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流通业战略性地位范文

流通业战略性地位范文

流通业战略性地位

摘要: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现代流通业对国民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越来越大。中国加入WTO后,外资大量进入,从而对我国原本就处于弱势地位的流通业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因此,作者希望通过对流通业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性的实证分析,来说明流通业的战略性地位。

关键词:流通业发展战略性产业竞争

市场经济条件下,消费通过流通决定生产。任何一个企业,其以实体形态体现的有形产品或以服务形式体现的无形产品,都必须通过流通来获得价值。现代商业流通业,已逐渐发展为一个国家的经济核心与经济命脉,在国民经济中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正因为如此,在中国加入WTO谈判过程中,流通业与金融业、电信业并列为谈判的三大焦点。目前,我国流通业尚处于起步时期,在发展中暴露的诸多薄弱环节,使得我国流通业与发达国家相比相差甚远。因此,重视我国流通业的发展,把我国的流通业提高到战略地位上来,尤其是作为战略性产业来对待,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流通业的界定

目前,理论界对流通业的概念尚未形成一个统一的认识,许多学者对此提出了自己的见解。林文益认为:“流通产业是指整个流通领域里所包含的产业部门,主要有商业、物资贸易业、仓储业、邮电通讯业、金融业、保险业等”(林文益,1995)。乔均认为:流通产业包括两个部分,一是一般性商业,主要包括批发业、零售业、饮食业和外贸业;二是专门为商业服务的行业,主要包括物资供销业、仓储业、运输业、包装业等(乔均,2000)。陈阿兴认为:以买进卖出商品为手段,以营利为目的的职业经营者组成的行业(产业),即流通业(陈阿兴,2003)。无论如何,流通业是由传统意义上的商业演变而来,这一点已得到众多学者的共识。在销售形式上,现代流通业包括批发业、零售业和其他销售形态。限于资料的可得性,本文中以批发和零售贸易餐饮业数据来近似替代流通业数据。

从表1中可以看出,我国改革开放20多年以来,不考虑物价上涨的因素,流通业总产值从1981年的255.7亿元上升到2002年的8215.3亿元,足足提高了31倍多。

从图1中可以看出,我国流通业从1981年至2002年几乎一直保持着强劲的发展势头。可以说,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流通业的发展是显著的。

流通业是战略性产业的实证分析

目前,学术界对于战略性产业的标准还没有形成一个统一的认识。也就是说,符合什么条件的产业才能实施战略性贸易政策,或被称为战略性产业,至今尚无定论。从未来学和发展经济学对产业分类的基本概念出发,战略性产业指的是一种对人类生存和发展始终起着关系到国计民生作用的产业。也就是说,分析流通业是战略性产业,可以从流通业在我国国民经济发展中的影响角度来分析。流通业对我国国民经济的影响,可以通过流通业总产值与国内生产总值之间的关系来说明。国内生产总值由第

一、第

二、第三产业增加值构成,也就是说,影响国内生产总值的因素有第

一、第

二、第三产业增加值。为了说明流通业发展对国民经济的影响,同时考虑到流通业在第三产业发展中占据着主导性,我们将流通业总产值取代第三产业增加值(出于建立模型的需要,以避免模型中出现横等关系)。设Y-国内生产总值(GDP),X1-第一产业生产总值,X2-第二产业生产总值,X3-流通业产值(批发和零售贸易餐饮业)。

根据表1中的数据,我们对国内生产总值、第

一、第二产业及流通业产值进行趋势分析。由图2可以看出,国内生产总值、第

一、第二产业及流通业产值的发展趋势一致,解释变量(X1、X2、X3)较好地反映了被解释变量(Y)的波动变化情况。图3:X1、X2、X3与Y的相关分析单位:亿元

根据表1中的数据,我们分别对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及流通业产值与国内生产总值作相关分析。图3中,图a说明X1的发展与Y密切相关,起始呈近似线性关系,往后散点逐渐攀生,呈现非线性;图b中可以看出X2与Y的发展显示出极好的线性关系,相关度很高;图C说明X3与Y也呈现较高的线性相关关系。根据以上分析,出于构建模型的需要,我们近似认为X1、X2、X3与Y有较好的线性关系,建立模型:

Y=a+b1X1+b2X2+b3X3

其中,a是参数,b1、b2、b3分别是X1、X2、X3的系数,表示X1、X2、X3增加一单位,Y分别增加b1、b2、b3单位。根据表1中的数据,建立计量经济模型:

Y=551.77+0.47X1+1.45X2+2.28X3

t=(3.59)(26.31)(5.29)

R2从已建立的模型中可以看出,各参数估计值的符号为正,说明X1、X2、X3与Y正相关,符合经济意义。R2=0.9998,说明样本的拟合优度较高,模型中Y变化的99.98%可以用回归模型中X1、X2和X3变化来解释。F=36139.17,较高的F值说明模型对总体的近似程度很高,效果好。取显著水平α=0.05,t(22,0.025)=2.074,而tx1=3.59,tx2=26.31,tx3=5.29,均大于2.074,说明各个解释变量(X1、X2、X3)对被解释变量(Y)影响都显著。整个模型拟合程度较好。

b1=0.47,说明第一产业每增加一亿元,GDP增加0.47亿元;

b2=1.45,说明第二产业每增加一亿元,GDP增加1.45亿元;

b3=2.28,说明流通业每增加一亿元,GDP增加2.28亿元。

以上分析可以看出,流通业的发展对于推动GDP的增加作用是最大的。以往的流通企业发挥着单纯衔接产需,为工厂被动行销商品的功能。而今,现代流通企业的经营活动范围已从流通扩展、延伸到生产领域,在很大程度上发挥着引导、组织生产,甚至创造消费需求的主导功能。经过20年来的改革开放,我国流通业正在逐步走向产业化,向第

一、第

二、第三次产业全面延伸,流通业的战略先导作用更加突出,对国民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更加显著。

对我国流通业发展的展望

从经济发展战略角度看,现代商业流通业已经成为全世界聚集财富最快的行业。据统计,在世界500强排名中,商业流通企业占到10%;在美国50强排名中占到20%。中国流通业经过20多年来的改革开放,与计划经济时期长期萎缩的流通业相比,有了长足的发展。但是,目前许多问题正严重制约着我国流通业的发展,如我国流通企业规模小、管理差、技术低,发展不平衡等。将流通业提升为战略性产业,其内涵就是彻底改变流通业对各大产业发展亦步亦趋的“附庸”地位,将其作为独立的产业,并放到优先发展的先导位置上,以它的发展带动各大产业的发展。现代流通业是中国经济的血脉和神经,也是经济驱动的强大动力。重视我国流通业的发展,将它提到战略性产业的角度来看待,是推动整个经济的良性循环,决定经济运行速度、质量和效益的引导性力量。

参考资料:

1.郭冬乐、宋则,中国商业理论前言,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

2.吴敬琏,中国流通业缺陷与出路,商业时代,2003年第1期

3.郭国荣,入世后我国流通业改革发展的主要趋势,宏观经济研究,2002

4.宋则、王京,新时期流通业的发展与经济结构的调整,财贸经济,2002

5.陈阿兴、李朝鲜,现代贸易组织创新研究,中国物资出版社,2003

6.乔均,转型期流通产业发展实证分析及对策研究,经济学动态,2000

精品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