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小议系统工程与学习型党组织的建构范文

小议系统工程与学习型党组织的建构范文

时间:2022-12-16 04:14:23

小议系统工程与学习型党组织的建构

一、从“学习”到“学习型”,学习型党组织需要“型”的新构建

1.推动学习由外在的“模仿型”向内在的“创新型”构建。“模仿型”学习,一般脱离实际,照搬国外现成模式和已有成功经验,如,照搬美国学者彼得•圣吉在《第五项修炼———学习型组织的艺术与实务》一书所倡导的“五项修炼”模式,即:自我超越、改善心智模式、共同愿景、团队学习、系统思考;再如,简单模仿已有成功经验,奉行“拿来主义”,不顾自身特质而一味套用,缺乏创新性和“中国特色”,其结果往往是“东施效颦”,“有形”而“无神”,样子“四不像”,不解决实际问题。学习型党组织“型”的构建,需要借鉴国外有益模式和经验,但关键在于根据时代要求和自身实际,重在“增强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能力”[1](P50)不断打造“中国特色模式”。国外的有些东西提供的是组织学习“修炼”的方式而无组织“结构”的转变,有“形”而无“型”,有“肉”而无“骨”,有“量”而无“质”,在组织模式上还缺乏实实在在的有效探索和创新,应该在借鉴《第五项修炼》和把握学习型组织实质的基础上,发挥其持续创新优势、彰显其生命力,突出中国共产党“创新型”组织模式的构建。

2.推动学习由“数量型”向“质量型”构建。传统的数量型学习,重形式主义,“理论罗列有余说服力不足”,“制度一大堆执行力差”,以组织学习活动的多少来衡量学习效果,常常是“虎头蛇尾”,不能“一竿子插到底”,割裂“学习”与“组织”的诸多相贯通的内在关联,学习质量不尽人意。由此,考察学习型党组织“型”的建构,必须从“学习”与“组织”相关联的属性、结构、功能、过程等几个维度体现出的学习创新的规律性和质量特征综合考量,重在提高学习与工作的“质量”,重在适应传承党的优良传统、提高执政能力、巩固执政地位、永葆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服务人民群众等组织内在特质的“需要”,使“有质量”的“学习”成为党组织的一个重要属性,使学习质量的优劣,成为判断一个党组织是不是学习型党组织的一个基本衡量标准。而构建“质量型”学习型党组织,“学习”的本质,不应该只是适应外部环境“可变”的外在质量的“适应性学习”,更应该是符合和保持党组织内在特质“不变”的“符合性”质量学习,并在实践中“创造性学习”,提高服务群众工作质量。三者有机统一,不可偏废。

二、从学习的“无型”到“有型”,系统工程为学习型党组织“型”的构建提供理论支持和有效方法

2008年年初,亲切看望钱学森。谈起钱学森提出的系统工程理论时说:“上世纪80年代初,我在中央党校学习时,就读过您的有关报告。您这个理论强调,在处理复杂问题时一定要注意从整体上加以把握,统筹考虑各方面因素,这很有创见。现在我们强调科学发展,就是注重统筹兼顾,注重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系统工程方法论与科学发展观的方法论相辅相成,是科学发展观统筹兼顾根本方法的集中体现。“我们的任务是过河,但是没有桥或没有船就不能过。不解决桥或船的问题,过河就是一句空话。不解决方法问题,任务也只是瞎说一顿。”科学的理论和方法是学习型党组织“型”的构建的“桥或船”。系统工程作为方法论意义上的科学,专门用于解决“复杂性”问题,是“组织管理系统的规划、研究、设计、制造、试验和使用的科学方法,是一种对所有‘系统’都有普遍意义的科学方法”,为学习型党组织整体“转型”和从“无型”到“有型”的构建打开了新视野。

1.系统工程的系统观点为“整体型”学习型党组织的构建提供理论支撑。系统的观念就是整体最优的观念,是全局的观念。“系统”一词,有“群”与“集合”的意思,是由相互作用和相互依赖的若干组成部分结合成的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是以“有规律”的相互作用或相互依存形式结合起来的对象的集合,是许多组成要素保持有机的秩序,并向同一目的行动的集合体。无论什么系统,都有一个共同的实质,就是各类系统都是有多个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功能实体”构成的。系统具有层次性、整体性、集合性、相关性、目的性、环境适应性等共性,作为系统工程的研究对象,它还具有可控性、动态性、复杂性和自律性等特性。系统工程作为一门跨学科的边缘学科,不仅要用到数、理、化、生物等自然科学,还要用到社会学、心理学、经济学、医学等与人的思想、行为、能力等有关的学科,是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交叉。系统工程这一理论内涵和特征,为把学习型党组织“型”的构建作为一个“系统”,“综合集成”解决从组织“个体”向“整体”学习的有效转型提供了理论支持。

2.系统工程的方法论为“创新型”学习型党组织的构建提供综合分析方法。系统工程实质上是方法论的科学。它的目标是通过什么样的方法使规划目标付诸实现的过程。传统方法解决问题的目标往往是单一的,而系统工程对目标的考虑是综合的,呈现“三维结构分析”:对目标的考虑要从系统运行的全过程即时间方面及在每个阶段中处理问题的特殊思维过程即逻辑方面,并综合运用各种专业知识即知识方面来综合考虑,其基本架构由“时间维”、“逻辑维”和“知识维”构成。系统工程方法论的基础是系统分析技术(广义的系统分析就是系统工程),是完成系统工程问题的中心环节,其目的在于分析系统内部与系统环境之间、系统的内部各要素之间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的复杂关系,分析系统要素的层次结构关系及其对系统功能和目标的影响,通过建立系统的分析模型使系统各要素及其与环境之间的协调达到最佳状态,最终为系统决策提供依据。目标、方案、指标、模型、标准、决策构成系统分析的要素;阐明问题、分析研究和评价比较“三个阶段”是系统分析的主要步骤。学习型党组织作为政党系统的子系统,同样也不例外。从这个意义上讲,系统工程在学习型党组织从“无型”向“有型”的构建方面提供“三维”分析方法,使我们对学习型党组织学习的历史、现实、未来,昨天、今天、明天的状态,组织学习各阶段的外在经验借鉴与内在创新的驱动力量,能够作综合观察和系统梳理,以更加科学的方法有效推进“创新型”学习型党组织的构建。

3.系统工程应用技术为“质量型”学习型党组织的构建提供量化工具。系统工程应用技术在处理复杂的大系统时,常采用定性分析和定量计算相结合的方法。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特别是电子计算机的产生,为定量化系统观念的应用提供了强有力的计算工具,能够使系统观念逐步做到数量化,成为一套具有数学理论,能够定量处理系统各组成部分之间内在联系的科学方法。而系统工程中的“工程”实际上是泛指一切有人参与的、以改变系统某一特征为目标的、从命题到出成果的工作过程,是能够测量、量化的。善于运用系统工程控制论方法,使学习型政党的建设和管理的信息采集、状态分析以及被存储在计算机的数据库中建设和管理工作事务的定量模型,依靠以计算机为中心的数据通信网络形成自动控制和自动调节。“系统思想是进行分析和综合的辩证思维工具,它在辩证唯物主义那里取得了哲学的表达形式,在运筹学和其他系统科学那里取得了定量的表述形式,在系统工程那里获得了丰富的实践内容。”“现代科学技术的成就为系统思维提供了定量方法和工具,这就是系统思想如何从经验到哲学到科学,从思辨到定性到定量的大致发展情况。”可见,系统工程能够为学习型党组织从“散状无型”的“数量型”向“整体有型”的“质量型”(外在质量与内在质量)构建,提供可操作性强、能够量化的技术平台、标尺和工具,使学习型党组织“型”的构建的“质量标准”与“工作过程”的控制与测量成为可能。

三、从学习的“有型”到“定型”,系统工程为学习型党组织“型”的科学构建提供支撑平台

学习型党组织学习的“定型”(这种“定型”具有相对性,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必须摸准规律,体现创新性、系统性、规范化、标准化,用服务群众的学习质量管理机制保障学习型党组织从“有型”到“定型”,实现“型”的可持续的良性循环。

1.以系统工程搭建党组织学习整体“定型”的支撑平台。即对各级党组织包括所有党员参与的、提高素质和能力、从命题到出成果的工作过程进行综合分析和量化,看是否达到“最优化”的状态。主要考察学习型党组织的学习是否从原来的个体以书本为中心的学习,兼顾和转向以组织问题为中心的学习;从原来的以提高个体素质为中心的学习,兼顾和转向组织以提高执政能力为中心的学习;从人生阶段性的学习,兼顾和转向每个人的终身学习;从一部分人的学习,兼顾和转向每个组织整体和社会的全员学习;从原来的每一个个人孤立被动的学习,兼顾和转向各级党组织组织化、整体化的共享式、互动式的主动学习;从原来的为学习而学习,为建设而建设,兼顾和转向学习与创新、借鉴与创新、管理与创新、服务与创新的相统一的学习。通过系统工程“综合集成”技术平台,对“个体”向“整体”的“定型”过程综合考量,确定各级党组织学习的整体水平是否达到1+1>2的最优化效果。

2.以系统工程搭建党组织学习创新“定型”的支撑平台。即对各级党组织学习、创新的重要属性、行为方式和鲜明特征加以定性和考量,看是否达到学习与创新相统一。学习型党组织是一个姓“学”也姓“党”的“创新型”政治组织。学习、创新是学习型党组织的重要属性、行为方式和鲜明特征,既是历史的传承需要,也是现实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需要,更是未来永葆党的先进性的需要。作为马克思主义执政党,政治性是其根本属性。按照组织特质的构成要素来看,学习、创新是否已成为党组织的重要属性,是判断一个党组织是不是学习型党组织的一个基本衡量标准。建设学习型党组织,目的就是使党组织学习、创新的功能更好发挥、风格更加彰显、属性更加饱满,更好地为党组织的政治属性服务、更好地为党组织政治功能和要求的实现提供可靠保障和动力支持。从这个角度来讲,建设学习型党组织学习创新的“定型”不是要把我们党建设成为另外一种性质的党,而是一种以持续的科学性创新性组织性学习,实现党员、党组织与整个社会协同发展,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战斗力的伟大实践。在这之中,“党组织‘型’的主要结构特征是一个民主高效的组织,扁平化、网络化、弹性化”。科学理论武装是学习型党组织的本质特征;具有世界眼光、对内“打破壁垒”、对外“反应灵敏”是其应有的开放风格;富有创新精神是其“成长过程”的本质属性;善于把握规律是学习创新过程的内在要求。“在学习中创新,在创新中学习,在学习创新中服务于人民群众”,是学习型党组织与一般学习型组织的本质区别。从这个意义上说,学习型党组织“型”的构建本质是创新,核心是一个“变”字,并在实践中是一种学习上永不满足、创新上永不停滞的状态,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只有起点,没有终点。

3.以系统工程搭建党组织学习质量“定型”的支撑平台。即对各级党组织学习质量的外部适应性、内部符合性以及学习工作质量综合考量,使其能够做到规范化、标准化、体系化,看是否达到数量与质量相统一。学习型党组织“定型”过程,实质上是一项持续性的“提质”工程,是党组织适应外部需要的学习质量“适应性”与符合自身内在特质的学习质量内在“符合性”的有机统一。在空间维度上,要推动学习型党组织“适度”壮大,以适应外部环境和组织自身发展的新要求。就内在符合性而论,学习型党组织的“定型”必须始终体现服务群众工作理念,增强和培育党组织的学习创新质量意识,不断规范“质量管理工作”,以创新的学习制度机制的设置来保证。质量管理有形的规范可引导产生有序的“符合性”质量管理活动与科学管理文化,推动党组织学习的管理工作不断创新,使“有质量”的学习成为学习型党组织“定型”的基本依据。学习型党组织外部“定型”过程必须系统化、科学化,重在总体协调或控制“有度”,使主体、客体、环境相统一;结构协调、规模适度、成本廉价相统一;组织整体学习的平等式、互动式、共享式相统一;理论教育、党性教育、知识教育相统一;理论说服力、组织凝聚力、行为带动力相统一;理论成熟、制度定型、方法科学相统一;领导(本质是影响)、法治(党规纪律国法衔接)、德治(品质优秀)相统一;效率、效果和效益相统一;群众、时间、空间相统一;包容性、标准化与事业取向相统一;成效、优化、良性循环相统一。学习型党组织内部“定型”过程必须规范化、标准化。重在“建立规范的活动”,“获得最佳秩序”,“横向到位”或“评价有据”。做到:按照ISO9000国际质量体系“5W1H”(即:做什么、什么时间做、什么地点做、由谁来做、为什么做、怎么样做)和“PDCA”(策划、实施、检查、改进)的管理机制要求,优化具有可操作性的自身工作质量标准,包括:优化党建制度,实行文本化指导;优化职责体系,实行目标化管理;优化过程管理,实行程序化控制;优化考评体系,实行标准化考核;优化管理体系,实行持续化改进,形成“靠制度管人、按程序办事、服务群众高效”的运行机制和质量管理体系,善于运用工程控制论方法,使学习型党组织“型”的建设和管理的信息采集、状态分析以及被存储在计算机的数据库中建设和管理工作事务的定量模型,依靠以计算机为中心的数据通信网络形成自动控制和自动调节。

综上所论:以系统工程理论、实践特别是相应的技术应用平台综合考量,学习型党组织是一个姓“学”也姓“党”的政治组织,其“型”的构建重在突出组织学习向“整体型”、“创新型”和“质量型”“转型”的构建。作为学习型组织的一种类型和特殊形态,学习型党组织与之有联系也有区别,是普遍性与特殊性、动态性与实体性、相对性与绝对性、可变量与不变量、外在质量适应性与内在质量符合性的统一;是一种拥有善于学习、服务、创新的素质、能力和机制的政治组织,是党的建设科学化达到较高水平的一种状态与境界,是一种理想的“整体型”、“创新型”、“质量型”有机统一的新型的、可持续的政治组织发展模式。其显著特征是,在学习中服务、创新,在创新中学习、服务,关键在于持续提高执政能力、提升服务群众、满足群众愿望的外在、内在工作质量,如此循环往复,以至无穷,形成学习型党组织学习、服务、创新相对“定型”的制度机制,推动学习、服务与创新的每一次实践都进入到了更高一级的程度,使学习型党组织“型”的建构与运转,保持一种优秀的成功的、具有强大生命力的自我更新、自我控制、自我运转的“自组织”状态。

作者:王守光单位:中共山东省委党校教务处

被举报文档标题:小议系统工程与学习型党组织的建构

举报类型:

非法(文档涉及政治、宗教、色情或其他违反国家法律法规的内容)

侵权

其他

验证码:

点击换图

举报理由:
   (必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