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中部地区中小型外贸企业的发展范文

中部地区中小型外贸企业的发展范文

时间:2022-01-27 11:49:26

中部地区中小型外贸企业的发展

摘要:

当前中国开始步入经济“新常态”,出口下滑、国内生产要素成本上升等因素,导致众多中小型外贸企业经营亏损甚至倒闭。文章分析了我国中部地区中小型外贸企业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探究了新常态下加快推进中部中小型外贸企业发展的对策,以期为我国中小型外贸企业转型发展提供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

新常态;中部地区;中小型外贸企业;发展

近年来,我国中小型外贸企业在社会与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地位越来越重要。中小企业约占我国企业总数的99%,出口创汇约占总数的68.3%,技术创新数量约占全国的75%[1]。当前,世界经济仍处于国际金融危机后的深度调整期,疲弱复苏成为常态,而我国经济发展业已进入新常态。受潜在增速放缓、出口增速下滑、产能过剩等因素影响,国内企业生产经营困难较多,部分领域风险显现,经济下行压力较大。中小型外贸企业如何把握好新常态下的发展定位,实现转型升级、动力转换,科学应对新挑战,成为我们需要认真思考的重要命题。

一、外贸发展新常态

当前,我国外贸发展的要素禀赋、比较优势已经发生变化,国际经济格局正处于调整期,我国外贸发展出现新常态:外贸高速增长的时代已结束,中低速增长成为常态;支持外贸长期高速增长的劳动力、土地、资源、环境等生产要素的低成本比较优势逐步丧失,依靠技术、品牌等高附加值因素参与竞争将成为常态;不断增多的贸易摩擦将成为常态[2]。我国经济发展在面临各种挑战的同时,也将呈现新的积极态势:一是改革进程有望提速。土地、利率、汇率等改革的推进有利于优化市场要素配置,产权、反垄断、国企、商事等改革的深化将进一步激发市场活力,行政审批、财税体制改革也有助于统筹发挥市场和政府作用。二是结构调整出现新变化。2014年,全国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已经超过投资,达到51.2%,比上年提高3个百分点,消费的基础作用不断巩固;服务业比重提高到48.2%,经济正在由工业主导型向服务业主导型转变。三是新动力正在加快孕育。2014年,全国新登记注册市场主体增长14.2%,网上零售额增长49.7%,快递业务量增长51.9%,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不断涌现。此外,我国经济的巨大韧性、潜力和回旋余地以及外部环境的总体向好,都将有助于巩固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良好态势。新常态下,中部地区积极应对世界经济全球化的大趋势,抢抓机遇参与国际经济合作与竞争,对外贸易额逐年增长,外资企业实力增强,招商引资平台扩大,对外经济合作不断拓展。但我们同时也应看到,我国经济仍存在外贸依存度偏低、进出口总量偏小,外资企业数量不多、带动力不强,园区产业雷同、缺乏对外竞争力,招商引资难度加大、产业竞争力不强,资金、人才等要素供给不足的状况尚未有效改变等问题。面对国际国内新形势,我们应积极主动适应外贸发展新常态,培育国际经济竞争新优势,加快推进中小型外贸企业转型升级和进一步发展。

二、中部中小型外贸企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市场营销观念及方式落后受过去计划经济体制影响,传统的营销观念在一些企业中仍然存在,如认为营销就是推销,使用现场促销、穷追不舍的人员推销、盲目的价格战和漫天飞舞的广告等促销手段,从销售中获取利润。企业在市场营销中往往只注重短期收益,把注意力盯在成本和费用上,而忽视了研究消费者需求的发展趋势,不重视营销创新,导致企业失去发展的主动性和创造性[3]。此外,多数中部中小外贸企业的核心和主要精力放在如何应对实体店渠道管理上,没有充分认识到及时抢占网络市场份额的必要性和紧迫性[4]。在众多中小企业中,真正实施电子商务的仅占9%。与东部沿海地区相比,中部地区中小型外贸企业电子商务发展落后,即便是已经开展电子商务的中小企业,对电子商务的了解也不全面,以为电子商务就是为企业建一个网站,建立企业主页,企业新产品消息,利用E-mail与客户谈判,而在合同的订立、执行以及资金支付等环节应用相对较少。现有的中小企业网站也存在很多问题,如网站文字生搬硬造,产品描述不清,未考虑到目标市场的语言、宗教信仰、生活习惯等相关问题,同时还存在网页速度打开慢、更新不及时等问题。

(二)管理制度不健全许多中小型外贸企业的经营者缺乏企业管理经验,普遍重短期利益,缺少长远规划,忽视了企业可持续发展的长远战略目标[5]。企业管理人员缺乏开拓精神,制约了管理理念的创新。公司治理结构不完善、决策不具科学性,内部缺乏完备的监督与审计制度,使得企业的生产经营风险增加。许多中小企业开展国际贸易的时间短,缺乏基本的国际贸易常识。受自身的组织管理模式和产权结构的限制,其无法建立起现代化的企业制度,大多数企业实行家族化、个人主业制和合伙制管理,缺乏完善的法人治理结构[6]。

(三)优秀人才缺乏企业竞争的实质是人才的竞争。由于用人机制存在问题,很多中小企业难以招聘到合适的人才[7]。随着企业“走出去”步伐的加快,人才短缺的问题日益突出。由于点多面广,企业考虑成本的因素,需要外语过关、技术精通、懂国际贸易规则的复合型人才,而不是某一方面的专才,有时自己培养了一些人才却又被别的企业挖走。由于企业内部激励和管理机制不健全,很多骨干人才纷纷离职,人才流失现象严重。部分企业在招聘过程中过于注重对生产技术人员和营销人员等必需人才的招聘,对复合型人才重视不足。究其原因,首先是由于我国中小企业起步晚,很多都是在家庭作坊基础上逐步发展起来的,优秀人才少,高管人员大多由家族内部人员担任,导致非家族成员的优秀人才不能发挥管理作用,制约了企业经营管理水平的提高,也容易造成人才流失。其次,中小企业缺乏科研资金,技术水平总体偏低,难以吸引和留住人才,而优秀人才在面临就业区位的选择时,又偏好去国际贸易发展程度较高的东部沿海地区。

(四)融资困难我国中部地区中小型外贸企业资金紧张,研发投入力度小,严重制约其发展,其中融资渠道不畅是造成资金紧张的最主要原因[8]。中小外贸企业一般规模小、实力弱,不具备像国有企业和上市公司那样通过资本市场发行股票和债券直接融资的条件,因此其需求资金主要来自银行贷款。中小外贸企业的技术差别性、行业广泛性以及资金需求的急迫性、频繁性给商业银行的贷前判断和审核带来了极大的困扰。除此之外,财务制度不健全、财务数据失真、账目透明度不高也是造成中小企业贷款难的原因。

三、新常态下加快推进中部中小型外贸企业发展的对策

当前中国经济发展面临着诸多新矛盾、新问题,转方式、调结构、推动企业转型升级的任务十分艰巨。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性转变,进一步推进传统中小型企业转型发展是我国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的迫切要求,是不断增强综合实力,加快建设文明、美丽、富裕和谐新中国的必由之路。新常态下推进中部地区中小型外贸企业发展的应对之策如下:

(一)重塑营销理念和营销方式首先,转变落后的营销理念,真正做到以市场为导向、以需求为中心,彻底转变经营观念,全方位接受新的经营思想。其次,创建适合自己企业的外贸平台,在电子商务方面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再次,建立科学的营销管理体系,以消费者为核心,以市场调研为基本点,了解市场需求;以竞争同行为参照物,凸显自己特点;同时采取如下措施:进行市场细分,确定目标市场,准确市场定位;适时对产品、价格、渠道、促销进行调整,使之处于动态平衡;激发人的能动作用,打造优秀营销团队,共同分享市场利益和研究成果;精准掌握市场变化趋势,准确制定和实施企业的营销计划。此外,要充分发挥中部地区在轨道交通、工程机械、有色冶炼等方面的优势,在巩固已有市场的基础上,加快走出去步伐,积极开拓中亚、拉美等新兴市场,通过融入“一带一路”,向国外转移一部分优势产能,迅速占领市场。

(二)健全完善管理制度改变家族式经营管理模式,完善中小外贸企业的治理结构,同时对企业实行规范的公司制改造;明晰产权,实行所有权和经营权相分离,将企业改造成真正的有限公司,提高企业管理的科学性和管理效率。首先,要科学地划分股东会、董事会、监事会、总经理等各个利益主体的权利和责任,完善各利益主体之间的相互制约机制。其次,引进外部独立董事,充分发挥独立董事的专家咨询作用。此外,按照企业生产经营特点对企业的组织结构和业务流程进行设计和再造,使整个生产经营环节协调有序、高效运转。与此同时,中小型外贸企业须弥补自身不足,强化财务管理,不断健全财务管理制度,改善财务运行状况。要规范企业的日常经营管理,确保企业的各项经济活动与财务收支在国家法律法规允许范围内进行。

(三)积极引进和培养人才专业人才是中小外贸企业发展的关键。首先,中小外贸企业要加强校企合作,订单式培养人才。其次,中小外贸企业要发挥机制灵活等优势,建立灵活的选人用人、激励约束和人才流动等人才机制。一是做好企业的招聘工作,规范招聘流程,制定人力资源需求计划,按照计划进行招聘,有针对性地招聘需求信息。二是形成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良好氛围,使现有人才留得住、用得好。三是建立人才培养机制,加强人才的培养和段炼,不断提高现有人才的管理与业务水平。四是积极引进人才,不断创新引进人才机制、培育和激励机制,对做出贡献的人才要给予表彰和奖励,充分调动广大科技人员的创新积极性。五是在使用好现有人才的基础上,主动与发达国家、港澳台地区及发达地区开展人才交流和技术交流,引进国内外高层次人才。

(四)拓宽融资渠道中小型外贸企业的资金来源主要有以下几种渠道:一是自筹;二是直接融资;三是间接融资;四是政府扶持资金。其中,间接融资主要包括银行贷款、其他金融机构贷款等,直接融资包括债权融资、股权融资等。目前大多中小型外贸企业主要从银行获得贷款,而在银行拒贷率较高的情况下,企业可以考虑引进境外战略投资者,这不仅有利于企业充实资本金,为上市打下基础,而且可以引进先进的管理经验;或使用票据融资即票据贴现,通过转让未到期的承兑汇票权利获得短期融资,加速企业资金周转,减少相互拖欠,降低企业融资成本。

(五)提升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充分调动中小型外贸企业开展技术创新活动的积极性。中小型外贸企业生产规模小、自有资金有限、技术沉淀不深,一直是企业技术创新的薄弱环节。因此,要大力扶持中小型企业开展技术创新,引导企业树立自主创新的理念,加强与高校和科研院所的合作,以产品为龙头,把新工艺、新技术渗透到新产品的研究开发过程中,开发出质量高、竞争力强、经济效益好的产品,形成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高技术含量、高产品附加值的中小型企业。促进产品更新换代,提高产品质量和经济效益,是中部地区中小型外贸企业转型升级的必然选择。一是全面深化产学研合作。要全面深化产学研体系建设,进一步完善以企业为主体、以市场为导向,充分调动企业与高等院校合作的积极性。推动高等学校和科研机构以人才、智力和技术为要素,企业以资金、设备为要素,通过联营、参股、合作等多种形式,组建产学研联合体,实现产学研的深度合作。多形式、多渠道吸引更多的国内重点高校、科研院所建立产学研合作研发中心和产业化基地,围绕产业结构调整、科技基础设施建设和关键共性技术攻关等开展科研活动。二是大力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积极支持企业建设高水平研发中心,加快完善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使企业真正成为研究开发投入、技术创新活动、创新成果应用的主体。与此同时,加快人才培养,注重培养创新人才和科技人才,鼓励科技人才到中小外贸企业就业,建立良好的激励机制,充分调动科技人才积极性,切实发挥科技人才的创新作用。

参考文献

[1]李敏.金融危机对我国中小企业的影响[J].现代商业,2009(4):12-14.

[2]赵福军.适应外贸发展新常态[N].经济日报,2014-10-07(07).

[3]王璐.后金融危机时代的中小企业市场营销策略[J].东岳论丛,2012(5):140-142.

[4]王璐璐.廊坊市中小企业电子商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北华航天工业学院学报,2012(8):38-41.

[5]赵永柱.江苏中小型外贸企业的发展对策[J].工商管理,2007(3):57-58.

[6]颜海林,张丽娟.民营企业的现存问题与发展趋势[J].湖南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2):50-53.

[7]王洪翠.中小型企业招聘工作中存在的问题[J].魅力中国,2011(10):33-34.

[8]姚小英.我国中小企业对外贸易发展的对策研究[J].价格月刊,2010(7):23-26.

作者:杨娜曼 单位:中共湖南省委直属机关党校 中国社会科学院 工业经济研究所

被举报文档标题:中部地区中小型外贸企业的发展

被举报文档地址:

https://www.meizhang.comhttps://www.meizhang.com/gllw/waimaoqiyelunwen/686495.html
我确定以上信息无误

举报类型:

非法(文档涉及政治、宗教、色情或其他违反国家法律法规的内容)

侵权

其他

验证码:

点击换图

举报理由:
   (必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