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经济增长与人力资本论文3篇范文

经济增长与人力资本论文3篇范文

时间:2022-09-19 11:23:14

经济增长与人力资本论文3篇

第一篇

一、河北省人力资本与经济增长关系

(一)模型选取国内学者王金营对有效劳动模型进行改进,并提出了人力资本外部性模型:其中,Ht为卢卡斯所说的有效劳动投入,ht为劳动力具有的平均人力资本水平,简称人力资本水平。该模型不仅充分考虑了人力资本的生产功能,而且充分考虑了人力资本对其他非人力资本要素的外部性作用,真实的反映了产出与要素投入之间的函数关系,为准确判断人力资本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提供了可靠的分析模型。

(二)指标选择与数据处理本文主要选取了以下数据:首先,国内生产总值(Yt)数据,国内生产总值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一定时期生产和提供的最终产品和劳务全部价值的总和,是国际上反映各国或地区经济增长水平的重要总量指标[2]。本文选择国内生产总值指标来衡量河北省产出水平,并且以2002年的价格指数为基期,剔除了物价指数变动的影响;物质资本存量(Kt)数据,物质资本投入量很大程度上影响经济增长的快慢,各年物质资本投入量等于固定资本存量与流动资本之和。物质资本存量有多种度量方法,本文采用被OECD国家广泛采用的永续盘存法进行度量,并且,本文参考李京文教授等人的资料,采用经验的折旧率进行计算,1990年后平均折旧率为5.6%;人力资本存量(Ht)与人力资本水平(ht)数据,这两项数据在上文中已经详细介绍,这里不再赘述。

(三)回归分析使用最小二乘法分析最终得到以下回归结果:调整后可决系数R2为0.993,回归方程具有较高的拟合优度;检验值F的收尾概率为0.000,模型显著水平很高,通过了F检验;各个拟合系数对应的t值对应的收尾概率均小于0.05,置信水平均达到了95%。标准化后的拟合系数系数分别为0.779和由上述模型可知,河北省物质资本存量每增长1%,其GDP则会增长0.779%;人力资本存量每增长1%,其GDP则会增长0.221%,河北省人力资本水平具有较强的外部性,其产出弹性为0.221。河北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的综合贡献份额为0.442,物质资本存量产出弹性远大于人力资本产出弹性,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较小,河北省的经济增长仍然属于物质资本驱动型[5]。人力资本对经济的促进作用并没有得到充分发挥,河北省需要采取措施促进人力资本发展,增加人力资本存量,提高人力资本水平,从而充分发挥人力资本促进经济增长的作用。

二、河北省提高人力资本的对策

人力资本在经济增长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甚至高于物质资本的作用,但是,河北省人力资本存量产出弹性远小于物质资本产出弹性,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的作用没有充分发挥。本文主要从人力资本投资、人力资本激励机制、农村人力资本三个方面提出提高河北省人力资本存量与水平,充分发挥人力资本促进经济增长作用的对策。

(一)加大人力资本投资教育投资是人力资本最重要的投资方式之一,与全国平均水平相比,河北省教育投资较少,生均教育经费低于全国平均水平,除此,河北省教育还存在经费来源渠道单一、教育与市场脱节等问题。河北省需要改善教育投资状况,首先,河北省应加大教育投入力度,使教育投入增长的速度在预算与决算时要高于各级政府中同级财政增长的速度,与此同时,动态的确定一个较高的能和GDP挂钩的教育投入的增长率。其次,河北省应拓宽教育经费的来源与渠道,逐步实现教育投资主体的多元化,从而形成一个以政府教育投入为主导,学校、企业、社会团体、个人为辅的多元化的教育投资的渠道。最后,河北省政府积极鼓励面向市场的办学方式,充分发挥市场作用,从而有效的增加教育投资资金。与此同时,河北省还应高度重视职业技术培训、科技创新、健康保健等的发展,加大各项人力资本投资;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充分发挥社会保障对人力资本的促进作用。

(二)建立人力资本激励机制河北省缺乏有效的人力资本激励机制,部分部门仍存在论资排辈现象,抑制了中青年创新活动,不利于人力资本产出弹性的提高,河北省应尽快建立以评价机制、选拔任用机制和分配机制三位一体的人力资本激励机制。首先,建立科学合理的人力资本评价机制与选拔机制,从根本上防止人才评价和选拔的主观主义、官僚主义,让各类人才在公开、公平、公正的竞争环境中成长。其次,建立以业绩和绩效考核为依据的分配激励机制,使人力资本价值在分配制度上充分体现,促使河北省人力资本投资的实际收益和市场收益尽可能的接近,从而在不断完善人力资本产权的基础上提高人力资本的边际产出效益。通过建立三位一体的人力资本激励机制,最终形成物质激励、成就激励和精神激励三者相结合的良性互动机制,营造尊重人才、尊重知识、尊重劳动的社会氛围。

(三)将农村人力资本转化为经济增长的动力河北省是一个农业大省,农业转移劳动力较多,充分利用这些农业转移劳动力将会成为人力资本新的增长点。河北省要使农业转移劳动力转化为经济增长动力主要可以采取远期与近期两种措施:首先,远期措施是指提高农村教学水平,加强农村适龄人口的教育,提高其受教育程度。农村劳动力受教育程度的提升将增加农村人力资本存量,一方面可以使更多的农村劳动力适应现代化农业生产,促进农村经济增长,另一方面可以使更多的劳动力从农业中解脱出来,向其他产业转移,弥补其他产业劳动力的不足状况。其次,远期措施是指对农业转移劳动力进行有针对性的培训,帮助他们获得更多的人力资本,提升其就业能力和就业竞争力,从而使其能够找到更适合自身的工作,从事技术水平相对较高的岗位,最终提高农业转移劳动力收入水平,并推动经济增长。

作者:柳佳龙单位:河北大学管理学院

第二篇

一、人力资本存量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一)数据来源1.实际产出量。采用A省的GDP作为实际产出量,并以1978年作为基期进行标准化。2001-2011年A省地区的GDP数据可以通过该省份统计年鉴获得,通过对比同年的国内生产总值指数,得到以1978年为基期的标准化数据。2.物质资本投入量。本文选取固定资本存量作为物质资本投入的数据。鉴于数据资料的原因,采用当年的“固定资产投资总额-折旧”来反映。固定资产投资总额也通过对比同年的国内生产总值指数,得到以1978年为基期的标准化数据;折旧按照5%水平处理。3.人力资本存量与水平。人力资本存量与水平,如表1所示;经过标准化处理后的数据描述统计结果如表2所示。

(二)实证分析为了检验变量间是否存在多重共线性,本研究计算了变量间的相关系数,结果如表3所示。可以看出,各变量之间高度相关,因此可能存在共线性。进一步计算各变量的容忍度和方差膨胀因子,结果如表4所示。一般认为容忍度小于0.1,方差膨胀因子大于10,说明存在严重的多重共线性。可以看出,各自变量间存在严重的多重共线性。为了解决变量间的多重共线性问题,本研究进行了岭回归分析。“岭迹”(见图1)显示在k=0.2以后,三个自变量的线形趋于平稳,所以选择k值为0.2。从估计结果(如表5)可知,整体模型的解释性很好。其中,物质资本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最高为8.31%,这说明A省的经济增长仍然很大程度上依赖于物质资本要素的投入,属于典型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模式;人力资本存量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极低,仅为0.11%;人力资本水平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3.37排在第二位。而这三者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之和仅为11.79%。

二、人力资本结构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一)研究方法人力资本结构对经济增长影响的基本模型设定,仍然可以利用公式:但是需要对这一公式加以变形,即将H分解,以体现人力资本的结构。具体将上式分解为:其中H1、H2分别表示为高层级和低层级人力资本的比重;β1、β2分别表示高层级和低层级人力资本的比重对收入的弹性。由于自变量之间可能存在复共性型问题,所以仍然需要采用无偏估计。同时,原始数据中并未能直接分离出高层级和低层级人力资本的比重,所以还需要对数据进行再次处理。鉴于这两个问题,在此选择主成分回归方法估计参数。

(二)数据来源本文使用人力资本的存量结构来反映某一区域不同层次的人力资本占人力资本总量的比例关系和组合状况(见表6)。

(三)实证分析1.因子分析。对表6中的人力资本结构中的高层次、高中、初中、小学、最低层次的比重等5个变量进行因子分析,结果如表7所示。表7表明,经过正交旋转后的新变量F1代替了初中、小学和最低层次人力资本比重3个变量,可以反映该地区的低层次人力资本比重;F2代替了高层次和高中人力资本比重2个变量,可以反映该地区的高层次人力资本比重。新变量的累计方差贡献率达到了95.006%,说明能够反映原始变量的绝大多数信息。2.回归分析。由于因子分析已经剔除了变量的共线性问题,接下来采用最小二乘法估计模型中的参数。结果如表8所示。表8中回归分析的主要结果表明:固定资金本的投入对经济增长具有显著的正向效应;而人力资本结构与水平对经济增长均没能显著影响。这一结果与以上人力资本存量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的分析结论是一致的。

三、结论

结合A省地区人力资本存量和结构对经济增长的分析结果,反映出A省地区的经济增长主要由消费拉动,财政投入并未形成有效形成固定资本。相比较而言,人力资本存量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最低,也表明A省地区经济增长本身一方面不依赖于人力资本存量,另一方面也需要与其它要素禀赋相配合共同促进增长。这也与该地区高技术、支柱型产业缺乏,高人力资本投入可能无法取得相应高产出的背景有关。而人力资本水平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相对较高,说明该地区从业人员总体素质有所提高。

作者:孙露卉单位:天津师范大学管理学院

第三篇

一、实证分析

1.数据本文以贵州1978-2008年的统计数据为样本,数据来源于《新中国六十年统计资料汇编》。总产出采用以1978年不变价格计算的贵州各年生产总值(GDP),人力资本采用以1978年不变价计算的贵州地方财政科教文卫的事业性支出费用,用EDU表示。图1是两个时间序列GDP、EDU的趋势图。LGDP、LEDU分别表示GDP、EDU的对数,图2是LGDP、LEDU的趋势图。

2.单位根检验在做单位根检验时,需要选择滞后阶数、是否含有常数项和是否有线性时间趋势。对于滞后阶数,采用AIC准则。对于常数项和趋势项的确定,通过检验序列的趋势图,观察序列的图形是否在一个偏离0的位置随机变动、其波动趋势是否随时间变化而变化,然后再加以确定。表1给出了各序列的ADF检验结果。从表1可以看出,变量LGDP、LEDU序列的ADF统计值均大于相应的临界值,因此,两个序列都是非平稳的,而这两个变量的一阶差分均小于相应水平的临界值,因此,两个变量的一阶差分都是平稳的。因为两个非平稳变量的一阶差分均为平稳,所以可以进行协整分析。

3.E-G协整检验①对变量LGDP、LEDU分别进行普通最小二乘回归,得到协整关系如下:②对回归方程的误差项进行单位根检验,记(1)式残差为et,检验结果为表2。从表中可知,回归方程的误差et是平稳的,根据E-G协整检验原理可知,LGDP与LEDU存在协整关系,可以建立误差修正模型。

4.误差修正模型现在建立LGDP和LEDU的误差修正模型(ECM),ECM提供了一种揭示协整变量长期关系和短期关系的框架。LM=3.14<χ20.05(2)=5.991,即μ不存在自相关,F=11.36,模型通过检验。回归方程表明教育投入的产出弹性是0.36,每一期的偏差有25%得到修正。

5.格兰杰非因果性检验根据AIC原则,确定最优滞后阶数为1,对LGDP和LEDU进行Granger非因果性检验。格兰杰非因果性检验结果显示:在10%的显著性水平下,人力资本是经济增长的原因,经济增长不是人力资本投入的原因。综合检验结果,我们可以认为贵州的人力资本投入对贵州经济增长有一定影响作用,但是贵州的经济增长并没有反向作用于贵州的人力资本投入。

二、对策

1.重视人力资本投入研究发现区域差距与人力资本的积累有显著关系。2008年贵州人均GDP排名31位,除了物质资本投入不足以外,劳动力的素质和受教育程度也是一个直接原因。2008年,全国6岁及以上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为8.27年,]同年,贵州6岁及以上人口的平均受教育年限仅为7.03年,与全国平均水平存在明显差距。2005年西部就业人口为1.94亿,占全国就业人口的28.6%。中部就业人口占全国28%,东部就业人口占全国36%,但西部地区创造的经济价值远远低于中部和东部,这与区域所处地理区位、经济发展历史等客观因素有重大关联,但与区域劳动力的文化素质低是分不开的。地方政府要树立“知识就是力量”的观念,重视知识,尊重人才,把人力资本投入当作一项关系国计民生的大事来做。

2.加大人力资本投入2007年中国教育投入最大的省份是广东,总投入为1073.47亿,贵州教育总投入为207.01亿,贵州在教育投入上与兄弟省份相比存在较大差距。具体来看,在国家财政投入、社会捐赠经费、事业收入、和其他教育经费每一项上都与兄弟省份存在较大差距。贵州要多渠道增加教育投入,在国家财政投入方面尽量争取政策支持;根据以往经验,继续争取一些有识之士的社会捐赠;多与对口帮扶省市的教育机构和领导沟通,争取他们的理解、支持与资助也是一个有益的选择。

3.探索人力资本积累的途径如何增加人力资本的积累,使其能更好地为区域经济建设服务是当下急需解决的问题。当前地方政府对人力资本的积累主要表现在对教育的加大投入上面,投入的教育应当为区域经济增长服务,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教育的内容与形式也要与时俱进。“大学生就业难”已经是当今社会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大学生就业难”催生了四处忙碌的“考霸”和“面霸”。这说明传统的教育内容和形式与当前我国的经济增长阶段不完全适应。当前我国区域经济仍然是以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为主,需要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本的加大积累,区域人力资本积累要重视素质教育和职业教育,增强劳动力的全面素质和职业技能,与区域经济增长相适应。

作者:李琼单位:黔南民族师范学院政经系

被举报文档标题:经济增长与人力资本论文3篇

被举报文档地址:

https://www.meizhang.comhttps://www.meizhang.com/gllw/rlzblw/654336.html
我确定以上信息无误

举报类型:

非法(文档涉及政治、宗教、色情或其他违反国家法律法规的内容)

侵权

其他

验证码:

点击换图

举报理由:
   (必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