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能源消费和碳排放论文2篇范文

能源消费和碳排放论文2篇范文

时间:2022-02-25 11:22:22

能源消费和碳排放论文2篇

第一篇

1海南省2015—2020年能源消费需求量预测

海南省“十二五”时期全省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0%左右的目标,取11.5%的年均GDP增长速度作为海南省经济增长的高速增长情景,10%为中速增长情景,8.5%为低速增长情景。年平均人口增长速度为1.2451%(这是海南省1993—2012年人口平均增长速度)。工业比重约为23%是海南省“十二五”规划的增长目标,工业增加值占GDP比重的年平均增长速度为7.92%。把不同情景下2015—2020年海南省国民生产总值GDP,人口总数P,工业比重i代入协整方程,得到能源消费需求量的预测值,见表5。

2海南省2015—2020年能源消费结构预测研究

海南省一次能源消费结构的主要特点是以煤炭、石油为主要地位,煤炭消费量的比例从2002年的28.9%上升到2012年的36.51%,天然气消费的比例从2002年的18.2%先上升到2004年的33.92%,后下降到2012年的22.74%,总的来说,各个能源消费呈上升趋势,特别是天然气和电力清洁能源消费量,与海南省是工业欠发达地区的实际情况相符合。本文采用马尔科夫链预测模型预测2015—2020年海南省能源消费结构。具体步骤为:首先确定预测的基准年;第二计算转移概率矩阵;第三利用模型预测下一个状态的能源消费结构;最后对预测结构利用有规划约束条件调整转移概率矩阵。由于海南省“十二五”规划期间新能源替代常规能源达到250万t,占全省能源消费总量12.5%以上,对石油和天然气消费的比重没有明确的规划目标,因此对能源消费结构发展规划进行必要的修正。本文假设石油的发展趋势没改变,天然气和电力能源的增加由煤炭减少补充。经过修正后,能源消费结构的概率转移矩阵中,变化的仅仅是煤炭→电力,煤炭→天然气的转移概率,其他的保留概率不变。以2012年作为基准年,利用Mathlab软件计算得到约束条件下平均转移概率矩阵为。利用表1的数据和平均转移概率矩阵P*可以预测海南省2015—2020年有规划约束的能源消费结果,见表6。

3海南省碳排放的预测研究

能源消费碳排放计算表达式见式式中:E为海南省一次能源的消费总量;Fi为第i类能源的碳排放强度;Si为第i类能源所占总能源的比例。按照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能源研究所的资料可得。利用表达式(3)可以计算出不同情景下碳排放量,具体结果见表6。在能源结构规划有约束情况下,经济高速增长情景下,碳排放从2015年1345.73万t以年均增长12.1%的速度上升到2020年的2378.73万t,经济中速增长情景下,年平均增长速度为11.3%,低速增长情景下,年平均增长速度为10.6%。在2015—2020年期间增长分别为76.8%,70.9%,65.3%,所以无论在那种经济增长情境中,碳排量呈现持续增长趋势,主要的因素是海南的产业重点是旅游业和农业,工业发展速度比较缓慢,起步比较慢,工业增加值占全省GDP的比重约为23%左右,工业化程度比较低,近年来海南加大工业发展,工业的增长速度快于农业的增长速度。因此,在加快工业发展的步伐中,如何控制单位生产总值能耗和碳排放的降低,工业固废弃物综合利用率的提高是迫切解决的课题。

4政策建议

发展低碳经济,建设低碳绿岛,是建设国际旅游岛的核心。发展低碳经济海南具有得天独厚的天然优势,在不影响经济发展的前提下,如何通过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降低能源和资源消耗,尽可能最大限度地减少碳排放,实现海南建设低碳绿岛目标,是一个科学系统工程。从上面分析可知,海南经济发展过程中能源需求量和碳排放量一直呈现持续增长趋势,因此我们必须探讨碳排量增长的驱动因素,建立科学碳排放评价体系,制定相关的减排政策,为海南经济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理论依据。具体政策建议:1)建立健全碳排放评价体系和监测预警系统;2)建立高能耗高污染企业的节能监管工作相应的奖惩机制;3)突出重点,对现有高能耗企业进行定期跟踪、指导和监督,并努力使之成为示范单位;4)加大低碳技术的研究与开发力度,提高低碳经济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5)大力宣选低碳,转变人们消费观念,提倡低碳的生活方式;6)严格完善高能耗行业的准入标准,严把项目产业政策关,确保新建项目能耗指标达到国家的领先水平,促进产业的升级。

作者:薛文珑金志扬单位:海南大学信息学院

第二篇

1研究思路及方法与数据来源

1.1研究思路与方法为了能够更好的分析重庆市土地利用碳排放效应,本文基于能源消费视角,采用地理学的时空变化分析思路,从土地利用碳排放核算、碳足迹分析以及碳排放强度3个方面来综合分析重庆市的土地利用碳排放效应.其具体的研究思路如下.1)构建土地利用碳排放核算模型首先,借鉴李璞、赵荣钦[9-10]等研究,建立不同能源消费项目和不同用地类型的对应关系(表1)式中:C为能源消费产的碳排放总量,Ca为化石能源消费产生的碳排放;Cb为电能消费产生的碳排放,即电力、热力二次能源消耗产生的碳排放;Cd为农村生物质能消费产生的碳排放.电力、热力等二次能源消费本身并不直接产生碳排放,其产生的碳排放主要来自其生产过程中对化石能源的消耗[12-13],根据重庆市历年的能源平衡表中能源加工投入产出情况,可以看出电力绝大部分来自火力发电,热力也主要由燃煤产生,因此,电力、热力等二次能源消费产生的碳排放按照煤炭的碳排放系数进行折算。

1.2数据来源本文采用的数据主要有:重庆市土地利用变更调查数据(1997-2010),由重庆市国土资源和房屋管理局提供;重庆市能源消耗数据(1997-2010),来自中国能源统计年鉴(1997-2010);部分数据来自重庆市统计年鉴(1997-2010。

2结果与分析

2.1土地利用碳排放时间变化特征从图2看出,重庆市碳排放总量从1997年的3796.12×104t增加到2010年的9435.21×104t,年平均增加402.79×104t,年平均增长率为6.72%.不同土地利用类型的碳排放中,以独立工矿用地的碳排放增加幅度最大,由1997年的2669.22×104t增加到2010年的6055.88×104t,增加了3386.36×104t;农村居民点用地碳排放呈先增加后下降的趋势;城镇用地、农用地及交通水利用地的碳排放变化平稳;交通用地和特殊用地的碳排放增长较快。从地均碳排放强度来看(表3),独立工矿用地的地均碳排放强度最大,年平均地均碳排放强度为1397.97t/hm2,农用地及水利用地的地均碳排放强度最小,年平均地均碳排放强度为0.56t/hm2,其他各个地类的地均碳排放强度大小顺序为:特殊用地,交通用地,城镇用地,农村居民点用地。从图3看出,1997-2010年重庆市单位GDP碳排放强度总体呈现出不断下降的趋势,期间出现波动状态,单位GDP碳排放强度从1997年的2.51t/万元下降到2010年的1.19t/万元,下降了1.32t/万元.这充分表明了重庆市节能减排工作实施效果明显.表4则显示,重庆市土地的碳足迹总量呈现出不断增加的趋势,由1997年的900.93×104hm2增加到2010年的2239.25×104hm2,增加了1338.32×104hm2;但其中生产性土地面积只增加了52.33×104hm2,碳足迹的增加速度远远大于生产性土地面积的增加速度.生态赤字呈现出逐渐扩大的趋势,由1997年的325.57×104hm2增加到2010年的×104hm2,增加了1286.00×104hm2;单位面积碳足迹从1997年的1.21hm2/hm2增加到2010年的2.90hm2/hm2,增加了1.68hm2/hm2(表4).这表明重庆市的生产性土地面积不足以补偿土地碳足迹,主要是因为重庆市的能源消费碳排放总量超过了生产性土地面积的碳吸收总量.

2.2土地利用碳排放空间变化特征1)碳排放空间分布特征重庆市三大区域的碳排放在空间上呈现出不同的特征,碳排放总量以“一圈”为主.1997年“一圈”的碳排放量为2557.72×104t,占重庆市碳排放总量的67.38%,“渝东南”的碳排放量为449.86×104t,占碳排放总量的11.85%,“渝东北”的碳排放总量为788.53×104t,占碳排放总量的20.77%(图4).2005年“一圈”的碳排放量为3826.82×104t,占重庆市碳排放总量的66.45%,比1997年下降了0.93个百分点,“渝东南”的碳排放量为672.57×104t,占碳排放总量的11.68%,比1997年下降了0.07个百分点,“渝东北”的碳排放总量为1259.15×104t,占碳排放总量的21.87%,比1997年增加了1.1个百分点.2010年“一圈”的碳排放量为6125.66×104t,占重庆市碳排放总量的64.91%,比2005年下降了2.47个百分点,“渝东南”的碳排放量为1245.29×104t,占碳排放总量的13.20%,比2005年增加了1.52个百分比,“渝东北”的碳排放总量为2065.26×104t,占碳排放总量的21.89%,比2005年增加了0.02个百分点.总的来看,重庆市土地利用碳排放在空间上以“一圈”为主,“渝东北”次之,“渝东南”碳排放最小,这与三大区域的社会经济发展对能源消耗相一致.但是“一圈”的碳排放呈现出不断下降的趋势,“渝东北”的碳排放在不断增加,“渝东南”的碳排放呈现波动状态,但总体上是增加的,这表明“两翼”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对能源消耗量的需求在不断增长.2)碳足迹特征从表5可以看出,重庆市土地利用碳足迹在不同区域空间呈现出不同的特征,碳足迹总量以“一圈”所占比重最大,其次为“渝东北”,“渝东南”所占比重最小,这与三大区域的碳排放特征相一致.从生态赤字来看,呈现出的差异大小顺序是“一圈”,“渝东北”和“渝东南”,1997年“渝东南”和“渝东北”区域的生态赤字均为负,这表明这些区域的碳排放能够完全被区域范围内的生产性土地面积所吸收,而且还有生态盈余;2005年三大区域均没有生态盈余,渝东南的生态赤字最小,仅为0.96hm2;2010年三大区域的生态赤字增长较快,这表明此时区域范围内的生产性土地面积不足以补偿区域范围内的碳足迹,区域范围内的能源消费碳排放大于生产性碳排放.

3结论与讨论

通过以上分析,得出以下结论:1)土地利用碳排放总量呈现出不断增加的趋势,由1997年的3796.12×104t增加到2010年的9435.21×104t;各土地利用类型中农村居民点用地碳排放呈现出减少趋势,其他各地类碳排放呈现出增加趋势.2)各土地利用类型地均碳排放强度顺序大小为:独立工矿用地,特殊用地,交通用地,城镇用地,农村居民点用地,农用地及交通水利用地.因此,应通过优化土地利用结构,增加生产性土地面积,抑制建设用地过快增长,提高建设用地节约集约利用水平,最终通过土地利用结构优化来引导区域社会经济的低碳发展.3)单位GDP碳排放强度出现下降趋势,由1997年的2.51t/万元下降到2010年的1.19t/万元,下降了1.32t/万元,表明重庆市节能减排工作的实施效果明显.4)重庆市的碳足迹总量呈现出增加趋势,碳足迹的增加速度远远大于生产性土地面积的增加速度,重庆市的生产性土地面积不足以补偿土地碳足迹.5)土地利用碳排放和碳足迹在空间上大小顺序呈现出“一圈”,“渝东北”,“渝东南”的空间分布状态.但是“一圈”的土地利用碳排放呈现出下降趋势,“两翼”的土地利用碳排放呈现出增加趋势.由于各区域在全市社会经济发展中地位和作用的不同,因此,需要结合各区域实际情况来进行碳减排措施调控.“一圈”需要重点控制建设用地规模的扩张,同时不断提高建设用地的节约集约利用水平;“渝东南”和“渝东北”需大力开展植树造林、封山育林,陡坡耕地退耕还林,结合地方实际发展生态农业,加快推进农村土地整治措施,提高农村建设用地节约集约利用水平.同时,可以结合实际情况,借鉴国际经验,尝试建立区域碳汇生态补偿机制,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研究展望:(1)由于数据资料分类统计的差异性,不同土地利用类型与能源消费项目之间的对应关系存在一定程度的误差;(2)本研究主要是基于能源消费视角来分析重庆市的土地利用碳排放效应,对于重庆市土地利用碳排放效应的综合分析有待深入,同时对于构建重庆市的土地利用碳排放清单研究,在今后的研究中有待深入;(3)建设用地作为碳排放的主要承载用地,对于微观尺度的建设用地碳排放研究,如工业园区用地、交通用地等,在今后的研究中有待做更进一步的探讨,以期为重庆市区域社会经济的低碳发展做出贡献.

作者:吴仕海张安明曹伟李映晖李灿黄九松严超单位:西南大学地理科学学院重庆市国土资源和房屋勘测规划院昆明市云光中学

被举报文档标题:能源消费和碳排放论文2篇

被举报文档地址:

https://www.meizhang.comhttps://www.meizhang.com/gylw/tpflw/666822.html
我确定以上信息无误

举报类型:

非法(文档涉及政治、宗教、色情或其他违反国家法律法规的内容)

侵权

其他

验证码:

点击换图

举报理由:
   (必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