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论“双一流”下中外办学教学资源整合范文

论“双一流”下中外办学教学资源整合范文

时间:2022-10-24 09:59:44

论“双一流”下中外办学教学资源整合

[摘 要]随着高等教育领域“双一流”建设战略的提出,我国高校建设发展进入了全球化时代。中外合作办学成为一种与世界高校接轨、融合的重要办学模式。目前,中外合作办学在教学资源整合上仍存在教学资源引入模式单一、资源整合尚未系统化等问题。线上线下教学资源的系统化整合不仅有利于提升教育国际化的效率与质量,培养具有多元文化背景的创新人才,也成为中外办学双方深入合作与沟通的重要保障。对于线上教学资源,应注重网络课程资源的整合共享及合作双方校际数字化资源整合等。对于传统线下资源,应遵循“课程—专业—校企”三个层级逐级、系统化整合。

[关键词]“双一流”建设; 中外合作办学; 教学资源整合

2015 年 11 月,国务院印发了《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1],这是我国继“985 工程”“211 工程”之后的又一重大战略决策,旨在提升我国高等教育的综合实力和国际竞争力。双一流建设明确指出,高等院校要“加强与世界一流大学和学术机构的实质性合作,将国外优质教育资源有效融合到教学科研全过程,开展高水平人才联合培养和科学联合攻关”[1]。在这一背景下,我国高等教育加快了与世界的接轨、融合,各种新型的国际交流、合作模式层出不穷。中外合作办学兴起于 20 世纪末,是一种吸收国外先进资源、快速提升自身实力的重要合作模式。它顺应了经济全球化、文化多元化、社会信息化时代的发展潮流,不仅成为我国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一种重要选择,也成为高等教育开展国际合作与交流的先锋队。高校在推进“双一流”建设的过程中,应给予中外合作办学高度重视,进一步加强其教学资源的优化整合[2-3],使其充分发挥对外交流的平台作用,按阶段逐步发展高质量办学。[4]引进国外优质教育资源是实现高质量中外合作办学的前提,而国内外优质教学资源的有效整合则是实现高质量中外合作办学的关键。然而,关于中外合作办学教学资源整合的相关研究却并不多见。虽然少数学者提出中外合作办学中网络教学资源的整合应从校际合作层面积极展开[5],但并未对线上线下整体教学资源的整合提出具体措施。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全面开启和“一带一路”建设的蓬勃发展,中外合作办学不应停留在一味依赖外方教育体系的阶段,中方高校也应积极思考,如何真正实现合作,将教学资源整合共享,使其发挥最大作用。

一、中外合作办学教学资源引入现状

2020 年中国教育在线编制的《本科阶段中外合作办学数据调查报告》显示,截至 2019 年,我国本科层次的中外合作办学机构 88 个,独立法人办学机构9 所,中外合作办学项目 881 个。[6]其中,“双一流”建设高校中,有中外合作办学机构或项目的高校占比超过 86%。“双一流”建设高校拥有中外合作办学机构 45 个,中外合作办学项目 189 个,约占本科层次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和项目总数的 25%,是中外合作办学的主力。虽然参与中外合作办学的外方院校来自 30 多个国家和地区,但是从整体来看,在选择合作对象方面,“双一流”建设高校仍青睐发达国家的优质高等教育机构。其中,与美国、英国、澳大利亚、法国、德国高校合作办学的高校约占总数的 80%。而其他参与合作办学的外方院校也主要集中在欧洲、美洲和亚洲高等教育水平较高的国家和地区,如爱尔兰、加拿大、韩国等。[6]此外,约 20%的“双一流”建设高校的外方合作院校为 QS 世界大学排名前 200 名的高校。可见现阶段高等教育的中外合作办学更多是为了与国际接轨,引进国外的先进教学理念与优质的教育资源,从而推动我国高等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关于合作办学外方院校提供的教学资源,早在2006 年的《教育部关于当前中外合作办学若干问题的意见》就已经在引进外方课程、引进专业核心课程、外方教授课程、授课时数等方面做出了“占比三分之一以上”的明确量化要求。[7]经过 20 多年的探索发展,中外合作办学机构不断地积累经验,在充分理解、分析、融合中外双方培养方案的基础上,制订符合办学目标和教育部要求的合作办学专业培养方案,为国际化人才的培养拓宽了路径。以辽宁大学新华国际商学院为例,学院课程体系由中英双方联合制订,充分利用辽宁大学、英国德蒙福特大学、香港新华集团合作三方的优势资源,引进英方的优质课程,使用英文教材,实施小班授课; 通过案例教学、模拟实验、创新大赛等方式不断优化课程的实践环节设计; 鼓励中英双方教师进行教学研讨、分享教学经验与方法,在很大程度上改善了教学效果。

二、中外合作办学教学资源整合存在的问题

多年来,虽然中外合作办学在课程设置、教学方法改革等方面都获得了很大程度的创新与发展,但在其教学资源的引入与整合上,仍然普遍存在以下几方面的问题。一方面,教学资源的引入模式单一,创新思维不足。在传统的线下教学环境下,中外合作办学的外方课程通常是由外方院校派遣授课教师来华面授课程,由外方教师选取适合的教材与案例,制作 PPT课件、讲义、练习,进行教授与考核。受疫情的影响,2021 年中外合作办学的外方授课大多转为线上课程,且由于时差原因,外方教师通常只能选择通过录课与在线辅导相结合的方式来进行讲授。录课的呈现效果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外方教师的录课经验,而在线辅导的效果又取决于双方的网络是否流畅,这些不确定因素都会影响最终的教学效果。在教育网络化的今天,我们对教学资源的引入模式应有更深的理解。随着“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改革在高等教育教学中的广泛应用,网络教学已成为教学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在线教学软件如雨课堂、钉钉、腾讯会议、微信等为组织教学、开展课后讨论与答疑提供了极大的便利。学堂在线、中国大学MOOC 等在线课程平台也提供了很多精品网络课程。中外合作办学也应结合自身培养方案,甄选适合的双语类课程,并与外方院校积极沟通,尝试将更多的外方院校的优质网络课程引入课堂,作为课堂讲授内容的前导或补充,丰富教学内容。另一方面,教学资源的整合尚未系统化。这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第一,在课程信息的整合方面,对于中外双方共同承担的课程,当前的机制只是停留在外方教师将自己授课部分的讲义材料与中方课程对接教师分享,其主要目的只是避免讲授内容的重复,却没有系统建立授课教师间的有效沟通机制,授课教师缺乏课程教学上的研讨与完整课程资源的共享,因而并未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课程信息整合。

第二,在专业层面的教学资源整合上,目前的中外合作办学的机制与课程设置等都是由学院层面与外方院校进行沟通与洽谈,这当中缺少了专业层面的沟通过程。由于专业课程中只有部分课程是由外方教师负责教授,这就使单独承担中方课程的教师缺乏与外方进行有效沟通的机会,引入的教学资源相对局限,最终导致专业层面的教学资源的引入与整合并不完善,不利于专业教学质量的整体提升。

第三,目前的中外合作大多停留在课程层面上,并未真正充分利用中外高校以及校企资源。教学资源不应仅仅局限于理论知识,更应进一步深化中外合作,融合多种形式的中外高校资源。比如,开放外方院校图书馆资料文献的查阅与使用权限,为学生进行学术写作、教师开展科研提供便利; 也可以和更多中外企业合作,进行跨文化产学研深度耦合,将真实问题引入课堂作为课堂内容,提高学生的创新与应用能力。

三、中外合作办学的教学资源整合

在信息高度共享的今天,教学资源也可以通过充分整合共享实现其更大价值。中外合作办学的教学资源整合,应从线上、线下两方面分别展开讨论。

( 一) 线上教学资源的整合

当今社会,互联网高度发达,教育已经越来越趋向数字化、网络化。鉴于中外合作办学合作双方的地域差异,线上教学资源的深度整合已成为实现双方深层次国际合作的重要前提。关于线上教学资源的整合,本文将从网络课程资源整合和校际网络资源整合两方面进行阐述。

1.网络课程资源整合

随着大规模在线开放课程( MOOC) 在全球范围内的快速崛起,国内外网络教学平台的创建,为我们提供了教学资源整合与共享的新模式。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应当采用引入与自建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资源整合与共享。首先,在引入方面,应充分利用国内外可用的优质网络教学资源,如中国大学 MOOC、学堂在线以及国外大学如斯坦福大学、麻省理工学院等国际一流高校采用的开放网络课程资源。其次,在自建方面,要整合中外合作双方的资源优势,打造精品双语或外语网络课程,在丰富课程体系的同时为双一流建设提供助力。

2.校际网络资源整合

教学资源的整合不应仅仅局限在课程与专业层面上,高校应整合一切可用的中外资源,才能发挥资源的最大价值。中外合作办学应积极与外方合作院校沟通,尝试共享中外双方图书馆数字化资料的使用权限,同时,中外合作办学机构还可以建立一个校际间的网络论坛平台,吸引中外双方院校的学生加入,通过跨文化交流,学生在提升英文水平的同时积极参与传播中国文化,激发民族自豪感

( 二) 线下教学资源的整合

线下教学资源的整合应从课程资源、专业资源、校企资源三个方面分层次有序展开。

1.课程资源系统化整合

课程资源的深入整合应依据课程设置,为每一门课建立一个课程资源信息库,包括课程的教材、大纲、讲义、练习、其他教辅资料或视频,以及测试题库等。课程资源信息库应由中外教师共建共享,授课教师可以通过资源共享,获得更丰富的教学资源,来激发自己的教学思考,创新授课方式和课堂活动。课程资源的整合是一个动态的过程,需要根据中外授课教师、学生,以及用人单位的三方反馈信息进行调整与实时更新,确保各种教学资源的最优化配置,从而保证课程内容的全面性。

2.专业资源整合

以专业为单位的信息整合有助于专业整体教学质量的提升。首先,高校可以建立一些专业类的数据库或案例库,这不仅有助于专业教师丰富自己的课程教学,也能为教师科研提供便利条件。中外合作办学的专业数据库不仅要包括中方数据,更应着力调动外方教师的积极性,引入更多的外国数据与案例资源。以辽宁大学新华国际商学院市场营销专业为例,中英双方可以建立中英营销案例库、跨境电子商务案例库、市场营销国际前沿问题数据库以及跨文化沟通案例库等。通过信息共享,中方能获得发达国家的企业文化信息,合作外方也有机会深入了解我国企业文化信息。其次,由于一些中外合作办学的外方院校只是每年派遣少数外方教师来参与课程讲授,所属专业的其他教师无法与中方教师建立有效的沟通机制。通过专业资源整合,我们可以结合中外双方教师的研究方向,搭建多元化的研究平台,鼓励中外双方教师加入,实现深层次沟通与科研合作,提升专业整体竞争力。

3.校企资源整合

中外合作办学旨在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应用型创新人才,实践教学无疑成为人才培养过程中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校企资源的深度整合,不仅有助于我们构建校内外相融合的创新型实践教学模式,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应积极争取与国内外优秀企业合作,采用“引进来”与“走出去”相融合的实践模式。所谓“引进来”,教师可以整理企业存在的真实问题,在理论教学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利用所学理论分析解决企业的真实问题。同时,高校还可以定期聘请企业人员来校讲座,开阔学生视野,提升专业素养。所谓“走出去”,则是学生走出校园,到企业实习。合作企业可以为专业人才培养提供实践基地,一方面让学生感性认识未来的工作、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另一方面让企业近距离考察未来的人才资源。校企资源的整合应是动态的闭环,通过校企合作,让学生与企业直接沟通,双方真实的反馈信息,又可以促进课程内容与设置的进一步调整优化。

四、教学资源整合的有效实施

教学资源的层次化、系统化整合的有效实施离不开教师、学院与高校各层级的支持与配合。为此,高校应从以下三个方面积极行动:首先,在师资因素方面,要进行系统化的资源整合,无疑需要中外双方教师的配合与支持。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应建立健全教师激励机制,调动教师的积极性,鼓励教师广泛利用网络教学中英文资源,通过课程对接、教学研讨等进行经验分享,建立课程信息库和专业数据库。其次,在引入网络资源过程时,应充分考虑中外原有资源的知识产权问题,不要引起不必要的产权纠纷。学院应给予必要的资金支持,对网络资源,尤其是外文资源进行审查,确保接触到的信息是真实客观的,而非虚假信息。最后,校际间、校企间的信息整合与共享需要学校层面、企业层面的积极响应。学院应从多种渠道,比如兄弟院校、海外合作院校、校友会、签约企业等收集高校与企业信息,积极与合作院校和企业集团沟通,增强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和专业实践能力。

参考文献:

[1] 国务院印发《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 总 体 方 案》

作者:王书林 谢名一 党晖 单位:辽宁大学新华国际商学院 东北大学外国语学院

被举报文档标题:论“双一流”下中外办学教学资源整合

举报类型:

非法(文档涉及政治、宗教、色情或其他违反国家法律法规的内容)

侵权

其他

验证码:

点击换图

举报理由:
   (必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