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探究水稻高产创建集成技术范文

探究水稻高产创建集成技术范文

时间:2022-03-02 11:08:59

探究水稻高产创建集成技术

水稻是广南县莲城镇人民的主要粮食作物,由于土地与城镇化建设争地的矛盾、打工与种粮效益的矛盾、成本和价格下压的双重挤压的矛盾,粮食生产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种粮比较效益低下,农业资源出现亮“红灯”的困境。为此,广南县莲城镇党委、政府按照“粮食作物要稳定水稻,确保口粮绝对安全”的总体要求,提高认识,高度重视粮食生产,破解难题,掀起水稻高产创建项目工作热潮,成果丰硕。广南县莲城镇自“十二五”开始实施水稻高产创建工作,通过多年的探索、积累和总结,技术集成日趋完善、成熟,至“十三五”开局之年水稻高产创建示范项目已初具规模,产生了显著的效益,对农业增效、农民增收起到了促进作用。文章从广南县水稻高产创建集成技术基本情况出发,论述了水稻高产创建集成技术模式、取得的成效及存在问题和困难,分析了广南县莲城镇水稻高产创建集成技术发展及对策,以期为莲城镇水稻生产提供参考。

1项目基本情况

1.1项目区概况

广南县莲城镇辖7个社区居民委员会,14个村民委员会232个村小组,国土面积691.45km2,耕地面积3881.4hm2,其中水田2600hm2、耕地1281.4hm2,土壤肥沃,地势西北高、东南低,集山区、半山区、坝区为一体。境内最高海拔1638.2m(细掌村委会木底中寨东路梁子山),最低海拔850m(坝汪村委会下坝庄硝厂坝接坝美镇龙蚌路口),高差悬殊788.2m,平均海拔1250m;年平均气温17.4℃,年均降雨量1227.4mm,全年无霜期300d,属亚热带高原季风气候。常年水稻种植面积2600hm2,总产量1802.7万kg,平均单产6933kg/hm2,尚有广阔的挖掘潜力[1]。

1.2项目实施情况

1.2.1目标任务

根据《广南县农科局关于下达2016年科技增粮措施重点项目计划和资金的通知》精神,拟计划在莲城镇开展省级水稻高产创3片2000hm2,百亩核心区20hm2,辐射带动全镇稻谷每公顷增产2%~5%;技术指标:推广优良品种2~3个,湿润育秧、规范化栽培、测土配方施肥、病虫害综合防治。

1.2.2项目完成情况

通过齐心协力,莲城镇省级水稻高产创建项目完成3片面积2006.5hm2,百亩核心区完成56.2hm2,千亩示范区完成209.8hm2,实施地点分别在老龙、小广南、端讽3个片区,共涉及223个村小组9983户。第一片区:老龙片区完成面积677.3hm2,涉及老龙、赛京、那朵、坡孟4个村委会78个村小组3296户。核心样板完成13.67hm2,涉及立新、木贴2个村小组72户;千亩示范面积完成69.1hm2,涉及9个村小组507户。第二片区:小广南片区完成面积724.2hm2,涉及菜园、莲湖、北坛、南秀、北宁、龙井6个社区和莲花、那们2个村委会67个村小组3345户。核心样板完成25hm2,涉及9个村小组344户;千亩示范面积完成73.6hm2,涉及9个村小组507户。第三片区:端讽片区完成面积605hm2,涉及端讽、端鸠、平山、董那孟、坝汪、细掌6个村委会78个村小组3342户。核心样板完成17.53hm2,涉及冷水沟3个村小组151户;千亩示范面积完成67.1hm2,涉及冷水沟5个村小组387户。

1.2.3项目产量验收情况

按照《云南省科技增粮测产验收办法》要求,项目科技人员先进行理论测产,广南县农业和科学技术局邀请广南县财政局、国家统计局广南调查队、农业部门有关专家组成验收小组,对莲城镇组织实施的水稻高产创建项目进行测产验收,验收组按好、中、差3个层次对9个具有代表性的田块进行测产验收,加权平均单产分别为百亩核心区10339.5kg/hm2、千亩示范区9126kg/hm2、万亩辐射带动区8394kg/hm2。验收组一致认为,莲城镇在水稻高产创建整乡整建制推进工作中,领导重视,组织措施有力,工作扎实,技术到位,面积、产量均超过云南省农业厅下达的目标任务,同意通过验收。

1.2.4技术指标完成情况

项目主推品种有宜香107、川优6203、宜香3724、德优4727等品种,展示水稻新品种15个;主推技术有湿润育秧、规范化栽培、测土配方施肥、病虫害综合防治等,覆盖率达100%;科技培训26期1300余人,技术指导9000余人,占项目区农户的90%。

2集成技术模式

2.1选用良种

根据当地农业生产实际,选用高产、优质、抗性好的品种是项目实施的关键,莲城镇选用高产、优质、抗性好的川优6203、宜香107、德优4727为主推品种。同时,采用包衣种或经种子消毒处理,切断病害的初侵染源。

2.2湿润育秧

选择地势平坦、避风向阳、排灌方便、土壤肥力较高的田块作为秧田,播种前进行深耕晒垡,多次耕耙,施足底肥,在施用农家肥的基础上施用普钙450kg/hm2、尿素75kg/hm2。整平后开沟作厢,厢面宽1.2~1.6m,沟宽20cm,沟深10~15cm[2]。

2.3适时播种

在清明前后(3月下旬至4月中旬),抢冷尾暖头播种,避过低温烂秧,提高成秧率,培育多蘖无病虫壮秧,为培育多穗大穗打下良好的丰产基础。

2.4秧田期的水、肥管理

幼芽期采取“晴天满沟水、阴天半沟水、雨天排干水”的原则进行管水,如遇寒流,可灌深水保温,但气温回升后要慢慢撤水透气;3叶期后应坚持浅灌勤灌。在3叶期追施断奶肥,秧田用尿素75~120kg/hm2;在移栽前7d追施送嫁肥,秧田用尿素75kg/hm2。

2.5适时移栽

在秧龄30~40d、叶龄5-6叶时适时移栽,培育低位分蘖、大蘖、壮蘖,增加有效分蘖促有效穗,提高单位产量,促进总产。

2.6合理密植

项目区采用规范化条栽,等行条栽,株行距13.5cm×23cm;保持30~31.5万丛/hm2,以确保高产群体结构。

2.7测土配方施肥,加强肥水管理

通过测土配方,大田施肥以有机肥为主,在施腐熟农家肥的基础上,施水稻专用复合肥600kg/hm2。返青后结合化除追施尿素150kg/hm2,生长后期适时看苗补施追肥,防止贪青晚熟或穗期脱肥现象,保障养分有效供给。水稻大田管水主要是移栽后保持3.3cm浅水层、当苗数达到预期穗数的80%时适度排水晒田,控制无效分蘗,水稻孕穗期保持3.3cm水层,促进稻株健壮生长,增强抗病力[3]。

2.8病虫害专业化统防统治

2.8.1加强水稻重大病虫监测工作

为确保统防统治的效果,在水稻分蘗期、分蘗盛期、抽穗期设立病虫观测点,建立系统调查观察田,对水稻稻飞虱、稻纵卷叶螟、二化螟、稻曲病、稻瘟病等重大病虫进行定田定期调查,及时掌握病虫发生时期及动态;根据田间病虫害发生情况及时做好防治技术指导。同时,引进新农药开展防治效果的试验筛选,为有效地实施统防统治提供信息和技术支撑,确保统防统治的实施效果。

2.8.2抓好水稻重大病虫害大面积防控和应急防控组织

做好水稻稻飞虱、稻纵卷叶螟、稻瘟病等迁飞性、流行性病虫害的应急防治;组织开展水稻病虫害防控新技术示范和农民培训,大力推广高效低毒农药,提高科学安全用药意识,提高农民病虫防治水平;科学制定水稻病虫防控方案,指导大面积防治,确保重大农作物病虫害不大面积暴发成灾。

2.8.3建立服务组织

为确保统防统治工作规范实施,莲城镇成立了凯鑫病虫防治专业合作社和小广南、端鸠2个植保专业防治队伍,与此同时,配备担架式高压喷雾机30台,注重植保专业防治队伍人员的知识更新,组织植保员参加县、镇举办的“病虫害诊断与防治”、“农药安全使用技术”、“植保机械使用与维修技术”的培训,提高实施统防统治的服务能力和水平。

2.8.4推广使用高效低毒农药

在防治核心区选用高氯•啶虫脒乳油、烯啶吡蚜酮粉剂、三环唑、阿维•高氯、春雷霉素可湿性粉剂、咪鲜胺、8%阿维菌素乳油等高效低毒、低残留及生物农药,在防治的最佳时期和有利天气组织凯鑫病虫防治专业合作社和无人机进行防治,做到统一用药、统一防治。2.9适时收获收获期做到九黄十收。即在水稻谷穗进入腊熟末期至完熟期适时收割,堆垛2d促进稻谷完成后熟作用,接着即时晒干扬净,分品种储藏,防鼠、防虫、防霉变、防混杂,确保稻谷质量。

3取得的成效

3.1经济效益显著测产验收结果,万亩辐射带动区加权平均单产8394kg/hm2,比全镇水稻平均单产6933kg/hm2增产1461kg/hm2,增21.1%,累计新增稻谷293.15万kg,按市场价2.4元/kg稻谷计算,新增产值703.57万元,经济效益显著。

3.2社会效益突出

通过水稻高产创建的实施,一是提高了水稻单产、增加总产,确保粮食生产安全;二是通过科技培训,提高了农民科学种植水平和科技意识,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通过百亩核心区、千亩示范区、万亩辐射带动以及现场观摩为农业科技推广树立了典型示范作用,对莲城镇水稻生产起到了辐射带动作用,促进了全镇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3.3生态效益凸显

在项目实施中,以农家肥和有机肥为主,全面推广测土配方肥和病虫害综合防治及专业化统防统治与绿色防控融合,有利于优化肥料施用结构和喷药质量,提高了肥料、农药利用率,减少化肥和农药的使用量,实现农业生态良性循环,改善项目区农业生态环境,为“农药、化肥零增长”做好表率作用。

4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困难

4.1农民文化素质偏低,对新技术推广接受慢

农民的科技意识不高,科学种田意识不强,旧习惯和传统农业思想还存在,他们只求安稳、怕冒风险,对新品种、新技术的推广接受慢、应用难,因此,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高产创建新技术的推广和应用。

4.2农田基础设施滞后,抗灾能力弱

莲城镇水稻基地基础设施条件差,田间沟渠和机耕路不配套,且地块不平整,“靠天吃饭”的现象十分突出,抵御自然灾害能力弱,地块大小形状都有,而且地块之间落差大,不利于机械操作,耕作不方便,加大了农户的生产成本,且抗自然灾害能力弱。

4.3农业生产成本过高,挫伤农民农业生产的积极性

因种子、农药等农用物资价格和整田、栽插等各生产环节的工时费偏高,导致农业生产投入成本过高,严重影响了农民从事农业积极性,部分农户丢荒田地,全家外出打工。

4.4一家一户分散种植,难以推动标准化生产

目前莲城镇常年种植水稻2600hm2,全部是分散种植,户均种植规模一般在0.13hm2左右,最多的农户种植0.53hm2,水稻生产仍以单家独户种植为主,规模小且分散,形不成规模,再加上每个农户的劳力、资金、技术水平、人的素质差异较大,产业效益相对较低。

5发展对策及建议

5.1加大培训力度,提高农民科技意识

组织项目区的群众参加学习培训,并邀请上级水稻专家为他们开展相关技术培训;在水稻生产的关键时期,农技人员要到项目区、项目村,对村干部、示范户、辐射带动户开展培训和技术指导。采取集中培训、以会代训、田间指导、印发技术资料等灵活多样的方式进行培训和指导,从而提高农民的科学种田水平,增加群众经济收入。

5.2加大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提高抗灾害能力建议

莲城镇在实施农业综合开发和中低产田改造中优先考虑水稻生产基地,配套设施田间路、水利沟渠灌溉等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建成一片旱涝保收,适宜机械操作的高标准农田,提高基地的抗灾能力。

5.3加大水稻高产创建资金的投入力度,提高农民效益

从种植业内部来看,水稻种植收入是比较低的产业,由于水稻种植的比较效益低,因此,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水稻高产创建项目工作的开展,为提高广大农民种植水稻的积极性,建议上级有关部门加大资金的投入力度,加大对种植户资金的扶持力度,增强他们种田的信心和决心。

5.4统一规划、合理布局,加快产业化发展

把赛京、坡孟、老龙、端鸠、小广南、那朵片区的土地统一规划为水稻生产基地,并出台土地规模流转扶持措施和办法,引导农村种田能手参与到土地流转中来,使土地实现集中连片种植、规模化生产,提高土地利用率,带动水稻种植方式和生产方式的转变,提高农业生产率。规范水稻基地用肥、用药种类和数量,指导水稻生产者做好水稻质量安全体系追溯体系档案记录,从源头控制水稻产品质量,保证粮食生产安全。

参考文献:

[1]肖红琳.砚山县粮食高产创建的成效与经验启示[J].云南农业,2016(10):24-25.

[2]银仲智.水稻高产栽培新技术[M].北京: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2015.

[3]范兰礼,吴家华.南方水稻种植与植保技术[M].北京: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2011.

作者:李光英 单位:广南县莲城镇农业技术推广站

被举报文档标题:探究水稻高产创建集成技术

举报类型:

非法(文档涉及政治、宗教、色情或其他违反国家法律法规的内容)

侵权

其他

验证码:

点击换图

举报理由:
   (必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