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特色化服装人才培养路径研究范文

特色化服装人才培养路径研究范文

时间:2022-11-25 10:42:37

特色化服装人才培养路径研究

摘要:非遗文化的保护与传承需要发挥高校智库作用,通过人才培养实现非遗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将是高等教育服务社会的重要方向和评价依据。四川文化产业职业学院非物质文化遗产学院把服装专业人才培养与羌服羌绣相结合,以羌族文化为内涵、羌绣技艺为载体,基于羌服羌绣文化普及、课程特色教学改革、非遗羌绣技能培训和羌绣创意衍生设计的多渠道方向,积极探索羌服羌绣的特色化服装人才培养路径,加快高校背景下非遗文化的传承及创新进程。

关键词:羌服羌绣;服装人才;培养路径

四川文化产业职业学院依托省级示范建设羌族服饰及羌绣保护与研发项目,开展融合非遗文化羌服羌绣教育的特色化专业人才培养,充分发挥在文化产业领域的教育教学、师资与科研优势,在学校服装与服饰设计专业开展非遗特色化人才培养,以羌族文化为内涵、羌绣技艺为载体,以羌服羌绣文化普及通识教育、专业特色教学改革、第二课堂非遗的技能培训与创意设计为突破口,积极构建匠师结合与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从而塑造心智健康、德文兼备的专业人才。

1非遗特色化是高校服装人才培养亟待开垦的一片领土

随着10余年来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工作的开展,非遗文化的人才培养成为摆在高等院校面前的一项全新课题,不少服装类综合院校及服装专业尝试过各种形式非遗文化人才培养工作,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非遗特色化的服装人才培养,但始终没有建立完整完善的教育教学路径。[1]一方面,以非遗文化促服装专业人才培养切实符合国家政策要求,培养非遗文化教育特色化服装专业人才已经成为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方向,把高校作为中国非遗文化传承与创新的重要基地,加快培养具备传统文化传承创新素质和精神的服装技能型人才已成为高等教育刻不容缓的历史使命,我国目前在非遗文化羌服羌绣教育特色化服装专业人才培养方面进行探索与实践的高等院校及服装专业数量少、时间短、成效小;另一方面,对于非遗文化羌服羌绣教育特色化服装专业人才培养相对缺乏社会能量及深度校企合作,教学中缺乏非遗技能型人才的培育、跨界合作协同研发、贡献社会服务的有机整合,针对非遗文化羌服羌绣教育特色化服装专业人才培养的模式还处于探索过程,尚未建立完整完善的路径。以学校师生为本,充分发挥“产、学、研”育人、科研、创新协同效应,有机融合非遗传统制作技艺与现代服装设计,传承创新双管齐下,变化发展齐驱并进,焕发崭新活力,将羌服羌绣与服装设计专业教学改革相结合,打造具有非遗特色的专业人才培养方向,显得十分必要。[2]

2多渠道构建非遗羌服羌绣的特色化服装人才培养路径

2.1非遗羌服羌绣特色化人才培养路径设计

四川文化产业职业学院于2013年经四川省教育厅、财政厅确定为省级示范高职院校重点培育院校立项建设单位,学校羌族服饰及羌绣保护与研发建设项目正式启动,规划了校内外教育型创意产业基地、羌服羌绣创作实训工作室,以求实现“规划实训基地、创意产业合作基地各一个,进行可行性研究和规划设计,建成满足羌绣创作和学生实训要求的羌绣技艺校内、校外实训基地,相关平台开始运行,合作基地实现研发产品规模生产及销售”,服装专业多渠道构建非遗羌服羌绣特色化人才培养路径及定位,先后成立了非物质文化遗产创意中心、羌族服饰与羌绣研发中心(以下简称“两中心”),将羌服羌绣非遗文化纳入到学校服装专业教学中,探索非遗文化保护传承与服装专业相结合的特色化人才培养之路。基本思路以服装专业为基础平台,依托学校两中心,按照羌族文化“以文育人”、羌绣技能课程改革深度拓展、羌绣活态创意衍生研发一系列可持续发展教学模式设计了“服装专业知识与技能模块+羌服羌绣通识教育模块+羌绣技能及创意设计模块”,组成了动态、灵活、组合、并行、开放的非遗特色化服装人才培养体系路径。在这个人才培养体系中,我们形成了匠师结合与校企合作“羌族文化的通识教育--专业课程与羌族文化深度融合--羌服羌绣的技能培训--创意转化和设计实践”的特色人才培养实践路径。我们的学生通过多层次、多维度的专业和特色方向的培养,最终成为掌握扎实的服装设计理论知识,具有较强的服装制版、成衣制作、服装陈列等实践技能,了解羌族服饰文化,具备羌族元素服饰设计及产品开发的理论知识及实践能力,适应我国现代服装产业的发展,能够从事民族服饰设计、制作、陈列、搭配、营销、管理相关工作的高端技能型人才。

2.2非遗羌服羌绣特色化人才培养路径实施与创新

2.2.1多方位探索与实践人才培养非遗特色化

坚持非遗特色化的人才培养理念,以教改、竞赛、专业建设为抓手,建立科学的羌绣技能训练体系和常态拓展培养机制,多方位把羌服羌绣与教学改革、校企合作、技能竞赛、综合高技能人才培养有机结合。基于学校层面,通过多渠道开展非遗羌服羌绣特色化课程取得一定突破,课程是直接面向学生的羌绣传承载体,我们面向全校开设羌族服饰文化通识课“最美非遗文化”,同时开发构成基础、服饰图案、民间工艺、民族服饰设计、服装配饰设计5门具有非遗特色的专业课程,实现了羌服羌绣非遗文化的通识教育全面化,专业教学的非遗特色改革实践。有效地发挥技能大师在专业创新和技艺传承中的重要作用,这是破解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培养困境的重要路径之一,我们与绵虒羌族艺术传承协会联合开展了多期羌绣技法培训暨非遗知识培训项目,邀请羌族服饰及羌绣的部级、省级传承人为学生传授非遗技艺,受到四川省科教频道采访报道,将非遗文化融合专业知识,通过非遗特色化教学改革,我院服装与服饰设计专业的人才培养成果有效提升,12件学生羌族元素创意服饰作品入选中国出版集团主编的《中国大学生美术作品年鉴》,并出版发行。[3]羌服羌绣是鲜活的,它在教育教学中的传承与创新离不开其他优秀传统文化及现代创意设计的相互作用,更离不开师傅带“学徒”,不仅要带学生还要带老师,我们特邀著名设计师、四川知名民间手工艺人、传统手工艺术专家、非遗传承人、能工巧匠等担任课程客座专家或兼职教师,创造更加优质的学习条件,形成常态化的非遗文化知识和传统技艺拓展模式。

2.2.2羌服羌绣“产业链”校内基地建设

在整个羌服羌绣特色化人才培养体系建设过程中,建设完成具备研发设计、生产制作、展示销售“产业链”模式的校内基地,对建立起长效的非遗化专业建设、课程改革、资金投入、羌绣技能培训、校企合作、宣传推广等起着重要作用。我们通过服装与服饰设计实训中心、非物质文化遗产创意中心、羌族服饰与羌绣研发中心等校内基地的建设,结合服装专业相关课程实践,较好地实现了羌族服饰及羌绣的传承创新人才培养目标。通过建设羌族服饰及羌绣研发工作室,以行业专家、传承人为指导老师,以非遗学院服装与服饰设计教师为主导,带领学生共同进行羌服羌绣创意设计产品的开发,学生自行设计并完成羌族元素的服饰、包袋、布艺衍生产品、羌绣系列产品的制作,实现了“作品-产品-商品”三品转化,实现非遗元素的活态传承和创意转化,达到以项目建设促进专业人才培养的目的;通过建设民族文化传承3D教育中心,将专业学科教育与新型科学技术相结合,利用3D打印技术,指导学生使用3D打印机、3D扫描仪等可快速建模的工具,结合非遗传承特点,服务服装与服饰设计专业学生的创意设计、非遗元素衍生,达到学生策划设计实践能力的提升与非遗传承保护,实现部分羌族服饰及羌绣创意衍生产品的设计建模、样品制作及小规模产品生产,实现了创意的实体转化;通过建设羌族服饰与羌绣工艺美术品展销中心,展示传统羌族服饰和羌绣作品,让学生直观的学习和了解羌服羌绣文化,同时将我院师生的创意设计作品进行陈列、展示和销售,为传统文化普及推广和非遗技艺的现代传承搭建平台。构建动态有序、科学发展的“羌服羌绣链条式孵化校内基地”的运行模式,这是非遗羌服羌绣特色化人才培养路径实施与创新实现的有力保障机制。

2.2.3校地合作共建校外教育型创意产业合作基地

要把“羌服羌绣”请进学校实现人才培养,必须借助校外羌族文化聚集地的地方力量,集思广益,共促羌服羌绣保护传承和人才培养工作发展,开拓非遗育人的新格局。当前非遗传承正处于承前启后的重要阶段,绵虒羌族文化深厚,绵虒羌族艺术传承协会在非遗保护工作中取得了很大成绩,我们和绵虒羌族艺术传承协会共建校外教育型创意产业合作基地。基于校外创意产业合作基地的平台,开展羌族服饰和羌绣的技艺传承和保护现状调查,对羌族服饰与羌绣文化内涵和审美价值进行研究,进行羌绣相关人才培训,传播和推广非遗文化,开展羌服羌绣元素产品的再设计和再生产,实现传统文化元素的创意转化,以创意基地建设促进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4]我们和绵虒羌族艺术传承协会共建校外教育型创意产业合作基地平台,开展了汶川羌服羌绣创意产品设计调研、茂县羌族瓦尔俄足节对外推广宣传展览、羌绣技法培训暨非遗知识培训等活动。[5]借助创意基地的综合资源,师生与羌绣非遗传承人合作完成了系列羌族服饰及羌绣元素的家居布艺装饰产品、灯具系列产品、办公组合系列产品等,研发的系列羌绣纹样图案通过成都国际版权中心审核取得版权资格,9件羌族元素工业设计产品申请外观设计专利,并已部分转化为产品,亮相于第12届(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等大型展会,受到了四川卫视、四川日报、四川新闻网、深圳特区报等多家媒体报道与关注。

2.2.4非遗羌服羌绣特色化人才培养路径创新

总体来看,非遗文化羌服羌绣教育特色化服装专业人才培养路径的构建实现了3个创新。一是教师与行业专家(设计师)、传承人合作教学与产品研发,提升教师业务能力和专业水平,实现“产、学、研”并举。我们引入“教师与行业专家(设计师)、传承人合作教学与产品研发”先进职教理念,探索“产、学、研”一体化的实现途径。学院师生同CCII国际商标标志双年奖金奖与德国红典奖获得者、北京著名设计师曹震,省级羌绣传承人汪斯芳、王小芳深度合作,引入“教师与行业专家(设计师)、传承人合作教学与产品研发”职教理念,共建“产、学、研”一体化校内创意产业基地,在教学实施、产品研发、产品生产、项目设计中共同构建真实的羌族服饰及羌绣传承与创新设计工作环境,让教师、学生都具有双重身份,既是学校的师生,又是羌族服饰及羌绣传承与创新设计的技术人员,探索出“校企合作教育型创意产业基地,匠师结合全程参与”的人才培养模式;二是行业专家(设计师)、传承人参与课程建设和人才培养全过程,开展各层次专题讲座、相关讲座、实训课程。我们进行了以学院课程建设和人才培养为主体,行业专家(设计师)、传承人多方参与学生人才培养方案的探索,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共同开发课程资源,共同为我院专业人才培养和学生就业实习提供较好的资源支持;三是与地方和企业合作,共同培养人才。结合课程教学目标和教学任务,通过与绵虒羌族艺术传承协会、四川奥特丝纺织有限公司等企业协会合作培养人才和开发产品,实现了羌族文化民(家)族传承、院校传承、社会传承,共同推进羌族服饰和羌绣的保护,同时反哺院校人才培养发展。

3建设成效与社会评价

此期间,我们为羌服羌绣的人才培养、技艺传承、发展创新进行了有益的探索与实践,促进了学校服装专业以羌服羌绣为主的科研工作,提升了专业教师的科研能力、科研素质和社会服务能力,获得省部级、市厅级多项羌服羌绣类课题项目立项,发表多篇羌服羌绣主题学术论文,出版学术专著《守望与新生——羌族服饰及羌绣的高校传承与创新实践》(四川大学出版社,2017年1月),羌服羌绣专业特色化人才培养多项学术成果荣获四川省教育厅大学生艺术节艺术教育科研论文二等奖、成都市天府新区文化创意研究课题优秀成果一等奖、中国工艺美术学会民间工艺美术专业委员会第30届年会论文二等奖,服装专业教师先后到湖北民族学院、西南民族大学开设羌服羌绣专题讲座,为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文化旅游产业管理干部培训班、攀枝花市基层宣传文化干部人才综合能力培训班等作非遗羌服羌绣文化专题培训等。中国教育报以《非遗教育传承至美——四川文化产业职业学院创新非遗文化保护与开发教育模式纪略》为题,对我们在四川非遗文化保护、传承与开发领域所作出的努力和取得的成果进行了专题报道,中国艺术研究院王永健教授在《中国艺术时空》为我院羌服羌绣特色化服装专业人才培养学术成果作题为《非遗传承方式的新探索——评詹颖等著<守望与新生——羌族服饰及羌绣的高校传承与创新实践>》的学术评论,中国艺术研究院李修建教授在《中国社会科学报》为我院羌服羌绣特色化服装专业人才培养学术成果作题为《羌族服饰及羌绣的高校传承与创新实践》的学术评论。日益彰显的专业办学特色和成效,多途径推广展示非遗教育成果,通过非遗博览节、西博会、深博会、北博会、艺博会等展览展会途径,将非遗文化羌服羌绣特色化在服装专业人才培养方面取得的成果进行展现和宣传推广,得到了中国教育报、中国网、光明网、四川日报、四川电视台等主流媒体的宣传报道,开启了服装专业人才培养非遗特色化的新局面。

4结束语

非遗特色化人才培养是眼下高等教育的新课题与新挑战,羌服羌绣可以和服装设计紧密结合,传承创新非遗羌族文化的同时为服装设计注入了新能源,丰富了服装设计的形式与创新,为服装人才培养锦上添花。走羌服羌绣特色化服装人才培养的道路,通过匠师结合全程参与教育教学,带“学徒”传授师生技艺,提升“双师”型教师的专业素质,为学校培养了非遗骨干教师;建设羌服羌绣创意衍生孵化基地,为专业建设、教学改革、社会服务提供综合资源,培养和锻炼师生的专业能力,并逐步发展成为羌族文化研究、羌绣技艺、衍生设计与制作的非遗传承基地;形成一支羌服羌绣特色专业型高校学术团队,开展教学改革及课题研究,形成具有特色和技术优势,兼具非遗育人和教研创新的平台,形成创新团队,开展社会服务,能够快速有效地收到良好的人才培养成效,推动本专业的内涵建设与发展。

参考文献

[1]詹颖,姜旭.阿坝州羌族服饰与羌绣保护现状及对策分析[J].四川省干部函授学院学报,2015(02):6-11.

[2]詹颖,姜旭,张犇.守望与新生——羌族服饰及羌绣的高校传承与创新实践[M].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17:83-85.

[3]姜旭.构成艺术视阈下“非遗”特色动漫旅游文化衫研究[J].四川戏剧,2016(04):113-116.

[4]姜旭,詹颖.高职校企合作教育型创意基地模式的探索与实践——以四川文化产业职业学院为例[J].青岛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6(03):21-24.

[5]姜旭.瓦尔俄足节背景下的动漫文化活动分析[J].大舞台,2015(10):253-254.

作者:姜旭 单位:四川文化产业职业学院

被举报文档标题:特色化服装人才培养路径研究

被举报文档地址:

https://www.meizhang.comhttps://www.meizhang.com/gllw/rcpylw/724118.html
我确定以上信息无误

举报类型:

非法(文档涉及政治、宗教、色情或其他违反国家法律法规的内容)

侵权

其他

验证码:

点击换图

举报理由:
   (必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