、储存量、储存地点、应急监测方法和手段、事故应急处置方法等。建立危险源档案,不仅为监测仪器的准备提供依据,而且在发生突发性污染事故时能够即刻知道可能是何种污染物的泄露和采取何种应急措施处置从而提高应急处置的效率。

(3)应急监测培训及演习。环境应急监测人员的素质是决定应急工作成败的重要因素,提高应急监测人员的素质是提高环境应急监测水平的必然要求。在日常工作中应加强应急监测人员的专门培训,以全面掌握不同类型污染事故的特点、各种污染因子的应急监测分析方法以及相关的技术规定和要求,提高应急人员的实际操作水平。为加强应急监测人员现场处置经验,应根据本地区的危险源和危险品分布情况,定期安排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应急监测的演习,经常熟悉检测仪器的使用,把每一次的应急演练都当作是一次真正的事故来处理,全程序的操作,每个环节出现问题,及时纠正,将来一旦遇到真的事故发生,也有如何应对处理的经验。应急演习不仅可以使应急监测人员熟练掌握突发性应急监测的工作流程而且在使用应急监测仪器和设备中提高工作效率。正确率的提高和仪器设备操作的熟练,有效地节约了现场监测的宝贵时间。

2现场应急监测采样与分析

现场应急监测采样与分析是应急监测工作的核心部分,为制定应急处置措施提供必要的信息,为环境污染事故评价提供有关资料。当发环境污染事故时,应根据现场资料和危险源档案进行分析确定污染物,当污染物不能确定时可通过调查询问、查看污染事故现场特征、利用试纸、快速检测管、便携式仪器以及大型分析仪器等监测手段确定。在设立应急监测点位时应着重考虑以下因素:事故类型(泄漏、爆炸等)、危害程度和影响范围、事故发生的地点与人口分布情况、气象条件情况,尤其是风向、风速及其变化情况。布点原则主要是就近为主,考虑饮用水源地、集中居住地,同时要设置对照断面、控制断面。现场监测启动时要加密监测,然后随浓度的削减逐步降低监测频次;对于对照点,监测一次即可;当连续两次监测值达到标准或与对照点值相同时,应急监测工作可申请中止。采样后不能在现场立即分析的项目需送回实验室分析时,应尽可能缩短运输时间,确保样品在运输的全过程中都处于受控状态,防止样品受到玷污和样品对环境造成污染等。实验室在接到样品后,应立即进行分析,分析过程要严格按照技术操作规范进行操作,确保分析数据准确、可靠。

3结语

环境污染论文范文第3篇

事实上,政府并没有袖手旁观。2005年政府对环境污染就进行过调研,提出过解决方案。2010年10月,政府与企业合作建设了一座日处理5000吨污水的污水处理厂。然而从之后的报道中,可以发现这座污水处理厂始终没有投入使用过。原因是什么?在2011年,原因是整个园区的污水收集率太低,还不到5%,在2012年,原因是“污水厂当初的设计量过大,而现在需要处理的污水量达不到污水厂的启动标准,一旦启动,厂子就要赔钱”。代替污水处理厂处理污水的,是污水处理池。这些所谓的污水处理池,实际上就是通过自然晾晒和自然风干蒸发、固体物人工收集等措施,达到污水无害化处理。而且污水处理池底部的水泥存在许多裂缝,化工废水就是通过这些大裂缝渗透到沙漠中。污水处理池中的水,生化需氧量超标229倍;化学需氧量超标138.3倍;氨氮超标35.96倍;磷酸盐超标22倍;色度超标11.5倍;PH值达到1.24,属于强酸水。仅仅是通过蒸发处理,让人很难想象如何消除污染。除去渗透到沙漠中的污水,蒸发后人工收集的固体物又如何处理?也没有任何说明。

二、财政收入与环境保护的矛盾

为了发展经济,腾格里镇引入了浙江、江苏、天津等地的企业,甚至还有外资的企业。然而对于牧民反映的企业废水污染问题,镇领导却表示,这些污染企业对当地有好处,牧民的补偿,禁牧款都是这些企业出的。这是一个悖论。补偿和禁牧款,是为了生态保护而出,结果这些钱却来自于对生态的破坏。看似混乱的逻辑,底下却暗含了一个深刻的矛盾。这就是财政收入与环境保护的矛盾。地方政府的很多行为,都可以用一个字来解释——钱。地方政府想要发展经济,想要搞工程,或者最实在的,想要养活当地公务员,就必须要有足够的财政收入。财政收入的一大来源就是税收。为了扩大税收,促进就业等等,招商引资这招屡试不爽。七十年代末,中国改革开放,吸引大量外资流入。而现在,国内相对落后的地区,吸引着东部及沿海地区企业向内陆发展。对这些企业来说,这些相对落后的地区,劳动力是廉价的,地租是廉价的,政府还求着你去,暗地里还有各种优惠措施,可以大大降低企业的成本。对这些相对落后地区的政府来说,招商引资,招来的是税收、就业岗位,还有当地官员的政绩等等。科技密集型、知识密集型的企业留在了相对发达地区,而这些内迁的企业,许多都是会对环境造成破坏的。在这种情况下,相对落后地区的政府便会面对财政与环境的矛盾。在多个地方政府的相互竞争中,最常见的牺牲不是暗中的财政补贴或者低税率,最常见的应该是对环境的牺牲。环境的破坏,往往是慢性而长期的,不会对财政收入有当期的、明显的影响。而相应地,污水净化、废气净化等配套措施,运营成本巨大,对企业来说是一个沉重的负担。对于某些地方官员,只要在自己的任期内,没有出现大的环境问题,那么这个烂摊子就可以随手抛给下一任。这是一种代际不公平。这些特点,使得环境保护往往成为政府在招商引资时,最容易放弃的阵地。如果某个地方政府不愿意就环境保护作出让步,那企业完全可以找另一个地方政府,因为愿意放弃环境保护的大有人在。腾格里镇正是如此。当政府下定决心要管住环境污染时,它斥资造了一座日处理5000吨污水的污水处理厂。但是要投入使用时,却面临着极大的阻力。一旦投入使用,企业就将增加一大笔成本,这不仅使得一些企业无法维持运营,导致就业岗位减少,还使政府面对税收大幅减少的困境。财政收入锐减的结果,可能是连公务员的工资都发不出,更不用说那些需要维护的基础设施,和正在建设的工程了。所以,在最后一刻,腾格里政府突然发现,如果使用这个污水处理厂,就好比是自杀。最终的结果,自然就是我们所看到的,污染继续,而治理却仅仅只是口号而已。

三、结论

环境污染论文范文第4篇

在地下害虫防治中,随着农药使用比例的增多,诱发的环境污染问题也愈发严重。而化学农药造成的环境污染,主要是体现在农药的生产和使用过程当中。在生产过程中,除了产出化学农药之外,还会伴有大量的废气、废水、废渣等等,被排出在生态环境之中,诱发大面积的污染。在防治地下害虫使用过程中,对土壤的污染主要是来自于:喷雾、喷粉、毒土及土壤消毒等方法施用农药,直接进入土壤;二是附着在栽培植物及其他物体上的农药经降水、喷灌等冲刷作用,进入土壤;三是大气中漂浮的农药,随降水落入土壤。那些进入土壤的有机磷农药,虽然分解速度较快,但是毒性残留也较严重。随着药物与土壤中积累量的逐渐增多,土壤中的有益生物群将遭受严重破坏,影响整个生态系统的平衡。对水源的污染主要是来源于:在防治害虫时,使用化学农药,尤其是飞机喷撒农药,药剂会直接落入地表的水体而污染水源;大气中漂浮的农药微粒及其衍生物,一部分被空气中的尘埃吸附,随降水进入土壤和水体,土壤中残留的农药,因降水引起的水土流失,流入江、河、湖、海;随降水或灌溉的土壤淋溶作用,渗入地下、进入地下水,并随地下径流扩散,造成地下水源的大范围污染。随着农药对水源影响的加重,水生生物及人类健康饮水、生活将遭受重创,应该引起我们的足够重视。

2防治地下害虫与减少环境污染问题探讨

2.1允许害虫的存在

害虫的存在有其存在的天然必然性,允许害虫的存在,充分利用害虫自我控制机能,通过害虫天敌的引入,像是天敌昆虫、益鸟、益兽、有益微生物等,建立完善的生态控制系统,就能尽量的减少对生态的破坏。可以说,只要能够将害虫控制在经济损失以下的水平,基本上就不需要“一扫光”、“喷药历”等做法。

2.2利用生态系统的自我控制

地下害虫的防治,本质上来说属于生态学的问题。在生态体系中,生物种群之间及非生物环境因素之间,交织成复杂的物质和能量循环的生态系统。各成员间通过食物链而紧密联系,而其中的寄主(培育植物)——害虫——天敌链条,则是害虫控制中的主线。诸多的链条又彼此交叉串联在一起,构成复杂微妙的食物网,各成员之间相互依赖,相互作用,相互制约,使各成员在数量上达到动态平衡。在正常情况下,这个网有很大的韧性,当系统受到扰动,系统中某一成员(害虫)可能迅速增加时,这种背离平衡状态的作用通常会被其他链条和本链条中的其他成员(如天敌)所抵消,形成自我控制机能。在地下害虫控制的实践中,我们要尽量利用生态的自我控制机能。只要说当害虫的数量和种类达到一定标准,如果不及时用药,种群数量将带来严重经济损失,才建议及时使用药物防治,但是必须要科学合理,尽量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2.3科学合理用药

第一,把握用药时机。必须要用药时,结合害虫的生活习性、生理特点、发生规律、环境条件等等,抓住时机,及时用药,实现用最小剂量,达到最佳根除效果的目的。第二,选择低毒低残留药物。药物防治地下害虫,选择的药物必须要对靶子害虫高效强力,注意低毒、低残留,尽量减少对周边环境的破坏。同时,还要注意不要对天敌产生毒害作用。在除虫效果类似的药物中,尽量选择无毒或者是低毒、无残留或者是低残留,最好能够在自然环境下达到迅速降解的效果。在环境污染方面,按照无-低-中-高的原则依次选择。对于禁止使用的高毒、高残留农药,严禁使用,尽量降低在防治地下害虫过程中药物对环境的污染程度。第三,合理选择用药方法。防治地下害虫最简便的方法,就是喷雾、喷粉。但是,实际到达并作用于害虫身上的药效则比较低,真正散步在虫体之外的药量则相对要多很多。研究证实:防治地下害虫,喷粉施药,仅有10%~20%的药物落在植物表面;喷雾施药,仅有25%~50%的药物落在植物表面。而真正能够作用害虫的药量仅在1%左右,实际上有99%的药量进入了生态,不但浪费严重,而且造成的污染惨重。由此,改进用药方法,有着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在用药方法的选择上,建议采用直接接触害虫率高的方法,提升药效。像是毒土、毒饵、毒签等等,都是很好的高效用药、减少环境污染的方法。同时,还要注意低药量、小范围、局部用药能够解决的问题,就尽量不要使用高药量、大范围、广空间的用药。第四,注意保护好天敌。在用药选择中,还要注意保护好天敌。避免破坏生态系统,导致害虫猖獗。同时,统一区域内连续用药防治同一害虫,不建议重复使用单一种类药物,建议多种药物交替使用,避免药物耐药性的产生,增加用药剂量和频度,增加了对环境的污染。

2.4研制低毒、低残留药物

环境污染论文范文第5篇

融雪剂的使用还会对臭氧层造成危害,这主要是融雪剂会在积雪融化的过程中,缓慢的释放出溴与氯两种物质,这两种物质是臭氧层空洞的罪魁祸首,会对臭氧层产生很大的损耗。

2降低融雪剂环境影响的对策

2.1是要渣类物质替代融雪剂我们应积极学习国外先进经验,在进行机械除雪之后应该于道路上铺撒一层碳渣或者粗砂,在起到防滑作用的同时来可以让这些渣类物质吸收热量,从而有利于积雪更快融化。使用之后的碳渣可以随即铲入道路两旁的绿化带中,起到改善土质的作用。

2.2转变融雪剂的使用方式科学的使用化学融雪剂能够在很大程度上避免其给环境造成的危害。其一是融雪剂使用时机的选择,化学融雪剂通常来说可以选择在雪前与雪后两个阶段喷撒:在下雪前喷撒融雪剂,能够阻止雪落之后在道路上结冰,其优势在于能够减少化学融雪剂的施用量,提升除雪效率,在降低成本的同时减少其对环境的影响;在下雪之后喷撒融雪剂时必须要结合降雪大小以及天气情况,避免浪费。其二是应该选择不同除雪手段共用的办法,首先选择铲雪车对大面积的积雪进行铲除,之后使用较少的融雪剂避免道路结冰,在喷撒融雪剂的过程中要尽量选择合理的位置,同时设置好围栏,避免化学药剂渗入绿化带的土壤中。

2.3做好城市基础设施的防护一方面在城市道路建设过程中应该选择韧性较好不容易老化的透水沥青,这样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帮助我们处理好因化学融雪剂对道路产生的结构损坏,另外还能够节省道路修补成本。做好钢筋混凝土建筑的防锈蚀保护,比如说可以选择混凝土引气剂,增强混凝土的抗冻性,或者可以减少水泥用量,增加粉灰的用量,积极开发出抗渗性高的混凝土。另一方面应该加强道路两旁绿化带的防护措施,尽可能避免化学融雪剂渗入到绿化带中,或者可以在道路两旁种植一部分耐盐性较高的植被。

2.4用铵盐与硝酸盐替代氯盐氯盐类物质能够有效降低冰点性能,而亚硝酸钠也能够起到这一作用,亚硝酸钠作为一种阻锈剂,不仅能够发挥出降低冰点的功能,还可以有效避免钢筋生锈。虽然硝酸盐与铵盐的性能略低于氯盐,但是当这些物质溶于水之后会形成氨水和碳酸混合液,这种溶液的pH值为7,属于弱碱性,不会对人体健康与植物生长产生危害,同时能够起到融雪作用,可谓一举两得[2]。

2.5积极开发新型环保融雪剂应尽快出台更加完善化学融雪剂质量标准规范,出台相关的法规对融雪剂的生产、检验以及使用进行明确的规定;进一步加强新型环保高效融雪剂的开发和研制工作。

3结语

环境污染论文范文第6篇

国内外学者关于对外贸易对环境污染影响的研究成果已经非常丰富,但是很少关注腐败对于一国对外贸易环境污染效应的影响,更多地是关注腐败对环境的影响(Coleetal.,2010),例如,Rehmanetal.(2007)以南亚四国为样本,实证研究贸易、腐败对环境的影响,发现腐败上升直接抑制了贸易对环境的改善作用。本文将首先分析腐败作用于对外贸易环境污染效应的影响机理,然后基于1992~2009年省级动态面板数据,运用系统广义矩估计法克服内生性问题,实证研究不同程度腐败对于地区对外贸易的环境污染效应有何影响。

二、腐败作用于对外贸易环境污染效应的影响机理分析

1.腐败通过作用于规模效应改变对外贸易对环境污染的影响

当腐败水平较低时,收入差距较小,这有助于拉动国内消费需求,但不利于出口规模的扩大,在改善当地环境的同时扩大了进口品的需求,从而进一步改善了当地环境;反之,腐败水平上升会导致收入差距拉大,致使国内内需不足,促使企业扩大出口规模从而恶化了当地环境,同时,内需不足一方面会直接减少国内市场对进口产品的需求,另一方面使得国内市场竞争更为激烈,促使一国采取贸易保护而减少进口,进而恶化了当地环境。

2.腐败通过作用于结构效应改变对外贸易对环境污染的影响

当腐败水平较低时,收入差距较小,伴随人们收入的增加,消费结构和产业结构会整体优化,这有助于提高出口商品的结构,减少高投入、高耗能、高污染产品的出口,从而改善了当地环境;反之,腐败水平上升会导致收入差距拉大,广大低收入群体的存在不利于消费结构和产业结构的升级,进而致使出口商品结构低下,出口商品技术含量较低,附加值较低,从而恶化了当地环境。

3.腐败通过作用于技术效应改变对外贸易对环境污染的影响

一方面,当腐败水平较低时,用于进口技术和设备的资金就较多,这有利于促进当地环境技术的提升,进而有助于对外贸易通过技术效应改善环境;反之,随着腐败水平的上升,用于进口技术和设备的资金就会减少,这不利于促进当地环境技术的提升,进而阻碍了对外贸易通过技术效应改善环境。另一方面二是当腐败水平较低时,用于研发支出、教育支出、健康卫生支出、社会保障支出的资金就较多,也有助于金融资源的有效配置,这些有利于促进研发水平、人力资本和金融发展水平的提高,有助于吸收对外贸易的技术外溢效应,进而有助于对外贸易通过技术效应改善环境;反之,腐败水平的上升会降低用于研发支出、教育支出、健康卫生支出、社会保障支出的资金,也不利于金融资源的有效配置,阻碍了研发水平、人力资本、金融发展水平的提高,不利于对外贸易通过技术效应改善环境。

4.腐败通过作用于环境规制改变对外贸易对环境污染的影响

伴随着人们收入的提高,人们对于环境规制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当腐败水平较低时,外贸企业所面临的激烈市场竞争会促使政府通过提高环境规制而提升社会福利,并且通过行贿以左右政府降低环境规制的概率较低,这些有利于对外贸易改善环境。相反,当腐败水平较高时,外贸污染企业会加大行贿力度,提高政府降低环境规制的概率,因而不利于对外贸易改善环境。综上所述,本文提出以下假设:当一个地区腐败水平较低时,对外贸易会改善当地环境质量,当腐败达到一定水平后,对外贸易会加剧当地环境污染。

三、实证研究

1.模型设定、变量测度和数据说明

对于环境污染水平的测度,现有文献一般用单一或几个环境污染指标或综合环境污染指数来衡量,多数文献是采用单一或几个环境污染指标作为被解释变量,本文借鉴多数学者的做法,采用人均工业废气、废水、固体废弃物排放量来测度。对于经济规模的测度,本文用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来衡量。环境库茨涅茨曲线(EKC)假说认为,当一个国家经济规模较低时,环境污染的程度较轻,但是随着人均收入的增加,环境污染由低趋高,环境恶化程度随经济规模的增加而加剧;当经济规模达到一定水平后,随着人均收入的进一步增加,环境污染又由高趋低,其环境污染的程度逐渐减缓,环境质量逐渐得到改善,即环境污染和经济规模之间呈倒U形关系,因此,为了验证该假说,我们在模型中加入了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的平方。对于产业结构的测度,本文用第二产业产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来衡量。一般理论认为,在一国经济发展的初期阶段,工业化往往需要利用大量的资源,消耗大量的能源,加剧了环境污染,但当经济发展达到一定水平时,经济增长方式会逐渐转向集约型增长,产业结构也会升级,此时第二产业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比重会趋于下降,第三产业比重会迅速提升,从而会改善环境质量。对于技术进步的测度,本文借鉴许和连和邓玉萍(2012)的做法,采用资本劳动比来衡量技术进步。资本劳动比较高意味着技术效率较高,能够提高技术进步速度和减污技术能力;并且,资本劳动比上升往往意味着产业由劳动密集型向资本技术密集型转变,产品的资本技术含量也将随之增加。一般理论认为技术进步使得企业采用清洁生产技术进行生产成为可能,因此会减少污染排放量,改善环境。这里需要对资本进行计算,我们使用“永续盘存法”①。劳动力投入量用各地区年末就业人数来衡量。对于环境规制的测度,本文采用环境污染治理投入和排污费收入之和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来衡量。一般理论认为,随着人们收入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环境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政府也将提高环境规制,加大环境污染的治理力度和惩罚力度,进而改善环境质量。对于对外贸易的测度,本文采用进出口总额来衡量。一方面,对外贸易为发展中国家带来了先进的技术,使发展中国家了解国际环境标准和国别标准以及国外消费者的环境偏好,当这些被发展中国家消化吸收后可以改进其自身的生产方式,推动改善环境管理,加强环境措施和提高环境标准。另一方面,发展中国家一般有着比较低的环境规制,对外贸易会使发展中国家成为“污染避难所”,促使发展中国家降低环境规制以维持或增强国际竞争力,出现所谓向底线赛跑的情形,从而恶化了环境。总之,对外贸易会通过规模、结构、技术和规制等多种渠道对环境污染产生影响,是否改善或恶化环境取决于这些渠道作用的综合结果。对于腐败的测度,本文采用每十万地区总人口中贪污贿赂和渎职侵权人数来衡量。腐败往往会通过扭曲一国环境政策、降低环境管制力度、阻碍环境治理投入、减少环境技术的研发投入和引进投入等渠道加剧一国环境污染。对于外商直接投资的测度,本文采用各地区的实际利用外资金额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来衡量。一方面,外资流入把“绿色”节能技术或“清洁”技术传播到发展中国家,并通过技术示范和溢出提高发展中国家企业的生产率,节约要素资源禀赋投入并改善环境质量,即外资的技术效应降低了环境污染;另一方面,外资看重发展中国家的廉价劳动力并向发展中国家转移污染程度高的加工制造业,且发展中国家地方政府竞相降低环境规制吸引外资致使环境恶化,即外资的结构效应和环境规制效应加剧了环境污染。因此,外商直接投资对环境的影响尚不能确定。上述变量的原始数据来源于《中国环境年鉴》、《中国统计年鉴》、各地区的统计年鉴和《中国检察年鉴》。

2.内生性问题

如果这里直接对计量模型进行回归可能会因解释变量的“内生性”而导致估计偏差,内生性来源于几种因素:一是引入了被解释变量一阶滞后项作为动态项,该项易和随机误差项存在相关关系;二是各地区往往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换取经济的高速增长,即更多的环境污染通常会促进经济增长,经济增长又能够进一步吸引外资流入,并且经济增长也能够带来更高的贸易开放度,因此,更多的外资流入和更高的贸易开放度可能是结果,而不是原因。可见,即使回归结果表明外资、对外贸易与环境污染关系显著,也不能断言两者对后者有加剧作用,这里最小二乘法已经不能一致和无偏地估计系数,因此本文运用系统广义矩估计方法进行实证分析。

3.实证结果分析

腐败对于地区对外贸易环境污染效应的影响见表1。从表1可知,模型1的回归结果表明,没有引入腐败变量时,对外贸易加剧了环境污染,但并不显著。在模型2中引入了腐败这一变量,回归结果显示腐败通过扭曲环境政策、降低环境管制力度、阻碍环境治理投入、减少环境技术的研发投入和引进投入等渠道加剧了环境污染。在模型3中进一步引入了对外贸易和腐败的交互变量,发现该交互变量的回归系数显著为正,这说明腐败水平的增加通过规模效应、结构效应、技术效应和环境规制加剧了对外贸易的环境污染,这也说明对外贸易恶化环境是有条件的,而其中一个条件是腐败水平较高。从模型3中的回归结果还可知,由于加入了对外贸易和腐败的交互变量,对外贸易的回归系数由不显著的正数变为显著的负数,这说明控制腐败对对外贸易的环境污染效应后,对外贸易改善了环境质量。这可能是由于中国货物出口和服务出口商品结构的升级,货物出口中的高新技术产品出口比重和服务出口中的新兴服务出口比重均大幅增加,2009年高新技术产品出口比重和新兴服务出口比重分别为31.%和3.3%,出口商品结构升级降低了环境污染;还可能是由于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中国每年平均花费一百多亿美元进口了大量的技术和设备,促进了技术进步,加上中国的研发水平提高、人力资本增加和金融发展,提高了对外贸易技术外溢的吸收能力从而进一步改善了环境质量;并且还可能是由于对外贸易增加了中国的就业人数,提高了人均收入,从而致使人们对清洁环境的需求增加,促使中国环境标准提高,导致环境污染下降;最后还可能是由于国外绿色壁垒、技术性贸易壁垒等因素,使中国污染密集型产品的出口所占的比重很小(2009年仅为2.72%),并且仍有下降的趋势,从而致使环境污染下降。上述这些效应超过了出口增加所引起的环境污染规模效应。模型3中的回归结果显示对外贸易的回归系数为负数,对外贸易和腐败交互变量的回归系数为正数,两者方向相反,所以对外贸易对环境污染是否加剧将取决于腐败水平。本文依据回归系数计算出对外贸易加剧环境污染的腐败水平临界值约为2.97①,也就是说当腐败水平低于2.97时,对外贸易会降低环境污染,改善环境质量,对比2009年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的腐败水平可以发现只有北京、上海、河北、江苏、安徽、江西、山东、广东和四川的腐败水平低于临界值,对于这9个省市而言,对外贸易改善了环境质量,而全国其他2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腐败水平均高于临界值,这意味着这些省市的对外贸易加剧了环境污染。这也证实了本文的假设,即腐败水平较低时,对外贸易改善了当地环境质量,而当腐败达到一定水平时,对外贸易加剧了当地环境污染。进一步从区域角度来看,2009年东部地区的平均腐败水平约为2.89,中部和西部地区的平均腐败水平分别约为3.6和3.91,说明在我国三大区域中只有东部地区的对外贸易改善了环境质量,而中西部地区的对外贸易加剧了环境污染。下面会进行稳健性检验,即分别基于东中西部地区数据进一步验证该结论②。从表1还可知其他变量与环境污染的关系。经济规模与环境污染成倒U型曲线,说明EKC假说在中国成立,符合预期;产业结构降低了环境污染,这可能是由于第二产业内部行业结构调整在由粗加工向精加工转变,在由污染产品向清洁产品的方向转变,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的新型工业化道路已初见成效;技术进步、环境规制变量均改善了环境质量;而外商直接投资可能由于结构效应和环境规制效应大于技术效应,致使其加剧了环境污染,但这并没有通过显著性检验,这可能是因为本文采用实际利用外资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来衡量外商直接投资,而中国各地区的实际利用外资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均太小,2009年最高的地区也低于10%,各地区平均值仅为3%。

4.稳健性检验

为了验证东部地区的对外贸易改善了环境质量,而中西部地区的对外贸易加剧了环境污染的结论,本文构建以下模型:lnEPit=C+β0lnEPit-1+β1lnVGit+β2lnVG2it+β3lnISit+βlnTEit+β5lnEIit+β6lnTit+β7lnCOit+β8lnFit+μit该模型中的变量含义与上述模型相同,我们分别基于东中西部地区的动态面板数据,利用系统广义矩估计克服内生性,运用Stata11.0软件进行回归,结果见表2。从表2可知,东部地区的对外贸易改善了环境质量,在10%的水平上通过了显著性检验。原因可能有以下几方面:一是东部地区的出口贸易中高新技术产品和新兴服务出口比重高,出口商品结构升级降低了环境污染;二是东部地区的研发水平、人力资本和金融发展水平高使得东部地区进口的技术得到了较好的消化和吸收,使得进口的设备得到了较好的利用,进而促进了技术进步,并且也使得该地区较好地吸收了对外贸易的技术外溢,进一步改善了环境质量;三是较高比例的东部地区生活、生产所需的一些污染严重的产品是通过进口非本地区生产满足需求,这降低了环境污染;四是东部地区通过对外贸易大幅提高了该地区的人均收入,致使当地人们对环境质量要求增加,促使该地区制定更高的环境标准,导致环境质量改善。上述这些效应超过了东部地区出口增加所引起的环境污染规模效应。中西部地区的对外贸易加剧了环境污染,也在10%的水平上通过了显著性检验。原因可能有以下几方面:一是中西部地区承接了东部地区的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由于自身的产业结构水平不高致使中西部地区的出口贸易中高耗能、高排放产品和传统服务出口比重高,出口商品结构水平低下从而加剧了环境污染;二是中西部地区虽然也进口了不少技术和设备,但由于研发水平、人力资本和金融发展水平较低,这些技术和设备并没有得到好的消化、吸收和利用,并且也使得对外贸易的技术外溢效应吸收有限,致使对外贸易通过技术效应改善环境质量的作用很有限;三是中西部地区生活从而生产所需的一些污染严重的产品并不是通过进口满足需求,而主要是本地区生产,这加剧了环境污染;四是中西部地区通过对外贸易提高人均收入的程度有限,当地政府更多着眼于通过对外贸易增加国内生产总值,当地的人们更多地希望在进出口企业就业以增加收入,对于环境质量的要求普遍不高,环保意识低于东部地区,促使中西部地区制定的环境标准低于东部地区,进而使环境质量改善有限,这也使东部地区的一些无法满足该地区环境标准的企业搬迁到中西部地区,更加剧了环境污染;五是中西部地区出口贸易增加所引起的规模效应也加剧了环境污染。综合上述分析,中西部地区的对外贸易加剧了环境污染。从表2可知,腐败等解释变量以及东部地区产业结构的符号和显著性与表1的回归结果相同,而中西部地区产业结构的符号与表1的回归结果相反,即中西部地区的产业结构加剧了环境污染。这说明中西部第二产业内部行业结构依然是以粗加工为主,更多地是劳动密集型的产品,这些产品往往附加值低,能耗高,污染高,可见中西部地区要实现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的新型工业化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必须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调整产业结构以改善环境质量。

四、相关政策建议

环境污染论文范文第7篇

1.1实验室及实地的研究证明了电动修复可以去除地下水和土壤中的重金属、氯代烃等有机物。Bruell等研究了电动修复去除土壤和地下水中的氯代烃的效果,试验证明这类物质可以被去除至溶解度以下,六氯苯和四氯乙烯的去除率可达60%~70%[14]。为了进一步提高电动修复法对四氯乙烯的去除率,Yeung等对污染土壤的电动修复方法做了进一步研究[15]。Gholami等将电动法与非离子表面活性剂联合使用,对人为污染的两个水平(10和30g/kg四氯乙烯)和0.33g/kg的TritonX-100的粘土土壤进行处理。结果显示,电动处理后10和30g/kg四氯乙烯的去除率分别为74.0%和89%[16]。

1.2曝气法曝气法是指将气体(载气)通入水中,使之相互充分接触,使水中溶解气体和挥发性物质穿过气液界面,向气相转移,从而达到脱除污染物的目的。气提技术也可应用于土壤修复,如土壤气相抽提技术(SoilVaporExtraction,SVE)。该技术主要基于污染物的原位物理脱除,通过人工向土壤中通入空气流促进有机物的挥发,由气流将土壤气相中的有机物带走,以达到净化目的[17]。SVE技术具有成本低、可操作性强、处理污染物的种类多、可由标准设备操作、不破坏土壤结构等显著特点[18],对回收利用废物有潜在价值。目前,许多国内外学者做了大量的SVE试验和建模工作,对不同变量的影响做了较为系统的研究。殷甫祥等探讨了不同柱底面积/装土高度、不同土壤粒径、不同VOC的分子结构和性质等因素对SVE通风效率的影响[19]。向华等进行了曝气技术去除四氯乙烯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曝气技术能够在较短时间内有效去除四氯乙烯,将初始浓度为国家标准5倍的四氯乙烯去除到国家标准限值以内[20]。胡顺之通过实验室装置试修复污染场地水样,发现曝气30min后三氯乙烯去除率可达99.7%,残留浓度低于国家标准限值[21]。目前,许多学者在气提的基础上进行改进,以期达到理想的效果。Couffin等验证了真空膜蒸馏系统去除饮用水中的卤代挥发性有机物的可能性,该技术有待工艺优化[22];Shah等采用渗透蒸发-气提技术去除地下水中的VOCs,与单纯的气提相比,能够更有效地去除含量较少的VOCs[23]。

1.3混合表面活性剂法刘银平采用动态和静态试验研究了混合表面活性剂SDS和Tween80及单一活性剂对四氯乙烯的修复作用。结果显示,混合表面活性剂的临界胶束浓度(CMC)会随着Tween80浓度的增加而下降。在CMC以上,单一和混合表面活性剂都可以增大四氯乙烯的溶解度,并且四氯乙烯的平衡溶解度和表面活性剂的初始浓度有着很好的线性关系。3SDS、1Tween80的去除效果最好,其次是1SDS、1Tween80,Tween80的冲洗效果最差。表面活性剂浓度和无机盐越高、冲洗流速越小,对四氯乙烯的冲洗去除效率越高[24]。单一表面活性剂的修复效果比混合表面活性剂的修复效果要差,所以在地下水污染修复时可以考虑混合表面活性剂的应用。综上可见,物理方法可以快速有效地移除污染物,可以作为有效去除四氯乙烯的应急处理技术。但是只能使四氯乙烯从一个地方转移到另一个地方,不能完全使其变成无害产物,常需配合后续处理措施,以便更好更彻底地清除污染。

2化学修复

2.1化学还原法使用还原性较强的物质可以使三氯乙烯和四氯乙烯等氯代有机物脱氯转化为危害性较少的烃类。20世纪80年代,美国科学家Sweeny报道可以使用零价铁对氯代脂肪烃进行还原[25]。1992年Gillham等的研究表明,零价铁发生化学反应产生的电子可以使氯代烃还原性脱氯[26]。从此,零价铁脱氯技术因为成本低、处理效果好而备受科研工作者的关注。一些科研人员对零价铁降解水中氯代烃的试验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零价铁可以使得氯代烃脱氯。化学还原法脱氯在国内外已相当成熟,为了进一步提高四氯乙烯脱氯的速率与效率,国内外学者不仅改良了零价铁,即在金属表面上镀上另一种金属,例如钯、镍等,还测试了零价硅等还原物质与镍等金属联合对四氯乙烯的脱氯效果。Muftikian等利用双金属体系,对水中低分子量氯代烃进行脱氯,四氯乙烯可以在几分钟内迅速降解为相应的烃类和氯离子[27]。何小娟等用镍/铁和铜/铁双金属对四氯乙烯的脱氯进行了试验,结果显示,双金属系统在四氯乙烯的脱氯过程中没有三氯乙烯、二氯乙烯和一氯乙烯等中间产物的产生;Chun-chiLee等将聚乙二醇涂和镍分别和零价硅联合使用,结果显示,零价硅对四氯乙烯脱氯分别增加了15和106倍[28];WeiZhang等用铁/铜双金属和粉末活性炭的混合物对四氯乙烯进行脱氯,试验表明,与C或者Fe和Fe-Cu相比,Fe-Cu=C对四氯乙烯具有更高的脱氯效率[29]。此外,李书鹏等针对受氯代烃污染的地下含水层,采用零价铁-缓释碳技术进行了中试研究。研究证明,零价铁-缓释碳技术可以高效地修复被氯代烃污染的地下含水层,并且修复期较短,对氯代烃类污染场地地下水的修复有重要的实用价值[30]。李海花等通过试验发现,零价铁的纯度、粒径和投加量等都会影响四氯乙烯的脱氯效果[31]。为使双金属系统更好地应用于现场修复中,研究者将双金属系统和纳米技术相结合,制成纳米双金属颗粒。纳米材料颗粒尺寸小且反应活性高,金属颗粒不用建立金属墙,可直接注射到受污染的土壤、沉积层和含水层中。黄园英等以实验室合成的纳米双金属颗粒(Ni/Fe和Cu/Fe)为反应材料,对四氯乙烯进行脱氯试验研究,结果表明纳米Ni/Fe和Cu/Fe对四氯乙烯有明显的脱氯作用,主要生成无毒的烃类乙烷[32]。最近Shin-ShianChen等在水中加入CMC(羧甲基纤维素)使纳米钯/铁双金属颗粒分散,提高钯/铁纳米颗粒的降解能力,从而更快更完全地降解四氯乙烯[33]。此外,Chien-LiLee等还用微波诱导纳米零价铁降解四氯乙烯,不仅提高了四氯乙烯的分解速率,而且这种方法环保,不会产生二次污染[34]。在众多有环境影响的纳米技术的应用中,使用包含零价铁的纳米粒子修复氯代烃污染的地下水和土壤是一种具有潜在优势的原位化学还原技术[35]。

2.2光催化氧化法

2.2.1均相光催化氧化法。均相光催化氧化法指紫外光氧化使水中产生许多活性极高的自由基,这些自由基很容易破坏有机物结构,同时水中需预先加一定量的催化剂,从而提高光催化活性。均相光催化氧化的技术一般有UV/O3、UV/H2O2、UV/O3+UV/H2O2和UV/Fenton。它们和有机物的化学反应一般是因为初级光化学反应过程中产生的羟基自由基而引发的次级光化学过程。由于羟基自由基比较活泼,又具有较强的氧化性,在现有的氧化剂中,其氧化能力只低于氟。JuniehiroHagashi等的研究表明,使用紫外光照后,O3氧化能力增强了10倍以上,并且总结了光强与降解速率的关系[36]。MahdiKargar等应用紫外线+H2O2(2100mg/L)的方法对四氯乙烯进行脱氯,结果表明60min内可以有效地去除四氯乙烯[37]。而PiehaiMaruthamuthu等则发现,溶液中加入Fe3+会使光降解速率大大增加[38]。周细红等联合使用紫外光、H2O2和草酸铁络合物对四氯乙烯进行降解,结果表明在其联合作用下四氯乙烯能够快速地光解脱氯,同时光解速率要比单独使用紫外光或紫外光/H2O2体系快。

2.2.2多相催化氧化法。多相光催化氧化法通常使用紫外光,采用的催化剂大多是固态的TiO2。该法对含氯有机物十分有效,国内外对该领域研究较多,该法被认为是废水深度处理中最有前途的方法。其优点主要是①氧化彻底,中间产物无积累,没有二次污染,四氯乙烯等氯代有机物的降解产物通常是CO2和Cl-;②反应迅速、转化率高;③所使用的催化剂价格低且容易得到,光照条件也容易,所以成本低。Lessage等采用维生素B12作为催化剂化去除四氯乙烯污染的DNAPL(高密度非水相液体)。试验用维生素B12和柠檬酸钛组成的混合物作为补救液通过有100μl四氯乙烯残留的均匀柱。在10mg/L维生素B122h内,85%以上的四氯乙烯降解为三氯乙烯及二氯乙烯(DCE)[39]。黄徽等以钛酸四丁酯为前驱物,活性炭纤维(ACF)为栽体,蔗糖为胶粘剂,采用真空吸附水解的方法制得了TiO2/ACF催化剂。将其作为催化剂在光照2h条件下,水中溶解的四氯乙烯降解90%以上[40]。催化剂可以多次循环使用,光催化反应活性不变。由于在土壤中光的传播受到影响,因此光催化技术只能适用于水中四氯乙烯的降解。尽管有研究人员开始利用可见光进行光催化研究,但目前比较成熟的技术主要采用紫外光,目前成本问题限制了其广泛应用。综上可见,化学法是很成熟的处理方法,可以不断地破坏污染物,使污染物的结构发生变化,从而彻底地从环境中清除。现在化学试剂的选择性很强,不同污染场地及不同的处理要求所需要的化学试剂和处理方法不同。然而四氯乙烯的一些中间产物有可能比它本身的毒性更大,所以要尽可能地选择彻底矿化四氯乙烯的方法。

3生物修复

3.1植物修复植物修复技术通过植物的吸收、挥发、根滤、降解、稳定等作用净化土壤和水中的污染物。该方法成本低、无二次污染、不破坏河流和土壤的生态环境。植物对地下水中的四氯乙烯和三氯乙烯的修复关键是通过水力控制污染物的扩散。植物的作用和水泵相似,根伸到地下水中,吸收大量的地下水。地表污染土壤中的污水被植物吸收了,从而防止污染向地下水转移。目前许多植物,如白杨、银合欢、羊毛草、黑麦草、印度芥菜、紫花苜蓿及水稻等都已用于有机污染物的生物修复研究。转基因白杨用于植物修复是比较理想的,因为它们具有较高的生物量、扎根深并且对有机污染物和无机污染物都具有抗性[41]。植物修复污染水体和土壤中的四氯乙烯,机理是植物借助太阳能,通过蒸腾作用将环境介质中的四氯乙烯转移到植物体内,以控制污染物的流动,同时降解污染物。但由于植物受到生长期的影响,只有在生长季节才能发挥植物修复作用,同时阳光、树种、树龄、气候、土壤等因素也影响到植物的蒸腾作用,而对于地下水的修复,只有植物根系能够达到的地方才能有效。

3.2微生物修复微生物修复技术主要是利用自然环境中生息的微生物或投加的特定微生物,在人为促进工程化的条件下,分解污染物、修复受污染的环境。生物降解法最大的优点是易于原位修复、经济无害、无二次污染。氯代烃类污染场地的微生物修复技术,最主要的影响因素是微生物的种类。迄今这种技术所应用的微生物大体分三类:基因工程菌(Geniticallyengineeredmicroorganisms)、外来微生物(Xenobi-oticmicroorganisms)、土著微生物(Indigenousmicroorgan-isms)。Sayali等利用地下水样品中的土著微生物,在醋酸刺激下对四氯乙烯进行脱氯。结果表明土著微生物有脱氯的潜能,可以将四氯乙烯转化为乙烯[42]。虽然实践证明微生物可以降解氯代烃,但是降解过程中氯代烃既不提供碳源,也不提供能量,微生物会大量死亡。因此需要定期补加一定量的微生物,或者另外投加碳源[43]。四氯乙烯只有在厌氧条件下才能发生还原性脱氯,所以产甲烷环境下四氯乙烯的降解研究较多,而较弱的还原环境,例如反硝化、硫酸盐还原和铁锰还原环境下四氯乙烯的脱氯研究较少。李烨等采用批量试验,对不同的地下水环境,包括硫酸盐还原、反硝化、混合电子受体、铁还原和天然地下水环境中四氯乙烯的脱氯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铁还原条件下的四氯乙烯的脱氯效果最好,天然地下水次之,四氯乙烯的去除率分别为91.34%和84.71%,四氯乙烯很快地转化为三氯乙烯,并且可进一步转化为二氯乙烯[44]。利用生物方法修复四氯乙烯污染的土壤和地下水是全球研究的热点。微生物能够破坏污染物的分子结构,使污染物转化为无毒无害的物质,安全彻底地消除污染。生物法成本低廉,设备简单,容易原位修复,是一种极具发展潜力的修复技术。但生物法有修复时间长、菌种环境适应性差等弊端,所以需要在今后的研究中不断地探索完善。

4展望

环境污染论文范文第8篇

目前,农药、化肥和除草剂在农业生产上的使用,农民生活污水任意排放、生活垃圾随意置放,乡镇企业粗放型生产经营方式是农村环境污染的主要污染源。造成土地退化,河流污染,大气环境恶化,直接影响农业产品的品质,农民的生活环境,农村的长久发展。

1.1农药、化肥、除草剂和地膜使用强度高,土壤和地下水污染严重农药、化肥、除草剂和地膜的使用,使耕地和地下水直接受到了大面积污染。农药残留,重金属超标,地膜难以降解不仅直接污染耕地,影响农产品质量,而且对农村耕地长久持续利用,农民增产增收都造成重大影响。近20年来,我国化肥的亩施用量超出世界平均的1倍多,其利用率只有30%~40%,其余70%~60%的化肥进入大气、土壤和水体环境。且在化肥施用中还存在肥料之间结构不合理现象,化肥使用量偏高,单纯追求高产,导致肥料施用之间的配比失衡。化肥利用率低,流失率高,不仅导致农田土壤污染,还通过农田径流造成了对水体的有机污染和富营养化污染。长期、大量和不合理使用农药、除草剂导致土壤、地表水、地下水和农产品污染。随着科技发展进步,地膜复盖技术得到不断地推广,农用地膜用量不断增大,由于农用地膜在田地难以降解,直接给农田造成了“白色污染”。

1.2生活污水和生活垃圾对农村环境的污染随着经济的发展,农村居民生活质量的提高加之农村人口居住由分散趋向集中,产生的生活污水和生活垃圾较之以前更多,对环境造成的影响也日益突出。但由于资金、技术有限以及管理不到位,村镇生活废弃物处理厂的建设及容量都不能满足实际需要,有的地方甚至根本不具有垃圾处理设施,据安晓云等人2000年对河北省20个自然行政村生活方式现状的调查情况来看,在生活用水方面,除了与中心城市相邻极少数村外,90%的村子至今还没有集中处理生活用水的公共设施,甚至35%的村子还没有实现集中供水。生活污水不经任何处理,直接排放到村里河流或者地面,对居民、牲畜饮用水造成直接的污染。由于农村居住条件的改善,大多数农民已经使用液化气或者煤炭,60%以上的农作物秸秆未被有效利用,直接在耕地里焚烧,对农村和城镇空气质量都产生了难以忽视的影响。由于缺乏基本的排水和拉圾清运处理系统,我国污灌面积呈现出逐年增加趋势。农村每年直接产生的的农村生活垃圾几乎全部露天堆放,农村生活垃圾面广量大,不仅占用了大量耕地面积,而且对农村居民身体健康造成威胁,特别是在汛期,各种垃圾随着雨水流到河边、溪边,严重污染水体,还造成河道堵塞。

1.3乡镇企业对农村环境的污染我国乡村企业在改革开放初期一哄而上,没有配套的技术经济政策引导,同时受乡村自然经济的深刻影响,农村工业化实际上是一种以低技术含量的粗放经营为特征、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的反积聚效应的工业化,数量众多、工艺陈旧、设备简陋、技术落后、能源消耗高,绝大部分企业没有防治污染设施,村村点火、户户冒烟,不仅造成污染治理困难,还直接或间接地导致农村环境和农业环境污染与危害。目前,乡村企业污染占整个工业污染的比例已由20世纪80年代的11%增加到45%,一些主要污染物的排放量已接近或超过工业企业污染物排放量的一半以上。由于许多乡镇企业急于求成,轻视对资源优化配置和组合,轻视对产业的选择和调整,轻视对污染防治项目的选择,轻视效益的提高,以投入增量谋取发展增量,加速了资源的短缺和环境污染,加剧环境与发展的矛盾,从而引起更大范围的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往往是一家小造纸、小印染污染一条河,一个小冶炼、小采选毁掉一座山。

1.4环境保护意识教育滞后,资金投入不足我国农村教育水平低,农民环境保护意识淡薄。据研究,超过1/3的农民不知道农药对人体和环境是有害的,有65%的农民不了解虫害天敌或病虫害综合防治等概念,84%的农民会超过规定标准剂量用药。在农业生产过程中,农民单纯追求高产,大多数农民对科学用药、平衡施肥了解过少,一味地加大剂量滥施农药和肥料,对耕地、地下水、大气造成直接污染。农民一般认为造成环境污染主要是由于工业排放污染物造成的,并没有意识到农业生产对环境的损害。同时由于相关部门资金投入严重不足,导致污染治理不力。我国一直以来实施的是重城市轻农村的二元化环境治理政策,长期以来把环保工作的重点放在大城市、大工业和大工程上,在城乡环境权益的分配上存在着严重的“剪刀差”现象4。中国环境保护专项资金几乎全部投到工业和城市,对农村环境保护投入少之又少,加之农村缺少相应的执行管理机构,农村环境状况不断恶化。

2农村环境保护系统体系构建

面对农村环境状况不断恶化的局面,有必要对农村环境污染问题进行系统全面地梳理与研究,众多学者对农村环境保护提出了各种各样的看法与对策,但是,目前对于农村环境保护的建议、对策仅仅停留在宏观的、零散的、缺少互动的层面上,因此,对于农村环境保护系统体系的构建意义重大。在对农村环境污染现状进行分析之后,建议从以下四个层面对农村环境保护系统体系进行构建。它们分别是:(1)城镇和乡村发展全面兼顾层面;(2)生态农业和高科技产业协同发展层面;(3)法律规范和机构完善相结合层面;(4)执行主体和农民参与提升层面。

2.1城镇和乡村发展全面兼顾层面伴随着市场经济快速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将基本建成,城镇+乡村形态的城镇化格局将在中国基本确立。因此在执行环境政策时需重新考量城乡二元化环境治理政策的优劣,从时代需求,现实情况作出改变,制定出适合现实需要的环境政策。中央政府乃至地方政府环境政策的制定及执行都应兼顾城镇和乡村发展。只有兼顾全面,切实执行,才能改善农村环境,提高农民生活质量,促进农业快速发展,维护社会稳定,实现伟大的“中国梦”。

2.2生态农业和高科技产业协同发展层面改变农业生产污染可以走出一条绿色环保无害道路,积极发展生态农业、无公害农业,从根本上解决农药、肥料、除草剂、地膜等不合理使用的情况,解决土壤污染,地下水污染和空气污染。发展生态农业需要依靠科技进步,为此,农村生态农业的发展需有相关部门的介入,努力引进高科技技术,以高科技促进农业发展,农业发展反补科技进步为主要形式,充分发挥科技、农业、环保等部门的技术优势,同时可以联合和依托当地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积极开展生态农业研究与建设。

2.3法律规范和机构完善相结合层面自20世纪70年代初,我国农村环境政策就开始提出,随着农村环境问题的日益严重和保护的迫切性,政府和相关部门制定了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及相关政策。但是长期以来,出台的各项法律规范没有很好地动员社会力量的参与,且多以末端治理为主,不能从源头上治理环境污染问题。而且由于农村和城市环境问题产生的根源不同,环境表现形式不同,《环境保护法》、《水土保持法》、《大气污染防治法》、《水法》、《水污染防治法》等在农村的作用具有相当的局限性。因此需要针对农村特殊的环境状况,因地制宜,制定适合农村环境的法律规范。目前,我国绝大部门农村没有相应的环境保护机构,缺少强有力的政府机构执行环境政策和法律规范,因此,为了切实实现相关环境政策和法律规范的效力,必须在农村设立相应的执行机构,完善机构层级设置,赋予机构相应执行权力,使法律规范和完善的机构相互配合,协同合作,逐步改善农村环境状况。

2.4执行主体和农民参与提升层面农村环境政策、法律规范以及监督监测等执行需要执行主体的参与,即需要执行人员。针对我国目前农村环境政策执行主体素质偏低、专业技术不足等特点,需要对环境政策执行人员整体素质的提升和专业技术的训练。充足的、专业的、高素质的环境政策执行人员是政策高效执行的一个重要保障。国家需要投入更大的人力、物力、财力才能在改善农村环境状况。农民不仅要参与到农村环境政策执行的过程中来,还要提高自身的素质,树立保护生态环境的强烈意识,自觉遵守环境保护法和环境道德,积极监督、批评、检举、控告污染和破环环境的单位和个人。环保执行人员与农民二者合作,积极配合,实行信息公开,双向监督,积极遏制破坏污染农村环境的行为,改善农村环境条件,提高农村环境质量,提升农生活水平。

3结论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