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高校人才培养探究(3篇)范文

高校人才培养探究(3篇)范文

时间:2022-12-22 03:39:24

高校人才培养探究(3篇)

第一篇: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探讨

摘要:

经济新常态下,国家对于自主创新和智力资源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地方高校应抓住机遇,以信息化和国际化等为抓手,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强化特色优势,为经济持续稳定发展提供可靠的人力资源。

关键词:

经济新常态;地方高校;人才培养

一、引言

近年来,我国高等教育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高等教育的规模和水平持续稳步提升。根据2015年《中国高等教育质量报告》:全国各高校在校学生总数超过3600万,位居世界第一;高校总数近2900所,位居世界第二;高校平均毛入学率为40%,高于全球平均水平以及全球中高收入国家平均水平。在包括“985/211”工程和各类专项经费支持下,我国高等教育发展总体水平、办学条件以及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等也显著增强,高等教育不仅已经成为我国经济增长最主要的人口红利提供者,高校培育和孵化的新技术、新产品和新产业也以成为我国经济持续稳定发展最重要的助推器。随着全球经济社会进入深刻变革期,我国经济发展方式也面临着许多新的挑战和机遇。2014年5年,主席首次提出了“经济新常态”的观点,同年11月,又对经济新常态的内涵进行了诠释:我国经济已经从高速增长转为中高速增长,传统的经济结构不断优化升级,经济增长方式要从要素驱动和投资驱动转向创新驱动。总理也在多个场合指出:中国经济已经进入新常态,由高速转为中高速增长。以新常态为代表的中国经济发展特征是国家最高决策层对当前乃至长远国际国内经济社会发展的深刻理解和凝练,这一正确认识也为中国经济未来可持续稳定协调发展做出了战略性选择。特别强调:经济新常态下要更加注重加强教育和提升人力资本素质,更加注重科技进步和全面创新。总理指出:没有高素质的人才资源,实现转型升级、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就缺乏根基。刘延东副总理也明确提出:认识新常态、适应新常态、引领新常态,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经济发展的主旋律,也是教育工作的大逻辑。高等教育被公认为是科技生产力和人力资源的重要结合点,也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助推器。我国虽然已有全球最大的高等教育规模,但与发达国家相比仍有很大差距,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质量与经济社会发展的不适应日益突出。必须指出的是,我国仅有极少数高校进入世界先进水平,绝大多数高校办学质量和水平还亟待提升,特别是占全国高校数94.2%和在校生数91.1%的地方高校是影响和制约我国高等教育水平提升的关键。显然,只有全面提升地方高校办学水平,使其人才培养更加适应于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需求,才能更好地提供经济新常态所需的人才和智力支撑。

二、经济新常态带来的挑战和机遇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保持了持续高速增长,已成为仅次于美国的第二经济大国。总的来看,经济新常态下,我国经济未来仍然能保持较为稳定的实际增长,但经济下行的挑战亦十分明显。我国全面工业化的目标尚未完成,除部分沿海发达省市外,绝大多数中西部地区工业化的发展还不是很充分。其次,我国的科技体制、高新技术培育、创新能力提升等方面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核心竞争力、能够在国际间参与竞争的企业数量较少,离依靠“技术红利”创造经济增长核心动力源还有较远的距离。支撑我国经济多年高速发展的“三驾马车”中,投资占比相对较高,经济结构需要进一步优化。国家陆续推出了包括“一带一路”、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等区域发展战略,推进区域结构逐步优化。但与此同时,我国经济结构的转型升级还面临着诸多挑战:如产业结构不尽合理,区域经济、城乡差异、收入分配等还有很大的调整空间。经济新常态下,经济增长模式诸多重要改革和发展特点中,最主要的就包括了信息化和国际化。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多次提到了关于“互联网+”和“工业4.0”的概念,这也充分反映了信息化对经济增长的加速器和推进器作用。另一方面,经济新常态下全球化也是一个不可阻挡的趋势。国际间的竞争往往围绕企业核心竞争力展开,核心竞争力的源泉是自主创新和拥有核心技术,无论是国家政策还是企业自身都需要不断加大原始创新和研发力度,重点培养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同时,应以全球视野统筹组织研发、设计、生产的产业链,充分发挥我国30多年经济高速发展积累的资本和市场优势,逐步向国外和境外延伸。积极采用收购、合作、入股等多种方式与国外高校及企业加强合作关系,或者采用设立海外科研机构和招募国外研发人员等方式开展研究开发活动,保持与世界科技行业最新发展的同步,推进实现技术创新。如果说支撑了我国过去30多年的经济快速增长依靠的是低廉的人力成本,显然这一“人口红利”已经用完。经济新常态下保持我国经济稳定长期增长的核心是深化改革和改变经济增长方式,不仅需要高校提供自主创新的智力源泉,更主要的还是培养大批掌握先进技术的专业人才。

三、经济新常态下地方高校人才培养的若干思考

从总体上看,我国高校已经完成了“规模扩张、学科布局、校区建设”三大历史任务,质量提升和内涵发展已成为发展主题。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高等教育已经全面转为以质量提升为核心的内涵式发展阶段。2015年,国家提出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的“双一流”工程,充分反映了最高决策层对高等教育深化改革的期待。经济新常态下,地方高校将面临着重大的挑战和机遇。处在转型发展中的中国大学,未来一段时间将进行一场重大结构性调整。一方面,以“双一流”工程为代表的评价体系将对原有的高等教育格局进行重新洗牌,而应用型本科院校的确立也必然会对现有的部分地方高校和民办高校造成冲击。长远而言,未来我国高等教育体系中,传统的部属和省属高校、“985/211”大学和地方高校的区别可能会淡化,高校的招生就业和办学水平最终将由市场选择、由社会评价,特别是与国际接轨的独立第三方评价。在深化高等教育改革的今天,每所高校都有机会实现跨越式发展,关键是要通过改革创新,强化特色,激发创新。经济新常态下,地方高校要将深化改革作为发展的核心理念。开放是时代潮流,国际化是必由之路。要进一步利用经济新常态下我国在国际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充分发挥资本和政策优势,改变“闭门办教育”的传统做法,大力推动开放办学与国际化。通过引入一流的师资和教学资源,持续提升办学水平。同时,应进一步强化信息化建设和专业特色优势,以互联网、虚拟现实、云计算等新技术催生和推进传统教学理念、内容和方法的创新变革,改变传统课堂为主的人才培养模式。大力推动在线开放资源建设,推进教育公平和终身学习。

四、结束语

我国已经全面进入经济新常态时期,对于自主创新和人才智力资源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地方高校应抓住机遇,以信息化和国际化等为抓手,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瞄准地方经济和行业发展,强化特色优势,为经济持续稳定发展提供可靠的人力和智力资源。这不仅是经济新常态下国家战略的迫切需求,也是我国实现新型工业化的必由之路。

参考文献:

[1]国发(2010)32号.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EB/OL].

[2]刘延东.推进科技创新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EB/OL].

[3]张德江.大力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加快发展[EB/OL].

[4]教育部高等教育教学评估中心.中国高等教育质量报告[EB/OL].

作者:成建平 沈建华 单位:南京邮电大学通信与信息工程学院

第二篇:高校教育技术学专业人才培养探析

摘要:

社会发展离不开人才建设,高校教育技术学专业开设的基本目标就是培养复合型人才,尤其是在就业形势如此严峻的今天,培养学生就业多样化能力显得尤为重要。但是从当下的高校教育技术学专业教学现状来看,还存在很多的问题,这对学生就业带来了一定的阻碍,因此必须要有效地解决这些问题。

关键词:

人才培养;就业;教育技术学专业;多样化能力

近些年来,就业问题是社会关注的焦点,且从当下整体就业形势来看,就业压力较大、不容乐观,尤其是对于高校教育技术学专业而言,由于没有专业研究生教育,也没有品牌效应,和一些211工程专业相比,教育技术学专业教学存在很大的差距,因此面对种种弊端,必须要从学生的多样化能力培养入手,将弱势转变为优势,提升高校教育技术学专业学生就业率。

1高校教育技术学专业学生多样化能力结构概述

高校教育技术学专业学生多样化能力主要为四种,即教学设计能力、媒体教学资源开发应用能力、信息获取加工处理能力、创新思维能力。(1)教学设计能力,对于高校教育技术学专业学生而言,毕业后将主要从事与教育事业有关的工作,因此教学设计能力是教学中的核心目标,所有的教学活动也都是围绕着学生的教学设计能力展开,因此学生是否具有教学设计能力也成为了衡量高校教育技术学专业教学质量的指标[1]。(2)媒体教学资源开发应用能力,随着时代的不断进步与发展,媒体教学成为教学工作者必须要具备的一种教学技能,媒体是时代的新型产物,是教师教学的得利助手,由于种种优势,媒体教学被广泛地应用到教育领域中来,因此对于高校教育技术学专业学生而言,在日后的工作中能够熟练应用媒体技术,并具有媒体资源开发能力将成为学生在日后工作中的竞争优势。(3)信息获取加工处理能力,当下时代被称作是知识爆炸的时代,尤其是网络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信息素养已经成为学生必备的一种能力,也是衡量人才素质的一项重要指标,因此对于高校教育技术学专业而言,能够从网络教学入手,培养学生的信息获取加工处理能力,可以让学生在信息化的时代之中以不变应万变。

2高校教育技术学专业教学现状

在教育改革不断推进的过程中,有越来越多的高校开设了教育技术学专业,这从某种程度上对于我国的教育事业发展是具有一定促进作用的。但是由于教育技术学专业知名度较低,因此无论是从办学条件还是办学资源上都呈现出了严重的不足,具体而言,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实验教学条件差,在很多高校中,教育技术学专业都是依托其他专业创办的,因此很多高校对于教育技术学专业缺乏应有的重视,致使资金投入不足,缺乏专业化的实验室,在此种实验教学环境下,很多学生动手尝试的教育技术无法正常展开,不但无法体现出高校教育技术学专业教学特色,对学生的实践能力也会造成一定的影响[2]。第二,师资水平比较低,专业教学质量得不到有效的保障,在当下的很多高校教育技术学专业中都缺乏高素质的教学人才,无论是教学经验还是教学能力都难挑大梁,这也成为制约高校教育技术学专业学生多样化能力培养最主要的原因。第三,在课程设置上存在诸多不足,课程与课程之间缺乏联系,并且理论与实践也存在一定的脱节,具体而言,在课程设置上由于缺乏统一的认识,致使在教学中出现了课程重复设置、逻辑混乱等现象,且还有部分课程与时代相脱轨,致使学生掌握的知识与社会不相适应。最后,从高校教育技术学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上分析,当下很多高校教育技术学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大同小异,采用的都是一种复制人才培养方案,没有结合地方特色进行人才培养,只是在一些知名高校人才培养方案的基础之上进行了一些简单的调整,因此高校人才培养方案不具有针对性,致使教学中出现了盲目性,从而影响了学生的就业发展。

3高校教育技术学专业学生多样化就业能力的培养

3.1结合地方特色,合理调整人才培养课程结构

若想实现高校教育技术学专业学生多样化能力的培养,首先要做的就是结合地方特色,对教育技术学专业进行教学改革,重新制定或者修改高校教育技术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这也是教育技术学专业学生多样化能力培养的基础,具体而言,高校应该从本专业的教学特点出发,并结合当地的就业情况以及学生毕业所从事工作的职业特点,合理化地去设置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且在目标设置的过程中,还要考虑到学生的个体需求与社会人才需求,注重教育技术学专业价值取向,制定具有创新性的教育技术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3]。其次是课程结构的合理设置,对于学生而言,课程结构、课程内容、课程排列顺序对于教育技术学专业学生具有直接的影响,因此合理化的课程结构设置,也将成为学生多样化能力培养的根本保障。

3.2加强师资建设,提升人才培养水平

对于任何专业而言,教师的专业素质对学生的学习都具有直接影响,因此高校教育技术专业若想实现学生的多样化能力培养,就必须要从师资队伍入手,不断提高高校教师的综合素质。为此,首先高校应该在教育技术专业之中,增加专业教师数量,同时引入更多的科班教育人才,打造一支专业化的教师队伍。同时要注重高校教师学历与资历的优化,避免出现因人开课与多头代课的教学现象,最后要注重对原有教师的培训,不断提升教育技术学专业教师的理论水平与教研水平,实现高校教师素质的全面提升。在打造师资队伍的同时,高校还要提升对教育技术学专业的重视程度,加大资金投入,加强实验室建设,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对于教育技术学专业的学生而言,毕业后主要从事的是中小学或者中等专业的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以及教育软件开发、课程设计研究等工作,由于这样的工作性质,这就要求学生必须要有良好的实验环境,这样才能让学生掌握更多的网络技术、多媒体技术、影音影像资源技术,进而将这些现代化教育技术应用在教学之中,为此高校必须要为学生创建一个实验、教研为一体的教学环境。

3.3以竞赛为契机,培养人才创新能力

在学生多样化能力中,创新能力的培养最为重要,因此在教育技术学专业教学中,教师要以竞赛为契机,推动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例如,在校园内开展多媒体创作技术类学习竞赛就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有效方法,让学生从参赛主题的确定到作品的完成,整个过程自己进行资料调查、实验分析与作品设计,也许在这个过程中会出现一些困难或者挫折,但只要学生能够凭借自己的努力与思维创造去战胜这些困难,学生的学习信心就会不断树立,同时在比赛过程中,学生也可以进一步将理论知识与实践能力相结合,进而实现创新能力的提高。因此,在未来教育技术学专业教学中,教师应该为学生开展更多的学习竞赛活动,在竞赛中也可以建立一定的奖励机制,进一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实现学生创新能力的全面提升。

3.4改革考试机制,实现学生就业多样化能力发展

在传统的教育技术学专业考试中,分数是衡量学生学习能力的唯一标准,也是对教师教学质量的唯一考评,这种方式是存在一定片面性的,只关注了学生的学习成果,却忽视了学生的学习过程,学生为了考试而学习,教师为了考试而教学,这都是不符合当下教学精神的。因此高校教育技术学专业要想实现学生多样化能力的发展,就必须要对考试机制进行改革,对此首先高校应该树立新型的考试观、人才观、教育观,从学生的多样化能力和综合素质出发,多元化地对学生进行考核,将具体考核项目进行量化,学生才会在这个过程中实现多样化发展。

4结语

对高校教育技术学专业学生进行多样化能力培养,不只是学生今后就业的保障,对于教育事业发展也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为此高校必须要对教育技术学专业教学予以重视,为学生创设更好的学习环境,实现学生多样化能力的全面提升。

参考文献:

[1]张有录.关于地方普通本科院校教育技术学专业改造思考[J].现代教育技术,2015(01).

[2]彭声泽,文永革.教育技术专业课程体系建设探索[J].中国医学教育技术,2015(06).

[3]毛洪贲,郭娟.试论高校教育信息化建设与创新人才培养[J].中国林业教育,2015(02).

作者:邢丽娜 单位: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四平分校

第三篇:高校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研究

摘要:

高等学校的人才培养模式是关系到人才培养层次、质量和就业的关键性问题。本文从计算机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背景出发,探讨了在“就业难”的新问题下,国家对人才培养模式的指导意见,以及黑河学院的现实情况,进而提出并详细介绍了“1+2+1”人才培养模式,以及校企合作下计算机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最后对培养方案的实施情况进行了简要的阐述。

关键词:

人才培养模式;校企合作;应用型人才

自2001年以来,全国普通高等专科学校都在国家教育部和各级省市的教育主管部门的协助下,完成了自身的定位和转型,专业技术性强的院校转型为高等职业技术学校,综合性的院校则升级为普通高等本科院校,黑河学院就是由齐齐哈尔大学黑河分校转型后形成的新建地方本科院校,中国的高等学校教育已经全面走向了大众化教育。高等院校的增加、学生入学比例的增加,都使得学生就业面临巨大的压力。据有关报告显示,2016年我国的高校毕业生人数激增至765万人,同比2013年增加38万人,电视、媒体、家长、国家教育部都在广泛关注毕业生的“就业难”问题。[1]作为地方本科院校如何能在竞争如此激烈的市场环境下,培养出具有竞争力优势的毕业生,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因此,新建地方本科院校不仅要在体制上成为合格的本科院校,更应该思考如何根据生源特点确定合理的人才培养模式,紧贴行业需要,培养适应行业就业需要的人才。目前,为加强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国家、教育部、各高校对加强高校学生实践能力培养十分重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支持学生参与科学研究,强化实践教学环节。加强就业创业教育和就业指导服务,创立高校与科研院所、行业、企业联合培养人才的新机制。”[2]教育部、财政部实施的“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也倡导“开展基于企业的大学生实践基地建设试点,拓宽学生的校外实践渠道”。黑河学院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以下简称计算机学院)自2010年起逐步开展与校外企业联合创办实习实训基地的项目,拓宽学生实践工作环境,使学生提前进入未来工作状态,为学生就业提供了有力的实验平台。经历了将近四年的实际工作,已经基本上形成了一种基于校企合作模式的计算机专业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模式。

一、“1+2+1”人才培养模式

“1+2+1”人才培养模式是在学校实现了大类招生后,计算机学院计划改革实施的全新的人才培养模式。该模式将本科学生的大学学习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通识教育阶段,为期一个学年,主要学习公共基础课程以及所在专业的部分专业基础课;第二个阶段为专业教育阶段,为期两个学年,主要学习专业基础课、专业主干课及专业扩展课;第三个阶段为专业实习阶段,为期一个学年,主要工作为专业实习和完成毕业设计工作。为配合“1+2+1”人才培养模式,我们对现有的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进行了调整,具体教学安排如图1所示。在通识教育阶段,除进行必修课学习以外,还将开设具有特定学习方向的选修课,为学生在第二阶段进行专业方向选择做铺垫,对于计算机专业来讲,计算机学院主要有三个专业方向: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网络工程、通信工程。因此针对以上三个方向将聘请合作企业的资深专家开设计算机技术前沿、网络工程、通信工程基础等三门课程,学时安排均在24学时左右,目的在于引领学生认识不同专业方向的学习内容和未来发展方向,由专业人士现身说法,相对纸上谈兵更容易让学生直观分清各方向的特点,同时对未来的学习也能更加充满热情,从而在第二学期结束前,使学生完成专业方向的选择。在专业教育阶段,计算机学院将根据不同的专业方向开设不同的课程体系。在经历了六个学期的学习后,学生基本具备了扎实的专业基础,在第七学期进入专业实习阶段。专业实习阶段分两个步骤进行,第七学期进行专业实习和总结,第八学期进行毕业设计和撰写毕业论文。在这一阶段,校企合作将正式发挥作用。

二、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

2015年本科毕业生达到749万,比2014增长22万,面对如此大的就业压力,如何帮助学生更快找到工作,绝不是一日之功。自2008年以来计算机学院就开始引入校外企业资源整合人才培养模式,从最初的校外观摩、短期实习直至今日的规模化、体系化的校外校内联合实习实训,已经在校企合作方面摸索出了一条较成熟的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学生在进入第七学期实习工作将分为两个阶段:一是校内实习阶段,二是校外实训阶段。这个方案克服了以往全部安排在校外企业里培训的一些弊端,如学生在外实习费用高、学生管理工作困难等问题。同时在第七学期的实习工作学生也可以自主选择服从学校安排或者自主安排。主要是因为部分学生已经有具体的工作单位拟接收,则需要去相关单位进行前期培训,或者学生有考研、考公务员的需要,则可以由个人提出申请,家长同意,经学院审核方可自行安排。为使校内外能够有机结合,培养用工企业需要的毕业生,计算机学院从以下三个方面展开校企合作。

(一)校内前期培训,建立校内实训基地。在教学第六学期末,安排1至4周的时间由合作企业选派有项目经验的资深讲师进校对应届生进行培训。培训场所由学院安排,培训计划由合作企业制定,要求有针对性,经学院审核后实施。在此阶段学生将更有针对性地进行专项培训,主要针对未来的择业方向。多年来,计算机学院先后与哈尔滨赛斯特、哈尔滨图灵科技、哈尔滨深港、沈阳东软、上海华东移动等省内外多家计算机科技企业建立了合作关系。

(二)培养“双师型”教师,提高师资水平。自2010年以来,计算机学院先后有20余名教师利用假期时间参加了多种项目的资格培训,并获得了培训证书,从而丰富了实际的项目开发和设计经验。

(三)建立校外实习、实训基地。2015年黑河学院与沈阳东软集团正式签订了合作协议,学校委托东软集团作为计算机专业的校外培训基地,2012级计算机学院学生可以自愿到该集团免费参加就业专项培训。目前,除自主实习外,2012级学生共有145人集中在东软实习基地统一实习,另有51人在哈尔滨的基地参加实习。2015年10月计算机学院派出教师到东软实习基地考察学生的实习情况,发现学生在企业的环境下,学习态度比在校有了很大的转变,面对实际的项目案例,学生的实习兴趣增加了,同时也为后期的毕业设计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三、结语

黑河学院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面对日益严峻的就业压力,为使学生能够早就业,就好业,培养符合企业需要的人才,多年来成功摸索出了基于校企合作模式的计算机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途径与方案,并予以实施。统计显示,自从采用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应届生的就业率五年来均在80%以上,最近两年更是接近90%,事实证明采用的“1+2+1”的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是颇具成效的。

参考文献:

[1]李浪.地方本科院校计算机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对策研究[J].衡阳师范学院学报,2014,12

[2]王晓艳.位置服务大数据的分析处理方法与隐私保护[J].鸡西大学学报,2015,7

作者:王晓艳 单位:黑河学院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

被举报文档标题:高校人才培养探究(3篇)

被举报文档地址:

https://www.meizhang.comhttps://www.meizhang.com/gllw/rcpylw/700960.html
我确定以上信息无误

举报类型:

非法(文档涉及政治、宗教、色情或其他违反国家法律法规的内容)

侵权

其他

验证码:

点击换图

举报理由:
   (必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