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煤矿选煤厂精煤配煤技术研究范文

煤矿选煤厂精煤配煤技术研究范文

时间:2022-10-17 03:43:33

煤矿选煤厂精煤配煤技术研究

摘要:为提高范各庄矿自产炼焦精煤的灰分和产率,根据自产原煤以及优选出的外来煤煤质特性、可塑性等指标的差异,以满足炼焦煤可塑性指标为前提,对配煤后的可塑性指标以及煤的岩相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目标灰分为11%时,同煤种的混配以孟南庄肥煤效果最佳,混配可提高自产精煤产率7􀆰88%,不同煤种的混配以蒙古国4#煤效果最佳,混配可提高自产精煤产率4􀆰90%,混后的精煤符合简单混合肥煤的指标,效果显著。

关键词:炼焦煤;配煤;可塑性;岩相分析

我国优质炼焦煤资源比较稀缺,而气煤、1/3焦煤等炼焦配煤资源相对丰富。在这种情况下,通过配煤来降低炼焦煤成本,提高精煤产率,成为炼焦煤选煤厂提高经济效益的有效途径。配煤的基本原理就是利用各种煤在性质上的差异,按适当的比例进行混配,相互“取长补短”,发挥各掺配煤种的优点,最终使配出的混合煤在综合性能上满足客户的使用要求[1-3]。开滦集团是我国大型炼焦煤生产基地,为了挖掘炼焦煤的合理利用潜力,本次试验以范各庄矿自产肥煤为研究对象,从粘结指数、胶质层厚度、镜质组反射率等多方面对配煤提升精煤产率、保证精煤质量的方案进行研究,以得出该矿自产原煤与优选外来煤种的合理配比,从而增加洗选精煤总量,满足开滦集团精煤发展战略的需求,实现企业挖潜增效。

1原煤煤质分析

首先对开滦集团范各庄矿的自产原煤进行了煤质分析、减灰试验、浮煤检测、原煤镜质组反射率分析。

1.1原煤煤质检测对原煤总样进行了全水、工业分析、全硫及镜质组反射率的分析。

1.2减灰试验及浮煤检测为了判断原煤的煤炭种类及牌号,将原煤在密度为1􀆰40g/cm3的重液内捞取浮煤,产率为33􀆰65%,并对浮煤进行了工业分析、全硫、粘结指数、胶质层厚度分析。1􀆰3自产原煤的可选性为了精确制取自产精煤样品,对所采自产50~0􀆰5mm原煤进行了综合浮沉试验。

2自产精煤煤质分析

2.1精煤的工业分析及可塑性指标根据浮沉实验结果,分别以1􀆰44g/cm3、1􀆰46g/cm3、1􀆰49g/cm3三种密度的重液捞取三种精煤,编号为K1、K2、K3。

2.2精煤的岩相分析不同灰分下的精煤镜质组反射率结果见表6,自产精煤为肥煤与1/3焦煤的混煤组成,配比无大的变化,灰分增加后肥煤的比重略有增大,说明在自产煤中,肥煤为高灰分组成[4,5]。

3混配煤的选择

3.1煤源优选配煤试验的基本原则:①不能改变煤的种类;②混后煤要符合岩相分析的简单混煤;③混后煤的灰分不超11%、干基全硫低于1􀆰4%。针对自产原煤灰分及全硫较高的特征,选择混配煤的范围定在肥煤或其他的低灰、低硫单一煤种。分别从煤质资料库中搜索到10种煤源供分析筛选。为了对各煤种进行选择,将各煤与自产精煤K2进行混煤指标预测。、蒙古国4#、8#煤均符合配煤的计算要求。

3.2拟选精煤煤质及岩相分析对孟南庄肥煤、蒙古国4#、8#煤制取小于1􀆰40g/cm3低灰精煤进行煤质化验及检测。

4配煤试验研究

4.1混配煤的指标检测将待选精煤分别与K1、K2、K3进行理论计算,其中K1以目标灰分为10􀆰90%,K2、K3以目标灰分为11􀆰00%,以外来精煤为1配比单位,计算自产精煤与外来精煤的质量配比,并按照配比量对每个混煤进行检测。

4.j2混配煤的岩相分析将各混配煤样分别进行岩相分析。煤的镜质组反射率能够反应煤化程度的高低,镜质组反射率随煤化程度的升高而增大,不同煤种的反射率值都有一定的范围,通过随机取点检测镜质组反射率的值,进行统计可检测煤的混煤种类及所占混煤的比例[10,11]。由以上岩相分析结果可知,在混配后各样品的标准偏差都在0􀆰100%~0􀆰200%的范围,依然保证了煤炭简单混煤的特性[12]。

5结语

范各庄煤矿原煤有肥煤、气肥煤、气煤、1/3焦煤四个煤种,不同的开采周期原煤性质会发生改变,本次试验研究的原煤煤种为肥煤,其镜质组反射率分析结果为肥煤占79􀆰4%,1/3焦煤占20􀆰6%的简单混煤。通过精煤配煤可塑性指标以及岩相分析,得出同煤种的混配以孟南庄肥煤效果最佳,不同煤种的混配以蒙古国4#煤效果最佳。

参考文献:

[1]贾艳阳,曹亦俊.我国配煤技术的现状与发展趋势[J].煤炭技术,2012(1):10-11.

[2]虞继舜.煤化学[M].北京:冶金工业出版社,2008.[3]杨永珍.煤岩配煤技术的发展与现状[J].煤化工,2004(3):6-9.

[4]温建宝.煤岩分析在大武口选煤厂配煤中的作用[J].选煤技术,2003(3):28-29.

[5]赵新华,周大峰.煤岩学在炼焦用煤质量评价中的应用[J].煤炭科技,2004(2):27-28.

[6]李学武.石壕洗煤厂配煤技术研究[J].煤炭工程,2014,46(3):100-105.

[7]刘继光.炼焦配煤优化模型[J].煤炭技术,2012,31(9):224-226.

[8]李文华,白向飞,杨金和,等.烟煤镜质组平均最大反射率与煤种之间的关系[J].煤炭学报,2006,31(3):342-345.

[9]燕瑞华,高志军,耿印权,等.镜质组反射率分布图在配煤炼焦中的应用[J].燃料与化工,2001,32(5):227-230.

[10]宋旗跃,白向飞,于景峰.岩相分析在混煤鉴别与控制中的应用[J].燃料与化工,2000(3):130-133.

[11]庞克亮,刘冬杰,王明国,等.煤岩学在炼焦生产中的应用[J].钢铁,2015,50(10):26-29.

[12]吕桂双,郑美荣,王福先.优化配煤结构和炼焦煤资源的研究[J].河北冶金,2007(1):19-23.

作者:李海军1;2 单位:1.天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唐山分公司,2.河北省煤炭洗选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被举报文档标题:煤矿选煤厂精煤配煤技术研究

举报类型:

非法(文档涉及政治、宗教、色情或其他违反国家法律法规的内容)

侵权

其他

验证码:

点击换图

举报理由:
   (必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