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院校转型下教师主体发展的缺失与重构范文

院校转型下教师主体发展的缺失与重构范文

时间:2022-01-08 04:15:19

院校转型下教师主体发展的缺失与重构

摘要:高校教师是高校教育教学的主力军,高校教师队伍的专业素养与转型适应能力对地方院校能否顺利转型为应用型本科院校至关重要。然而,当前地方院校教师的主体性发展面临着内生性动力不足、主观能动性不强、发展的创造性不足、教师主体间交互提升动力不足等困境。地方院校应当以教师的立场与述求为出发点,提高教师发展的主观能动性与创造性,增强教师的主体交互性动力,帮助教师实现自我发展的突破与重构。

关键词:地方院校;教师;主体性发展

0引言

进入21世纪,随着国家经济结构的调整,社会对应用型人才的需求增大,然而部分地方本科院校在响应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过程中,发展定位模糊,培养目标不清,招生人数年年增加,而人才培养质量没有相应提高,导致高校毕业生就业难而企业千金难求人才的供需悖论。面对这些问题,国家教育部、发改委、财政部等在2015年联合印发《关于引导部分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的指导意见》(下简称《指导意见》),要求地方本科院校调整办学思路,向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模式转型,通过产教融合、校企协同等方式增强学生的就业创业能力。近年来,关于地方本科院校转型为应用型高校的论述不少,多围绕着办学理念、人才培养模式等方面展开,却少有站在教师主体性发展角度进行论述的文章。大学教师既是地方本科院校深化教学改革、提高教育质量的关键因素之一;也是地方本科院校迎接时代的挑战,探索符合自身实际情况的转型发展之路,在高等教育同质化竞争中突出重围的关键因素之一。明确地方本科院校转型时期教师主体性发展的动因,分析地方本科院校转型时期教师主体性发展存在的困境,探索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背景下教师主体性发展策略,显得尤为重要。

1地方本科院校转型背景下教师主体性发展的动因

教师主体性发展,指的是教师在专业成长过程中表现出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在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背景下,研究如何优化地方高校教师主体发展路径,提升地方高校教师的主体性发展动力,既与国家的宏观经济发展息息相关,也与地方本科高校转型的现实诉求休戚与共,还与地方本科高校教师自身发展需求一脉相连。1.1时代动因:国家宏观经济发展需要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逐步驶入快车道,社会的高速发展对人才提出了新要求,技术型人才供需矛盾突出。一方面,社会急需高级技术型应用人才;另一方面,大量的高校毕业生面临“毕业就失业”的尴尬局面。究其原因,与地方本科院校人才培养定位错位有关。地方本科院校本应承担培养能融合理论知识与经验技术并将其转化为产品的高级技术型人才的重任,却在响应国家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号召下,模糊了自身的发展定位,虽然招生人人年年增加,但人才培养质量没有相应提高,出现人才培养同质化严重、学生专业动手能力不强创新创业能力欠缺等问题[1]67。在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的时代背景下,国家高屋建瓴地提出地方本科院校向应用型本科院校转型的《指导意见》,要求各地加快推进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建设,推进地方本科院校向应用技术型和职业教育型高校转型发展。这是国家基于宏观经济发展与产业结构转型对高等教育布局结构的调整。高校教师是高校教育教学的主力军,高校教师队伍的专业素养与转型适应能力直接影响到地方院校能否顺利转型。因此,理清地方院校转型背景下的教师主体性发展存在的种种问题并探索突破路径,是地方高校积极响应国家宏观经济发展需要的时代动因。

1.2现实诉求:地方本科院校转型需要

地方本科院校向应用型本科院校转型绝不仅仅是被动响应国家宏观经济发展号召,还有其自身发展的内在逻辑。一方面,中国人口增长速度放缓,高考生源持续下降;另一方面,2000年至2015年,短短16年,中国新增地方本科院校403所,接近全国普通本科高校的一半,加上300多所独立学院,地方高校发展面领着巨大的竞争压力[2]164。然而,由于历史原因,我国高等教育存着结构性缺陷,绝大部分的地方本科院校人才发展定位模糊,培养目标不清,本应培养实用技能型人才,却往培养“理论学术型”人才方向靠拢,导致不少地方院校培养出来的学生科研能力不如“985”“211”高校学生、动手能力不如高职专科院校学生的“高不成、低不就”的尴尬局面,地方院校向应用型本科院校转型,就是为了破解这一尴尬局面,而地方院校的转型是否顺利,教师的实践教学能力是非常重要的影响因素。因此,理清地方院校转型背景下教师主体性发展面临的困境,唤醒教师发展的主体意识,是地方本科院校转型的现实诉求。

1.3内在驱动:教师自身发展需要

教师是教学活动和教学改革的主导因素,其素质的高低直接决定着教学的质量优劣,教师的专业成长和发展是伴随每一名教师终身的任务。面对学校向应用型本科院校转型发展的局面,教师只有具备转型发展过程中应用型人才培养所需的专业领域知识与能力——既有扎实的学科理论知识,又有丰富的生产一线实践经验,才能在教学中引导学生“知其然并知其所以然”。这既对教师的应用教学能力提出了较高要求,也给教师的主体性发展提供了契机。因此,在地方本科院校立足“应用型大学”定位调整办学目标的大背景下,教师也有着身份角色转变的内在驱动力——围绕“应用型”“地方性”等转型关键词成长为“双师型”教师[3]27。地方本科院校办学目标转向应用型人才培养势在必行,教师作为学校办学理念的最终践行者,若还囿于一隅,忽视自身专业的主体性发展,终将被时代所淘汰。因此,探索转型发展背景下高校教师的主体性变化,是教师适应地方本科院校转型需要的内在驱动力。

2地方本科院校转型背景下教师主体性发展的缺失

教师主体性发展的根本动因理应是教师的内在发展动力,是教师群体基于专业发展的一种理性思考和迫切要求。然而,受传统观念的影响,当前我国地方高校对教师个体内在需求的调研不足,未能充分调动教师主体性发展的能动性与创造性,使得大部分地方高校教师的专业发展依然表现为在学校各方面考核细则约束下“自上而下”的被动提升。

2.1教师发展的内生性动力不足

在康德看来,“人的自由意志能超越自然界的因果关系”,一个理性的人必须具有一种有意识的选择自由,才能做到“应该蕴涵能够”,这也是“人之所以为人”的前提[4]6。赵汀阳先生也认为,从伦理学的角度来说,人的“自由”首先表现为个体可以选择“拒绝”,才能进一步拥有“选择”——个体的自由依靠“否定权与选择权”来展现[5]92。教师作为发展中的主体,应当拥有“否定”的权利和“选择”的权利来决定自身专业化发展的方向,做好专业自我的规划,最终达到专业自我的实现,通过这种内化的自觉性行为,然后外化为教师成长与发展源源不断的动力。然而,在当前的教师专业发展模式下,地方院校的教师专业发展往往表现为“外铄论”的形式:地方院校以科研量化标准作为考核教师能力的指标,直接与教师的福利待遇挂钩,使得大部分教师没有选择的自由,只能苦思冥想如何申报各种课题,如何在权威期刊上发表文章……这样“外烁式”的专业发展,没有充分尊重教师个体在专业发展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和个体发展的内在影响因素,让教师的自主性缺失、主体性被遮蔽,让教师在面对地方高校转型发展时内生性动力不足,缺乏专业发展的自主意识,对外在束缚和压力持一种顺其自然、听天由命的态度。

2.2教师发展的创造性不足

创造性是人类文明生生不息的源泉,亦是梁漱溟先生眼中的“人生意义”。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无论是《哈姆雷特》《红楼梦》等文学名著,还是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与现代“新四大发明”等人类创造力的结晶,像一个个璀璨的明珠闪耀着令人赞叹不已的光芒。“创造是人这一主体所特有的活动”,通过创造,人类改变自然与社会,从“旧我”走向“新我”。教师的创造力与创造性是地方院校响应“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号召,培养具有创新能力、创业意识学生的关键因素之一,也是决定地方院校能否顺利转型发展为应用型本科的决定性因素之一。教师的教学对象是具有个性差异的学生,教师的教学是充满情境性的互动过程,教师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具有创造性与创新性的学生。然而,当前地方院校的部分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缺乏创造力,无视学生的学习感受,照本宣科,沉浸在自己的“独白式”教学语言中,学不会“蹲下来”用学生的视角去看看自己的课堂。有学生无奈地说:“老师们总爱批评我们上课玩手机,可是他的课堂教学无非就是将书本上的内容搬到PPT上,没有拓展、互动与新意的课堂,让我实在提不起学习的兴趣。”这样缺乏创新性的教学课堂,是教师主体性发展创造性缺失的最直观表现。

2.3教师主体的交互提升动力不足

马克思认为,人作为社会性动物,“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社会学家库利也认为:“个体主要是在与他人的社会互动中,通过他人对自己的评价、态度等认识自己和把握自己。”而雅思贝尔则说:“所谓教育,不过是人对人的主体间灵肉的交流活动。”因此,教师的主体性不能脱离人群单独存在,需要通过广泛的人际交流与互动。在地方院校向应用型本科院校发展转型的过程中,教师理应积极寻求教育教学理论与实践的契合点,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思维创新能力和就业创业能力[7]16。然而,迫于学校的科研量化指标压力,部分教师对课堂教学的思考内生性动力不足,思维与行动早已在多年的求学途中固化在学术研究的范畴内,对培养实践型应用性人才“心有余而力不足”。面对这些困惑与不足,若教师能敞开胸怀主动参与到校企协同创新的浪潮中,深入企业生产一线,在交流与切磋中成长,其面临的实践教学难题自然会迎刃而解。然而,当前地方院校的部分教师依然抱着“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的狭隘思想,不愿意或者说不屑于与企业一线技术人员交流,对自身作为大学服务者的角色认识模糊,对大学社会服务职能和服务职责缺乏必要的关注与反思,主体交互性动力不足。

3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背景下教师主体性发展的重构

教师主体性发展的层次既丰富又广阔,是在个体与自我、个体与他人、个体与社会的主客体关系中不断推进的个人的自我实现。“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先”。地方高校向应用型本科院校顺利转型仰仗于数以千万计的高校教师。面对国家对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提出的新要求——“服务地方经济、培养应用型人才”,地方高校应理清约束教师主体性发展的种种原因,以教师的立场与诉求为出发点,培养教师主体性发展的自觉性,提高教师发展的主观能动性与创造性,增强教师的主体交互性动力,帮助教师实现自我发展的突破与重构。

3.1唤醒教师主体性发展的内生性动力

教师主体性发展应当是一种内生性发展,是教师的主体自觉性行为,是教师在自我发展过程中一种有意识的活动。在地方院校转型发展的大背景下,唤醒教师主体性发展的自觉,需要教师在对自己的职业角色有清楚认知的前提下自觉承担专业发展的责任,结合个性特点、能力特长进行自主性学习;需要教师在日常的生活和教学中思考学校转型对教师自我发展的要求,并将这种要求内化为自觉行为,外化为成长与发展的动力[8]80。这一方面要求高校教师时刻保持对自我的关注,树立专业发展愿景与专业发展追求,通过主动的学习、进修以及内省,实现专业自我的突破与重构;另一方面也需要地方院校大胆改革,适当减少科研量化考核的权重,不将科研量化指标作为衡量一名高校教师能力的唯一标准,从尊重教师个体在专业发展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和重视个体发展的内在影响因素的角度,通过建立科学民主的管理制度,给予高校教师在学校各项重大决策中“主动发声的权利”,张扬教师的主体性,激发教师的自我发展动力;通过给教师提供多样化的专业发展路径和搭建多元化的发展平台,给予教师主体性发展的选择权,唤醒“沉睡中作为教师的自我”,激发教师主体性发展的自觉。

3.2激发教师主体性发展的创造力

创造力是人类独有的一项综合性本领。教师充满创造力的教学能激发学生对知识的渴求。教育教学工作本身是创造性极强的工作,虽然从表面看教师的教育教学是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等课堂活动的循环往复,但教学的情境性决定了教师的每一次教学活动的重现都是一个创新与创造的过程。对正处于转型发展关键期的地方高校,激发教师的创造力是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学生的决定性因素之一,也是地方高校向应用型本科院校顺利转型的关键因素之一。激发教师主体性发展的创造力,需要学校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考虑。其一,构建教师发展的支持体系。地方院校要以打造“实践应用型”教师队伍为目标,引领地方高校教师的转型发展,以“技术技能性、实践性、开放性”为价值导向,通过校企合作、产教研一体化等形式,提升教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能力,从而激发教师课堂教学的创造性[9]88。其二,整合教师继续教育内容,在充分尊重教师自由选择权的基础上,给他们提供开放式的继续教育发展平台,强化教师参与培训的自主性,激发教师的参训动力。具体而言,可以通过提供“自主式、开放式、菜单式”的教师继续培训选学平台,满足地方高校教师转型发展的个性化需求。其三,改革教师考核评价方式,结合地方高校转型发展对教师实践教学能力的具体要求,专门制定教师转型发展的评价体系,突出实践性。地方高校要以提升教师内在发展动力为准绳,激发教师向内叩问自身,积极进行教育活动的反思;向外不断学习,敏感地把握时代趋势。通过教师向内、向外两个向度的努力,大学的课堂教学就会充满理性思考与蓬勃创造力。

3.3搭建学习共同体,激发教师交互提升动力

在教师的主体性发展中,教师自我意识的觉醒、主体能动性的增强与主体创造力的激发至关重要,但教师主体性发展的突破绝不是以个人为中心的闭门造车,还需要教师与外界的交流与合作,才能真正实现教师主体性发展的突破与重构。可以通过构建“学习共同体”帮助教师从“自我”走向“他我”,从“我”走向“我们”,使教师获得发展的主体性能力。从建构主义的角度来看,个体在知识建构的过程中,并不是单纯的复制或者简单的接受,而是带有强烈个人价值观和经验背景的重建的过程,因此,个体在建构知识的过程中,势必存在着个人的不合理认知,需要在与学习群体或学习团队不断交流、协商中完成新旧知识的交换,进而构建完整的知识体系。地方院校的转型发展给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一个学校的教师往往会产生共同的困惑和症结,通过打造“学习共同体”,教师们共同建构相互促进的合作型学习社区,有助于唤醒教师的主体意识,激发教师主体性发展的动力[10]28。针对部分教师不愿意深入企业生产一线提升实践教学能力的现状,地方高校可以通过设置激励机制来促使学术性教师的转化。一方面,地方院校可通过大幅提高双师型教师的津贴待遇等激励措施让教师主动转化;另一方面可通过加大应用技术能力和实践经历在职称评聘中的权重,要求教师晋升高一级职称是有相关企业的实践经验等措施倒逼教师转化。地方高校还可以通过搭建企业一线技术人员与学校专任教师对流的平台,打造校企协同的“学习共同体”,利用座谈会、交流会、现场报告、实地观摩等各种形式增加教师与一线技术人员的互动,实现教师主体性发展的突破与重构。(责任编辑杨文忠)

参考文献:

[1]董立平.地方高校转型发展与建设应用技术大学[J].教育研究,2017(8):67-74

[2]谢林见,蒋平.新建地方本科院校转型中“教学型”教师队伍建设构想研究[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7(4):163-167.

[3]陈亮,王光雄.论地方本科高校转型背景下的教师专业发展路径优化[J].教师教育研究,2015(11):26-33.

[4]魏屹东,杨小爱.自语境化:一种科学认知新进路[J].理论探索,2013(3):5-11.

[5]付光槐.论教师专业发展主体性的缺失与建构[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6(28):44-47.

[6]伍叶琴,李森,戴宏才.教师发展的客体性异化与主体性回归[J].教育研究,2013(1):119-125.

[7]朱勇.教师主体性的失落与回归[J].教育探索,2011(9):16-17.

[8]王金娜.超越忠实执行与盲目抵制:教育改革中教师作为转化性知识分子的角色担当[J].中国教育学刊,2016(1):78-83.

[9]袁利平,戴妍.基于学习共同体的教师专业发展[J].中国教育学刊,2009(6):87-89.

作者:王珲 单位:四川外国语大学 重庆南方翻译学院

被举报文档标题:院校转型下教师主体发展的缺失与重构

举报类型:

非法(文档涉及政治、宗教、色情或其他违反国家法律法规的内容)

侵权

其他

验证码:

点击换图

举报理由:
   (必填)

精品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