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高中历史论文范文

高中历史论文范文

高中历史论文

高中历史论文范文第1篇

高中历史教学中课程资源的核心和最重要的载体就是教材,尽管新课改后重新编写了历史教材,但主要从宏观上介绍了世界文明及中华文明的历史进程,现行高中各种版本教材涵盖性强、包容性突出,史料的丰富程度还不够,教材内容很多为现成的结论,这容易造成学生死记硬背的现象,有些需要教师补充相关史料证明,进而提高分析、比较、概括等能力,乡土历史作为补充史料是个不错的选择。乡土史是历史发展的缩影,教材中的描述远没有身临其境去考察、去探究那样印象深刻,近距离接触又会加深学生对历史事件的理解。但在高中历史教学中不能让乡土史内容喧宾夺主,要在充分认清乡土史资源教学价值的基础上以历史教材为重点,分类选择以达到优化配置,不能代替历史教材,将乡土史作为补充内容为高中历史教学服务,在某种程度上弥补了现行高中历史教材的不足,有助于帮助学生更加全面和深入的理解历史概念和教材,两者可谓是相互融合,相得益彰,从而更好地实现了历史教育目的。

2.乡土史课程资源的运用要适时、适度、有效

中国是文明古国,各个地区都有着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学生对身边曾经发生过的历史事件、耳熟能详的历史人物、保留下来的历史遗址、遗迹产生由衷的亲切感、认同感。他们又对自己没听过和了解不深入的乡土史有着浓厚的兴趣,在高中历史课中渗透乡土历史容易产生共鸣。但不合理的运用乡土史会减缓教学进度、影响教学任务的完成,这在高中的历史教学中是不允许的。乡土史课程资源在高中历史教学中运用时应该根据教学需要在课前充分备课,慎重考虑适合的方式、链接的内容、插入的时机等,要做到言简意赅,不能偏离教学主题,不能显得牵强附会,要根据需要灵活运用,让乡土历史发挥恰到好处的作用。乡土历史的内容庞杂,可能有些内容在当时的作用值得肯定,随着历史的发展已经明显不符合时代的要求,我们要根据历史课堂教学的需要慎重采用,有针对性的认真思考,合理取舍。要选择那些有助于学生形成正确思想价值取向和人生观的资源,并教会学生用发展的观点、辩证的观点看问题,理性认识家乡的历史。乡土史的运用应该保证完成教学任务又不加重学生负担,如果教学任务重,教材中已经讲的非常详细,就没必要画蛇添足。总之,乡土史课程资源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运用必须遵循适时、适度、有效的原则,历史教师必须以有效性为目标,始终做到有效优质。

3.乡土史课程资源的选用要有典型性、代表性、科学性

高中历史论文范文第2篇

任何教育最终都要为现实服务,历史亦然。高中学习历史并不是单纯地了解历史故事,更多的是让学生从中分析出认识和观点,解决现实中的一些问题。

二、运用联想,分析历史因果关系

历史与现实之间实际上存在着一种宏观上的因果关系,因此学习历史的目的就是为了理解现实,把握未来。

1.一因一果联想。任何事物之间都不可能是单独存在的,总是和其他事物存在着千丝万缕的关系,这其中最为直接和便捷的一种关系便是因果关系。进行一因一果联想,可以从秦朝灭亡是由于暴政;明太祖加强中央集权是因为吸取的元朝的权贵专权而造成的内乱的教训,从而联想到明成祖设内阁的原因等等。

2.互为因果联想。互为因果联想,比如1924年的国共两党第一次合作之后兴起的一场国民革命的原因:北伐战争的胜利,推动了工农运动的发展,而工农运动的发展反过来又援助和推动了北伐战争的胜利进军,因此说北伐战争与工农运动之间是一种互为因果的关系。

3.一果多因、一因多果联想。一果多因和一因多果的联想方式基本上一致。比如中国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的原因是多个的,从不同的角度分析会出现不同的原因。从封建政府奉行传统的重农抑商的政策,联想到政治对经济发展的正反两方面的作用,进而再联想到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的反作用;如果从当时的中国社会土地兼并和高收租等方面分析,则可以得出传统中国社会“以末致富”的观点,从而再次联想到要想社会进步,经济发展,就必须转变传统观念等。

4.递进式因果联想。递进式的因果联想应该着手从纵向关联的历史事件分析,比如1929-1930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大危机爆发的原因和结果。资本主义制度之间存在着一对矛盾:生产的社会性和生产资料的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最终导致了20世纪30年代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大危机爆发。而经济危机的爆发又导致了德国和日本两个战争策源地的形成,为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埋下了隐患。从这种递进式的因果联系分析得出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原因有其必然性。

高中历史论文范文第3篇

如学习“新文化运动”时,教师先以辛亥革命推行的民主共和观念、革命果实被窃取、先进的知识分子为中国革命的胜利进行了探索等内容为话题,引入新文化运动这一课题,再利用多媒体教学方式,选取新文化运动的视频或文章供学生欣赏,并让学生结合当时的时代背景,评价新文化运动,培养学生用客观态度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接下来对新文化运动的知识点开始解析,主要内容、先进人物的代表作品和奋斗史,了解其对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影响等方面的内容。最后是重难点知识解析,按照这种有计划,有重点的课程设计和安排,对高中历史教学的课堂效率提高有着不容忽视的作用。除了认真备课,教师还应运用好教材知识,将前后知识点进行关联性讲解或是采用类比教学,比如在学习“新文化运动”的时代背景时,可将以往所学的有关北洋军阀时期的知识点进行回顾,或是采用提问的方式让学生来巩固知识点,一来可以让学生对所学知识印象更为深刻,二来可以加深学生了解当时的社会局势,便于课文后续内容的讲解,促进课堂效率的提高。

二、以学生为主体,采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方式作为提高高中历史教学的关键

学生被动接受知识已经成为习惯,转变师生之间的教学地位成为了重点,因此多站在学生的角度思考问题,关注他们的心理需求,并结合实际情况采用不同的教学方式是提高高中历史教学效率的重要途径。

1.以学生为主体的探讨式教学方式

所谓探讨式教学,就是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前的互相沟通,构建出良好的学习氛围,可以缓解知识点的枯燥乏味性,增强学生的学习动力。要想实践好探讨式教学,教师就要设计好具有启发性的问题,通过循序渐进的方式,引导学生积极思考,主动探究,要清楚在高中历史课堂上所涉及的问题不仅仅是要学生掌握正确的答案,而是在于培养学生在思考问题时对历史的深入认识和感悟,最终达到提高学习高中历史的能力和实现教学高质量的目的。如在学习完《八国联军侵华》后,教师循序渐进、有层次性地向学生进行提问,首先是为什么我国在清朝时期屡次遭到外国列强的侵略呢?学生可能会说因为我国闭关锁国,在思想和实力上都落后于其他国家,那么教师就可以接着问为什么我们落后别的国家,具体原因体现哪里?这就属于比较开放的问题,可能有的学生会从思想方面入手考虑,有的则会从政治制度方面进行分析,在思考和回答的过程中,教师多提醒和引导学生,这样能在互相探讨中加深对知识点的掌握。然后接着问学生为什么列强侵略都集中在这一段时间呢。经过这样层层深入的提问,不仅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能得到提高,而且从教学方面来说,课堂安排的较为严谨和符合实际情况,较好的提高了教学效率。

2.以学生为主体的鼓励式教学方式

学生在对知识的理解和接受程度上有所不同,有的学生对知识点的灵活运用有所欠缺,有的则对知识点掌握得不够牢固。目前对高中学生历史知识点的考核也不在仅仅是复制书本内容,而是需要对历史知识有自己的见解,能对其融会贯通,所以对有些学习成绩较差或是跟不上上课节奏的学生而言,在心理上会产生压力,由此教师应多鼓励这类学生。比如在平时的教学中,多鼓励这类学生敢于回答,敢于暴露自己在学习方面的问题,或是在自习时,教师多询问这类学生,最近是否存在知识点理解不了或是跟不上上课进度的情况,通过多沟通,多了解,多鼓励,为这类学生制定不同的学习计划,让所有的学生都能积极主动的参与教学和学习中。

3.以学生为主体的多媒体教学方式

有很多图片或视频可以作为进一步讲解和阐述历史知识的素材,而且通过多媒体展示能有效克服文字的呆板性,从而对学生学习兴趣的提高有很好的促进作用,比如斯大林格勒战役的史料,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图片等资料都可以给学生们进行展示,利用视听互动的教学氛围,学生被电脑图片或是视频所吸引和感染,学习积极性得到提高,教学效率自然有所提升。

三、以建立新的教学评价体系作为提高高中历史教学效率的保障

高中历史论文范文第4篇

(1)图文并茂;(2)短小精悍;(3)便于开发。本文所研究的微课程是围绕着某一知识点或某一教学环节并通过视频录制的方式所开展的教学活动,一般时间控制在5至10分钟内,其中,微课程可细分为如下几部分,依次为:(1)微视频;(2)微练习;(3)微课件;(4)微反思;(5)微教案。

2微课程的特点

“微课程”是新时代的产物,与传统的教学方式和方法相比,其具有鲜明的特点,具体来说,主要包括以下三种:

2.1主题突出

微课程主要是为了解决教育教学实践中所出现的问题,因此,一般而言,微课程是以某一知识点或某一教学环节为着力点而开展的教学活动,与传统的课堂相比,微课程的内容更加精简,主题更为鲜明,该概念一经推出就受到了很多教师的热情追捧。

2.2使用方便

微课程是围绕着某一教学知识点或教学环节所开展的教学活动,在微课程中,教学视频为核心组件,从本质上来说,微课程其实是整合课件、教学设计、学生意见与专家点评等一系列的教学资源,而这些共同组成了一个类型多样、结构紧凑、主题鲜明的资源包,为学生营造了一个完整的教学环境,由此可见,微课程具有视频教学案例的特征。

2.3传播多样

由上文可知,微课程具有主题鲜明,结构紧凑和内容具体等特点,与传统的课程相比,微课程更加容易表达研究的内容,同时,也更加容易转化研究的成果,由于微课程的容量比较小,因此,人们可通过手机、网络和微博等方式参与主题的讨论。因此,与传统教学方式和教学手段不同,微课程具有鲜明的自身特点,这也是其值得我们去借鉴和运用之处,通过采用“微课程”的教学方式,可以充分挖掘其潜力,来促进自身教学水平的提高。

3微课程的制作方法

虽然正如前文所述,“微课程”具有短小精悍的特点,但这并不表示“微课程”的制作方式和方法也简便,实际上,要制定一个能够真正发挥实际效用的“微课程”,必须要分为以下几个步骤进行,具体来说,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3.1脚本开发

脚本开发可分为如下几个环节,分别是:(1)主题的选定;(2)方案的设计;(3)素材的准备,作为教师独自在场的一种授课方式,微课程只能在有限的时间内向学生展示恰当的教学内容,而这也是教师最为关注的问题。从原则上来说,一个微课程对应一个知识点或一个教学环节,教师往往会选择教学的重难点来设计微教案,在主题选定后,我们还需要围绕主题来详细地设计教学的方案,同时,收集与主题相关的各种史料,为之后的教学奠定坚实的基础。

3.2视频录制

根据教学方法的不同,我们可将微课程分为如下几类,依次为:(1)讲授课;(2)练习课;(3)讨论课;(4)实验课;(5)演示课,通常情况下,一个微型课只能对应一种课程类型,然而,这也不排除一个微课对应两种以上的课程类型。值得注意的是,微课程的课程类型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近年来,随着现代化教育教学理论的不断完善,新型的教学方法或手段不断地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中,因此,我们在教学实践中也应该不断地完善微型课的课程类型,以更好地适应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需求。

3.3教学反思

教师在结束微课程后,需要采取不同的方式来了解学生的使用情况,同时,结合教学的实际,用自己的语言来阐述自己在微课程中所获得的心得体会,通过讲述自己的教学小故事来表达自己在实践中遇到的疑惑或困难,并在此基础上发现新的问题,解决新的问题。通过完成上述三个步骤,教师才能充分发挥“微课程”在教学实践当中的作用,真正实现物尽其用,发挥“微课程”的价值,让学生在这样一种教学模式下,能够切实地学到知识。

4历史“微课程”的设计及运用策略

教师要想设计出一个优秀的历史微课程,除了熟悉教学的内容外,还需要在教学设计上下一番工夫,历史教师要学习并掌握认知心理学的基本理论,争取在最短的时间内,为学生收集最为优质的课程资源。

4.1注重与课堂的整合

在现代化的教学条件下,微课程在很大程度上是传统课程的主要组成部分。从学生的自身兴趣与身心发展规律出发,结合教学任务的实际需求,微型课在课堂中承担着多种不同的角色,常见的有概念讲述、巩固练习和课题引入等。然而,无论是哪一个角色,微型课都需要紧紧地围绕着模块主题来进行,由此可见,我们需要将现实课堂与微课程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教师在设计微课程时,首先需要准确地把握住主题的知识框架,其次,遵循历史学科的思维逻辑来分析并重组讲授的内容,比如讲述一段史实,而对于那些需要与学生互动的教学内容则不列入微课程内容选择的范围内。

4.2注重细节的研磨

教师要设计能够引发学生深思的微问题,促进学生的深层次思考,无论是从历史知识的讲解层面,还是从历史现象的阐释层面,历史教师都需要妥善地解决历史教学中存在的微问题。尤其是在构建微课程时,教师要从宏观的角度来细分课程,将主题的重点内容划分为若干个不同的小主题,比如将内容有关联的微课程组合成若干个历史的小专题,除此之外,教师还需要仔细地打磨自己的教学语言,将语言进一步地精简化,通过流畅的语言来传递有效的信息。在录制教学视频时,我们需要准确地使用历史学科的术语来分析教学的内容,在此过程中注重词汇之间的衔接,只有这样,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才能够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

4.3要注重课程的互动

在设计历史微课程时,教师需要注意对学生的点拨,在教学的过程中向学生传输正确的历史观,同时,不断地挖掘出学生潜在的能力,从整体上提高历史学习的有效性。在这一过程中,微课程的意义也得到了充分的发挥。值得注意的是,微课程是一门结构完整的课程,它除了呈现微视频外,学校还要积极地完善硬件的设施,进一步地开发师生交流的工具,构建出一个历史学习的共同体,实现微课程功效的最大化。

4.4要注重资源的动态生成

尽管微课程的一大特征是片段化,但是,这并不能说明微课程是不具备系统性的,事实上,片段化是针对微课程是围绕着某一教学环节或知识点而言的,而微课程在实施的过程中仍然是系统而连续的。在完成一个微课程的设计后,我们需要根据教育教学的实际需求来不断地充实微课程的资源体系,而评价与反馈是微课程设计中的主要依据。教师唯有注重上述几个要点,在对“微课程”的设计过程中,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才能够真正发挥“微课程”的实际效用,让学生接受到更好的素质教育,学习到真正的课堂知识。

5运用微课程的具体实例

具体来说,笔者作为一名高中历史教师,在将“微课程”的教学方式运用于具体的教学实践的过程中,并不是凭空捏造,而是以时间为主脉络。例如,在分析我国的中央与西藏地区的关系过程中,通过列举三个素材,分析从1950年至今,我国中央与西藏地区的关系演变过程,素材1:1950年,西藏发生了一场前所未有的大变革,经过半个世纪的努力,西藏终于回归到祖国的怀抱,从此走上了社会主义的道路,而五十年后的今天,西藏的经济发展、民族团结、社会团结,呈现出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西藏这五十年的沧桑巨变无疑揭示了一个真理。———摘自《在庆祝西藏和平解放5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素材2:为了庆祝西藏和平解放50周年,中央代表团在拉萨向西藏自治区特别赠送了“民族团结宝鼎”,该宝鼎四周的浮雕依次雕刻着“签订17条协议”、“民主改革”、“川青公路通车”、“派人来”、“腾飞中的西藏”和“全国56个民族大团结”等具有历史价值的画面。———摘自《中国青年报》素材3:2008年,达赖分裂势力在拉萨策划制造了骇人听闻的打砸抢烧事件,该事件严重地影响到西藏人民的生活和人身财产安全,这一事件也再次证明了达赖集团分裂国家的阴谋,让更多的人认清了达赖这一藏独势力罪恶的面目。通过上述做法,可以让学生对我国中央与西藏地区的关系有一个更加深刻的了解,能够从历史的角度,用发展的眼光来看待这一关系的演变历程,进而能够更加深切地理解我国党与政府所制定和实施的一系列援藏政策。

6结语

高中历史论文范文第5篇

学生自主学习过程中,教师不能再一味进行讲解,而是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去多看、多记、多提问、多思考,教师只是起着主导作用,指导学生的学习思路、学习方法等。当然,自主学习不是放任自流,不是让学生闭门造车,也不是只是用多媒体放几段视频、多找几个学生回答几个问题。教师必须宏观把握课堂,指导学生能自觉、主动、相对独立地借助于已有的知识、技能有效地确定学习目标、制订学习计划、选择学习方法、完成历史学习活动。例如,可以为学生提供查找资料的途径,而资料的查找、整理和分析工作则由学生自己完成。不要急于把结论告诉学生,应先让学生通过对已搜集资料的分析来推出结论,然后再适时进行点拨,起到主导作用,宏观把握课堂,把微观知识交给学生去处理。

二、“授之以渔”,发挥学生主体作用

(一)掌握必要的学习方法

教会学生知识,不如教会学生学习的方法,在学生掌握了正确的学习方法之后,历史课相比于其他学科更适合学生自主学习。学生需要掌握的历史的学习方法有复述法、图示法、提炼法、巧用资料法等。例如,图示法,可以简化教材、化零为整、纵横比较、宏观认知、完整体系。19世纪末———20世纪初主要帝国主义国家特点简表用此种方法,学生就能理清思路,记忆深刻,对知识进行宏观把握,无论是对课本知识的掌握,还是进一步分析,都会事半功倍。

(二)角色互换,让学生自己主持上课

以前一直是教师站在讲台上讲课,学生在下边听课,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课堂上,教师可以让学生做一次“小老师”,自己主持上课。这样做,不仅可以使学生能更扎实地掌握课本知识,而且还给了学生一个展示自己的舞台,极大地调动了他们的学习兴趣,增强了自信心。在学生主持讲课的过程中,各种学习方法的运用都得到了锻炼,而且还提高了学生的分析能力。主持讲课的任务是以小组任务的形式下发的,学生在准备的过程中,小组成员之间通力合作,共同努力,共同提高,这样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团队意识,也有利于发现每个人的长处。

(三)学生提出的问题由学生讨论解决

课堂上出现的问题,教师不能直接给出所谓的标准答案,而是应该由学生组成小组合作解决,或是整个班级共同讨论。教师应该鼓励学生积极、大胆发言,不要怕讲错。这样的讨论往往能激发思维的火花,拓宽学生的思路,最后达到深化其认知的效果。学生在讨论的过程中,对于课本知识的把握更加娴熟,而且培养了小组合作和全班合作精神。当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和小组、班级的讨论下解决了出现的问题时,学生的自信得到了很大的提高,使得学生对历史课产生了更浓厚的兴趣。

三、激发学生创造性思维,培养学生创新精神

高中历史论文范文第6篇

教科书毕竟篇幅有限,只能罗列一些重要的事件与历史知识,如果在历史教学中仅是按本学科,学生的知识面会过窄,于是相关的背景知识及其对教材深度的挖掘就要靠老师进行补充了。相关的历史知识浩瀚繁琐,教师要有的放矢,对所用的材料进行筛选。在《新文化运动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讲解中,我补充了一部分课外知识,帮助学生更好的对课本知识进行深度与广度的把握。例如我讲解到新文化运动的主要活动基地是北京大学时,学生会疑惑这场重要的思想解放运动为什么会是在中国的一所大学里,并且新文化运动主张民主与科学,反对传统的旧道德,甚至提出“打到孔家店”的口号,而这又直接与袁世凯的北洋政府所提出的“尊孔复古”的口号相违背,明显的与政府的主流意识形态不一致,甚至相反,北洋政府如何能容忍。如果在教学中只是按本选科,学生的这些疑问就无法解答。我补充了一些相关的知识,一是蔡元培成功的改造了北大,在北大实行的是“兼容并包”的办学方针,使北大由原来的“官僚收养所”成为一个学术气氛浓厚的国立大学;另外,蔡元培是留学德国的留学生,他借鉴了德国的办学方针,在北大实行“教授治校”的原则,主张教育独立于政治之外。

我考虑到高二学生的认知特点,具有思考问题与解读材料的能力,并没有简单的介绍。而是展示了两段材料。材料一:蔡元培指出:“大学者,‘囊括大典,网罗众家’之学府也。《礼记•中庸》曰:‘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足以形容之。如人身然,官体之有左右也,呼吸之有出入也,骨肉之有刚柔也,若相反而实相成”[2]“用诡诞的仪式,夸张的宣传,引起无知识人盲从信仰,这完全是用外力侵入个人的精神界,可算是侵犯人权。”[3]材料二:蔡元培说:“教育事业当完全交与教育家,保有独立的资格,毫不受各派政党或各派教会的影响。”[4]通过第一段材料的两段话让学生感悟蔡元培主张的思想自由的方针,反对抱残守缺与精神专制,循“思想自由原则,取兼容并包主义”,让在精神自由的王国里,没有独尊的学说,他在北大实行的治校实践,促进了学术的发展与繁荣。北大也因此成为新思想的活动基地。通过材料二让学生理解这时蔡元培主张教育要独立于政党政府之外,并建立了教授会,确立了教授治校的原则。这就能帮助学生理解为什么北大的知识分子直接就敢指着北洋政府骂。让学生通过材料去感悟历史,有利于学生从深度与广度上去理解历史,也培养了学生论从史出的能力。再进一步点拨学生去分析这时期中国的政治,将其联系起来去考察这些问题,培养学生综合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从而打开学生的思维,开拓了学生的知识面,开阔了学生的视野。

二、历史与现实对话,理性考察过去

“历史教学要交给学生的是一套理性考察过去的方法,一种看待世界与人的方式。学生通过历史学习可以增强对个人的自我认识,并对未来的发展的可能性多一份理解,这才是历史价值所在。”⑸在这课内容的讲解中,虽然是讲解100年前的事情,但是历史与现实总是有着割不断的联系。在讲解新文化运动的民主与科学思想时,给学生说明当时中国民众的思想愚昧、落后、迷信,学生会感觉这好像是很久远的时代,今天已经是科学时代了,实际上调查中国的民众生活与一些风俗习惯,我们会发现类似的现象还是会发生,我举出大家都熟悉的“气功大师”王林,是已经成了公众关注的焦点的人物。他会空盆变蛇、灵魂出窍、隔空取物......这位“气功大师”被社会的明星如赵薇,成龙等吹捧,并受很多官员的拜访,究竟是确有神功还是“大忽悠”,当焦点访谈揭露他的真面目后,让人深思。雕虫小计就能让中国那么多的人闻风而动。学生通过这个当代现实的例子陷入深思,他们明白科学不能只是每天挂在嘴边,而应是科学之理性精神、科学知识、科学之思维去看待问题,理性的考察现在与过去。在讲解新文化运动抨击旧道德时,一定会提到抨击旧道德的勇士—鲁迅。我举了高二学生都学过的《祝福》,我问学生们祥林嫂是怎么死的,学生们都踊跃发言,什么礼教害死的,自己坎坷的经历等。我讲解到祥林嫂最后死去并不是自己坎坷的经历,而是她被全社会所抛弃,最后绝望死去。同样是弱者的柳妈也是杀死祥林嫂的帮凶,她的“你放着吧,祥林嫂”,终于压死骆驼的是最后的一根稻草,祥林嫂自杀了。

我问学生们在今天的社会中有没有柳妈,学生面面相觑,回答不上来。我就提醒他们,在中国婚嫁礼仪上一些风俗上,他们不会选没有丈夫的,再嫁的或没有儿子的女人,这说明传统的旧道德在今天的中国依然有遗毒,我们能说今天的中国国民是健全的国民吗?是充满人性的国民吗?当年的鲁迅,胡适等人抨击国民的病症目的是为让中国的国民有一个健全的灵魂,今天的学生们你们应该做什么。学生们都陷入了沉思,此时的课堂效果可谓是“无声胜有声”。有关历史教育的功能可以说是众说纷纭,我认为它可以训练学生的能力,增加学生的眼光,培养学生成为当代的公民。历史是“死”的,可历史的经验与教训可以警醒世人,历史是“经验的灯”指引我们行动的路,积极发挥历史的借鉴功效,变“死”历史为“活”历史。

三、多种教学方法灵活运用,帮助学生深化对历史的认识

“教无常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在《新文化运动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这一课中,我运用了讲授法、历史情境法、讨论法等多种教学方法,并将其结合起来运用。如历史情境法,在这里我导入新课时使用了这个方法,让学生在历史情境中去感悟历史。我先用音乐去营造课堂氛围。古希腊教育思想家柏拉图特别重视音乐,认为音乐教育是至高无上的。音乐教育使学生受到美得享受,在这个世界上,只有音乐是最公平的,没有阶级性,国王贵族听到也好,乞丐听到也好,都同等的感受到了音乐的美。“眼睛所看到的,耳朵所听到的好艺术作品,随处都是,使他们如做春风,如沾化雨,潜移默化,不知不觉之间受到熏陶。”[6]亚里士多德也认为音乐可以净化学生的心灵,培养学生的理智,影响他们的情感与性格。所以在讲解《新文化运动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时导入设计时我播放了歌曲《兰花草》,“我从山中来,带着兰花草。种在小园中,希望花开早。一日看三回,看的花时过。兰花却依然,苞也无一个。”这首明朗爽快的校园歌曲很快将学生带入音乐境界。一首歌曲唱罢,当学生还沉浸其中时,我给介绍这是由胡适做的新诗,原名《希望》,后谱成这首家喻户晓,流传广泛的经典歌曲。这首新诗的来历是这么回事,是胡适的朋友冯友兰送给胡适的一盆花,胡适将其带到家中小心栽培,却迟迟不开花。

介绍这首歌曲的来历以后,我将其移情于历史,向学生说明胡适确实将西方的“自由主义”思想移植中国,希望在中国开花结果,那种心情的期待何止是一日看三回啊!如今先哲已故,歌声在耳,我们感受到的是他们的用心良苦。在这里借助音乐作为手段去涤荡学生的心灵,将学生带到特有的课堂情境,营造轻松、愉悦的课堂氛围,并通过自己的解说让学生明白新文化运动不仅是中国知识分子发动的开启民智的启蒙运动,同时它也是中国人民学习西方思想文化的结果。让学生将新文化运动放到世界文化的大背景下去理解,在中外文化的联系中进行对比,深化学生对历史的认识,从而开阔学生的史学视野。再如:讨论法,通过组织学生讨论让学生感知事物发展的复杂性,曲折性,多样性等。在讲到新文化运动中,我刻意想激发学生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让他们运用自己的头脑形成自己的判断。古代教育家苏格拉底不是以传授知识为目的,而是引导学生思考,让知识在学习者自己头脑中产生,教师就是帮助知识产生的“产婆”。我在讲解新文化运动时,意图让学生形成一种理念,就是事物的发展自身是复杂的,曲折的,又有许多的不确定的因素。我将陈独秀离职北大的事情给学生们做个介绍。陈独秀被迫从北大离职,这是一段曲折的事情,陈独秀是北京大学文学院院长,又是《新青年》杂志的主编,受到了蔡元培等新思想追随者的敬仰,但也受到了很多人的诋毁。如翻译家林纾将矛头指向新思想的代表人物胡适,陈独秀,钱玄同、刘半农等,特别是陈独秀更成了众矢之的,本来他就得罪了很多人,桐城派的有些人都状告到总统那里,说《新青年》言论过激,诋毁孔孟,毁坏伦常。甚至借着陈独秀的私人作风问题大做文章,说不配做表率之类的,给蔡元培施加压力,最后陈独秀被迫离职北京大学。

高中历史论文范文第7篇

知识是联结文化与学生发展的纽带,但知识不等于文化和发展学生。历史教学的目的不仅是把学生培养成为有知识的人,更要把学生变成有文化的人。《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历史教学要进一步树立崇尚科学精神,坚定求真、求实和创新的科学态度,培养探究历史问题的能力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注重培养学生正确的“历史意识”、“国际意识”、“公民意识”、“道德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健全的“人格”、提高“人文素养”。

1.求真务实,探究问题历史教学的本质内涵就是求真,以“辛亥革命失败的教训”或“失败原因”为例,有关的论题或多或少与辛亥革命缺乏“民众基础”、袁世凯抢夺胜利果实有关,真相如何值得探究。1906年孙中山在《三民主义与中国前途》中指出:“我们革命的目的,是为中国谋幸福,因不愿少数满洲人专制,故要民族革命,不想君主一人专制,故要政治革命;不愿少数富人专制,故要社会革命。”孙中山寄希望于一场革命解决所有问题,但社会历史的演进是渐进的过程,不可能一步到位。辛亥革命后孙中山将政权拱手让出,是革命党人和独立各省的一致承诺,也是辛亥革命实现其革命目标(驱除鞑虏)的重要环节。“早在1911年11月30日,齐集汉口的各省代表就决议‘如袁世凯反正,就公举为临时大总统’”。孙中山被选为临时大总统是有条件的:必须声明承认“暂代”,一旦袁世凯完成终结帝制的任务,就由袁世凯任“中华民国”大总统。在袁世凯完成终结帝制的任务之后,孙中山必须兑现承诺。补充这些教材中没有的历史真相,要求学生学会用批判的、审视的眼光来看待一切问题及做法,教人求真,尽量去伪存真讲述真实的历史、还原历史本来的面目是历史教学的底线。

2.提升认识,引领价值历史学习不仅能够丰富学生的知识,更有助于形成重要价值观。如高一年级通过学习夏———国家的产生形成国家意识;学习中国古代农业文明的繁荣国家强大、近代列强对华的侵略、中国人民的抗争、中国近代的工业发展、社会主义道路曲折、中国的经济改革,认识自强不息、刚健有为的进取精神和中华民族的复兴历程;通过学习工业革命与近代化,认识城市化进程及其对人类发展的意义;通过学习甲骨文、青铜器、皇帝、中国服饰发展的社会历史因素、中外饮食文化的差异、中国民居、中国传统节日习俗、中国的水利技术、文学成就,感受中华文明的博大精深,培养学生文化认同;高二通过学习孔子、孟子、君与民、礼乐等,渗透和为贵、和而不同的和谐精神,进行公民人格教育,为学生世界观、行为方式形成,提高人文素养和精神境界奠定文化基础。中华民族5000年文化未曾中断的根本原因是其价值的连续性,“和为贵”“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欲立而立人”“君子和而不同”“天人合一”“仁、义、礼、智、信”等这些已是进入中华民族血液中的文化基因。今天我们又选择了“公平与正义”、“和平发展”,这些共同的价值观,构成了多民族团结及民族凝聚力的纽带,成为民族的精神灵魂,以此引导学生做文化上的中国人。

3.多元兼容,融会贯通人类思想文化经历了一个由低级到高级发展的历程,并呈现出多元化的特征。文明是多彩的,文化的多元的。经济的全球化加速了文化的融合,文化的交融不可能没有任何冲突,只有在冲突排异反应之后才能够真正地接纳从而丰富自身。将不同文化置于同一平台,使差异得以展示,了解得以进行,沟通得以实现,融合成为可能,取长补短,消弭文化冲突,历史教学可以发挥独特优势。当今世界上的主流文化,其思想渊源在中国古代均早已有之。崇尚科学、追求真理的科技文化,以人为本的人道主义文化,公权与私权相和谐的法治文化,人与自然和谐的绿色文化等,这四种文化均可以说是从旧文化中扬弃而来的,并传至后世。学习了解古代希腊民主政治和罗马法律制度的建设过程,结合古代中国政治制度的特点,通过比较来加深理解,辨清其对现代社会政治的影响,对于中国民主与法制的建设具有积极的借鉴意义。引导学生尊重和欣赏多元的文化教育的目的在于尊重异质文化,学会共同生活,通过对他人历史、传统和精神的了解,从而达到相互理解包容、和睦相处,这种对多元价值的兼容意识和融合能力则来自一种综合的人文素质底蕴。学会从宏观视野解读历史,融会贯通形成自己的历史“见识”及人生态度和价值观。正确对待传统文化,直面外来文化,共享全球文化资源,让学生深切体会在共享世界文化的同时,促进本民族文化发展,增强民族文化认同感,增强责任感尤为重要。只有生活在多元文化里面的人,观察事物可能有不同的方式,考虑问题有不同的视角,因而能够释放出理解事物与解决问题的多种可能性,获得宽容的回旋余地、宽阔的解释空间。

二、品读融合,迁移拓展,引领学生探寻感悟与传承创新

实现历史课程三维目标,要求教师拓展史学视野、提高史学水平,改变过于拘泥于历史课标、教材,力求在细节上有所扩充和丰富;改变历史教学的枯燥无味,力求从封闭的课堂和情趣相对欠缺的教科书中解放出来;千方百计开掘和利用课本之外的教学资源,开发和建设校本课程,为历史教学注入新的活力和生机,从而全面提升学生的文化品位和修养。

1.史料教学,阅读突破认识历史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历史资料,基于史料的历史教学,不仅大大提升了历史教学的专业化水平,而且让批判性思维大放光彩……它强调对信息的处理,尤其是对原始资料或未经解释的信息加以处理。《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指出,在掌握基本历史知识的过程中,进一步提高阅读和通过多种途径获取历史信息的能力,进而提高历史思维能力。历史的过去性增加了中学生理解历史的难度,很多情况下学生只是一知半解地死记教材现有结论,严重制约了其历史思维能力的发展。史料能比较生动地反映历史的本来面貌,既增加教材的生动灵活性,又拓展了学生的知识视野,帮助学生准确地领悟历史。将史料引入历史教学可以充分实现教学过程中的教师与学生、师生与教学文本(教材和史料)之间的良性互动,从而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能动性,提高阅读水平,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学习人教版必修一“两极世界的形成”一课,“丘吉尔铁幕演说”、“斯大林答记者问”、“杜鲁门国会演说”、《北大西洋公约》等材料,充分再现了两极世界形成,引导学生到当时的环境中去感悟,既活跃了课堂,也培养了学生阅读和探究能力。历史承载着一个民族的精神,更因为它是一门理解人类行为的学科。所以,我们要把人文主义装入人生行囊,做到学习历史、理解现实、付诸实践,使自身具有现实精神。以人为本的文化注重的是当下和现实。

2.文化浸润,拓展视野当我们站在文化的高度来审视、创新、构建历史教学时,才能触及学生的心灵世界,并内化为学生自觉的学习规范与行为。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明确要求注重学生科学素养、科学精神、科学态度的形成。在育人中发挥作用是文化科学史最重要的功能之一。从人类文明进化的角度,认识各国的科学技术成就,树立崇尚科学精神,坚定求真、求实的科学态度,比爱国主义教育的视野要广阔。例如古代中国的数学以计算见长,在代数领域成果突出,《九章算术》的算法体系影响东方1000多年;古希腊数学则注重形体关系,在几何学领域取得的成就令人惊叹,《几何原本》以演绎为特征的公理化体系同样影响西方1000多年。爱因斯坦说:“对真理和知识的追求并为之奋斗,是人的最高品质之一。”我国不少科学家怀着“科学救国”、“工业救国”、“教育救国”的激情,为“中华崛起”而漂洋过海留学,学成之后又纷纷回国办厂、兴学。钱三强在回顾自己的科学生涯时曾提出:“在科学中没有禁区,没有绝对权威,也没有千古不易的定论和所谓的‘终极真理’。”

高中历史论文范文第8篇

导入是课堂教学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一个有效的、恰当的、成功的导入能够迅速吸引学生的注意,让学生对即将进行的课堂教学充满强烈的兴趣,也能为我们提供一种轻松、和谐、活泼的教学氛围。在这种轻松的氛围中,学生的思维就能够更活跃,他们会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教学中,使学习效率成倍提升,课堂更优化,教学更有效。在教学过程中,我经常采用以下几种导入方法。

(一)以故事导入在色彩斑斓的历史长卷中,有很多趣味浓厚的历史故事。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可以对这些故事加以包装和利用,让学生的注意力都沉陷在故事中,势必会激起学生的探究欲望,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如学习《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时,课堂教学伊始,我就说:“同学们,今天老师给大家讲一个小故事,请大家注意听,认真回答老师的问题。那是在1649年,英国伦敦的一个早晨,天气清冷中又透着一丝阴暗。在血淋淋的断头台上,侍卫们推上来一个全身穿着黑色长袍,脸色惨白的没有一点血丝的男人。请问,有谁知道这个人是谁?”在我绘声绘色的描述中,学生的注意力很快就被吸引到故事中,微带神秘色彩的音调让他们都投入到故事的意境中。学生纷纷举手回答:“那是查理一世。”接着,我告诉学生:“在英国的资产阶级革命中,查理一世被送上了断头台”这样就很轻松地就使学生的注意力转移到了新课的学习上。

(二)以成语导入很多历史故事经过了人们的精炼变成了成语典故流传至今。如果教师在导入时引入一些与历史情节相符的成语,就会给学生带来耳目一新之感。这些成语不胜枚举,如草木皆兵、围魏救赵、揭竿而起等。成语有言简意赅的特性,用它导入历史故事直截了当,有深刻的寓意。

(三)以时事导入时事既包括当前的社会热点,也包括学生比较关心的发生在他们身边的现实事件,还包括在报纸、网络上刊登的新闻。这种导入能够有效消除学生对于历史的“违和感”,让历史更富时代气息,感觉更亲切,也能够让学生从中发现历史发展的规律,加深对当前事件的剖析和理解。

二、幽默的教学语言

语言在教学中的作用是众所周知的。而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对语言的要求更高,教师如果不能妙语连珠,只是照着课本给学生读一遍,单纯地重复教材上的内容,学生肯定很不喜欢,时间一长就会觉得历史课非常枯燥,没有任何创新,他们对于历史的兴趣就会逐渐消失。历史教师的语言必须具备生动、直观的特点。这样,学生才能对历史事件在自己的头脑中形成清晰的形象。如学习《》这一课时,讲到变法失败的原因,我就将袁世凯和谭嗣同的对话编成了一则故事:“在一天的夜里,伸手不见五指。谭嗣同穿上夜行衣,悄悄来到与袁世凯约好的见面地点———法华寺,秘密约见袁世凯。谭嗣同先是进行了一番试探,然后开门见山地问:“你听说天津阅兵的事了吗?”袁世凯说:“听说了。”紧接着,谭嗣同就从怀中掏出了光绪皇帝的手谕。等袁世凯看完后,谭嗣同很谨慎地又进行了一番试探:“目前只有你才有救皇上的能力了,你如果不想护主,就去向太后告密,说不准太后还会升你的官呢?”袁世凯多狡猾啊,当然是不动声色了,还拍着胸脯说:“你把我老袁看成啥人了?皇上对我的恩泽深厚,救护皇上是我义不容辞的责任。”为了让谭嗣同放心,袁世凯还说:“在阅兵的时候,只要皇上来到了我的军营里,一声令下,宰个荣禄不就跟宰只狗一样吗?”

三、采取多种多样的教学方式

历史是发生在过去的事情,对学生来说,感觉距离比较遥远。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运用多种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史兴趣。

(一)多媒体教学教师可以利用幻灯、投影、语音室、计算机等手段辅助教学,为学生提供课文所需的画面、情境。真实、可视的画面和情境能够增强课堂教学的感染力,甚至能帮助学生观察到凭肉眼无法观察到的宏观世界和微观世界,弄懂那些凭教师讲授或简单教具难于表达清楚的问题。

(二)组织学习小组,激发兴趣教师可在课堂上组织学习小组,或者直接采用课外形成的一些学习小组,让学生互帮互助进行学习。小组合作学习可为学生创造新环境。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积极发挥小组合作学习互帮互助的长处。这对学困生也是一个很好的学习机会。而且,小组与小组之间则又形成了平等的竞争伙伴。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