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创新2篇范文

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创新2篇范文

时间:2022-05-04 11:13:49

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创新2篇

第一篇

一、大学生社会实践教育平台的运作

正如一些教育学学者所认为的那样,学生的主要任务是学习间接经验,但是他们认识的重要来源是直接经验,要使学生把抽象的书本知识转化为自己的认知结构,就必须依靠他们获得的感性认识。对于在校大学生来说,社会实践主要是通过他们直接经验来理解与获取真知的一个过程,与其他形式的社会实践不同的是:学校组织学生参加的实践活动往往更加简捷,更有计划性和组织性,可以起到人类实践活动所发挥的认识作用。大学生可以利用学习到的间接经验指导自身的社会实践活动,并且通过社会实践活动来获取真知灼见,也就是美国教育思想家约翰•杜威(JohnDewey)所主张的“在做中学”、“行动处于观念的核心”。基于这样的认识,大学生在校期间应积极投入到社会社会实践中,同时高校也应该积极为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教育提供良好的运作平台。大学生社会实践是大学生接收大学教育培养的一项重要内容,与科学基础理论教育、应用技术科学教育、“非技术”教育共同构成高校多面性教育的内容。近些年来,国外许多高校为培养能应对迅速变化的复杂世界的人才,已经在不断积极推进这种多面性教育培养模式。诸如美国工科院校规定在大学四年学习期间要花15个月的时间在工厂、企业中进行实习。法国巴黎理工学校采用“工读交替”的方式,将校内教育与实际部门实习相结合,让学生以不同身份多次到实际部门进行实习,通过实践性教学对学生加强工程训练、开展应用研究,了解企业的运作过程,促进学生工程素质(企业家态度、适应能力等)的养成。当前我国正积极兴起“以人为本”的教育热潮,在中国未来的发展中,教育势必会从“对人的局部关注”逐步走向“对人的多面性培养的关注”,教育的意义也将应从“服务社会的工具性”更多地向“服务人本身的需求性”转化,从“大学生接收培养教育的平台”向“大学生自我发展、自我教育的平台”转变。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主体是学生,但是学校需要为其提供良好的活动平台,平台的建设是大学生实施社会实践的重要保障。宁波工程学院大学生社会实践教育平台建设如图2所示:图1中显示宁工院为保证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顺利开展进行了五个实践教育平台的建设,五个平台的运作相互促进,在这一过程中,资源配给平台发挥着主导作用,它即包括参与社会实践的大学生,又包括支持大学生社会实践项目的经费资金、指导专家教师等各要素,处于每一个平台之中,发挥着资源配置的作用。其余四个平台的运行及组织内容大体如下:

(一)理论学科平台充分利用学校综合性学科布局,通过综合利用学校建工、化工、机械等理工科优势,并辅之以人文、外语、经济管理等人文社科这样的综合布局,着力于培养宽口径、多方向的社会实践创新型人才。

(二)研究指导平台主要负责为学生社会实践活动提供指导专家和项目负责老师,为实践活动项目组建“智囊团”,大力提供智力支持,针对学校特点,坚持“校内与校外兼顾、引进与培养并举”,通过校内教师选拔、培养,校外高级人才引进,为学生组建科研精英、高级技师等高水平的师资指导队伍。

(三)实践教育基地是学生开展社会实践活动的一大物质基础,学校通过开辟教育类实践、专业实习见习、创业创新、服务奉献、学科竞赛、社区服务等几大实践基地,为大学生的自由发展提供重要的物质平台。

(四)考核平台是对大学生社会实践项目的计划、进展及成果进行考察评估,及时对大学生社会实践项目进行审批、评估、结题、答辩等工作。通过以上对宁工院大学生社会实践教育平台的构建来看,高校进行大学生的多面性培养首先要立足本校实际,充分利用学科专业优势及实践教育基地,发挥学生及教师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而更主要地是学校要对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提供必要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支持,做到各平台相互协作相互促进,才能最终实现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项目化及团队化运作。

二、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考核机制的建立

当前我国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创新性很大程度上体现在它是大学生进行自我教育和自我管理的一种学习和实践形式。大学生是实践活动的主体,而高校则主要充当这一活动的服务者、指导者和检验者,大学生社会实践教育作为高校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主要锻炼大学生的主体性品质、社会服务意识及社会综合能力,其重要目的在于鼓励大学生主动参与社会服务、调查研究等活动,变灌输式课堂教学为探索式、发现式课堂教学。目前,中国诸多高校已经在积极开辟“第二课堂”、“第三课堂”。如宁波工程学院长期以来一直积极推进“三个课堂的联动”,即第一课堂理论教学要求课程内容和教学方式要体现“知识与能力并重两者协同发展”,第二课堂要求加强实习、实训、毕业论文(设计)、学科竞赛等实践训练,第三课堂要求将社会实践和创业活动纳入人才培养方案,与能力培养相呼应。然而,一份材料研究指出:“反思大学生社会实践的历程,我们也同样深深地认识到,大学生社会实践的深入开展面临着诸多问题,主要表现在:部分高校对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组织实施力度不是在逐步加强而是不断削弱,只求轰轰烈烈的过场,不求实实在在的效果,甚至敷衍塞责,应付上级;地方党委政府尤其是基层对大学生社会实践支持不够;部分学生对参与社会实践的热情不高,不是主动参与,而是被动应付。”

针对这种情况,高校有必要对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进行考核评估,通过对实践考核机制进行实效化管理保证大学生社会实践的有效性。目前,有些高校已经将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纳入学校学分制考核内容,据《中国教育报》报道:早在2008年山东大学就已正式出台了《本科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管理办法》,对于大学生社会实践开始由过去的鼓励性向制度化转变。文章指出:管理办法对大学生社会实践的内容与形式、组织实施、考核办法都作了规定,其关键点在考核上,包括考核程序、等级、实践活动时间的计算、实践报告的基本要求、登记表的写实性填写甚至抽查回访等都有详尽要求。诸如优秀学生奖学金,如果社会实践考核达不到良好以上,将一票否决;凡实践报告弄虚作假或抄袭均按考试作弊处理。这些硬性考核指标有效规避了社会实践活动的“走过场”。将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纳入课程与学分管理,通过这种硬性考核方式保证了大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活动的实效性和常态化。为保证大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活动的积极性和实效性,避免“走过场”的情况出现,考核机制不能仅仅停留在学校的硬性规定上,因为作为社会实践活动的一个重要环节,考核机制的运作需要学校相关部门、指导专家、老师及学生的共同参与。以宁波工程学院为例,在2011年学校361项社会实践活动中,有指导老师300余名,其中一些实践活动项目还指派了校保卫处、社科部、学工部、团委、学科研究所等部门的专业人员作为指导老师,如《关于宁波市社区安全情况的调查》、《宁波市海曙区城管综合执法试行情况调查》、《非机动车道的交通秩序维护和事故处理协助》等项目由校保卫处老师负责指导。这种针对性、专业化的实践指导有利于项目顺利开展的同时,还便于社会实践活动的考核和管理,同时通过指导老师和学校各部门人员的参与,社会实践项目活动基本建立起完善的全校考核联动机制。

三、余论

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开展是高校“全方位育人”思想在行动上的具体体现,通过丰富多彩的内容及形式可以为每位学生的成长发展创造良好的活动平台,对优化学生个体品质,挖掘学生潜能,提高社会生存能力尤为重要。同时,通过积极开展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为高校由“管理育人”向“服务育人”的职能转变提供了良好的契机,对于了解大学生成长规律、积累高校教育经验和科研发展亦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当前我国还有许多高校对于大学生社会实践缺乏足够的重视,其中重要的原因,诸如一些教育学学者所认为的那样:“我国的教育学长期以来一直认为,影响人的身心发展的因素是遗传、环境和教育,其中教育对人的身心发展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事实上,这一结论是直接从凯洛夫主编的《教育学》中借用过来的。这一结论实际上将人的身心发展的原因归结于外在因素,完全忽视了人自身的能动活动的作用,因而它是一种错误的结论。”实事求是的说,凯洛夫的结论不够全面,在教育论的发展中应该有所发展和扬弃,当前中国教育学界也理应进行反思,须知通过社会实践活动,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在自身的能动活动中获得素质的全面发展,这才是我们进行大学生主体教育所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作者:易后余崔剑刘军峰单位:宁波工程学院

第二篇

一、实证调研计划的实践

(一)以学术资源为依托,有效深化实践主题对于大多数学术锻炼尚浅的本科生来说,提出具有一定高度、具备研究价值的课题相对困难,设计出科学、完善的实践方案更欠缺经验,而借助专业化的学术资源加强实践设计,能够有效深化实践主题,提升实践科学化水平。以实证调研计划为例,社调中心在前期开展了长时间、基础扎实的研究工作,确立了“中国健康与养老”这一有着鲜明时代特点及科学价值的研究主题。实践参与者在社调中心的直接指导下,明确实践主题和意义,掌握了科学的调研方法,而整体课题设计又在顾问委员会专家学者的把关之下,从而保障了课题的深度和科学性。基于2012年第一期调研数据而撰写的《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全国基线报告》,在未来一段时间,将是中国人口老龄化研究数据的最权威来源。

(二)以专业培训为支撑,全面提升实践质量实践活动中,系统化的专业培训将对完善合理的团队组织、科学有效的调研方法和丰富充足的专业知识给予有效支持和提升。实证调研计划在培训体系建设方面进行了大力探索,搭建了以专业课程为核心,专题辅导、模拟调研为配套的全方位培训体系。学校在校内为实证调研计划开设了选修课程“社会经济调查理论方法与实践”,对实践参与者进行专业培养。同时,学校还邀请了来自多所高校的相关领域专家,对实践参与者开展团队领导力、人际沟通艺术等方面的培训,辅以出行前的社区模拟调研,培训效果显著。实践过程中,指导教师及督导员全程跟踪、督促调研团队,确保调研方法正确、数据真实可靠,并给予及时指导。实践结束后,经过科学分析的调研数据可供公开使用,学校还将专门开设一门课程,指导如何运用数据进行科学研究。

(三)以田野调查为途径,广泛深入实践群体社会实践的目的之一在于引导青年学生走出校园,深入社会,加深对国情、社情和民情的理解和直观认识,交流和体验是这一过程的核心所在。田野调查的方式能够很好地深入实践群体,通过促进学生学会与人民群众面对面交流,获取第一手原始资料,产生共鸣。为完成全国范围内科学抽样的大量样本调查,实证调研计划的参与者需要开展为期一个月左右的实地调研,平均每个人走访50户居民。学生们深入到最基层的社会单元,与当地人民同吃同住,在一个个普通家庭中进行深度访谈,获取大量鲜活的第一手资料,真正实现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四)以跟踪研究为框架,巩固充实实践成果在目前的高校社会实践活动框架下,除了较为稳定的院系级和校级实践基地项目之外,大多数自主组建的实践团队从熟悉情况、联络方便、保障有力等方面考虑,多选择家乡作为实践地。整体而言,实践地和实践课题选择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时间连续性也差。此外,尽管团队在地域上“全面开花”,却呈现出“游击式”的分布特点,实践成果难免蜻蜓点水、流于形式。实证调研计划根据课题研究需要,在时间尺度上大幅延伸,依托“健康与养老”这一具有长期跟踪价值的课题,每一至两年开展一次大规模调研,实践项目的组织化程度和可持续性大大加强,实践成果的科学价值增大。从实践基地的角度来看,长期、固定的活动模式也有利于校地双方巩固实践基地建设,为学生活动进一步拓展社会资源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二、提高社会实践育人实效性的思考

(一)找准目标,聚焦学生发展需求为了吸引更多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增强育人效果,需要在顶层设计上细分社会实践的受众对象,聚焦大学生的核心需求。从受众的角度来说,由于社会阅历和知识储备水平的差异,低年级大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可以交流体验为主,而高年级大学生则需要引导其与课程学习相结合,参加有一定学术含量的调研项目或对提升职业能力有实际作用的就业见习类实践。从组织工作的角度来说,应充分利用团学工作的平台优势、组织优势,整合校内学术资源与校外社会资源,重点打造跨学科、影响广、效果实的学术型、专业型、见习型实践,而兴趣型、(小型)志愿型社会实践活动则可放手由社团等学生自组织开展。

(二)资源整合,促进两个课堂深度融合开展学术型、专业型实践要明确树立“教学中心”的理念,在实践方案设计时,应充分调动专业教师的积极性,找准工作结合点,推动社会实践科学化发展。第一课堂的教学活动为第二课堂的实践活动提供智力支持和知识技能储备,第二课堂的实践活动则进一步促进教学成果的深化与转化,使教学活动成为实践活动的前提,实践活动成为教学活动的延伸。具体而言,可通过以下几个方面展开。第一,由专业教师牵头开展学术型社会实践的院系,应继续巩固和发展此类实践项目,将团学系统的组织资源配置到典型挖掘、事迹宣传和经验推广之中。第二,由团学教师牵头、专业教师积极参与的院系,可将组织资源优先配置到骨干培养,团队指导和活动宣传动员中,着力打造品牌项目。第三,对于专业教师参与学生社会实践工作较少的院系,首先要设置激励制度,调动青年教师、班主任参与的积极性,其次可主动与已有的研究课题对接,寻找切入点,开发专业化实践项目;缺乏条件的院系,则可鼓励和引导学生尽可能多参加学校层面的跨学科项目。

(三)回归教育,加强首尾两端管理活动中,学校要重视实践活动两端环节的教育作用。第一,在启动环节做好实践主题和方案的整体设计,力求主题鲜明,做到小切口、深挖掘,契合时代特征和大学生发展需要。第二,在总结环节巩固实践成效,建立开放式、交互式、共享式的实践成果交流平台,加强成果宣传与成果深化,以评促学,扩大实践成果影响力,提升二次育人效果。第三,探索建立学生社会实践课程体系,打通“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形成“先学习后实践、边实践边学习,实践后再学习”的一体化实践育人系统。

作者:张莉鑫冯宁单位:北京大学

被举报文档标题: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创新2篇

被举报文档地址:

https://www.meizhang.comhttps://www.meizhang.com/gllw/shsjlw/643326.html
我确定以上信息无误

举报类型:

非法(文档涉及政治、宗教、色情或其他违反国家法律法规的内容)

侵权

其他

验证码:

点击换图

举报理由:
   (必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