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铁道运输专业人才培育模式的建构范文

铁道运输专业人才培育模式的建构范文

时间:2022-12-06 03:56:50

铁道运输专业人才培育模式的建构

1人才培养模式的运行和实践

1.1初级顶岗实习在教学计划中,第一至第四学期,主要让学生学习“铁道运输管理”、“铁道运输设备”、“旅客列车服务礼仪”、“交通运输学”、“公共关系概论”、“电子商务与物流”、“服务心理学”、“经济地理”、“会计学基础”、“铁道运输政策与法规”、“铁路站场及枢纽”、“铁道运输市场营销”12门专业基础课和部分主干课程。在接受教学计划授课内容的同时,11级铁道运输管理专业学生通过校外企业参观和校内实训基地基础训练相结合的方式完成了初级顶岗实习。在对北京西站、北京南站、北京站及北京地铁公司的认识实习和学校校内实训基地技能实训过程中,学校要求学生对铁道运输企业相关工作岗位(贵宾室服务员、候车安检员、售票员、检票员、站台服务员、候车服务员、货运安检员、货运仓库保管员、地铁安检员、站台值班员、地铁票务员)进行参观学习和上岗体验,从而使学生对实际工作岗位的内容和流程有深刻的职业体验,明确职业要求,增强职业意识,明确专业培养目标和自己未来的就业方向,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和就业观。

1.2中级顶岗实习第五、六学期,主要让学生学习“铁路客运组织”、“铁路客运员”、“铁路货运组织”、“铁路货运员”、“铁道运输安全管理”和“列车员”6门核心课程,以及“行车安全技能训练”、“货运服务技能训练”、“车站服务技能训练”、“售票、检票技能训练”、“乘务服务技能训练”5种综合技能实训课程。在接受教学计划授课内容的同时,09级、10级铁道运输管理专业学生完成了校内实训基地技能实训专项技能训练和西客站“春运”顶岗实习相结合的中级顶岗实习。2011年12月20日至2012年1月21日,我校铁道运输管理专业09级和10级的218名学生在西站参加了车站的“春运”顶岗实习。实习过程中,学生分别参与了售票、检票、验票、志愿者服务等岗位,并进行了轮岗,学生通过“师傅演示→学生观摩学做→师傅指导→实习上岗”的方式,掌握了客运服务岗位的技能,为未来走向就业岗位奠定了良好的技能基础;同时提高了学生的岗位服务技能,增强了学生的服务意识,培养了良好的职业素养,为学生就业取得了宝贵的实践经验,锻炼了学生吃苦耐劳的精神,也提升了学生任职于真实服务岗位的能力,将为学生顺利走向工作岗位铺平道路。

1.3高级顶岗实习第七、八学期,学生到铁道运输企业实际岗位(贵宾室服务员、候车安检员、售票员、检票员、站台服务员、候车服务员、列车乘务员、餐车服务员、货运安检员、货运核算员、货运仓库保管员、货运押运员、地铁安检员、站台值班员、地铁票务员)工作。按照实习协议,学生需对“行车安全技能训练”、“货运服务技能训练”、“车站服务技能训练”、“售票、检票技能训练”、“乘务服务技能训练”5种综合技能进行进一步强化学习和训练,在师傅的指导和训练下完成各项工作任务,真正成为具备实际操作能力的技能型人才。2012年6月,09级进入毕业实习阶段,我校与北京铁路局客运段达成了实习列车乘务员的顶岗实习意向,经过北京铁路局客运段的多次选拔和培训,2012年6月,我校有近70名09级学生进入北京铁路局客运段的北京—上海高铁车队、北京—哈尔滨动车队、北京—西宁车队和北京—西安车队进行实习,同时有多批铁道运输管理专业的学生顺利在北京西站、北京南站和北京站的列车员、乘务员、客运员等相关岗位进行毕业实习。与铁道运输企业的紧密合作,保证了我校铁道运输管理专业学生的高级顶岗实习。通过高级顶岗实习,我校毕业生的职业技能和职业素养将大大提高。另外,参加2012年北京西站实习的09级铁道运输管理专业学生中,部分优秀学生被北京站、北京南站和北京西站录用到车站从事实习客运员工作。如图2所示为铁道运输管理岗位群。

2人才培养模式的主要成果

“工学交替三级顶岗实习”人才培养模式的运行极大地促进了铁道运输管理专业在人才培养过程中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课程体系、教学体系、专业课程标准、专业教材等多方面的改革。

2.1对现有课程体系进行调整课程体系是实现人才培养方案的载体,课程设置的正确与否直接影响人才的培养质量。为使铁道运输管理专业学生毕业后能够胜任所面向的工作岗位,我校通过多种方式对铁路企业进行了调研,对其铁道运输岗位群进行了分析。根据调查结果,结合铁道运输管理专业的专业定位和人才培养目标,以及铁路服务行业的上岗要求具有的职业资格证书情况,经专业建设委员会研究,确定铁道运输管理专业课程体系是“以客运、货运服务工作过程”为导向的课程体系。在此体系下,以铁道运输服务行业岗位群为依托,围绕客运和货运服务岗位的工作内容、职业素质和技能要求,调整了整个专业的文化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主干课和综合技能训练课程体系,并引入铁路资格证书课程,实现专业与行业、课程与岗位的无缝对接。如图3所示为铁道运输管理专业课程体系。

2.2对教学内容进行整合第一,以工作过程导向为指引,重新调整专业课程的结构。以学校为主体,企业参与的方式,校企共同制订授课计划,共同授课。由企业人员承担实践性强或与生产联系紧密的教学内容,并采用灵活多样的形式如专题讲座、研讨会等展开教学活动。校企人员共同编写“客运员”专业核心课程教材,制定“客运员”、“铁路客运组织”课程标准。第二,通过对教学内容进行整合,促进课程与实践教学体系创新;深化教学方法改革,积极实施体验式、项目式、启发式、讨论式教学,突出实践应用能力的培养。

2.3对现有实训基地进行扩建根据“工学交替三级顶岗实习”人才培养模式,学校加强了校内铁道运输管理专业综合实训基地的扩建工作,使学校的实训基地融售票、验票和检票、安检、客运服务、货运服务为一体;开发了“售票技能训练”、“列车服务礼仪技能训练”、“餐车长技能训练”和“铁路运输模拟”4门实训课程的方案和指导手册。

2.4建立长效的校企合作机制在运行过程中,学校与企业密切联系,与北京西站、北京南站、北京站、北京铁路局客运段等5家企业建立了长期合作的关系并签订了协议,共同成立了企业顶岗实习管理机构,制订了顶岗实习管理制度和顶岗实习考核体系。

3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点

(1)三级顶岗实习,由初级到高级,符合人才成长规律。把学生技能的培养,按照从初级的单一技能训练,到高级的综合技能实践训练循序渐进,符合能力的形成规律。(2)贴近岗位需求,体现工学结合特点。以工学交替为切入点,将校内教学与企业实践紧密结合起来,使课堂教学能够紧贴企业的岗位需求,完成技能的培养过程,体现了职业教育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特点。(3)引进师徒机制,实现学做一体。通过“师傅演示→学生观摩学做→师傅指导→实习上岗”(见图4)的方式,使学生在岗位上,在师傅手把手的示范和指导下,掌握实际工作中应该具备的能力。并通过岗位轮换,使学生迅速熟悉相关岗位群的工作环境,丰富和拓展学生的技能内涵,实现两个课堂、两个老师的深度融合。

4人才培养模式的运行条件保障

4.1组织保障成立专业建设项目组,实行项目负责人制,确定了由笔者负责组织建立的铁道运输管理专业建设小组。

4.2制度保障(1)建立健全项目建设相关制度。在《北京商贸学校示范学校建设项目实施管理办法》、《北京商贸学校示范学校建设项目经费管理实施细则》和《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建设项目实施单位考核办法》制度框架下,为保证铁道运输管理专业建设项目顺利实施,我校按照“科学论证,专家评审,项目预算,绩效考核”的程序管理建立《专业建设项目实施管理细则》、《专业建设项目建设情况定期检查制度》、《专业建设项目任务书》等保障性制度,定期检查、按时汇报,使项目建设有目标、有规范、有措施、有考评。建立激励机制,对在专业建设中成绩突出的教师给予奖励,有关责任人的工作完成情况纳入年度考核。(2)建立机制,保证建设目标实现。建立健全校企合作机制,保障“工学交替三级顶岗”人才培养模式顺利实施。充分发挥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的作用,建立良性运行机制,保证人才培养模式改革顺利实施。建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教学管理机制,课程体系建设、教学内容改革等要兼顾学生综合职业能力培养及学生未来顺利就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4.3管理保障(1)实行项目责任制,项目组长为第一责任人,对项目实施负有全面责任。积极运用专业机构、学术团体和社会上的各种人力资源;聘请校外教育专家和领导作为顾问,定期邀请各方面专家来校讲学和指导工作,对该专业的建设工作进行宏观管理和指导。(2)充分利用已有的学校内部组织和会议进行学习型教师队伍建设,通过周详的计划做好协调和配合,为学习型教师队伍提供场所和安排时间。(3)在教室、实验室、教学设备的配置,实习实训场地建设、实验室仪器设备、专业图书资料等教学基础设施、基本教学条件方面加大投入,在人力、财力上大力扶持教研教改项目、精品课程等的申报、建设与督察,保证有关项目的顺利完成。

5结语

由于铁道运输管理专业的行业壁垒,我校在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与实践过程中,也遇到了很多的困难,比如铁道运输行业对铁道职业资格证书考试和取得的垄断,使“双证书”的取得存在障碍。因为北京市铁路的客运员、列车员、货运员等证书现在只有铁路系统内部员工才能考取,目前以学校自身的能力无法实现学生的双证书问题。鉴于这种情况,要使铁道运输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建设取得更大的成效,就需要政府、行业、学校等各方更进一步的合作,为校企合作提供更大的实践舞台。

作者:李军昭单位:北京商贸学校

被举报文档标题:铁道运输专业人才培育模式的建构

举报类型:

非法(文档涉及政治、宗教、色情或其他违反国家法律法规的内容)

侵权

其他

验证码:

点击换图

举报理由:
   (必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