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国民经济论文范文

国民经济论文范文

国民经济论文

国民经济论文范文第1篇

1.简化程序营改增之后必将会缩小营业税的征收范围,而与此同时增值税的征收范围则必将扩大。作为本来就已经位居第一大税种的增值税而言,现在进一步扩大范围必将有利于其统一筹备规划税务征收,当前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中国经济充满活力,各行各业早已超出了传统认识,许多新兴行业由于从事的工作具有很大的随意性不确定性,因此对于它的界定存在很多困难,为此营改增之后,增值税税基扩大,税务征收单位便具有了更大权限来进行划分和定义。另一方面简化了税务征收领域的繁杂手续,降低了税务征收的成本,减少了商业活动中商人为缴税而承担的额外费用。此为最明显的规模效应带来的积极影响。其为国民经济发展的正规化带来了极大的方便。

2.对企业减负由于商业活动中的一些交叉行为,会导致增值税和营业税征收重复,这一现象对施行营业税与增值税并行的国家来讲都是普遍存在的现象,这也是为何要进行营业税改革的重要原因之一。这种重复征收对国家来讲可以增加财政收入但是对企业商家来讲无异于增加负担,就长远来看是不利于经济发展的,会严重打击商业活动的积极性。但是现在营业税改增值税必将减小企业负担。更由于这一部分税收可以节省下来为企业留下更多的流动资金,将有利于企业的进一步发展,税收的减少也将刺激更多的商业活动。清末洋务运动之后,政府一直采取鼓励商业活动,其最重要的措施之一就是减税免税,而中国经济特区这一成功范例也是对降低税收可有效刺激经济发展活力提供了明证。因此对整体国民经济而言这一改革是一种福音。

3.促进第三产业发展国务院总理在主持国务院常务会议时,做出了将铁路运输和邮政服务业纳入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的决定。而且2014年之后,电信业也被纳入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范围。从改革试点中的内容和后续政策的内容来看,改革的对象集中在第三行业中,这一项政策的推行对第三行业的发展是极为有利的。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中三大行业所占的比重决定了这个国家的经济结构,而一个发达国家必将是第三产业占据主导地位。因此营业税改增值税的政策对于扶持第三产业的发展,对于服务业的发展将会起到极大的促进作用。间接地促进国家经济转型和可持续发展。从这一点上而言,营改增的意义重大。

二、结语

国民经济论文范文第2篇

从蜜蜂外部形态结构看,蜜蜂是一个单元性的社会传粉昆虫,可进行人工大量繁育和随时转移,个体全身密被绒毛并分叉,便于粘附花粉,三对足有固定的花粉刷、花粉耙、花粉篮等,可收集绒毛粘附的花粉,并集中到花粉篮中形成粉团,带回蜂巢饲喂幼虫。世界上约有17万种显花植物,他们开着五颜六色的花朵,分泌着芳香蜜汁,吸引蜜蜂前来采集花粉觅食。蜜蜂群体通过采集花粉、花蜜为食不断发展壮大,若没有这些天然食物的提供,蜜蜂就不能繁衍和发展。在数千万年的历史进程中,植物通过蜜蜂采集花粉而完成了自身受精作用,这些植物的花朵通过大量蜜蜂传粉受精、提高了杂种优势的利用,增加了植物遗传基因物质的转移,提高了植物的生命活力和籽种数量,有利于植物的繁衍和生物多样性的产生,最终实现了植物、生态多样性的修复和产生。所以蜜蜂处于动植物生物链的重要环节,蜜蜂数量的减少会引发环境危机。爱因斯坦曾预言:“如果蜜蜂从地球上消失,人类仅能活四年,没有蜜蜂就没有植物,没有植物就没有动物,也就没有人类”[3]。这句话并不是危言耸听,确有充分的科学依据,从根本上揭示了蜜蜂传粉在生态系统建设中的重要作用。

2蜜蜂授粉在安全果品生产中的重要作用

2.1蜜蜂授粉可促进农作物的繁茂和生存蜜蜂采访植物在某一特定的时间内具有明显的专一性。蜜蜂每一次出巢只采访一种植物的花朵,这主要是蜜蜂的学习和记忆能力所致,每群蜜蜂每天可以采集成千上万的花朵,为同种植物不同植株进行传粉受精,而同种植物的不同植株之间的花粉传播会导致等位基因的相互交流和等位基因之间的多种遗传组合,产生更多的遗传多样性。蜜蜂采集的半径一般在3~5km,在具有一定遗传距离的植株之间进行花粉传播,可使子一代产生明显的杂种优势,提高植物后代的生产力和抗病能力,使其后代能吸收转化更多的营养物质,新陈代谢加快、种子粒数增多与饱满,果实更加硕大,促进了植物快速繁衍和发展,保持延长了生物多样性的产生。特别是蜜蜂在我国蔬菜育种和种子产业生产发挥了重要作用,为育种专家缩短育种时间、研究更多的新品种起到了主导作用,极大丰富了餐桌上蔬菜品种,从而提早告别了北方冬储大白菜的“悠久”历史,为当时实现菜篮子工程做出了贡献。植物更新繁衍,是自然生态系统维持良性循环的有力保障,蜜蜂授粉增加植物遗传基因多样性,提高植物的籽种数量和生命活力,对植物繁衍发展有着无可取代的作用。同样,在农作物生产中,蜜蜂授粉不仅能使农作物增产,还能使农作物增效提质,因此被形象地称为“农业之翼”。据美国农业部报道,蜜蜂授粉所带来的增产效益是蜂产品效益的143倍,而蜜蜂授粉带来的农业生态效益将是无可估量的。国内一些研究资料表明:蜜蜂授粉油菜可提高产量10%以上,水稻科增产2.44%,苹果产量提高2倍以上;另外,蜜蜂授粉还可以使果实中的某些营养成分增加。在我国西部大开发、退耕还林还草战略中,生物授粉媒介发挥着无法替代的作用,不但可以提高牧草种子的产量,还可以提高种子生命力和抗逆性,蜜蜂可使农作物在最佳时间得到及时充分授粉,显著提高农产品的产量和质量,促进了农作物的大量种植,有利于农作物物种的生存和繁衍。

2.2我国农业生产情况目前在农业生产中,依靠化肥、生长素、地膜、棚膜增加产量已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全国化肥年生产4124万t,400kg/hm2,超出了国外225kg/hm2的安全上线。全国粮食播种面积1.08亿hm2,每公顷用农药32.85kg。兽药、饲料、添加剂、激素和抗生素等不断地长期使用,已对食品安全造成了不同程度的影响,因此农药残留超标而引起食物中毒事件时有发生,所以寻求农业生产新的增产措施势在必行。随着农业结构的调整,规模化、区域化种植单一作物品种以及反季节蔬菜的销售和设施作物的迅猛发展,对蜂授粉技术的需求显得极为迫切。农田长期应用化肥、农药造成野生传粉昆虫资源减少,人工授粉现象普遍存在;设施农业由于棚室结构的限制,阻碍了传粉昆虫的进入和空气的流通,在没有传粉昆虫的环境中,人工辅助授粉必不可少,否则开花不结果或千朵花一穗果的现象十分普遍,为保证产量的获得,所以多种人工授粉方式在全国农业生产中普遍兴起。目前,农业生产中人工授粉方式主要有人工兑花(如西瓜摘雄花对雌花)、果园中利用鼓风机授粉、设施番茄中的振动棒授粉、多种作物的激素蘸花等授粉方式。上述的人工授粉方式无论哪一种均存在以下弊端:(1)授粉不能及时有效;(2)不能准确掌握植物生理最佳授粉时间;(3)作物上、中、下坐果不均匀;(4)人工授粉劳动强度增大、在高温高湿环境下工作对人体健康带来危害,还容易造成枝叶损伤增加感病机会;(5)激素蘸花对果品带来不同程度的污染。因此开展蜂授粉工作是市场的需求,更是人类健康的需求,研究应用推广蜜蜂授粉技术可使上述问题得到解决。2.3蜜蜂授粉经济价值评估及增产优势蜂授粉技术提高农产品产量和品质:(1)李海燕博士研究表明,蜂授粉对我国36种作物生产贡献的经济价值高达3042.20亿元,占这些作物总产值的36.25%,相当于全国农业总产值的12.30%[4],是我国养蜂业总产值的76倍。(2)养蜂业对促进现代果业发展和维护粮食安全十分重要,在异花作物中,蜜蜂授粉对水果和坚果贡献率最大,达到1779亿元,占总价值的58.48%。蜜蜂授粉对于棉花、油菜籽、大豆生产也有巨大贡献,每年蜜蜂为棉花和油菜授粉后贡献价值分别为458.36亿元和164.82亿元,相当于两类作物产值的43%和76%。(3)蜜蜂授粉的替代价值大,山西省苹果和梨两种果品蜜蜂授粉的替代价值高达8.39亿元,相当于全省水果总产值的6.44%。(4)70%以上的异花作物在没有蜜蜂授粉的前提下,开花不结果或千花一果现象较为普遍,设施作物又因棚室结构的隔绝与阻碍空气的流通显得更为突出,所以蜜蜂授粉的出现弥补了棚室作物传粉昆虫的不足。研究表明:蜜蜂授粉还可以使果实中的某些营养成分增加,如100g黄瓜中VC的含量增加0.25mg,100g西红柿中果糖和葡萄糖的含量增加0.14%;蜜蜂授粉可使蔬菜籽种提高10%~120%,具有籽粒饱满、千粒重增加,发芽率整齐等特点。蜜蜂为棉花传粉,棉籽千粒重增加3%,发芽率提高29%;水稻千粒重增加2.6%~2.94%;油菜千粒重增加5.1%~28.1%。在我国西部大开发、退耕还林还草战略中,生物授粉媒介发挥着无法替代的作用,如利用蜜蜂为三叶草授粉可增产4倍,切叶蜂为苜蓿授粉可增产2~4倍。

2.4国外蜂授粉技术应用蜂授粉技术是现代都市农业,尤其是设施农业生产必不可少的生物授粉技术,符合绿色安全农产品生产原则,与其他农业增产技术措施相比:具有低碳、安全、快速、省工、便捷、不占用耕地、不消耗能源,投资小见效快等优点。一些发达国家早已把蜂授粉技术作为一项农业专项投入,在政策上鼓励和支持农场使用蜜蜂授粉;法律上制定相应管理条例;在实际中根据作物品种、种植面积、授粉季节等,配备一定数量的蜜蜂完成授粉工作。在20世纪70年代,国外养蜂用户就已免费使用GPS通信系统,通往蜂场的公路可得到政府免费修补,在养蜂用具上也有相应的补贴政策。如美国400万群蜜蜂,有350万群用于作物传粉,日本的角额壁蜂、前苏联的红壁蜂大面积应用于早春果树传粉,加拿大切叶蜂为苜蓿传粉,每年度繁殖数亿只,欧盟共同体成员国每年利用熊蜂已达100多万群,除满足本国农作物需求以外,还向其他国家出口。在20世纪90年代,我国先后从加拿大、日本、以色列、荷兰引进过切叶蜂、角额壁蜂和熊蜂。目前,荷兰熊蜂每年以3万箱的速度进入国内授粉市场。

2.5国内蜂授粉研究进展我国从事蜜蜂授粉在研究时间、内容及水平、人员力量投入、领导重视程度与群众接受能力等方面与国外都存在较大差距,特别是在推广蜜蜂授粉作物种类与应用面积方面差距明显。发达国家发展养蜂业主要以授粉为主,蜂产品大多依靠国外进口,而我国养蜂者均以生产蜂产品为主要收入,而授粉为辅助增收途径甚至不参加授粉工作,严重忽视了蜜蜂对人类最大的贡献价值。20世纪70年代中期,国内部分地区开始利用蜜蜂进行规模授粉,包括大连旅顺、山东烟台、栖霞果树等。真正从事蜜蜂授粉研究工作是从1986年开始,在北京市农林科学院养蜂研究室成立了蜜蜂授粉课题组,授粉研究首先从大白菜亲本繁育授粉开始,逐步过渡到甘蓝、萝卜、花椰菜、黄瓜、芦笋、韭菜等蔬菜育种,涉及多个省市多家育种单位,最终成为籽种育种必不可少的生物技术。1990年初,研究人员利用蜜蜂、壁蜂分别为西瓜、果树授粉,授粉面积从北京地区扩展到河北、山东、山西等地区。直到1998年,河北满城、乐亭县的棚室草莓蜜蜂授粉工作得到全面的示范推广。1999年,茄果类作物利用熊蜂授粉研究应用工作起步,2003年,我国第一个熊蜂工厂化生产车间在北京顺义三高科技园区建成,通过技术攻关,这是一个拥有了一年四季均可供应授粉熊蜂的生产车间。国内蜂授粉工作虽然起步较晚,但也取得了一定的进展,尤其在蔬菜育种、设施草莓、西瓜、番茄、彩椒、西葫芦、南瓜等品种,推广面积逐渐增加,通过蜜蜂、熊蜂授粉工作不但增加了产品的产量,更提高了果蔬的品质,保障了果蔬的安全。目前,北京蜂授粉工作在授粉蜂种(蜜蜂、壁蜂、熊蜂、中华蜜蜂、切叶蜂)的研究及配套应用方面已形成体系,从授粉蜂群的生产、销售、应用、回收以及配套的蜂具和操作规范都已向规范化、标准化方向发展。目前,由研究人员根据多年经验制定的设施草莓蜜蜂授粉技术、设施西瓜蜂授粉技术、设施番茄熊蜂授粉技术地方标准已开始实施,推广形势已形成区域化、规模化。授粉果品(包括蔬菜繁种、草莓、果树、西瓜、番茄等主流品种)的生产和销售方式已向市场化方向运作,打造绿色安全品牌。北京蜂授粉工作正以带动周边地区授粉产业的发展趋势在良性循环,目前,已在全国36个省市地区设立了授粉基地,年利用蜂授粉面积约数百万公顷,授粉面积正逐渐增加,蜂群数量与授粉需求关系接近吻合,且将呈现蜂群供不应求的现象,国内蜂授粉工作蓄势待发,前景广阔。

3我国养蜂生产现状

3.1中国蜂业生产现状2005年至今国内饲养的蜜蜂数量基本稳定在730万群,其中西方蜜蜂约占2/3,东方蜜蜂约占1/3。东方蜜蜂以生产蜂蜜为主,西方蜜蜂主要生产蜂蜜和蜂王浆。中国西南部、东北部地区以生产蜂蜜为主,养蜂发达地区的蜂农以生产蜂王浆为主,如江浙一带。2005年,中国蜂蜜产量为29.3万t、蜂王浆产量为3000t、蜂花粉产量为5000t、蜂胶产量为350t、蜂蜡产量为4000t。全国现有蜂农约30万人[5],分为专业养蜂者和业余养蜂者。目前中国蜂产品加工企业约2000家,蜂产品加工企业年产值约80亿元,但年销售额在1000万元以上的大型企业不超过100家,中型和小型的企业居多,另外还有零散的个体销售者。中国的蜂蜜有一半出口,主要出口到欧、美、日等国家和地区。50%~60%蜂王浆出口,其中90%出口到日本,全世界的蜂王浆90%以上产自中国,80%~90%蜂蜡出口到国外。

3.2中国养蜂生产模式根据我国养蜂生产现状,可将蜂场分为3种类型:(1)定地饲养:北方80%蜂场以定地饲养为主。(2)部分小转地养蜂:主要采集本地及周边地区1~2个蜜源为主。(3)周年转地蜂场(流动蜂场):以追花采蜜为主,以南方蜂场为主,常年在外属流动放蜂。这3种模式各不相同,定地饲养型:受家庭经济条件和本地蜜粉源植物种类所限,属于被动养蜂“靠天吃饭”,遇到风调雨顺、年景好的时候就大年丰收;遇到小年只可解决蜂群自身温饱,不需要花钱购买给蜂群越冬所需饲料;若遇到干旱少雨年份属于歉年,蜂群不但没有经济收入还要花钱购买饲料进行饲喂,则属亏本经营。小转地放蜂采蜜可根据天气变化、周边主要蜜源泌蜜状况提前踩点考察,主动出击,这些蜂场有较固定的放蜂路线,一般在100~200km范围内,由被动采蜜转为主动采蜜,效益稳定。周年转地放蜂采蜜属于大流动放蜂采蜜,养蜂员常年在外较为辛苦,蜂场开支较大,经济效益相对不太稳定,有风险。

3.3如何使蜂群效益最大化2011-2014年,我们分别对3种类型蜂场(定地、小转地、周年转地)进行运营模式研究,改变传统采蜜为主的经营方式,以授粉为主,兼顾采蜜的运营模式,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效果,蜜蜂授粉收入占蜂场全年收入的40%以上,蜂场全年总收入增加了1倍左右,效果极为明显,实现了“蜜蜂授粉架金桥、养蜂农业双丰收”的双赢理念。有效引领并推动了各大蜂场进行农业授粉的积极性,使授粉市场逐步显现出用户认可接受、领导重视鼓励、蜂农积极参与的良好局面。从中得出结论:要使蜂场获得较高效益、实现蜂群效益最大化,就要转变传统蜂场经营模式,转变思路、与时俱进,挖掘蜜蜂对社会的最大贡献价值,结合本地区作物授粉情况,主动出击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点,改生产蜂产品为主向结合授粉为辅的方向转变,最终实现以授粉为主,生产蜂产品为辅的良性蜂业发展模式。

4蜂产品与人类健康

国民经济论文范文第3篇

流通业与国民经济的协同发展对双方经济功能的发挥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主要体现为正相关协同效应、交叉协同效应和多层级协同效应。

(一)流通业与国民经济的正相关协同效应在国民经济运行中流通业承接着生产和消费,对国民经济的快速增长和正常运转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流通业规模及效率提高,国民经济效益和经济运转效率将会明显改善。流通业的发展速度与国民经济发展的速度不一致,甚至滞后于国民经济的发展,则将成为制约国民经济全面快速发展的瓶颈。反过来,国民经济的发展对流通业的成长起到了强大的带动作用。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和结构的变化,流通业将逐渐具备相对独立性,并逐步成熟。因此流通业与国民经济具有正相关的协同效应。一方面,流通业通过连接生产和消费对国民经济中的企业生产和各个行业的发展发挥着引领市场、决定生产、促进消费的作用。具体来看,流通业通过发挥其规模优势以及采用先进的流通模式等手段降低产品价格和经济运行成本;通过商品流通交换和为其他产业提供服务把各个不同产业紧密地联系到一起,增强了各个产业之间的关联程度。最终提高优势产品、企业、产业的竞争力,进而实现国民经济又快又好地发展。另一方面,国民经济的又快又好发展对流通业具有很强的带动作用,有利于促进流通业规模的不断壮大以及流通模式的不断创新。国民经济综合竞争力越强对流通业正向辐射效应越强大,具体表现在政府及社会加大对流通业的投资力度,流通业的基础设施会更加完善,从而流通业获得较快发展。

(二)流通业与国民经济内部交叉协同效应流通业和国民经济内部存在着交叉的影响过程:首先,流通业发展对经济发展贡献较高,流通业产值增长越高,GDP的增长速度就越快。其次,流通业的发展对国民经济中的就业状况可以产生明显的影响。流通业作为劳动密集型产业对人力资本要求相对较低等特点决定了流通业在经济发展中成为解决劳动力就业的最主要行业之一,在就业增长中发挥重要作用,同时促进经济发展与社会稳定。最后,从流通业与其他产业的产业关联度可知,流通业是前向部门,流通业提供的大多数产品属于生产服务型资料,而各产业生产效率的提高和产业竞争力的增强在很大程度上是通过有效消费这些生产服务型资料来实现的。

(三)流通业与国民经济内部多层次协同效应由于流通业与国民经济的主体层次性,流通业与国民经济之间的协同作用依次存在于企业、产业层级上。在企业层次上,流通业整体发展是各类流通企业的发展,国民经济的增长最终亦来源于这些企业产生的贡献。在产业层次上,各区域内产业结构及主导产业集群的构成会导致对流通业产生不同的需求,从而影响流通业内部构成以及流通业规模的变化。同样,不同区域流通业的整体发展状况也会影响到该地区产业结构的形成,进而对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带来不同程度的影响。其中,流通业内部构成特征在流通业与国民经济多层次协同效应的形成过程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中介作用。一方面,流通业的内部结构是生产力分布特征的表现[6]。因为具有流通业相关知识和技能的人才不仅是生产性要素,也是具有内在价值追求的资本性要素。人才的分布在流通业的不同内部结构中表现出比较明显的优势。另一方面,流通业的内部结构是资源的蓄水池,流通业的不同结构特征导致了不同区域内资源的分布状况差异,资源的积蓄作为经济运行高效率的重要标志,促进了资源集聚国民经济的高速增长。

二、流通业与国民经济协同发展机制的构建

(一)框架构建流通业与国民经济是一个具有多样性的复杂的综合系统,根据流通业与国民经济协同发展的效应,并结合二者的发展现状,本文构建了流通业与国民经济协同发展的机制如图1所示。

(二)流通业与国民经济协同发展机制的构建1.市场调节机制。流通过程诸因素的相互联系、相互制约,构成复杂多变的市场关系,通过市场机制的调节作用可以维护市场的正常运行,具体包括:(1)价格作用机制。价格机制的运行贯穿流通的整个过程,是市场流通的重要调节机制。具体表现在:首先通过运用价格机制,协调市场供求,合理调节流通中商品的供求关系,实现供求稳定,促使价格与价值的统一,进而实现商品的充分流通,最终促进国民经济稳定发展。其次,价格机制调节能实现社会劳动的节约和流通中商品的合理比例分配。参与交换的当事人的收入和支出,受流通过程的价格波动信号的影响,生产者会根据成本和利润的变动来重新组合生产要素进行生产。相对价格的变动促使社会劳动转变为社会紧缺产品,起到调节社会劳动分配的目的,形成流通中商品构成的合理比例结构。最后,调节消费结构和消费水平。购买力决定消费水平和消费结构,在货币收入一定的条件下,价格水平升降影响消费者购买力进而影响消费水平。当价格水平一定时,相对价格的变化会改变消费构成。(2)利率机制。通过竞争过程中利率的变动,引导资金的流向,加大对流通业的投资,推动流通业的发展。(3)劳动力价格机制。劳动力价格上涨,流通企业成本上升,会阻碍流通企业的发展,劳动力价格下降,流通企业难以留住人才,同样会影响流通企业的发展。2.行政计划机制。我国市场秩序不健全,市场在调节资源配置方面的作用未得到充分发挥,因此政府在推动流通业发展和提升竞争力方面扮演着重要角色。行政计划机制包括:(1)制定发展规划机制。政府根据地区的比较优势及不同地区经济发展特点,利用获取信息便利的优势,制定流通业发展规划,并为促进流通业发展提供政策支持。(2)保护与激励企业创新机制。当今时代,创新能力是一个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也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关键。政府需要通过有效的调控机制,保护与激励企业的创新积极性。鼓励各类流通企业不断创新流通方式,通过第三方电子商务平台从事网上交易。开展电话、网络和电视购物等交易方式,不断创新网络销售的新模式。(3)引导中介机构发展机制。即政府通过为中介机构创造公平的竞争和发展环境,引导流通业内部中介机构的规范发展,在规范的基础上进一步发挥行业协会等中介机构的作用,使其真正发挥桥梁和纽带作用,增强中介机构在流通业发展中的作用,在发展现代商贸流通业的同时,运用现代经营方式和服务技术改造传统商贸流通业,促进商贸流通业的改革和发展。(4)建设跨区域创新体系机制。政府通过跨区域科技合作及创新体系的建设推动本区域流通业融入到更宽更大的区域和全球的产业价值链中,实现流通业与全球市场、全球价值链结合。3.市场竞争机制。市场竞争的外在压力是流通业与国民经济和谐发展的动力,流通业的快速发展需要与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相匹配,而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需要流通业的助推和带动。市场竞争促使流通企业优化资源配置,不仅能促进流通企业的发展,同时防止竞争对手的模仿。流通业通过两种方式优化要素资源的配置:(1)外部机制———通过包销、兼并收购、参股与控股、、连锁经营等多种要素资源的配置方式进行优化。(2)内部机制———通过要素资源的整合、业务重组、优胜劣汰等多种方式进行优化。4.财政金融扶持机制。建立财政金融的扶持机制,刺激流通企业增加研发支出,提高流通业竞争力,推动国民经济发展,实现二者协同发展。(1)财政支持机制。首先,通过减免税收、加速折旧的方式对投资流通給予补偿,带动对流通业的投资;其次,通过财政补助、补贴等方式来鼓励投资;最后,政府通过财政转移支付,实现产业倾斜。(2)金融支持机制。流通业与国民经济的协同发展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持。首先,政府对流通业的投资提供低息贷款,并且出面对贷款实行担保。其次,商业银行针对流通企业实行有别于其他行业企业的授信标准,缩短审批流程。再次,银行可对流通业相关企业贷款实行风险补偿机制及贴息,提高风险容忍度。最后,银行创新贷款形式。基于流通行业企业现金流、物流的特点,开发诸如合约、保单和票据贴现等新型抵押产品。5.合作机制。(1)信息沟通机制。在协同治理过程中,沟通障碍极易引起冲突,而政府可以通过构建公共信息平台,借助电子政务的优势,建立双向沟通机制,改善协同成员之间的沟通。很多地方的公共信息服务平台建设比较落后,信息不对称的现象非常严重,给流通业与国民经济的和谐发展无形中设置了障碍。例如很多的物流企业通常在运输、保管和仓储的普通物流服务领域开展低价格竞争,但在专业化的服务领域却很难找到合适的合作伙伴,二者协同急需相应的平台和桥梁。构建公共信息服务平台,充分发挥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实施信息更新责任制,不断加强电子政务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不断促进各类信息资源的充分交换与共享。(2)跨区域协调机制,不同区域之间的有效合作,需要有相应的组织协调机构以及合理的协调机制。成立职能化的流通业组织协调机构,主要负责统筹规划、指导实施和信息沟通服务等工作,建立有效的流通组织协调机制,推动和引导区域流通业全方位、多层次、高效益全面合作。6.文化机制。(1)营造文化氛围机制。加强宣传,改变流通业主体的思想意识观念,做到诚信、守约、合作等,使流通业主体专注于核心业务,从而提高竞争力。对流通业与国民经济协同发展比较好的区域,通过总结经验,逐步推广,以起到“以点带面”的效果。消除两者协同发展的障碍,为流通业基础设施建设和流通业人才培养创造有利环境。规范流通业的市场竞争秩序,稳定业内企业规模和管理水平,继续推进企业的信用评级机制,有效防范合同违约、恶意竞争、偷逃税费、债务拖欠等商业欺诈行为。(2)协同治理理念机制。区域政府逐渐转变为以流通业为导向,积极回应流通业发展需求的新型政府,不再是凌驾于流通业之上的机构。具体的可以做到以下几点:一是保障流通主体基本需求;二是努力提高对流通主体的服务水平;三是加强与流通主体的沟通,提高他们的满意度。(3)制度体系机制。在我国目前法制环境下,各种非政府组织缺乏规范的运作进而影响着协同合作。因此通过科学、合理的制度,来明确其职责权限、规范运作规则,达到增强非政府组织的自我约束和管理能力的目的,最终为创建新型的社会管理和调控体系创造法制基础,更为流通业与区域经济的协同发展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7.集约机制。通过集约机制提高现有资源的使用效率和流通效率。集约机制包括:(1)物流资源的整合机制。通过对物流资源的合理组织、整合、优化配置和集成,把原来小规模的分散独立的物流资源重新分工和配合,形成物流联盟,最大限度地减少物流资源的浪费、降低物流成本、提高物流的竞争力。物流资源的整合包括物流基础设施、物流信息化、物流企业与功能等资源的整合,进而提供更加专业化的物流服务。(2)信息集约机制。信息化时代,信息不仅决定了流通业的发展方向,而且也决定着现代流通业的运作方式。在流通业发展过程中通过电子商务,流通业主体可充分利用Internet的巨大优势建立信息系统和网络平台,开展客户响应模式,信息传递和处理系统,实现信息集约化,加快流通业与国民经济的协同发展。8.创新机制。(1)流通主体创新机制。①加快流通企业产权制度改革。即对原有国有独资企业的产权制度进行改革,引入其他投资者,特别是战略投资者,一方面形成新的利益主体,另一方面充实流通企业资本金和流通资金,在新的竞争中获得资本动力[7]。②加快企业流程再造,重新设计流通企业的作业流程,使流通企业的成本、质量、服务和运转效率等各项指标得以明显改善。(2)流通方式创新机制。即建立现代物流配送系统。通过电脑管理、电视调度和卫星定位等现代物流跟踪系统,实现全天候物流配送。(3)流通空间创新机制。即区域流通与全球性流通紧密结合。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当今世界,任何国家和地区的企业活动都必须参与国际流通。大多数流通企业都是全球流通链条上的一个环节,要使整个流通链条能够畅通运转,提高流通的整体运转效率,链条上的各个流通企业必须在各方面遵守共同的约定和规则。

三、促进流通业与国民经济协同发展的对策建议

(一)明确政府角色定位政府在协调流通业与国民经济协同发展过程中扮演着其他任何市场主体无法替代的重要角色。首先,政府通过政策制定引领着流通业的发展方向。例如政府通过政策性财政金融机制来鼓励和引导流通业的发展方向,同时还可以通过舆论宣传工具,形成良好的协同发展理念。其次,政府能保证各项机制的顺利实施。政府通过制定协同发展规划,并借助相应的法律法规来确保各项机制的实施。第三,政府要为流通业与国民经济的协同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营造协同发展的文化环境,消除协同发展障碍,为基础设施建设和人才培养创造有利环境。构建协同发展的制度体系,增强非政府组织的自我约束和管理能力,为流通协同发展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第四,政府要加大宣传力度,传播协同发展成功案例,交流总结流通业与国民经济协同发展的成功经验。但是只靠政府的作用远不足以实现流通业与国民经济的协同发展,需要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以及地方政府之间政策的相互配合,以及区域政府之间建立跨区域协调机构和协调机制,最终实现不同区域之间的有效合作。

(二)完善基础服务体系,优化流通业与国民经济协同发展的硬环境打造更高水平的便民商业体系。在各个社区商业的便民服务体系建设过程中,通过传统和现代商业服务模式的结合,把零售、餐饮等各种便民服务结合起来,并把商业和民政等多种社区服务功能结合在一起,不断加快“一刻钟社区服务圈”这样一种新的便民商业服务网络建设起来,鼓励多形式发展居民服务业。完善农产品流通体系,加快农产品流通设施建设。不断加大对农产品批发市场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力度,做到农产品零售网络的全面覆盖,使农产品物流配送渠道全面畅通,有效衔接农产品的生产和流通环节,建成以批发市场为核心、以零售网络为保障、以物流配送中心为支撑的现代农产品流通体系。积极推广农产品展销中心、农超对接、农餐对接、农校对接等衔接方式。

(三)优化流通业与国民经济协同发展的软环境软环境是相对于硬环境的概念,是指除去物质条件外的制度、政策、法律、文化等条件的总称。政策环境。政策支持是流通业与国民经济协同发展的基础。各地区相关部门应该立足于本地区流通业和该区域经济协同发展的切实需要,针对该区域经济和流通业的特点,制定相关政策。推动流通基本法的立法进程,做到有法可依,严格执法。当前我国经济发展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国内需求从中长期来看具有很大潜力,应加快流通业的发展,助推国内消费,国务院应尽快出台各种法律法规,诸如针对批发市场、商业网点、网络销售、典当等出台相应的管理条例,以及针对大型商业设施(批发、零售)审批和建设方面的法律、法规,以法治商。为规范交易行为,应尽快出台公平交易和市场竞争法,为流通业的发展提供良好的法制和市场竞争环境。市场环境。具备健康的市场环境,市场才可能发挥资源配置的作用。依靠市场来解决资金流、劳动力、商品流运动的方向,减少了资源配置中的无序甚至是不合理情况。实施食品安全追溯制度,建立综合食品安全追溯信息的搜集、公布和分享平台,实现食品安全全程追溯。通过实行联合监管,加大流通领域商品质量检测力度;严厉查处操控价格、垄断等破坏市场竞争的行为,严厉惩戒违法经营主体。在流通领域通过搭建失信企业数据库,加强信用信息的互联互通和协同监管,进一步深化诚信体系建设。

(四)加大对流通业的投资,激发全社会发展流通业的活力政府在不断加大对流通企业投资的同时,放宽流通企业的准入条件和领域,引入社会资本,拓宽投融资的渠道,不断带动整个社会发展流通产业的积极性,不断巩固流通企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基础性地位,成为整个社会愿意投资并能够产生高投资回报的产业。努力解决融资困难,不断引导创新发展,支持银行、保险、担保、典当、小贷公司、商业保理、融资租赁等融资机构开发出符合流通行业特点的融资产品,加强对中小商贸流通企业的增值服务。鼓励金融机构积极发展针对流通企业的融资租赁、商业保理、商圈及供应链融资等业务,加大对流通企业的支持力度。针对流通业与国民经济协同发展,政府需要加大财政资金支持力度,引导和鼓励电子商务业务、物流配送业务、商品批发零售业、生活服务业等与流通业相关业务的发展,在遵循非均衡原则的同时,推动产业结构升级、品牌建设、政银企合作。

国民经济论文范文第4篇

1.1水价分析

1.1.1供水现状中心城区用水现状主要以生活及服务业用水为主。城区地下水和牟家沟年供水量共计300×104m3,供水人口约9万人,人均日用水毛定额91L/d,用水定额较低。

1.1.2现状水价绥阳县城现状供水水价(含污水处理费0.65元/m3)为生活用水1.60元/m3、工业用水为2.20元/m3、行政事业用水为2.00元/m3、经营服务业用水为2.20元/m3、特种行业用水为4.00元/m3。县城现状需水调查,现状用水量占用比重较大的主要是综合生活用水(包括生活用水、行政事业用水、服务行业用水、特种行业用水),综合生活用水比例约为79%,工业用水比例约为21%。依据资料分析,其他行业用水占综合生活用水比例为18.75%(含行政事业用水15.2%、经营服务业用水71.5%、特种行业用水13.3%)。依次测算,现状生活用水水价为1.60元/m3,工业用水为2.20元/m3,其他行业用水综合水价为2.41元/m3,综合生活用水价为1.75元/m3,综合水价为1.84元/m3。

1.1.3市场需水分析根据绥阳县城人口、经济发展预测,2015年绥阳县中心城区人口为30万,预测城市用水需水量为6528×104m3,现有供水水源工程(在考虑在建的后水河水库正常供水的情况下)供水能力为1680×104m3,缺水量为5150×104m3,缺水率79%;2030年中心城市人口为45万人,预测城市用水需水量为9617×104m3,缺水量达8239×104m3,缺水率86%。若不新建新的供水水源工程,绥阳中心城区的供水安全将受到严重威胁,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将受到严重影响。

1.1.4供水水价预测初步考虑水价预测水平年取2030年。依据绥阳县城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及水资源规划、水资源供求关系紧张的事实,同时,全国各城镇供水水价正处于加价周期,因而外部环境好,现状水价将有较大提升空间[4]。1)综合生活可承受水价分析。根据绥阳县城城市居民2012年人均可支配收入13000万元,年均增长率按4%计算,经测算,到2030年人均可支配收入26336元。水价定价按高于成本、低利润、用户能承受的原则,以2030年可承受价作为计算期平均供水水价,参照大中型城镇居民水费投入占人均可支配收入比重的相关研究成果,结合绥阳县城实际,居民可承受水价范围为年可支配收入的1.7%~2.1%,规划2030年绥阳县城综合生活用水定额按169m3/人•a计算。经计算,可承受水价为2.65~3.27元/m3,考虑到绥阳县城缺水严重,最大可承受水价可靠上限取值;综合考虑对水价的承受能力,因而评价中计算期综合生活水价取3.10元/m3。若用水结构达到预测水平及服务、特种行业水价与居民水价上涨率相同,预测居民生活水价实际为2.83元/m3,比现状居民生活水价多1.23元/m3,执行预测水价有可行性。2)企业可承受水价分析。绥阳县城企业用水水价偏低,考虑到供水区水资源紧缺,水费支出占工业总产值的比重较大,有利于促进企业合理用水,采取节水措施,提高用水效率。同时,企业用水水价宜与地区影子水价格相当,从促进企业合理利用水资源角度出发,还可在一定幅度内高于其影子价格,因而计算期采用价格提高,取3.20元/m3。3)成本水价分析。工程总投资为26244.89万元,年供水量为592.80×104m3(其中城市供水量582×104m3/a、农田灌溉供水量10.80×104m3/a),依据工程总成本费用分析,年均总成本费用为998.83万元,经测算,原水工程成本水价为1.68元/m3。4)水价格确定。依据现状水价调查分析,绥阳县城现状水价1.84元/m3,大于工程成本水价,小于可承受水价。故依据水库供水规模,考虑水价既要具备杠杆调节作用,又要用户能承受的原则,推荐设计水平年城市供水综合水价按1.80元/m3(扣除管网分摊水价、不含污水处理费)计。

1.2流动资金流动资金按两个月的年运行费计算为63.23万元。流动资金在第四年初投入,本金在计算期末一次收回。

1.3资金筹措分析鉴于该项目投资较大、对地方经济发展重要以及地方财政能力有限等实际情况,结合避免出现较高水价加重企业负担、利于地方经济可持续发展原则[5],依据业主资金筹措意向,推荐项目资金筹措方案如下:工程估算总投资26244.89万元,工程资金来源为中央补助及地方匹配。

1.4财务分析工程灌溉面积17.466hm2,属归还坝址至下游桶脚坡河段的生产(灌溉)用水,不考虑其收入。绥阳县城年供水量为588×104m3,原水综合水价1.80元/m3,正常年份原水年供水收入为1058.40万元。工程供水收入1058.40万元,大于年运行费用341.23万元,约大于工程总成本费用998.83万元,能保证工程正常运行。工程不具有贷款能力,工程建设所需资金需政府扶持。

2国民经济评价

团山水库工程开发任务以城市供水为主兼顾灌溉,因此该项目的效益主要来自于城市供水。工程费用主要包括固定资产投资、年运行费和流动资金。

2.1费用组成工程影子投资调整系数为0.90,固定资产影子投资23620.40万元。调整后影子投资计划仍按调整前计划执行,即:第一年为11554.07万元、第二年为7600.74万元、第三年为4465.59万元。年均基本折旧费为584.60万元年运行费合计1077万元;流动资金按经营成本的10%计列,为108万元。折旧费依据综合残值率取1%,综合折旧年限按40年计算,年均基本折旧费为584.60万元;年运行费按调整系数为0.90,调整经营成本为341.43万元;流动资金按两个月的年运行费计算为56.91万元。工程年总费用为折旧费加年运行费为926.03万元。流动资金在第四年初投入,本金在计算期末一次收回。

2.2经济效益分析依据工程任务及规模,工程建成后每年可向绥阳县城供水582×104m3。绥阳县城现状单位方水量创造工业产值为185元,通过实施节水措施,依据工业需水相关预测,结合绥阳县城工业发展现状,预测到2030年,单位水量可创造工农业产值的贡献程度,预测综合用水平均影子价格为4.50元/m3。按影子水价4.50元/m3、供水量588×104m3计算,正常年份供水效益为2646.00万元。

2.3国民经济评价指标根据项目费用与效益分析,测算项目国民经济相关指标见表1。经计算,工程经济内部收益率8.31%大于8%;经济净现值769万元大于零;投资回收期13.4年,故项目经济指标可行。

2.4经营、财务风险分析水作为绥阳县城当前紧缺资源,随着社会的发展,人口增加,区域水量需求不断增加,而该地区水资源开发有限,采用节水设施的节水量不可能替代水源水量,因此团山水库水量需求受影响的可能性较小。从政策对水价的影响上看,目前国家对供水企业税、费收取已较高,税、费改革政策将不会对水价造成较大影响,因而项目经营风险不大。

3结语

国民经济论文范文第5篇

平衡思想,即指统计利用对应相等的数量关系来达到对现象总体内外部联系的一种理性认识。关联性、数量性和平衡性是平衡思想具有的主要特点。国民经济现象及其活动间存在着众多的联系关系,表现在具体的统计核算上,就可以用数量对等方式来反映,从而发挥平衡思想的作用。事实上,平衡思想是整个国民经济核算必须遵循的基本核算原则。因为,国民经济核算是一个完整的体系,为了保障核算体系内在的逻辑一致性,就必须维持一定的总量平衡和结构对应关系。这种平衡思想在核算理论上的高度概括,就是通常所说的“国民经济核算平衡原则”。在国民经济核算中,平衡思想的应用主要体现为数量平衡等式和核算平衡表两种方式。数量平衡等式,就是反映经济现象有关数量方面平衡相等的关系式。数量平衡等式在国民经济核算中的典型表现主要是:生产法、收入法和支出法核算的国内生产总量间的平衡相等关系,投入产出分析中“中间产品+最终产品=总产品”和“初始投入+中间投入=总投入”的平衡相等关系,资金流量核算中各机构部门及全社会的资金来源与运用的平衡相等关系,国际收支核算中遵循复式记账规则形成的贷方收入性经济行为与借方支出性经济行为的对应相等关系,资产负债核算中资产与负债的对应相等及期初(末)存量与期内流量间的平衡相等关系,等等。这些数量平衡等式准确揭示了有关经济现象及其运动过程的各种结构变化和其内在联系关系。

核算平衡表,就是一种反映经济现象有关数量平衡关系的专门统计表。一切平衡表,都是以所研究对象内在的数量平衡为核心而设计的,它实质上是数量平衡等式的一种表格化形式的反映。国民经济核算中,核算平衡表突出表现在各类核算大量应用的收付式、并列式、矩阵式结构的核算平衡表和复式记账形成的国民经济账户及其体系设计上。生产分配核算中形成的“国内生产总值总表”,以单一式平衡表形式反映了国内生产总值的生产、分配与使用三个环节之间的基本总量平衡和结构平衡关系;实施产品流量核算的“投入产出表”,以矩阵式平衡表形式全面反映各部门“投入”与“产出”间的数量依存关系;“资金流量表”、“国际收支平衡表”和“资产负债表”,都以并列式平衡表形式分别反映社会资金运动过程、各种对外经济关系变动、国民经济各部门拥有的资产负债规模结构及其相互关系;而国民经济账户则是复式记账与平衡表相结合的一种“平衡账户”,它既有反映经济现象内在联系的表内平衡,又有以复式记账规则为基础的体现经济现象之间的表外平衡。所有这些核算平衡表,都有着多种确定的数量平衡关系式。由此可见,平衡思想既是国民经济现象及其运行内在关系的体现,又是顺利组织和实施国民经济核算的根本保障。

二、替代思想

替代思想,就是在一定条件下,用同类替换或类比估算的间接形式对经济现象数量施行统计核算的一种理性认识。在统计核算中,有许多经济现象及其关系都难以直接进行相关的定量核算。事实上,统计核算中的不少经济现象本身就具有相似性或是关联性,在具备一定条件时,这种相似性或关联性就为定量核算中的互相替换或类比估计提供了现实可能,从而使得替代思想被广泛应用在统计核算中,既解决了直接核算的困难,又节省了核算成本,提高了核算效益。替代思想表现在国民经济核算中,主要有“产品替代”、“成本替代”、“收益替代”、“价格替代”和“变量替代”等五种具体形式。前三种替代方式主要发生在产出核算中,因为产出核算的一般方法是产品产量乘以相应的产品价格,对那些不具备产量或价格资料的产品,就需要使用相应替代进行产出的价值核算。出于化繁为简和构建投入产出数学模型的需要,“变量替代”主要发生在投入产出核算中。因核算内容多会涉及到交易价格的确定,导致“价格替代”更多地出现在资金流量核算、国际收支核算和资产负债核算中。所谓产品替代,就是指国民经济核算中用同类或近似产品做代替而实施的核算,如工业总产出核算中用折算的产成品核算“半成品在制品期初期末差额价值”等。所谓成本替代,就是指国民经济核算中用有关经济活动的费用成本做代替而实施的核算,如在非营利性服务部门产出核算中,以提供服务活动的成本费用估算政府部门总产出;在非生产非金融资产价值增加的核算中,用支出的成本费用核算土地改良的价值等。所谓收益替代,就是指国民经济核算中用有关经济活动的经营收入或预期收入做代替而实施的核算,如旅游服务业以营业收入来核算其产出价值,地下资产存量和无形固定资产、无形非生产资产以预期收益折现方式进行核算等。所谓价格替代,就是指国民经济核算中用相关产品或资产的价格做代替而实施的核算,如居民住房消费用“虚拟房租”核算,未上市证券价值用已上市证券价格核算等。所谓变量替代,就是指国民经济核算中用有关变量做替代而实施的核算,如投入产出核算中用含有直接消耗系数的变量代替总产品变量建立的行模型、在“生产工艺相同”和“制造影响不变”假定下实施的相关推导计算等。显然,替代思想在国民经济核算中具有重要的实践指导意义,由其形成的替代方法是施行国民经济核算的有效工具。

三、对比思想

对比思想,就是统计利用既定标准对现象所做的数量比较上的认识。统计对比具有一致性的特点,即要求比较对象与既定比较标准在核算内涵口径、时间界限、空间范围等方面要互相匹配一致。统计核算中,客观现象受“同体”和“共生”等条件影响,在静态上会表现出相应的数量关联性,受“惯性”和“时滞”等作用影响,在动态上也会表现出数量关联性。前述平衡思想及其方法侧重认识和解决现象联系关系“是什么”的问题,而对比思想及其方法则更加接近于回答揭示现象联系关系“应该是什么”的问题。因为,客观现象静态的规模大小、水平高低、结构优劣和动态的速度快慢、变化强弱、趋势好坏等,只有在既定标准(条件)下予以比较观察和分析判断才能获得清晰准确的认知结果。如果把依据国民经济核算进行的定量分析也作为国民经济核算的内容之一,则对比思想体现在国民经济核算中,就主要有“对应核算”、“比率(例)分析”和“差额分析”三种形式。其中,对应核算主要应用在对具体经济现象的数量核算中,而比率(例)分析和差额分析则主要应用在国民经济的定量分析中。事实上,国民经济核算应当包括数量核算及其定量分析,否则,国民经济核算的理论发展必将受到限制,国民经济核算的实践活动必将遭到削弱。

所谓对应核算,就是在国民经济核算中,对具有对应关系的经济现象按照已有规则实施的一致性核算。譬如,产出核算中,受生产范围的共同影响,对中间消耗进行核算时,必须要按照与总产出相同的口径来计算,以避免发生重复或遗漏;在金融交易核算、资产负债核算和国际收支核算中,同一笔经济交易活动应当在交易双方按照相同价格分别进行核算,以确保核算平衡关系的成立;等等。所谓比率(例)分析,是指在国民经济核算中用有关经济现象的数量对比关系进行的定量分析活动。这种思想方法主要用在经济结构分析、经济效益分析、部门比例分析、区域比较分析和动态比较分析等方面。如利用各种国民经济核算资料进行的三次产业结构分析、用资本产出率所做的经济效益评价、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分析、产业关联系数测度、部门间依存关系分析、资金流量的内部结构分析、国际收支的各种构成及其变动分析、资产负债的部门分布分析,等等。所谓差额分析,就是指在国民经济核算中用有关经济现象的数量差进行的定量分析活动。这种思想方法主要应用在国民经济的数量平衡关系分析中,用以说明相关经济现象数量规模及其活动结果引发的平衡关系的变化。如利用资金流量和资产负债核算资料进行的部门间资金流向与资金余缺分析,利用国际收支核算资料进行的国际收支差分析,等等。无疑,对比思想彰显了国民经济核算的分析作用,是国民经济核算十分重要的统计思想。

国民经济论文范文第6篇

(一)文献数量和趋势通过检索数据分析,从1988年陈维民等在《军事经济研究》期刊发表文章《战争准备的国民经济动员计划》开始,截至2013年9月份,国民经济动员领域共有556篇学术论文在相关学术刊物上公开发表,明显低于其他领域研究成果。556篇学术刊物中包括期刊文章512篇,博士和硕士论文44篇。内部发行的《中国国防经济》2002—2012年11年间共发表国民经济动员相关文章242篇,占所有公开发表文献数量的近一半,反映了国民经济动员研究领域的特殊性。根据发文数量可以大致将我国国民经济动员的研究分为3个阶段:萌芽期(1988—1993年)、起步期(1994—2000年)和迅速发展期(2001年以后)。国民经济动员起源于战争动员,我国学者对国民经济动员的认识和研究是在和平时期基于对国内外形势的判断将战争动员转变为国防动员的大背景下进行的,故而,国民经济动员的理论研究起步较晚。此外,由于国民经济动员涵盖较多国防、军事、政治领域涉密信息和内容,许多实践指导性的应用性研究不能在公开刊物上发表,也是国民经济动员理论研究公开成果较少的原因之一。但总体上,从理论研究的视角,公开发表的学术成果基本代表的和反映了国民经济动员的理论研究进展。由图1可以看出,国民经济动员领域文章数量从2001年以后开始迅速增加,到2005年最高值82篇,整体上呈波动增长的趋势。硕士、博士论文能够体现一个领域全面系统的研究状况,国民经济动员领域44篇硕士、博士论文都在2003年以后,其中硕士学位论文37篇,博士学位论文为7篇,说明国民经济动员研究逐步系统性和深度化。

(二)载文期刊统计分析除硕士、博士论文外,1988—2013年间所统计到的754篇文献分布在115种学术期刊中,这些期刊涵盖经济、军事、法学、科技、流通等多个领域。通过分析发现,文献分布期刊虽然面较广,但却高度集中于《中国国防经济》《军事经济研究》《国防》和《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等期刊,文章数量分别为242篇,186篇、96篇和58篇,占期刊文献总数的77.2%,占据了国民经济动员研究发文数量的一多半。由此可见,《中国国防经济》《军事经济研究》《国防》和《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是我国国民经济动员研究的主要学术阵地。另外,《国防技术基础》《商业时代》《中国政府采购》《中国军转民》等期刊上发文数量也较多。除了国防、军事等领域的期刊外,一些国民经济动员研究文章主要发表于国民经济动员具体结合和交叉领域的期刊中,如期刊《中国政府采购》中刊载了8篇关于军用物资采购方面的文章,《中国物流与采购》刊载有2篇后勤物资动员的文章,国民经济动员仿真模拟研究的文章则多发表于《计算机与数字工程》等计算机类专业期刊。

(三)对论文作者研究单位统计分析对国民经济动员文献作者单位分布的研究,可以掌握有关专业人才的聚集及所在机构的状况,从而把握我国国民经济动员理论队伍的建设情况。1988—2013年公开发表的556篇文献作者来自于218家单位②。这些研究单位可以分为军队系统、政府经济动员系统、地方科研院所和高校、其他(企业等)4种类型,军队系统发表的文章数量最多,为253篇,占总数的45%,其次为地方科研院所和高等院校,共发表233篇。以各级国民经济动员办公室为主的政府部门发表67篇。具体到单位,以第一作者公开发表国民经济动员文章数量最多的是军事经济学院和北京理工大学,均为85篇,占文献总数的15.3%。其次是华中科技大学和国家发改委国防动员研究发展中心,数量分别为40篇和28篇,分别占文献总数的7.2%和5%。另外,南京陆军指挥学院、国防科技大学、国防大学等单位文章发表数量也较多,如表1所示。其中,硕士、博士学位论文主要集中在北京理工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国防科技大学等17家院校,博士学位论文最为集中,以北京理工大学为主。同时,通过不同单位发表文章的时间和数量可以看出,从1989年5月原国家计委国防司在北京召开第一次全国国民经济动员理论研讨会这一动国民经济动员理论系统研究的标志性事件开始,国民经济动员的研究逐渐由传统的军事院校和军工部门扩散到地方高校和研究机构,研究主体逐渐多元化,研究队伍日益壮大。在非公开出版物《中国国防经济》发表的242篇国民经济动员文章中,来自军队系统的作者仍是主体,占作者总数的56%。与公开发表文章作者组成不同的是,《中国国防经济》中来自各级经济动员管理机构的作者比例较大,仅次于军队系统,占作者总数的35%,来自高校和科研院所的仅占6%。

(四)研究内容分析通过对文献关键词和研究内容的提炼,将798篇国民经济动员相关研究文献分为8大内容,分别是:国民经济动员问题与对策、国民经济动员理论体系、国民经济动员预案与仿真模拟、国民经济动员能力与潜力、国民经济动员模式与体制机制、军民融合视角的国民经济动员功能拓展与特征、新时期国民经济动员特征和趋势、其他分散内容。针对国民经济动员实践工作中遇到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建议和对策是国民经济动员业务部门工作者的理论总结和提升,也是我国国民经济动员研究的起点,文献数量最多,为157篇,占19.7%。国民经济动员模式与体制机制研究是保障我国国民经济动员持续发展的核心,文献数量次之,为136篇,占文献总数的17%。针对市场经济、信息技术等高新技术革命、军事变革等新形势下国民经济动员的特征和趋势进行分析,能够有效地指导国民经济动员的健康持续发展,该类文献数量为118篇,占文献总数的14.8%。国民经济动员理论体系是国民经济动员研究首要和必须解决的问题,为我国国民经济动员领域研究者所重视,文献数量116篇,占文献总数的14.5%。另外,军民融合视角的国民经济动员功能拓展与特征研究、国民经济动员能力与潜力研究也是国民经济动员研究的重要内容。各类研究内容各时期文章数量如表2所示。

(五)研究方法分析通过文献分析,总体上,目前国民经济动员研究所运用的研究方法还较为单一,以定性研究为主,缺乏定量研究和实证研究。定性研究中绝大多数国民经济动员研究文章以描述性研究为主,占文献总数的68%,这些论文多从不同层面分析我国国民经济动员发展现状、问题,并针对解决对策、未来发展方向等提出自己的观点,在国民经济动员发展的初级阶段,这类描述性研究文章起到了积极的指导作用。另外,经验总结法、模拟法、个案研究和文献研究法也为一些国民经济动员研究者所运用,其中模拟法类研究论文主要源自国家国民经济动员仿真演练研究中心(华中科技大学)。

二、重要领域研究概述

以上研究内容划分的八大研究内容涵盖了798篇文献所涉及的国民经济动员研究领域,本部分选取国民经济动员理论体系、动员能力与潜力、动员模式以及新形势下对国民经济动员发展的研究4个重要领域进行概述,以便更清晰地把握国民经济动员研究的主要脉络。

(一)国民经济动员理论体系对国民经济动员的认识和理论体系的构建是个动态变化发展的过程,它随着国民经济动员实践的逐渐深入而不断发展和成熟。国家发改委国防动员研究发展中心(1998)回顾了我国战争时期与和平时期国民经济动员理论的发展历程,并结合《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前瞻性地提出国民经济动员理论研究需着重研究国民经济动员与市场经济接轨、国民经济动员管理体制、国民经济动员融入国民经济整体布局规划等五个方面的问题。朱庆林(2000)指出,中国国民经济动员理论创新热潮始于20世纪80年代,内容涵盖了动员的范畴、地位、功能、模式和快速动员与信息化建设等方面,其特征表现为全面性、本土性、阶段性和探索性。陈德第(2003)从16个方面对新时期国民经济动员的实践和理论研究工作进行了总结,澄清了国民经济动员理论中的一些模糊认识,并提出了新时期国民经济动员理论的研究框架。孔昭君(2005)借鉴决策理论学派和管理理论学派的观点研究了国民经济动员学的研究纲领构建,建议从国民经济动员潜力评价和国民经济动员决策支持系统两方面入手,形成国民经济动员科学研究的突破口,完善国民经济动员学科体系。焦智立等(2008)总结了新中国成立以来不同时期中国特色国民经济动员理论的形成和发展过程。苗野[7](2008)分析了我国国民经济动员理论队伍的建设和发展,认为进一步推进国民经济动员理论队伍建设,必须适应形势发展需要,坚持以人为本,拓宽人才培养渠道,构建新型的国民经济动员理论队伍培养体系和模式。王欢欢(2009)通过对国防动员与国民经济动员法律概念比较分析,指出“国防动员”与“国民经济动员”之间有交集也有区别,并不是包含或相离的关系,并表明在现实立法中,应将国防动员与国民经济动员分别立法,以满足现实所需。

(二)国民经济动员能力与潜力如何提高国民经济动员能力和潜力是国民经济动员工作的目标,也是国民经济动员研究的核心内容。民族文化的凝聚力和感召力、国家政治制度与价值观念、国家形象等软实力表现方式在不同方面都影响着国民经济动员的质量与效率,应当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国家形象的战略设计等方面提升和积累软实力,以提高国民经济动员能力。邵丹(2005)较为系统地阐述了国民经济动员能力的内涵、构成、影响因素及其重要地位,并分析了我国国民经济动员能力的现状及其存在的主要问题,给出了国民经济动员能力优化理论的数学模型,对如何提高国民经济动员能力提出了对策和建议。赵新海等(2007)研究了国民经济财力动员能力评价体系构建,从财力动员的体制、财力动员信息建设、财力动员的规模、财力动员的结构、财力动员的时效评价5方面构建了国民经济财力动员评价指标体系。禹红霞、甘瑶(2008)在分析军工企业在战备状态、紧急状态和其他各类国民经济动员中作用的基础上,着重从信息技术、军民融合等方面提出了增强军工企业应急动员能力建设的主要途径和保障措施。国民经济动员潜力是指蕴藏在国民经济中为国家安全服务的人、财、物资源,是各部门、各单位“平时服务、急时应急、战时应战”的物质基础。国民经济实力和国民经济动员潜力有着密切关系,国民经济动员潜力蕴含在国民经济体系之中,经济实力水平决定经济动员潜力水平。崔博(2005)对国民经济动员潜力指标体系进行了归类建设,弥补了原国家潜力指标体系的不足,完善了整个潜力指标体系。另外,一些研究者从供给视角、产业链视角、战争财力动员对国民经济动员能力和潜力进行了研究。

(三)国民经济动员模式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创新国民经济动员模式方面进行了大量的实践和探索。其中,宁波市国民经济动员办公室发挥政府宏观调控部门组织协调作用,利用独特的区域经济优势系统整合动员资源,创立了有效提高国民经济动员保障能力的“宁波模式”,受到各方的广泛关注。随着国民经济动员的发展,传统的经典动员模式逐渐表现出局限性,促使了敏捷动员模式的产生。与传统动员模式相比,敏捷动员模式具有动员需求的敏感性、需求变化的适应性、物资保障的快速性、动员结果的可靠性、动员成本的经济性等优势。国民经济动员“寓于式”发展模式则是多种安全威胁下国民经济动员准备的最佳模式,是指着眼保存国民经济动员“战时应战”能力,增强国民经济动员“急时应急”能力和“平时服务”能力,将“急时应急”和“平时服务”能力寓于国民经济动员“战时应战”能力之中。另外一些研究者从不同视角对国民经济动员模式进行了研究,如国民经济动员联盟组织模式、财政金融动员模式、行业协会和经济动员机构的“授权-合作”模式。

(四)新形势下国民经济动员发展研究围绕市场经济、军民融合、信息化战争、网络经济等背景条件,我国学者对新形势下国民经济动员的功能定位、发展趋势、对策等进行了大量研究,有效地指导了我国国民经济动员工作的顺利开展。统筹国防建设和经济建设,实现军民融合式发展的国防理念要求国民经济动员不断拓展自身功能。国民经济动员体系如何与政府应急管理体系相衔接是拓展“急时应急”功能的关键,从规划计划、预案编制与演练、物资储备、法规制度、管理体制等方面实现应战应急资源共享,有利于促进国家应战应急体系一体化建设。构建以需求为牵引的军地“融通式”物资应急采购模式能够有效地将国家经济力量转化为军队后勤保障力,同时也是军队适应国家经济发展形势的必然要求。库桂生(1994)研究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与国民经济动员的关系,分析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国民经济动员面临的新问题,并从动员准备、法律法规、预案和国防教育等方面提出了应对策略。网络经济时代的信息化战争对国民经济动员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使国民经济动员的动员形式和内容产生了巨大变化,呈现出许多新特点,同时也给国民经济动员工作带来了新的挑战,必须从基础设施、人才培养、组织体系等方面采取有力措施,把网络经济时代的国民经济动员工作做得更好。李连宏[31](2004)根据我国国防科技工业的现状,提出新军事变革条件下国防科技工业动员的发展策略,强调应以科技进步为基础,加强武器装备信息化,形成平战结合、军民兼容的国防科技工业。张国权等(2007)提出了信息化条件下国民经济动员的七大新理念:一体化、精确化、快速化、法制化、数字化、社会化和国际化理念,对信息化条件下国民经济动员工作具有积极地指导意义。同时,许多研究者针对新时期国民经济动员的具体领域进行了研究和探讨[33-36],推动了国民经济动员工作的深入开展。

三、结束语

国民经济论文范文第7篇

交通运输发展研究的重点对象是交通运输结构。赵一平[7](1993)自成体系地对交通运输结构与国民经济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并总结出交通运输随着国民经济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基础结构演变的规律。研究表明,经济上的“先行国”,其在交通运输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不断演化是自发的,经济发展伴随着交通运输的演变,其中每一种交通运输方式的演变都必需经历由最初的诞生到慢慢成长再到进一步发展成熟,由盛而衰最后至衰退四个阶段,相反“后发国”的交通运输发展过程中却出现特有的“加速”现象,这是受到一国经济发展的影响。

2经济发展和交通运输演变关系的实证研究

经济发展伴随着交通运输的演变,表明交通运输与经济发展具有一定的适应性。对这个问题的研究应该在一定具体的经济发展背景下进行。关于经济发展和交通运输演变关系的实证研究中,张宁(2006)通过建立起来系统科学和有关现代经济科学之间的联系,根据其基本原理进行一系列的数理统计分析,进而对我国的经济发展与交通运输演变的关系问题进行理论和经验研究。在以交通运输促进国民经济发展的同时也要注意交通运输所带来的外部负效应,如能源消耗、环境污染等问题。陆化普(2004)通过分析交通运输业中所消耗的能源占总体上能源消耗比例的历年变化趋势,提出城市交通运输的构建要即能带来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又要实现交通运输对城市、国家的环境影响和能源资源消耗的最小化,并以此构建出能源消耗和经济可持续发展约束下的交通运输结构优化模型。徐创军、杨立中和杨红薇(2007)提出建立交通运输可持续发展的指标,对各个交通运输方式对环境、能源消耗、运输量进行等方面的影响进行比较和评价。这些研究都表明我国交通运输业的发展在随国民经济发展水平不断提高的同时对能源的需求越来越大,这要求我国交通运输要朝着可持续、绿色和生态方向发展。

3结论性评论

本文分别从理论和实证两个方面对有关交通运输业和国民经济关系的文献进行综述。从理论的发展来看,国内交通运输发展理论重视研究我国在经济发展过程中与交通运输演变各个阶段相互适应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以此提出对策,这是基于我国的经济背景下。然而国外的研究如格鲁贝勒基本上还只是把眼光过于单一地集中在运输业上,这样他就难以从更广的角度观察和分析整个社会的基础结构演变过程。

国民经济论文范文第8篇

发改委规定的调整后的销售电价的结构,清晰地表述出各类用电的电价范围。也明确了各类用电之间的区别和联系。此规定,删繁就简、结构清晰。在统筹大局的基础上做到了实事求是的细化。这一规定的实施京极大地有利于解决我国当前销售电价结构不适应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重大问题。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必须要有完备的适应机制与其携手并进,不论是在哪一方面出了问题你,都会阻碍甚至阻止另一方前进的可能。制备完整详细的规章制度在这里就显得极为重要。随着规定的实施我们不难看出,利确实远远大于弊。但规定的不完备之处我们不能否认,在规定的实施中仍有疏忽之处,这就要求我们去进一步的去完善这个规定。规定中只提到了销售电价的分类价格。在此基础上,还应该在电网企业的承受能力上做相关的规定。在考虑社会承受能力的基础上,进行销售电价的分类结构的调整。在销售电价调整中要为新政策的实施提供资金保障,同时也要确保电网企业保持合理利润和一定的投资能力。在电力的使用中要逐步提高基本电价占销售电价的比重,以正确的反应供电成本,改善电力系统正常、合理、高效的运行。在发改委提出的运行办法中,确实已经在很多方面对销售电价做了详细说明,已经明确了其他农、林、牧、渔服务业用电、农副产品加工业的工业用电不执行农业生产用电的用电价格。同时中明确了地铁经营、电动汽车等优待电价措施。

二、销售电价调整存在的问题

改革是在实践和时间中成长的。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但就目前的销售电价分类中仍存在一些问题。

(一)分类标准不统一。国家经济的快速发展,结构的调整也在随之不断完善。但我国幅员辽阔,国土面积宏大,各个省市之间由于地域差异、用电性质的不同……原因,所以,及时统一用电性质在不同地区也有不同的用电分类和电价。

(二)不同的用户和电压之间存在交叉。在不同的用户之间和不同的电压等级之间存在严重的交叉补贴。在补贴中存在交叉,使资源极大地浪费,也在一定程度上让一些人、一些企业感觉到不公,不利于和谐社会的构建。

(三)规定缺乏客观的定价标准。当一个用户的受电点往往有多重性质的用电设备和不同的用电价格时,就会显现这种售电规定的弊端。除此之外,这样的弊端逼近不利于用电的规范化还会给一些不法经营者提供内外勾结、高价低供的机会。

(四)基本电费水平偏低且执行范围较小。就目前的国内形势而言,不同的省市不同用电性质的企业所用电的比例不尽相同,电费征收标准也存在差异。大部分用户的电价与用电容量、用电量和用电保证程度没有联系,未反应不同情况下供电成本的差异。在当前我国的基本电费水平中远低于国际可比水平。

(五)部分地区,部分企业存在特殊电价。在部分省像陕西、山西、重庆、安徽、江西、四川中的部分地区,在这些省和直辖市中都设有氯碱、铁合金工业中都设有优待电价。这是国家为大力支持这些企业的一个优惠政策,的确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这些工业的发展,但是也无形中对其他工业造成了不公平的心理态度。

(六)未能与上网电价、输配电价简历互动。在目前的经济体制下,市场的供求状况不能用过价格信号及时传递给最终用户,不利于引导电力生产和消费。这是受制于体制系统本身的弊端,我们不能完全消除上述的种种当前销售电价分类存在的主要问题,但我们可以在实践中去尽可能的规避和减少这些问题的发生。重要的是解决问题,不是只是发现问题。

三、销售电价调整对国民经济的影响

发改委提出的规定最主要的是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长期遗留的一些问题,体现了这种机制的先进性。我们可以看出这种规定的确有效的解决了用电机制的简化和统一。使不同机制、不同性质的用电合理高效的统一起来。此规定的实施也体现了节能意识,即在能源和环境问题日益突出的今天,新方法的实施通过经济手段及一对一的新途径对居民生活用电实行阶梯式递增电价,以鼓励全民全社会节约用电的热潮,符合我国一直提倡的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基本国策。使我国的社会经济和全民素质显著提高。此机制的提出也表现了一定的时代性。在基本电费收取上,关于减容、暂停等情况。较现在的《供电营业规则》有关规定有一定的出入,表现了在金融危机等经济特殊情况出现时与之相互动的先进的时代性。我们可以在此规定的基础上及时的发现其优点去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更要在此规定里及时准确的发现不足去更好地完善这种机制。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