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高职院校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思考范文

高职院校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思考范文

时间:2022-07-22 11:22:32

高职院校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思考

摘要:高职教育是与行业、企业、产业、区域经济发展联系最密切的教育类型,校企合作是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有效途径。本研究总结中山火炬职业技术学院包装策划与设计专业开展校企合作的典型做法,通过以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为主,在做好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研究的基础上采取有效的改革措施,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发挥出企业、学校育人优势,从而锻炼学生的专业与职业能力,为学生个性化发展和企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支持。

关键词:高职院校;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包装策划与设计

一、高职院校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构建的价值

(一)强化专业核心竞争力

校企合作人才培养已经成为满足当前促进就业发展需要的重要方式之一。就企业而言,组建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队伍可以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提升中国制造地位,单纯依靠低成本劳动力难以获取稳定发展地位。新时期需要加大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力度,借助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不仅可以展现教育在促进人力资源发展上的优势,同时也可以展现市场优势,促使职业教育在人力资源开发中发挥良好的作用,实现提升竞争力目标[1]。

(二)培养学生专业与职业能力

企业参与人才培养能够确保教学内容满足企业需求,实现顶岗实习与就业之间的有效衔接,加强校内实训室与校外实训基地之间的联系,延伸教育空间,帮助学生将所掌握的理论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去,激发学生参与学习积极性。发挥企业技术人员的指导作用,帮助学生完成知识与能力的对接,能够强化学生的实践能力,实现培养学生综合素养目标。

(三)提升教师教学与科研综合素质

通过校企之间的有效合作,能够选定适合师资力量,在组织专业教师进入企业岗位的基础上完成进修,结合企业实际情况,做好科研课题和技术应用项目的开发与研究工作。通过邀请专业经验丰富、综合实力强劲的企业技术人员进入到课题开发、教育教学工作中去,在展现校企合作平台优势的基础上提升团队实践能力,实现提升教学质量目标。

二、高职院校校企合作人才培养中存在的问题

(一)校企合作外部环境支持与保障不足

目前,各级政府高度重视校企合作,出台了一系列法律法规,鼓励学校主动与企业进行合作,但在校企合作的实践中存在着实施细则不足,未组建专门机构对校企合作进行统筹管理,造成部分项目表现出协调性、认可度不足等问题。其次,国内尚需建全专门针对校企合作中学校和企业所应当承担权利、义务的监督与约束管理规章制度,促使在资金、税收政策等方面提高支持力、执行力等。综上所述,校企合作在深度、层次等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2]。

(二)校企合作人才培养表现为形式化

目前,校企合作工作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但学校和企业之间的合作深度不足。部分学校认为校企合作其实就是给学生提供实习实训的渠道,而企业则认为校企合作就是为企业提供临时工的渠道。其次,部分学校校企合作人才培养目标和规格不清晰,并未及时了解企业用人标准;而企业进行人才招聘时,对学校中的实际教学过程认知不准确,使得培养模式出现形式化等问题,有时候校企合作人才培养局限在签订合作协议,在课程开发、教学创新等方面表现为实践性不足、操作性不强,使得合作难以顺利开展。

(三)学校总体科研能力薄弱

当前,企业在参与校企合作时对合作开发、解决技术问题等方面表现出浓厚的兴趣,企业对高职院校产学研合作项目给予了较高的关注,期望借助高职院校科研来解决自身技术方面的问题。但研究表明,目前高职院校师资力量并不理想,尤其是在科研(创新能力、技术研发)方面不足,难以解决企业的技术难题。其次,高职院校办学历史不长、科研经费有限、设备设施欠缺等,使得科研能力相对不足。同时,对于部分高职院校教师来讲,他们科研意识仅限于满足教学需求为主,而为企业提供服务、解决企业实际的科研项目比较少。

三、高职院校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

中山火炬职业技术学院包装策划与设计专业是国家骨干校重点专业、广东省一类品牌专业、“双高计划”专业群龙头专业,在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方面进行了有益的研究与实践。

(一)牵手包装行业翘楚共建检测服务平台

与中国包装科研测试中心共建“中国包装研测试中心中山分中心”,探索校企一体的办学模式。推行专业共建机制,包括专业动态调整与产业发展趋势衔接、课程内容与检测标准衔接、技能训练与检测项目衔接,以企业真实产品为载体,将包装国际检测标准、环境要求与操作规范引入教学课堂,共同开发《运输包装检测》等岗位教材。形成师资共培机制,双方教师与工程师互聘互兼,共同开发《运输包装设计与改进》等课程、专兼结对共授《包装检测技术》等课程,联合技术研发,承担科技攻关《真菌菌丝纤维生物质全降解缓冲包装材料的制备与性能研究》等项目,共同编写国家标准《GB/T4857.23垂直随机振动试验方法》等。形成平台共建共享机制,包括学生兴趣小组实施和津贴发放管理办法、学生实习实训管理办法、学生实验室检测管理制度等,营造企业真实环境,学生进行课程实训、参与企业真实项目实训、通过检测手段进行包装设计大赛和创新创业项目孵化等。

(二)校企招工招生一体化推进现代学徒制

与中山市东兴纸品有限公司合作开展现代学徒制培养,解决当前技术技能人才培养。一是校企签订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协议,明确校企双方职责和分工。校企紧密融合,与学徒签订三方协议,实现招生招工一体化,确保学徒双重身份。校企双方合作制定专业教学标准,共同确定教学管理模式,协商安排教学与岗位训练、双场所教学、工学交替、合作考核等教学过程管理,保障教学效果。二是制定双导师管理办法,明确双导师遴选要求和培养措施以及双导师带教标准、带教职责、带教奖励等管理及激励措施。双导师团队建设通过合作制定专业教学标准、课程标准和岗位训练标准,共同执行人才培养方案,实现教育跨界。三是与东兴公司共建了“东兴包装实训基地”、“中山市东兴纸品有限公司教师工作站”,协助企业开展其他拓展项目,如课程开发项目、岗位标准项目、科研服务项目、员工培训项目等,便于学徒制工作的协调、教学质量监控、教学安排等工作开展。

(三)服务国家战略精准实施高职扩招行动

落实高职扩招政策,给予企业员工入校学习获得全日制大专学历的机会,并在学费、教学组织等方面给予学员优惠政策,将校企合作提升至更高水平。一是面向企业在岗职工学情现状,精准制订高职扩招人才培养方案;二是针对企业生产经营状况,精准组织教学,采取灵活的“淡学旺工”,送教上门;三是融入1+X证书制度,通过考取职业技能证书,完善以证代考;四是制订《中山火炬职业技术学院学分认定与转换工作管理办法(试行)》,针对高职扩招学生(学员)可以对他们已经取得的各种能够体现资历、资格和能力的成果,由学生本人提出申请,经过一定的程序认定,可以转换人才培养方案内的相关课程及学分。

四、高职院校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思考

(一)明确模式制定原则,做好校企合作总体规划

从企业需求入手,适应社会发展需求,确保人才培养的有效性。第一,依据党的教育方针政策,结合市场人才要求,深入分析职业岗位、职业能力等情况,确定人才培养目标。第二,对区域经济发展分析,保证专业与区域产业之间的契合,培养高质量人才,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人力资源支持。第三,做好课程建设与改革,着重培养学生实践与创新能力。针对企业岗位任职要求,结合职业资格标准重构课程体系、整合教学内容。第四,优化专业特色,制订特色化的人才培养模式。

(二)构建校企命运共同体,推进校企合作落地落实

发挥校企合作优势,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第一,制定培养计划。从规格、标准、水平、质量等方面来制定培养计划,在优化资源配置的基础上转变传统教育模式,针对岗位能力要求进行分析,完善课程体系,重视实践教学。第二,做好订单共选。由学校、企业共同招生招工,参与订单班和学徒制学生选拔工作,掌握学生综合素质情况,将岗位要求、工作要求等展示出来。第三,做好过程共管工作。依据合作协议进行课程设置,组建双师结构,发挥出双师共育优势。第四,做好实训基地共建工作。做好校内实训与校外实习之间的结合,借助实训场地锻炼学生动手操作能力,为学生提供真实的工作环境。第五,共同制定评价标准。校企针对职业能力评价与考核标准进行分析,制定出有效的评价体系,从工作态度、纪律、质量等方面入手,完善考核内容。第六,主动承担合作中的风险。明确合作风险承担责任,在履行各自义务与责任的基础上,在合理范围内降低风险,确保校企合作的顺利开展[3]。

(三)把握职业教育类型特色,提高校企合作针对性

高职教育历来被认为是与企业、产业、区域经济发展联系最密切的教育类型。校企合作为企业发展提供支持,提升高职人才培养基于就业的针对性。因此,高职院校要从教育资源特色出发,主动与企业之间进行合作,从企业发展需求出发,理论与实践结合、合理设计知识、能力、素质三者的关系和结构比例,让学生在掌握理论知识的基础上提升实践能力。从典型案例、项目驱动、现场教学入手,落实实践教学活动,实现产学研的高度融合。让学生真正去企业参与到实训、实习中去,完善合作办学形式,构建招生培养就业一体化模式,满足学生的就业、发展需求[4]。

(四)依托高水平专业群建设,培育校企合作新动能

以往,一般是一家企业对接学校的某一个专业为主,在当前,随着企业规模扩大、企业集团化发展,人才需求呈现多专业化形势。同时,高职院校也在开展专业群构建和建设,集中优势资源走专业集群化改革与发展路径。校企双方在资源互补的基础上实现互利共赢发展,拓展传统一专一企模式,深层次、宽结构推进校企合作向纵深发展。学生在学校阶段参加专业公共基础和专业群共享课学习,再根据企业人才需求和培养方向,从不同专业出发,做好人才模式个性化设计,帮助学生掌握企业文化与人才需求培养方向,给学生提供相应的定岗训练活动,实现企业与学校的有效衔接[5]。

结语

综上所述,高职院校应从市场需求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出发,扎实有效推进校企合作,共同研究确定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明确人才培养目标和规格,制订人才培养方案,构建校企一体化课程体系,校企共同落实教学任务和教学组织安排,将学生培养成为综合实践能力强、职业道德水准高的新时代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参考文献

[1]陈健巍.高职院校“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J].科技经济导刊.2019(7):143-143.

[2]龙飞跃.高职院校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实践与研究[J].今日财富:中国知识产权.2019(4):186-186.

[3]张竞.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新模式“学徒制”的探索与实践研究[J].今日财富.2019(7):159-160.

[4]国玲玲.高职院校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探索[J].化工管理.2019(1):23-23.

[5]李茜.校企合作培养双创人才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晋城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9(4):46-48.

作者:张一平 赵素芬 单位:中山火炬职业技术学院

被举报文档标题:高职院校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思考

被举报文档地址:

https://www.meizhang.comhttps://www.meizhang.com/gllw/rcpylw/750509.html
我确定以上信息无误

举报类型:

非法(文档涉及政治、宗教、色情或其他违反国家法律法规的内容)

侵权

其他

验证码:

点击换图

举报理由:
   (必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