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高职人才培养分析(7篇)范文

高职人才培养分析(7篇)范文

时间:2022-08-09 03:18:18

高职人才培养分析(7篇)

第一篇:高职会计专业人才培养问题及对策

摘要:本文对“互联网+”下的高职会计专业人才方面的培养进行分析和探讨,针对其培养方面所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关的有效建议,希望可以为会计专业人才的培养提供借鉴。

关键词:互联网+;高职会计专业;人才;培养

一、互联网+时代对会计行业发挥的作用

1.有利于会计管理职能的改变。通常会计的职能主要有监督、核算和计量,但是在互联网+的时代,使其可以在具备以上职能的情况下,还同时具备绩效核算、预测分析等职能,对会计决策方面有着一定的作用,使企业在会计管理方面更具决策性、控制性和监督、分析性,有利于我国企业在会计职能方面的改变。

2.促进会计服务体系的提升。在“互联网+”时代的推动下,我国的会计服务体系进一步得到完善,改变了以往服务受限的现象,使以往的线下服务上升到线上服务的水平,不仅完成对会计账务实时管理记账和财务咨询,还利用网络实现了会计及时、全面、准确的核算,使会计工作得到高效、简便服务的同时,强化了会计信息的及时性、全面性、准确性,为实现会计管理部门的统一管理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3.使会计工作的形式更具时代感。会计工作在我国经济的管理过程中有着重要的作用。随着互联网+时代的不断发展,应将其与会计工作相融合,通过“云平台、大数据”等网络资源,实现对会计信息的整合和完善,使其在数据处理、核算、评价管理等方面充分发挥作用,达到会计工作实时共享、网上交流的目的,让会计工作形式更具时代感。例如,将互联网与用友等财务软件结合起来,可以有效地对会计信息进行完善和更新,对财务软件进行优化,使会计信息更加完善和准确。

4.促进会计信息技术的提升。互联网+时代的不断进步,促进了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使其竞争愈演愈烈,使会计信息使用对象越发繁杂,在信息要求等方面越来越高。因此要对会计信息技术不断提升,为其使用对象提供更加方便、快捷的信息管理方式,使其在保持高效工作降低成本的同时,可以实现利益最大化的要求。

二、高职会计专业人才培养的发展状况

1.缺乏实践能力的培养。会计行业虽然大多以理论为主,但是实践更为重要,尤其是对人员的操作方面要求会更高。但是在实际会计专业人才培养的过程中却过分注重理论,忽视实践,导致学生在实践能力方面匮乏。尽管在一些高职院校中设立了会计的实践课程,但大多只是注重表面,没有发挥其实践作用,以至于会计人才与社会的需求不相符。

2.缺乏综合素质的培养。从事会计的人员不仅要具备实践操作能力,还要拥有较高的品格和职业道德,但是在实际培养中综合素质的培养没能够得到重视。在互联网+的时代下,社会对会计人才的要求逐渐提升,对综合素质越发注重,若综合素质较差,则对自身的日后发展产生不利影响。

3.缺乏健全完善的教学体系。由于互联网+发展的速度较快,所以在一些会计课程的设置方面没能跟上其发展速度,使课程学习局限于会计专业课程理论和实践操作方面,没有及时与互联网相结合,导致思想过于局限,缺乏互联网方面的知识,与时展相悖。

4.缺乏高水平、高素质的师资队伍。虽然老师在会计方面的经验较为丰富充足,但是在现今互联网+的时代,其知识也有待更新,在认识、知识了解方面都有待提高,与互联网不能够紧密结合,以至于上课过于枯燥,不仅使教学效果得不到提升,甚至会使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受到影响。

三、在互联网+时代提升高职会计专业人才培养的有效措施

1.促进校企联合,增强实践交流。在互联网+背景下必定要注重对会计专业人才实践能力的培养。虽然一些学校设有实习课程,开展手工记账、会计电算化等实践活动,了解相关的财务软件等,但仍与企业内部账务实际要求存在一定的差异。所以,就要求学校应强化与企业间的结合,让学生通过真实实践,了解真实的会计实务和财务流程,使自身的实践能力充分得到锻炼和培养。学校可以通过设立实践交流平台的方式,强化学生间的交流,为学生学习提供更开阔的空间。

2.与社会相适应,树立正确的培养目标。要想让更多的会计人才被社会所需要和认可,要树立正确的人才培养目标,针对社会所需对人才进行全面培养。所以,要求我们在原有人才培养方式的基础上,学习和借鉴一些国外的培养方式,改变以往的培养目标,与互联网+时代相结合,培养出时代感强、责任感重、专业技能优秀的人才。

3.与当前时代相结合,完善新型的课程体系。互联网时代下对会计课程体系的要求越来越高,要对以往的课程体系进行改进和完善,与时代相适应,在课程设置上应将互联网技术和应用与会计知识、实践相结合,在丰富学生思维的同时,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实现自主学习,强化自身的实践能力。

参考文献:

[1]谢力雄.“互联网+”时代下高职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优化探讨[J].人才资源开发,2016

[2]梁栋.高职会计专业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现代经济信息,2015

[3]徐冉,杜晓春.高职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和对策[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3

[4]张小红,吴平萍.高职会计专业人才培养问题及对策研究[J].成功(教育),2014

作者:黄义晏 单位:广州华夏职业学院

第二篇:高职茶叶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的保障机制探讨

摘要:高职茶叶专业作为工科类专业,其培养模式创新也成为当前研究重点,新培养模式涉及方面较广,其保障机制的相关研究一直处于被忽视的地位。本文首先介绍高职人才培养模式及创新,其次介绍高职茶叶专业人才培养现状及趋势,最后从专业设置、课程设置、师资建设、实践基地完善几个方面对高职院校培养专业人才创新模式的保障机制进行阐述。

关键词:茶叶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保障机制;高职院校

经济社会的发展促使高职院校陆续开展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当前情况下,取得不少成就。高职茶叶专业作为工科类专业,其培养模式创新也成为当前研究重点,工学结合培养模式成为当前工科类专业通用的培养模式。然而,新培养模式涉及方面较广,其保障机制的相关研究一直处于被忽视的地位。为了更好地推进高职专业人才创新培养模式的实施,本文以高职茶叶专业为例探讨相关保障机制。希望为培养高职茶叶专业优秀人才做出一份努力和帮助。

1高职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的概述

1.1高职教育的定位

为了适应社会需求,在我国特殊国情下,我国出现这种介于高等教育和中等教育,而又兼具两者特点的教育类型。从培养目标来说,高等教育以培养研究性、工程型人才为目标,中等职业教育以培养技能型人才为己任,高等教育以高级技术应用人才为主要培养目标。鉴于当前经济需要,高等职业教育成为高等教育的有效补充,因此,当前高等职业教育被视为高等教育的一部分,但是,严格意义上讲,高等职业教育依然是职业教育。1.2高职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内涵的观点关于高职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内涵主要存在三种代表性观点,为了清晰明了的介绍。

2高职茶叶专业人才培养现状及趋势

2.1高职茶叶专业人才培养现状

2.1.1生产企业规模较少、实习时间和生产周期不吻合

除非个别省份,茶叶生产加工企业规模普遍较小,种植基地更是分散,能够提供的岗位数量较少,因此,学校在选择实习单位时,只能求数量不重视质量。生产单位加工时间多集中在春季和秋季,而实习时间多安排在夏季或者冬季,这两个时间段之间不一致,实现学生多数没有掌握茶叶加工的全部过程。

2.1.2高职茶叶专业教学条件简陋

当前,高职茶叶专业教学条件不高,所需教学配置并不齐备,院校所设立的实践基地基本处于较为落后的局面,设备陈旧、工艺落后、工序简单。

2.1.3学校缺乏对口教材、实习单位老师理论知识不充分

当前学校普遍使用原有教材,实习教材更是不完备,根本没有办法将知识和实践相关串联,形成实践能力,即不了解茶叶完整工作过程。专业老师理论扎实,实践能力差,实习单位老师多数是从操作岗位选拔而来,实践经验丰富,教学理论知识欠缺。

2.2高职茶叶专业培养模式创新的介绍

“工学结合”、“产、学、研”等创新培养模式将成为建造专业培养模式创新的趋势。上个世纪50年代,斯坦福大学副校长特曼(FrederickTerman)最早提出“产学研合作”的概念,倡导建立智力和工业界的财力结合起来的斯坦福科学园,这是严格意义上第一个产学基地。上世纪80年代末我国开始试点产学研合作,1992年国家经贸委、教育部、中国科学院联合在全国范围内推进产学研合作,并实施了众多产学研联合开发工程。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政府因素尤其是地方政府开始参与产学研模式中来,形成多方参与、联系紧密、效果更好的新模式。政府、企业、高校、科研机构在人才培养方面,分工协作、充分发挥各自优势形成良性发展,共同促进创新型人才的高效培养。

3高职茶叶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保障机制的探讨

高职茶叶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主要体现在培养规格、培养方式、培养途径创新,为了保障这些创新的落实,其保障机制主要有专业设置保障机制、课程安排保障机制、师资力量保障机制、实践基地保障机制。

3.1茶叶专业设置的保障机制

专业设置是极为复杂的教育活动,其设置定位、人数及培养方向都是人才培养模式的基础,做好专业设置方面的工作是对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讨的最基础保障工作,对茶叶专业也不例外。茶叶专业设置目标为:茶园基地管理人员、茶叶加工人员、茶叶销售人员和茶艺师。设置具体方向需要经过科学探讨,实现相关专业方向符合社会需要。

3.1.1政府方面的工作鉴于我国经济发展的特殊性,区域经济发展带有明显的区域特征,而高职教育需要服务于区域经济发展,因此,政府需要合理调研和把控当地高等职业院校的专业设置工作,管理、监督、评估专业设置的科学性、合理性,确保专业设置能最大程度贴合当地经济发展需要。例如,当地政府准备扩大或者提升本地区茶叶行业,当地政府就应该与当地高职院校协商设置相关专业,并在设置过程中给予必要的支持和监督。3.1.2学校方面的工作了解和领会区域经济发展方向和趋势是学校专业设置工作的核心,积极与当地政府经济发展和人才需求进行沟通,根据学校人才储备、软硬件调教积极调整专业设置和专业培养部目标。例如,当地茶叶行业集中在茶园种植方面,学校就应该就政府政策、企业需求及时调整专业设置,合理调整茶叶专业培养方面。在专业设置方面,学校应该尽量避免设置脱离学校实际的专业和昙花一现的方向,学校就不具备相关师资队伍,盲目的上马茶叶专业,其培养模式一定不符合社会需要。总之,在茶叶专业设置保障机制中,政府和学校应该紧密配合,根据行业需要和经济发展趋势,发挥和扶持优势条件,确保茶叶专业设置合理科学,为茶叶专业人才培养打好基础。

3.2茶叶专业课程设置的保障机制

课程设置是实现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关键,课程设置要使学生在思想素质、文化素质、专业素质、实践能力等方面符合新经济时代设计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可是当前,茶叶专业教育课程设计还存在对口教材不充分,重理论轻实践操作,因此,专业课程设置成为茶叶人才培养模式中必须创新的部分,制定相关实用性比较强的教材。

3.2.1政府方面的工作

社会需求的大趋势是由政府掌握或者引导而来,通过具体企业来体现,政府需要将这种体现和趋势明确地告知相关院校,尤其是茶叶行业,地域限制性比较强,其发展必然受到政府及政策的影响,因此政府在课程设置方面要进行监督和把控,确保相关课程具有实践性和前瞻性。政府还应该积极协调和优化学校和企业之间的关系,确保课程设置中实践部分的落地。

3.2.2学校方面的工作

茶叶专业是工程性质的专业,其培养的人才更多是实践性为主的应用人才,因此应该按照培养目标要求,精心设计适应创新型设计人才发展的教学模式和特色课程体系。教学课题应该引入多样化,依托产学研合作平台,深层次强化实践能力,通过项目引入的方式,构建出着眼于教学、教研、科研、学生就业等方面的“全周期式”人才培养体系的,体现拓宽基础、注重创新、加强能力、提高素质的创新型设计人才教育要求的新的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将企业课题、科研课题、实际项目、竞赛形式等引入课堂,妥善处理好基础与专业、设计理论教学及设计能力实践、课内教学与课外指导、教与学等的关系,注意课程之间的衔接,提高综合化的程度,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新的教学模式中以“学”为中心,强化创新实训。即依托企业实际项目,补充或完善教学内容,提升学生实战能力。将企业实际项目直接引入课堂教学,或将企业项目经过改造后形成案例融入课堂实践训练可以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教学内容改革。通过与合作企业定期举办多种形式的workshop建立。

4师资力量的保障机制、教学实践基地保障机制

4.1师资力量的保障机制

新的培养模式给师资队伍建设提出新的要求,教师不仅需要具有较高水平的科研能力和学术造诣,还应该具备较强的实践和创新能力。这就需要专业院校深化与行业企业融合程度,为教师提供参观考察、交流与培训;企业技术人员与教师互访;聘请企业技术人员进入课堂担任专业导师;派遣专业骨干教师到企业进行“双师型教师”培养。政府应该为这种师资力量建设提供政策、资金方面的支持。

4.2教学实践基地保障机制

教学实践基地是茶叶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中必须具备的条件。当前教学实践基地主要有校内实践基地和校外实践基地两种形式。茶叶专业教学实践来看,校内实践基地普遍简陋落后,校外实践基地走形式情况严重。新的培养模式中教学实践是最为重要的内容。因此,政府和学校应该加大这方面的投入,将校内实践基地完善起来。对于校外实践基地的规范需要政府、企业、学校多方面努力,政府提供政策支持,企业建立相关培养机制,学校创造出满足校外实践的条件和提高吸引校外实践的能力。

总之,鉴于茶叶专业现实情况及社会需要,铸造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必须创新,创新过程中需要改进的地方很多,政府、学校、企业各个方面都应该做好各自工作,保障茶叶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的顺利落地,并积极对相关保障措施机制进行评估和改进。这必将为建造行业发展提供适合人才提供良好基础。相信,随着各方面保障机制的建立、完善,茶叶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将真正发挥其作用,培养出适合社会需要的专业茶叶人才。

参考文献

[1]石定环.加强产学研合作打造“三一”核心创新力[J],中国科技产业,2012(7):20.

[2]陈红梅,吕立志.提升大学创新力的产学研合作模式研究[J],文教资料,2012(2):165-166.

[3]丁红燕.地方工科高校产学研结合培养应用创新型人才的创新实践[J],高等教育与学术研究,2008(7):8-10.

[4]王秀敏,王刚,肖丙刚.基于产学研有机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梧州学院学报,2008(1):98-100.

[5]刘勇.转型升级形势下高职院校对铸造专业人才培养的思考[J],科学时代,2013(5).

[6]吉雪亭,产学研结合教育模式的探索与思考〔J〕.西安欧亚学院学报,2006(3):27-29。.

[7]刘辉,黄俊鹏.论基于工学结合的“135”人才培养模式之理论构架[J].湖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6):105-107.

[8]钟秉林.努力开创高职高专教学工作的新局面[A].第一次全国高职高专教学工作会议文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18.

作者:仇瑛1,李明明2,李汉广1 单位:1.海南政法职业学院2.海南经贸职业技术学院

第三篇:高职英语信息化教学与创新型外语人才培养的耦合效应

摘要:高等职业院校的外语信息化教学存在一定的困境,主要表现在一些教师没有创新信息化教学的方法。一些教师在选择各种信息化教学方法的过程当中,忽视学生在学习外语知识方面的主观能动性。高等职业院校在开展信息化教学时,要注重外语人才的创新技能培养,提高人才对社会和市场的适应性。

关键词:高等职业院校;英语;信息化教学

高等职业院校的教育是当代社会不断发展的一项重要基础。区域经济的发展离不开高等职业院校提供的优质人才资源。高素质的人才应该具备基本的应用技能,更需要具备一定的创新能力。具备创新能力的人才,能在新社会建设的过程当中贡献自己的力量。随着电子计算机技术不断深入发展,使用电子计算机的人员数量越来越多。高等职业院校的外语人才培养需要电子计算机技术给予一定的辅助。学校通过高水平的电子信息化技术的辅助,能够培养出更多创新型的外语人才。

一、高等职业院校外语信息化教学现状

高等职业院校的外语信息化教学,目前已经积累了一定的经验。随着电子计算机技术的快速发展,特别是互联网技术解决了很多传统高等职业院校外语教学当中的难题,所以在教学的过程中,很多高职院校运用信息化技术辅助日常外语教学。在高等职业院校的外语信息化教学中,外语教师不断提高自己的电子计算机的应用技术,在教学实践以及其他方面的教学层面上运用了信息化教学的手段,以此提高高等职业院校的外语课程教学效果。高等职业院校的外语信息化教学实际上存在一些需要不断提升和改进的空间,这些部分实际上是在创新型的高职外语人才培养过程当中需要给予一定程度重视。通过积极的反思和学习,高等职业院校的外语信息化教学更加具备效率,能调动学生在学习过程当中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首先,高等职业院校的外语信息化教学存在一定的困境,一些教师没有创新信息化教学的一些方法。一些高职院校的学生在日常的生活接触了信息化的学习手段,这对信息化教学的多层次化创新提出了一些改革和创新的动力。一些高等职业院校的外语教师没有真正意义上改革自己的信息化教学方法,在教学过程中容易陷入被动,特别是日常的课程学习,没有创新信息化教学的手段和方式,这样容易导致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出现学习上的疲态,影响外语课堂的教学效果。

其次,高等职业院校的外语信息化教学,在对创新型外语人才的培养上缺乏系统的思路和机制。因为很多高等职业院校已经运用各种信息化的方式提升学生的外语听、说、读、写等方面的能力,很多学生对外语信息化教学不陌生。一些高等职业院校的外语信息化教学随意性较大,一些教师选择信息化教学方法的过程中忽视学生在学习外语知识方面的主观能动性,使学生缺乏一种自主引导的能力,一些学生感觉高等职业院校在外语信息化教学上存在一种随机性强的问题,一些教师没有抓住学生在学习外语方面的实际需求进行针对性辅助教学。高等职业院校在教学过程中容易导致学生在学习过程里面产生一种无所适从的状态,制约了外语信息化教学手段的体系化发展。再次,高等职业院校的外语信息化教学,在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和学习方面缺乏一定的手段和方式。一些高职院校虽然采用了外语信息化教学的手段和模式,但是教学还以外语教师作为主导,学生服从、跟随外语教师的教学而学习。

这无法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和精神。外语是一项应用型的技能,如果学生没有真正掌握一些外语方面的技能和方式,容易出现问题,特别是学生不愿意开口进行语言表达,无法从教师所设定的知识框架中跳出,容易出现语言运用上的困境,影响教师的全面发展。因此,高等职业院校的外语信息化教学需要从多个方面出发,让学生掌握自主探究的能力。信息化教学是一种辅助手段,教师不能反客为主,影响学生自主探究的积极性和动力。当前高等职业院校虽然在外语信息化教学方面做出了相对较多的努力,特别是已经形成并且积累了一定的经验,但是这些经验实际上缺乏一些系统性和整合思维的促进。对高等职业院校的外语教学而言,学生依靠信息化的教学技术掌握更多的外语表达技巧,能够培养出创新型的外语人才。外语人才在依靠外语进行表达的过程,应该抓住当前社会实践的实际状况,因地制宜地运用外语进行表达。这是当前高等职业院校在英语信息化教学的过程当中需要把握的一个重要内容。

二、高职英语信息化教学与创新型人才培养耦合策略

高等职业院校的英语信息化教学应该注重对外语人才的创新型培养,这种创新应该从信息化教学本身的教学方法创新、模式创新等角度出发,帮助高等院校的外语人才逐渐形成一种多元化和系统性的学习思维,使高等职业院校的外语人才可以在具体的社会实践当中自主地表达自己,更好地适应当前社会和市场的要求。当前的创新型人才培养策略主要包括以下方面:第一方面,创新高等职业院校英语信息化教学的教学手段。教学手段会影响学生在学习外语课程知识时候的积极性。高等职业院校的英语信息化教学应该注重对教学手段的调整,以此使调动英语课程不断创新和发展。高等职业院校的英语信息化教学,不能够仅局限在传统意义上的电子计算机辅助教学,而是应该让学生感觉到通过信息化学习可以掌握英语的表达技能,这种表达技能的培养应该是各种不同场景下的表达。高等职业院校可以让学生利用电子计算机和互联网,登陆一些外国的购物网站,或者是尝试在外国的电子商务平台上和其他的外国人进行英语交流,这样学生能够更直接地接触这些信息化环境下的英语语言,使英语信息化教学更具有创新型和挑战性,让学生能够适应不同具体条件下的英语语言表达技巧和交流模式。

第二方面,创新高等职业院校英语信息化教学的互动模式,让学生成为英语信息化教学当中的主宰者。高等职业院校的英语课程教学,主要是把握住学生本身的学习特性,让学生能够成为英语信息化学习的主体,调动课程教学的灵活性,让教学资源能够在课堂教学中自由流动。高等职业院校的学生应该自己主导信息化外语教学的进程,教师应该让学生自己设计一些学习的计划和流程。通过分组研讨和信息化网络小组学习等方式,学生共同解决一些英语课程当中的课题。网络学习小组可以依靠移动互联网学习本身的优势,让学生跨区域甚至是跨专业进行探究,接触不同专业领域需要运用到的常见外语词汇和表达,让高职外语信息化教学更具备多元化的特征。人才的培养实际上是一种耦合思维,要让高职英语信息化教学和日常的创新性应用结合在一起,让高等职业院校的外语人才更具备社会和市场的适应性。当代的高等职业院校的外语信息化教学是一种多元化资源调动和学习的过程,通过这样的一种方式,学生在课堂学习过程中善于应用个信息化的资源,让信息化教学更具备互动性和多元性,以此培养出现代化、创新型的外语人才。

三、结束语

高等职业院校的外语信息化教学是一种教学方式和教学内容上的创新。高等职业院校的外语教师应该把握当代外语教学的趋势,促进外语课程教学的信息化发展,抓住市场经济当中对外语人才的需求,有的放矢地运用外语信息化教学模式和资源,提高高职院校外语人才的适应性。高等职业院校的外语学习者需要把握学习的主控权,成为课程学习当中的主导者,调动自己的主观能动性,以此在课堂学习中抓住有利资源,不断提升自己的外语应用技能,成为当前社会和市场所需要的人才。

参考文献:

[1]杨修平.从网络学习空间的角度研究高职外语教学方案[J].江苏商论,2016

[2]徐军.信息化环境下知识传授型高职外语教学改革研究[J].科教文汇(上旬刊),2016

[3]徐兴华.多模态教学互动在高职外语教学当中的运用[J].语文学刊(外语教育教学),2015

作者:文波 单位:湖南机电职业技术学院

第四篇:高职院校工商企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提要]随着经济的发展、产业的转型升级,企业对高职院校工商企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必会出现新的要求。安徽工贸职业技术学院组织了一次针对性问卷调查,通过对工商企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分析与研究,最终提出改善高职院校工商企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方法和途径。

关键词:高职院校;工商企业管理;人才培养模式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产业结构的不断变化,企业对高职院校工商企业管理人才也有了新的需求和新的要求。为了适应社会的变化,充分了解市场需求,进一步明确该专业在课程体系设置、教学内容、师资队伍、社会实践方向、人才培养目标、办学方向等方面的新要求,安徽工贸职业技术学院于2016年下半年面向安徽省周边的国有企业、私营企业、合资企业等相关企业,就“高职院校工商企业管理专业人才需求情况”组织了一次问卷调查。

一、问卷调查情况

(一)调查范围和企业情况。本次调查涉及安徽省淮南市为主的100家相关企业,回收90家,回收率为90%,有效问卷为85份,有效率为94.4%。用人单位性质和属性见图1,用人单位人员规模见图2。其中,占最大比例的是私营企业,占62%,其次为合资企业,占16%。这一结果与安徽省的经济社会发展现状基本一致。图中得出工商企业管理专业的学生就业最主要在50~500人的中小型企业。

(二)调查问卷结果。通过对调查结果分析,工商企业管理专业人才在本地区有一定的市场需求潜力,各企业、各单位对工商企业管理专业人才的需求类型、层次以及能力素质方面的要求越来越高。1、工商企业管理专业人才就业岗位。企业和事业单位的基层和中层管理岗位。2、工商企业管理专业人才就业方向。企业管理方面,各类企事业单位从事决策、计划、组织等管理工作;物流管理方面,在物流企业、港口、海关、货运公司、商贸企业从事储存、运输、配送、货运等工作;财务管理方面,在企事业单位、金融机构、中介机构从事财务管理、咨询服务及其他相关经济管理工作;人力资源管理方面,在企事业单位各种机构从事招聘、培训、薪酬设计、绩效考核等管理工作。3、工商企业管理专业人才就业要求。知识要求:在掌握计划、组织、协调、控制等基础专业知识的同时也需掌握经济、法律、市场营销、物流、人力资源、财务、生产运作、信息建设、企业文化建设等业务经营管理知识;能力要求:应具备决策能力、计划能力、组织能力、协调能力、适应能力、危机处理能力、创新能力、人际关系处理能力等,企业尤其看重沟通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技能要求:具有较强的应用文写作能力、人际交流能力、计算机办公设备的使用能力、职业素质以及分析和解决企业管理问题的基本能力。此外,企业还要求从业人员应具有该专业的行业资格证书。

二、目前高职院校工商企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

(一)职业能力体现不足。通过调查表明,高职院校工商企业管理学生之所以不能胜任岗位符合企业的要求,主要原因在于学生职业能力较弱,而高职院校对职业能力的认识仍有不足。

(二)课程体系设置不合理。目前,高职院校工商企业管理专业开设的课程有:马克思主义理论和品德教育全校公共课;高等数学、英语等应用基础课;计算机应用基础、经济法、基础会计等学科基础课;企业管理、生产运作管理、物流管理、市场营销、财务管理、人力资源管理、质量管理等专业课程。从课程设置总体上来看,高职院校工商管理专业现设置了40多门课程,总课时则达2,600以上,但在其他国家中本专业开设近30门课程,课时总量近2,000。从课程结构上来看,公共课和应用基础课两部分的课时与学科基础课和专业基础课两部分的课时在设置量方面基本相同,这一状况不利于学生系统地学习本专业的课程以及实践扩展。

(三)实践场所和实训设备欠缺。“自古圣贤之言学也,咸以躬行实践为先,识见言论次之。”实践与实训对工商企业管理专业的学生尤为重要。然而,各高职院校可提供给学生的实践场所和实训设备少之又少,这就造成了理论与实际严重脱节,实践能力无法保证,不能满足企业对人才的需求。

三、改善高职院校工商企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途径与方法

(一)建立以职业能力为导向的人才培养模式。根据调查结果表明中小型企业是高职院校工商企业管理专业学生就业的主要去向,那么如何满足中小型企业对人才的要求呢?高等职业教育是以培养一批高素质技能人才为目的的教育,高职院校工商企业管理专业的学生想要在激烈的就业市场中胜出,这就取决于他们独有的职业能力。那么,学生在校期间应该从哪些方面培养自身的职业能力?职业能力(OccupationalAbility)是指人们在承担各种工作时的多种能力的综合。这些能力主要分为三种:一般职业能力、专业能力、职业综合能力。1、一般职业能力。一般职业能力即从事任何职业都需要有的能力,主要是指学习能力、表达能力、计算能力、空间感、手眼协调能力、手的灵巧度、颜色分辨能力等。除此之外,各企业对人才的人际交往能力、团队协作能力、适应能力,以及受挫能力也很重视。近几年,高职院校工商企业管理专业毕业生走进社会后,出现很多不良现象:进入新单位角色转换慢、择业时过分看重薪酬、随意离职、遇到一点挫折就退缩等等。究其根本原因在于毕业生没有建立起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因此要求在校期间教师在“教书”的同时,更要重视“育人”。工商企业管理毕业生要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以积极健康的心态去迎接挑战。2、专业能力。专业能力即是所学专业相关的能胜任工作的能力,包括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两个方面。企业招聘时这一能力的高低对录用与否具有较大的影响。根据“厚基础、宽口径、高素质、强能力”的培养基本原则,一名合格的工商企业管理专业的毕业生应该熟悉并掌握该专业工作相关的知识和技能。3、职业综合能力。即关键能力,最主要是方法能力。方法能力是信息收集、计划、决策、实施、反馈的一个动态过程。该方法是将学生所会、所学、所思、所用的所有知识和技能的有机结合。

(二)设置合理的课程体系。高职院校工商企业管理专业在课程体系设置上通常分为三个模块。模块一:公共基础课程,主要包括:思想品德修养、法律基础、应用文写作、英语、计算机、体育等,其培养目的是使学生打下良好的知识基础和形成良好的人文素质;模块二:专业基础课程,主要包括:经济法概论、统计学、商务礼仪、管理学原理、基础会计等课程。其目的是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方式和能力,为后续专业课程打好基础;模块三:专业课程,主要包括:人力资源管理、生产运作管理、质量管理、财务管理、市场营销管理等。其培养目的是使学生掌握所学专业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以满足用人单位的最基本要求。根据调查表明,企业对应用文写作、计算机操作、英语、经济法、商务礼仪、基础会计等基础能力的要求日渐增高,因此学校在开设相关课程时多训练学生这方面的技能。此外,在专业技能方面,学校还应在所开设的专业课中融入一个对应专项技能的培养,即人力资源管理能力、生产管理能力、营销管理能力、财务管理能力等技能的培养。与此同时,注意在课程课时的设置上适当减少纯理论教学,注重职业能力和管理技能方面的训练,增加实践教学的比例。

(三)加强提升学生实践能力。知识需要在实践中深化,能力需要在实践中磨砺,素质需要在实践中提升。斯大林《论列宁主义基础》中指出“离开实践的理论是空洞的理论,而不以理论为指导的实践是盲目的实践。”———强调了理论要结合实践的原则。高职院校工商企业管理专业的学生想要在众多本科、研究生等竞争对手中脱颖而出更是要依靠超凡的实践能力。一方面推进校内实训基地建设,如创业训练、工商模拟市场实训、ERP沙盘模拟等基地;另一方面推进校外实训基地建设。积极联合工厂企业为学生创造实训和实习场所,促进和加强“校企合作”的办学模式。在此要求下高职院校采用“2+1”或“2.5+0.5”人才培养模块势在必行。学生通过实训与实习加深对理论知识的认识,以有效地提升实践能力,最终实现学以致用。

四、结束语

总之,随着科学技术进步,产业结构不断转型升级,要顺应市场变化,促使高职院校工商企业管理专业培养的人才能更好地满足的企业要求,各高职院校就需要在人才培养模式上入手,注重培养和提升学生的职业能力和实践能力,这样更有利于高职院校工商企业管理专业学生更快更好地适应企业的各种技能要求。主要

参考文献:

[1]张经强.论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完善———以北方工业大学为例[J].学理论,2016.3.

[2]周赣琛.基于网络的高职顶岗实习教学评价体系的构建[J].武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4.

[3]胡兵,乔晶.工商管理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思考[J].职业时空,2012.1.

[4]章素华.以职业能力培养为导向的高职英语教学研究[J].芜湖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1.

[5]张瞳光.基于职业能力的高职会计专业课程体系设置[J].经济研究导刊,2010.30.

[6]赵向红.高职财会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改革探索[J].成人教育,2006.5.

[7]丁承学.从职业能力视角探析高职院校《商务谈判》教学新模式[J].市场论坛,2012.5.

作者:张咏梅 单位:安徽工贸职业技术学院

第五篇:高职院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设计理念

摘要:人才培养方案是人才培养工作的总体设计和实施蓝图,制订科学、有效的人才培养方案,是高职院校做好人才培养工作的重要环节。梳理制订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要处理好高教性与职教性的关系、专业和学科及课程的关系、专业的自身定位问题等逻辑前提;要回答好四个重要问题,即办什么样的专业、培养什么样的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在此基础上,提出制订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必须坚持的原则,以及人才培养方案中专业课程体系应包括的课程类型。

关键词:人才培养方案;前提;问题;原则;课程类型

高等职业教育以人才培养工作为根本任务,要做好人才培养工作必须要有效破解三个命题,即培养什么样的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三个命题也是办好学校的首要答题。要做好人才培养工作,体制机制和环境营造都十分重要,但把每一个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设计好是十分重要的前提,因为人才培养方案是人才培养工作的总体设计和实施蓝图,也是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出发点和落脚点[1]。在高职院校的诸多文件建设中,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是最为重要的内容之一。从某种意义上说,学校建设和运行有章程,而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则是专业建设的基本章程,必须认真地研究和制订。做为专业负责人,应该在学校的统一领导下,按照教务部门的具体要求,把制订、修订、实施专业人才培养做为重要职责;把提高人才培养方案的科学性、针对性、有效性,做为本人的基本职责,把每年一度的人才培养方案调研制订做为常规性重要工作。

一、制订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认识前提

高等职业教育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制订,既有理论问题,也有实践问题;既有科学问题,也有艺术问题;既有谋划问题,也有实施问题;既有理想状态,又有现实情形。但总体而言,我们要从理论上回答清楚,带着理想和情怀,认真做好这项工作。研究和制订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时必须处理好以下三个逻辑前提。

(一)高教性与职教性的关系处理

高等职业教育具有高教性和职教性双重特征,因此,制订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时首先必须要处理好这两者的关系。其中最重要的就是要把专科层次的高等教育与职业教育属性处理好,既要满足做好高等教育专科层次的水平和要求,也要落实好职业教育的具体属性。换而言之,高职教育之高必须到位,高职教育之高不宜越位;高职教育之职必须有位,高职教育之职不可缺位,高职教育必须合理定位。

(二)专业和学科及课程的关系

专业是高等教育和中等职业教育的特有概念。在我国,基础教育是以课程为逻辑的,而职业教育是以专业为逻辑,高等教育既有学科逻辑,也有专业逻辑。我国的专业概念是从苏联引进的,欧美国家的高等教育一般讲课程计划,因此,处理好这些关系十分重要,这实际上是要研究和把握好学科和专业课程等之间的关系,把握好专业的口径和范围问题。一般而言,高等职业教育必须立足于专业建设,而专业是一个基于经济社会分工和职业岗位需求的学业门类,必须与经济社会发展紧密联在一起。制订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必须立足于此并有明确的概念,专业既不是课程的简单组合,也不是课程计划,而是以明确的学业门类为基点的综合体,是学校开展人才培养工作的基础和基点,如确需开展学科研究,也是为了有利于专业人才培养工作的顺利开展。

(三)专业的自身定位问题

在我国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实践中,无论是本科、专科甚是硕士、博士都是以专业来界定,专业成为继校名、院名的第二道或第三道门。因此,专业对于高等教育或中等专业教育而言,既有一定的通用性,而对于普职融通或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及其专业继续发展来说,也具有持续性,正因为这样,专业的建设是至关重要的。然而,我们必须清楚的是,专业无论是高等教育还是高职教育或者中职教育,专业学制是有限的,学习时间是有限的,不可能穷尽相关理论知识和技能,更何况也有学生基础和人才培养定位问题。高等职业教育的任务是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高素质、高技能人才,它具有培养一线应用型人才的属性,因而必须紧贴行业企业和社会需求,这就有一个合理的层次定位问题,也有一个面向定位问题,也有适当的因地制宜和办出特色问题,同样的专业也还有高职特征、区域特色和院校特点等具体问题。

二、制订人才培养方案必须回答的四个问题

制订专业人才培养既是一门高深的学问,也是一个现实的课题。在梳理清楚逻辑前提基础上必须回答好几个重要问题,即办什么样的专业?培养什么样的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

(一)办什么样的专业

办什么样的专业?既不能简单地照搬历史,但也必须传承历史;既不能盲目跟风,但也必须考虑现实需要。从理论上看,专业的设置从专业出发,一般而言,对于区域性的高职院校,要紧扣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学校根据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研究开设什么样的专业,社会需求大的专业就积极创造条件来办这类专业,这无疑也是对的;而对于行业性或就是由行业举办的高职院校,围绕或紧贴行业需要或产业发展办专业同样合乎逻辑。基于这样的理解,我们认为办什么样的专业,总体上是基于需求,而需求又有可能是变化的,因此,我们不能简单地由需求因素决定,同时必须要考虑办学条件,其中包括历史条件,学校总是因历史发展而来;也包括师资及办学条件,因为这也是办好专业的重要因素;此外,还包括专业与学科的相关性,因为学科水平有利于专业教学开展,因此,专业不是简单的专业,而应有专业群和专业结构问题。

(二)培养什么样的人

关于培养什么样的人,从宏观方面来讲是要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而对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具体定位,各个时期也有不同表述,教高[2000]2号文件定义为培养拥护党的基本路线,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高等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学生应在具有必备的基础理论知识和专门知识的基础上,重点掌握从事本专业领域实际工作的基本能力和基本技能,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教高[2004]1号文件则强调,坚持培养面向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实践能力强,具有良好职业道德的高技能人才。教高[2006]16号文件则明确,高等职业教育肩负着培养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第一线需要的高技能人才的使命。《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国发[2014]19号文件则要求,专科高等职业院校要密切产学研究合作,培养服务区域发展的技术技能人才。教职成[2015]9号文件,即《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15-2018年)》在描述优质学校建设时则明确要求培养杰出技术技能人才。此外,在《国家教育事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中强调,高等职业教育的任务是培养发展型、复合型、创新型技术技能型人才。教育部还曾经强调,高等职业教育要培养高端技能型人才。我们认为,关于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问题,应该是面向一线、面向应用的职业化、程度高、适应性强,并有一定发展潜力和能力的专门人才或技术技能人才。

(三)怎样培养人

关于高等职业教育怎样培养人的问题,教育部在不同时期,各个阶段的文件中也有不同的表述,但大致都表达出怎样培养人的问题。如[2006]16号文件提出,高等职业院校要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到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全过程,要高度重视学生的职业道德教育和法制教育,重视培养学生的诚信品质、敬业精神和责任意识、遵纪守法意识,培养出一批高素质的技能性人才,要加强辅导员和班主任队伍建设,倡导选聘劳动模范、技术能手作为德育辅导员,加强高等职业院校党团组织建设,积极发展学生党团员,要针对高等职业院校学生的特点,培养学生的社会适应性、教育上要树立终身学习理念,提高学习能力,学会交流沟通和团队协作,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创造能力、就业能力和创业能力,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在为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所做的重要指示中,明确提出,要树立正确人生观,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着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弘扬劳动光荣、技能宝贵、创造伟大的时代风尚,营造人人皆可成才、人人尽展其才的良好环境,努力培养数以万计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坚持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坚持工学结合、知行合一。这实际上是说,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知行合一是高等职业教育培养人才的重要途径。

(四)为谁培养人

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我国有独特的历史、独特的文化、独特的国情,决定了我国必须走自己的高等教育发展道路,扎实办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校,我国高等教育发展方向要同我国发展的现实目标和未来方向紧密联系在一起,为人民服务、为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服务、为巩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服务、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服务,必须坚持正确政治方向,必须围绕学生、关照学生、服务学生,不断提高学生思想水平、政治觉悟、道德品质、文化素养,让学生成为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人才,这都指明了我国人才培养的方向和目标。高等职业教育作为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认真贯彻,抓好落实。

三、制订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必须坚持的原则

在研究人才培养工作认识前提和回答好基本问题的基础上,我们就可以确立起制订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基本原则,主要包括:

(一)遵循青年身心发展和人才培养规律

教育教学工作必须坚持以人为本,以人为本的核心在学校人才培养工作中必须遵循身心发展规律和人才培养规律。从身心发展看,目前高等职业教育一般为三年学制,适龄期大约为18—21周岁,这正是进入成人初期阶段,因此既要进行成人礼仪和责任教育引导,也要尊重成人的自主性和法律地位,还要根据青年人特征安排好德、智、体、美各项活动。从人才培养规律看,学习有一个知识体系,适应岗位也有一个逻辑过程,人才培养也有一个如何推进从普通中学向和谐职业人或中高职递进的课程。对于一年级重点做什么?二年级重点做什么?三年级重点是什么?必须要进行统筹协调。

(二)认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鼓励学生特长发展

我们党的教育方针是教育必须为人民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提出的“四个为”的要求和服务发展,促进就业的方向,实际上是我党教育方针的具体化和明确化,要把党的教育方针落到实处,就必须坚持立德树人、德育为先原则,坚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要求,正确处理好德育与智育、理论与实践的关系,正确处理好传授知识、培养能力、提高素质三者之间的关系,要把德育放在首位,必须在课程和教师、教学条件配备,在考核机制中充分体现,要正确处理好知识和能力的关系,就必须在课程建设模式、课堂教学模式和教学环境建设中得到充分体现,要在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同时,实现特长发展和特色培养,就必须在人才培养方案制订中留有余地、留有弹性,允许和鼓励学生以长补短、以优补欠、以特树特,让有特长者更有特长,无特长者激发或形成特长。

(三)坚持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知行合一

坚持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坚持工学结合、知行合一,是对职业教育提出的基本要求,也是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重要特征。根据职业教育的特点,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必须走开放合作之路,必须紧紧利用和依靠企业和社会资源,把握社会需求、行业需求和企业需求,在与行业企业和区域经济社会的结合中寻找答案,谋求校政行企的开放办学、合作育人、合作发展、合作就业。正因为这样,在人才培养制订过程中,必须主动争取企事业单位的参与,充分利用好各类社会资源,如果说能够做到校企校政校行共同研究制订人才培养计划,并由双主体、多主体来共同实施,那么人才培养一定能够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四)坚持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注重实践育人

高等职业教育区分于普通高等教育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它的实践性,其人才培养方案制订和实施中特别要注意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要注重社会需求,强调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要正确把握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之间的关系,能力培养要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要坚持实践主导,突出实践育人,要加强实践性教学环节,增加实训、实践的时间和内容,减少演示性和验证性实验,实训课程可以单独设置,以使学生更好地掌握从事本领域实际工作的基本能力和基本技能。要强化课程的实践教学,要争取实践性教学课时占总课时的5%左右,同时应安排不少于一学期的综合性或顶岗实习,真正把实践性教学和实践性人才培养的优势充分展现出来,要建设好一大批校内实训实验基地、校外实践实习基地,努力让校内贯彻真实化(生产化、经营化)、校外基地教学化。

(五)坚持从实际出发和多样化、特色化原则

在遵循上述四个基本原则和要求的基础上,高等职业教育制订人才培养方案还必须坚持从实际出发和多样化多样性特色化原则。一方面,各个区域和地区,各个学校同一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应当可以大同小异,更可以体现特色;另一方面,同一个学校同一专业也可以多种方式,因为生源不同,有三校生,有自主招生,有普高生,还有中高职五年一贯制,即使是同类生源也有文科、理科、文理综合之分,或者同一个专业针对不同行业、企业和区域,也会有不尽相同的需要。如同为金融专业,在沿海发达地区及内陆地区需求不同,大型银行与小型银行需求不同,城市金融机构与农村金融机构不同。又如会计专业,可针对大型企业,也可针对中小企业;既可针对工业企业,也可针对建筑施工类企业。这从理论上可理解为特色化和差异性,从实践上看是为了满足各种不同的需要,在满足基本标准和要求情况下,充分体现就业面向、因材施教。

四、人才培养方案中应体现的课程类型

高等职业教育具有高教性和职教性双重属性,必须充分体现双重属性,同时必须贯彻立德树人总要求,回答好人才培养的几个为什么,充分体现人的发展的理念。因此,如何把课程建设落到实处是非常重要的,我们认为,其课程体系至少应包括以下几种类型:

(一)思想政治课

思想政治理论课,以前称“两课”,2005方案后统一称之为思想政治课,这是贯彻党中央关于扎根中国大地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校,回答好为谁培养人的重要课程,其根本任务就是发挥其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按照2005方案,本科教育按照4+1开设,即:《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中国近现代纲要》《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概论》及《形势与政策》;专科层次高等教育开设2+1课程,即:《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和《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概论》及《形势与政策》。人才培养方案必须按照中央的要求,确保课程和课时;与此同时,根据中央有关精神,教育部要求开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今后还应讲授中国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建设先进文化,应在人才培养方案中体现。

(二)公共素质与素养类课程

根据培养学生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可靠接班人和全面发展的要求,根据党和国家方针政策及法律法规,教育部门和地方行政部门或以指令或以指导性的要求,对高等职业教育有课程开设乃至有课程方面的要求,为《体育》课程、《军事理论》课程、《艺术修养》课程、《外语》课程。近几年,又特别强调必须把《职业生涯规划》《就业指导》《心理健康指导》和《创新创业基础》等做为必修课程。这类课程涉及面广、信息量大,培养效果可直接可间接,培养成效也许明显也许不明显,课程性质有必修有选修,课程内容有刚性有弹性,必须按照有利于提升学生修养,提高学生素质的要求,统筹协调。有些学校,为体现学校文化特点和培养学生素质,也会再开设一些校本课程,如:《诚信文化理论与实践》《互联网金融》《个人理财》等,也当统筹兼顾。

(三)专业基础与专业知识类课程

高等职业教育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培养人才。专业建设是学校人才培养工作的龙头,也是职业教育区分于其它类型教育的重要特征,是高职院校分配与积聚资源的重要基地和平台,也是学校特色和服务能力的重要体现。因此,可以明确而肯定地说,无论采用什么样的课程模式,专业基础与专业理论知识类课程应该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课程的主体,它要讲清楚专业存在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介绍专业的基本制度、基本法规,不仅要让学生知道是什么,而要让学生知道为什么[2]。关于这一点,在近几年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过程中,项目化课程、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等被广为推广,应当说,它们具有一定的科学性,也有存在的合理价值。采用什么样的课程模式,各学校应从本校和本专业实际出发,在遵循高等职业教育办学和人才培养规律上做出选择,但不变的是,这类课程始终是主干和主体。

(四)技术和技能类课程

如前所述,教育部从新世纪以来的各类重要文件,都强调培养高素质技术人才或技能型人才,进入“十二五”以后,教育部的相关文件都把高等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定格为技术技能型人才;实践也证明技术和技能水平,的确也是衡量高等职业教育质量和水平的重要彰显点之一,教育部为此也十分重视职业教育的技能大赛。广大的用人单位在看重毕业生综合素质的同时,对技术技能水平也普遍感兴趣,对技能达到较高水平的学生采取网开一面的特殊人才政策。正因为如此,我们认为,在每个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中,必须有一定数量的技术技能项目,既体现本专业的特点,同时要求学生参加对口的职业资格证书和技能项目的考试和考核,鼓励学生参加这些项目比赛和竞赛,并取得相应等级和名次。学校应开设相关项目,并开展考核考级比赛工作,既是对专业特点的彰显,也有利于培养学生勤奋苦炼的精神,也有利于提高学生在就业市场上的竞争能力。

(五)专业实习和实践性项目课程

按照一般要求,高等职业教育学生要安排一定数量的认知实习、专业实习和毕业综合及顶岗实习。专业性实习和实践主要是为了更好地贯彻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原则,同时也是为了消化和巩固课堂教学效果,同时也为学生走出校门、走向职场、走向社会创造条件,并以此积累学生的工作经历,从而有利于学生更好地发展,因此,在人才培养方案中,专业性实习和实践应有基本的保证。与此同时,为了使学生更好地了解社会,锻炼和培养能力并体现公益,学工系统应鼓励学生成立各种理论学习型、专业拓展型、文艺体育型、技术技能型、公益服务社团,并组织开展志愿者服务,也可组织一些类似合唱团、艺术团之类的群众性体育艺术活动[3]。这些社团或组织既有社会实践的因素,也有实践育人的要求,还有培养学生全面健康和特长才艺的功能。我们也可以把这些社团或组织体现在一定的课程之中,在课程改革过程中,我们可采取课程社团化、课程综合化的改革模式,两者结合起来,有利于推进全过程立体化同向协同育人。

总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是一项系统工程,前面所讲述的是基本要求。其实,人才培养方案制订大量的工作在于调研、在于问卷设计、在于征询,毕业生跟踪和分析,这其实也是一门技术,更是一项很重要的艺术。与此同时,人才培养方案中的各类课程都应该具体化和细化,要有课程标准,要有教学大纲,要有考核机制[4]。从整个人才培养方案制订到实施,我们还应当构建内部质量保证体系,要有诊断和改进工作机制。从高水平专业要求来看,我们更要提炼核心,制订标准并凝炼专业文化,这样,我们的工作将会得到有效落实并切实形成良好的效果。

参考文献:

[1]邓志辉,赵居礼,王津.校企合作工学结合重构人才培养方案[J].中国大学教学,2010(4):81-83.

[2]姚寿广.对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方案基本框架的思考与设计[J].中国高教研究,2006(12):62-63.

[3]壮国桢.高职人才培养方案的优化设计———基于并行课程的视觉[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0(17):7-9.

[4]白坤海.基于“人才培养全过程课程化”设计人才培养方案的探讨[J].职教论坛,2010(27):51-54.

作者:孔德兰;周建松

第六篇:高职针灸推拿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分析

摘要:基于高职针灸推拿专业现有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和就业现状,为更好地培养能满足城乡基层医疗和保健工作岗位要求的针灸推拿人才,通过确定专业培养目标、深化校院合作、优化课程体系、强化学生实践能力培养、加强“双师型”教师培养和完善评价办法等,构建适应城乡基层医疗保健工作岗位的高职针灸推拿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关键词:高职;针灸推拿专业;基层岗位;人才培养模式

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是我国新时期高等教育的四大功能,其中,人才培养是核心。人才培养模式是人才培养的关键,对于人才培养的质量有决定性作用[1-2]。2015年全国独立设置的高职院校在校生人数已达到1048万,占到高等教育总人数的41.2%[3],高职高专作为高等教育的一个重要类型,应加大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力度,提高教学质量,充分发挥人才培养的功能。

1人才培养模式的内涵

人才培养模式是指培养主体为了实现特定的人才培养目标,在一定的教育理念指导和一定的培养制度保障下设计的,由若干要素构成的具有系统性、目的性、中介性、开放性、多样性与可效仿性等特征的,有关人才培养过程的理论模型与操作样式[4],是以相对稳定的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管理制度和评估方式实施人才教育的过程总和,是由培养目标、培养规格、培养方式、评估方式等要素组成的[5]。

2高职人才培养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2.1定位不够准确

高职教育定位模糊,一方面,部分高职院校简单强调理论课教学和学术性研讨,专业定位不准确,一味效仿本科院校,忽略技能教育的重要性,导致学生实践操作能力差,难以适应市场需求;另一方面,部分高职院校过分强调实践技能教学,甚至直接把学生安排到企业进行实践技能培养,忽视了人文教育及综合能力的培养[6-9],导致学生后续发展动力不足。二者均脱离高职院校实际情况,与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目标不一致。

2.2教学不能满足岗位需求

高职院校培养的人才与普通本科院校是有区别的,但部分高职院校以本科教学为模板,尤其是医学专业,教学内容多为本科教学的“压缩饼干”,课程设置、教学计划、教学大纲多沿用本科院校,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与高职院校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的目标不相适应,与高职学生实际就业工作岗位不相适应。

2.3师资队伍建设滞后

由于高职院校行政体制、经济条件和社会地位等的制约,合格的专业课教师缺乏[6],教师队伍建设滞后,尤其是“双师型”教师队伍。很多专业课教师理论知识丰富但缺乏实践经验,部分来自医院(企业)的教师,实践经验丰富,动手能力强,但教学理论和教学经验等缺乏。“双师型”教师缺乏,不能有效完成教学任务,与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目标不相适应。

2.4学生基层就业多

根据部分高职医学类院校的《2015年就业质量年度报告》和毕业生跟踪调查发现:一是毕业生在“二甲”以上医院就业的非常少;二是城乡基层医疗保健工作岗位人才稀缺,人才需求大。毕业生就业单位主要以医疗相关机构及保健相关行业为主,在二级及以下医院、社区医疗服务中心、门诊部等基层医疗机构就业的学生每一届均超过80%[10]。

3基于城乡基层医疗保健工作岗位高职针灸推拿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

笔者所在的针灸推拿专业是我校重点专业、特色专业和重庆市高等职业院校专业能力提升项目(骨干专业),针灸推拿专业教学团队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积极围绕基层岗位要求进行人才培养改革,构建人才培养模式,提升专业服务于基层的能力。围绕“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等核心问题,以“培养适应城乡基层医疗保健工作岗位需求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为目标,走校院合作之路,针对原有的针灸推拿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校院合作不紧密、学生综合能力与城乡基层医疗保健工作岗位要求有一定差距等问题,构建高职针灸推拿专业“校院合作、防治兼备、三能递进”的人才培养新模式。

3.1确定专业培养目标

目前,基层卫生人才缺乏,国家高度重视基层卫生人才培养,《医药卫生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2011—2020年)》指出“加强医药卫生人才队伍建设,重点加强基层人才队伍建设”。《中医药健康服务发展规划(2015—2020年)》要求“加强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建设”以及“加强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建设,在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设中医临床科室集中设置、多种中医药方法和手段综合使用的中医药特色诊疗区”。国务院在印发的《关于促进健康服务业发展的若干意见》中提出:“充分发挥中医医疗预防保健特色优势,提升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力争2020年使所有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乡镇卫生院和70%的村卫生室具备中医药服务能力”。国务院《关于扶持和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的若干意见》要求“加强中医药职业教育,加快中医药基层人才和技能型人才培养”。为积极响应国家政策,结合学校“立足三峡、辐射西部、统筹城乡、服务基层”的办学定位和城乡基层对针灸推拿专业人才的实际需求,充分利用中医防治一体的优势,培养更多服务基层卫生事业的人才。在培养中既突出应用针灸推拿技能治疗基层常见病和多发病能力的培养,也突出应用针灸推拿技能开展中医保健服务能力的培养,为城乡基层培养“能医能防”的高素质技能型针灸推拿专业人才。

3.2深化校院(企)合作

走校企合作教育之路,对高职院校的发展和技能型人才的培养具有重要意义[11]。依托重庆三峡医药卫生职业教育理事会平台,以学校针灸推拿专业建设委员会为桥梁,充分发挥各理事单位的人才、技术和医疗保健场所等资源优势,密切校院合作,共订人才培养方案、共建课程、共建师资队伍、共建实习实训基地,共同培养人才,合作就业,医院(企业)参与教学全过程,为实施“早临床、多临床、反复临床”的改革搭建平台,深入推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更好地与社会需求对接,服务于区域经济。

3.3优化课程体系

课程体系构建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核心和重点[12]。根据城乡基层医疗和预防保健服务的需求,对接针灸推拿专业人才在城乡基层就业的岗位能力需求,制订学习任务,构建课程体系,完善课程教学资源,通过归纳整理,序化为医学人文素质课、职业基础课、职业技术课和职业拓展课4类课程,将医学人文素质培养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增开岗前综合训练课,按照教育教学规律安排教学时间,形成针灸推拿专业课程体系。

3.4强化学生实践能力培养

实践技能的培养是高职人才培养的关键。以能力为本,遵循教育教学规律,按照“了解认知→会操作技能→会将同类技能组合应用→会将多类技能综合应用”的学习过程分阶段递进培养,加强针灸推拿技能训练与考核,强化操作技能和实践能力培养,使学生能力从“会操作单项技能”→“会组合应用同类技能”→“会综合应用多种技能”。

3.5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

“双师型”教师队伍是人才培养的主力军。为达到高素质技能型针灸推拿专业人才培养要求,以培养“双师型”教师为重点,提升专业课教师“双师”素质,建立专兼结合、结构合理的教学团队。一是通过到医院临床工作、进修、顶岗锻炼等加强校内专业课教师临床技能培养。二是聘请校外兼职教师或安排附属医院医生到学校承担专业课教学任务。每门专业课程安排校外兼职教师或附属医院医生不少于2名,与校内专业课教师共同承担教学任务。通过听课、培训等方式提升兼职教师的教学水平,探索建立学校与医院双向流通、人才互聘的相关机制。

3.6建立健全人才培养评价体系

人才培养评价是检验教学与管理效果的重要途径。学校应建立专业建设与人才培养评价并施,过程评价与成果评价并重,校内与校外结合,教师、学生及社会多方参与的人才培养质量评价机制,构建以能力为本,关注过程,方法多元,分类实施为原则的校内校外相结合的评价体系,有利于针灸推拿专业人才的培养。校内评价包括课程评价和综合评价,校外评价包括校外专家到校听课评课、实习单位对实习学生、用人单位对毕业生进行评价。其中,课程评价包括形成性评价、课程技能考试、课程理论考试。综合评价包括综合理论考试、综合技能考试、实习评价、毕业考试等。在整个评价中突出技能评价,实施课程技能考试和综合技能考试,毕业综合考试完全接轨执业助理医师考试,使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培养满足城乡基层医疗和预防保健服务需求的高素质技能型针灸推拿专业人才。

4结语

基于城乡基层医疗保健工作岗位高职针灸推拿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既符合国家政策,又符合高职院校实际情况,有利于提升专业服务于基层卫生事业的能力。

参考文献:

[1]裴世鑫,崔芬萍,詹煜,等.结合大学四大功能推进高校教学改革[J].高等教育研究,2011(1):45-47.

[2]张旺,杜亚丽,丁薇.人才培养模式的现实反思与当代创新[J].教育研究,2015(1):28-34.

[3]练玉春.三种情况应报考高职[N].光明日报,2016-07-04.

[4]董泽芳.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的概念界定与要素解析[J].大学教育科学,2012(3):30-36.

[5]于黔勋.对“人才培养模式”的理解要回归本原[J].江苏教育,2012(12):1.

[6]邵文红.关于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的思考[J].教育发展研究,2013(3):69.

[7]曹令秋,秦琼.高职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教育与职业,2014(6):25-26.

[8]李桂霞,钟建珍.对构建合理的高职教育课程体系的探讨[J].中国高教研究,2007(6):58.

[9]张淑贞.对高职人才培养专业定位的思考[J].教育与职业,2015(11):28.

[10]赵政,张明丽,邓丽丽,等.高职高专针推专业毕业生就业质量与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探析[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5(3):87.

[11]王瑞新.医学高职院校校企合作培养模式的实践与探索[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4(10):42.

[12]李怀珍,杨桂染,刘立新.医学高职院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构建与实践[J].教育与职业,2015(16):79-81.

作者:张训浩1,苏绪林1,谭银花2 单位:1.重庆三峡医药高等专科学校,2.重庆三峡医药高等专科学校附属医院

第七篇:新常态下高职人才培养创新模式分析

摘要:在经济新常态背景下,劳动力市场需求将发生深刻变革,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工作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通过探索“一个培养目标、两个教学主体、三维教学体系、四重深度融合、五大对接机制、六业相互贯通”的人才培养模式,旨在提升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质量,使人才素质结构与市场需求相适应。

关键词:新常态;高职人才培养质量;市场需求

一、经济新常态对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的要求

提出,中国经济正在呈现出新常态,将从经济高速增长转向中高速增长,经济结构不断优化升级,从要素驱动、投资驱动转向创新驱动。经济增长与就业需求之间关系密切,GDP增速下降将使就业需求减少,就业形势与矛盾将更加复杂,劳动者素质结构与市场需求不匹配矛盾突出,低技能劳动者面临更为严峻的就业冲击,劳动力市场进入矛盾多发期[1]。大学生就业难问题还会持续存在,就业竞争更加激烈,劳动力市场对大学生毕业生素质提出了更高要求。《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提出“加强创业教育,把创业教育作为高校改革的重要任务”;教育部《关于大力推进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和大学生自主创业工作的意见》提出“要把创新创业教育纳入专业教育和文化素质教育教学计划和学分体系”。

目前,高等职业教育加强创新创业人才培养越来越紧迫,这既是高校人才培养矢志不渝追求的目标,也是建设自主创新型国家的人力资本支撑。新常态背景下,经济结构的优化决定了产业结构的进一步升级,市场对人才结构与质量的需求将发生变化,要求劳动者的素质更优化,创新能力更突出,竞争能力更强。《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提出“当前职业教育还不能完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结构不尽合理,质量有待提高,办学条件薄弱,体制机制不畅”,并要求“职业教育的结构规模更加合理,院校布局和专业设置更加适应经济社会需求,办学水平普遍提高,发展环境更加优化”。高职教育人才培养工作要适应经济新常态,就必须把握新机遇、迎接新挑战,结合区域经济发展与产业转型的现状,深入了解市场需求,及时调整与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纵深推进教育教学改革,积累满足创新型人才培养需要的教学资源,培养符合经济新常态发展的高质量人才。

二、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

在“以就业为导向,工学结合,校企合作,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办学方针指导下,我国高职教育迅速发展,教学质量稳步提高,人才培养模式呈现出多样化、多层级的特征,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例如三明治式、工学结合、工学交替、校企合作、订单式、教学工厂、产学研、学—岗—就、多元结合、教学做一体化等人才培养模式[2]。但由于各地区高职院校的区域资源、办学理念、办学水平等差异,仍存在着各种各样的问题。

(一)人才培养目标与市场需求不相符

目前,我国处于区域经济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市场对人才的需求也随之变化,要求高职毕业生既要具备扎实的岗位知识与技能,又要具备高度的竞争力、创新力、可持续发展等职业能力,能够快速适应企业转型升级的新要求。而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工作中还存在目标不明确、决策迟钝,甚至盲目跟风的现象,还存在专业设置滞后于企业产业结构调整;校企合作缺乏深度和长效机制;人才培养目标脱离企业岗位实际需求;教师缺乏行业背景和实践经验;教学实训环境有待升级等问题,导致人才培养目标与企业的人才质量需求不相符。

(二)工学结合机制不完善,缺乏科学系统的课程体系

高职院校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机制还缺乏成熟稳定的市场和法制环境,没有完整的政、校、行、企人才培养支持体系,未形成校企合作的动力机制和深层合作机制。高职院校还存在工学结合的内部管理机制不完善;教学设计与企业岗位技能需求脱离;课程改革流于形式;教学手段和方法不合理;课程体系没有系统的整合设计,不符合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机制的整体规划等问题。

(三)专业设置、教学体系与就业结果之间缺少互动反馈机制

部分高职院校还不能围绕市场需求动态设置专业,尚无法及时分析专业设置与区域经济发展的拟合度,难以建立专业调研、建设、转型、预警、退出等机制。教学体系中的知识结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评价与就业结果之间缺少互联机制。例如,课程知识结构与企业岗位知识需求不能对接;教学内容不能反映岗位技能需求;教学与课程评价不能引入行业、企业、学校联动的评价机制等,还没有形成专业设置、教学体系与就业结果之间的良性互动反馈机制,造成了人才培养结果与社会需求之间的脱节。

三、如何构建高职教育人才培养创新模式

基于经济新常态背景,高职教育应更加强调市场需求导向、就业竞争导向在人才培养中的双重作用,深度开展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为此,构建“一个培养目标、两个教学主体、三维教学体系、四重深度融合、五大对接机制、六业相互贯通”的人才培养模式,以期提升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质量,使人才素质结构与市场需求相适应,使毕业生更好地就业。

(一)一个培养目标

作为高职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人才培养目标是制定培养模式、课程体系、教学内容、评价标准的基本依据。面对经济增长放缓、创新驱动加速、经济结构转型、高职毕业生就业压力增大、就业矛盾凸显等新形势,高职教育应制定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以内涵式发展为基础的人才培养模式。基于经济新常态背景,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可设定为:培养适应区域经济与产业转型升级需要,以市场需求和就业为导向,符合行业发展与企业特定工作岗位群或岗位需求,职业素养良好,专业知识扎实,就业竞争力强,具备创新与创业能力,可持续发展的高素质职业人才。

(二)两个教学主体

大部分高职院校都已确立学校和企业两个教学主体,在人才培养工作中,校企双方应充分协作,实现工学交替,共育共管培养人才。校企共同建设信息互助平台,及时互通与反馈资源建设、课程开发、教学质量、实习实训、毕业生就业等多方面信息,及时改革和调整培养体系,以适应区域经济对人才的动态需求;共同分析行业需求,制定人才培养目标与培养方案;共同分析企业岗位胜任力要素,设计专业课程体系,开发与改革课程;共同承担教学授课任务,将学校的理论培养与企业的实践锻炼紧密结合;共同建设双师结构教师队伍,建立双导师制度,将理论讲授与实操指导有机结合;共同开发教学与实训教材;共同开展师生技能与创新大赛;共同开发校内外实习实训基地,有效管理课程实训,科学控制顶岗实习;共同评价人才培养质量,分析课程教学质量、人文素质教育质量等,建立教学质量监控机制、人才培养质量监控机制;共同提高学生就业能力,促进学生就业。要通过校企的深度合作,建立长效合作机制,实现校企协同、资源共享、互利共赢,达到实质性的人才培养效果。

(三)三维课程体系

理论课程、实训教学和企业实践是高职教育的基本课程体系,现阶段,大部分高职院校都会通过校企合作进行课程开发设计。但在实际运行中,三大体系之间往往相对独立,无法运用信息反馈与整合机制使三大体系有机结合,也就无法形成科学严密、有效互动的教学体系。针对上述缺陷,设计三个环节更加紧密联系的课程体系。首先,理论课程体系的设计应依据企业岗位群分布、岗位胜任力、岗位工作目标、岗位典型工作任务等,合理设计与布局职业素质、岗位能力、核心能力及拓展能力课程;第二,利用校企合作实训场所,校企教师共同指导,开展各类专项实训、综合实训、拓展训练和技能鉴定,让学生由知识理解过渡到行为感知,强化应用技巧,同时,校企教师互动交流,发挥理论学习作用,纠正理论学习误区,反馈理论学习效果;第三,利用企业实习基地,校企教师共同指导,完成专业实习、毕业(顶岗)实习与毕业设计,检验学生的专业技能,解决实际工作问题,反馈学生素质评价;第四,根据实习实训评价,及时发现理论课程存在的问题,改革理论课程内容,创新教学手段与方法。通过三维课程体系的层层推进与互联互动,使课程设置、课堂教学、企业岗位三者之间建立了信息互联体系,使人才素质评价、课程评价、课堂评价等引入了校企联动的评价机制,能有效提升学生的职业适应力、岗位胜任力和就业竞争力。

(四)四重深度融合

四重深度融合是指“目标融合、资源融合、身份融合和文化融合”,旨在规范以能力为本位的教学体系,深化工学结合,实现学校与企业的“零距离”对接,将学生外在的知识、感受和技能,内化为稳定的、可发展的心理品质,全面提升高职毕业生素质。“目标融合”是指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与企业人力资源需求目标相融合。高职院校要通过校企合作、企业调查、毕业生跟踪调查等手段,深入分析企业的入职培训目标、人力资源投资目标和未来人才发展目标,把企业人力资源需求目标作为人才培养的目标和依据。“资源融合”是指校企双方技术资源、人才资源、信息资源等相融合,通过资源融合,达到校企双方互惠共赢,共培共育人才的目标。校企双方应共享人才资源,由企业聘请院校师资开展员工培训和技术咨询,同时企业技术人员到院校进修或担任实习实训指导教师。高职院校应加强自身的技术研发水平,拥有先进的技术成果,吸引企业参与技术资源融合。还应及时掌握行业前沿信息,与企业共享生产信息、市场信息和技术信息,实现信息资源的充分融合。“身份融合”是指教师身份与企业管理者身份、学生身份与企业职员身份相融合。高职教师要熟悉企业内部组织结构、岗位管理、企业制度、员工行为、售后服务等内容,并能将这些管理模式运用到课堂教学与课程实训中去,把学校的师生关系延伸到企业的岗位管理关系,促使学习者由学生身份向企业职业人的身份转变。“文化融合”是指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相融合,高职院校应以校企文化理念的融合为核心,注意吸纳企业的核心价值观,形成特色鲜明的办学品牌,建设校企文化融合机制。通过课堂讲授、专题讲座、活动传播、竞赛互动等形式,传播和实践企业文化,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品质。

(五)五大对接机制

五大对接机制是指建立专业设置与产业需求对接、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毕业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对接、职业教育与终身学习对接。要做好五大机制的对接,一是高职院校应及时了解区域产业结构调整现状,掌握行业企业的人才需求变化,建立动态专业调整机制,适时进行新专业开发、专业预警与退出、专业人才培养创新、课程体系与教学标准改革等,实现专业设置与产业需求相对接。二是应准确掌握行业企业的职业标准,如缺乏相关的行业职业标准,可通过校企合作共同开发制定,并据此更新与修改现有的课程内容,使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相对接。三是校企合作共同开发,以职业能力培养为主线,与企业运营过程、岗位工作过程或生产过程相一致的教学过程,实现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相对接。四是加强专业考核内容与职业资格证书的衔接,将职业资格培训考核内容融入学历教育内容之中,实现双证对接。五是以终身学习理念为指导,根据经济发展与市场需求,重视技能型人才的成长需要,拓宽终身学习的渠道,为人才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支撑,实现职业教育与终身学习对接。

(六)六业相互贯通

无论研究什么样的人才培养模式,高职教育始终围绕的是“培养什么样的人,怎样培养人”的目标,在适应学生健康成长和身心发展的基础上,使学生的能力素质结构最大可能的满足社会需求。高职教育应通过科学的人才培养过程,使学生具备较强的职业能力,实现向职业人角色的转换。使毕业生能顺利就业,并具有较强的适应性、迁移能力和创业能力,使其职业人生可持续性发展。归纳来说就是“专业有潜力、就业为导向、学业为重点、职业要强化、创业需鼓励、事业能发展”的六业相互贯通。“专业有潜力”是指高职院校应拥有符合经济发展方式转变,适应劳动力市场需求,满足产业结构调整和行业企业发展方向的潜力专业。“就业为导向”是指把就业作为人才培养之本,重视就业指导,建立人才培养、教学效果、工作绩效与就业结果之间的良性互动反馈机制,全面促进就业。“学业为重点”是指努力提高教学质量,围绕行业企业对知识、能力、素质的需求,进行针对性的学业培养,注重课堂教学和学业考核,使学生学到真正有用的知识,切实提高岗位工作能力,拥有较高的职业素质。“职业要强化”是指紧贴行业企业一线,分析和研究职业岗位需求,提高双师教师素质,引入职业资格证书,使学生拥有较高的职业能力与素养。“创业需鼓励”是指引导学生投入到创业实践中去,大力开展创业教育与创业实践,通过创业基本技术技能、社会性知识、跨学科知识的传授,提高学生的创业兴趣和实际能力。“事业能发展”是指提升学生的职业适应与迁移能力,引导学生着眼事业、规划人生,为自己设定事业发展方向与努力目标,为学生将来可持续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三、结语

培养适应经济新常态发展的人才,将成为我国高等职业院校的重要工作。只有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不断地探索和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才能顺应社会发展的新形势,进而推动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全面转型,切实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使人才素质结构与市场需求相适应。

参考文献:

[1]张车伟.新常态下就业面临的挑战[J].社会观察,2015,(1):18-20.

[2]陈见标.高职教育培养模式:文献综述与研究展望[J].清远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5,(1):72-76.

[3]丁正亚.论高职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的深度融合[J].职业技术教育,2014,(5):82-85.

作者:赵建 单位:广州体育职业技术学院

被举报文档标题:高职人才培养分析(7篇)

被举报文档地址:

https://www.meizhang.comhttps://www.meizhang.com/gllw/rcpylw/705954.html
我确定以上信息无误

举报类型:

非法(文档涉及政治、宗教、色情或其他违反国家法律法规的内容)

侵权

其他

验证码:

点击换图

举报理由:
   (必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