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近代皖北地区工业发展探讨范文

近代皖北地区工业发展探讨范文

时间:2022-05-30 03:24:52

近代皖北地区工业发展探讨

一、皖北地区近代工业的起步

皖北地区一般指淮河以北的淮北、亳州、宿州、蚌埠、阜阳、淮南六市,面积约占安徽省的1/3,总人口约占安徽省的一半。阜阳地处安徽省西北部,自古就是皖北重要城市,目前辖界首市和太和、临泉、阜南、颍上四县及颍州、颍东、颍泉三区,历史上还曾辖凤台以及涡阳、利辛、蒙城、亳州等县市,是安徽省人口最多的地区。从某种程度上说,阜阳和皖北地区的工业化进程是一致的,都经历了一个艰难、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过程。19世纪末到1913年是皖北地区近代工业的起步时期。1876年的《烟台条约》将芜湖开辟为通商口岸。“人们不满‘权利为外人垄断’的现象,在芜湖开始实践‘民间欲置机器制造’的意愿。”安徽开始出现了近代工业,皖北地区随之也开始了兴办近代企业的过程。清王朝于中日甲午战争中战败,被迫签订了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规定日本臣民可以在中国通商口岸设立工厂。既然允许外国在华办厂,清王朝就更没有理由不让国人自办,国人从此也开始纷纷投资设厂。中日甲午战争以后,西方列强对中国的经济侵略从商品输入转向资本输入,大肆攫取中国的铁路修筑权、矿产开采权和投资设厂。为了应对这种危机,清王朝也采取了一些措施,号召民间兴办实业。在和“新政”时期,清王朝还进行了一些政策和机构上的改革,“民众投资兴办实业逐渐形成一股热潮。”这股热潮也很快席卷了皖北大地。以阜阳为例,“自鸦片战争以后,帝国主义列强的经济侵略深入阜阳城乡,阜阳开始向外输出大量农产品,同时又输入帝国主义国家的舶来品,以至各地市场上到处倾销着洋油、洋火、洋烟、洋纱、洋布等,刺激了商业的繁荣”。商业的繁荣为阜阳近代工业的发展积累了一定的资金。

此外,阜阳一直都是农业大区,农产品丰富,如民间流传“鸡系阜阳县的主要家禽,旧有‘进了阜阳县,不愁吃鸡蛋’之说。”这为工业发展提供了原料。阜阳历来交通发达,既是安徽的西北门户,又是豫皖苏鲁四省及南北交通的枢纽,史称“梁宋吴楚之冲,齐鲁汴洛之道”。便利的交通也为阜阳近代工业品的销售提供了良好的条件。据目前所发现的史料分析,阜阳最早的近代工业是两淮织布厂,创办人是清朝末年的长江水师提督程文炳。史载,“同年(1897年)长江水师提督程文炳,集资约200万两白银,雇工300人,办两淮织布厂,为阜阳最早的工厂。”由于缺乏记载,该厂的经营状况今天已经无从知晓。此后相当一段时间阜阳没有再出现近代的企业,直到“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程恩培(程文炳第三子)购榨油机,在袁寨开办裕兴油厂”;“日产豆油1万公斤左右。”但是由于经营不善和原料运输成本太高等原因,裕兴油厂仅经营了两年多。尽管如此,但是它在阜阳近代工业起步时期产生了很大影响。当时该厂投资28万元,已是一个不小的数目,位居安徽近代工业企业(不包括矿业)第2位,仅次于芜湖的裕源织麻公司。1907年,阜阳还建立了一家织布厂,即亳州信成织布厂,资本额1.4万元,属商办性质,创办人是范家琛。亳州信成织布厂采用大机器生产,产量大,产品质量好,市场需求量大,盈利高,经营状况比较好。阜阳近代工业起步时期发展较快的是制蛋业。一些资本家利用原料丰富这个优势,大力发展制蛋业.“1909年上海资本家陈春权,投资三万元,在亳县开办同茂顺蛋厂,生产蛋粉。”辛亥革命以后,倪嗣冲任安徽督军,“其家有一艘小火轮,船名‘颍州’,为接送亲友,运送财物,经常来往于阜阳,停泊在三里湾。”虽然“颍州”仅是为倪氏家族服务,但它毕竟开了阜阳近代交通运输业用机器做动力的先例。1915年,“颍州”投入商业营运,蚌埠兴淮轮船公司经理刘心斋租借“颍州”号,开辟从蚌埠至阜阳的航运,收益可观与发达地区比较,皖北地区近代工业起步时期有两方面的特点:一是尽管皖北地区近代工业起步的时间较为滞后,但与同期安徽的其他地区相比却大致相当,如芜湖的工业化起步于1897年,只是落后于东南省份的一些地区,如苏州的工业化起步于19世纪60年代;二是尽管目前尚缺乏有关皖北近代工业较为准确的总投资数额,但就阜阳与同期安徽其他地区相比却相差无几,甚至要高于后者,如芜湖在1897年到1907年的近代工业起步时期总投资约90万元左右,只是与同期东南省份如江苏相比差距明显,如19世纪末在苏州建立的苏经、苏纶两厂(一个董事局管理,实则为一个企业)的创办资本为54.8万两。此外,从上述表格来看,皖北地区这一时期的近代工业主要是轻工业,集中在榨油、织布等少量行业,门类很少,重工业基本上是一片空白。

二、皖北地区近代工业缓慢发展

1914至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前是皖北地区近代工业的缓慢发展时期。皖北地区近代工业在起步之后继续发展,到了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逐渐形成了一个以制蛋业、织布业、交通运输业等行业的发展为标志的高潮。以阜阳为例,这一时期阜阳制蛋业发展迅速。上表中的阜阳打蛋厂是阜阳近代最早的一家外资企业。由于史料缺乏,今天我们已经无法知晓创办者的国籍及姓名,据现存的资料记载,“它由民国初年一个叫‘小白鞋’的外国女人创办。”该厂厂房设备十分先进,规模宏大,是同时期其他几家制蛋厂无法超越的。每天收鸡蛋上万斤,加工后运到国外销售。阜阳制蛋业不仅在安徽乃至全国都占有重要地位。据1928年统计,全国共有50多个城市设有蛋厂,经营出口蛋类业务,而当时的亳县、阜阳县位居其一,足以说明阜阳制蛋业之发达。这一时期阜阳的纺织业也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首先,从事纺织业的厂家、工人数明显增加,普遍采用了新式机器生产,传统的手工织布逐渐为市场所淘汰。例如太和县,“1924年,太和县城从事针织业的有5家,1934年则发展到10家”;民国17年(1928年),从外地归来的学生吕峙山等购买织布机30台,在西城门内开设“两淮织布厂”,日产白布1000公尺。亳县的纺织业也得到进一步发展,主要产品丝绒远销新疆、西藏、蒙古、朝鲜等地;毛毡每年产量4万多条,远销日本、美国和东南亚等地区,1914年参加巴拿马国际博览会,获得银质奖。这一时期皖北地区近代工业缓慢发展的原因,除了外国资本主义忙于第一次世界大战,对中国的商品倾销有所缓和这个原因外,还有以下四个方面:

第一,抵制日货,提倡国货。前后,中国民众纷纷起来抵制日货,提倡国货。安徽青年学生成立省学生联合会,积极响应,除了罢课、集会、游行示威外,还广泛、深入、持久地开展抵制日货、提倡国货的运动。阜阳的青年学生在省学联的领导下积极活动起来,他们到街头演讲,讲解日本妄图亡我中国的“二十一条”,把日本的商品定为“仇货”,不准在市场销售。抵制日货,提倡国货为中国本土企业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市场,也为皖北地区近代工业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环境。

第二,裁撤厘金,征营业税。厘金“最初是征收过境的粮食,后来范围日益扩大,成为一种常税,有些州县关卡林立……是一种沉重的经济勒索,它增加了人民的负担,阻碍了商品经济的发展。”因而激起广大人民尤其是商人的反对。南京国民政府迫于种种压力不得不于1931年下令裁撤厘金,征营业税。安徽亦于是年元月正式撤厘,改征营业税。“营业税征收于商业所在之地,系按照每年营业收入征收2‰,年收入在1000元以下者免收。”这种改革大大刺激了皖北近代工业的发展。

第三,20世纪30年代,南京国民政府进行了币制改革,全国币制逐渐走向统一,这也促进了包括皖北地区在内的近代工商业的发展。第四,1914至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前皖北地区社会较为稳定,当政者在发展经济的同时,注重剿匪。这就为皖北地区近代工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利的社会环境。

三、皖北地区近代工业分析

以阜阳为切入点,考察皖北地区近代工业的发展,可以得出以下三个规律。

首先,商人和官僚是皖北地区近代工业的主要创办者。例如,早期两淮织布厂的创始人程文炳是清朝末年的长江水师提督,阜阳县长彭鸿年开办艺习所,西关打蛋厂的创办者是安徽督军倪嗣冲家族的倪九。商人则是兴办近代企业的中坚力量,如裕兴油厂的创办者程恩培,亳州信成织布厂创办者范家琛,亳县同茂顺蛋厂创办者陈春权等,均是商人身份。

其次,一个地区在发展近代工业时,要充分吸收外面的资金和人才。上海等东南省份是这样,皖北地区也是这样。皖北地区的一些企业,如阜阳的同茂顺蛋厂、大同打蛋厂、阜阳打蛋厂的创办人都非阜阳本地人。阜阳打蛋厂由外国人“小白鞋”创办,资金、厂房建设用料都国外的,是一家外资工厂,其他“如最大的稠布店有20家,其中湖北人8家,怀宁人3家,定远人1家,南京人1家,本地人只有7家。几家较大的酱园、食品店是山西人开的。”

第三,从皖北地区近代工业的资本、设备技术和工业结构等方面加以分析,可以发现,皖北地区近代工业相对落后,资本小、设备技术落后,许多设备都是一些大城市的淘汰品。工业结构方面,近代皖北地区工业主要集中在一些规模小、技术要求低下的轻工业,重工业几乎一片空白,而相比之下安庆市、芜湖等地则形成了重工业和轻工业并驾齐驱的局面。皖北地区近代工业发展速度是缓慢的,道路是曲折的,主要原因除外国资本主义的侵略、压抑外,还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封建主义的阻碍。皖北地区素以农业为主,但土地多集中在官僚、地主和商人手中。“仅在阜阳一个地方,他们(倪氏家族)的不动产田地,就有2万多亩,是阜阳第一个大地主。”广大农民生存都成问题,更不可能到市场上购买工业品了,导致工业品无法实现其价值,企业生产者无法维持生产,更谈不上扩大再生产。另外,传统的“农本商末”的思想在这一时期仍然制约着皖北地区近代工业的发展。“因此,在官僚、地主、商人和高利贷者手中虽然积聚了大量的货币财富,但很少用于投资和经营手工业,而是争相兼并土地,以取得既稳定又丰厚的地租收入,很多商人和高利贷者同时就是大土地所有者。”

第二,经营不善。许多企业虽然使用外国的机器,但内部管理方法十分陈旧,“近代企业中的封建管理体制阻碍了生产率的增长,吓跑了民间资本,腐朽的官僚体制容不得先进者施展抱负。”裕兴油厂就是由于这个原因,不到两年就倒闭了。

第三,兵灾、匪患。皖北地区在历史上是兵家必争之地,战争比较多,军队进驻,要粮要税,各种负担沉重的压在皖北人民的身上。“因为近年来来往往不断的杂牌军队驻防,派给养、筹军饷……有迭次的亩捐……今年一年已上过三次,……实不异于预征七八年的地丁。”这是对当时军队骚扰地方的真实写照。在这样的社会环境下,何谈工业的发展。这一时期皖北地区不仅兵灾盛行,匪患更是多不胜数。晚清民国当政者尽管加大剿匪力度,但由于匪灾的社会根源并未消除,军队军纪较差,百姓怨声载道,匪灾问题并不能从根本解决,严重制约了近代工业的发展。

第四,自然灾害。皖北地区自古灾害频发,近代亦是如此。显然,频发的自然灾害对皖北地区近代工业的发展十分不利的。(本文来自于《淮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杂志。《淮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杂志简介详见.)

作者:梁家贵张青松单位:阜阳师范学院皖北文化研究中心临泉一中

被举报文档标题:近代皖北地区工业发展探讨

被举报文档地址:

https://www.meizhang.comhttps://www.meizhang.com/gylw/gyfzlw/645526.html
我确定以上信息无误

举报类型:

非法(文档涉及政治、宗教、色情或其他违反国家法律法规的内容)

侵权

其他

验证码:

点击换图

举报理由:
   (必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