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高校辅导员培养大学生自我管理能力范文

高校辅导员培养大学生自我管理能力范文

时间:2022-03-22 10:26:25

高校辅导员培养大学生自我管理能力

【摘要】本文阐述了大学生自我管理能力的内涵,分析了高校辅导员工作与大学生自我管理能力培养存在的内在统一性,提出了高校辅导员培养大学生自我管理能力的路径。要加强相关理论学习,转变管理观念,明确辅导员角色定位;结合年级特点,开展主题教育活动;不断完善大学生自我管理的各项规章制度;充分发挥学生干部在自我管理中的骨干作用。

【关键词】高校辅导员;大学生;自我管理能力;培养路径

一、大学生自我管理能力的内涵

对于自我管理的基本内涵,学者从不同的角度提出了不同的看法,至今没有公认的定义,但是不管哪种表达方式,都强调充分发挥自身内在力量对自我进行有效管理,最终实现目标。如张瑜认为“自我管理一般指个人为了寻求自身发展,实现自身目标和自我价值,对自身的思想、情感、心理和行为等进行的管理”。[1]本文参考学者们对“自我管理”内涵的界定得出,大学生自我管理能力是指大学生在大学阶段为实现自身价值,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进行自我设计、自我实施和自我约束的能力。

二、高校辅导员工作与大学生自我管理能力培养存在内在统一性

高校辅导员是培养大学生自我管理能力的核心主体,辅导员的工作对大学生自我管理能力培养的影响体现在对学生日常的教育、管理与服务的每个点滴工作中,发挥着其对培养大学生自我管理能力的重要作用。与此同时,大学生自我管理能力水平的高低也深刻影响着高校辅导员工作的质量。大学生自我管理能力培养的成效将直接反映在大学生日常行为处事之中,自我管理能力良好的局面将有益于高校辅导员开展日常教育、管理、服务工作。较强的自我管理能力会使学生调节控制行为的能力大为增强,在受到各种诱惑或者外界阻碍时,能明辨是非,坚持自己的信念,规范自身行为,从而使自我获得较好发展。因此,高校辅导员有必要去探索培养大学生自我管理能力的有效路径。

三、高校辅导员培养大学生自我管理能力的路径

1、加强相关理论学习,转变管理观念,明确辅导员角色定位

(1)积极学习与提高大学生自我管理能力有关的理论。在人的思维中,理论思维是一种高级形态的思维。只有掌握了科学理论,人们才能登高望远,透过现象看本质,找到解决问题的正确途径。目前,尚未有系统的提升自我管理能力的相关理论,但是与自我管理有密切联系的理论有非常多,比如管理学、教育学、心理学等。高校辅导员队伍需要系统地学习管理学、社会学、高等教育心理学、心理学以及教育学等理论,掌握大学生的特点和教育方法,为实施大学生自我管理能力培养提供重要保障。

(2)明确辅导员与学生的角色定位,转变管理观念。与中学生相比,大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有所提高,但是,与成人相比,仍然有明显的差距。所以,辅导员是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组织者、实施者和指导者,辅导员在学生管理工作中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只有辅导员明确了自身与学生的角色定位,才能在学生管理工作中给学生提供更多的展示舞台,满足学生的发展需求,从而调动学生自我管理的主动性,更大限度的提高学生自我管理的能力。

2、结合年级特点,开展主题教育活动

从大一新生到大四毕业生,每个年级都具有他们相应的阶段性特征,大学生自我管理能力培养要针对每个年级的特点,设定不同的主题教育活动,同时主题活动要具有实践性,能让大学生在实践中积极进行自我管理,检验效果,从而对自身思想和行为进行调控,积极吸收主题活动中好的自我管理方法,切实提高自身的自我管理能力。具体而言,针对大一新生目标缺失和需要尽快适应大学生活的情况,辅导员要开展目标教育、入学教育,开展目标教育即为他们指出本专业的就业前景和努力方向,引导大学生根据自身特点合理规划大学生活,明确自己的发展方向,使大学生的自我管理具有针对性和可行性。在开展入学教育时,辅导员要引导大学生具备自我管理意识,指出大学生活和中学生活的差异,着重强调大学需要增强自觉性,进行自我设计、自我实施和自我约束。大学二年级是人格塑造、行为心理特征形成的关键期,针对大学二年级学生要重点开展自律教育、挫折教育,继续进行目标教育,从而巩固和扩大成果。目标教育需要贯穿整个大学生活,针对大二学生,辅导员需要引导他们进一步细化阶段目标,明确近期目标,合理安排课余时间。开展自律教育指辅导员通过一系列活动引导大学生从被动接受管理走向自觉开展自我管理,即从“他律”走向“自律”。在挫折教育中,辅导员通过开展系列活动增强学生克服困难、承受挫折的能力。针对大学三年级学生自制能力增强、专业能力增强、思维更加合乎成规的情况,辅导员要开展社会实践教育,即鼓励大学生将所学知识运用于社会实践,同时引导其在实践中学会自我约束、自我管理,提高自我管理能力。针对大四年级学生的自制能力增强、人际交往水平提高、自信心不强的情况,辅导员要开展就业指导教育,引导大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提高自己的综合竞争力,增强自立、自强、自信、自律的能力,使其能在毕业后更好地融入社会。

3、不断完善大学生自我管理的各项规章制度

大学生自我管理的各项规章制度是培养大学生自我管理能力的基础,为开展大学生自我管理活动提供了制度保障。因此,需要不断完善大学生自我管理的各项规章制度,使大学生自我管理机制运行规范化。一方面,引导大学生参与制定出自我管理的规章制度,并由辅导员、学生会、班委会、各宿舍室长共同组织实施。这不仅使大学生的自我管理有章可依,而且还能激发他们的自律意识。比如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引导学生自己制定合理的班级、宿舍等规章制度,这些规章制度对学生起到了约束作用,规范了学生的行为,有利于他们形成对规范的维护意识,从而提高大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另一方面,建立奖励制度。奖励制度可以激发大学生自我管理的行为动机,我们可以通过建立奖励制度去肯定与奖赏大学生进行自我管理的行为,增加其重复再现的频率,逐步达到培养大学生自我管理能力的目的。建立奖励制度时,辅导员要找准大学生的需要,提供的奖励内容能满足大学生的需要,从而提高大学生锻炼自我管理能力的积极性。据研究表明,“当代大学生的优势需要排列为:自我成长、发展条件、心理健康、友爱交友等需要,而权力、生活质量、贡献助人和师生交流则成为非优势需要。”所以,我们可以从满足大学生的发展需要、情感需要、成就与尊重需要等方面考虑奖励制度的内容。比如有些大学在新生入学教育中就明确评选奖学金制度、三好学生、优秀团员和学生干部以及综合测评加分制度等各种奖励制度和奖项,同时辅导员还可以根据年级情况设置自我管理学生标兵、文明宿舍、先进班集体等奖项,使大学生的发展需要与成才目标紧密结合,这将极大地激发学生的上进心,强化学生的自我调控能力,促进其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4、充分发挥学生干部在自我管理中的骨干作用

学生干部是大学生自我管理模式实施的骨干力量,学生干部队伍的自我管理能力的高低直接影响着自我管理能力培养活动的效果。同时学生干部是大学生中的一员,最了解大学生的情况,对大学生具有较强的感召力,优秀的大学生在自我管理中可以起到模范代表的作用。因此,对于学生社团联合会、各级学生会、团支部、班委会等组织,应以自治化管理为核心,让学生干部全程参与其中,从而提高其自我管理能力。具体而言,第一,选出优秀的学生干部,并通过一系列活动加强对学生干部的指导和培养,着重提高学生干部的自我管理能力,这对大学生自我管理能力的培养有重要作用。第二,对于大学生管理工作,辅导员主要对学生干部进行前期指导,中期控制,后期调整教育。让学生干部全程参与其中,肯定其工作能力,提升其自我管理能力。如上课、寝室等管理,以及各种文体活动的策划与开展等,让大学生在实际的管理活动中有所思,有所悟,不断提高自我管理能力。

高校辅导员工作与大学生自我管理能力培养工作存在内在统一性,辅导员的工作对培养大学生自我管理能力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辅导员在新时期的学生管理工作中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积极探索提升大学生自我管理能力的有效路径,增强大学生奋发进取的精神,使大学生成为更优秀的人才。高校辅导员培养大学生自我管理能力的有效路径为:加强相关理论学习,转变管理观念,明确辅导员角色定位;结合年级特点,开展主题教育活动;不断健全大学生自我管理的各项规章制度;充分发挥学生干部在自我管理中的骨干作用;优化家校沟通,形成教育合力。

【参考文献】

[1]张瑜.90后大学生自我管理能力研究[D].江西农业大学.2013.

[2]张积家,陈俊.高等教育心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371

作者:张国岭;邹巧玲 单位:广州航海学院

被举报文档标题:高校辅导员培养大学生自我管理能力

被举报文档地址:

https://www.meizhang.comhttps://www.meizhang.com/gllw/zwgllw/703325.html
我确定以上信息无误

举报类型:

非法(文档涉及政治、宗教、色情或其他违反国家法律法规的内容)

侵权

其他

验证码:

点击换图

举报理由:
   (必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