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喷丸强化层微观结构分析范文

喷丸强化层微观结构分析范文

时间:2022-05-16 03:37:46

喷丸强化层微观结构分析

《航空材料学报》2016年第二期

摘要:

喷丸强化在金属材料表面形成强化层,可以有效提高构件的疲劳寿命,是金属构件表面完整性制造的重要方法。喷丸强化已有效应用于40CrNi2Si2MoVA钢制构件,为了探明喷丸强化对该钢种的强化机理,本工作采用高分辨电子显微电镜(HREM)对40CrNi2Si2MoVA钢喷丸强化层微观组织结构进行了系统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喷丸强化使40CrNi2Si2MoVA钢组织细化,呈明显的马氏体“有效晶粒”现象,“有效晶粒”尺寸为几个纳米到几十个纳米;“有效晶粒”界面呈明显的倾转现象,相邻“有效晶粒”间转动角度为几度到几十度,最大达到30°。

关键词:

40CrNi2Si2MoVA钢;喷丸强化;微观结构

40CrNi2Si2MoVA钢为低合金超高强度结构钢,由于其具有高强度、良好的韧性和抗疲劳性能而在航空领域得到广泛应用,当前国内外90%以上的军、民用飞机起落架采用该材料制造。与其他高强度材料相同,40CrNi2Si2MoVA钢有一固有缺点,就是疲劳强度对应力集中敏感,而形状、加工等因素会使得构件不可避免地存在应力集中部位。为了抑制这一缺点,充分发挥材料的优良性能,必须采取一定措施来降低构件应力集中敏感,从而保证构件的表面完整性。构件的表面完整性决定了高强度构件的疲劳行为。美国空军材料实验室(AFLM)在其《机械加工构件表面完整性制造指南》中指出,表面完整性是指控制加工工艺方法造成的无损伤或强化的表面状态。因此表面强化是构件表面完整性制造的重要方法,而喷丸强化是现代工程中最常用的表面强化技术[1-2]。喷丸强化在材料表面形成一个变质层,变质层内微观组织结构等发生了重大变化,从而显著提高了材料抗疲劳性能[3-5]。一直以来,针对超高强度钢喷丸强化层微观结构的研究工作很少。随着电子显微技术的发展,近年来采用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对高强材料表面变质层微观结构的研究工作取得了较好的效果[6-7]。本研究采用高分辨电子显微术对40CrNi2Si2MoVA钢喷丸强化层微观结构进行分析研究,从微观组织方面揭示喷丸强化对提高材料抗疲劳性能、改善表面完整性的机理。

1实验材料及方法

40CrNi2Si2MoVA钢采用真空感应加真空自耗(VIM+VAR)双真空熔炼,经过1160℃加热锻造开坯成材,主要化学成分(质量分数/%)为:C0.40,Mn0.70,Si1.65,S0.001,P0.006,Cr0.88,Ni1.95,Mo0.40,V0.10,Fe余量。热处理为870℃保温1h,油冷;300℃保温2h,空冷,两次。在喷丸机上对试样进行处理,所用钢丸为S110,覆盖率150%,强度为0.3A。采用JEOL2010型TEM和HREM观察喷丸强化层微观组织的结构特征。

2结果及分析

经870℃油淬,300℃两次回火处理后,40CrNi2Si2MoVA钢的组织为板条马氏体、下贝氏体、残余奥氏体及弥散分布的ε-碳化物。图1所示为40CrNi2Si2MoVA钢组织照片。图1(a)为光学组织照片,晶粒大小为10~50μm;图1(b)为TEM暗场像,显示的是一个晶粒内板条马氏体的排列情况;图1(c)是衍射谱,标定为马氏体、奥氏体及ε-碳化物[8]。40CrNi2Si2MoVA钢经喷丸强化后表层组织结构发生变化。图2(a)为喷丸强化层在直径160nm范围的TEM明场像,图2(b)为该区域的电子衍射图(SAEDP)。由图2(b)可见,变形多晶环非常明显。图2(b)箭头所指的a,b,c,a',b',c'六个强斑点构成喷丸前一个[111]取向的单个晶粒衍射图,喷丸后单个晶粒变成多晶,第一圈多晶环即是由{110}面族的衍射点构成。从图2(b)中的a点周围来看,这个环由七套[111]取向单晶衍射图构成。

图2(c)是图2(b)的初步模拟图,一个[111]取向的晶粒经喷丸而细化为七种等效晶粒,标有1,2,3,4,5,6和7的点分别是各等效晶粒的(011)反射,用七种不同的颜色表征七套衍射斑点。以1套点(黑色)为参照系,2套点(红色)绕[111]轴顺时针倾转9°,3套点(绿色)绕[111]轴顺时针倾转20°,4套点(紫色)绕[111]轴逆时针倾转4°,5套点(蓝色)绕[111]轴逆时针倾转17°,6套点(棕色)绕[111]轴逆时针倾转23°,7套点(黄色)绕[111]轴逆时针倾转30°。实际上,图2(b)衍射图与模拟图2(d)更为贴切;这是由于某些等效晶粒的取向不是严格的[111]方向,对[111]有至少3°~5°的偏离,这个偏离是由于在外力作用下,等效晶粒的倾转不仅绕[111]轴,还同时会绕垂直于[111]的轴倾转。这里1,2和4较靠近[111],而3,5,6和7都有不同程度的偏离。图2有效地证明了喷丸使晶粒细化。在近[111]入射方向有七种等效晶粒的衍射斑,应指出七种不是七个(因为每种里有不止一个等效晶粒,相同取向等效晶粒可分布在不同处,它们同时对同一衍射斑的强度做出贡献),等效晶粒数应比七多一些。还应指出,这里仅分析了第一圈环,{110}面族环,这个环几乎全由近[111]取向的等效晶粒的{110}衍射斑点构成,实际上直径160nm范围内还可有少量高指数取向的等效晶粒,它们的衍射斑不在这个环上。由此可推知等效晶粒的直径应为几纳米到几十纳米。

图3是喷丸样品直径600nm范围的TEM图像,图3(a)为TEM明场像,图3(b)为该区域的衍射图,衍射图呈现为多晶环图。c,d,e,f,g和h图分别对应于b图上的{110}面族环上的1,2,3,4,5和6处反射的暗场像。图3在更大的喷丸区域内,更为直观地展示了等效晶粒的分布和大小。等效晶粒的直径应为几纳米到几十纳米。为了进一步揭示40CrNi2Si2MoVA钢喷丸后材料表层微观组织结构,利用高分辨电子显微术(HREM)对40CrNi2Si2MoVA钢喷丸样品进行了观察分析。

图4是未喷丸样品[111]方向的HREM像及HREM放大过滤像,图上标示的0.204nm是(011)的面间距,插图为该区的傅里叶变换图,可见到未喷丸样品的晶格整齐清晰。图5是喷丸样品[111]方向的HREM像及HREM放大过滤像,图上标示的0.204nm是(011)的面间距,插图为该区的傅里叶变换图。喷丸样品在观察的视野中,普遍地出现了More条纹,这是在一个晶粒内,沿电子束入射方向[111]上下相叠的两片晶体产生的More条纹。两片晶体间倾转的角度不能在HREM像上看到,但可在傅里叶变换图上测到β=23°,即图上(011)和f间的夹角(f点是另一片晶体的(011)),图上m和m'是对应着More条纹的反射点。按公式More条纹的宽度D=d/(2*sin(β/2))=0.204/(2sin(23/2))=0.512nm,而More条纹的实测值为0.5nm,计算值与实测值符合得很好。

图6是喷丸样品[110]方向的HREM像及HREM过滤像,图上标示的0.204nm是(011)的面间距,插图为该区的傅里叶变换图。图6整个视野是一片电子束入射方向为[110]的晶体片,而其上叠加了另一[110]取向的晶体片,即图6(b)上出现More条纹的这部分,这部分晶体绕[110]倾转了16°,在HREM过滤像和傅里叶变换图上都显示出了这个角度。More条纹宽度,计算值为D=0.204/(2sin(16/2))=0.733nm,实测值为0.73nm,符合得很好。图5和图6显示的相叠的两部分晶体是喷丸强化形成的,一个单晶体(晶粒)在外力的作用下,产生晶格畸变,一部分相对另一部分倾转造成了晶粒的细化。由上述对40CrNi2Si2MoVA钢喷丸样品的TEM和HREM的观察与分析,可见:喷丸使晶粒细化,生成许多由几纳米到几十纳米的等效晶粒,呈明显的马氏体“有效晶粒”现象;“有效晶粒”间的角度由几度到几十度(由TEM衍射图测得4°,9°,17°,20°,23°和30°,HREM测得16°和23°)。喷丸强化使40CrNi2Si2MoVA钢表层组织晶粒、亚晶粒产生塑性变形,导致晶格畸变,出现了马氏体“有效晶粒”现象,从而使晶粒细化。研究表明[9],晶粒细化可以提高钢的抗疲劳性能。塑性变形在力方面的体现为残余应力,而在形状方面的体现为晶格畸变,残余应力的本质就是晶格畸变[10],因此,强化层内残余压应力与微观结构的变化是伴生的。

3结论

(1)喷丸使40CrNi2Si2MoVA钢表层组织细化,呈明显的马氏体“有效晶粒”现象;“有效晶粒”尺寸为几纳米到几十纳米。(2)喷丸使40CrNi2Si2MoVA钢表层晶粒间发生倾转,转动角度为几度到几十度。

作者:刘天琦 李春志 盛伟 王强 单位:北京航空材料研究院

被举报文档标题:喷丸强化层微观结构分析

被举报文档地址:

https://www.meizhang.comhttps://www.meizhang.com/gongchengzazhi/hkclxb/693543.html
我确定以上信息无误

举报类型:

非法(文档涉及政治、宗教、色情或其他违反国家法律法规的内容)

侵权

其他

验证码:

点击换图

举报理由:
   (必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