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口误的滑稽性探究范文

口误的滑稽性探究范文

时间:2022-08-31 10:40:24

口误的滑稽性探究

《北方工业大学学报》2016年第2期

摘要:

作为一种偶然性的言语错误,口误虽然是由不同的原因造成的,但却往往具有意外、无心、现场、一次性等共同特点。对于不合逻辑的口误,人们主要关注其表达形式错误;对于合乎逻辑的口误,人们更关注其内容错误。口误往往能产生滑稽的效果,产生滑稽的原因可分别从听者和对象方面进行解释。与口误相类,仿拟有意改变已有的固定的习惯的表达方式,显示出灵活、生动和自由。

关键词:

口误;滑稽性

心里明明想的是A,说出口的却是B。这就是所谓口误。如,“红叶疯了”“老板,要一份油浆豆条”等,就是心里想的是A,口里却说成了B,造成了虽然意思明白但却表达错误的现象。口误是心口不一,但不是有意的,不是有意说假话。口误是无意中犯了错,且能让人马上意识到的错误。

1口误的范围

口误不同于一般知识性错误。知识性错误就是把错误的当正确的。如,当年台湾“总统”陈水扁说台湾一义工做的好事“罄竹难书”,这是把词用错了,遭到人们的批评。当时的台湾“教育部部长”还辩解说,“罄竹难书”不就是形容多嘛!诗人余光中讽刺说:能不能用“徐娘半老”形容你妈妈漂亮呢?!这种情况属于知识性错误,把错误的当正确的,遭到批评后还不以为然。又如,一位老师说,“电视里经常放一个蓝之梦的广告”“我一个侄子有5个派(ipad那个派),在家装个由路器就能上网”,这是把“梦之蓝”说成了“蓝之梦”把“路由器”说成了“由路器”,是记错了。相声、小品往往有意制造口头错误,产生滑稽效果。如赵本山的小品《火炬手》中有:今天,这里蓬荜生辉,人山人海,海枯石烂。这里,人物以为是用了文雅的词语,但结果却是用词不当。又如郭德纲与于谦的一个关于旅游的相声,就全靠似是而非的口头错误来制造笑声,如:“《清明上坟图》”“斯皮尔胳膊”“姥姥的澎湖湾”等。这些语误既出乎意料,又有几分情理。如,清明上坟,伯格颠倒就是胳膊,外婆就是姥姥。这些口头错误已不完全是用词不当。但这些语误都不是口误,因为它们都是言者作为正确的东西来表达的。又如:“把萝卜切成肉丁”,这句话在不知不觉中犯了隐含逻辑问题的表达错误,当然也不是口误。在赵丽蓉表演的小品《英雄母亲的一天》中,女主角把“司马光砸缸”说成“司马缸砸光”“司马缸砸缸”“司马光砸光”等,可以视为因缺乏知识性的了解,加上“光”“缸”谐音所导致的表述错误,不能视为“口误”。口误也不是因为发音不准、咬字不清而引起的误解。如:有人因为方音影响,说出的“主任”一词听起来就很像“主人”一词:“你们主人(主任)在吗?”在《红楼梦》第二十回“王熙凤正言弹妒意林黛玉俏语谑娇音”中有这么一段对话:“二人正说着,只见湘云走来,笑道:‘二哥哥,林姐姐,你们天天一处顽,我好容易来了,也不理我一理儿。’黛玉笑道:‘偏是咬舌子爱说话,连个“二”哥哥也叫不出来,只是“爱”哥哥,“爱”哥哥的。回来赶围棋儿,又该你闹幺爱三四五了。’”史湘云把“二”的发音发得近乎“爱”,所以遭到林黛玉的打趣。这种咬字上的变调虽然也有趣,但不是口误。口误是把正确的说错了,想说的与说出口的不一样。口误也不同于歧义、歧解或双关。如:

1.(学校规定要穿校服,有的学生只穿校服上衣,班主任说:)“没穿裤子的都给我站出来!”

2.(指着她的小提包,说:)“你这皮真不错。”

上述例子会引起歧解,但对于说话的人来说是他认为正确的表达。歧解的效果,是可能将人引向错误理解的方向、放大其悖谬或不合时宜的方面,并与正确的方面发生对立冲突,从而产生滑稽效果。歧解是可以有意创造的修辞手法。如有位大才子现场用诗给一位老太太祝寿,第一句是“这个老太不是人!”让人惊诧不已。第二句是“九天仙女下凡尘”,立即让人转嗔为喜。第三句是“生的儿子全是贼”,却又令人惊诧。第四句“偷得蟠桃献母亲”,才让人顿时放松、产生强烈的喜感。这首诗就是利用歧解来制造惊悚、让人转怒为喜的强烈效果。这种情况有可能与另一种情况相类:说错了话,于是将错就错、顺势用合乎逻辑的方式来圆,如同拈连格[1]。但这种情况也不属于口误。

2口误的原因及特点

口误的原因比较多样,常见的有:

2.1心不在焉

当一个人心里正想着李四的时候,他极有可能把眼前的张三喊成李四。这是一种言此而意彼或言彼而意此的口误,也即,说的是此事,但想的是彼事,言意二者相互纠缠、发生混淆,言语的所指与言者的所指相脱离,于是发生替代或误用。这是我们在生活中所能遇到的事情。又如:

1.(被老师留下来做作业,不会就抄别人的)交作业时竟然对老师说:“我抄完了。”(百度百科“口误”)

2.(高中一老师姓江,长相酷似《大话西游》中的唐僧,某学生问问题,脱口而出:)“唐老师,这题……”(百度百科“口误”)

3.(一老师通宵打麻将,见黑板没擦,大怒:)“今天谁做庄啊?黑板都不擦。”(百度百科“口误”)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认为,口误实际是内心被压抑的潜意识的一时流露。这种说法当然也有一定道理,就如同他认为梦境是被压抑的潜意识欲望的达成一样。在他看来,说梦话与口误具有相同的性质和相同的心理根源。上述几例都可以视为是因为受到潜意识的影响而导致的口误。但似乎并非所有的口误都具有这样深刻、深奥的内在原因。

2.2心急口快

随口说出或脱口而出,不假思索、无暇思索,也就是平时所说的没过脑子,于是造成口误。比如体育解说,就要求解说员能够反应迅速,马上对当下发生的事情进行实时报道和说明。这种特定的环境就很容易发生口误。人们搜集了体育解说员的一些“经典”口误,如:“以迅雷不及掩耳盗铃之势”“叶钊颖的父亲是原浙江省羽毛球队的守门员”“各位观众,中秋节刚过,我给大家拜个晚年”,这些口误都是因为把几个意思拼接到一起、来不及细想就顺口说出所造成的。又如:

1.(和别人争执)“你以为我是吃米饭长大的?”(百度百科“口误”)

2.“你胡说!我又不是不傻!”(百度百科“口误”)这后两例都是在情急之中把话说反了,但即便如此,意思还是明白的。

2.3精神紧张

情绪或心理紧张容易造成语不择词,特别容易将词语表达成音近、义近的词语。如

1.“我记得在我上初中时,有一课是关于北大荒的,老师让我们念课文,有一句是‘棒打狍子瓢舀鱼,野鸡飞到饭锅里’。我同桌朗读课文时不小心口误,念成了‘棒打狍子瓢舀鱼,野鸡飞到被窝里。’”

2.“他坚守着暴风雪中的岗哨,手中紧紧握着一支钢笔……”

3.“我有一特腼腆的男同学,去食堂打早饭,窗口里那伙计问他:要点儿什么?他低着头说:我要……我要……一个包子和一个包子。那伙计盯了他半天,说:你要什么呢?再说一遍?我要一个包子和一个包子……哦不!一个包子和一个面包!”(上述例句见百度百科“口误”)

4.《光明日报》文艺部主任彭城的散文集《急管繁弦》出版后,送了我一本。……那天碰到《人民日报》副刊的董宏君,我说,彭兄出了一本书,美!宏君说,叫什么?我忽然语塞,苦思良久脱口而出:《紧拉慢唱》!宏君问,是戏曲研究?我抓抓脑壳。(李迪《我们》,《中国艺术报》2016年3月23日)前三例是形近或音近造成了混淆,最后一例则是因义近而发生了替代。可见,情绪紧张容易产生这种混淆或替代。需要注意的是,即使平常状态,也容易发生这种由形近或音近所导致的口误。如:

1.“反正脖子拧不过大腿。”

2.(问一近视的同学眼镜多少度)“400W。”

3.“把电热毯开到保鲜那一档。”(上述例句见刘甜《一首“周截棍”的“双杰伦”》,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哲社版),2007年第4期。)

2.4当下情境的干扰

《韩非子》中有一个典故:“郢人有遗相国书者,夜书,火不明,因谓持烛者曰:‘举烛。’云而过书举烛。举烛,非书意也,燕相受书而说之,曰:‘举烛者,尚明也,尚明也者,举贤而任之。’”这位楚国人随手把随口说出的话写到信中,这是笔误。与之相类,受他人语言影响、诱导,不知不觉接过别人说过的话,就形成口误:

1.“有收鸭毛的,在街上叫‘收鸭毛咧’。一次和熟人聊天。说到熟人感冒了,后大声吼了一句‘收感冒咧’。”(百度百科“口误”)

2.———我脸上长了好几个包!———要多吃点儿包,不,香蕉。上述两例是说话者受情境或对方话语影响,把别人话语中的关键成分顺势用到自己的话语中了。

2.5谐音混淆

1.“同事很嗲的对她老公喊到:老公,你来剥这根葱嘛……不知道是太兴奋了还是怎么的,结果说成了:老葱……你来剥这根公嘛……”(百度百科“口误”)在这例口误中,“公”“葱”谐音,如果前面说成了“公”,后面就不会错;如果前面说成了“葱”,后面就极易说成“公”。

2.“《俄狄浦斯》《安提戈涅》的故事发生在迪拜(特拜)

”特拜(或忒拜)是古希腊城邦,迪拜是现代阿拉伯联合酋长国的首都,但因谐音,就将特拜说成了迪拜。当然还有其他原因造成的口误,兹不赘述。不管是什么原因,口误都是一种出乎偶然的表达错误,其主要特点有:首先是出人意料。表达者力图正确地表达自己的意思,听众则期待听到正确的表达,所以一旦出现口误就不免让人感到意外。二是现场性。由表达者现场说出,听者当下即知。这里,听众足以迅速做出正误判断,故而听众的反应是现场的,而不是延时、异地的。言者的口误是面向听众的,听众的反应也是面向言者的,是当下即成。三是无心的。口误是不由自主的表达错误。表达者并没有制造口误的动机,他只想正确地表达,而口误正与其目的相反。这是与那种有意制造的噱头不同。正如柏格森所说:“一个滑稽人物的滑稽程度一般地正好和他忘掉自己的程度相等。滑稽是无意识的。他仿佛是反戴了齐吉斯(公元前7世纪小亚细亚吕底亚的一个牧童,后来当了国王。相传他有一个金环,戴上以后别人就看不见他。———译注)的金环,结果大家看得见他,而他却看不见自己。”[2]口误者有时能当场觉察到自己的错误,但更多的时候并不能马上发现自己的错误。四是一次性的。口误往往不可重复,这是因为表达者的目的是正确的表达,而不是为了制造口误;他不会一错再错。口误往往引起笑。在这里,正确“原型”的在场,听者对错误的当下意识,是这种笑果产生的前提。这也表明,人们是在用笑声、在欢乐中与错误告别。表达者一旦意识到自己的口误,就会马上予以改正,不会有意去重复自己的错误,毕竟被人嘲笑多少会有些难堪。“当一个人感觉到自己可笑,马上就会设法改正,至少是设法在表面上改正。”[3]笑在这里具有纠错的作用。这当然是对正确的“原型”的一种强化。五是新奇陌生的。因为是错误的、打破常规的、难得一见的,所以,口误是出人意料的,也往往是新奇陌生的。口误的产生是有原因的,而且造成口误的原因也各不相同,但言者与听者对于口误的原因并不太关注,而主要关心的是口误本身,即表达错误或错误表达。如果本身无伤大雅,加上口误的上述特点,口误就往往能产生滑稽的效果。

3口误的类型

口误不同于纯粹的语无伦次。语无伦次不可理解,而口误往往是可以理解的。在具体语境中,听者明白说话的人想说什么,而且也因此能立即判断出说话人的口误。这是口误奇妙的地方。口误大体有两种,一种是错误表达、说了错话,就是形式上、逻辑上出了问题;一种是表达错误、说错了话,就是在内容上、语意上出了问题。

3.1不合逻辑的口误,如

1.“大猪喂婶啊?”

2.“点一首周节棍的《双杰伦》。”

3.“把垃圾打开,窗户扔出去!”

4.“———您贵姓?”“———免姓贵王。”

5.“老虎不发猫,你当我是病危呀!”

6.“你这样吃豆豆,能不长奶油吗!”

7.“刮雨下风”“上泻下吐”“阳违阴奉”

8.“你们这是死猫碰到瞎耗子!”

9.“新来的雪糕,热乎的!”

10.“小时候有劳动课,一般都是除草,所以到了前一天放学时候老师就得提醒我们带锄头,第2天上劳动课了准备出发,老师便于管理就问了一句:‘有多少人带了啊?带了手的把锄头举起来!’”(上述例句见百度百科“口误”)

11.“吃完饭再看吧,不然脑子消化不良。”

错误明显,且能马上判断,多半属于情急之中没有细想或来不及细想就脱口而出的口误。这类口误多为语序的颠倒、谐音的混淆或语义表达上的矛盾。这类语句不合逻辑、不合情理,产生明显的谬误。对于这种口误,听者所听出、所发现、所关注的是其表达方式的错误。还好,因为属于常识性内容,在语境中人们还是能够理解其想表达的意思。这样的口误往往能产生滑稽效果、引人发笑的。这种笑,往往是因为不协所造成的。这种不协是双重的,即:形式与内容的不协,字面与意思之间形成反差,出现乖谬;口误与语境的不协,本来是很严肃的语境,却出现了与这个语境不相符的东西。这种笑的作用也是双重的,即:是对错误的嘲笑;这种笑也一时消解了语境的严肃,而且,越是严肃的语境,越能产生这种滑稽的笑。

3.2合乎逻辑的口误如

1.“有没有人找电话打我?”

2.“你的标准话说得真普通!”

3.(窦文涛)“朋友们,您见过黄河吗?您知道它是我们的母亲河吗?下面,请听《长江之歌》!”

4.(毕福剑)“下一个节目,《我们一家都是人》(《我们都是一家人》)。”(上述例句见百度百科“口误”)

5.“宽衣解带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6.“达•芬奇的微笑”

这些口误从字面上看是说得通的,不违背逻辑,但违背情理,而且这种违背是出乎意料的,大大超出人们的期待与习惯,于是滑稽笑果油然而生。当然,有的口误还需放在一定的语境中才能判断为口误。如,“你不下地狱,谁下地狱?!”如果离开了语境,我们就难说它是一句口误,因为从字面来看,它是完全通顺的,没有任何问题。但当妻子对开车的丈夫这么说的时候,它就是一句口误。原来,这里的“地狱”,指的是“地库”,即地下车库。这是坐车的对开车的说的话。这种口误离不开语境,而且,脱口而出,当下即成。除了具有前一类口误所具有的不协之外,这类口误的有趣之处,在于字面意思与实际意思之间的关联与对立,即张力。张力某种程度上成了字面意思、实际意思之外的另一种“意思”,可称之为“意味”。与不合逻辑的口误不能产生正确的表达形式相比,合乎逻辑的口误仍然产生了看起来正确的表达形式,这个看起来正确的表达形式又具有生成一定意思的能力,于是这个意思就与其本义发生反差与冲突:您见过黄河吗———请听《长江之歌》,岗哨———钢笔,雪糕———热乎,我们一家———都是人……在这里被勉强组合起来,形成貌似合理但却存在内在矛盾的表达。钢笔———钢枪,二者形近,但意味反差很大。达•芬奇的微笑———蒙娜丽莎的微笑,结构相近,但意味却是迥然不同的。蒙娜丽莎的微笑,是一位年轻貌美的女子神秘的似笑非笑,而达•芬奇的形象,我们常见的是他那幅大胡子老头形象的自画像,二者有天壤之别。前面所说的“你不下地狱,谁下地狱”口误,词面所表述的是一件很严肃、很重大的事情,但实际所表达的不过是驾车下到地下车库。词面与本义之间既形成了严重的不协,也产生了内在的张力。反差越大,张力越大,滑稽效果就越强。精彩的口误往往是妙手偶得,不可多得。与口误相类的有笔误。因为疏忽而写了错别字,就是笔误。纯粹的错别字没有什么可笑的。倒是那种说得通但又有些违背情理的笔误,容易产生滑稽效果。如潘长江、蔡明的小品《网购奇遇》中的句子:“你有什么问题随时吻(问)我”“你能活(货)到付款吗?”虽然打(说)错了,但又说得通,说得通但又有些违背情理,于是让人觉得可笑。这种笔误,是因为打字用的输入法是拼音输入法,用这种输入法打字很容易产生谐音式的笔误。这种笔误与语音相关,但其张力却来自文字的字面义与语境的矛盾冲突。

4口误滑稽效果的两种解释

口误所引起的笑,往往是滑稽的笑。这种滑稽的笑,可以有两种解释。一种是康德的解释,一种是柏格森的解释。康德用“紧张的期待突然转化为虚无”解释滑稽现象,柏格森用“机械性”解释滑稽现象,康德的解释是立足于听众(主体),柏格森的解释是立足于对象(客体)。如前所述,口误具有出人意料、当场、无心等特点,是临时发生的偶然的表达错误,符合康德所谓“在一切引起活泼的撼动人的大笑里必须有某种荒谬背理的东西存在着。……笑是一种从紧张的期待突然转化为虚无的感情”[4]的说法。“紧张的期待突然转化为虚无”,是很多喜剧作品常用的手法。对于相声、小品,人们所期待的是“包袱”,期待的是经过一番铺垫之后的出人意料的笑点。相声、小品中的表达错误不是真正的口误,因为这里的角色认为自己的表达是正确的。口误是表达者知道正确的表达但一时却说出了错误的话语。与相声、小品不同,人们对于一般日常的话语所期待的是正确的表达,也即符合表达者的意思的表达。口误显然背离了他的表达意愿,而听者却一般大体明白其意思并迅速判断其错误,于是造成期待的落空———本来是期待正确的表达,不料出现的是错误的表达。这使口误产生笑的效果。这种“紧张的期待突然转化为虚无”的情况与相声、小品不同。柏格森认为滑稽的原因是机械性。机械性可以解释很多滑稽现象,如电影《胜利大逃亡》中的临近结尾一幕:英国伞兵、油漆匠、乐队指挥、嬷嬷等人坐在一辆卡车上,后面是德军的摩托车在追。卡车上的逃亡者们扔车上的南瓜砸向车后的德国追兵。油漆匠只顾抱过南瓜就往下扔,结果忙碌中也抱住乐队指挥的秃头当做南瓜要往下扔。这个抱头动作就是抱瓜动作的连续重复,体现了所谓的机械性。最典型夸张的滑稽性机械性,莫过于卓别林在《摩登时代》里所塑造的那位在流水线上拧螺丝的小工人,他在流水线上拧螺丝拧成了机械性行为,还拿着扳手到处拧,甚至把人们的鼻子也当作螺丝来拧。在说到语言的滑稽时,柏格森说:“由于僵硬或者惯性的关系,我们说了不想说的话,做了不想做的事,这是滑稽的重要根源之一。因此,‘心不在焉’从根本上来说是可笑的。”[5]“为了使这句话成为滑稽,只消明白显示出说这话的人的不假思索的机械性就行了。”[6]总之,柏格森虽然没有专门论述口误的滑稽性,但按照他一以贯之的观点,口误也当是因为其机械性而产生滑稽效果。口误确实具有“心不在焉”的特点,如前所述,是在没有经过认真、仔细考虑的情况下所犯的顺口说出的错误。在他看来,“思想也是活的东西。表达思想的语言应该同样也是活的东西。由此可以设想,如果一句话被拧了过来而仍旧保持一个意义(指倒置的手法———引者),或者如果它能毫无差别地表达两组互不相关的意思(指双关的手法———引者),或者如果这句话是由于把一个概念移到它本来没有的色彩而得来的(指移置的手法———引者),那么这句话就是滑稽的。”[7]口误中也存在柏格森所谓倒置、移置等现象,如前面所说的词序颠倒造成倒置、形近音近混淆造成移置等。但对这些现象的滑稽性一言以蔽之曰机械性(或僵硬、惯性、心不在焉),却似乎有些勉强。因为机械性、僵硬、惯性,应该说往往是可以预料的,而口误的一大特点却恰恰是不可预料;而且,在口误中既有顺从惯性(如说顺了嘴)的情况,也有违反惯性的情况(如词序颠倒)。这些情况表明,柏格森用机械论解释口误的滑稽性(虽然它在解释其他机械性生命行为时是颇为有效的),似乎不如康德的说法那么简捷合理。

5并非口误(笔误)的仿拟

口误往往出现在熟悉、习惯的表达方式上。熟悉、习惯的表达方式突然出现了错讹,就令人感到意外。这就是说,口误对熟悉的、习惯的说法进行了改变,瞬间制造了表达的“陌生化”。口误因为突破了熟悉、习惯、耳熟能详的表达方式,所以让人一时感到新奇;又因为口误的产生具有不可预料性,所以口误往往能产生不可多得的滑稽效果。如果说口误的结果常常是词序颠倒、形近音近混淆(替代)的话,人们还常常有意采用这种方式,来表达与正常形式不同的意思,同样能够产生新奇陌生、突破常规的效果。如:

1.“晚年周扬,是他人生交响乐的一个华彩乐章”,“他终于‘克礼复己’,挣脱了镣铐,打破了牢笼”,“走向民间,人性回归,恢复了自己”。(顾骧《“克礼复己的周扬”》)

2.“披着狼皮的羊”(杨绛)

3.谈南海问题:航行自由不等于横行自由(新华网2016年03月08日10:35:14,来源:新华社)

4.神马都是浮云

本来是“克己复礼”,例1却变成了“克礼复己”。本来是“披着羊皮的狼”,例2却变成了“披着狼皮的羊”。这样的字序颠倒,很容易让人以为是犯了口误的毛病,把话表达反了。但实际上这正是表达者所追求的效果:字词前后颠倒了一下次序,意思就发生根本性变化,而且合乎情理,正好表达言者的意思。这种修辞手法是有意而为之,属于精心结撰的结果。例3中,“横行自由”与“航行自由”一字之差,但意思完全不同,而且,“横”与“航”音近,这里就构成一个很精妙的仿拟词语。仿拟容易出新,让熟悉的词语变得陌生起来,给人耳目一新之感。据说,“神马都是浮云”中的“神马”,是因为用拼音输入法打字时打“什么啊”时省掉了“’”,于是自动生成了“神马”。这一错误反而让这句话比“什么啊都是浮云”要生动形象,因为“神马”就是天上飞的东西,所谓天马行空,这样它就与“浮云”具有了相关性———都在天上,不在人间。这样的生动形象,加上“神马”与“什么”的高度谐音,就让它一不小心成了网络流行语。又如“笑果”一词,词典里查不到这个词,就不能当成笔误,这个仿拟“效果”的词所表达的是喜剧作品的效果。又如“杯具”作为“悲剧”的一种仿拟,也有其喜剧色彩,即把一件很严重的事情琐屑化、日常化。这种仿拟是根据汉字的谐音来进行的,一字或一词之改,其意味就发生了反转。仿拟同样造成一种张力,这就是仿体与原型之间的冲突。仿拟一般是对严肃的原型的仿造,两个文本之间出现风格、内容上的差异,这种矛盾对立就生成出新的意味。仿拟既有严肃的仿拟,也有滑稽的仿拟。如果在仿拟中存在降格,就会产生戏谑性的效果,如一些网名:“红袖添饭”“人比黄瓜瘦”“断肠人在刷牙”“所谓伊人,在床中央”“唐伯虎点蚊香”“我看青山多妩媚,青山看我无所谓”等等,乍一看似乎是笔误,其实是有意而为之,是对原型的戏仿。当我们判断一句话是口误的时候,是因为我们的心中存有正确的原型。原型是固化、自足的。面对口误,与其说我们是因那些口误的有趣而发笑,不如说我们是在笑那些口误。当我们笑那些口误的时候,实际是在强化原型的固定、自足;而当人们有意改变词语次序或替代词语的时候,就打破了这种原型的固定、自足,对原型实现了某种颠覆,给确定者造成不确定;其形而上的意味,是打破了原型的固定、自足、不可动摇。在这里,就不仅仅是如康德所谓“紧张的期待突然转化为虚无”,而且是对某种僵硬、刻板、机械的打破,从而显示出灵活、变化和自由来。

参考文献:

[1]陈望道.修辞学发凡[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79:114

[2][3][5][6][7]柏格森.笑[M].徐继曾,译.北京: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2004:11,12,75,76,80-81

[4]康德.判断力批判(上卷)[M].宗白华,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64:180

作者:王 单位:北方工业大学文法学院

被举报文档标题:口误的滑稽性探究

举报类型:

非法(文档涉及政治、宗教、色情或其他违反国家法律法规的内容)

侵权

其他

验证码:

点击换图

举报理由:
   (必填)

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