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简析钢铁企业统计管理体制的建立范文

简析钢铁企业统计管理体制的建立范文

时间:2022-01-18 04:53:09

简析钢铁企业统计管理体制的建立

钢铁工业统计指标体系作为工业企业管理的重要基础,直接反映了工业企业生产经营情况。在激烈的市场环境下,企业要想保证市场优势,有必要重视起统计管理工作。然而在信息技术广泛应用的今天,企业统计管理工作形势发生了明显的变化,统计管理工作出现了众多问题,制约了企业的进一步发展。因此,有必要审视当前企业统计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建立起相适应的综合管理体制。本文就以钢铁企业为例,详细论述了钢铁工业统计指标体系在执行过程存在的一些问题和统计管理体制有关内容,希望为钢铁企业统计管理水平的提升提供一些具有参考价值的建议。现如今,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已经步入了新常态,钢铁行业面临着供大于求、经济效益持续低下、资源储量减少以及生态环境污染严重等问题,造成钢铁企业发展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在此背景下,钢铁企业需要逐渐由以往的数量规模扩张,转变为品种质量效益提高。相应的精细化管理受到钢铁企业重视,并逐渐推广应用,工业生产统计指标体系作为钢铁企业最终的统计指标体系,作为钢铁企业生产经营精细化管理的基础,必须依托于完善的统计管理体制来执行。然而在实际操作中,钢铁企业统计管理中存在众多问题,严重影响到企业精细化管理水平的提升,对钢铁企业的发展产生了一系列不良影响。鉴于此,本文对“钢铁企业统计管理体制的建立”进行更深层次的剖析具备一定的现实意义及价值。

一、钢铁企业生产统计管理体系现状及问题分析

现如今,我国钢铁企业建立的生产统计管理体系,总体上较为规范与完善,但是在实际运行操作中,暴露出了一些细节问题。接下来,笔者结合钢铁企业统计管理现状及相关统计管理制度,对当下存在的问题进行一一阐述。

(一)现行行业生产统计指标体系尚未完善之处分析

自2004年中国钢铁工业协会组织编制的《体系》实施之后,体系已运行了十多年,并基本形成了一套完善、科学、合理的成熟指标体系,基本满足我国钢铁行业现阶段管理需求。但是伴随着我国经济步入新常态,钢铁企业的成功转型,逐步发现体系具有诸多地方需要改进及完善。首先,缺乏新常态下直接反映钢铁企业生产经营实际情况及发展趋势的一些新指标。例如企业人均钢铁年产量、自发电比例等。相比劳动生产率,钢铁企业人均钢铁年产量更加能够体现企业人力资源问题。现如今,钢铁企业逐渐将自发电比例作为考核经济运行效果指标之一,逐渐提高自发电比例,可以促进钢铁企业经济效益的提升。其次,缺乏反映钢铁企业生产技术管理水平、技术经济指标以及清洁生产指标等。例如钢水一次炼成率、转炉煤气回收等指标,并没有在钢铁生产企业统计指标体系中体现出来。部分钢铁企业虽纳入了上述指标,但是在实际操作中,存在指标不明确、统计方法不一致、操作不规范等问题,造成统计指标不具备可操作性。最后,部分指标的计算方法及口径不明确或者是不合理。例如喷煤比计算,就面临着两种选择,分别是干煤、湿煤,在指标中并没有进行详细说明,直接影响到各钢铁企业喷煤比标准的统一。

(二)钢铁行业生产统计指标体系操作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钢铁行业生产统计指标体系在实施过程中,由于主客观影响因素的存在,直接影响生产统计数据质量。纵观钢铁企业生产统计指标体系实施,所存在的问题,主要集中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部分钢铁企业并没有严格贯彻实施国家与行业标准、体系要求,造成统计数据真实性无法保证。例如在计算燃料比时,部分钢铁企业并没有计算焦丁,根据相关资料显示,钢铁企业在计算燃料比时,要包括焦丁;部分企业计算综合焦比时,没有按照体系指标,确定燃料折干焦系数。除此之外,部分钢铁企业统计人员自身专业素质不强,同时责任心不足,在实际工作中,比较随意,并没有严格按照国家及行业标准操作,造成统计数据的真实性无法保证。其次,上报指标项目完整性丧失。例如企业虽有发电设备,但是由于发电量牵涉到动力厂及炼钢厂两个单位,数据查实方面具有一定的难度,例如硫偏差、生铁硅偏差。部分钢铁企业在统计上述数据时,由于存在困难,直接放弃这些数据的统计。另外,部分钢铁企业基础管理设施薄弱,缺乏必要的计量及检验设备,造成部分指标无法计量,同时还有部分钢铁企业出于保密等目的,对个别指标项目隐瞒不报。最后,人为作假,建立形式管理日常报表。有些钢铁企业为了规避国家产业政策,将一些列入了淘汰设备规格人为修改为符合产业政策的设备规格,造成相关设备效用数据失真,这样,不仅仅无法反映钢铁企业生产经营实际情况,还会影响到国家企业政策的制定。

二、钢铁企业统计管理体制的建立

综上,可以发现钢铁企业统计管理还存在众多问题,因此有必要建立起合理有效的统计管理体制,为钢铁企业经济效益的提升,管理水平的提升提供保障。

(一)夯实统计工作基础夯实统计工作基础,提升统计管理水平

统计管理工作是否能够在钢铁企业生产经营管理中发挥巨大作用,关键在于做好夯实统计工作基础,主要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内容。首先,保障统计数据的真实性。一是建立数据库信息系统,生产经营数据的收集均需要保障时效性、准确性。与此同时,钢铁企业相关部门需要对市场变化及经营情况进行分析,运用简单的统计分析方式,及时反馈真实的市场信息,以此不断完善钢铁企业数据库信息。二是着力完善数据质量控制机制。近年来钢铁企业业务不断扩展,系统数据不断增多,造成数据信息市场出现衔接问题,严重影响到数据信息的整合,不利于统计管理。因此,有必要不断完善数据质量控制机制,保障数据信息的整合。其次,选择科学的统计方法,建立合格的统计人才队伍。钢铁企业统计对象分为多个,因此,在实际统计中,需要采取相适应的统计方法。另外,统计管理人员个人综合素质直接影响到统计管理水平。因此,有必要建立优秀的统计人才队伍,一是具备较强的统计管理学知识,还需要具备较强的文字表达能力、逻辑分析能力。

(二)统计管理体制建立的作用分析

统计管理体制建立对钢铁企业的经济效益的增长及管理水平的提升具有着极为重要的现实作用。首先,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常态下,钢铁企业连续生产的特性,直接决定了各项计划的制定、原燃料等前期储备依然是钢铁企业重要工作,统计预测分析对此具有着显著的指导作用。一是结合钢铁企业实际情况,做好年度、季度预测分析,确保目标管理及考核的有效性。二是结合钢铁企业历史生产经营数据,找出经济运行波动差异性;三是结合钢铁行业总体规划及特殊性,建立预测模型,有效提升统计管理科学性。其次,对于钢铁企业而言,数据能够直接反映生产效益,同时在生产经营过程中,不可避免出现一些不可预见的问题,因此需要结合统计管理数据进行分析,通过分析明确计划完成情况、进度情况以及同行业情况等,从而有助于企业管理人员应用相适应的措施,保障各项指标顺利完成,这对钢铁企业经济效益的增长具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最后,钢铁企业在新形势下,受到外界影响逐步加深,要求企业对信息进行有效处理及分析。统计管理体制的建立,将使得企业在贯彻执行党及国家工作方针政策、制定工作计划、合理分配资源等方面,具有有效数据信息支撑,不仅仅有助于钢铁企业管理水平的提升,还有助于经济效益的增强,同时充分发挥了统计信息的服务作用。除此之外,钢铁企业在生产经营管理过程中,通过建立合理、有效的统计管理体制,便于提升统计管理效果,同时有助于保障统计分析的时效性及针对性,这样一来,钢铁企业相关管理人员便可以结合统计信息,掌握市场变动的具体动向,从而有助于相关人员寻找到生产经营中的问题,提出应对策略,保障钢铁企业生产经营各项指标的顺利完成,切实提升企业经济效益。

三、结语

总而言之,钢铁企业统计管理工作中还具有着众多问题,影响到钢铁企业的发展。尤其是在钢铁企业成功转型的今天,更应该重视起统计管理体制的建立,保障钢铁企业经济效益的增长,促进钢铁企业管理水平的提升,为钢铁企业的可持续奠定夯实的基础。

作者:赵晶晶 单位::青岛特殊钢铁有限公司

被举报文档标题:简析钢铁企业统计管理体制的建立

被举报文档地址:

https://www.meizhang.comhttps://www.meizhang.com/gongchengzazhi/gtzz/726975.html
我确定以上信息无误

举报类型:

非法(文档涉及政治、宗教、色情或其他违反国家法律法规的内容)

侵权

其他

验证码:

点击换图

举报理由:
   (必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