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航空产品发展的长远策略范文

航空产品发展的长远策略范文

时间:2022-09-28 10:24:50

航空产品发展的长远策略

本文作者:姜燮生金击强归永嘉周日新潘绪武高尚奇李玉玫单位:原航空工业部副部长原航空工业总公司民品司司长中航二集团科技委副主任原《中国航空报》总编辑中航二集团科技委秘书长原航空工业总公司民品司处长原航空工业总公司民品司处长

军民结合是国家、国防工业研究的永恒课题,也是航空工业研究的永恒课题。军民结合,是以军为主、还是以民为主,是寓军于民、还是寓民于军,这将视不同国家和国内外形势以及企业、产品结构具体情况而定。

一、军民结合是国防工业永恒研究的课题

1、军民结合的长期性

从18世纪末的产业革命之后,在工业中出现以生产武器装备为主的军火制造商,开始产生军事工业的雏型;到了19世纪,使战争武器装备进入了工业化的时代,在工业中形成了一个独立的军事工业,但是有很多军用产品仍由非军事工业制造,是军民结合的;从20世纪开始,飞机的发明并用于战争,特别是一战的需要,专门从事军事装备制造的工业部门大量涌现并得到较快的发展,二战武器装备进一步升级,使用了重武器乃至原子弹;目前电子产业快速发展,全球进入信息时代,军事工业也有了更快更新的发展。历史的发展说明,军事工业的形成与发展,是同社会政治、经济、军事,是与基础工业和科学技术密切相关的,而战争的需求和超级大国的存在,军事装备的竞争,更是推动军事工业发展的因素,但历来都是军民结合的,军民结合的发展规律是长期的。

2、军民结合的普遍性

美国是世界上科技能力、经济实力最强、军事工业最大的国家,但其军事工业是融于整个工业之中,是军民结合的。如IBM、波音、通用等跨国大公司均以民用公司出现,但这些公司其实都是美国军事工业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份。波音兼并麦道后,波音部份重点发展民机,麦道部份重点发展军机,整个波音公司军品占54%,民品占46%。日本是二战战败国,因受国际公约关于战败国发展军事工业的约束,表面上没有军事工业,实际上发展军事工业并没有停止,一些大的公司,如川崎重工、三菱重工、日电、三井造船、富士重工等虽然是以民品知名世界,但也都是生产重要军品的企业,成为典型的寓军于民模式。欧洲各国也是这样。德国是仅次于美日的第三经济大国,又是欧洲除了英法之外的第三军事强国,其军事工业虽然自成体系,但是军工企业也是既生产军品又生产民品。法国虽然有30余家专门从事军品研制生产的企业,但有5000余家生产民品企业都可承接军品订货。原苏联军事工业是独立而庞大的体系,解体后其军事工业大部份归属俄罗斯,仍是靠军事力量维持国力和国际地位。普京上台后对军事工业实行全面改革,大力促进军事工业的科研和生产能力用于民用经济领域,优先发展民航、造船、石油、天然气设备、农机和轻工消费品等行业,进行军转民,实施军民结合。印度建国50年来已建立起比较完善的军事工业体系,但从90年代冷战结束以后,大刀阔斧地对国有军工企业进行改革,走军民结合的道路,改变了军工企业一切都由政府补贴的做法,鼓励企业多方筹资,自主经营,发展民用产品,在税收等政策上向军工企业倾斜,并有针对性的增加投入,对国有军工企业的设备更新和改造,促进产品的技术升级。上述各国事例说明,在不同的国家、不同时期可以采取不同的模式发展军事工业,但相同点都是军民结合,各国军民结合存在普遍性。

3、军民技术相互转化是军民结合的重要特征首先是技术成果可以相互转化。在科学技术研究上,由于基础理论研究、应用研究在军用、民用两个领域中有互通性和互补性,军用科研技术成果可以转为民用,同样民用科研技术成果也可以转为军用,形成军民两用技术。军民两用技术既包括设计、工艺、标准、管理、规则等软件,也包括产品、设备等硬件。如美国在50-70年代,主要是用军事工业的高科技成果转为民用,带动了民用工业的发展,如波音公司用军机科研成果转为民用,生产出波音民用客机;70年代以后则把民用高科技成果引入军事工业,如民用超大型集成电路运用在军事工业上。军民两用技术相互转化能产生巨大经济效益。军用技术成果转为民用,军事工业可以得到补偿或减少军费开支,再生产出产品推向市场可获取利润;同样,民用科研成果转为军用,民用工业扩大了市场可获得利润,军事工业可以节省科研开发费用和军费开支。其次是军用、民用的生产能力和条件可以转化,存在通用性和互换性。无论是在和平时期军转民,利用富余能力发展民品生产,还是战争时期民转军生产战时武器装备急需,都可以节省投资,增加效益,缩短周期。如德国在二战中征用其国民车“甲壳虫”作为军车;前苏联动员众多企业投入战机生产;日本拥有很强的传统工业和迅速发展的新兴产业,可动员能力很强;美国贝尔公司和法国宇航公司所生产的直升机,大部份是共用生产能力和条件,仅在军用、民用不同部份建设专用能力和条件。虽然目前世界处于和平与发展为主时期,但各国军事工业武器装备从没有停止过发展,主要运用高科技发展高精尖武器做储备。

二、航空工业的军民结合情况

1、50年代中后期的军民结合情况

建国初期,百废待兴,百业待举,根据当时国际形势,为保卫国家安全和抗美援朝需要掌握制空权而建立空军,党中央决策,集中全国力量,以从修理到制造的原则,按苏联模式从主机到辅机、从技术到管理、从产品到设备建设起来的单一航空军品的航空工业,并为空军建设做出巨大贡献。在1956年提出“军品和民品要相结合”等一系列指示下,航空工业于1957年初召开第一次民品工作会议,明确在积极满足空、海军装备需要的基础上,利用剩余的能力组织民品生产,一度掀起开发生产包括民用飞机和其他民品的热潮,有代表性的如沈阳飞机公司、哈尔滨飞机公司生产的客车,南方动力公司和南昌洪都飞机公司生产的我国第一辆摩托车和发动机等,民品产值曾一度占总产值44%。

1960年“三干会”后,航空工业同其他军工部门一样,生产民品受到批判,形成“谈民色变”心有余悸的局面,民品形势一落千丈,产值一直徘徊在2-8%左右。

2、改革开放以来军民结合情况

航空工业从1979年初贯彻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精神,同时落实“军民结合”方针,至今已26个年头,据统计从1979年民品产值仅占全行业总产值的7%,到2002年占73.6%,从1981-2002年的22个年头累计完成民品产值2846亿元,其中“七五”期间民品产值比“六五”增长3.6倍,“八五”又比“七五”增长3.4倍,“九五”又比“八五”增长2.3倍,进入“十五”也是逐年增长的趋势,民品已成为航空工业经济来源的重要部份。在民品中非航空产品发展较快,仅从1998-2002年的五年统计,民品产值1613亿元,其中非航空产品产值1535亿元,占全行业总产值的72.81%,占民品产值的95.16%。改革开放以来全行业民品大体可划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从1979-1984年为开拓起步阶段。在民用航空产品方面引进了直升机、试制并生产民用飞机,积极筹划航空零部件补偿贸易,在沿海开放城市开始筹建工贸中心,在非航空产品上开发了社会上急需的民用产品。民品产值从1979年占总产值的7%,到1984年提高到29.3%,当年产值达到10亿元。当时发展民品主要是利用原有条件进行挖潜改造,在开发民品方向上带有很大盲目性,在产品上仍属一般民用产品中的“大路货”,生产方式是“小打、小闹”。

第二阶段从1985-1991年为规划成长阶段。1985年由于国防建设方针的调整,航空产品陡然下降,企业大面积停工停产,经济形势非常严峻。当时,中央书记处在听取部党组工作汇报后提出要求:“航空工业民品生产,除了主要生产民用飞机外,也要生产其他民用产品,但应该是能充分发挥自己技术优势,又能消化国外引进技术,打得出去的产品。”从而明确了发展方向。在国家计委、经委、国防科工委支持的重点技改规划内设立的首批“军民结合企业重点技改项目”126项中,航空工业占46项,居各军工部门之首,从此航空工业民品发展、尤其是非航空产品发展进入有目标、有计划的进行产品开发和技术改造、国际合作的规划成长阶段。在民用航空产品上开始组装飞机和补偿贸易的三来加工,利用航空技术开发燃机;非航空民品由以生活资料为主发展到以生产资料为主。同时,开始规划发展汽车、摩托车和制冷设备三大支柱产品和开发高科技、高技术前沿产品。民品产值由1985年的17亿元到1991年的51亿元,占全行业总产值的比重由42.3%提高到59.8%,其中1988年曾高达73.8%。

第三阶段从1992年以后进入快速发展阶段。其主要表现为解决民品发展资金不足,开始探索资本多元化渠道;积极扩大对外开放和对内联合,建立合资公司;进行改组改制,建立股份制公司;促进以市场、产品和低成本兼并、扩张,达到联合重组;进行体制与机制改革探索,按产品项目分线、分灶,进行独立核算。这段时间民品产值增长较快,从1992年73亿元,到2002年增长到422亿元,其中民品产值所占全行业总产值比例最高年份是1999年,达81.1%,而非航空产品产值为272.6亿元,占民品产值的95.98%,其中汽车产品产值为194.6亿元,占民品产值的68.52%,占非航空产品的71.38%,非航空产品销售收入和赢利成为航空工业重要的经济来源。涌现出一批较好的非航空产品、较好的企业,1992-1996年摩托车年产量以40%速度增长,1996年曾达到百万辆,投入产出比达1:14.2;1997年后,微型汽车产量又进入高速增长期,1997-2004年的八年时间累计产量为194万辆,从2002年开始年产量已达30万辆以上。有些经济效益好的企业还曾经发挥一定的以民养军作用,并以引进的民用技术转用在生产开发军品上。

三、军民结合的主要做法和问题改革开放以来军民结合的主要做法是:

1、进行了产品结构调整

航空工业进行了产品结构调整,改变了单一军品结构。民用产品发展了民用航空产品、航空两用技术产品、非航空产品三大类,另外还发展了沿海工贸和第三产业。民用航空产品包括民机、发动机、航空零备件、三来加工和机载设备。民用航空产品是航空工业军民结合发展的主业,也是经过20多年探索军民结合的软肋,要成长壮大起来还需要一定时间。当然,民用航空产品、尤其是民用飞机发展,仍需进一步规划和采取多种措施,正确处理引进和自力更生的关系,最大限度和使用部门结合,利用市场换技术,加大实施力度,积极争取国家在政策等诸多方面的支持,尽快改变面貌见到成效。三来加工已成为一些企业航空产品中的支柱产品,这不仅为企业赢得了经济效益,而且也跟踪世界航空业发展的新技术、新工艺,为自身发展航空产品打下一定基础,也加大了同国际航空界的交流与沟通。航空两用技术产品包括燃气轮机和机载、专业化企业大量两用技术产品。非航空部分占全部产销量的90%以上,是寓军于民的典型企业,利用航空两用技术有很大开发余地和空间,应作为重点发展方向。非航空产品包括汽车、电器、机械设备、能源环保设备、新型材料、电子通讯等六大类产品。非航空产品是跨行业产品,经过筛选发展了28个行业4000种产品,取得一定经济效益,有的产品在行业内占有一席之地,但也存在缺乏统一群体的规划,开发的前沿产品转化为商品较慢,高技术、高档次产品不多、市场竞争力不强和需要融入行业和依靠地方发展等问题。

2、实施了技术改造

大力推动技术改造,提高了生产能力和水平。从1985年列入军民结合企业重点技改项目开始,到1998年经过“军民结合”、“双加”等六批国家重点技改计划,先后列入242项(次)、技改总投资75亿元,如果加上企业自筹技改项目、地方批复技改项目、合资项目和上市融资累计估计投入技改资金约200亿元左右,形成一批有一定水平、有一定规模的生产能力。通过历次的技术改造不断积累和总结经验,逐步形成“一次规划、分步实施、突出重点、滚动发展”的技改原则,“坚持重点引进软件技术,以掌握生产诀窍;重点引进部份高效设备,以提高生产效率,增强产品竞争力;重点引进检测试验手段,以保证产品质量,提高产品开发能力的引进技术、设备做法,使产能由适度规模向经济批量过渡,由低水平向高水平发展,投入不到当时同行业的三分之一,收到了投入与产出比较高的经济效益。

3、组织了国际合作

在军工系统中,航空工业在国际合作工作上是较早的“走出去、请进来”的部门,改革开放初期吕东部长曾率高级代表团访问欧洲探讨民机合作;后又组团访问欧美,于1979年就引进民用直升机;航空工业是最早利用国家购买民机补偿贸易组织三来加工;1985年一年就签订了26项引进合同,当时在国内也是少有的,这些都为航空工业军民结合发展民品打下了基础。总结20多年非航空产品在发展国际合作上主要有四种模式。一是引进技术。明确引进是手段,吸收创新才是目的,强调引进后要利用自身技术优势,立即组织消化吸收实现国产化(含产品、测试、加工设备、毛坯材料等),强调要改进改型、创新和创造自己品牌。根据不同产品、不同技术难度采取不同引进方式,通过购买国外的制造专利、技贸结合、购买专用设备等达到既引进技术又节省资金的目的,取得了比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二是与国外企业建立合资公司。明确合资应互信、互惠、互补、互利达到双赢为目的。合资可以带来技术、资金、管理和市场等,合资要选择好我们最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三是国际合作与交流。如哈飞与意大利宾尼法瑞那设计公司联合设计既有自己知识产权的产品,又学到设计技术,共同设计的“中意”和自己设计的“民意”微车产销量多年不衰。通过国际交流可以获得很多有用的信息,是不可忽视的一个方面;四是改组成股份制在境外上市(包括H股在香港上市),从国外融资。

4、探索了体制改革

民品项目是企业在市场经济活动中最具有活力、最有条件、最需要体制改革的。目前民品项目在体制上进行了一些探索工作,如与国内外不同所有制法人合资而建立起来的有限责任公司,已上市或准备上市的进行股份制改造的股份公司,开始实现资本多元化,在管理上、机制上也不同程度的改进,其中和外商合资的企业效益较好。有些企业民品项目已从母体中剥离出来,注册为独立核算的经济实体,在经营运作上有所改进,效率有所提高,但由于是母体一家投资,还是一股独大,所有人事、决策、收益权仍由母体说了算。有的企业民品项目虽已从母体剥离出来,成立的子公司或分厂仅是独立运作而未独立核算,一般讲的分线不分灶单位,不是一级法人,完全由母体说了算。体制与机制是限制非航空产品发展和急待解决的软肋,需要进一步研究探索解决的问题。

由于客观环境的影响,也由于我们缺乏经验,这一时期的军民结合工作也存在一些问题,主要是:

1、航空工业是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建设起来的单一军品结构的产业。在调整国防建设方针后,军品任务陡然下降,大面积停工停产,为解决企业“吃饭”问题,企业饥不择食,仓促上马发展非航空产品,造成项目上的多(达5000余个),下的也多。最典型的是摩托车,由于90年代中期占全国三分天下的16家摩托车企业,目前只有金城一家还可以。最终形成气候,能保留下来的好项目不算太多。

2、航空工业民品的主业是发展民用航空产品,燃机和风力发电以及其他军民两用技术产品。但由于诸多方面的原因还没有发展起来,主观上是认识没有跟上以及过去没有切实可行的长远发展规划,重点又不明确,限制了民用航空产品的发展。客观上发展航空产品还需要国家和有关部门给予政策上和实际上的大力支持,而这方面的支持力度不够。

3、航空工业非航空产品合资合作起步虽较早,办了一些合资或合作项目,但由于对合资合作认识不到位,具体做法不规范等问题,合作成功的项目不多;有些项目虽有过合资合作机会,又没有抓住,目前与其他军工行业比较,在国际合作上显得落后了,被动了。

4、非航空产品均属跨行业产品,各行业有各自的发展规律,但由于我们对产品隶属行业和内在联系认识不足、融入不够,对其发展规律了解和研究不透,航空企业基本是老的机制和体制,很不适应,造成发展缓慢。

四、要以新的理念做好军民结合工作

1、对军民结合工作要进一步提高认识。军民结合是长远方针,必须树立长期奋斗的思想准备。目前不少企业军品任务增加,要干的活很多,有的企业似乎对军民结合的必要性认识不足,这是很危险的。由于我国现行体制的制约,航空工业摊子大、人员多的矛盾不是短时期能够解决的,只靠下岗分流不可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同时,随着形势的变化,军品任务也会有波动,没有足够的思想准备就会措手不及,这是历史的经验。因此,一定要居安思危,始终坚持军民结合、寓军于民方针,建立健全竞争、评价、监督和激励机制,不仅在军品任务少的时候要搞军民结合,在军品任务饱满的时候也不忘搞军民结合,使军民结合在发展规划上占应有的位置。要在长远、全局、群体、规划上下功夫,支持和采取措施的力度也要到位。

2、民用飞机是航空工业军民结合的重点产品,应集中力量予以突破。航空工业是代表一个国家工业先进水平的高科技产业,民用飞机包括航空零备件、三来加工是航空工业军民结合的主业。我国航空工业在军用飞机研制上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民用飞机发展一直没有走出路子。近几年来,在国家的重视下,我国民用飞机出现了发展的好势头,我们要抓住这个机遇,积极主动做好工作,积极争取国家大力支持,把航空工业军民结合的主业尽快发展上去。

3、军民两用技术是航空工业军民结合的重要优势,要大力发展。航空产品不少是军用与民用技术通用的产物。利用航空技术优势,为国民经济建设服务有很大的市场。比如,将航空发动机改装为工业燃气轮机,在油田发电、供热、注水等方面都能发挥重要作用。因此,要利用航空技术优势,大力发展非航空产品,继续努力开发生产燃机发电、风力发电设备等,积极争取国家政策支持,从技术基础上做出特色。机载设备厂和专业化厂的技术,本身就是航空与非航空产品两用技术,只要根据市场需求调整产品结构,发展前景很大,应重点扶持发展。

4、非航空产品要做强做大,并努力在资金和资本运作以及体制改革上下工夫。航空工业为了进行结构调整和提高经济效益,必须继续大力发展非航空产品,要精心组织,力争开发一个,成功一个,注重实效;同时,不能再搞国有独资、用军品的办法发展非航空产品。要运用新的体制和新的机制,采取合资、合作、股份化、群体化等新的运营模式,实现资本结构多元化,学会资产运作和资本运作,以实现体制和机制的转换。非航空产品的发展,还要按其所属行业的规律进行,使之融入行业、融入地方、融入国际,以增强市场竞争力,不断为企业、为职工创造财富,增加就业,增加收入,达到利润最大化,效益最大化。

5、军民结合是我国国策,必须从国家高度采取必要的措施。军民结合是一项系统工程,军民结合和寓军于民是涉及到各个行业协调发展的大问题,必须按照关于“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建立军民结合、寓军于民的创新机制,实现国防科技和民用科技互相促进和协调发展”的要求,从国家高度采取必要的措施。没有国家权威机关组织专门力量,制订专门法规,给予相关政策,从体制上进行相应改革,是很难落实的。因此,除了行业和企业本身努力外,建议国家从政策、法规等各方面采取得力的措施,进行组织和动员,只有这样才能使军民结合方针落到实处。

被举报文档标题:航空产品发展的长远策略

被举报文档地址:

https://www.meizhang.comhttps://www.meizhang.com/gylw/hkgylw/611030.html
我确定以上信息无误

举报类型:

非法(文档涉及政治、宗教、色情或其他违反国家法律法规的内容)

侵权

其他

验证码:

点击换图

举报理由:
   (必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