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互联网时代高校学生党建工作分析范文

互联网时代高校学生党建工作分析范文

时间:2022-12-25 05:26:45

互联网时代高校学生党建工作分析

摘要:高校学生党建工作是党的建设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隐含极其重要的价值意蕴。针对高校学生党建工作在互联网时代面临的引导困境、能力困境、异化困境、耗散困境和拿来主义困境,亟须牢牢遵循互联网发展规律、党的建设规律、大学生成长规律,着眼于坚定正确政治方向、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始终立足现实社会和注重党建资源整合,从而化困境为顺境,促进高校学生党建工作迈上新台阶。

关键词:互联网时代;高校学生党建;困境

高校学生党建工作是党的建设在基层党组织的延伸与具体化。而当今时代,互联网的迅猛发展一方面为高校学生党建工作提供了便利,另一方面也对其造成诸多困境,削弱了学生党建工作的价值功能。因此,必须深入探究互联时代高校学生党建工作的系列困境并寻求超越之道。

一、互联网时代高校学生党建工作的困境

1.价值多元化的引导困境。

引导困境主要表现为价值引导内容日趋多元化,增加了引导的难度。互联网时代来临前,大学生接收党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和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渠道相对单一,主要是报纸、杂志、书籍、电视、广播等传统媒体,不易受到西方价值观的消极影响。随着互联网的广泛普及,因其便捷性、自由性、开放性、无门槛等优势,大学生获取信息的途径不再囿于传统媒体,而是可随时随地了解海量多元的信息和知识。与此同时,互联网也为西方社会思潮提供了生长土壤和传播途径。而高校党建工作者越是主观上想去引导校园舆论,越是会在客观上引起舆论的强烈反弹。

2.高度信息化的能力困境。

一是党建工作者的知识结构更新速度无法跟上互联网迭代速度,尚未形成系统性互联网思维。大数据、人工智能被广泛应用到党建工作,陆续推出“智慧党建”概念,党建工作者在短时间内却难以掌握相关知识和提高相关能力。二是处理网络突发事件能力不足。突发事件是影响社会稳定和公共安全的重要因素,处置突发事件需要社会各个系统共同参与和密切配合,考验着高校党建工作者应急反应和化解危机的能力。面对网络突发事件,部分高校学生党建工作者常常行为滞后、判断不准,从而错失最佳黄金时间。三是缺少专门的信息化党建工作者。党建工作不同于一般事务性工作,它要求具备较强的党建知识和思想政治教育能力,部分高校虽聘用懂网络技术的人员专门从事党建工作,却又陷入“外行人做专业事”的另一恶性循环。

3.网络依赖性的异化困境。

就高校学生党建工作异化困境而言,主要有三个基本特点:第一,互联网和党建工作者相异化,即党建工作者把互联网产品当成目的而不是工具,片面认为将教育学习内容直接转发到QQ、微信等网络交流平台就完成了工作,极大地限制了主观能动性的客观发挥。第二,互联网和大学生自身相异化。作为党建工作对象和思想政治教育对象的大学生陷入“机不离手、无网不欢”状态,“网络上瘾症”“网络孤独症”等互联网的副产品使他们行动变异、心理错位乃至心理失调,逐渐从开放社会人异化为孤独网络人,把人的本质属性变成了异己的本质。第三,党建工作者和大学生之间因交往符号数字化而异化。这是互联网和党建工作者相异化、互联网和大学生自身相异化的必然结果。人与人的交往方式和亲近程度只有通过现实的对象性活动才能永葆真实性,但是党建工作者更倾向于采取符号化线上方式与大学生沟通交流,大学生亦如此,二者关系变得脆弱可摧,致使党组织生活会在从现实向网络的转变过程中日益虚拟化、空洞化,淡化了党建工作的政治性、严肃性和真实性。

4.平台多样化的耗散困境。

平台多样化的耗散困境主要是指党建网络工作平台存在重形式轻内容、重数量轻质量等问题,造成资源闲置和浪费,消解新媒体平台的功能及价值。具体而论,一是各种新媒体平台线性联系不够紧密,增加了党建工作成本。诸多高校官方微信公众号数量高达数十个,高频率出现同一内容在不同公众号以不同排版推送的情况,从资源利用最优化角度上讲这无疑是以成本耗费和能量耗散作为代价。二是新媒体平台无序化,缺乏统一监管和调度。高校权威官方微信公众号或网站在重要时间节点重大消息后,难以及时得到其他网络平台的一致行动、同步行动、共同发声。三是部分新媒体平台缺乏互动性,残存大量“僵尸粉”。人民日报曾推出一篇题为《请大家帮忙:这条信息对我们的同胞很重要,现在阅读量却很低》的文章,呼吁被困日本的中国公民及时关注中国驻大阪总领事馆的官网消息。文章背后折射出官方网站访问量普遍较低的现象,这一现象也适用于描述高校学生党建工作官方网站或微信公众号长期存在点击量为个数、互动性不强、黏性度不高等问题。5.极端便利化的拿来主义困境。互联网时代网络资源具有免费性、便利性、移植性等特点,部分高校在开展学生党建工作时不同程度上形成互联网与党建工作的二律背反,造成学生党建工作的拿来主义困境。一是制定党建工作实施方案和确定教育内容时热衷复制粘贴。党建工作者将网络公共资源当作私人资源,缺乏基本理论知识储备,对网络搜索结果不加以仔细分析就随意套用,导致党建工作出现严重“水土不服”。二是运用网络信息技术的过程充满盲目性。某些院校开展学生党建工作时表面上看似运用了网络信息技术,暗地里却纯属“照搬照抄”,没有将大学生个性化特点与互联网技术“完美对接”,造成“两层皮”现象。三是应用互联网技术时缺乏创新意识。一些院校为节约成本和精力,甚至是追求时髦,自上而下奉行“短期效益”和“应付主义”,将其他高校推出的党建网络工作平台进行“嫁接移植”,未针对自身院校特点和实际需求进行二次转化和创新开发。

二、互联网时代对高校学生党建工作困境的超越

1.坚定正确政治方向,牢固价值一元的防护罩。

破解价值多元化的引导困境,一是要强化党的领导地位,牢牢掌握互联网领导权。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党的领导不仅体现为对现实社会的领导,互联网时代还包括对网络世界的领导。高校学生党建工作滋生引导困境就在于党弱化和丧失了互联网领导权,给多元价值观创造了蔓延机会和空间。因此,应强化党对各种网站媒体的领导权,不断扩大红色网站覆盖面、影响力;各级党政机关和领导干部尤其是高校党委班子成员和学生党建工作具体负责人应常上网看看,潜潜水、聊聊天、发发声。二是深化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激发大学生对社会主义的认同感和皈依意识。大学生在互联网世界具有自发性和倾向性,高校可利用校园网络探索建立“党课学习打卡制”“网页浏览党课小弹窗”等模式,充分发挥隐性教育作用;通过课堂主渠道提升思想政治教育学时比重,使马克思主义成为大学生学习生活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三是细化网络空间治理,加强网上正面宣传。净化网络空间多元价值瘴气应注重网络立法,用“制度+技术”牢固价值一元的防护罩,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大学生营造风清气正的网络空间。

2.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提升党建工作者信息化能力。

加强高校学生党建工作队伍建设是化解能力困境和拿来主义困境的重要法宝。首先,高校党委应以忠诚干净担当为准绳,突出党建工作者的政治标准,着力建成一支矢志爱国奉献、勇于创新创造的高素质党建干部队伍,不断提高党建工作质量和效益。其次,增强学生党建工作者的培训力度。积极为党建工作者创造外出培训机会,建立党建理论知识培训“一年两次、一次七天”、互联网知识技术培训“一年一次、一次七天”的长效培训机制,形成网络学习、自主学习的日常学习机制,持续改善党建工作者的知识结构、思维结构和能力结构,培养出一支既有党建理论素质又懂网络技术、熟悉互联网文化特点的业务上的“杂家”和“全才”[1]。再次,高校党委要着力破除党建干部上升渠道“中阻梗”。始终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任人唯贤”原则,加快完善党建专业人才引进机制、流通机制和上升机制,为开展高校学生党建工作汇聚八方之才。最后,培养党建工作者创新意识和锻造实事求是工作作风。创新意识要求党建工作者根据互联网特点探索创新党建工作新方式,自主研究确定党建工作具体方案,杜绝教条主义和照搬主义;实事求是则要求党建工作者必须从党情、校情、学情出发,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敢于承认和正视自身发展不足,并以此为动力在学习中开创信息化党建工作新局面。

3.始终立足现实社会,促进线上线下紧密结合。

一方面,高校学生党建工作者要彻底转变旧思想观念和思维方式,理性区分互联网的工具本性与价值本性。互联网作为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其产生发展源于人类社会现实需要,它虽然释放出巨大使用价值,但始终无法掩盖价值本性是工具本性的反映,是工具本性基础上的价值本性。党建工作者应将互联网看作工具而不是目的,积极建立与学生的线下定期交流制度,防止交往长期网络化、数字化。另一方面,大学生要辩证看待现实生存与虚拟生存的关系,做立足线下的线上主义者,准确认识互联网在学习生活中扮演的角色,严格上网时间,区分网上信息,牢记社会人身份。对此,既需要大学生进行自我反思和自我教育,也离不开从外部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和价值引领,帮助大学生逐渐从网络世界的异化中回归正化,从现实社会出发认识和使用互联网时代衍生的系列新媒体产品。

4.注重党建资源整合,优化新媒体矩阵联动平台。

优化思想政治教育新媒体矩阵,实现党建资源互联互通、开放包容、共生共享有助于避免耗散困境。第一,秉持“求同存异”方针优化矩阵平台。“求同”即关注各微信公众号、各校园网站之间的关联度,聚合子媒体单独功能,整合子媒体内容,打造具有核心领导作用的官方微信公众号,带领矩阵内子媒体同步发声、一致行动;“存异”即开发和保留独具特色的功能和内容,扩大政治思想辐射范围,满足全校师生多元个性需求。第二,始终坚持“内容为王”建设原则。“内容为王”是新媒体矩阵建设的生命线,党建工作具有鲜明政治性和人民性,必须严格筛查矩阵内容,保证矩阵平台正确性和政治性。第三,进一步加强矩阵联动平台机制建设。完善进退机制,对长期存在大量“僵尸粉”的子媒体严格执行退出清理机制,以维护矩阵联盟公信力和互动性;加强人才队伍机制建设,吸纳更多熟悉互联网发展规律、新媒体传播规律、党建理论的高素质人才专门运营和维护新媒体矩阵联盟,以不断聚积的人才能量促进互联网时代高校学生党建工作从困境向顺境的超越与发展。

参考文献:

[1]方芳.网络环境下高校学生党建工作面临的问题及对策探析[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6

作者:游敏惠 覃优军 单位:重庆邮电大学

被举报文档标题:互联网时代高校学生党建工作分析

举报类型:

非法(文档涉及政治、宗教、色情或其他违反国家法律法规的内容)

侵权

其他

验证码:

点击换图

举报理由:
   (必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