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石油企业物流管理范文

石油企业物流管理范文

石油企业物流管理

一、石油企业物流业务的具体分析

由于物资类和油品类两种物流业务,在计划模式、获取来源、运输方式以及库存管理中都有非常大的区别,因此,在物流管理中,也应该分别实施不同的物流管理方案,采用不同的物流管理系统。

1、物资类物流管理系统

物资类物流管理经历了一个很长的发展过程。传统物流一般是指商品在空间和时间上的位移,以解决商品生产与消费的地点差异与时间差异。传统的物流管理包括计划、采购、库存管理和运输配送,也是目前国内上游企业信息化的关键要素。从20世纪末开始,传统物流已经向现代物流转变。在物流理念中融入了系统思想、供应链管理思想和快速响应客户需求的服务理念,更加强调其系统性,追求物流系统的最优而不是某一环节的最优。其中现在最流行的管理物流管理系统是ERP系统。在ERP系统中,物流各环节由不同的子模块覆盖并建立起一体化的联动体系,形成前后衔接的从用料申请、库存平衡计划、采购申请、采购订单、收货入库、库存调拨到物资发放的信息流,并且通过ERP系统的集成技术,实现物流、信息流和资金流的三流合一。这也是物流管理的基础阶段。

同时,随着竞争加剧以及管理技术的发展,物资管理出现了集中的趋势,主要体现在集中采购和集中储备模式的推崇。在集中模式下,必然会形成以物流中心辐射众多需求点,同时将合作伙伴(供应商、承运商、物流服务商等)纳入管理范围的网络管理模式。如何有效计划、沟通和监控则成为三流合一后的另一着重点。对应此需求,企业需要将供应链需求计划、网络计划、物流中心管理、运输计划及优化和协同平台等功能加到传统的物流管理系统中去。同时为了能够集中监控效率,需要建立一个从各子系统抽取数据进行KPI分析的商业智能系统。

石油上游企业物流管理的一个行业特色在于远程平台的管理。戈壁沙漠或者海上的平台不能因为缺少物资而停工,但是又面临空间有限和运输困难的环境,从而其物流模式和一般物流也是不尽相同的,需要开发或购买具有行业特色的系统才能有效进行管理。建立物流信息化平台是实施企业物流管理现代化的前提。在构建企业物流中心的同时,逐步建立覆盖全公司的现代化办公网络和各专业信息化平台,不仅实现了公司网络化办公,而且在部分物资采购、产品销售方面实现电子商务的网上交易。这种具有石油特色的物资类物流系统必然要解决空间限制和运输限制,在各种物资的供应处和油田现场在追求最短路的同时,实现成本的最优化。这就需要实现油田物资物流的全面信息化。信息化的实现,可以通过网络信息了解到各个油田现场的需求量以及库存情况,并根据物资供货商所处的位置及其供应能力,以及运输方式的承载能力和时间限制进行最优规划,做出最有效率的,成本最低的运输方案,并通过网络中心进行实施监控。相对油品类来说,物资类物流系统的建立类似于一般的制造企业,可以参照一些成功企业的物流经验,融合石油企业的特色来建立。

2、油品类物流管理系统

油品类物流油品包括原油、成品油、天然气、液化石油气和润滑油等油气产品。在一个一体化的石油企业里面,油品流经油田、进口油轮、炼化厂、一次运输网络、油库和化工厂、二次运输网络、加油站,到达客户和消费者,运输方式包括管输、油轮、驳船、油罐车等,涉及交易伙伴、供应商、客户、承运人等多种角色。油品类和物资类相比,其物流管理既有共性也有个性。共性主要体现在上述提及的ERP后勤系统和供应链系统也可以用在油品的物流管理上。个性是由于油品经营和物理属性差异带来的,主要体现在计划、运输、库存和销售方面:

在计划上,油品物流需要一个集中的交易和计划平台,在这个平台上制订优化的油品供应计划,同时发出移动指令,指定相应的运输方式,以及处理异常等;这个集中的交易和计划平台也是需要物流的全面信息化,它包括系统控制、财务管理、库存管理、销售管理、生产管理、设备管理、质量管理及综合查询、领导决策等功能模块。通过这些模块的信息互通,才能制定健全、准确的供应计划方案。

在运输上,需要具有行业特色的运输管理系统来管理运输工具,进行排程,监控运输过程中的在途库存以及处理运输损耗。运输是物流活动中最基本的环节之一,是生产、仓储和消费者之间的纽带,通过运输也可以使商品增值。油品的物流方式与一般制造产品不同,它主要有管输、油轮、驳船和油罐车运输。管道运输主要用于将原油从井口运输到首战以及集输站,到附近的炼油厂。油轮、驳船和油罐运输主要指成品油的运输。鉴于运输方式的不同,管理方式也应该有所不同。因此在油品物流信息系统的建立上应该制定不同的功能模块。对于管道运输,由于管道的铺设短期内是不会变动的,同时其运输能力也是固定的,所以要根据其特点进行合理的规划。对于油罐运输,可以通过改变其运输路线及增减油罐车的数量来进行优化。

在油品库存方面,需要有特定的油罐系统来管理油品的卸发、测量、盘点和损耗处理,并且能够自动按照国际石油测量标准,将不同温度下的计量数据转化为标准温度下的体积或者重量。正是由于油品本身所具有的特殊性,对油品的库存要求就比较高,不能按一般生产型企业库存系统进行管理。同时,对于油品,库存补给方案也与一般的生产型企业不同。原油的采集数量是相对固定的,它除了要考虑成品油的需求量,也要考虑到油田油量的限制和油田的可持续发展,以及成品油的炼制率。因此,不可能像一般企业那样可完全根据需求调整生产,从而根据库存量进行库存补给规划。油品的安全库存与订货库存量也就与一般企业不同。所以,可以采用计算机模拟库存过程来进行油品库存的管理,此模拟过程可包含大量的相关数据,根据这些数据进行规划调整。

在销售方面,需要建立销售模块管理油品的内外部销售,管理价格,开具发票和回款,提高客户服务水平。销售主要针对成品油的销售。成品油的销售过程主要指从加油站到消费者这一过程。油品销售的个性表现在其销售地点的特殊性和专门性,以及成品油价格的同一性。销售模块的建立,可以系统的了解到客户的需求规律,从而指导油品的生产计划。

除了以上四个方面,油品类的个性还体现在国际交易、计划优化、交易价格、运费成本等方面。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物流发挥着企业经营活动中的调整功能和经营指导功能。物流的活动和管理直接影响着企业生产、经营决策的准确性,也影响着企业的经济效益。

二、石油企业物流管理系统模式的建立

1、物资类物流管理系统模式

在我国,有专门的石油物资供应部门,承担着为油田输送物资,保障油田正常生产的职能。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市场体制的变革以及经营机制的转化,尤其是石油系统的两次改制,对物资供应部门造成了极大的冲击。为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在变中求生存,有必要将企业内部物资供应部门的一部分逐步向第三方物流转化,以信息化的手段进行资源整合,在为客户创造价值的同时获得自身的生存空间。

2、油品类物流管理系统模式

由图1可以看出:石油从油井抽出,经过水处理或者聚合物处理之后成为原油,进入首站,通过首站运输到各大炼油厂进行炼制,转化为成品油。成品油物流一般分为一级物流和二级物流,一级物流是指成品油从各大炼厂到各辖区的省级或直辖市油库的流动。二级物流指的是油品从省级(直辖市)石油公司经过市级、地县级石油公司,直至加油站,最终被消费者消费的过程;同时还包括由配送中心直接供社会终端用户消费和由批发中心向社会经销商批发的过程。我们可以看到,物流的顺序是从上到下的,而相反,信息流是从下往上传达的。由此我们得出图2的“三流合一”的信息系统。

进行油品物流信息化建设,就是以油品物流实物流程为依托,运用信息技术并辅之以组织机构重组,实现决策制定的科学化,从而达到流程优化和操作优化的目的。我们进行物流信息化建设,主要是进行各销售区内的运输优化处理和运输方式的合理选择,油库的合理设置和科学的仓储管理;同时,还要对销售区域进行重新划分,按经济原则划分为经济区域;另外,对于物流环节也要进行改进,减少中间环节。

配送中心的建立是很重要的一步。配送中心是组织终端物流活动,并从事标准化、系统化、专业化、规模化作业的中心单元。油品配送中心通常包括四个核心部门--销售中心、零售中心、储运中心和财务中心,其中销售中心是配送中心的中枢机构,主要负责对销售代表的管理、预测市场需求、管理用户关系、开发机构用户和社会加油站、制定进货和配送计划等。目前,在我国还没有真正意义上的配送中心,只有少数公司进行了试点性试验。另外,建立配送中心体现的也是对企业传统业务流程的变革,直接关系到物流信息化建设的成功与否。数据中心是物流信息系统的信息处理中心,它主要是由数据库和优化模型库组成,负责制定油品物流活动中的各种相关方案,包括运输工具的安排、运输的路线的选择和相关资源的分配等方案,以给决策者最后决策时提供依据。此处对数据中心进行了综合,有时需要建立一级和二级物流信息系统,就需要建立两个数据中心。

三、结论

石油企业物流管理系统的建立,需要根据具体对象分别实施、逐步推进,以三流合一的思想指导物流管理系统的建立。

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油田企业面临着来自国内国际市场、同行业间更加激烈的竞争。要想在竞争中不断发展壮大,取得竞争优势,油田企业的物资供应系统必须实施物流与供应链管理,以降低成本、提高效益,并适应市场的发展,增强其核心竞争能力。物流贯穿了成品油生产和流通的全过程,石油物流的改善也可以给企业带来十分可观的效益。