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国际经济与贸易人才培养模式探讨范文

国际经济与贸易人才培养模式探讨范文

时间:2022-11-13 10:48:03

国际经济与贸易人才培养模式探讨

【内容摘要】当前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毕业生的能力与素质无法满足市场对于外贸人才的需求,这一问题凸显了现阶段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不足。本文从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一般内涵着手,分析了其在实践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结合南京工业大学浦江学院的实际情况,探讨其在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改革与实践。

【关键词】国际经济与贸易;人才培养模式;教学改革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推进,全球性的竞争也不断加强,各国各个行业对国际化人才的需求和争夺也越发强烈。因此,作为培养国际化人才的专业之一,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受到了国内外各个高校的关注,独立学院也不例外。然而不断扩大的招生比例却无法满足市场对外贸人才“量质齐升”的需求,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就业率出现了走低的趋势。导致外贸相关企业招聘难与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毕业生就业难的根源是在现有的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下,毕业生所具备的能力和素质无法达到各个外贸单位的岗位要求,而这样的差距在很大程度上凸显了当前高校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不足。因此,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研究与实践对该专业未来的发展十分重要。

一、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一般内涵

(一)培养目标。培养目标是人才培养的根本。高等教育本科专业目录中对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培养目标的定位是:培养本专业学生具备良好的品质修养、能够自觉遵守职业道德和法律法规;掌握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基本原理和现代西方经济学基本原理;熟悉世界贸易组织及不同国家贸易法律章程及业务流程;能紧跟当代国际经济、贸易发展趋势;能熟练运用信息通信技术从事日常事务和涉外经济工作,知识面广阔;能熟练掌握一门国际通用的外国语言;具备良好的沟通、应变、协调能力,创新能力和创业精神;能在政府机构或企事业单位从事管理、实际操作、调研和宣传策划等相关工作;培养在经济全球化、信息化、现代化大背景下,具有专业素养、创新能力、应用能力和国际视野的复合型人才。高等教育目标的具体化体现在各个高校专业的培养目标上。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高校都要树立符合适合本校发展的培养目标,因为只有这样,高等教育目标才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二)培养要求。本专业的学生主要学习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接受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基本理论和实务操作的基本训练,具备优良的素质结构、能力结构和知识结构等。

(三)培养体系。培养体系包含培养制度和培养过程。培养制度是指有关人才培养的相关规定、章程和实施方案,是人才培养目标实现的基础和前提。例如,学生学籍管理制度、学生奖励与处罚规定、学生考评制度等。培养过程又包括教学计划、课程设置、教学方式和教学环节等,是培养目标得以实现的关键因素。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是一个融合了强外向性和强实践性的专业,因此,在培养过程中要突出实践与应用,寻求校企合作,建立学习基地,培养出适应新形势发展的基础稳、能力强、适应性好的应用型人才。

二、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中存在的问题

(一)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人才培养的层次性和差异性不明显。目前,国内设立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高校多达500多所,这些高校涵盖了各种层次和各种行业。例如,综合性大学、应用型本科院校和高职高专院校;医科类高校、财经类高校和农林类高校等。这些高校之间是存在层次性和差异性的,因而,其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也应该有所不同,但是,真正的实际操作中,发现国内几乎所有的本科院校在制定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时,都是依照国家教育部1998年出台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和专业介绍》所制定的全日制高等学校4年制本科培养计划的要求。不同层次、不同行业的高校在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培养目标、定位、教学计划和课程体系等方面的差异化不大,没有自己鲜明的特色,千篇一律。例如,很多独立院校,由于缺乏经验等原因,直接把母体学校的人才培养模式套用过来,忽略了学校和学生的差异性,以致培养出的学生无法符合社会差异化的需求。

(二)教学方式单一,学生主动性不够。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是一个集强理论性、强实践性和强外向性为一体的专业,然而,大部分高校在教学过程中采用的都是传统的教学方式———以课堂为主。传统的教学方式一般都是以教师为本,采用照本宣科式的教学方式,老师在课堂上享有主导权,其一味地知识输出,而学生一味地被动接受,课堂缺乏互动与反馈,学生逐渐丧失创新意识和对知识的探索精神,逐渐地,课堂将成为教师独自表演的舞台,学生失去学习兴趣,学习效果不佳,陷入恶性循环。

(三)课程设置不合理。由于国际经济与贸易这个学科具有较强的概念性,许多理论和概念在很多课程中都会存在一些相关的交叉,因此,许多课程之间就会存在重叠、关联的现象。比如,在《国际贸易实务》中就会专门讲到国际支付,如信用证支付等方式,而在《国际结算》这门课中,也有一章专门讲国际支付。这种重复和关联,不仅使教师精力消耗,也会使学生丧失学习热情,导致教学时间和教学资源的双重浪费。同时,由于受到教学资源的限制,学校开设的许多专业选修课,都变成了必修课,学生无法根据自己的兴趣自主选择,只能被动接受,选修课成了人才培养方案上的鸡肋,失去了其原有的存在意义。此外,学科课程设置也存在笼统,内容空泛等问题。大一、大二学生每学期的课程有很多,涉及管理、会计、法律、经济、贸易、英语等课程,而大三、大四学生又大量接触专业课,如国际货代、单证、外贸英语函电、报关实务,但这些专业课也只是学一些皮毛,缺乏深入了解,学生普遍反映自己每个学期都很忙,什么都学,什么都懂一点,但真的要从事与贸易相关的工作时,又不够专业,无法独立胜任工作。

(四)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难见成效。国际经济与贸易是一门集实践性和外向性于一体的学科,因此,人才培养方案中的实践环节显得尤为重要。近几年,国内各高校也关注到了这一点,纷纷在人才培养方案中都提高了实践环节的比重。然而,在真正的实践过程中,学生实践能力的提高总是有所局限。例如,在课程结构上,虽然实践教学课程也不少,但实践教学模式都局限于几种固有的方式,如案例分析,专题讲解,或者软件模拟等,依旧停留在教师讲,学生听的层面,学生真正参与实践分析的机会少之又少,因而其实践技能的提高难见成效。同时,由于许多专业教师都是一毕业就进入高校任职,从高校到高校的模式使教师缺乏企业实践经历,理论水平远高于其实践技能水平。所以他们在教学过程中就只能照本宣科,按部就班,很难结合实际业务来讲解有关操作技能,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也就必然缺乏实践技能。在实践教学环节中,虽然设有认知实习、专业实训、毕业实习等实践课程,且学分学时充足,但在真正的实施过程中,这些环节的实践一般都是流于形式。一是在这些实践环节中教师的参与度非常有限,基本上都是让学生自己找与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相关的企业去实习,但实际情况是学校实习基地少,与国际经济贸易专业相关的公司的实习机会有限,实习单位难找,很多学生认为只要实习单位盖了章就完成了专业实习的任务,根本不会考虑找到的实习单位是否和本专业对口。二是就算有些学生找到了与专业相关的实习机会,也会由于时间和资历的问题,只能从事一些基本的行政工作,涉及不到和专业相关的工作,因此实践效果也是非常有限,学生无法提高其实践能力和业务能力。

三、南京工业大学浦江学院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改革与实践

(一)学院简介。南京工业大学浦江学院是经江苏省教育委员会于1998年批准成立的公有民办二级学院,2005年经国家教育部正式批准,成为独立学院,自2013年始,由首批入选国家“2011计划”的南京工业大学和著名跨国集团正大集团通过全面战略合作的方式联合办学。目前,学院在校学生约9800人,拥有二级学院11个,本科专业32个,是一所以工科为主、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应用型国际化本科院校。浦江学院在“工、本、位”办学理念的指引下,致力于培养“应用型、创新型、高素质、国际化”并且适应当代经济与社会发展需要的人才,努力将学院打造成为一所拥有鲜明的办学特色、新颖的人才培养模式以及良好的就业前景的应用型本科院校。

(二)专业特色定位。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是南京工业大学浦江学院的老牌专业,在学校“工、本、位”办学理念的指引下,该专业旨在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系统理解国际经济与贸易基本理论,熟悉国际贸易规则、政策法规,掌握国际贸易基本技能与现代信息技术,具备较强的学习能力、知识应用能力、实践动手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能在涉外企业、金融机构、政府机关等行业和领域中从事外贸、外资、外经等方面工作的高素质应用型本科人才。本专业是理论科研能力与“工本位”能力培养相结合、面向企业、注重学生应用型能力培养的专业。专业特色主要有以下几点。

1.校企合作。本专业与多家企业进行合作,如卜蜂莲花、阿里巴巴等,致力于培养能够适应现代国际贸易需要的“工本位”人才。

2.注重创业创新能力培养。本专业开设专门的创业创新项目培训,注重学生创业创新能力的培养。

(三)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南京工业大学浦江学院非常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无论是从师资层面还是专业规划层面,都能有所体现。

1.在师资层面。浦江学院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专职教师都有留学经验,大部分专职教师都有2年以上的企业工作经验,此外,学校每年组织专职教师去企业考察,安排暑期去企业实践等活动。例如,2017年2月,由商学院院长带领商学院教师去参观上海迪探节能科技有限公司、上海怡亚通供应链股份有限公司、广东合即得能源科技有限公司。通过深入了解企业,与企业工作人员交流沟通,熟悉了行业最新资讯。同时,也将这些行业信息,带入课堂,丰富教学内容。

2.在专业规划层面。本专业紧跟行业前沿,捕捉跨境电商最新发展动向,建立了跨境电商实验室,旨在提高学生外贸业务能力和实践能力,培养具有国际化视野的应用型人才。同时,本专业还与阿里巴巴签订了跨境电商校企合作协议,通过合作,阿里巴巴为学校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学生提供专业技术培训,参加相应考试合格后,直接推荐专业对口企业实习就业。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与阿里巴巴的校企合作,不仅提高了学生的专业技能,还帮助学生解决了实习就业等问题,同时,也丰富了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实践环节的内容。

【参考文献】

[1]刘义杰.应用型国际贸易本科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探究———以南昌工程学院为[J].科教导刊,2017,6

[2]彭虹.独立学院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思考———基于福建农林大学金山学院的调研分析[J].重庆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2

[3]周川.简明高等教育学[M].南京:河海大学出版社,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83

[4]李爽.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讨[J].东北农业大学学报,2006,3

作者:李玲

被举报文档标题:国际经济与贸易人才培养模式探讨

被举报文档地址:

https://www.meizhang.comhttps://www.meizhang.com/gllw/rcpylw/709038.html
我确定以上信息无误

举报类型:

非法(文档涉及政治、宗教、色情或其他违反国家法律法规的内容)

侵权

其他

验证码:

点击换图

举报理由:
   (必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