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上市公司会计估计变更与盈余管理范文

上市公司会计估计变更与盈余管理范文

时间:2022-01-29 10:15:44

上市公司会计估计变更与盈余管理

摘要:

对于上市公司来说,实现盈余管理是其主要的发展目的,为了达到这一目标,上市公司会运用很多手段,会计估计变更便是其中一种非常常见的方法。本文便以相关概念的介绍为研究出发点,对上市公司进行会计估计变更的动机进行分析,并提出一些对我国上市公司进行会计估计变更行为进行规范的相关建议。

关键词:

上市公司;会计估计;变更;盈余管理

上市公司想要达到发展目的,会计工作是不容忽视的重要工作,而盈余管理作为会计工作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现阶段已经成为经济学领域与会计学领域中广泛重视的一个课题。对于一个上市公司来说,需要以会计准则为依托,有针对性的调整会计收益信息,从而达到使公司利益最大化的目的,这个过程便是盈余管理。而运用会计估计变更手段来实现盈余管理,这种现象如今在我国是非常常见的,需要对其进行规范。

一、相关概念

1.会计估计。所谓的会计估计,指的是企业在面临一项交易的过程中,如果无法确定其最终结果,可以运用交易最近可利用的一些相关信息,进行结果的估计与判断。而会计估计变更,主要指的是上市公司在资产方面或负债方面发生了一些变化公司从经济利益的角度出发,对资产或负债的相关相关信息进行了调整,包括账面价值与消耗金额等。事实上,这种处理方法并不是错误的,只是在情况发生变化的条件下,运用这种改变方式来提升会计信息的可靠性。

2.盈余管理。所谓盈余管理,指的是企业经营管理者在不违法违规的前提下,运用一些手段,如有计划的选择会计政策、对会计估计进行变更、调整交易过程中的前期差错,与关联方进行交易等,以实现企业的一些经营目的,这些手段普遍被应用在财务报表的编制等行为中。

二、动机分析

近年来,我国对会计政策变更的相关管理更加严格,这一点在法律法规与会计准则中都有所体现,因此,上市公司向相关运用会计政策变更的方式来实现盈余管理便存在很大困难,而会计估计变更无论在操作上,还是在处理上,都相对灵活与简单,因此逐渐成为近年来上市公司实现盈余管理的主要方法。在我国上市公司中,相关管理人员会通过会计估计变更手段来避税、融资以及分股,对于管理层来说,公司业绩的多少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其薪酬,因此,进行盈余管理的动机也就成立了。

1.减少亏损。对于上市公司来说,其业绩会在很大程度上受到退市政策的影响,如果一个企业的业绩在两年内连续亏损,则公司的股票就要被挂上*ST牌,而如果一个企业的业绩在三年内连续亏损,则必须暂停公司上市,其上市代码将会被保留,如果在此之后的半年以内,公司仍然无法扭转亏损态势,就要被强制退市。站在投资者的角度看,如果一个上市公司挂上了*ST牌,那么就意味着投资回报率的降低,投资者对企业发展的信心不足,企业的经营状况也会因此受到很大影响,而强制退市对上市公司的打击更是不可估量的。所以,很多上市公司都会通过会计估计变更的方式,构建起企业的“蓄水池”,在业绩较差的年份,将企业所得利润尽可能压低,造成业绩上的较大亏损,之后在下一年及时调整,使业绩恢复正常,从而造成企业转亏为盈的假象,这也是领域内部经常说的“bigbath”。对于已经挂上*ST牌的公司来说,尤其需要运用这种方法,在已经连续两年产生亏损的情况下,绝大多数企业都会运用这种方式,先大幅度亏损,之后再恢复正常业绩,以避免企业被强制退市。

2.隐藏利润。对于一些经营业绩相对较好的上市公司来说,运用会计估计变更的方式,主要是为了避税,或避免股份分配,通过对企业固定资产折旧年限或折旧费用的调整,使企业的利润降低,进而实现改变股利分配或改变所得税的目的。由于所得税的缴纳主要依托于企业获得了利润,企业对资金的筹集也会在很大程度上受到利润高低影响,所以,一部分上市公司会通过隐藏利润的方式,来减少所得税的缴纳,或增加筹集的资金,而会计估计变更便是达到这些目的的有效手段,在变更过程中,只要企业有充足的变更理由,便可以通过这一手段来实现对利润的操纵。

三、相关建议

现阶段,我国很多上市公司都会运用会计估计变更的方式来实现盈余管理,已经成为了一种非常普遍的现象,但从资本市场的角度来看,这种现象过多对于资本市场所产生的影响是消极的。因此,需要运用以下方式,对我国上市公司进行会计估计变更的情况进行规范。

1.构建披露制度。一部分上市公司想要掩盖其变更行为,在进行披露的过程中,就会避重就轻,只对会计估计变更行为进行披露,而不披露在变更行为完成之后所产生的影响,还有一些公司甚至连会计估计变更行为也不披露。针对这一现象,相关部门需要构建起更加健全完善的披露制度,上市公司在进行披露的过程中,需要将前因后果都非常详细的披露清楚,特别是该行为对企业所得利润的影响。对于拒绝披露的上市公司,要予以严厉处罚,从而达到对会计估计变更披露的规范目的。

2.完善内部审计。对于公司内部审计来说,其独立性虽然比不上外部审计,但对于企业来说,还是具有一定监督作用的。因此,对于上市公司来说,如果公司中有内部审计制度,就要在经营管理过程中,尽可能使内部审计制度完善;如果公司中没有内部审计制度,则需要抓紧时间构建起来,从而运用内部审计制度对公司管理层的经营行为进行监管,在最大程度上降低管理层进行盈余管理的动机,从而减少会计估计变更行为。

3.改善评价机制。对于企业管理层来说,提升企业经济利益是进行管理经营的最终目的,进行盈余管理也是为此。现阶段,在我国绝大多数上市公司中,管理层的利益与企业的利益是通过经营业绩而联系到一起的,因此,管理层运用会计估计变更来实现盈余管理的动机也就非常明确。从这个角度来看,如果能够对企业管理层的业绩评价机制进行改善,如运用“平衡计分卡”等方式,将管理层业绩的评价机制构建的更加全面,将财务与非财务因素都包含其中,放弃传统的只依赖财务报表的液位计管理方式,就可以釜底抽薪的减少上市公司管理层进行盈余管理的动机,进而避免产生会计估计变更的行为。

4.强化外部监管。在上市公司中,单纯运用内部审计是远远达不到监管效果的,想要实现全面监管,就必须强化外部注册会计师的审计工作。对于外部注册会计师来说,专业的职业素质与高度的职业敏感是其必须要具备的两方面条件,只有拥有者两方面条件,才能够确保外部审计人员不会因为想要提升工作效率而对公司审计程序进行人为削减的现象,也能够提升外部审计人员对会计估计变更行为的判断。如果发现违规操作,外部审计人员需要要求上市公司进行及时改正,或出具相关审计意见,对信息使用者进行提醒。通过这种方式,能够使上市公司的报表更加真实与公允,从而达到规范企业盈余管理的目的。

四、结语

综上所述,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上市公司的数量也在逐年增加,我国对会计政策变更的管理更加严格,这使得会计估计变更成为上市公司实现盈余管理的主要方式,但这种现象会对我国的资本市场产生一些消极影响,因此,需要对其进行规范,本文提出构建披露制度、完善内部审计、改善评价机制以及强化外部监管等规范建议,以期能够减少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

参考文献:

[1]林永坚,王志强,李茂良等.高管变更与盈余管理——基于应计项目操控与真实活动操控的实证研究[J].南开管理评论,2013,01:4—14﹢23.

[2]魏然.行业整体与内部个体间盈余管理行为研究——来自2003—2012年电力生产行业上市公司[J].现代商贸工业,2013,19:143—145.

[3]李菲.审计师变更与上市公司会计盈余操纵管理关联性的实证研究[J].现代商业,2011,33:246.

[4]董原,项丹.上市公司盈余管理手段及影响浅析——以海信科龙电器股份有限公司为例[J].北方经济,2012,10:38.

[5]李增福,曾晓清.高管离职、继任与企业的盈余操纵——基于应计项目操控和真实活动操控的研究[J].经济科学,2014,03:97—113.

作者:王贺丽 单位:驻马店职业技术学院

被举报文档标题:上市公司会计估计变更与盈余管理

被举报文档地址:

https://www.meizhang.comhttps://www.meizhang.com/gllw/yygllw/686606.html
我确定以上信息无误

举报类型:

非法(文档涉及政治、宗教、色情或其他违反国家法律法规的内容)

侵权

其他

验证码:

点击换图

举报理由:
   (必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